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高校教師師德標准

高校教師師德標准

發布時間: 2021-10-03 17:00:52

㈠ 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有哪些

《規范》文本共六條,從愛國守法、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六個方面,對高校教師職業責任、道德原則及職業行為提出了要求。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關於愛國守法。重點是規范高校教師與國家的關系,對高校教師政治上提出要求。強調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針對當前少數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意識淡漠的問題,明確提出「不得有損害國家利益和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
第二,關於敬業愛生。重點是規范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強調要樹立崇高職業理想,履職盡責,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針對當前高校師生關系中存在的問題,突出強調「公正對待學生」,「不得損害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
第三,關於教書育人。主要是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強調要以育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針對當前部分高校教師存在的輕教學、輕育人的問題,以及社會兼職過多影響教學的現象,明確提出「不拒絕學生的合理要求,不得從事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
第四,關於嚴謹治學。主要是規范高校教師的學術研究行為。強調要弘揚科學精神,勇於探索,協同創新;恪守學術規范,尊重他人勞動和學術成果。針對在科研工作中弄虛作假、抄襲剽竊,侵佔他人勞動成果的不端行為,明確提出「堅決抵制學術失范和學術不端行為」。
第五,關於服務社會。重點是規范高校教師與社會的關系。強調要勇擔社會責任,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服務。要求高校教師主動參與社會實踐,自覺承擔社會義務,積極提供專業服務。針對高校中不當使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的現象,明確提出「堅決反對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
第六,關於為人師表。重點是規范高校教師的社會道德責任。強調要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樹立優良學風教風;模範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引領社會風尚。要求切實維護人民教師的良好職業形象,明確提出「自覺抵制有損教師職業聲譽的行為。」

㈡ 高校教師師德考核合格才可上崗,師德考核如何擬訂評價標准

在當今社會工作壓力激增,競爭激烈的社會背景下,許多人都在為找工作而發愁。許多人希望找到一個既輕松又能賺錢的工作,所以當老師這個行業在當下很受歡迎。工作難度不大,工資卻不低,並且在日常節假日的福利還很多,所以許多人都想考取教師資格證,從而當上老師。但關於老師這個行業的要求非常多,不僅要先考取最基本的教師資格證才允許參加教師應聘,並且老師也分為三六九等。有處於考核期的代理老師,還有轉入正式工的正職教師,並且只要工作經驗夠豐富,工作時間夠長,還可以向國家申請成為國家級特聘教師。

首先要通過正規的調查問卷或者走訪調查的方式向學校領導或者相關同事了解這位老師日常的表現,同時也要從學生口中得知對老師的印象。但是這種調查方式不能僅僅流露於形式,如果老師提前對學生透露了口風,安排好學生該怎麼說話,那這種考核就是毫無意義,平白浪費工作人員時間的行為。要切切實實的將這個考核落實下來,要保證教師滿足師德高尚,教育水平高,個人素質和修養良好,在同事和學生之間的口碑也很好這樣的要求。

㈢ 高校教師考核標准

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思修課期末考試考了一道「送命題」。題目要求學生選出本課程的授課教師,並在其照片對應括弧內正確寫出名字。由於是一道態度題,該題答對不得分,但答錯卻要扣掉 41 分。大學期末考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 1.考核分考試和考查兩種。考試方式可採用多種形式,一般考試為閉卷筆試,根據各門課程特點,亦可採取口試、開卷、實際操作等多種形式。凡採用閉卷以外的考試方式,均由教研室提出具體辦法,經院(系)審核,報教務處批准。考查方式主要通過平時各個教學環節,如聽課情況、作業、課堂提問、實驗實習、習題課、課堂討論、學習筆記、期中測驗、平時測驗等綜合考核評定成績。平時測驗不應事先通知學生,並在期末考試前結束。 2.每學期考試考查的課程門數,根據教學計劃的規定執行。考試課程一律安排在期末進行。期末考試一般安排3-5門,並在教學計劃或授課表中明確規定,不得隨意變動,如遇特殊情況,需報教務處審批。 3.單一依據期末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高校課程教育方式應注重過程培養。科學地考核平時成績,合理地評價學習過程,有助於形成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也有助於學生信心和興趣的培養,提高教學的效率。對於一些應用型的實踐課程更應該如此,很多專業課都屬於這種行列。 總結:大學期末考核應該重視考核過程,用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按一定的比例記做學生的總評成績。

㈣ 「身正為范,為人師表」是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什麼要求

該規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一)內鑄師魂――嚴謹、自律
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是我國師德規范中對教師提出的高標准、高境界。加里寧說過「教師每天彷彿都蹲在一面鏡子里,外面有幾百雙精細的、富於敏感的、善於窺伺出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不斷地盯著他。」可以說教師的思想、行為、作風和品質,每時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響學生,所以要求教師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在各個方面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要求學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二)外塑師表――得體、文明
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是對教師外在形象、自身儀錶行為的要求,教師的衣著,語言甚至說話的語氣、神態以至一舉一動,其實是教師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因此要求教師的行為舉止要禮貌、穩重,衣著得體、朴實大方,要體現教師職業特點和為人師表的好形象。
(三)同伴交往――關心、尊重
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在現代學校中,培養新一代的任務不可能由一位教師獨立完成,要依靠教師集體以及家長的協調配合共同完成。因此,教師在與同事、家長合作、溝通中,一條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尊重。尊重同事,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尊重家長,應充分認識到家長既是我們的服務對象,更是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資源。通過信息平台、書信、電話、家訪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形成合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
(四)社會責任——正直、廉潔
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廉潔從教是教師處理教育教學活動與個人利益之間關系的准則,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必備的品德。在新形勢下,把作風正派、廉潔奉公作為教師道德規范,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且有利於教師樹立威信、受到尊重。同時,針對當前教師職業行為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的禁行性規定,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生涯中要有高尚的情操、發揚無私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並且長期堅持,使之成為無形的教育力量。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外創收上;有的教師利用職業之便,向學生強行推銷各種學習、考試資料;有的教師未經上級部門許可,向學生收取節假日補課費、培訓費等。還有的利用家長的關系為自己謀取私利。這些行為雖然不是教師隊伍的主流,但嚴重地損害了教師的職業形象。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的品格、言行對社會、公眾、兒童所產生的影響遠遠比其他的職業更為深遠。從事教師職業者必須承載起比普通人更多的道德義務和社會責任!

㈤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內容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內容
敬業愛生。忠誠人民教育事業,樹立崇高職業理想,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為己任。恪盡職守,甘於奉獻。終身學習,刻苦鑽研。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公正對待學生,做學生良師益友。不得損害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

三、教書育人。堅持育人為本,立德樹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思結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嚴慈相濟,教學相長,誨人不倦。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拒絕學生的合理要求。不得從事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

四、嚴謹治學。弘揚科學精神,勇於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錯誤,精益求精。實事求是,發揚民主,團結合作,協同創新。秉持學術良知,恪守學術規范。尊重他人勞動和學術成果,維護學術自由和學術尊嚴。誠實守信,力戒浮躁。堅決抵制學術失范和學術不端行為。

五、服務社會。勇擔社會責任,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服務。傳播優秀文化,普及科學知識。熱心公益,服務大眾。主動參與社會實踐,自覺承擔社會義務,積極提供專業服務。堅決反對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

六、為人師表。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樹立優良學風教風,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范教育感染學生。模範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引領社會風尚。言行雅正,舉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從教,以身作則。自覺抵制有損教師職業聲譽的行為。

㈥ 教育部師德師風為高校教師評職稱的第一標准,你贊成嗎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表示,落實師德第一標准。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招聘引進、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導師遴選、評優獎勵、聘期考核、項目申報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標准。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師德師風不單單是在職稱評定方面被定為第一標准,其他諸多方面也都是首要因素。對於這個做法我非常之贊成,因為在如今這個時代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絕大多數人都開始表現出一種金錢至上的觀念,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開始表現出了一種逐利性,對於教師行業也是如此。


還有一些老師可能在教學方面成績比較突出,但是他們採用的手段往往無所不用其極,比如恐嚇學生或者是採用極端暴力的手段毆打學生,讓學生產生極其強烈的恐懼,最終實現精神控制,讓學生對自己完全服帖,最終在成績方面獲得較好的進步。但這種情況對於學生而言顯然也不是好的,雖然成績進步了,但是人變呆變傻了,變得不再是自己了,對於孩子而言傷害會更大。

㈦ 現階段,我國大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什麼

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依法履行教師職責,維護社會穩定和校園和諧。不得有損害國家利益和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
二、敬業愛生。忠誠人民教育事業,樹立崇高職業理想,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為己任。恪盡職守,甘於奉獻。終身學習,刻苦鑽研。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公正對待學生,做學生良師益友。不得損害學生和學校的合法權益。
三、教書育人。堅持育人為本,立德樹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思結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嚴慈相濟,教學相長,誨人不倦。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拒絕學生的合理要求。不得從事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
四、嚴謹治學。弘揚科學精神,勇於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錯誤,精益求精。實事求是,發揚民主,團結合作,協同創新。秉持學術良知,恪守學術規范。尊重他人勞動和學術成果,維護學術自由和學術尊嚴。誠實守信,力戒浮躁。堅決抵制學術失范和學術不端行為。
五、服務社會。勇擔社會責任,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類進步服務。傳播優秀文化,普及科學知識。熱心公益,服務大眾。主動參與社會實踐,自覺承擔社會義務,積極提供專業服務。堅決反對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
六、為人師表。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樹立優良學風教風,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范教育感染學生。模範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引領社會風尚。言行雅正,舉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從教,以身作則。自覺抵制有損教師職業聲譽的行為。

熱點內容
全國英語4級 發布:2025-04-29 10:20:27 瀏覽:509
數學自命題 發布:2025-04-29 09:22:43 瀏覽:620
葡萄溝教學案例 發布:2025-04-29 08:28:52 瀏覽:398
語文版語文書 發布:2025-04-29 08:04:46 瀏覽:733
湛江英語培訓 發布:2025-04-29 07:53:13 瀏覽:788
數學題初中 發布:2025-04-29 07:45:34 瀏覽:75
dnf哪裡爆無影劍 發布:2025-04-29 07:20:05 瀏覽:8
日本師生倫理劇 發布:2025-04-29 07:18:40 瀏覽:742
師德標兵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發布:2025-04-29 07:13:29 瀏覽:158
大槐樹中學 發布:2025-04-29 06:16:21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