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暑期課堂國際關系
『壹』 北大暑期課堂有用嗎
看你選什麼課了,暑期課堂的課比較多元,有一聽名字就很好玩的,也有比較正常的課,但從教學水平這些上面來看,和平常的課沒什麼區別
相對平常的課的話,課程強度可能相對大一點
認真就有用
『貳』 北大本科大一到大四的國際關系專業課表
老師的講義和課件和考研的關聯度難說啊.四年的參考書目也多了點,講義...講義也不正式啊,同學們的筆記更不正式了..課程感覺更多是老師個人和老師組合出來的東西(國際關系史貌似更靠譜點)。
還不如去bbs咨詢考研的必讀書目吧?
我建議去問問已經考上了的人的經驗(可以拜託同學關系輾轉問道?),就不要問北大國關本科的了,他們大多不考研= =
加油!專業基礎的確是建立在閱讀上面的。個人覺得不要讀死書,要讀好的書。我也不知道哪些是好的書= =,相信肯定有個列表的
『叄』 求北大北大國際學院的師兄師姐,提供「國際關系」的 參考書目!
招生專業:國際關系
課程一:國際政治概論 (含世界經濟)同上
課程二:國際關系史
序號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時間 版本號 備注
1 《國際關系史》上冊 王繩祖 武漢大學出版社 Jan 1 1983 12:00:00:000AM
2 《國際關系史》(現代卷) 方連慶等 北京大學出版社 Jan 1 2001 12:00:00:000AM 作者:方連慶、王炳元、劉金質主編
3 《國際關系史》(戰後卷) 方連慶等 北京大學出版社 Jan 1 1999 12:00:00:000AM 作者:方連慶、王炳元、劉金質主編
4 《冷戰後的國際關系》 宮少朋等 世界知識出版社 Jan 1 1999 12:00:00:000AM 作者:宮少朋、朱立群、周啟朋主編
5 《國際關系史》 袁明 北京大學 出版社 Jan 1 1994 12:00:00:000AM
6 《國際關系史綱》 何春超等 法律出版社 Jan 1 1987 12:00:00:000AM 作者:何春超、張志、張季良編著
『肆』 報名北大暑期課堂的學員需要怎麼准備
具體要看學校安排的,每個學校都不一樣,大概是六月底左右,北方的部分學校可能還會遲一些,7月中旬也有的(大學)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暑假時間為8周。 普通高中:暑假時間為7周。
『伍』 北大暑期學校大學課程怎麼樣值不值得花那份時間和精力本人經濟情況不是很樂觀,所以需要慎重考慮……
你好!不知道你上這個課程的目的?如果是鍍金,還是有用的。如果是學知識,就不必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陸』 學長學姐,北大的國際關系暑期夏令營主要都有哪些
這個三個學來校的國際關系學院都是偏理自論研究的。清華以閻學通老師為首,注重國際關系中新方法論(科學行為主義)的應用。另外,注重從中國古代諸家(春秋戰國)的外交思想中吸取精華,致力於建立中國國際關系理論體系;北大以王輯思老師為首,還有袁明、王義虎等大牌老師,最近社科院的王逸舟也去了。單從師資上來講,絕對的中國第一配置。思想上受美國的影響較大;人大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是陳建(前聯合國副秘書長、中國駐外大使),但是他在理論研究上是個門外漢。人大也有一批比較強的老師,如副院長陳岳(年輕有為)、楊光斌老先生等等。思想上比較恪守馬克思主義的東西,也深受美國的影響。
『柒』 中國哪些大學有夏令營
6月25日,北京大學2017年暑期課堂招生簡章發布,面對近期清華和北大等高校陸續發布的中學生夏令營通知,很多家長和考生紛紛留言咨詢我們。
高校舉辦的夏令營有什麼作用?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參加?孩子暑假還有競賽培訓等其它活動參加,高校舉辦的這些夏令營有沒有必要參加?
針對上述疑難問題,本文對高校夏令營做深度、全面的解析和闡述,希望給2018年准備參加北京自主招生的家長和考生一些指導和建議,2019屆也可以學習留意!
一、高校夏令營分類
什麼是高校夏令營?
高校夏令營是在每年暑假(7-8月份)期間,部分高校組織的針對新高三優秀學生的體驗觀摩活動。由於清華北大的夏令營最具特色和代表性,本文將重點介紹清華北大夏令營情況。從近幾年的形勢來看,清華北大的夏令營基本可分為:學科特長營、競賽營和綜合營3種類型,不同類型夏令營的招生對象不同。
(一)學科特長夏令營
學科特長營通常是由高校各學院舉辦,主要招收有相關學科特長的考生。例如北京大學6月25日發布的暑期課堂就屬於學科特長類夏令營。這類營通常對競賽的獎項、成績等沒有嚴格要求。自主招生在線團隊建議如果考生有一定競賽獎項,但不是很突出的,可以重點關注學科特長營。
在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高校夏令營並不是所有的自主招生高校都會舉辦,本文所統計數據相對比較全面,供參考。
二、夏令營的作用
高校舉辦這么多夏令營,參加夏令營到底有什麼作用?這是廣大家長和考生最為關注的問題。根據往年經驗,總結主要有四個方面的作用。
1、提前感受目標高校測試模式
不管是學科營、競賽營還是綜合營,大多數涉及到筆試、面試等測試體驗環節。參加夏令營的考生,可以提前一年感受高校選拔考試模式,在高校夏令營中表現優秀的考生,或將對來年自主招生報名具有一定積極影響作用。
2、有助於提前了解高校大學生活
考生參加高校夏令營,可以零距離接觸目標高校,感受大學的生活、體驗大學文化氛圍及教育教學模式。
3、深入了解目標高校相關專業的現狀
夏令營期間,一般會舉辦專家講座,各學院相關教授會介紹本院系的專業詳情、目前發展趨勢、出國深造及未來就業方向等,讓考生提前了解相關專業情況,重新定位目標。
4、跟大家教授近距離接觸
不管是相關專家講座還是夏令營期間座談,考生都可以近距離接觸目標高校專業老師,感受大學老師的專業學術魅力,更可以相互交流探討。
5、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夏令營集結全國各地優秀頂尖學生,和這些優秀學生在一起交流、生活,對考生高三階段的學習會起到正面激勵作用。
寫於文末:
北京大學2017年暑期課堂簡章發布,預示著高校夏令營大幕正式拉開。
2017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簡介
為了促進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優秀大學生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了解,激發青年學生對相關學科學習和研究的興趣,選拔優秀學生繼續深造,研究生院將在2017年7月17--23日集中舉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7年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此次夏令營預計招收營員A類2000人,B類營員900人。
學校以學生本次夏令營活動中的表現情況作為接收研究生的重要根據,歡迎具有推薦免試資格和有志報考我校的2018屆本科畢業生參加。夏令營期間將安排學生參觀學校(院)實驗室,聆聽國內外知名學者講座,各專業的專業介紹、與導師及在讀研究生面對面交流、參加閉營晚會、評選優秀營員等環節,促進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增強科研興趣,拓展學術視野,明確研究方向。
營員申請條件:「985工程」或「211工程」建設重點高校(涵蓋少量其他高校重點學科專業)相關專業本科三年級學生(2018屆),有志於從事科學研究,學習成績優秀並有較強的研究能力。
舉辦時間:2017年7月17日A類營員報到,2017年7月18-21日A類營員活動
2017年7月21日B類營員報到,2017年7月22-23日B類營員活動
各所分營時間可能略有差異,詳見具體通知
營員類別:
1.營員A類:全程參與夏令營所有活動的資格
2.營員B類:獲得參觀科大、與「大牛」教授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資助形式:
夏令營為錄取的所有營員提供食宿以及相關活動的資助。
錄取為我校研究生的夏令營營員,2018年9月份入學後,憑票報銷夏令營往返路費(報銷標准參照我校研究生標准)。
歡迎優秀學子踴躍報名,其他相關要求請參照各營的具體通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2017年4月16日
『捌』 2020北大暑期學堂還能否舉辦
北大暑期學堂能否舉行,我感覺現在一天沒有結束,現在誰說不準這個問題?應該等等
『玖』 北大的國際關系是不是非常難考,有過來人能講講經驗么都有什麼參考書啊
其實我覺得努力就會有回報的,下邊這個經驗貼寫的很詳細了,好好看看啊吧。
我的北大國關專業考研經驗談
能有幸踏入北大成為國關專業研究生,對我來說是可喜可賀的。早就想寫一篇敘事文章來講述我的考研經歷,下筆總有千言萬語,待我向你一一道來。希望能為有志於報考北大國際關系學院的廣大學弟學妹們提供一點經驗,決定在此寫下自己的這篇經驗貼。
轉入正題。
我本科就讀於某西南地區大學的哲學專業,決定報考北大國政是在去年暑假做出的決定。經過一番比較,我最後將目標鎖定在北大國際政治——我早已膩味了哲學的無趣和刻板,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感受,沒有抨擊哲學的意思。嘻嘻~考研嘛,再一次的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選擇自己喜歡追求的事物,所以我決定奮力一搏。
北大國際關系學院這幾年報考的人數年年遞增,可以說也成了一塊香餑餑了。而其中兩大主幹專業,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更是炙手可熱。有許多考生都糾結於這兩者之間的區別,至於如何選擇,關鍵在於你自己的興趣使然,當然你也可以結合社會需求度來考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么。
(1)關於兩門專業課:政治學概論、戰後國際關系與新中國外交。
所有有志於北大國關的學子都知道北大考研歷來是不指定任何教材的,著重考查知識的廣度。面對浩渺如煙的復習資料,凱程輔導老師給予我的友情建議,就是在復習之前一定要反復閱讀北大的歷年考題,吃透其中的命題精神,復習過程中也要經常閱讀考題並默想答案,同時結合老師的跟蹤輔導培訓,進一步地檢查自己的復習效果來制定下一步的復習計劃。
(2)專業課復習:關於政治學概論部分,這部分的確是博大精深,且命題極為靈活。我使用的教材包括:北大出版社,燕繼榮教授的《政治學十五講》;人大出版社,楊光斌教授的《政治學導論》;羅思金的《政治科學》;海伍德的《政治學》;北大許振洲教授的政治學講義;北大唐士其教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個人認為,《十五講》最為系統,最適合做主線教材,而人大那本書勝在時新前衛,收錄了一批學界最新概念,在夯實基礎之後在有時間精力的情況下建議細讀以開闊視野。徐振洲教授的講義深入淺出,涉及到許多的基礎概念,而這些概念往往又是在考研名詞解釋中頻頻出現。唐士其教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內容全面,邏輯鮮明,條理清晰。而且這部分也確實是北大國關考研試題中著重考察的知識點。
當然,不要一味追求學界的新知識,甚至是冷門知識,個人認為北大其實還是相當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命題往往從細微處見精神,考查考生的知識基礎和積累。所以基礎概念和學理是重中之重!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框架的構建,政治學概論是以權力為主線,穿起了權力的合法性、權力的分配、政治社會化、政治發展、政治文化等內容。同時一定要吃透讀懂《十五講》上的兩張結構圖,看似簡單其實蘊含了政治學的大多數內容。
國際政治概論部分,人大陳岳老師的《國際政治學概論》,非常不錯,層次清晰,邏輯明了,適合短時間閱讀。再則,李少軍教授和梁守德教授兩位泰斗級人物的教材也值得一讀。
國際關系理論部分,我主要用了一本就是復旦倪世雄教授的《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這本書是絕對的堪稱國關理論網路全書的權威經典教材,體例清晰,說理詳盡。讓我迅速把握住重點難點,當然也不可否認有些地方過於細節,這里大家可以不必過於深入,鑽牛角尖。但是北大考察的重點還有基本理論那一定要瞭然於心的。重點在於把握三次論戰的焦點,以及書中第二部分每一章節的基本概念。
戰後國際關系與新中國外交其實是一門歷史學科,因此它具有所有歷史學科的共性:我主要參考了一下基本教材。北大方連慶教授的《國際關系史》(戰後卷),這本教材內容翔實,包含的信息點比較多。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劉德斌教授的《國際關系史》,這本教材相對來說思路清晰。可以把這兩本教材結合,精度多讀。新中國外交部分我主要看的是復旦出版社的《當代中國外交》,這本書個人認為極為適合用於考研復習。
在復習考試中,需要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加以把握。宏觀也就是各個重大歷史事件的因果聯系,這些經常作為北大的考題重點考查。微觀也就是記憶歷史事件具體的來龍去脈,能做到越精確越好。比如:60餘年內簽訂過的重要條約、重要國際組織,必須熟讀成誦,倒背如流。另外:1.按時間把握同一國家發生過的重大事件。2.按國別把握同一時間點上各國的重大事件;3.深入每一歷史事件,將其細致分解,從微觀上去分析其前因後果;4.把每一個歷史事件單獨抽出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從宏觀方面上去把握其內在邏輯聯系。在短短一個月內的學習中,基本理清了這門看似雜亂無章的學科。總之,一定要學會總結,一定要瞭然於胸。
(3)時事政治:
至於時事,我這里想說的主要是兩點:第一,最省事的,就是復習公共政治用的各種時事手冊,任汝芬的、陳先奎的、凱程的,海文的,找一本自己覺得最全面的最順眼的來讀。這些都是現成的時事精華的集合,國際政治的考生務必深入研讀。第二,上網,建議多上新華網,因為新華網經常為某一時事特別製作一期論壇式的網頁,其間事件介紹、評論員評論、學者點評應有盡有,可謂質量好,分量足。當然一定要把握住自己,不要上著上著就去別的網站溜達了。如果有時間的話還可以閱讀報刊雜志,參政消息、鳳凰周刊等,這些都可以借鑒,此處不再贅述。
順祝諸位志在北大國政國關的學子考研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