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化律師生病
⑴ 常州廣化法律律師事務所
看一個律師事務所主要是看要適合您的就行。同一個法律問題,不同的律師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同一個案子,不同的律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辦案思路和方法,還有法庭上辯論的能力,法律的綜合知識能力等等。給您親自辦案的律師的個人能力決定您這個案子的服務質量。
如果真有法律問題可以上」東方法律雲「咨詢律師和查找全國的律所。挺方便的。
⑵ 今天有個女的 觀音菩薩的畫像 說我跟菩薩有緣 還花了兩百塊錢買的,是騙子嗎
同一件事情,有多個角度,看你怎麼想了。
真正的佛教徒是不會給你推銷任何東西的,從這一點來看,這個女士是為了賺錢而向你推銷的觀音菩薩畫像,不好說是騙子,因為畢竟是給你畫像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因為得到這一觀音菩薩的畫像,因而生起對觀音菩薩的尊重,而開始思索生命真正的意義,這又是一個多大的因緣呢。
把壞事變成好事,把好事變成壞事,都在我們內心剎那間的想法。希望您不再考慮受不受騙,而是因此與觀音菩薩結緣,與佛教結緣,過自己智慧的生活。
⑶ 受了五戒犯了根本罪破了戒體怎麼辦
首先我要告訴你,你先不要擔心!因為你的這個罪並不可怕!什麼樣的罪非常可怕呢?四棄非常可怕!什麼是四棄?就是出家受了戒的僧人,犯了殺 盜 淫 妄,四條根本戒全都破了,這就叫四棄,這是非常可怕的重罪,還有最可怕的罪也是最大的罪,就是五逆之罪,要下無間地獄,帶有五逆之罪的人不管他怎麼念佛,阿彌陀佛也絕對不會接引這種人的,那麼像犯了這種四棄 五逆 這些大罪的人,該怎麼滅罪? 念楞嚴咒!這個楞嚴咒能把一個人犯過的最大的罪給滅除干凈!阿彌陀佛聖號的功德不可思議,可以滅你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楞嚴咒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議,可以滅你無量劫的輕罪重罪!這個無量是無法計數的!首先告訴你這楞嚴咒的一個妙用就是你只要肯念這個咒,那麼你往昔所造的罪業就都可以消除了! 那麼一生都受持這個咒的人命終後何去?十方國土任你去!你想去阿閦毗佛那裡?可以!你想去阿彌陀佛那裡?可以!…… 那麼你平時受持這個咒的時候還有什麼好處呢?持這個咒的話,不精進的人可以變得精進了!沒受戒的人可以得到戒體!愚鈍的人可以開啟智慧!淫浴心重的人可以滅掉淫心!散亂心誦咒的人,金剛藏王菩薩會暗中幫你讓你慢慢得到一心然後開啟神通!身上帶罪的人誦咒也不用太久便可以悟徹無生法忍!在世間不做任何功德的人,但是只要誦持此咒,十方諸佛會把功德給你!不會生欲的女人只可誠心誦上一遍此咒,便可得福慧子女…… 總之只要受持這個咒,就可以滿你的一切願望!這就是天地靈文,楞嚴神咒!是所有咒的咒中之王!出自 大佛頂首楞嚴經 中的第七卷,這個楞嚴咒的好處是說不完的,經中佛陀的原話說,要是給你講這個咒的功德和妙處,從早講到晚不間斷不重復,就是講下去講到無量劫以後也是講不完的! 而上邊我為你介紹的這個楞嚴咒的這些好處,你也可以去找楞嚴經第七卷中對照一下,證明我沒有騙你! 楞嚴經是佛的真身!是正法的代表!又是照妖鏡!能教你分辨是非,只要這世界上還有一個人會念楞嚴咒,妖魔鬼怪就不敢公然現身!它們最怕的就是楞嚴咒,使它們根本不敢現身,他們最恨的也是楞嚴咒,將來滅法時楞嚴經先滅,也就沒人再會念楞嚴咒了,那麼那個可怕的時代就來臨了。而現在作為一個合格的佛弟子,就都應該念楞嚴經持楞嚴咒,護持正法!
⑷ 佛教上大專使用盜版軟體犯偷,盜戒嗎
不算偷盜戒。
偷盜戒正確應該叫不與取。別人不潤許你拿的你拿了。
根據瑜伽師地論上解釋,他有三種所攝,貪所攝,嗔所攝,痴所攝。
譬如你是別人的領導上司,暗示人家不把他的心愛之物給你就如何如何。這叫做威儀不與取。屬於貪。
譬如別人的東西,你感覺你喜歡,搶過來了,搶不過來還打了人家一頓叫做強奪不與取。嗔恨心攝受。
譬如有外道認為女子到了成熟了,男子可以隨便行淫。有男子認為這是對的,不信因果。就把人家強奸了。這屬於痴所攝。
結罪時,有幾種條件需要生起。是他物他物想,對方沒有許可,你把這個東西拿走了。離開了他的本處。這就是不與取業成,生成的條件。
所以你受的這個戒律中,我們這么判斷。
大專班提供了盜版軟體,這是你所用的軟體。這叫你這一期受的報。在貪嗔痴的煩惱中不結業。所以他是一個果報。我們說的偷盜是從因位中說。所以戒律的意思要配合因果相應來看。
因此,你這個沒有犯戒也沒有造惡業。因為你這個行為不相應煩惱。也不在因位上結罪。
⑸ 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是什麼意思
隨事物的自然發展不去想它與自己的關系不隨自己喜好而刻意追求.
語出慧律法師《佛心禪話》
慧律法師1953年出生於台灣雲林,幼年遭逢困頓,深刻體驗人間疾苦。就讀建國中學時,熱衷探討人生哲學,遂博覽群籍,又擔任演辯社主辯人,因而奠定日後博聞強記,辯才無礙的基礎。1974年入逢甲大學參加普覺社(全名普覺佛學社),以此因緣聽聞佛法,並得以親近懺雲法師,李炳南老居士等諸大善知識,乃發心以「振興聖教,正法重現」為己任。自此既深入經藏,精勤不輟。1979年凈土專宗研究所畢業,於鳳山蓮社依煮雲老和尚披剃,又至台中南普陀佛學院跟隨廣化律師學習,深受器重,並委以培育僧才的重責大任。
⑹ 慧律法師講的不對,大家不要學習他
慧律法師,俗名林益謙,1953年出生於台灣雲林。幼年遭逢困頓,深刻體驗人間疾苦。就讀建國中學時,熱衷探討人生哲學,遂博覽群籍,又擔任演辯社主辯人,因而奠定日後博聞強記,辯才無礙的基礎。
1974年入逢甲大學參加普覺社(全名普覺佛學社),以此因緣聽聞佛法,並得以親近懺雲法師,李炳南老居士等諸大善知識,乃發心以「振興聖教,正法重現」為己任。
自此既深入經藏,精勤不輟。1979年凈土專宗研究所畢業,於鳳山蓮社依煮雲老和尚披剃,又至台中南普陀佛學院跟隨廣化律師學習,深受器重,並委以培育僧才的重責大任。
自此既深入經藏,精勤不輟。1979年凈土專宗研究所畢業,於鳳山蓮社依煮雲老和尚披剃,又至台中南普陀佛學院跟隨廣化律師學習,深受器重,並委以培育僧才的重責大任。
(6)廣化律師生病擴展閱讀:
慧律法師的個人作品:
生從何來 死往何去、佛教與人生、死亡的藝術、凈土聖賢錄易解、臨終備覽、臨終切要、慧律法師開示錄、清心語錄;
慧律法師佛學問答錄、佛心慧語、佛心禪話、慧律法雨、修行法要、斷除四煩惱、茅蓬語錄、祈願正法重現。
⑺ 廣化律師的人物事跡
廣師剃度後,隨侍在律航老和尚身邊,深為律老所倚重。在《律航法師年譜初稿》中,記載著廣師出家的事跡。《年譜》記載曰:
一九五七年,丁酉,七十一歲,秋季觀音法會,為彭居士華元剃度,法名振教,字廣化。秋,師自備飲食衣物等具,攜侍者廣化,為台南仙草埔東林精舍(陸軍肺病醫院傷患官兵所建的軍中道場)傷患官兵,開講《無量壽經》。冬,重修慈善寺大殿。
廣師出家翌年,台中寶覺寺住持兼佛教書院院長智性老和尚,聘廣師為書院講師。廣師自出家後,即持過午不食戒,是年七月,他在授課弘法繁重的工作壓力下,因過度勞累而病倒了。大眾請他開持午戒,他寫下「寧持戒以死,不破戒圖生」十個字給人看。好在吉人天相,未幾病就痊癒了。一九五九年三月,台北十普寺傳戒,擔任三師的是白聖、慧三、道源三位長老。廣師參加受戒,任沙彌首,他於受沙彌戒前夕,在佛前發願曰:
我弟子廣化,障深垢重,叨蒙三寶垂慈攝受,允我出家,佑我受戒;復作戒壇沙彌首,三寶愛我之厚,無以復加。此恩此德,盡未來際,誓當頂戴,誓願於受戒之後,嚴凈毗尼,弘揚戒律,並願以三寶大慈大悲攝我之心為己心,去慈悲攝化一切眾生,以此仰報佛恩,惟願垂慈鑒核。
受戒圓滿,廣師披衣拎具,向戒和尚謝戒。得戒阿闍梨白聖老法師慈悲,飭廣師坐在他身旁,問曰:「此番受戒,有何感想?」師恭謹對曰:
弟子自惟中年出家,障垢深重,本擬受戒之後,惟凈持戒律,弘揚凈土,不敢作傳戒想。但此番在戒壇中,見戒和尚為戒子辛勤勞苦,感激涕零。因念和尚的目的,無非是為成就大眾凈戒,續佛慧命。欲報此恩,當如法傳戒,遂不揣垢障,發願將來若得住持叢林,當盡力弘戒、傳戒,以報三寶於萬一。
廣師以後近四十年的弘傳律學,實發願於此。
一九六〇年庚子歲,律航老法師高齡七十四歲,他自知化緣將盡,於農歷三月初八日,自慈善寺住持位退居,命廣化繼任住持。律老對廣師說:「吾老矣,西歸之期諒不甚遠,慈善寺的擔子要你來擔了。」此後他即在寮房中一心念佛,預積往生資糧。六月七日,律老對他並立下遺囑,對寺中弟子囑咐後事。三個月後,自知往生期近,加緊念佛。六月十一日上午九時,律老自行沐浴畢,著南傳袈裟,穿新鞋襪,偃卧床上,令眾人助念。躺在床上久久未去,開目大笑,大眾亦笑。中午,外面的弟子因接到廣化通知,紛紛回寺,律老見之十分歡喜。下午五點,有送修地藏殿木料至者,律老命廣化扶持一睹(修地藏殿是他未了的心願),邊走邊對廣化說:
我這一生太幸運了,晚年出家,有你們這些道友招呼我,為我念佛助往生,謝謝你們啦!我幸而出了家,若不出家,這時為妻子兒女啼哭糾纏,怎能一心念佛呢?不得一心,又怎能往生?
律老行至堆積木料處環視一周,回客堂坐數分鍾,獨自回寮。未幾曰:「請廣化來!」廣師趨至,見律老情形不對,問曰:「是否時候到了?」律老點頭,廣師乃鳴鍾集眾,曰:「大家念佛,助師父往生。」律老亦隨眾念佛,初緊而急,漸模糊不清,數分鍾間,在念佛聲中安詳往生了。三日荼毗,檢得舍利數百粒,大者如豆,小者如米。廣師眼見律老安詳往生的種種瑞相,更激發他念佛修行的信心。辦完律老的喪事,翌年歲次辛丑,上半年,廣師在慈善寺禁足念佛,專修凈業。九月初,演培法師推薦他到新竹靈隱寺,出任靈隱佛學院教務主任。佛學院由無上老和尚任院長,院務由廣師全權主辦。經過數月籌備,五十一年三月開學,這是廣師負責辦佛學院之始。
一九六三年三月,廣師任慈善寺住持三年屆滿,乃將丈席之位交由師兄振光繼任,他自此心無旁鶩,專心致力於僧伽教育。是年八月,靈隱寺常住與佛學院間意見不洽,無可化解,廣師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應台中南普陀寺住持國強法師的邀請,率領學院師生,遷至南普陀寺上課,並改名為南普陀佛學院。初到南普陀時,一切等於新創,艱難萬分,甚至道糧不繼,師生以後山竹筍充飢,幸蒙佛、菩薩慈佑,日漸獲得改善。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佛學院授課六學期期滿,月底舉行了一屆學生的畢業典禮,當時以因緣不具,佛學院暫予停辦。
是年四月,廣師軍中的舊袍澤袁玉麟等來訪,勸他辦一道場,以為軍中信徒──如東林精舍的老同修們,預為安置一處修道之所。事有湊巧,這時霧峰有一處龍華天禮堂出讓,經人介紹承購下來,改建為護國寺。九月改建完成,廣師出任住持,在寺中凈律雙修。他深入律藏,擇其可以公開的,且足以利世導人的律文,以(弓 山 文)庵的筆名,撰寫《(弓 山 文)園(竹 合 刀)記》,在佛教雜志上發表。在這段時間內,廣師在一位中醫鍾衍蕃居士的護持下,創設了一處護國堂葯行,請中醫師駐診,標明「僧尼免費,貧民施葯」,做一些醫療服務的工作。廣師復在護國葯行樓上設立「葯王講堂」,在講堂中講《阿彌陀經》,聽眾踴躍。
先是,一九六五年九月,廣師應台中慈明寺住持聖印法師之請,到中華佛教學院兼任教師,講授佛學課。一九六七年改聘為專任教師、兼教務主任,至此他復為培育僧材而奉獻心力。一九六九年,南投碧山岩寺請他主辦佛學院,他乃以該寺南光佛學院副院長兼教務主任身份,負擔起全院事務。他在任教期間,特別著重於戒律的講解,以此和專弘律學的濟濤律師交往,道誼頗深。
一九七〇年,台中市的民聲日報社社長徐滄洲,請廣師在《民聲日報》上辟一佛學版──《醒世》周刊,以弘揚佛法。廣師每周三晚間到台中報社校對稿件,看版面大樣,深夜始離開報社。他為此一周刊付出大量心力,尤其是六十年(一九七一年)初,台灣省政府民政廳草擬了一份《台灣省寺廟管理辦法草案》,他在《醒》刊上大聲疾呼,認為此《草案》具有「不合理、不平等、製造糾紛」三大錯誤,是為「破壞宗教,危害國家」的條文,得到各佛教刊物的熱烈回響。一九七一年秋,《民聲報》因內部改組,《醒世》周刊停刊。廣師乃有時間到台北三慧學舍,皈依於甘珠活佛座下,修學密法。一九七二年夏,受甘珠活佛智慧灌頂及長壽灌頂,傳授密咒、法語,並賜他墨寶以為留念。
一九七二年九月,廣師到南投蓮光寺閉關。蓮光寺是廣師的師弟廣明法師所創建的道場──廣明俗名周耿光,一九五八年依律航老和尚剃度出家,法名振德,字廣明,一九六一年在南投郊外創建蓮光寺。他在寺中備妥關房,廣化法師於九月十九日掩關,在關中專修凈土,拜大悲懺。閉關兩年,障緣頗多,時常生病,到一九七四年六月(夏歷端午節前二日),在關房中平地跌跤,跌斷了左腿,在關房中不能治療,不得已被迫出關,到台北住院治療,住到夏歷七月十五日出院。一九七五年,台北的東山高級中學副校長武九靈、教務主任陳佳源、事務主任許傳忠等,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們發心創辦了一所東山佛學書院,請道安長老為院長,廣化法師為教務主任,負責院務。廣師一向有志於佛學教育,他嘗自言:「聚天下英才而育之,一樂也。」欣然應聘。
佛學書院開辦之初,因廣師主張只收男眾,故開學時只有學生四、五人。廣師以「毗尼嚴凈,定慧等持」為教學目標,親為學生講授《沙彌律儀》、《遺教經》等課程,領導學生結夏,半年之間,道風遠播,學生增加到十六人。到一九七六年七月,因學生繼續增加,而書院限於場地不能增加房舍容納,廣師與道安長老、武九靈居士等共議,書院結束,學生並入三重市慈雲寺的中國內學院,廣師仍在學院授課。這段時間,他住在中和鄉大悲精舍,整理道源法師所講的《觀無量壽經講記》;並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述《沙彌律儀要略集注》。他在該書的序文中說:
雖自愧才疏學淺,註解疏庸,躬行缺略,無任慚惶!惟以時丁末世,學戒者稀,竊效拋磚引玉,故交佛教出版社印行。願諸見者聞者,鑒我苦心,愍我不逮,各發菩提心,受持清凈戒,「毗尼若住世,佛法永不斷」。共挽末劫法運,仰報三寶宏恩,無任企盼之至。
是年秋,他在大悲精舍恭書《梵網經菩薩戒本》,一筆一劃念一句佛號,圓滿之際於書末敬書回回曰:
伏願真如本際,心心契合,佛果菩提,念念圓滿,法界眾生,同登極樂,同圓種智。
一九七八年,在南投埔里觀音山圓通寺弘律的濟濤律師,亦因地滑跌斷腿骨,是年濟師年已七十四歲,知將遷化,不願就醫。身邊弟子不知所措,以長途電話告知廣師,廣師聞訊趕到埔里,他與濟師見面的情形,見之於廣師撰寫《濟濤律師遺集》的序文中:
當一九七八年冬,濟老往生之前數日,余於台北市得其弟子長途電話,謂濟老病危,請余速往助念雲雲;余聞之,憂心如焚,放下聽筒,即命驅車駛赴埔里圓通寺。既至恭趨濟老病榻前,急切相告曰:「長老!您不能走。長老若走,吾國律宗將絕種矣!長老且留下來,我與您合作,您為主,我為副,合力創辦一所律學院,培植僧材,續佛慧命,未卜尊意如何?」師雲:「吾今年邁氣衰,無能辦事,爾為主,吾為副。」謙讓再三,余曰:「我不敢與長老台杠,我聽命於您,您命我如何辦,我就如何辦,我就遵命。」師聞之大喜,一改往日不住院不打針、不吃葯之主意;立命打點行李,明日赴台北市住院治病。......
濟濤律師到台北住院七日,病況未見好轉,反更加重,只得回埔里靜候往生。其往生前夕,命弟子將其生平著作搬至廣師面前,廣師知其用意,而稟濟師曰:「長老放心,我一定把這些著作整理出來,將來成書流通於世。」次日濟師往生,時為一九七八年、歲次戊午十月十二日,後來廣師整理濟師遺稿,編輯近千頁的《濟濤律師遺集》一鉅冊印行流通。廣師風誼,媲美古人。
一九七九年秋間,南普陀佛學院第一屆同學相聚,共議請師恢復佛學院第二屆招生。廣師接受同學之請,在南普陀寺籌備第二屆招生事宜。第二屆學僧於一九八〇年開學,是屆學僧中人才濟濟,於一九八三年畢業的學僧中,如常禪、慧律、如本、體慧、應慧、傑行、凈藏、宗興等,後來都是弘化一方的法將。學僧在院時,廣師諄諄告誡:
蓋大廟,不如辦佛學院培育僧材。大家發菩提心,將來有機會,要好好辦學。佛教道場很多,但人才卻很少,所以培育僧材是當務之急。
一九八四年,廣師出任台北汐止白雲寺住持,同時受聘為南投鹿谷凈律寺佛學院教務主任。到凈律寺月余,因病辭職,回到白雲寺休養,並再度註疏《比丘戒本》。一九八七年又患大病,一度危殆,幸蒙三寶加庇,平安脫險。事後乃自白雲寺丈席退居,由宗興法師繼任,廣師到台中菩提精舍休養。一九八八年五月,受南普陀寺住持國強法師來函勸請,出任南普陀寺住持,並續辦佛學院第三屆。
是年廣老六十五歲,於結夏安居中,以腦水腫症住入台中榮民總醫院開刀,手術後曾昏迷三日,瀕於往生,但以培育僧材之願未了,而終於蘇醒。唯行動不便,賴人扶持或坐輪椅;且口齒不清,說話賴身邊弟子轉述。廣老身雖病殘,而以其堅強意志力克服身體障礙,病中繼續註解《比丘戒講義》,至一九九三年始將全文三篇注釋完畢。他在病中,自修定課從不間斷;而處理佛學院院務,使院中弦歌不輟。一九九一年佛學院第四屆開學,一九九四年復開辦第五屆。
一九九六年,廣師以戒法衰微,發願舉辦如法的三壇大戒,乃排除困難,傾全寺人力物力,於三月十二日開壇,只收男戒子五十五人,戒期六個月(一般傳戒多為五十三日或更短),以文戒長老為羯磨和尚,道海律師為教授和尚,廣師自任得戒和尚。自登二壇後,他以病殘之軀,每日為戒子宣講比丘戒,並隨眾作早晚二堂功課,親自開示,諄諄教誨。弟子勸他珍重法體,老和尚只回答「鞠躬盡瘁」四個字。
戒期未及一半,六月一日,早上為大眾做安居依止羯磨,一切如常,未幾感到發冷發熱,似受了風寒。在眾弟子的勸請下,當日住入醫院療養。六月三日,廣老召南普陀寺職事等到醫院,將寺務一一交待清楚,最後說:
體念我心,持戒念佛,護持道場;務秉六和之敬,大眾和合無諍。繼而自言:
一切功德圓滿,心願已了,無有掛礙。
六月七日午時,老和尚忽說:「回南普陀去,幫我助念往生。」下午離院返寺,至午夜在大眾念佛聲中示寂。世壽七十三歲,僧臘四十夏,戒臘三十八夏。
⑻ 慧律法師
當代高僧。1953年法師出生於台灣雲林,幼年遭逢困頓,深刻體驗人間疾苦。博聞強記,辯才無礙。1974年入逢甲大學參加普覺社(全名普覺佛學社),以此因緣聽聞佛法,並得以親近懺雲法師,李炳南老居士等諸大善知識,乃發心以「振興聖教,正法重現」為己任。自此既深入經藏,精勤不輟。1979年凈土專宗研究所畢業,於鳳山蓮社依煮雲老和尚披剃,又至台中南普陀佛學院跟隨廣化律師學習,深受器重,並委以培育僧才的重責大任。1995年蒙明暘長老傳付曹洞宗48代,臨濟宗42代祖師位。
法師早年既對佛門各個宗派多所涉獵,舉凡禪,凈,律,密,俱舍,華嚴,法華,天台,皆有領會,無不通達,兼以個性幽默風趣,讓聆教者受到莫大法益,其生動活潑的演講方式,突破了一般人士對佛學講座刻板的印象。將修行落實於生活的演講內容,更啟發了蒙昧迷茫的心靈。廣受知識青年的歡迎,爭相邀請蒞校演講,如台大,清大,師大,交大等二十多所極負盛名之大專院校,皆蒙其普施法雨。又如美國哈佛,英國牛津,劍橋,乃至中國大陸的北大,復旦等知名學府。亦曾多次應邀至,美,加,紐,澳,歐,日,新,馬,印尼等地弘法,法音遍及全球各洲。也曾應中國佛協,宗教局之請,至北京,上海,廈門等地演講,促進兩岸佛教文化的交流。法師主張「應當把聽經聞法列為一生一世最重要的功課」更改變了台灣佛教界的用功形態,使解行並重的理想得以普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