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統計學暑期調研

統計學暑期調研

發布時間: 2021-10-06 16:19:49

㈠ 統計學調查報告的題目有哪些

數理統計學與社會統計學的異同點看看變數、隨機變數它倆誰更厲害從變數到隨機變數、從量變到質變!從認識論——當今世上最大的方法論!西方世界科學殿堂金碧輝煌,殿堂寶座上高座網路之首,萬王之王,統計學;統計學統帥一切科學,當今世上最大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是西方近四百年來科技文明的台柱子。近70年,由於數理統計學的飛速發展,大有「吃掉」社會統計學的勢頭,尤其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幾乎認為統計學就是數理統計學,稱為科學統計。實際上,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就是一個大呼悠,是一種統計學的錯誤學說。統計學發展史說明:先有社會統計學後有數理統計學,先有變數後有隨機變數;社會統計學以變數為基礎,數理統計學以隨機變數為基礎,變數與隨機變數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數學概念。我們知道變數與隨機變數是即有聯系又有區別的。當變數取值的概率不是1時,變數就變成了隨機變數;當隨機變數的取值概率為1時,隨機變數就變成了變數。變數與隨機變數的聯系與區別搞清楚了。以後在描述變數時,大膽地使有社會統計學,在描述隨機變數時,就用數理統計學。如果在描述變數時非用數理統計學,那就是殺雞用了宰牛刀,費力不討好。通過分析變數與隨機變數的聯系和區別,我們可以准確地界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各自研究范圍。對隨機變數的研究一般來說比對變數的研究復雜的多,而且直到今天數理統計學的研究尚處在較低的水平,且使用起來比較復雜;再從長遠的研究來看,對隨機變數的研究最終會逐步轉化為對變數的研究,這與我們通常研究復雜問題轉化為若干間單問題的研究的道理是一樣的。從理論上講,社會統計學應該復蓋除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學之外的所有數學學科的運作,從數學上看,隨機變數面對著龐大的二十多個變數數學分支,在數學上已經被徹底的孤立起來,其實它就是數學上變數的一個特例。從統計學上看,統計學的大多數問題是變數或近似變數問題,而不是隨機變數。就向牛頓力學在今天在使用上仍佔主導地位,而不是相對論力學,因為物體在多數情況下是遠離光速的。《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理論,確立了社會統計學流派變數在統計學的主導地位,使.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數理統計學流派隨機變數,走下了神壇及領導地位成為支流。使數百年來一百七十種已上的統計學錯誤學說回到正確軌道上來。統計學是當今世上最大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所有的科學前沿問題都要通過統計學來加以描述,統計學是近四百年來西方科技文明的台柱子,現以被中國人扛跑了啦。如今西方統計學已風光不在,世界統計學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了中國。現代統計學的發展.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都可以定性和定量分析,兩者的區別就是變數與隨機變數。

㈡ 統計學調查報告要怎麼寫的

調查報告是人們對某一情況、事件、經驗或問題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而寫成的書面報告,它反映了人們通過調查研究找出某些事物的規律,並提出相應的措施和建議,是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的成果。學習撰寫調查報告,有助於同學們進一步認識社會,參與社會,把所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怎樣撰寫調查報告
[例題] 以「發揚勤儉美德,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為主題,以周圍學生調查對象,根據他們的生活態度和表現,寫一份調查報告,題目自擬。
撰寫調查報告,要做到以下幾點:
1、著力點要明確:
首先,要深入調查,佔有材料。這是寫好調查報告的基礎和先決條件。為此,就應該親自了解第一手材料。既要了解「面」上的材料,又要了解「點」上的材料;既要了解正面材料,又要了解反而材料;既要了解現實材料,又要了解歷史材料。如上例中,同學們就要認真回顧平時手頭搜集到的有關於「勤儉是美德,是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奢侈浪費導致事業失敗」方面的詳細資料。
其次,要認真分析,找出規律。這是調查的目的。在佔有大量材料的基礎上,要「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總結出事物的規律。此例中,除了要有具體的事例或數據外,還要對佔有的資料分門別類加以總結,如以「盲目攀比,鋪張浪費」、「勤勞節儉、合理消費」為門類加以歸納,從中找出規律性。
再次,要立場正確,觀點鮮明。調查報告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透過現象看本質,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如上例中,調查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勤儉節約的美德,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解決亂花錢、互相攀比、超前消費等不良習慣和問題。
最後,要概括事實,有敘有議。不能光羅列現象,而且要適當地進行分析、議論,闡述觀點。如上例,在做到有事例和數據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的社會原理進行理性分析,分析要觀點全面。
2、報告格式要規范
(1) 標題。
①單標題,如上例標題可擬成:《中學生合理消費的調查報告》,以清楚交代調查的內容。
②雙標題,可擬成《合理消費----XX中學調查報告》
③標題不用「調查報告」字樣,也可用一般文章題目形式,如可擬成《中學生應該養成合理消費的好習慣》。
(2)
前言。這部分內容,往往對調查的時間、地點、對象、范圍作必要的交代,總領全文。如上例中調查地點可以是XX中學整所學校,也可以將初一整個年級作為調查對象,還可以隨機抽查的學生為調查對象,調查內容主要是學生的生活態度和表現兩個方面。
(3)
主體。主體是具體敘述調查內容、列舉事例和數據並做恰當的議論和分析,概括出經驗或規律,是表現調查報告主旨的關鍵部分。在材料的安排上,要把調查得來的大量材料歸納整理出若干條目,採用小標題式寫法,要注意層次清楚,條理分明。有的可按問題的幾個方面或幾個問題並列地安排材料,即採用「橫式結構?;有的可按事物發展過程的順序來寫,即採用?縱式結構」。
(4) 結尾。結尾是調查報告的結束語,也作歸納性說明或總結全篇的主要觀點,也可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參考資料:希望我的答案對您有用處,謝謝

㈢ 求一篇統計學調查報告

統計學教學改革之思探
於永順
(大連藝術學院 國際商務系,遼寧 大連 116600)

摘 要:創新是教育的生命。沒有統計教學的創新,就談不上統計學的發展。以高校統計教育要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統計學教學要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為立足點,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建設及考核形式等方面對如何進行統計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以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進行了思索與探討。
關鍵詞:統計學教學;教學改革;教學方法;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76(2010)03 -0024-03

The Research about Teaching Reforms of Statistics
YU Yong-shu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epartment, Dalian Art College,Dalian 116600, China)

Abstract: Innovation is life of ecation. There is no innovation of statistics teaching, and there is no development of statistics. We know that the goal of statistics e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to train high-quality practical personnel with technical skills and that the goal of the statistics teaching is to train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 So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reform the statistics teaching in terms of teaching goals, content, methods and so on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mands of quality ecation.
Key words: statistics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quality ecation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各行各業越來越離不開統計知識的運用,統計在經濟管理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社會對於統計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胡錦濤總書記最近在全國教育工作大會中提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重點是「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的重大方略。如何「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出「寬口徑、厚基礎、重應用」有創新意識的統計人才,以適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需要,是每位從事統計教學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審視的問題。
一、目前統計學教學存在的薄弱環節
從培養復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統計學課程的教學,無論是教材建設、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考核形式都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1.教材建設尚不能適應市場需求
教材內容不甚切合實際,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表現在統計教材內容體系相對陳舊、統計數據、案例等未能及時反映市場變化。對統計指標和統計制度的解釋內容較多,教材缺乏創新;教材與統計軟體應用分離,基本沒有體現實際統計工作中的信息化、網路化的操作方法。
2.教學方法單一死板,不夠多元化
目前統計學教學仍然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幻燈、多媒體、網路等電化教學手段運用太少, WORD、EXECL等軟體的統計運算功能,統計課幾乎不介紹。學生時常處於被動地位,成為消極的接受者,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或許學會了各種指標,但學生的統計實際應用能力提高不大,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統計學既難學又枯燥無味的情緒,不利於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3.偏重理論傳授,忽略知識的實際應用
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教會了理論知識,卻忽視了應用,學生動手能力差。很多學生不會運用統計學的思維和方法去看待和解決實際問題,不會選用正確的調查方法獲取資料。很難將統計學與自己本身的專業聯系起來,並且認為統計學與實際聯系不大,無法學以致用。
4.考試形式和方法過於呆板單一
除閉卷、開卷之外,口試、課程論文、社會調查報告是過去高校課程考試曾經採用過的考試形式,但目前統計學課程的考試形式和方法基本上是以閉卷的形式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口試已難覓影蹤,極少採用課程論文類,社會調查報告也越來越少見,考試形式和方法呈現出明顯的單一化趨勢。
學生在死答案面前,是被答案「一刀切」的,很難評價學生理解認識問題的個體差異。更談不上讓學生有個體的體驗和認識,所以也就造成了教師學生死摳教材典型題目的現象。為了考試而做題,這樣就失去了「考試是為教學服務的真正目的」。教師不應該單憑考試的結果這種形式來評價學生的優差。
二、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設想
教學方法改革不是孤立進行的,它與課程及教材建設、教學模式構建、教材建設以及教學資源建設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與教學各個環節相輔相成。教學方法改革的具體操作過程中存在諸多實際問題亟待解決。
(一)確立課程的培養目標和內容
在注重能力分析的基礎上,使課程切實起到能力培養的支撐作用,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技能能夠滿足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在此基礎上對知識點進行分析,劃分不同的模塊,進行模塊化教學。
1.以培養綜合統計應用技能為主線
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適應有關崗位所需要的綜合性、一般性的技能。目的是讓學生如何能將統計方法正確地運用到相關業務領域。
2.掌握兩個知識模塊
(1)掌握統計基礎知識模塊,讓學生了解經濟活動的主要進程和基本規律。
(2)掌握統計的基本分析方法知識模塊,掌握研究社會經濟問題主要統計方法,包括常用的統計數據搜集方法,統計數據處理方法和分析方法。
3.重點培養三個能力
(1)重點培養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能根據統計研究的目的選用適當辦法搜集有效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
(2)重點培養分析統計資料的能力,對既有統計數據進行剖析以進一步發現其信息,直接實現研究目的,探索事物發展趨勢與規律,為經濟決策服務。
(3)重點培養統計基本軟體的操作能力,使學生初步掌握運用電腦進行統計數據處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論和技能。
(二)圍繞教學目標強化統計意識
統計意識的形成需要親身的經歷,要使學生逐步建立統計意識,教學中要把統計知識作為一個過程,而不只是使學生了解統計的結果。
1.應該讓學生面對一些實際問題,感悟到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應該進行「統計」;應該讓他們真正投入到統計活動的全過程中:提出問題,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作出決策,進行交流、評價與改進等。
2.應該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受統計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和方法,體會這種策略和方法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意義和作用。
3.應該讓他們在遇到有關問題時,能想到去收集和分析數據,獲取有用的信息來解決問題,逐步樹立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逐步形成統計意識。
在這樣一些「應該讓」中,使學生於親身經歷的活動過程中,注重學生對統計思想的理解,使其能夠站在一定高度深刻領會本課程的基本原理、應用理論和常用方法,逐步地建立與提高統計意識。
(三)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與手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教學的其他環節構成了相輔相成的整體,相互制約,相互影響。教學方法體系的建立不單是教學論自身的問題,而是需要牽動教育教學的整體。
1. 改變灌輸式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中應根據統計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善於設疑,啟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充滿求知思索的激情;在授課過程中要善於提出問題,並鼓勵學生提問題,發表不同的觀點和見解,不斷地在自我實現中超越自我。
2. 改變單向接受式的教學,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以案例分析與情景教學開啟學生的思維閘門,使學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識,發揮其獨立思考與創造才能,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調查和搜集資料,寫出調查報告或學年小論文,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寫作能力。
3. 改變單一教學模式,融通課內課外大課堂
構建以課堂、實驗室和社會實踐多元化的立體教育教學體系。在傳授和學習已經形成的知識的同時,組織和引導學生充分參與討論並親自實踐,加強實踐能力鍛煉,培養他們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去探索新問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4. 改變傳統教學手段,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1)運用多媒體。製作有利於學生學習與訓練的課件,最終建立系統性、立體化的多媒體課件體系。
(2)案例剖析。適當選擇典型的現實經濟生活中與統計實踐緊密相連的、能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的教學案例,既可採用由學生獨立分析,以書面作業完成的分散方式,又可採用分組討論的形式。教師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的分析思路和對學生們的分析進行歸納、拓展和升華。
(3)情景教學。在老師指導下,讓學生通過輪換崗位進行模擬,啟發學生深入思考,促使學生深刻理解統計各個崗位工作的不同。由學生和老師共同評價各個崗位的操作情況。
(4)實踐練習。根據授課內容進行各種形式的實踐訓練活動,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消除書本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感,幫助學生理解統計工作,整體掌握《統計學》的教學內容。
(5)社會調查。組織學生針對某一經濟問題或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進行統計資料調查、整理與分析,根據調查結果撰寫統計調查報告。讓學生了解統計實踐工作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提高學生統計理論研究與實踐的能力。
(6)計算機模擬。充分運用計算機處理的統計資料,藉助統計軟體程序,實現對統計資料模擬處理的全過程,實現人機結合。
(四)編寫具有時代特色的實用性教材
教材是體現一定教學論思想的載體,是師生教學活動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據,是教學理論發生功效與實踐中介,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全面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教材質量的高低,關繫到高職院校能否實現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1.遵循需求導向的原則和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原則、全面發展和與時俱進的原則,突出專業課教材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2.以任務作為教學活動的起點和中心,強調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和實踐技能,並將知識、技能、態度的學習融為一體,突出職業能力和態度的培養。
3.考慮相關專業的要求及學生現狀,進行綜合分析、准確定位,科學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提出教法和學法建議,體現教材的應用性。
4.在教材建設中要有意識地融入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內容,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思想性與特色性的結合、科學性與先進性的結合、理論性與實用性的結合、知識性與實效性的結合、教學性與自學性的結合。
5.運用職業教育課程的組織方法,對課程架構、教學內容進行組織,本著專業教材建設整體化、系列化、立體化原則進行教材總體規劃。
6.本著理論「必需」、「夠用」的原則,體現理論知識為專業能力培養服務的原則,處理好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關系,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溝通。

參考文獻:
[1]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資料匯編[Z].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
[2]袁衛.國外統計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及對我國統計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國統計,2001.10.
[3]高林,鮑潔主編.點擊核心: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課程開發導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

㈣ 請問統計學和調研是什麼關系

簡單的理解就是如果想統計一下老師的兩個班級不同教學方法的效果,肯定是先調研調查好基礎數據,然後進行統計,最後得出結果

熱點內容
交叉步過人教學 發布:2025-04-28 16:30:21 瀏覽:632
小學六年級數學畢業試卷2013 發布:2025-04-28 14:51:38 瀏覽:302
32式太極劍分解教學四 發布:2025-04-28 14:37:56 瀏覽:223
化工有哪些 發布:2025-04-28 14:25:31 瀏覽:932
教學方法有 發布:2025-04-28 14:14:21 瀏覽:379
初中語文教學案例範文 發布:2025-04-28 14:06:04 瀏覽:16
020教學 發布:2025-04-28 14:04:51 瀏覽:477
哪個的呢 發布:2025-04-28 13:29:04 瀏覽:326
溝通的方式有哪些 發布:2025-04-28 13:08:19 瀏覽:801
哪個省油 發布:2025-04-28 12:58:41 瀏覽: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