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師表師德禮儀
A. 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基本禮儀和素養
教師的儀表應整潔大方, 基本素養包括:職業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職業心理健康
教師的儀容儀表是一種很重要的禮儀行為。是對學生的尊重。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在治學和做人方面為人師表,在儀表和舉止方面也應當做出表率。
在儀表方面首先是要整潔。教師的儀表應整潔大方,講究場合,上班時不穿金戴銀,不濃妝艷抹。男教師應注意修整邊幅,發型宜自然大方,頭發清潔,沒有污垢、頭屑;衣著要莊重、整潔,穿中山裝、西裝、獵裝、夾克衫均可,夏天切忌穿背心、拖鞋上講台。女教師著裝宜:高雅、自然,衣著色彩以素雅為佳。平時不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夏天不宜穿著超短裙進教室。教師儀表的優劣,可能會影響教學效果,從而影響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因此,每位教師都應當注意自己的儀表形象。為此,教師的儀表就要符合兩個要求;具有職業美,即衣著、發式要整潔大方,符合教師形象;還要有風度美,即氣質、舉止穩重端莊,姿態動作落落大方,有著教師的內在修養。
教師的基本素養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職業心理健康四
大部分。
一、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是從教師對待事業、對待學生、對待集體和對待自己的態度
上來體現的。具體包括: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團結協作、為人師表。
二、教師的知識素養包括:政治理論修養、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文化知
識、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其中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是「本體性知識」,
主要解決教師教什麼的問題;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是「條件性知識」,主要解決教師如何將
知識傳授給學生,即怎麼教的問題。
三、教師的能力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教育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
調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較高的教育機智)。此外,教師還應該具備教育科研能力、學習能力、觀察學生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四、職業心理健康是指一個優秀教師所應有的心理素質,也就是教師對內、外環境及
人際關系有著良好適應所需要的條件,主要包括:高尚的師德、愉悅的情感、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健康的人格。其中,教師的人格素養對學生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它主要表現為:積極樂觀的情緒、豁達開朗的心胸;堅忍不拔的毅力;廣泛的興趣和積極的創新品質。
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載著推動全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責任,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語言是教師用來傳授知識和與學生交流溝通的工具,是教師對學生「言傳身教」的一種手段。唐教授的講座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應當用一顆平等的心,去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放下教師的架子,對學生真誠相待,去做學生的朋友,去尊重學生、關心、愛護學生。欣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推動孩子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人類有許多方面的品格是人生的頂峰,這就是一個人的自尊心。」要想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學生,並且要讓學生從心底里接受你的這份情感,只在口頭上說說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上要做到潤物細無聲。俗話說: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只要我們付出真愛,就一定會獲得豐厚的回報。如果我們動不動就對他們諷刺、挖苦,使他們喪失上進心,破罐子破碎,這樣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我們應該採取表揚這個張揚個性,功效力大的尚方寶劍。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使學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B. 為人師表,師德惟馨是什麼意思
為人師表,師德惟馨
解釋:師德,為人師表的優良品德修養;惟:是;馨:散發的香氣。
優良的師德修養是令人散發芳香的優良品德。為人師表就該有這樣的氣質。
C. 什麼是為人師表 怎樣才能為人師表
以下供參考!你是老師當然要以身作則.教育好你的學生.
教師如何做到為人師表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這就是說我們做教師工作的,必須要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要以自己的「言」為學生之師,「行」為學生之范,言傳身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做名副其實的 人類靈魂工程師.那麼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做到「為人師表」呢?
一、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教書育人,這是時代賦予我們教師的 天職,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禮記》中說:「師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諸徳也」.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工作中,要全面貫徹黨的 教育方針,切實做到寓思想教育於教學和各項活動中,決不能只管教不管導.一個只埋頭教書的教師,充其量只能是個教書匠,只有既教書又育人的教師,才是一個好教師.在面臨我國加入的今天,有個別教師卻把這個給忘記.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去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益於祖國、有益於人民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二、加強語言修養.
教學實踐證明,教師的語言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的交流中,在評價學生的言語中,在與學生的交談中,在參與學生的活動中,教師必須把好語言這個關口.特別要注意:表揚不能失實、超限;批評不能貶斥,刺傷.要很好的掌握分寸.要努力使自己的語言具有教育性、啟發性、簡練性和 直觀性等.
三、規范自己的行為.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行為表達著情感,學生從教師行為中接受著情感的熏染和啟迪.這是因為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的相互接觸,教師所表現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學生認識社會,認識問題,認識人與人關系的一面鏡子,也是學生道德品質成長的最直觀、最生動的榜樣.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為,才能達到育人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只有把尊重師德規范變成自己深刻的信念,才能有為人師表的自覺行動.教師的言行,點點滴滴,隨時都注入到學生的心頭,起到影響和感化作用.古人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試想:「一個上課遲到,學生作業不及時批改的教師,如何讓學生按時上學,按時完成作業;一個難不幫,見壞事不制止的教師又如何教出救困濟貧、助弱斗凶的學生.可見,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是無聲的命令.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身體力行.時時刻刻以自己的人格影響人,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導人,處處是學生的模範,事事是學生的榜樣.
四、以高尚的形象樹立威信和尊嚴.
教師要注意自己的儀表服飾.莊重、大方、整潔、樸素的著裝,能夠體現出教師的職業特點與美感,容易引起學生的 敬愛之情,進而樹立教師的威信和尊嚴.過分鮮艷、浮華或過分拘謹邋遢,都是不適宜的.
教師的威信和尊嚴不是自封的,而是通過「教書育人」實踐逐步樹立起來的.在這方面教師還要注意不能在學生面前把自己看得「神聖不可侵犯」.如果這樣,學生當面不敢「冒犯」你,但心裡不服氣,在一定的時機總是要「冒犯」你的.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把學生自己同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要講清道理,以理服人,不要大動肝火,更不能挖苦體罰學生.一旦自己有過失,要敢於承認,有錯必改,以取得學生的諒解和信任.
五、對自己嚴格要求.
學生每時每刻都注視著教師的言行舉止.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人受著象教師這樣的嚴格監督,也沒有有任何人對學生的心靈產生如教師一樣的深遠的影響.那麼,作為一名教師怎樣做到事事、時時、處處為人師表呢?那就是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嚴於律己,作風正派,一身作則,注重身教.必須不斷注意自我修養,陶冶情操,自覺用師德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自覺地增強教育事業心和責任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為人師表.
D. 教師禮儀為人師錶行為世范更高標准
我覺得教師禮儀,或殲滲肆者說教師所需要具備的能力用學為人喊衡師行為示範我覺得教師禮儀,或者說教師所需要具備的能力氏轎用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來概括,就是最簡練最高的要求。
E. 「為人師表」這一師德規范內容可以從哪四個方面來理解
(一)內鑄師魂:主要體現在嚴謹自律方面,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這是教師的高水平境界。 (二)外塑師表:主要體現在得體、文明上, 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是對教師外在形象、自身儀錶行為的要求,所謂為人師表就是這個道理。 (三)同伴交往:主要表現為關心、尊重他人方面。 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這是優秀團隊形成的必要因素。 (四)社會責任:主要體現在正直、廉潔方面。作風正派,廉潔奉公。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是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敢作敢為,才能承擔起社會的重任。 結合視頻里人的快樂的觀點和自己的實際工作,談談你工作中體會到的職業快樂。 我已從教二十餘年了,這些年的酸甜苦辣,可以說是五味俱全。現在回想起來,更多的是欣慰與單純的快樂、幸福。 我又想起了今年的教師節,那天早上,每個學生都看到我有點神秘的樣子,還有學生過來提醒我,今天第一節課是數學,我說我當然知道了。有位老師說:你班的學生坐得真整齊呀,好像是在等你。我就像平時一樣走進了教室,眼前的一幕讓我現在都記憶猶新:一群學生手捧好幾束鮮花,還有賀卡,在那兒筆直地站著,看見我立刻兩眼放光。班長指揮著全班同學,有感情地表達著對老師的頌歌,足足有十幾分鍾。我被眼前的情景震驚了。他們才剛剛升入三年級呀,競然能自發地表達出這么濃厚的感情。我太低估他們了。當我和一家長說起這些時,家長說:孩子們都很愛你,他們那是發自內心的感情。 象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在這里,我想起了冰心的一句話: 「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學生不可愛。」如果學生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我想,只要心中充滿愛,每個學生都會成為美麗的鮮花,都會成為閃亮的金子。用心做教育,用愛心、恆心、去關照珍惜愛護每個孩子,去尊重理解他們。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大家包括我都能夠達到這個境界。這就是我們對教育的態度——用心去做。尤其是用自己滿腔的愛去關心、尊重每一個學生,寬容他們的每一次過失,耐心細致地教導,真正體現出老師的責任心,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全的人格,潛心塑造出具有民族靈魂和世界眼光的合格公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最快樂的教師。
F. 「為人師表」的具體要求是
為人師表是師德規范的重要內容,是教師從教的前提和基礎,對學生、對教師、對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要認真實施這一職業道德規范,必須牢記它的具體要求。
一、做優秀品德的垂範者
二、做高素質的教育者
三、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
G. 為人師表,師德惟馨是什麼意思
為人師表,師德惟馨:在人品學問方面作別人學習的榜樣,真正能夠發出香氣的是教師的美德。
師表:榜樣,表率。惟:是;馨:散發的香氣。
「為人師表」是教師的專業態度,同時是師德的魅力;「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師德就是愛:愛事業、愛學生就是師德的最好解釋。
H. 教師如何做到為人師表
教師如何做到為人師表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這就是說我們做教師工作的,必須要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要以自己的「言」為學生之師,「行」為學生之范,言傳身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做名副其實的 人類靈魂工程師。那麼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做到「為人師表」呢?
一、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教書育人,這是時代賦予我們教師的 天職,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禮記》中說:「師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諸徳也」。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工作中,要全面貫徹黨的 教育方針,切實做到寓思想教育於教學和各項活動中,決不能只管教不管導。一個只埋頭教書的教師,充其量只能是個教書匠,只有既教書又育人的教師,才是一個好教師。在面臨我國加入的今天,有個別教師卻把這個給忘記。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去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益於祖國、有益於人民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二、加強語言修養。
教學實踐證明,教師的語言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的交流中,在評價學生的言語中,在與學生的交談中,在參與學生的活動中,教師必須把好語言這個關口。特別要注意:表揚不能失實、超限;批評不能貶斥,刺傷。要很好的掌握分寸。要努力使自己的語言具有教育性、啟發性、簡練性和 直觀性等。
三、規范自己的行為。
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行為表達著情感,學生從教師行為中接受著情感的熏染和啟迪。這是因為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的相互接觸,教師所表現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學生認識社會,認識問題,認識人與人關系的一面鏡子,也是學生道德品質成長的最直觀、最生動的榜樣。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為,才能達到育人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只有把尊重師德規范變成自己深刻的信念,才能有為人師表的自覺行動。教師的言行,點點滴滴,隨時都注入到學生的心頭,起到影響和感化作用。古人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試想:「一個上課遲到,學生作業不及時批改的教師,如何讓學生按時上學,按時完成作業;一個難不幫,見壞事不制止的教師又如何教出救困濟貧、助弱斗凶的學生。可見,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是無聲的命令。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必須身體力行。時時刻刻以自己的人格影響人,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導人,處處是學生的模範,事事是學生的榜樣。
I.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規定的為人師表內容是什麼
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8.31」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師德素質和專業水平,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對1997年國家教委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進行了修訂,
於2008年九月一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實施。共計六條。新頒布的《規范》基本內容繼承了我國的優秀師德傳統,並充分反映了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對中小學教師應有的道德品質和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
(9)為人師表師德禮儀擴展閱讀
關於重新修訂和印發《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教科文衛體(教育)工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教育工會,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8.31」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師德素質和專業水平,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對1997年國家教委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進行了修訂,現予印發,並就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充分認識新時期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繫到中小學德育工作狀況和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繫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的未來。
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素養,對於確保黨的事業後繼有人和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長期以來,廣大教師教書育人,敬業奉獻,贏得了全社會的尊重,教師隊伍中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範人物。在今年發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震區廣大教師奮不顧身地保護學生,表現了崇高的師德精神。
在新形勢下修訂並重新印發《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於激勵和引導廣大教師向全國教育系統的模範教師,特別是抗震救災英模教師學習,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自覺規范思想行為和職業行為,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全面准確地理解《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的基本內容
《規范》的基本內容繼承了我國的優秀師德傳統,並充分反映了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對中小學教師應有的道德品質和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規范》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起指導作用,是調節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教師與國家、教師與社會相互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
《規范》不是對教師的全部道德行為和教育教學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學校的其他各項規章制度。《規范》的許多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相關條文的具體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在學習貫徹時應注意和教育法規的學習結合進行。
三、認真做好《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系統工會和中小學校要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好《規范》的學習宣傳。要通過開展主題學習、研討會、座談會等形式多樣和扎實有效的教育活動,組織廣大教師深入學習和貫徹《規范》,
幫助廣大教師全面了解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統一思想認識,規范職業行為,全面提高師德素養,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學校領導要言傳身教,率先垂範。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系統工會和學校要把貫徹實施《規范》列入師德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實施辦法和工作計劃。要將學習《規范》的內容和要求列入教師的繼續教育計劃,把教師貫徹落實《規范》的情況列為教師崗位責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檢查。
各地學習貫徹《規范》的情況請及時報送教育部師范教育司。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1997年8月7日修訂)
一、依法執教。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
四、嚴謹治學。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五、團結協作。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
六、尊重家長。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系,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與配合。積極宣傳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訓斥、指責學生家長。
七、廉潔從教。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八、為人師表。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嚴於律己,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重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