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幼兒園入園前家訪

幼兒園入園前家訪

發布時間: 2021-10-04 20:50:24

『壹』 幼兒園老師如何做好家訪工作

家訪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做好家園合力的重要途徑。實踐證明,家園能否合作好,建立彼此接納的情感基礎是十分必要的。而家訪正是教師主動爭取家長、幼兒接納的具體行動。同時,家訪還為教師、家長結成教育合作夥伴奠定了基礎。 首先,應明確家訪不是教師單方面影響家長,而是雙向互動的。在家訪前,通過新生入園前的家長會,教師主動向家長介紹幼兒園及班級的情況、家訪的意圖,使家長對幼兒園教育和教師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教師所介紹的內容進行思考。這樣,在家訪進行中,有利於改變教師講、家長被動聽的不利地位。 最初,我們沒有認識到家長會與家訪之間的聯系性。採取了先家訪後開會的程序,家訪效果不夠理想。教師走入家庭,本應去聽家長對幼兒的情況介紹,從而有的放矢地制訂保教工作計劃。但因家長對園內基本情況、幼兒入園後將出現什麼現象均不了解,所以,家長更願意多聽教師的介紹。本應是家園雙向溝通的好時機,卻變成了教師唱獨角戲。看到家長有許多地方不明白,教師心裡也很著急。所以,有意無意中,便將雙向溝通變為單向的布置任務,家長只是被動地接受。 親身實踐後,我們進行了調整,將新生入園前的家長會作為家訪前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會議中,從幼兒園總體概況到幼兒入園前應做的物質准備、精神准備,到何時去體檢,應注意什麼,逐一向家長進行了介紹。使家長感受到教師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感受到教師願同家長攜手合作,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展的真誠態度。會後,家長主動向教師介紹,包括家訪路線、家訪預約時間、聯系電話等。家長迫切要求教師家訪的心情與前一輪的家長的反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家長反應可以看出,家園合作並不難,只要教師獻出真誠之心,家長便會伸出熱情的雙手。 此次,在家訪過程中,迎接教師的是一張張笑臉,溝通氣氛寬松、自然。部分家庭為迎接教師的到來,老少三代同時等候在家中,你一言、我一語、繪聲繪色地向教師描述孩子的生活情況,講述已經進行的物質准備、精神准備工作。如利用休息日與孩子共同購置物品,請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學慣用品、生活用品;利用散步的機會,帶孩子到幼兒園看看,進一步熟悉環境……家長所做的一切細致的准備工作,都與前期的家長會密不可分。

『貳』 新生入園家訪時應該和家長在哪些方面做重點溝通

與家長溝通時,老師先詢問孩子的一些基礎、客觀的信息,如身高體重、出生日期、疾病史等,並記錄在《家訪記錄表》上,以便後期針對孩子的個體化差異制定出有效的教學方案。

接下來,老師要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教育內容,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教育主張,取得家長的認同,並讓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有初步的了解,使今後的家園共育工作更加順暢。

老師還可以與家長商量討論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做好入園前的相應准備,幫助孩子從心理上盡快適應、接納幼兒園的環境,愉快地迎接新的幼兒園生活。

(2)幼兒園入園前家訪擴展閱讀

老師要提前和家長約好家訪的時間,切莫做「不速之客」。出發前要再次打電話確認,讓家長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並提前規劃好交通與路線,盡量不要遲到。此外,訪談時間也不宜過長,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

家訪時,老師要衣著整潔、穿戴大方。良好的外在形象會讓家長感覺到老師很重視這次家訪,自然能引起家長的重視和尊重,為成功家訪奠定基礎。出發前,老師要帶上筆、幼兒基本情況登記表、幼兒家訪記錄表等,另外,自備鞋套和給孩子准備小禮物絕對是「加分項」。

『叄』 幼兒園新生入園家訪注意什麼

1、了解幼兒 了解幼兒身體有無特殊病例,如:哮喘、過敏禁忌食物等。 能否獨立吃飯,是否挑食,特別不喜歡吃什麼 午睡是否有依賴物,如手帕、毛巾、小玩具等。 是否會獨立大小便,或如廁是否需要幫助。 2、告知家長 新生入園最多的現象是哭鬧,家長無論幼兒如何哭鬧,都要堅持送幼兒來園。 有的幼兒開始兩天不哭鬧,後兩天才會開始哭鬧,家長要堅持送幼兒入園。 一些幼兒入園後,會有生病的現象,這是孩子的機體適應環境的表現,可讓幼兒養病,病好就要堅持送幼兒園。 開學前就要鼓勵孩子幼兒上幼兒園的願望。可以說:寶寶長大了,馬上要進幼兒園了;幼兒園里有好多小朋友;幼兒園里有喜歡你的老師,就像媽媽一樣;你都能自己吃飯了,真可以上幼兒園里。等等。 3、總結 多了解孩子的實際情況,觀察家長的教育思路,強化家長樂於配合老師的要求。為順利的開學工作和孩子入園適應做好准備。

『肆』 幼兒家訪怎麼

【篇一】
為了讓新入園的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長一幼兒園老師們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在開學之前結束了所有新生的家訪工作,達到了100%的家訪率。

老師們來到幼兒家中,親切自然地自我介紹,叫叫幼兒小名使幼兒初步熟悉自己的老師,消除陌生感。牽牽小手,簡單的身體接觸使幼兒對教師產生好感及親切感。和孩子一起玩他們喜歡的玩具,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還可採取送小禮物的方法縮短彼此間的距離。在家訪期間老師們觀察幼兒的生活環境,如幼兒的游戲室是如何布置的,他喜歡玩什麼玩具等,這是為了便於教師在幼兒園盡可能為幼兒營造他熟悉的環境。同時,向家長了解孩子的一些生活習慣及飲食愛好,以便教師在幼兒園做好孩子的護理工作。

通過家訪,一方面了解幼兒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和家庭教育環境、以及他們在對待幼兒教育問題上所持的觀點等;另一方面通過家訪讓幼兒和家長盡早熟悉老師,初步建立師生間的感情。雖然短暫的家訪並不能夠完全改變孩子入園時的情緒,但老師們用愛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和關心愛護幼兒、教育幼兒,一定能夠讓孩子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篇二】

班級:中班

對象:蔡子彥

時間:5月份

家訪內容

原因:蔡子彥小朋友近段時間經常和王子強小朋友呆在一起,本來很乖的他變的得上課不專心聽講,午睡時兩個人湊在一起講悄悄話。考慮到她爸爸媽媽工作較忙,我們就電話聯系了她的媽媽。

老師:蔡子彥的媽媽,你好!近段時間,你家蔡子彥小朋友經常和王子強小朋友在一起玩,無論干什麼,她們兩人總喜歡粘在一起,現在,蔡子彥小朋友上課時比以前少認真了許多,總是乘我們老師不注意偷偷地同王子強講話,午睡時也是如此。

家長:

(媽媽)老師,你好!我們最近比較忙,感謝你們與我們及時溝通讓我們了解了他在學校的情況,我們會與他溝通了解情況,同時我們也會進行適當的教育。

『伍』 幼兒園新生入園家訪需要問什麼問題

幼兒園的新生入園之後家訪應該多問一些孩子的學習性格以及一些存在的一些問題,幫助學校去引導孩子們良好的習慣。

『陸』 家庭訪問一般分為幼兒入園前家訪和入園後家訪,入園後家訪又可以分為常規家訪和什麼家訪

你好 家庭訪問中的入園(所)後家訪分為( 等幾種。 A.常規性家訪 B.重點家訪 C.普通家訪 D.交流家訪 E.特殊家訪 正確答案:AB 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家庭訪問中的入園(所)後家訪分為常規性家訪和重點家訪。 滿意請採納

『柒』 如何做好幼兒園入幼兒入園前家訪

家訪正是一個深入了解新生個人的具體資料,了解新生的家庭教育狀況,與家長溝通教育觀念,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家訪前,我們要認真分析制定家訪的內容,深入研究是什麼導致孩子剛入園時情緒不穩定,了解家長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對症下」。新生入園的家訪工作有如下內容:

一、分析新生難以適應環境的原因

首先,新生是3——4歲的幼兒,他們從出生一直生活在家人無微不至的保護之下,平時都有家人不離左右,乍一入園,心理上會有分離的焦慮;其次,現在的家庭結構就像一個金字塔,孩子們生活在頂端,既尊貴又孤單,家長們對孩子保護過度,事事越俎代庖,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也缺乏自立意識和自信心。第三,由於缺少與同齡孩子的交往,所以有的孩子與別人交往是心理上有排他性,有的孩子雖然喜歡與人交往,卻不會處理與同伴之間的關系,常常會和同伴發生矛盾。

二、家訪具體交流溝通的問題

(一)新生個人的具體資料

  1. 新生的個人身體健康狀況。

  2. 由於孩子的年齡小,有了病痛自己不太會表達,因此,教師先要向家長了解孩子平時身體健康狀況,有病時會有什麼表現,為防止在園長病又聯系不到家長,需要幼兒園直接送就診出意外,還需了解孩子有無物過敏史。同時,也要了解孩子有無食物過敏史。

  3. 2.新生的性格特徵

  4. 這對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了解新生的性格,與家長一起商量討論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園共同配合,幫助孩子從心理上盡快適應結納幼兒園的環境,愉快的開始幼兒園的生活。

  5. 3.新生自理能力發展情況

  6. 生活自理是人的一種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吃飯、穿衣洗臉、刷牙,單獨上廁所等。幼兒期是大腦迅速發展的時期,幼兒的生活自理可以有效的促進大腦結構的發展。小班幼兒盡快學會自理能更快的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而且能培養幼兒的獨立性、社會責任感。現在的孩子由於在家被過分呵護,大多自理能力極差,到了幼兒園以後,由此產生的不便使得他們對上幼兒園產生畏懼情緒 。了解了孩子的發展現狀,有的放矢的給家長提出孩子的發展建議。

(二)教師根據家訪了解到的情況給家長提出建議

家訪中,我們也會根據孩子的發展現狀和幼兒園工作向家長提出一些建議。

  1. 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從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些方面做起,讓家長認識到,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

  2. 2.讓孩子的作息規律逐漸向幼兒園靠攏。很多孩子在家的作息很不規律,剛上幼兒園時很不適應,中午睡不著,下午困得難受,小孩子就會鬧情緒,活動時注意力也不集中。

  3. 3.宣傳幼兒園的辦學理念,讓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今後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4. 4.在家也創造機會,在成人的監督下,讓孩子多與其他孩子交往,並對孩子交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過多干涉,不偏袒,讓孩子們自己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學會與人交往,發展孩子的社會性。

  5. 5.不要用上幼兒園來嚇唬孩子。有的家長在孩子哭鬧時,用上幼兒園來嚇唬孩子。久而久之,這就成了一種心理暗示,在孩子的意識中,幼兒園成了一個可怕的地方。在讓家長對我們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我們建議家長把能上幼兒園當成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和贊賞,讓孩子形成一種這樣的心理暗示:上幼兒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那裡有很多的好玩的玩具和小夥伴,只有表現好的孩子,才能被獎勵上幼兒園。以此增強孩子上幼兒園的積極性。

  6. 三、增進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親近感

  7. 幾十個孩子一下來到幼兒園,教師不可能馬上都熟悉。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這時候有的孩子會排斥老師,有的孩子會害怕老師。當教師前去家訪時,在孩子最熟悉最放鬆的環境中,有比較充裕的時間讓教師和孩子進行接觸和了解,有助於增進教師和孩子的情感.

  8. 通過這些年的探索研究,我們發現新生入園前的家訪工作,對於新生入園後能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理解支持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將堅持不懈的把這項工作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

『捌』 新生入園家訪教師應怎樣與幼兒交流

家訪正是一個深入了解新生個人的具體資料,了解新生的家庭教育狀況,與家長溝通教育觀念,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家訪前,我們要認真分析制定家訪的內容,深入研究是什麼導致孩子剛入園時情緒不穩定,了解家長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葯」。新生入園的家訪工作有如下內容: 一、分析新生難以適應環境的原因 首先,新生是3——4歲的幼兒,他們從出生一直生活在家人無微不至的保護之下,平時都有家人不離左右,乍一入園,心理上會有分離的焦慮;其次,現在的家庭結構就像一個金字塔,孩子們生活在頂端,既尊貴又孤單,家長們對孩子保護過度,事事越俎代庖,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也缺乏自立意識和自信心。第三,由於缺少與同齡孩子的交往,所以有的孩子與別人交往是心理上有排他性,有的孩子雖然喜歡與人交往,卻不會處理與同伴之間的關系,常常會和同伴發生矛盾。 二、家訪具體交流溝通的問題 (一)新生個人的具體資料 1.新生的個人身體健康狀況。 由於孩子的年齡小,有了病痛自己不太會表達,因此,教師先要向家長了解孩子平時身體健康狀況,有病時會有什麼表現,為防止在園長病又聯系不到家長,需要幼兒園直接送醫院就診出意外,還需了解孩子有無葯物過敏史。同時,也要了解孩子有無食物過敏史。 2.新生的性格特徵 這對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了解新生的性格,與家長一起商量討論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園共同配合,幫助孩子從心理上盡快適應結納幼兒園的環境,愉快的開始幼兒園的生活。 3.新生自理能力發展情況 生活自理是人的一種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吃飯、穿衣洗臉、刷牙,單獨上廁所等。幼兒期是大腦迅速發展的時期,幼兒的生活自理可以有效的促進大腦結構的發展。小班幼兒盡快學會自理能更快的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而且能培養幼兒的獨立性、社會責任感。現在的孩子由於在家被過分呵護,大多自理能力極差,到了幼兒園以後,由此產生的不便使得他們對上幼兒園產生畏懼情緒 。了解了孩子的發展現狀,有的放矢的給家長提出孩子的發展建議。 (二)教師根據家訪了解到的情況給家長提出建議 家訪中,我們也會根據孩子的發展現狀和幼兒園工作向家長提出一些建議。 1.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從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些方面做起,讓家長認識到,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 2.讓孩子的作息規律逐漸向幼兒園靠攏。很多孩子在家的作息很不規律,剛上幼兒園時很不適應,中午睡不著,下午困得難受,小孩子就會鬧情緒,活動時注意力也不集中。 3.宣傳幼兒園的辦學理念,讓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今後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4.在家也創造機會,在成人的監督下,讓孩子多與其他孩子交往,並對孩子交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過多干涉,不偏袒,讓孩子們自己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學會與人交往,發展孩子的社會性。 5.不要用上幼兒園來嚇唬孩子。有的家長在孩子哭鬧時,用上幼兒園來嚇唬孩子。久而久之,這就成了一種心理暗示,在孩子的意識中,幼兒園成了一個可怕的地方。在讓家長對我們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我們建議家長把能上幼兒園當成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和贊賞,讓孩子形成一種這樣的心理暗示:上幼兒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那裡有很多的好玩的玩具和小夥伴,只有表現好的孩子,才能被獎勵上幼兒園。以此增強孩子上幼兒園的積極性。 三、增進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親近感 幾十個孩子一下來到幼兒園,教師不可能馬上都熟悉。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這時候有的孩子會排斥老師,有的孩子會害怕老師。當教師前去家訪時,在孩子最熟悉最放鬆的環境中,有比較充裕的時間讓教師和孩子進行接觸和了解,有助於增進教師和孩子的情感. 通過這些年的探索研究,我們發現新生入園前的家訪工作,對於新生入園後能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理解支持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將堅持不懈的把這項工作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

『玖』 幼兒園家訪需要注意哪些

家園溝通是我們教育好每個孩子的關鍵,但在家訪時也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儀表整潔、落落大方。使家長充分感受到教師的素養。
2、注意家訪時的態度和表達方式。家訪時教師要大方、和氣,多聽家長談,特別是平時不常接觸的家長,輕易不要否定其觀點,要多了解家長對幼兒園、教師及自己孩子的看法,教師陳述的內容應客觀、詳實,使家長感到教師對自己的孩子了解很深。
3、家訪內容要有主題。教師在家訪前應先將要談的主要內容在腦中過一遍,心中有數,切忌東拉西扯,不著邊際。
4、合理安排家訪時間。第一,避開吃飯時間。第二,家訪時間事前商定,以雙方都覺合適為宜。
5、合理安排家訪幼兒的順序。先訪問題較多的幼兒,後訪問題較少的幼兒。一晚上可以安排住家比較近的兩三名幼兒家進行家訪。

『拾』 幼兒園老師家訪,要准備什麼呀

1、家訪時一定要有寶寶

有些家長覺得家訪就是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交流,寶寶在不在無所謂,其實這是開學前老師和寶寶的單獨會面啊,寶寶在家裡認識了老師,開學後見到老師才不會那麼陌生,降低了入園焦慮有木有!



2、不要對老師有所隱瞞

比如有一些父母離異家庭從孩子成長本身考慮,不願把真實情況告知陌生人,但對老師不妨真實告知。老師會對這些情況保密的同時,也會更加關注孩子的成長。

同樣,老師問的問題,實事求是就好,寶寶不會的不要說成會的,不會就在家裡慢慢練對吧。

3、讓孩子展示平常的一面

有些家長喜歡讓孩子在老師面前露一手,唱歌啦跳舞啦背詩啦或者全套來一遍,但一是老師不是才藝大賽的評委,來家訪就是和孩子認識一下,握握小手抱一抱,講講話熟悉一下;二是家訪時間老師一般安排15-30分鍾一家。

這么一串才藝表演真的很費時間,而且老師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拒絕觀看,這么一來,真正交談的時間就所剩無幾了。三是這完全有可能是家長的一廂情願,孩子頭一回見老師就要表演萬一鬧個別扭豈不尷尬?

4、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師

人和人的交往都是相互的,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我們家長也要把老師當做朋友來對待,老師來家訪就好比家裡來了客人,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家裡稍微整理一下,老師敲門時,帶孩子一起迎接,老師走時,和孩子一起跟老師道別,交談時,大家敞開心扉。尊重是相互的,大熱天來家訪很辛苦,遞杯涼開水,老師心裡就很溫暖啦!

熱點內容
dnf哪裡爆無影劍 發布:2025-04-29 07:20:05 瀏覽:8
日本師生倫理劇 發布:2025-04-29 07:18:40 瀏覽:742
師德標兵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發布:2025-04-29 07:13:29 瀏覽:158
大槐樹中學 發布:2025-04-29 06:16:21 瀏覽:456
2014年三年級班主任工作計劃 發布:2025-04-29 05:36:25 瀏覽:275
有機化學第四版曾昭瓊 發布:2025-04-29 05:29:34 瀏覽:70
廣告如何寫 發布:2025-04-29 05:28:13 瀏覽:254
子宮在哪裡 發布:2025-04-29 05:23:44 瀏覽:697
切牌教學 發布:2025-04-29 05:23:43 瀏覽:192
爆笑英語 發布:2025-04-29 05:22:54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