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時家長都說什麼
1、謝謝你,老師,以後我家孩子拜託您多照顧,請多指教!
2、老師,我這孩子真就是太辛苦你,麻煩你了。謝謝。
3、我們都十分感謝老師對孩子的用心教導,尤其就是提供我們寶貴的教育方向,針對孩子的特質引導孩子往更好的道路發展!
4、我們都從您身上學到現代為人父母應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教養方式!
5、我們隨時准備好調整腳步,希望能與陳老師有最好的親師溝通,支持您的教育理念。祝福您!
6、感懷您常給予指導和溝通讓親子間的互動更愉快,學習的動力也更有趣。
7、感謝老師對我孩子的關愛與照顧,孩子的成長需要你們的關懷與輔佐,對你的感激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但卻記在心中!
8、感謝老師對我孩子六年來的關愛與照顧嗎,孩子的成長需要你們的關懷與輔佐,孩子行將畢業,六年的時間你們把一個少不經事孩子培養成一個懂事的孩子,實屬不易,對你的感激我們雖不勝言語,但卻記在心中,祝願老師桃李天下,工作順利,生活美滿,孩子的明天會因為有你的教育而感到驕傲。
9、看見孩子每天都在進步就覺得非常安慰。心中充滿了感激,孩子們有您們真幸福!
10、孩子就是個粗線條的小孩,多謝有您的耐心與包容,才能讓他往正向進步!
11、您的辛勞就是我們孩子的動力,我們孩子的成功就是您的驕傲,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將為您感到自豪!
❷ 家訪和家長聊什麼
首先復對老師的工作表示感謝。制感謝老師對工作的負責,感謝老師對孩子的關心,感謝老師能夠主動來家訪,積極幫助孩子學習!!自孩子上學以來,在老師的認真教育下,有了很大的進步,自理能力也增強了很多,雖然學習成績很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是我相信,有這樣負責的老師,孩子一定會進步的。希望老師跟嚴格的要求孩子,幫助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謝謝老師的工作!!
❸ 老師家訪家長說些什麼
1、孩子的日常習慣
老師來家訪,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了解孩子,所以,不妨先和老師介紹一下哈子的日常習慣,比如說孩子是否愛惜自己的東西、拿了東西會不會放回原位、與家人說話是不是態度良好,體質上有什麼特別的禁忌等這些話題。老師只有對孩子了解了,才能更好的、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和培養。
2、孩子的興趣愛好
家長可以和老師在家訪中多聊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心得,甚至是孩子上過什麼興趣班、特長班等等,都可以和老師聊一聊,這樣可以幫助老師從側面了解孩子的性格,把握哈子的優點和特長,也方便日後老師因材施教。
3、孩子的學習習慣
大多數的孩子都有自己房間或是獨立的學習空間,如果老師來家訪,家長也可以帶著老師去看一看。看一看房間擺設、玩具、書本等,還可以和老師聊一聊孩子平時的學習習慣等,這樣可以讓老師更快的了解孩子。
老師家訪,家長要做的准備:
1、提前和老師溝通好時間,了解老師出發的時間、地點。講清交通路線,在約好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出門去迎接老師。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開車去接。
2、提前和孩子一起進行大掃除,帶孩子整理下自己的房間、書桌、玩具、課本等;准備茶水、點心和水果。
3、保持孩子和老師在放鬆的狀下交流,這樣的狀態下孩子可以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老師也能看到孩子最真實的狀態。
4、不要和孩子搶話,老師想和孩子多溝通時家長盡量不要打斷。如果自家孩子太內向,家長可在旁邊引導,但不要替孩子把話說完,要盡量讓孩子主動開口與老師交流。
❹ 去家訪怎麼跟家長說
多少年來,給老師送禮或者老師主動索賄的話題永遠都在風口浪尖上。
上海的一名家長送給老師紅包被拒收後,但老師的一句「來日方長」,讓家長陷入了極大的焦慮當中;隨後一名南京的校長更是猖獗至極,直接向家長表示:「孩子入學,你不意思意思啊」。
我們不否認的確有「來日方長」的老師,說「意思意思」的校長也存在,小庫我是非常反對用「特例」這個借口來為此開脫,存在即是存在,黑永遠不能被洗白。
但曾經也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小庫我還是想為老師們說句公道話:近年來,老師污名化的情況實在是太嚴重了。
只要出了老師的負面新聞,社會網友,媒體輿論就都拿著一例當百例,急著將所有的老師一棒子打死。老師都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沒一個好東西;一個老師說「來日方長」,一定個個都會向向家長要錢的臭蒼蠅,一個校長要「意思意思」,肯定個個校長都是索賄的大魔王。
當家長受到無數這種消息的輪番轟炸,如何不對老師的家訪行為如臨大敵,產生抗拒心理和敵對情緒?
03
那這家訪咱還去嗎?
去!
且先不說家訪是老師的任務,單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老師,也一定要對自己學生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很多情況下,家長不理解和抗拒老師來家訪,無非是不明白老師的來意。
那麼老師去家訪到底是看什麼呢?
今天,小庫就將一位北師大老師的「家訪目的四連發」,給大家展示出來,一是一解大家的心疑,其次有家訪需要的老師也可以參考借鑒。
一、看生活習慣
無論是學生和家長,在家的狀態才是的最真實的狀態。習慣不能突擊養成,而是在日常積累中慢慢形成,從家長看孩子,能發現一些孩子在校期間的一些習慣的成因。
二、看家庭成員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作用極大,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也會對學生施加影響。如果當學生有一個溺愛成魔的親人時,往往性格上多半會有一些需要修正的問題。
三、看家庭環境
房間的擺設、玩具、書籍,這些都是可以折射出孩子的生活習慣和興趣喜好,對今後的教學切入點是一個很大的幫助。而孩子的房間是否整潔,用完東西是否物歸原處,這反饋的是孩子生活習慣,折射出來的是學生的學習習慣。
四、看家長的言行舉止和教育習慣
當家訪期間,老師不僅僅是在和家長溝通,也會暗中觀察學生在此時的反應。有些學生在校畏首畏尾不敢發表言論的,很多都是因為在家庭里家長權威霸道,常常忽略壓制孩子表達的觀點的慾望。
04
在學校的時間和了解范圍有限,而通過家訪,老師往往通過家長一句話,就能了解家庭風氣和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的一些原因。
總的來說,老師家訪的舉動,都是含有著深刻意義的。
況且現在暑期到了,平日里忙於工作,誰不想好好陪陪家人呢?老師犧牲休息時間,辛苦奔波走訪幾十個家庭,是為了能出色的完成工作,也是為了是家校雙方進行良效溝通。
一位正直負責,又不辭辛勞去家訪的老師,是決計不是貪圖學生家裡的一點東西的!如果有,小庫也相信我們正直善良的老師們,一定會支持理解家長們監督舉報反饋,並一起將這些害群之馬,從我們的教師團隊中剔除出去!
❺ 老師家訪要說些什麼內容好呢
1、學生在校自實際情況匯報(學生在校表現如何)。
2、學生在家實際情況詢問(學生在家表現如何)。
3、了解學生家庭的結構、經濟狀況、環境、教育等情況。
4、與家長協商共同教育學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協調學生與家長的關系。
6、聯絡教師與學生、學生家長的感情。
(5)家訪時家長都說什麼擴展閱讀
老師家訪家長說些什麼
1、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家長對於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大部分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又很少有時間上學校問老師。因而,家訪便為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提供了便利條件,所以,家長應該充分利用家訪,詢問老師孩子在校的狀況,讓自己更了解孩子。
2、向老師介紹孩子在家的狀況。老師來家裡家訪的目的,無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通過多方面的了解,使老師在學校能夠抓住孩子的特點,更好的教育孩子。因此,在老師來家裡家訪的時候,家長應該提前想一想孩子在家的情況,在老師詢問的時候,全面地介紹給老師。
❻ 第一次去家訪應該怎麼和家長交流
一、家訪前的准備工作
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宋立慧說:「家訪是學生、家長與老師互動最好的一種方式。」那麼,老師在進行家訪時,需要做哪些准備工作呢?
提前預約
老師要提前和家長約好家訪的時間,切莫做「不速之客」。出發前要再次打電話確認,讓家長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並提前規劃好交通與路線,盡量不要遲到。此外,訪談時間也不宜過長,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
衣著得體
家訪時,老師要衣著整潔、穿戴大方。良好的外在形象會讓家長感覺到老師很重視這次家訪,自然能引起家長的重視和尊重,為成功家訪奠定基礎。
准備物品
出發前,老師要帶上筆、幼兒基本情況登記表、幼兒家訪記錄表等,另外,自備鞋套和給孩子准備小禮物絕對是「加分項」。
准備家訪提綱
為了保證家訪的效果,老師不妨提前列出要了解的問題,做到有條不紊,這對新手老師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例如:
孩子的小名叫什麼?
孩子是否挑食?能自己獨立吃飯嗎?
有沒有過敏的食物?有沒有疾病史?
晚上一般幾點睡覺?有午休的習慣嗎?
會自己上廁所、穿衣服嗎?
在家主要是誰帶孩子?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怎樣的?
……
二、家訪中的溝通事項
有些幼師表示,每次家訪時不知道該和家長們說什麼,家訪到最後反而像是家長對老師的「采訪」。其實進行好的互動並不難,老師不妨這樣做:
1.與孩子互動交流
進行簡單的寒暄之後,第一步要做的不是直接詢問你需要的信息,而是去觀察孩子,並與孩子進行游戲,通過互動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從而判斷孩子的發展水平。
1.觀察孩子的體形,對孩子基本的身體發展情況有一定的了解。
2.觀察孩子走路、跑動的情況,初步判斷孩子的運動發展水平。
3.與孩子進行簡短的交流,問問孩子最喜歡的故事是什麼,感受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和社會交往能力。
4.觀察孩子對父母指令的執行情況,判斷他們的親子關系、預估孩子可能的性格特徵等。那些對父母的指令顯得很「叛逆」的孩子,需要額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