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高效師德培養藝術實踐

高效師德培養藝術實踐

發布時間: 2021-09-30 14:53:48

『壹』 如何加強師德建設 努力提高教師素質

要成為合格的人民教師,勝任21世紀教育發展的要求,本人認為,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作為人民教師,在人類歷史的蒼桑流彎中,承擔教化萬民,培育萬代,推動社會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向前發展的重任。當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們怎樣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呢?那就要加強師德建設,努力提高教師群體素質樹立起教師形象。

首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師職業道德對廣大教師來說早已不是陌生的概念。但如果問起什麼是教師職業道德,很多人的回答往往不那麼全面,多數教師的回答是: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教育工作中所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還有的教師的回答是,教師職業道德是調節教師與他人、教師與集體、教師與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這些回答都是不全面的,因為它沒有完整地反映出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其生活中,調節與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業工作關系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或行為准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
這一概念提示了教師職業道德的獨特性,說明了它是教師這一職業所特有的,是與教師這種職業密切聯系的專門性道德,是教師在其現實職業道德生活中應遵守的和所具有的。
同時也揭示了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說明教師職業道德不只是教師在職業生活遵循的行為規范或行為准則,還包括教師對這些規范或准則中得而形成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行為准則或行為規范既具客觀性,也具有約束性。一方面體現著教師個體內在的自主性或自覺性,另一方面對所有的教師提出的共同要求,要求所有的教師都應共同遵守。
教師不僅是社會精神文明的傳遞者,而且是精神文明的生產者,他們的勞動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著具大的促進作用。教師通過自身的勞動,傳播著社會政治、思想道德及科學、藝術、文化和生活價值觀,使社會的民德民風得到教化。從而幫助社會消除不良的思想意識和舊的習慣,倡導新的精神文明,整理完善著社會思想、文化、道德體系,並把這些凝結為受教育者的內在品質,使社會的精神文明得到不斷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才能真正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
其次,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自覺修養和自覺實踐以下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准則: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和為人師表。
依法執教是調整教師勞動與法律制度之間關系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社會主義的法律、制度、政策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是維護人民利益的,依法執教是教師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國家和社會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愛崗敬業是調整教師與教師之間相互關系的道德規范。人民教師必須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有立志獻身於教育事業的崇高理想和勤勤懇懇、孜孜不倦地鑽研業務的精神,這是由教師勞動的特殊性決定的。愛崗敬業是教師道德基本規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師道德規范的思想前提,沒有愛崗敬業思想,就談不上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廉潔從教、為人師表,也就不可能實現。
最後,新時代的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做到在教學中高屋建瓴,游刃有餘,要想有淵博的知識,那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做到教育者本身終身受教育。做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需要具有真實才學,因為不學無術的教師,消極指導別人的人是沒有軀體的人影,是無雨之雲,無水之源,無光之燈。俗話講;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一缸水,特別需要的是長流水。
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地更新知識,不斷探索新知,不斷創新,強化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發展自己的教學藝術,努力追求精益求精,一絲不苟,改革開拓,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現實,努力進取,與時俱進,勵精圖治,不斷加強自身教師道德修養,努力提高道德素質,樹立起新時代的教師形象,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貳』 如何將師德建設有效地落實到實踐工作中

人生設計從現在開始

——關於高中生及大學生自我人生規劃問題的社會調查

一、調查研究背景

1.調查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當今社會處在變革的時代,到處充滿著激烈的競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想在人生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並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事先規劃好自己的生涯。先做好人生規劃,有了清晰的認識和明確的目標之後再付諸實踐,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科學,更經濟。

古語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都說明了這個道理。因此作為新世紀的高中生與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做好自我人生規劃是十分必要的。

對於大學生而言,人生規劃的意義不言而喻。通過事先的人生規劃,確定其最佳的奮斗目標,並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選擇實現這一目標的職業,以及制定相應的工作、培訓和教育計劃,並按照一定的時間安排,按照長期性、挑戰性、清晰性、可行性、適時性、適應性、持續性的原則,為自己定下事業大計,籌劃未來,使大學生在畢業後順利進入職場,實現自己的夢想。

而對於高中生,不少人專注於學習而沒有對自己的人生做出過規劃,這是不科學的。其實,做生涯規劃最合適的時間便是高中時代,因為這時人的個性已基本形成,馬上面臨的高考是決定一生的重要因素,高考實際上就是對未來職業的第一次定位,在職業定位之前,進行相關的測評,然後以此為據,做出職業生涯規劃,再根據規劃選定高考專業,這是最佳方案。相應的,做出全面的人生規劃為順利適應大學生活乃至社會生活都起到關鍵的作用。

2.調查內容的基本概念解釋

人生規劃主要包括職業生涯規劃、學習發展規劃、身心健康規劃、生活管理規劃及素質拓展規劃五個方面。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在對過去成長背景、目前資源條件和將來可能路徑的自身主觀和環境客觀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合理擬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為開發和獲得與職業相關因素而制定相應的教育、工作計劃,按照一定時間安排,採取行動以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一個有機逐步展開的過程。

學習發展規劃是根據個人自身情況,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科學安排學習任務,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身心健康規劃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它需要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健康及心理狀況,通過自我努力提高身心素質。

生活管理規劃包括時間規劃、理財規劃和情感規劃。而素質拓展規劃則容納了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科學素質、人文素質、身心素質、實踐素質和創新素質的內容。

二、方法與步驟

此次調查針對高中生及大學生,分為公共場所問卷調查與網上問卷調查兩個方式。 公共場所共發放問卷50份,收回50份,有效回收率100%。網上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86份,有效回收率43%。合計有效問卷136份,有效回收率54.4%。調查對象中高中生79人,佔58.1%;大學生57人,佔41.9%。

三、調查結果分析

1.缺乏規劃意識,思想准備不足

選擇職業方向,拓展自身素質,確定未來的生活道路,是高中及大學時期生活的一個重要任務。然而調查表明,目前高中學生基本沒有接受生涯規劃教育,對自己的將來較為渺茫,相當部分學生在面臨人生重要選擇的時候,認識不足,准備不足。在回答「文理分科」的問題時,選擇「目標明確」的盡佔35%,其餘65%。

表1-1 文理分科時你的態度(高中生部分)

態度
人數
百分比

目標明確
28
35.4%

有一點拿不準
49
62.0%

十分困惑
2
2.5%

總計
79
100%

而在回答「將來所上的大學和專業」問題上,有明確目標的只有21.5%,近一半的高中生則處在徘徊的境地。

表1-2 將來打算上的大學及專業(高中生部分)

態度
人數
百分比

明確
17
21.5%

模糊
27
34.2%

不知道
35
44.3%

總計
79
100%

調查高中生的同時,我發現對於高中時期是否進行了合理的人生規劃對於大學生而言有很大的影響。在回答「是否滿意現在所學的專業」時,回答「滿意」的大學生僅有14.1%,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關繫到在這一專業上投入的熱情,更關繫到將來的職業發展。如果在高中時期就有了人生規劃的話,個人的發展定位更加准確,在選擇高考志願時更加理智與科學,那麼今後的學習道路就會更加順利。

表1-3 是否滿意現在所學的專業(大學生部分)

態度
人數
百分比

滿意
8
14.1%

一般
46
80.7%

不滿意
3
5.2%

總計
57
100%

2.學習能力有待提高,身心健康更需關注

學習是學生最重要的職責與使命。高中與大學是相當成熟的階段,學習要求、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上都有了許多變化。不再依賴老師、全面的綜合素質、聯系實際解決問題、深層次的理解、創造性的思維等都需要我們做好學習上的准備與規劃。在「學習自主性」問題上,仍有為數不少的同學缺少自己的方法,僅按老師說的做。

表1-4 學習自主性

學習自主性
人數
百分比

僅按老師說的做
60
44.1

大部分由自己安排
55
40.4

不願意主動學習
21
15.4

合計
136
100%

而在「制定學習計劃」這一問題上,缺乏學習計劃及執行力成為了現如今學生的普遍問題。

表1-5 學習計劃及執行力

計劃及執行力
人數
百分比

計劃詳細嚴格執行
16
11.8%

有計劃但不太執行
103
75.7%

從不制定計劃
17
12.5%

合計
136
100%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高中生要擠過千軍萬馬的獨木橋,大學生在大學校園則存在生活環境、心理環境和學習環境的轉變和適應。因而調整自己的身心素質才能不斷迎接新的挑戰。那麼,當代學生的身心健康如何呢?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標准」上,健康狀況很好的僅佔16.2%,而大多數人的健康狀況則並不良好。

表1-6 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標准,你符合的項數

符合項數
人數
百分比

五項以下
27
19.9%

六到十項
87
64.0%

十項以上
22
16.2%

合計
136
100%

其中,在回答「進行體育鍛煉」的問題上,能夠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這一要求的僅占。

表1-7 鍛煉頻率

頻率
人數
百分比

每天
9
6.6%

一周一兩次
86
63.2%

幾周一次
23
16.9%

其他
18
13.2%

合計
136
100%

3.生活不夠科學,沒有條理

高中生、大學生需要合理的時間觀、理財觀和情感觀。有了正確的時間觀,你會游刃有餘的安排生活;有了正確的理財觀,你會量體裁衣,適度消費;有了正確的情感觀,你會收獲親情、友情和愛情。為了讓所有事情都在規定時間內按質按量完成,我們需要在行動之前制定一份詳細的時間計劃。在實際生活中,懂得科學管理自己的生活,最有意義地、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時間的人卻很少。

表1-8 你有科學的進度時間表和較高的做事效率

答案
人數
百分比


13
9.6%

馬馬虎虎
85
62.5%

不是
38
28.0%

合計
136
100%

而在消費問題上,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做到月有盈餘(約佔88.6%),合理儲蓄(約佔79.1%)。

4.素質沒有從學校教育轉變為自我提高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和逐漸飽和的人才市場,不斷充實自我,提高自身個方面素質,是我們唯一的出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外部給我們的發展空間是廣泛的,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需要我們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科學的規劃、個性化培養和綜合性開發。但是,現在許多學生對素質拓展並沒有清晰的認識,更談不上合理的規劃,以為素質拓展是學校家長須操心的問題。以「社會實踐、社團活動」問題為例,各個學校都會在寒暑假開展各式各樣的素質實踐活動,調查表明大多數學生不是想辦法逃避,就是簡單應付,幾乎沒有認識到社會實踐對我們今後發展、走向社會的重要性。

表1-9 參加社會實踐和社團活動方面

積極性
人數
百分比

非常積極,樂意去做
10
7.4%

積極性一般
31
22.8%

完成任務就行
42
30.9%

能不做就不做
53
39.1%

合計
136
100%

5.長遠規劃明顯不足

高中生面臨高考,大學生面臨求職,那麼今後幾年自己會做些什麼,需要哪些准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那麼有多少人對自己有所設定呢?在回答「已經確定了未來多少年的發展目標」時,從未計劃過的佔36%,而有較長遠計劃的佔11% 。

表2-1 已經確定了未來多少年的發展目標

規劃年數
人數
百分比

從未計劃過
49
36.0%

近一兩年
72
53.0%

五年之內
15
11.0%

總計
136
100%

四、結論

1.高中生現在是有能力並有必要規劃好自己的人生的

高中生自我意識高度發展,自我意識成分分化成理想的自我和現實的自我,自我形象逐漸達到穩定,大部分高中生能進行適當的自我評價。因而高中生進行自我人生規劃是可能的。就高中生心理特徵而言,高中生較成熟而仍不穩定,善於吸收知識而受用,容易更改矯正與成長,需要經驗逐漸成熟。缺乏經驗,但是喜歡吸收知識並去運用,富有潛在的發展能力。因而在高中階段進行自我人生規劃也是非常恰當及必要的。

調查結果表明,高中生的人生目標很不清晰,對自身的個性特質、現在與潛在的資源優勢的認識很不到位,所以沒有辦法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並使其持續增值。也沒有辦法在現在的學習生活中做到事半功倍。進行自我思索與評價,確定目標和路線,繼而實施策略,是高中生現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大學生重心不合理,規劃仍需深入

大學生相對高中生而言更加成熟與理智。他們沒有高考的壓力,學習更加自由,發展舞台更加寬闊。但是大學生面臨校園與社會的銜接,需要有前瞻與實際相結合的目標定位,搜索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在大學生活中不斷增強自己的競爭力,為走進社會打好基礎。

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大學生還沒有走出一味學習的圈子,部分大學生則因為高考結束便將重心放在上網娛樂購物上。在我進行這次調查的過程中,許多大學生因不願耽誤網上游戲時間而拒絕接受調查,更有甚者寧可無聊也不願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發展,將我的調查看作是笑話。在國外大學生已經開始打工賺錢實現夢想的時候,國內大學生卻連對未來的思考都還沒有進行,這種對比是我們不願意見到卻不得不承認的。

3.規劃需要行動保證

成功就是事先樹立的,有價值的目標被循序漸進地變為現實的過程,這一過程因平衡而得以堅固,因信念而具有意義。人生規劃則是實現成功的需要。它不是客觀的逼迫而是主觀的要求,只要自己認識到了這一點,你的人生規劃才有存在的意義。規劃是一種方案,要有具體的行為措施來保證。沒有行動,再好的規劃也是紙上談兵。

五、附錄

1.參考文獻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大學創新教育與創新人才的培養》、《把握你的職業發展方向》、《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理論與實踐》、《高中生心理教育》、《美國高中教育》

2.凋查問卷

人生設計從現在開始——關於高中生、大學生自我人生規劃問題的社會調查

調查問卷部分

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

1,在填報高考志願時,你考慮過將來的職業問題嗎? A仔細規劃過 B考慮過 C有考慮過

2,你滿意現在所學的專業么? A滿意 B一般 C不滿意

3,通過氣質性格能力等各方面,你知道自己適合的職業么?A明確 B模糊 C不知道

4,你了解自己現在在職業方面已具備的條件和所欠缺的條件嗎?A明確 B模糊 C不知道

5,你對職業前景有多了解?A清楚地了解 B知道一點 C不知道

6,你已經確定了未來多少年的發展目標和路線?A近一兩年 B五年之內 C從沒計劃過

高中生:

1,在文理分科時,你有過困惑么?A十分困惑 B有一點拿不準 C很明確

2,你明確自己將來上哪所大學和哪種專業么?A明確 B模糊 C不知道

3,在填報高考志願時,你會考慮將來的職業問題嗎? A會仔細規劃 B會考慮 C不必考慮

4,你對未來從事的職業有明確的方向么?A明確 B模糊 C不知道

5,你對職業類型,職業需求,職業能力等,有多了解?A清楚地了解 B知道一點 C不知道

6,你已經確定了未來多少年的發展目標和路線?A近一兩年 B五年之內 C從沒計劃過

學習發展規劃

1,你的學習目標:A明確 B模糊 C沒有

2,你的學習意志:A很強 B一般 C弱

3,你的學習自主性:A按老師說的做 B大部分由自己安排 C不願意主動學習

4,你在制定學習計劃時:A計劃詳細並執行 B有過計劃但不太執行 C從不制定計劃

5,你的學習方法:A行之有效 B一般 C說不清

6,你知道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助力和阻力嗎?A明確 B模糊 C不知道

身心健康規劃

1,你的身體健康檢查(醫院檢查和健康測評):A自己定期做 B偶爾做 C只做學校的體檢 D很少做

2,你多久進行一次鍛煉?A每天 B一周一兩次 C幾周一次 D其他

3,你的作息飲食習慣科學么?A科學 B一般 C不太科學 D不清楚

4,下列心理要求你具有幾項?(良好的適應能力 健康穩定的情緒 和諧的人際關系 健全的意志 正確的自我評價 合適的焦慮 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A一兩項 B三到五項 C七項全有

5,你知道多少種積極的心理調控方法?A只有一種 B三種以下 C五六種 D很多

6,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標准,你符合多少項?

⑴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⑵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不挑剔事物的巨細。⑶善於休息,睡眠良好。⑷應變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⑸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⑹體重得當,身體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⑺眼睛明亮,反應敏銳。⑻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⑼頭發有光澤無頭皮屑。⑽肌肉皮膚有彈性,走路輕松。⑾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⑿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⒀有幸福感。⒁在學習和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A五項以下 B六到十項 C十項以上

生活管理規劃

1,你有科學的進度時間表,並且做事效率高:A是 B馬馬虎虎 C不是

2,你根據事情的重要性和時間緊迫程度進行處理:A從未這樣 B有時是 C經常這樣 D一向如此

3,你平均每月用去多少生活費?A 500以下 B 500~1000 C 1000以上

4,你的消費狀態?A月有盈餘 B恰好夠花 C常常超出計劃

5,你有進行儲蓄么? A有 B沒有

6,你與家人的關系是? A親密 B比較融洽 C一般 D冷淡

素質拓展規劃

1,你的愛國主義熱情:A高漲 B一般 C不重視

2,你對科學:A熱愛 B僅當作課程 C不喜歡 D其他

3,你的藝術特長:A沒有 B一樣 C兩樣以上

4,你在參加社會實踐,社團活動方面:A非常積極 B一般 C當作完成任務 D不願意

5,你會去做公益事業志願者嗎? A會 B看情況 C不會

6,你對自己的個人素質拓展有過規劃嗎? A有 B沒想過 C不重要

『叄』 青年教師如何培養良好的師德師風

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才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1、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必須知道愛生是立業之本,讀書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師都要愛讀書、讀好書,我們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讓學生終身受益,而不是喪失學習興趣。我們只有從內心愛上這份職業,才不會叫苦叫累,學習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甘為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2 、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並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辟新教法。努力使課堂教學實現朴實、高效、生動、獨特。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有效地備課,體現教師教學的智慧,常規教學做到扎實有效。 3、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於律己。教師要知道教育是一朵雲吹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心靈感動另一個心靈。我們要學會喜歡學生,喜歡和他們在一起,這樣才可以發現他們的優點,我覺得「身臨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4、刻苦鑽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蓮山課~件 ]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准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至於誤人子弟。 5、加強學習、提升教師魅力。 在培養人的道德素質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有一種奉獻的精神,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受到他人的稱贊和社會的褒獎,就是他具有能夠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他人和社會作出貢獻的品質。報告中的有些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受人景仰。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對工作埋頭苦幹、精益求精的態度;對生活艱苦奮斗、樂觀向上的作風;對教育事業作出巨大的貢獻;對待教書育人工作的神聖態度,真心實意,踏踏實實,自覺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模範老師們的成功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修品練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是學生矚目的焦點和榜樣,必須努力學習,提高自我修養,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師要重視修品練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學術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學生,起良好的示範作用。教師要進德修業,為人師表,獲得學生的愛戴敬重,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模範老師們對教學的改革告訴我們:教師除了要修品,還要練功。要勇於改革和實踐,探索和創新。 以上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學習體會。我將堅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能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能夠把自己所學奉獻給學生,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

『肆』 如何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理想和踐行師德能力

教師要有生存危機意識。這時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不進則退,甚至是被淘汰掉。我們只有增強自己的危機意識,才能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水平,熱愛這一職業,熱愛學生。
三、參加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促進知識更新,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這個世界是復雜的,多個層次多個角度的,是變化發展的,所以,我們就要不斷的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不斷的學習,不斷地更新自己,豐富自己。繼續教育的方式,除了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各樣的培訓而外,更重要的是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地學習。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出了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而外,還要學習相關的知識。對於一個美術老師,更要學習專業以外的東西,比如文學、哲學,甚至是神學。這樣,在教給學生會畫的同時,還教給了學生如何畫好,如何畫得更有意味;也才可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也才可能培養出如梵高、羅丹、米開朗琪羅等這樣的畫家,而不僅只是培養匠人。可是,很多人都認為這樣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其實,這種想法是相當錯誤的。
四、以實施「質量工程」為契機,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為進一步滿足教學質量再上新台階的要求,高度重視評教結果的及時反饋和有效運用。本來,美術的學科特點決定很難用一個標准和模式進行考核和評價,但也不能因此就認為不需要考核和評價。離開了考核,大多數美術教學也就流於形式,甚至成了語數外的陪襯——可有可無的陪襯。很多美術老師在上課時,就為自己的不負責找到了理由和借口,在學校里混日子還理所當然和理直氣壯,甚至,連起碼的廉恥都沒有了,更不要說提高自的職業道德水平了。
五、要一顆博大的心,才可能抵制各種各樣的不良風氣,才可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伍』 淺談如何培養自己的師德

」 由此可見,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在當前進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要實施創新教育,其關鍵是提高教師的素質。教師勞動的知識性、專業性、藝術性、復雜性、長期性、示範性與創造性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素質構成的特殊性。教師素質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人所必須具有的身心的相對穩定的潛在的基本品質。其本質特點是指教師自身的質量,即教師身心發展的總水平。其構成要素主要是教師的機體素質、文化知識素質、道德素質與心理素質等。 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優良的師德師風建設是一個學校發展的重要思想動力,教師隊伍的師德狀況如何,將影響到億萬青少年的素質乃至整個民族的素質。可以說, 師德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作為一名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十幾年,我認為要肩負教書育人的重任,首先要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培養,使自己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怎樣培養自己的教師職業道德呢?自當教師以來我是從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培養自己熱愛教育,敬業樂業,終身不渝的獻身精神。曾經有人說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偉大的事業。這句話說明了教師職業是高尚的。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教師看著同齡人「下海」後,馳騁商場,意氣風發;再看看自己每日守著三尺講台當「孩子王」,靠微薄工資度日的寒酸樣,心裡產生了不平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下,個別教師的道德觀被扭曲。有的缺乏敬業精神,不認真備課,不批改作業,甚至擅離職守去搞「第二職業」,部分教師中出現了片面追求金錢、追求享樂的思想傾向,進而不安心本職工作,輕視教師這個職業。的確,作為一名教師,有著淵博知識,卻數十年如一日,守著三尺講台,守著一批又一批學生,含辛茹苦地操勞,默默無聞地工作,直到青絲變白發。每月數著微薄的工資。如何處理奉獻與索取的關系,如何處理個人利益和國家集體利益的關系顯得至關重要。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具有「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精神,具有甘當「人梯」的思想境界,具有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獻身精神,不怕辛苦,不計得失,才能安身教育,才能在教育工作崗位上無私地奉獻自己,也才能領略到從事教師職業無與倫比的樂趣和幸福:當看到自己用心血澆灌培養的一批一批學生紛紛成才,走上祖國建設的各個崗位,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決不是那種物質享受後心理上的滿足所能比擬的。它是一種人生價值的體現,一種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心血,為祖國為社會作出了貢獻,為發展祖國教育事業奮斗中實現的自己的人生價值。從古至今,我國教育戰線上具有這種精神的不乏其人,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從教40多年,朱熹從教50多年,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拒絕為官,立志教書,鞠躬盡瘁30年。我國傑出教育家徐特立獻身教育70多年,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這種獻身教育的傳統精神,激勵著我們,使我們青年教師熱愛教育,無私奉獻,敬業樂業,終身不愉獻身教學事業。第二,培養自己熱愛學生,關心學生,一視同仁的師德情感。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師愛是育人的前提和基礎。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我們教師要把每一個學生都看作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全心全意,熱愛每一個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真正的愛,必須營造彼此溝通心心相印的氛圍,而如此則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多看到學生的閃光之處,視學生如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自己的子女。當我們老師這樣做時,學生才能體會到老師的愛並發自內心地尊重、敬佩老師,這種敬佩就會體現在對教師所授課程的興趣和喜愛上,並能啟迪學生信賴教師的教誨,把教師的教導內化為自己的信念和行動,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當然,在一個班上,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是多種多樣的,他們在學習成績、智力水平、性別相貌、家庭背境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我們應對這些學生一律平等相待,尊重他們,一視同仁地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對於犯了錯誤或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教師絕不能損傷他的人格尊嚴,應該以關懷、理解、啟發、鼓勵、批評等教育手段適時而施,使學生真正感到教師可親、可敬,使之萌發新的希望和信心,產生吸取教訓,改過自新的動力。這樣才能收到「春風風人,夏雨雨人」之效。誠如馬卡連柯所說:「如果有人問我:你怎樣能夠以簡單的公式概括你的教育經驗的本領時,我就回答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第三、培養自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師德風范。漢代楊雄曾說:「師者,人之模範也。」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兒童、青少年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正是個性與品德形成時期,也是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階段,求知慾強,可塑性大,盡管社會環境、家庭等因素對兒童、青少年的個性形成和品德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但許多研究表明,教師的作用最大。教師的思想道德,言行舉止,時時都在感染,熏陶著學生的心靈,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據研究觀察中發現,在小學階段,如果一位班主任連續帶了兩年,那麼,這個班的學生的說話語氣、語調,辦事風格在很多方面與班主任有類似之處。因此,我們教師要在傳道方面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對學生進行「身教」。「己身不正,焉能正人」?須知身教重於言教。這就要求我們做教師的模範遵守社會公德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嚴以律已,以身作則,作風正派,自尊自愛,穿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端正,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文明修養、治學和治教態度等方面作學生的表率,用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啟迪學生,用模範的言行去影響、感染學生,用美好的心靈去塑造學生。要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最後、要培養自己教書育人,誨人不倦的敬業精神。古語有雲:「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優秀教師在學識淵博、教學得法之外,還有更高的追求,這就是以育人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靈為己任。這是沒有功利目的的,是完全出於對社會、對學生一生負責的責任感。我們教師要心系學生全面素質發展和祖國的未來,自覺擔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要的是必須教好書,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信賴。離開教好書,教師就失去了自身的優勢,「育人」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因此,對作為教書育人最基本的渠道的課堂教學,教師必須下真功夫,從備課到課堂講授,認真組織好每一堂課,既要就如何「授業」備好課,也要就如何「傳道」備好課。充分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認真挖掘提煉課堂中的德育因素,將其有機而和諧地融於課程內容中傳授給學生,寓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辨證唯物主義和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及心理素質教育等於教學活動之中,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為我們教書是為了育人,育人是教書的目的,教書是育人的手段。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

『陸』 教師職業道德的具體實踐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到底什麼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教育實踐證明,師德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那麼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做?
第一、嚴以律己,注重言行。為人師表,堅持嚴以律己,增強自身的自控能力,每天都帶著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帶著微笑迎接孩子。學校的工作繁瑣、壓力大,但我們都應該坦然的面對,不以個人的得失斤斤計較,不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來干實實在在的事情。
第二、培養良好的內在素養。天生麗質固然能給人以美感,使人愉悅,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更重要的是塑造內在的修養,這樣教師本人的學識和內在素養就顯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有效地備課,體現教師教學的智慧,常規教學做到扎實有效。
第四、刻苦鑽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准確地傳授給學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准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並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和提高。
第五、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與每一個孩子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關心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孩子的潛在優秀品質,正確處理教師與孩子家長的關系。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願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在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
第六、注重教師團隊合作。學校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員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運作,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簡單的說來就是溝通、信任、團結、協作、配合、互相幫助。學校是一個大家庭,個人只有融入到這個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體會到工作的愉快,學校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以上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具體實踐》,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請查看中公教師網-教師職業道德頻道。

熱點內容
語文象徵 發布:2025-04-30 13:58:28 瀏覽:148
語文三年級上冊生字表 發布:2025-04-30 13:54:49 瀏覽:794
體怎麼寫 發布:2025-04-30 13:22:15 瀏覽:146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試卷 發布:2025-04-30 12:44:05 瀏覽:917
如何腌制韭菜花 發布:2025-04-30 12:36:06 瀏覽:904
解析度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4-30 10:32:57 瀏覽:237
生活上的數學 發布:2025-04-30 10:01:15 瀏覽:226
高爾夫視頻教學全集 發布:2025-04-30 09:14:48 瀏覽:328
二次的英語 發布:2025-04-30 07:59:27 瀏覽:2
中國歷史故事大全 發布:2025-04-30 07:05:42 瀏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