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暑期安全
① 人民日報警告女生出行安全十條
女生遇險如何逃脫:①被搶劫:生命第一,將錢物扔向一邊,反方向逃跑;②被入室搶劫:反鎖自己房間房門,找到防身物品,馬上報警;③被綁架:在周旋中讓歹徒放鬆警惕,找尖銳物品割斷束縛;④被尾隨:不要直接返回住所,打車去比較熱鬧的公共場所,或向路人請求同行。
女生安全「十不要」:①不要和陌生人去指定地點;②夜晚不要獨自外出;③必須外出不要貪近走暗巷;④夜間盡量不要走樓梯;⑤門外有聲音不要貿然開門;⑥不要將個人信息對陌生人和盤托出;⑦不要坐黑車;⑧不要和陌生人拼車;⑨不要貪戀身外之物;⑩危急時不要失去判斷力。
② 人民日報 為什麼中國安全
因為中國對槍枝彈葯、刀具等,管理比較嚴格。
③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學而思是真的嗎
學而思的光告很沒素質很低俗,每次都往地上丟書,還特別多光告煩死了
④ 人民日報發布祝融號行走火星的安全隱患視頻,這些安全隱患都是什麼
大家知道我們的祝融號火星車已經走下了著陸平台,到達了火星表面,已經開始了對火星的探測,這樣我們大家自然會想到一些問題,火星環境是比較惡劣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祝融號火星車的安全?
火星地形環境惡劣。
在火星表面,地形環境相當惡劣。因為火星表面的地形條件有的地方是多石的,有的地方是多坑的。也有些地方比較像戈壁灘的沙子類似那種地形。所以在對於祝融號在行動通過性各方面來說都是嚴酷的考驗。更嚴重的比如祝融號在移動過程中,車輪陷入沙土裡面去這種情況。針對這些問題,祝融號可以通過蠕動形式來擺脫困境。這也是祝融號比較大的創新點。
⑤ 世界年齡小的感染者,僅1月齡,人民日報:牢記這些防疫要點,你怎麼看
「咳咳……」
看著臉色潮紅、流著鼻涕、咳嗽不止的孩子,寶媽心裡別提多難過了。
她問向自己的老公。
「親愛的,一周前,我們就在湖北省探親,還跟武漢親戚接觸過,你說孩子會不會感染新型肺炎?」
「不太清楚,再觀察2、3天看看吧。」
寶媽看著病情沒有任何好轉的女兒,心裡非常著急,馬上就跟自己的丈夫把孩子送到貴州省人民醫院。
該名患者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成為世界上年齡最小的感染者,僅1月齡。
鍾南山院士就提出:大家出行一定要戴口罩。
N95口罩,可以抵擋冠狀病毒的入侵,如果沒有,醫用外科口罩也可以接受。
不過,目前這兩種口罩貨源都非常短缺,有些葯房甚至推行限購政策,每個人憑借身份證只能購買2隻。
其實,健康人並不一定就要戴N95口罩,普通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一般4小時換一次,不是戴一次就扔掉。
8.預防隱性感染
鍾南山院士表示,國內的無症狀「隱性感染者」處於少數,大家別提心吊膽。
但是,少並不意味著沒有。不提心吊膽,不意味著就要大大咧咧。
只要檢測出病毒核酸陽性,就算沒症狀,也一定要做好隔離。
9.保持心理健康
長時間憋在家裡,許多人的心理都出現了問題。
例如有些人用瓜子擺靈陣、有些人用橘子皮扮演過家家、有些人對著貓眼唱歌……
真是苦了這些苦中作樂的人。
對此,《人民日報》給出的建議就是,規律飲食睡眠、鑽研一件事情、進行一項鍛煉、向親友尋求支持。
當然,向親友群求支持並不一定有效,前提是他們會理你!
⑥ 人民日報評甘肅馬拉松事件,21條生命逝去,此事給人們敲醒了什麼警鍾
人民日報評甘肅馬拉松事件,21條生命逝去,此事給人們敲醒了警鍾,對於賽事方來說,如何做好各站點的救援安排,如何預測好天氣,如何保證參賽者生命安全,成為馬拉松賽事中的重中之重;對於參賽者來說,熱愛體育運動,沒有錯,但是一切都應該建立在保證自身生命安全的情況下。
對於這種馬拉松賽事,我們不能夠打擊參賽者的積極性,否定他們的熱情。不過,一切都應該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沒有安全和健康,一切都是空談。我們不能夠只關注賽事是否新奇獨特,應該尊重體育運動的科學性,尊重生命本身。如果大家提前做好了各種准備,可能就不會失去這21條生命。這件事必定會給各位熱愛健身、熱愛運動的體育愛好者警示,量力而行,安全第一。同時,也給賽事方敲響了警鍾,在今後的比賽中,如何保證參賽者的生命安全至關重要。
⑦ 《人民日報》簡介
人民日報(People's Daily)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
報紙於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縣里庄創刊。時由《晉察冀日報》和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合並而成,為華北中央局機關報,同時擔負黨中央機關報職能。
毛澤東同志親筆為人民日報題寫報名。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決定人民日報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並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號。1992年,人民日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報紙之一。
人民日報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作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為展現蓬勃發展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舞台,人民日報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主張,記錄中國社會的變化,報道中國正在發生的變革。
(7)人民日報暑期安全擴展閱讀:
社會影響
《人民日報》是一張權威、嚴肅的綜合性日報,憑借其采編力量對新聞事件作出反應,報道國內外重大事件。《人民日報》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放在首位,堅持高品位、高格調,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創新,對弘揚祖國歷史和民族文化作出了貢獻。
宗旨
堅持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心同德、同向同步,忠實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和使命,始終不渝地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始終不渝地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始終不渝地貫徹政治家辦報要求,努力當好新聞戰線的排頭兵,當好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排頭兵,當好改進文風的排頭兵,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發揮「中流砥柱」「定海神針」重要作用。
⑧ 人民日報談直播亂象危害未成年人說了什麼
人民日報談直播亂象危害未成年人表示對網路「三俗」要零容忍。
互聯網已經成為未成年人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然而,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不良信息也隨之而來。未成年人心智尚不健全,對不良內容缺乏鑒別力。對可能危害未成年人的網路不良內容尤須「零容忍」,不能讓網路「三俗」污染孩子純潔的眼睛和心靈。
當前,青少年已逐漸成為網路文化重要的消費主體和網路文化的生產者、傳播者。《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未成年網民達1.83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4.9%,我國未成年網民日益呈現低齡化的趨勢。青少年使用網路獲取信息、拓寬視野、豐富生活,同時,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不良信息也可能進入他們的視線,影響身心健康。
近期,中央網信辦啟動「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網路環境整治」專項行動,針對直播、短視頻平台涉未成年人問題,嚴禁16歲以下未成年人出鏡直播,嚴肅查處炒作「網紅兒童」行為,禁止誘導未成年人打賞行為,防止炫富拜金、奢靡享樂、賣慘「審丑」等現象對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導向。堅決清理散布暴力血腥、暗黑恐怖、教唆犯罪等內容視頻。
全紅嬋成為直播亂象「犧牲品」
雖然東京奧運已經落下了帷幕,但關於奧運健兒的種種爭議餘波未息。作為以14歲低齡技驚全球的最新「頂流」,自奪冠之後圍繞全紅嬋的話題持續不斷。尤其令全國網民義憤填膺的是,她和家人正在成為繼「大衣哥」「拉麵哥」之後,「直播打卡亂象」的最新犧牲品。
在「一朝成名天下知」之後,全紅嬋在湛江的老家就成為廣東乃至外地主播蜂擁而至的「打卡點」,據現場村民統計,一天至少有2000人前來打卡。不少主播直接蹲守在全紅嬋家大門口,甚至一邊直播一邊帶貨,還揚言要把她家中的菠蘿蜜摘走。
門口直播熙熙攘攘之下,全紅嬋家人無奈請求,「請你們小聲一點,已經騷擾到老人家兩天沒有睡了」。村口已經豎起了「疫情防控,謝絕入村」的告示牌,但仍擋不住有主播在村口繼續直播。
雖然針對此類違規行為,直播平台已經「重拳出擊」,但這種騷擾發生之後的事後處理,總讓人感覺姍姍來遲。無論是「成名15秒」的網紅還是為國爭光的運動健兒,其隱私邊界都在被網路直播所踐踏,盡快完善全民直播時代的隱私保護與「鏡頭倫理」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