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花旦拜師德雲社
A. 陶陽作為一代京劇神童,為何拜師郭德綱說相聲了,其實原因很簡單
並非是陶陽轉行說相聲,而是老郭很愛惜這個京劇神童,怕他「傷仲永」,這才引導他多學了一門手藝。老郭在不同的場合,不止一次說過這個問題:歷史上有名的京劇大師,像梅蘭芳,程硯秋,馬連良,周信芳等等,這些大家,在孩童時代都不是「神童」——而所有的梨園行出來的神童,幾乎都在成年以後,銷聲匿跡了。

郭德綱是在用自己的錢弘揚傳統文化,畢竟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再有就是麒麟劇社吸引了大批年輕人,讓大批的年輕人走進劇場聽京劇,恐怕只有郭德綱麒麟劇社,還有小陶陽了。這些年輕的京劇聽眾應該就是幾十年後的京劇迷了。
B. 京劇花旦戲服穿戴方法
人物服飾
京劇的服裝製作極為講究,採用上等綢緞,用金、銀及各色絲線手工綉制。大致可以分成六大類:
長袍類:也可叫袍服類,包括蟒,帔,褶子,開氅,箭衣,以至斗篷,長背心,旗袍等。
短衣類:包括短衣裳,短褂子,褲子,裙子等。
鎧甲類:古代作戰時,戰士穿的鎧甲,在京劇舞台上叫做靠,可分為硬靠、軟靠和改良靠。
盔帽類:盔帽就是戴的帽子,可分為盔、冠、帽、巾,總稱為盔頭。
靴鞋類:只有靴鞋兩種。
輔助服裝類:包括水袖、翎子、靠旗以及穿在裡面的胖襖和系在身上的腰帶等。
蟒袍:在戲中是帝王將相的官服。樣子是圓領,大襟帶水袖,質料用緞子,手工綉花,圖案是團龍或虎,下擺綉海水、江涯。皇帝穿正黃色,王爵、太子穿杏黃色,元老穿香色或白色,侯爵穿紅色,此外還有藍色、紫色、綠色、黑色的。服裝的基色,除身份、地位,和人物的性格,臉色也有關系:如正直的人常穿紅色或綠色。粗魯的人或姦猾的人,則穿黑色:像《霸王別姬》的項羽,《宇宙峰》中的趙高都穿黑蟒。前者表現他的性情粗豪,後者表現他的陰險姦猾。女子穿蟒的,有皇後、公主、將相的夫人等。樣式與男蟒相同,圖案用飛鳳、團鳳。但尺寸稍短,只過膝蓋,上身加「雲肩」,下面系裙。梅蘭芳在《醉酒》中扮楊貴妃第一場里就穿紅蟒,第二場改穿宮衣。宮衣一般也用緞地綉飛鳳,色彩都較復雜,周身綴有五色綉花飄帶,用金銀線及五色絲線綉成。這種服裝特別容易發揮舞蹈的性能。
鎧靠:軍中最庄嚴的戰斗服裝,作戰時用,惟當朝賀、及閱兵、凱旋等典禮時,外邊須穿蟒,即成為武將的大禮服。有功老將穿黃鎧,青年將官穿白鎧或粉紅鎧,粗魯人穿黑鎧。鎧靠的樣式是仿照中國古代鎧甲製成,緞地綉圖案,腹部和兩肩多綉虎頭。女鎧式樣與男鎧相同,惟下身全綴飄帶,圖案花樣亦較為絢麗。
靠旗:將官身背之令旗。古代軍事長官在陣上傳令,即用一面令旗,作為憑證,因此在作戰時都腰插幾面令旗,以備應用。現在劇中將官背上所扎之靠旗,亦有此意,惟每背四面,即已誇張加大成為裝飾品了。靠旗系三尖式,緞地綉花,顏色與鎧靠相同。《挑滑車》的高寵,《雁盪山》的孟海公均扎男靠。《穆柯寨》中的穆桂英,《抗金兵》中的梁紅玉均扎女靠。
官衣:中級官員的禮服,式樣與蟒相同,但用素色緞製成,胸前綴方形補子,從顏色上區別官級的高低,紅最高,藍次之,黑最低。
玉帶:穿蟒或官衣時,腰間圍玉帶,男女都一樣,這是明代以前就流行的服制。製作方法用硬帶鑲玉若干塊,與真的玉帶差不多。
帔:常禮服性質的服裝,男女都用,式樣是大領、對襟帶水袖,緞地綉各種圖案,如團龍、團鶴、團鳳、花鳥等等,也有素帔,老年人穿香色,或藍色,中年人穿紅色、藍色,少年人穿紅色、粉色。女子的帔,大致相同,惟尺寸稍短小,只過膝而已,《奇雙會》的趙寵、桂枝均穿帔。
開氅:武官的常禮服,有時大臣也穿,其顏色的區別與鎧靠大致相同。式樣是大領、大襟帶水袖,緞地綉圖案,《將相和》廉頗,《宇宙峰》趙高均穿開氅。
箭衣:輕便的戰斗服裝,有時皇帝或武將在行軍中也穿。樣式是小領、大襟、紐絆、窄袖帶馬蹄袖,有緞地綉花,也有素色。常外加馬褂,這和古代所謂"胡服騎射"的服裝有淵源關系。
褶子:一般男女的便服,有綉花或素色的區別,大領、大襟帶水袖。《秦香蓮》中的秦香蓮穿素褶,《游園驚夢》的杜麗娘穿花褶,《拾玉鐲》的傅朋穿花褶,《金山寺》的許仙則穿素褶子。
斗篷:在軍中或行路時禦寒用的服裝,小領,繞身一圍,無袖,男子多用大紅素緞,女子則可用各種顏色,上綉圖案,如《別姬》中虞姬,《游園驚夢》的杜麗娘所穿。
八卦衣:是道教中的服裝,和古代文人所穿的鶴氅也相近。黑緞底上面綉太極圖、八卦,周圍鑲寬邊,腰間圍有綉帶,且有兩根綉帶下垂。這種衣服是象徵著穿的人具有法術,又為諸葛亮專用的服裝。諸葛亮是三國時代輔佐蜀主劉備的丞相,他是有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分析事理,有遠見,又懂得天文,地理和各種學問,在作戰時善於用心理戰術,因此小說中把他描寫成為有道術的人,戲里也把他打扮成為有道術的人,他無論在任何場合都穿八卦衣。以後凡戲里屬軍師(即高級參謀人物)出場,都穿八卦衣。
茶衣和老斗衣:古代勞動人民所穿的衣服,前者是短衣,後者是長衣。樣子是大領、大襟帶水袖。質料用布質或綢質,不綉花,茶衣一般顏色是藍色、褐色、米色,腰裡系腰包。老斗衣是米黃色,別有一種淳樸、簡潔之美。
襖褲:原是清代中葉流行的服裝,這種服裝很適合花旦這門角色的表演,就被採用做戲裝。立領、大襟、紐絆、禿袖(無水袖露手),顏色圖案各種都有區別也不甚嚴格。式樣常常因時代變化,吸收當時社會婦女服裝,予以加工,《拾玉鐲》中孫玉姣穿襖褲。
古裝:是梅蘭芳編演《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別姬》、《太真外傳》等新戲時,參考古代繪畫、雕塑中適合上述各劇中人的身份和特點來創制的,當時稱它做古裝,以別於一般通用的戲裝。這種古裝與其他戲裝的區別是,頭上的發髻在頭頂,不在腦後。上衣較短,略如褶子,有時亦加雲肩,有有水袖及無水袖兩種,水袖也比普通戲衣較長。裙子系在上衣的外面,有時加飄帶。這種古裝是為了在舞台上發揮古代歌舞特點設計的。
C. 京劇花旦王夢婷與郭德綱認識嗎,他們是什麼關系
京劇花旦王夢婷與郭德綱是認識的,他們之間是合作過的,因為郭德綱有一個小圓子叫做麒麟劇社就是專門唱戲的,而且郭德綱在相聲界有了一定的成就之後,自己以前本來也就愛唱戲,對於京劇自然也是有自己的一套本事,而且自己的干兒子兼徒弟陶雲聖更是被稱之為京劇神童,所以郭德綱自然也就開了這樣的一個劇社,既方便自己唱戲,也方便幫自己的干兒子陶雲聖發展事業,又能繁榮京劇市場,可以說是一舉而多得。
目前來說王夢婷與郭德綱是京劇上的合作關系,但是聽說王夢婷想拜郭德綱為師,之後不知道能不能看出郭德綱收女徒弟的場景,所以我們拭目以待,也祝他們在京劇舞台上合作的更好。
D. 求京劇花旦和青衣的對唱段
花旦和青衣對唱?去聽《白蛇傳》、《紅娘》,這種唱段一般會出現在「私定終身後花園,落魄秀才中狀元」的故事中,如果想聽對唱的話,有很多其他的選擇,《游龍戲鳳》-老生對花旦、《四郎探母》-老生對青衣、《赤桑鎮》-花臉對老旦、《武家坡》-老生對青衣、《秋胡戲妻》-老生對青衣、《斷密澗》-花臉對老生、《將相和》-花臉對老生,等等等等
E. 離開德雲社的曹雲金,拜師京劇名角王佩瑜,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曹雲金作為已經成名的相聲演員,拜京劇著名的女老生學習京劇,無可厚非。
至於王佩瑜收徒儀式,我想也沒有那麼簡單。相聲界還有擺知一說,何況在這樣的一個國粹行業裡面?不可能就憑借著曹雲金的抱一次大腿,就認了可曹雲金。當然,得先開發票(哈哈哈哈哈哈),自己也得留一份兒所以,也建議王老闆留個心眼兒。
F. 求以下題材的京劇青衣花旦的唱詞
1、3:程派名劇《春閨夢》—張氏:
【二六】:可憐負弩充前陣,歷盡風霜萬苦辛。飢寒飽暖無人問,獨自眠餐獨自行。可曾身體蒙傷損,是否風煙屢受驚。細思往事心猶恨,生把鴛鴦兩下分。終朝如醉還如病,苦依薰籠坐到明,去時陌上花如錦,今日樓頭柳又青,可憐儂在深閨等,海棠開日我想到如今。門環偶響疑投信,市語微嘩慮變生,因何一去無音信,不管家中這腸斷的人。畢竟男兒多薄悻,誤人兩字是功名,甜言蜜語真好聽,誰知都是那假恩情。
【散板】:今日等來明日等,那堪消息更沉沉。明知夢境無憑證,無聊還向夢中尋。
2:荀派名劇《紅樓二尤》-尤三姐【四平調】:替人家守門戶百無聊賴,整日里坐香閨愁上心來。那一日看戲文把人戀愛,你看他雄赳赳一表人才。回家來引得我春雲叆叇,[行弦]女兒家的心腹事不能夠解開。也只好捺心情我機緣等待,[行弦]不如你聰明人遇事和諧
3:荀派名劇《霍小玉》-霍小玉:【二黃慢板】:
嘆紅顏薄命前生就,美滿姻緣付東流。
薄倖冤家音信無有,啼花泣月在暗裡添愁。
枕邊淚共那階前雨,隔著窗兒點滴不休。
【四平調】:
山上復有山,何日里大道還?
欲化望夫石一片,要寄迴文織字簾。
縱有這角枕錦衾明似綺,只怕那孤眠不敵半窗寒。
這出戲的詞都不錯,可以看看劇本。至於服裝啊···什麼水鑽之類的這個不好說···
雖然說相聲與京劇都屬於國粹級別的,藝術但是細分起來還是不一樣的,但是王夢婷他對京劇的理解卻是“京劇它是角的藝術,京劇的意義就是與我我的生活。”
還記得她將盤絲洞與潮流音樂進行一個結合,絲毫不沖突反而有一種和諧感,是不一樣的觀感體驗,老祖宗給的東西自然不能丟,這是幾千年沉澱下來的精華,但是如果不求新求變的話,就不會被廣大觀眾認可,那麼這一藝術精粹再精粹也失去了原有的意義,而且從她的藝術裡面可以獲得精神上的交流,這應該也是只有同類人才能領略的吧!也希望她今後繼續求新求變帶來更多不一樣的新鮮感。
中國的藝術其實很多傳統的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裡面有很多可融入的元素,如果能夠像她這樣去將它們變通起來,利用起來合理的放入現代的藝術作品中,自然會收獲不一樣的精彩的藝術碰撞,打造屬於我們自己風格的藝術作品,讓這些藝術走出國門引領世界,讓國外也能夠感受到我們不一樣的藝術文化。
以上就是對“京劇花旦想拜師德雲社,王夢婷是如何理解京劇的?”的看法,或許你有什麼其他不同的意見,歡迎寫在下面的評論區,咱們大家一起來討論。
H. 郭德綱和京劇名家聚會,有一位徒弟蹭郭德綱C位,他到底是誰
郭德綱在網上曬了一張和幾位京劇名家的合影:與京劇名家王平、鄧沐偉、張克、盧松、石曉亮諸位先生聚會,青山在,人未老,歲月增,水長流。
愛徒蹭師父的c位郭德綱只是曬的和幾位京劇名家的合影,加上他六個人,郭德綱站的位置也很顯眼:前排,應該也算是c位了。要是這張合影沒具體的c位,欒雲平曬的兩張合影里郭德綱絕對是妥妥的c位。除了幾位京劇名家,還有欒雲平以及德雲社的經紀人王海。這樣的話就是8個人,前排7個人,郭德綱就在正中間的位置。
相聲已經被郭德綱發揚光大,京劇也是因為德雲社開始有不少年輕觀眾。很多的傳統藝術幾乎都成了夕陽行業,相聲可以說就是被郭德綱拯救。好在那麼多的京劇名家並非都對郭德綱不友好,就像現在這樣:可能某天這些京劇名家們,也會逐漸被觀眾熟悉,會成為被觀眾追捧的角兒。
I. 京劇花旦王夢婷想拜師德雲社,你覺得京劇能和相聲融合嗎
現在年輕人很少喜歡去看京劇,因為在很多人眼裡京劇生澀又無聊。但是自從王夢婷開始了自己的京劇生涯之後,彷彿一夜之間讓無數年輕人看見了京劇的潮流。若大家一直覺得京劇是很沒有意思,那麼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她的短視頻,就會發現她的京腔京韻、氣質是很多人無法媲美的。
說到王夢婷這個名字,很多人都覺得非常陌生,但是她的學歷和經歷都告訴我們這一個女生並不簡單。她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登過央視戲曲晚會、東方衛視《喝彩中華》舞台,還受到過郭德綱邀請,與其合作了《打鑾駕》等。聽說,最近她還打算拜師德雲社。
王夢婷在做的,是以一種當下年輕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來傳播京劇文化。她通過社交媒體把自己的生活曬出來,通過這些包涵京劇元素的照片和視頻,讓很多對京劇抱有負面刻板印象的年輕人開始改觀京劇,這難道不是正能量嗎?希望大家不要對這種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一直持否定態度,很多東西都是從無到有的。就如同魯迅先生那句: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很多事情不立則廢。
J. 對於京劇花旦想拜師德雲社一事,你怎麼看
對於京劇花旦想拜師德雲社一事,我的看法是可以期待,王夢婷若是加入了德雲社,就成了德雲社的首席女弟子,加上王夢婷曾經和郭德綱一起唱過戲,合作的時候十分默契,兩個人一起把《芒種》刻畫的入木三分,收獲了廣泛的好評。王夢婷是一個既有真功夫,又懂得創新的京劇花旦,可以說這個女生不一般,她從七歲就開始接觸京劇學習京劇,積累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相信郭德綱和她合作過,很清楚她的實力,也很清楚她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才女。因此,王夢婷想要拜師德雲社,相信郭德綱是很樂意的。但是,德雲社目前全部都是男徒弟,至今還沒有女徒弟登台,到底會不會收下王夢婷還是未知數。
王夢婷想拜師德雲社,不知德雲社的當家郭德綱是什麼看法,是不是會收下這位女徒弟。不管結局如何,王夢婷的學習之心是值得稱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