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舒福家訪
1、謝謝你,老師,以後我家孩子拜託您多照顧,請多指教!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你辛苦了!感謝您的孩子的培育和關懷!
3、老師,我這孩子真就是太辛苦你,麻煩你了。謝謝。
4、我們都十分感謝老師對孩子的用心教導,尤其就是提供我們寶貴的教育方向,針對孩子的特質引導孩子往更好的道路發展!
5、您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此時您的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
6、老師,我對您的了解不深,可就是,我還就是要說一句:謝謝,多注意身體,別為孩子們太勞累了。
7、我們隨時准備好調整腳步,希望能與陳老師有最好的親師溝通,支持您的教育理念。祝福您!
8、在這美好的節日里,我們孩子要用老師教寫的字,用老師教的美好詞句,為老師寫一首最美的小詩。願您節日快樂!
9、感謝恩師有一道彩虹不出現在雨後也出現在天空它卻常出現在我心中敲擊著我……認認真直地做事清清白白地做人。
10、教師就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就是石級,承受著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11、感懷您常給予指導和溝通讓親子間的互動更愉快,學習的動力也更有趣。
12、春蠶一生沒說過自詡的話,那吐出的銀絲就就是丈量生命價值的尺子。此時敬愛的老師,您從未在別人面前炫耀過,但那盛開的桃李,就就是對您最高的評價。
13、悅耳的鈴聲,妖艷的鮮花,都受時間的限制,只有我的祝福永恆,永遠永遠祝福您,給我孩子智慧之泉的老師!祝您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14、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陽光和水分,更需要我們真誠的理解、尊重和關愛。我們相信,愛就是溝通我們與孩子心靈的橋梁。在這一點,你們的做的真的很好很到位,我的孩子時常表現出來對別人的關愛讓我們很欣慰,謝謝你們,希望孩子們今後在你們那邊能夠越來越懂事,越來越開朗!
15、對您的感激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對您的祝福百十萬年也不會改變――老師,祝您萬事如意!
16、手中的粉筆慢慢化為漫天愛的灰屑,這愛染白了您原本烏黑的頭發。此時在這特別的日子,獻上一句:老師您辛苦了!
17、我們要感謝老師給了我們知識。感謝老師對我們的精心培養,讓我們認識了許多美好的事物。
18、孩子一個多月的幼兒園生活,讓我感觸很多。寶寶就是一個淘氣、膽大、不怕生的孩子,入園以來,老師們以極大的`愛心、耐心、信心、責任心關心他、愛護他,用鼓勵、賞識、參與等教育方法幫助他,把愛滲透到寶寶幼小的心裡。謝謝老師們!
19、感謝老師對我孩子的關愛與照顧,孩子的成長需要你們的關懷與輔佐,對你的感激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但卻記在心中!祝願老師桃李天下,工作順利,身體健康!此時孩子的明天會因為有你的教育而感到驕傲!
20、從寶寶每天回家時開心的笑容,從每周的細致的主題教學安排,從我們首次參加的家長會,從收到的漂亮的寶寶新年照片,我們知道: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啟蒙教育,為了孩子的不斷成長,你們一直在努力。
21、感謝老師對我孩子六年來的關愛與照顧嗎,孩子的成長需要你們的關懷與輔佐,孩子行將畢業,六年的時間你們把一個少不經事孩子培養成一個懂事的孩子,實屬不易,對你的感激我們雖不勝言語,但卻記在心中,祝願老師桃李天下,工作順利,生活美滿,孩子的明天會因為有你的教育而感到驕傲。
㈡ 老師對學生實施家訪,真的有用嗎
幾年前,通訊手段非常落後,行動電話是一種非常奢侈的消費。甚至有線電話也只能在公司的重要部門使用。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
時代的改變告訴我們,盡管我們不情願,新技術的出現總是會改變我們一些固有的習慣、概念和行為。按照科技發展的規律,我們所有的政策和規定都會真正實現,同時,也會減輕教師的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㈢ 老師家訪有沒有必要呢什麼情況下是一定要家訪呢
通過對於學生家庭情況的了解,能夠更了解學生心理和生活的情況。有利於對學生更好的教育和引導。是家訪工作還是應該認真進行的。只要認真做好防護工作,應該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事實上一個多月以來已經有好幾個朋友想要組織個聚會什麼的,但是我從來都沒答應參加過,都是找各種理由拒絕了。來小飛高中讀了不到一年就輟學了,在一個熟了的婚禮上遇到他,已經打扮得像個阿飛。所以,以前課文中有《普通勞動者》,《朱德的扁擔》他們帶頭和勞動人民一起勞動流血。
更容易對症下葯!也更能夠說到他的心坎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老師說了,感謝我們家為學校送去了一個好孩子。老師應該首先與涉及的學科老師溝通,必要之時,主要老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家訪,只有查明原因,才能解決問題。
㈣ 哪些面料適合做家訪
在如今,面料大致分為以下三種,他們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
1、天然纖維:為自然界生長在動物或植物上的纖維,通常具有較好的舒適性,與人體相容,有益健康身體。但是耐用性差,如處理不好,容易褪色、縮水。如保養不好易發霉、生蛀,且價格昂貴。一般純天然纖維織物多用於高檔床上用品。
2、2、化學纖維:分為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兩種,是利用自然界物質以化學和機械處理而成。舒適性差,但資源豐富,價格便宜,強力好,不易折斷,不發霉,不生蛀。
3、3、混合纖維:用部分天然纖維和部分化學纖維混合在一起稱混合纖維,常用的滌棉(T/C布)就是混合纖維製成。混合纖維既能發揮天然纖維舒適的特性,又能發揮化學纖維的耐用性,且有價格低廉,色彩鮮艷等特點。一般中、低檔床上用品都採用混合纖維為原料織成布料,然後經印染成面料。
紡織物的組織結構因交織方法不同,其產品檔次也不同,可分平紋、斜紋和緞紋三種基本組織結構。紡織物可分為本色布(或坯布),色織布和印染布三類,床上用品一般使用印染布。
(1)、平紋織物(Plaincloth)
用平紋組織(經紗和緯紗每隔一根紗就交織一次)織制的織物,叫平紋織物。特點:交織點多,質地堅牢、表面平整、正反面外觀效果相同,這種組織織物密度不可能太高,較為輕薄耐磨性好,透氣性好。
(2)、斜紋織物(Twillcloth)
經紗或緯紗至少隔兩根紗線才交織一次,採用添加經、緯交織點改變織物組織結構,統稱為斜紋織物。特點:(有正反之分;一個完全組織循內的交織點小,浮線較長;手感松軟;組織織物密度較高,產品比較厚實;此類組織產品比同類平紋組織產品成本要高;
(3)、緞紋織物
緞紋織物經紗和緯紗至少隔三根才交織一次,因此這種組織結構使織物密度更高,因而織物更加厚實。此類組織產品比同類斜紡組織結構的產品成本高,採用緞紋組織結構織制的織物統稱為緞紋織物。
(4)、色織物
色織物是採用染色紗線,結合組織結構和配色的變化以及後整理工藝處理等,織制而成的織物,它具有色彩調和、色澤純正、色調鮮明、花型多變、層次清晰、立體感強等特點,且品種繁多,各具特色。
㈤ 對一個特殊家庭的家訪總結(沒有父親,母親有精神的,兩個孩子寄住大伯家)
對學生的培養,除了學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學生的品德和學業的好壞與家庭教育有著直接關系。因此家訪是非常必要的一位家訪老師談到:「通過家訪,我們同家長交流了情況和意見,統一了認識,既幫助我們教師改進了教學工作,又幫助家長改進了家庭教育,從而形成了教育合力。通過家訪,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我們做教育工作的,必須充分認識家訪的重要意義。」一名同學則表示:剛踏入高中就有老師上門家訪,倍受重視的感覺油然而生,從而對高中生活充滿了自信。 因此我在暑假進行了家訪,以下是我去一個學生家的情況。未到學生家門口,男孩子跟在他媽媽後面將我迎進了屋。從家裡的擺設可以看得出來,家裡沒有豪華的室內裝飾與現代化的家電,但卻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小徐競有一個自己獨立的房間,四面牆上貼滿了爸爸用電腦列印出來的唐詩以及徐競從小到大所畫的得意之作,房間左邊是一個不小的書架,堆滿了各種圖書;右邊安放著一架電子琴。徐競的媽媽告訴我們,徐競爸爸很重視兒子的早期智力開發,特別注意孩子創造力的培養,鼓勵他多想、多看、多做。徐競現在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廣泛涉獵各種圖書。今年暑假他在看《五十年的輝煌》一書時,發現裡面有幾處拼音錯誤,爸爸就鼓勵他將書中錯誤摘出來,並作了訂正寄給出版社,後來出版社同志回信感謝並表揚了徐競,還贈了幾本書給他。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通過交談,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會:孩子在性格中表現出來的任何一面都是有家庭教育根源的。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王磊爸爸那個在牆上貼唐詩的方法 很好,什麼時候叫他從電腦里再拉一份出來,我要將它貼在女兒房間的牆上。」 家訪促進老師、家長、孩子三方的情感交流。家訪所具有的人情味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溝通方式都不能比擬的,不論是家長校訪,還是電話訪談,都難以有這種效果。在一個完全寬松溫馨的家庭氛圍中,老師和家長朋友式的交談,孩子也自由地舒展自己的個性,這樣不僅利於學校與家庭雙方在對孩子的教育目標上達成一致,還能進一步促成雙方深層次的情感互動。一位新生的班主任曾由衷地告訴記者:「家訪一個孩子,我就會喜歡上一個孩子,孩子們真的都很可愛!」相應地,家長對老師的態度也(物業管理工作總結)從原來有距離感的尊敬轉變為無話不談的親密。 其次,家訪促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達到高度的協同,形成合力。對下一代的教育本身就是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並且各自的作用不是獨立的,而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作用都是最直接的,因而兩者的協同很重要,在觀念、方式上都是如此,尤其不能出現互相排斥、互不認同的現象。基於這一點來說,家訪使得兩者的協同成為可能,而且「天地」的事實證明這種協同是高效的:有位新生,從幼兒園中班直接升入小學,沒有進行學前銜接教育,因此上課的許多規矩都不知道,給老師教學帶來不少麻煩,家長非常著急。此時,數學老師到她家家訪,逐一了解了孩子的表現、愛好、生活習慣後,幫助家長共同分析孩子現有的不足以及家長在教育上存在的誤區,並且提議採用家庭學校兩結合的教育方法進行教育。事後證明,這位學生成長很快,不久就克服了原來存在的問題。 另外,家訪令學生家長增強了主人翁意識,更加關注學校事務。通常情況下,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後,關於孩子教育上的問題會有可能與老師交流一下,而對於學校管理、服務等其他事務則不太過問,因為那確實是屬於學校的事,與家長無多大關系。但是記者了解到,在天地小學,學校管理方面的事,許多都是家長共同參與決定的。這事實上也得益於家訪的成功,有了情感的溝通這一基礎,家長和老師互相轉變角色,他們與學校領導、老師達成雙向的信任,因而在學校事務上他們也敢說話、肯說話,家長普遍有一個意識:我送孩子到這個學校,我就要學校好。所以有什麼意見他們就會提出來。
㈥ 《裝扮少女》第25關挑戰家訪日該如何通過呢
老師要來家裡家訪,為了留下好的印象,換上乖乖的便服來接待老師吧!要選擇符合主題的服裝哦!參考過關圖。
㈦ 貧困生家訪內容有哪些
家訪對象: 舒鐠家訪原因:這名學生與別的學生「與眾不同:人很聰明,但入學後卻無心學習,上課時總是很隨便,管不住自己,總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
但在他身上我也發現了一些優點:如樂於助人,尊敬老師,熱愛班級,每次集體勞動,老師分配的任務他都能十分出色的完成。
如果他能改正自己的缺點,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必定是可造之材。
訪前准備:家訪之前,我首先認真學習和研究了家訪的方法和策略,如平等對待家長,不與家長擺架子;公開家訪內容,讓學生直接參與,堅持學生在場的原則;家訪內容以表揚鼓勵為主,不能把家訪變成單純的向家長「告狀等。
家訪過程:10月18日中午,我給孩子的媽媽打電話,通過和他父母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該同學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比較關心他的學習,對他的期望值也相當高。
但是孩子的父親平時打工在外,對孩子的日常照顧不是很周到,也不太注意父子間的溝通與交流。
正是這樣的特殊的家庭背景,對於他現在所出現的行為上缺乏自我約束力,學習上缺少刻苦鑽研精神等問題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我們坦誠地交換意見,闡明各自的想法,交流心得體會,很快地,一座信任、合作的橋梁架在了我和家長的中間。
我說:「孩子好玩那是天性,應該能體會孩子的心情,尤其是男孩子更是這樣,有時候犯些小錯誤也是難免的,碰到這樣的情況千萬不要打罵孩子,多和孩子溝通,多交流,經常檢查作業,講解問題,討論問題,增進感情,要耐心,不要急與求成,不能用我們的思維來衡量他,認為他都應該會,所以啊,應該加以正面的引導和教育,慢慢提高,有進步時要及時表揚,多給他鼓勵,多關心他。
家訪反思:通過家訪,我深深體會到,作為教師,要想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學生,知道學生在家時的學習情況、社會交往情況和在家的表現等,就必須經常深入到學生的家庭中去,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了解他所生活的環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與重視;與家長很好地交流、溝通,了解家長對於學校、老師、子女的期望;同時,教師還應該把學生在校時的實際情況客觀、全面地向家長作一個說明,指導家長的配合,這樣有利於在教育學生方面形成合力,家校共管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貧困生家訪記錄及感受2017-01-15 14:04 | #2樓馬琪琪是我們三(2)班的一名普通學生,個子高高的但是很瘦,黝黑的小臉蛋時常看得到綻放的笑容。
如果你不了解她,你一定會認為她是一個在陽光下快樂成長的孩子。
由於馬琪琪爸爸工作忙的原因,直到9月19日下午我們才約好晚上他可以早點回來。
放學後,我騎著車子帶著馬琪琪,由於我對馬琪琪家的住址不太了解,路上,我問的最多的就是還有多遠。
在行駛了十七八分鍾後穿過了一片小巷終於到了馬琪琪的家。
通過我們在路上的交談,我知道了馬琪琪每天都一個人步行四五十分鍾去學校,懂事的馬琪琪還在後邊加了一句她不累,聽了讓人有些心疼。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孩子太需要被呵護了,她遠遠比我了解的情況要糟糕得多。
馬琪琪的老家在贛榆,在她三歲的時候,她的媽媽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兩個姐姐,一個三歲的她。
因此我也能理解,推開門後有些凌亂的家,也許這就是沒有媽媽的家特有的環境吧。
通過交談,我了解到馬琪琪的爸爸現在在墟溝做裝修,為了能方便工作,他通常都是早出晚歸,中午馬琪琪都是在他工友家吃的飯。
繁忙的工作讓他疏忽了對馬琪琪功課的輔導,但是生活上,他坦言馬琪琪是個懂事的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不用他操心。
在交流中我們彼此交換意見,希望在家長與老師的配合之下,馬琪琪的學習可以有更大的進步。
結束家訪已經是晚上六點多了,一個多小時的交流讓我的心情愈發的沉重,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有多重。
我深知要想真正了解一個孩子,就要從多方面去了解他。
無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他的成長都離不開「愛,這種愛既來自家庭也要來自教師。
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有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
㈧ 家訪的家長心語什麼寫
進行了一中午的家訪,這些孩子的爸爸媽媽都是年輕的,家裡大部分很乾凈舒適專!家庭和屬睦幸福!爸爸或媽媽有時間照顧孩子的學習生活!看到大部分孩子能夠在家裡快樂認真的完成作業,心裡感到很欣慰!她們長高了一點,變白了一點!看到我到來了,家長和孩子們的熱情,讓我很感動!只有來到了一個學生家裡,我的心裡感到難過起來!
這個孩子一家人都在爺爺奶奶家!父母因為身體的原因,不能很好的照顧孩子!大概爺爺奶奶不放心吧!把全家人都帶在身邊!低矮老舊的房子里,住著一家五口人!問起孩子的學習,奶奶說一家人沒有文化,多麻煩老師照顧一下!言語中滿滿的著急和無助!我不停的安慰。或許這只是某些農村孩子家庭的縮影!物質或精神的貧窮,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我不知道,但一定有影響!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很重要,怎樣讓他們無憂無慮快樂長大,值得大家都來關注!
㈨ 幫幫忙!
丑 娘
李兆權
在村裡,沒有人不說我娘長得丑的,或許就是這個緣故,在她嫁到李家之後,人們先是叫她醜媳婦,在生下我以後,不管長輩小輩的又都改稱她做「丑娘」。
娘說我是日本同中國打仗的第6個年頭來到這個世上的,在娘身邊我一直長到了8歲,後來才由爹送我到城裡的一所小學去念書。當時我不明白丑是什麼意思,因為娘待我特別好,臨走的時候,她給我做了一雙毛邊布鞋,一個小書包,書包里除裝了一支鉛筆外,還塞下了滿滿一袋雞蛋。我依稀記得就在她把我送到村口時,我第一次看見她流下了眼淚,淚水大滴大滴地順著她的臉頰直落到我的小手背上。一件事使我開始認識了我的母親。
一天,學校上體育課,因為捨不得穿娘做的鞋,當我把它脫下掛在凳子上時,恰巧讓老師給看見了,他提過鞋左看右看,隨即又把鞋舉得高高的,興奮地說,好漂亮的鞋呀!說著,又把鞋底端詳了半天,數著一層一層連起來的底,足有8層之多,且針腳細密結實,靠腳掌和腳跟的部分都挑上了花。之後,他問我:你娘一定最最漂亮吧!殊不知就在我要回答老師的問話時,同村來的一個同學搶上話頭:老師,他娘不漂亮,村裡人都叫她丑娘。
之後,我彷彿才知道丑是什麼意思。
或許老師說的全錯了,而那個同學的話是對的。我的娘確實不漂亮,黑黑的膚色,原本挽成髻的頭發在解放的那年她自個改成了齊耳短發,額頭上一塊大大的胎記,在黝黑的臉上是這樣的顯眼。為此,我心裡像滿含著委曲,在公開場合很少提及她,更不願把同學領到家裡,只是在每次放假時獃獃的看著生我養我的她,而這時娘總是像欠帳似的默默地把我攬在她胸前。臨別,又拿出一雙同樣的毛邊布鞋給我,那雙分外黑亮的眼睛像是兩潭水,即使漆黑的夜也能讓人感到它的明亮。
許多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往往需要以後才能得到公正的解釋。
到60年代末,我已經是一個大小夥子了,娘已蒼老了許多,原來雖黑但還豐滿的臉頰已經凹陷了下去,頭發變得稀疏而花白,手背上的骨節兀突出來。看著娘養我這么大,一輩子在農村吃苦,且作為一個醜女子面對別人的嘲笑從不與人紅臉,對於種種傷心話語所表現出的難能的平靜,我的心在發酸。一天,當我把在外邊買的幾件湖藍色起暗花的襯衣和兩瓶珍貴的雪花膏給她時,她先是一驚,繼而情不自禁的又像兒時一樣把我攏到她的胸前,嘴裡喃喃地說:要那干什麼呢?娘是不配了,待以後你相上媳婦了就送給她吧。娘還說到時一定要把姑娘領回家讓她看看。
我是70年代初結婚的,按照她的囑咐。婚前幾天我和愛人終於趕到家裡。事前我就同愛人講好,娘一輩子在農村,農村人顯丑顯老,見了面一定要多說些寬老人心的話。愛人說,誰還沒有老的一天,但娘一定不醜。
到家了,不知怎麼,我發現屋裡空盪盪的,看著爹和弟弟的眼睛又紅又腫,我一問才知道娘已在一個星期前病逝了,爹說是娘病重時交待他叫不讓我們知道的,要不會沖了我們的喜。望著突然空寂和失去了生氣的屋子,我極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當到了娘的床前收拾她的遺物時,我發現一切都是經過精心整理過的,唯見一塊紅綢布包放在她平時靠頭的那一面,我急忙打開一看,原來是兩雙精緻的毛邊布鞋,一大一小,顯然一雙是給我的,一雙是給她的兒媳婦的,看著看著,我覺得膝頭一陣酸澀,撲通一聲跌跪在地上,我和愛人的眼淚如泉涌般直落下來。
我想起了兒時老師說過的話:你的娘一定是最最漂亮的吧!
陳忠實
今年61歲的陳忠實,是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主要作品有《白鹿原》等。最近,他吐露了一件難忘的往事:1981年冬天,他76歲的父親因病去世了。而父親臨終前的一番話,使他陷入深深的自責中難以釋懷。
在彌留之際,父親對陳忠實只說了一句話:「我就做了一件對不起你的事,那就是讓你休學,那年一休學,就耽擱了你20年。」一聽這話,陳忠實震驚得猶如五雷轟頂,一下勾起了對往事的回憶。
陳忠實出生在陝西省一個偏遠的農村,父親是個農民,有一點文化,喜歡看古典小說。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兩個兒子好好念書,走出農村出人頭地。但這並不容易,因為家裡實在是太窮了,每年開學時,連交一元錢的學費,都會讓父親特別為難。
那年,陳忠實的哥哥要考師范了。春節過後的一天,父親和陳忠實作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談話。面帶愧疚之色的父親對兒子說:我實在沒辦法了,家裡也沒有什麼可賣的了。我無法負擔你兄弟兩個讀書了,你年齡小,先休學一年,讓我先把你哥供到考上師范學校後,你再去讀。在陳忠實的印象里,父親從不在人前哭窮。所以父親這樣一說,陳忠實想也沒想,一口就說「行!」可他和父親都沒想到,這一決定從此改變了陳忠實的命運。
當陳忠實後來復學參加高考時,趕上國家對考生名額大幅削減,陳忠實落榜了,對陳忠實來說,不啻是遭遇雷霆般的沉重打擊。陳忠實深感悲哀,他把這一切都歸咎於父親那次勸說他休學。當時,陳忠實晚上不斷被夢魘糾纏,常常驚恐得跳起來。面對陳忠實的這種狀況,父親很冷靜地對他說了一句:做農民怎麼了,天下有多少農民呀!農民也可以活命!
經過一個月的思考後,陳忠實冷靜下來,覺得埋怨父親是一種過錯。他決定做出一番成績給父親看。從此,陳忠實開始追求學生時代的理想——文學創作。整整20年過去了,他成了一個在陝西有點名氣的青年作家。陳忠實從父親的眼中感受到了欣慰和滿足,也漸漸把對父親的埋怨忘記得乾乾凈凈,他以為父親也早已淡薄了對此事的記憶。
在中央電視台《講述》演播室里,陳忠實流著淚說,直到此時,他才知道其實父親很在乎這事,可見這件事在父親心上留下了最為痛苦的刻痕。就在那一刻,陳忠實明白了什麼是父愛:父愛,是把苦難獨自咽吞進肚內,然後讓子女過著平靜的日子;父愛還是獨自接受子女的責難,至死都只說愧疚不做申辯。(文/央子《家庭生活報》200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