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教師師德建設目標

教師師德建設目標

發布時間: 2021-10-01 07:35:04

『壹』 作為教師怎樣加強師德建設

我覺得作為老來師,既需要有威自嚴,也要平易近人,不能老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待學生,要包容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不能以壓抑學生的天性,也不能歧視學生,對於被別的同學歧視的同學要格外關心,要為這個學生做主,不能息事寧人的方式取得暫時表面的平靜。

『貳』 師德師風的目的意義

首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幹事創業的需要。教師要忠於教育事業,就必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培養崇高的職業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境界,做到牢記責任、不辱使命、敬業愛崗、教書育人,在傾灑心血、汗水和智慧,培養優秀人才的同時,享受職業榮耀,收獲精神追求,體現人生價值。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表現出的是知識才能、思想道德、精神和個性,展示的是教師的靈魂和整個內心世界。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的師德比其他的職業道德要求更高,必須培養愛黨、愛國、愛教、愛校、愛生的職業感情,形成忠於職守、為人師表、心靈高貴、淡泊名利、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職業習慣。只有這樣,才能無愧於「教師」這個崇高的字眼,才能做好教育這份神聖的工作。

其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指出,「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而是一個用人格鑄造人格、用心靈喚醒心靈的過程。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學生從教師身上,直接接受著思想和道德、情感和意志、知識和技能、啟迪和教化。教師本身就是一本無字的書,能以實際行動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教師只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質上、學識風范上、人格魅力上,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才能真正為人師表,吸引學生,感染學生,為學生的成長提供示範,幫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崇高品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再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推進社會文明的需要。教師的角色地位、社會責任崇高於其他職業,在於其言行、儀表、道德修養會影響其教育對象和社會公民。師德之「德」遠遠超過了一般的道德范疇。西漢學者楊雄說:「師者,人之模範也。」教師對於傳播人類文明、開發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起著重要作用,一代師風影響著一代人的精神風貌。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人格魅力、精神風范和行為習慣教育學生、感化他人、輻射社會,對創造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影響深遠,會有力地推動社會道德風尚的進步,對貫徹「以德治國」思想、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叄』 現階段提倡師德建設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首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幹事創業的需要。教師要忠於教育事業,就必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培養崇高的職業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境界,做到牢記責任、不辱使命、敬業愛崗、教書育人,在傾灑心血、汗水和智慧,培養優秀人才的同時,享受職業榮耀,收獲精神追求,體現人生價值。

其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指出,「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而是一個用人格鑄造人格、用心靈喚醒心靈的過程。

再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推進社會文明的需要。教師的角色地位、社會責任崇高於其他職業,在於其言行、儀表、道德修養會影響其教育對象和社會公民。

(3)教師師德建設目標擴展閱讀:

1、老師的職責首先是育人,先成人,後成才。為人師表,答疑解惑,則為老師,老師是稱為傳授知識的人。

2、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2)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3)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4)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5)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3、教師法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肆』 教師如何加強師德建設

一、進行教師道德修養的基本途徑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 努力學習師德理論,樹立人民教師道德的理論人格。師德理論是教師進行職業道德修養的指導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別善惡、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領域里戰勝那些錯誤的,落後的道德觀念。只有在道德修養中以教師道德的先進典型作為自己思想行為的楷模,鼓勵自己,在思想意識中凝聚著教師道德原則和規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質作為自己行為的目標,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養不會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較高教師道德修養的人民教師。
第二, 參加社會實踐,做到知行統一。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進行教師道德修養,是教師修養的根本辦法。在教師道德修養的過程中,從教師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師的道德行為和習慣,自始至終都是在社會實踐中和教育教學完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在處理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成員之間的關系中,才能認識自己的行為是與非,才能辨別善與惡習,才能培養自己良好的教師道德品質。如果只是「閉門思過」、「坐而論道」,脫離實踐去修養,那麼教師道德修養就要成為一句空話。
二、進行教師道德修養,還必須掌握一定的方法:
1、正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正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促進個人進步的內在動力和外在推動力,是教師道德修養的根本方法,由於教師工作的艱辛、繁重、復雜,教師在道德修養上會出現反復或曲折,也會因種種原因產生這樣那樣的缺點或錯誤,都是在所難免的。對於這個問題,關鍵是如何對待自己在道德實踐中出現的違背教師道德的言論和行為。正確解決方法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2、 學習先進教師的優秀道德品質。因為先進教師是存在於社會之中,生活在教師隊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夠以直觀形式啟發教育和感染教師,進而影響教師的思想和行為,監督和促使他們以先進人物為榜樣,取長補短,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學習先進教師的優秀品質,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多讀教育界名人的傳記和模範教師的先進事跡。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優秀的道德品質,體現著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觸他們,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為趨於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要求。二是學習身邊的模範教師,他們生活在自己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影響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
三、加強自身修養,展現人格魅力
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同時也要不斷的塑造自己。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要自覺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愛崗敬業
在時下市場經濟條件中,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不計較個人得失,發揚「紅燭」精神,甘做「人梯」,安於「粉筆生涯」,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教育,鞠躬盡瘁。
2、熱愛學生
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著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學生,關愛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允許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為,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泛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贊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3、為人師表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
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教育學生。

『伍』 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奮斗目標有哪些

答案:ABCD。
問: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答: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目的是要培養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通過採取一系列政策舉措,經過5年左右努力,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基本健全,職業發展通道比較暢通,事權人權財權相統一的管理體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機制更加完善,教師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教師隊伍規模、結構、素質能力基本滿足各級各類教育發展需要。
到2035年,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養造就數以百萬計的骨幹教師、數以十萬計的卓越教師、數以萬計的教育家型教師。教師管理體制機制科學高效,實現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問:具體的改革舉措包括哪些方面?
答:在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方面,一是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二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質。三是弘揚高尚師德。
為更好地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一是加大對師范院校支持力度。二是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開展教師教育。三是分類提高教師教育質量。
在切實理順體制機制方面,一是創新和規范中小學教師編制配備。二是優化義務教育教師資源配置。三是完善中小學教師准入和招聘制度。四是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五是健全職業院校教師管理制度。六是深化高等學校教師人事制度改革。
在提高教師地位待遇方面,一是明確教師的特別重要地位。二是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三是大力提升鄉村教師待遇。四是維護民辦學校教師權益。五是推進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改革。六是提升教師社會地位。

熱點內容
解析度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4-30 10:32:57 瀏覽:237
生活上的數學 發布:2025-04-30 10:01:15 瀏覽:226
高爾夫視頻教學全集 發布:2025-04-30 09:14:48 瀏覽:328
二次的英語 發布:2025-04-30 07:59:27 瀏覽:2
中國歷史故事大全 發布:2025-04-30 07:05:42 瀏覽:534
扒胎機教學 發布:2025-04-30 06:27:10 瀏覽:977
甘肅省教育局 發布:2025-04-30 05:43:51 瀏覽:803
四年級數學聰明題 發布:2025-04-30 05:23:25 瀏覽:297
述職報告教師 發布:2025-04-30 04:35:57 瀏覽:534
帝國理工數學 發布:2025-04-30 04:26:11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