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教學家訪
⑴ 網路信息時代,家訪是否還有必要
對於當前網路通訊技術發達,有些人認為班主任家訪沒有必要,我不贊同這種觀點。
第一,家訪是班級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同學生家長溝通的必要途徑。盡管現在通訊工具很發達,但家訪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功的家訪可以增進教師和學生及其家長的了解,從而更有效的實施個別教育,還可以促進家長和社會對學校工作的認同,樹立好的社會形象,這是網路通訊不可比擬的。
第二,傳統的家訪能拉近老師與家長、學生之間感情上的距離,促進老師和家長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現如今,老師用電話郵件和家長交流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三,總之家訪是學校與家庭的有效互動,家訪是聯系學校與家庭的一座橋梁,通過家訪能促進學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提升教育效果,促進孩子健康發展,因此進行家訪是有必要的,是其他方式不可取代的。
⑵ 結合實際對網路教學提出好的建議方法
(一)搞好家校共育:利用寫給家長朋友的一封信、微信群或打電話、視頻家長會、家訪等形式與家長做好溝通交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家長認識到當前形勢,配合好老師對孩子學習進行監管。
(二)運用好學習小組,通過評選優秀小組等量化機制充分調動小組長的積極性,做好老師小幫手。(催交做作業、提醒上課、初步批改作業、幫帶學困學生等等)。
(三)促進學生自我覺醒,自我激勵。
各個班級要充分認識對學生居家學習進行干預和管理的重要性,建議每天用10-15分鍾時間召開一日學情班會。
(2)網路教學家訪擴展閱讀:
上好網課,強化教師主導效果
(一)要配合班主任做好所分配學習小組的思想工作,當好班主任的助手,學生居家學習的導師;
(二)要在直播或聯播授課時,提前十分鍾線上侯課,除准備好授課內容外,要准備好授課工具(手機、電腦等)、調試檢測好網路,避免倉促上線,直播無法正常進行或時斷時續,影響授課效率。不給學生及家長留下准備不充分的印象。
(三)要進一步落實好課前動員、課中激勵、課後交流談心的課堂教學三部曲,通過連麥、語音回答、互動面板、激勵性的評價等手段讓學生深度參與,思維靈動,盡量把學生一節課的注意力掌握在老師的可調控、可掌控中。
⑶ 請問怎樣進行家訪更有效
家訪,顧名思義,自然是教師到學生家中,就學生學習、社會、品德教育等進行訪談。它是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家訪,從加強教育的實效性、有序性方面來說,無疑有利有實現家庭、學校在教時空上緊密銜接,有利於保證家庭、學校在教育方向上的協調一致,達到信息互通、交流互助、相互補充的教育功能。家訪很重要,但目前不少家訪卻走入了誤區。一、把「打電話」當家訪。電話作為一種便捷的通訊工具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庭。班主任利用電話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無疑能為班主任節約一些家訪時間,及時地與家長進行溝通。但打電話能夠完全代替家訪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打電話要受經濟條件的制約。且不說一些農村學生的家庭沒有電話,就算有電話,如果長時間的打電話必然會給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家庭帶來一些經濟負擔,同時也給僅靠工資維持生活的班主任帶來困難。其次,打電話的內容要受限制。由於受經濟條件的制約,班主任或家長打電話的時間就不會太長,雙方交流的內容必定有限,因此就不利於全面的分析和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二、把「開家長會」當家訪。開家長會是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加強學生管理的有效途徑。但開家長會往往會受到學校因素的制約,次數、規模甚至內容有時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開家長會不能代替家訪。具體表現在:(1)出席人員較為集中。由於全體家長或一部分家長同時參加,班主任講話的內容必然是面對全體,無法與一些「重點家長」單獨交流,根本不能體現家訪功能。(2)容易出現家長缺席。個別家長認為那麼多家長參加少一個無所謂,於是自己借故缺席。另有個別表現較差的學生怕開家長會,乾脆不告訴家長,也會導致個別家長的缺席。家訪的目的更是無法實現。(3)不利點明具體問題。家長會由於是集體會議,很少個別交流,因此對於「問題生」的具體問題缺乏交流,實現不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目的。三、把「請家長」當家訪。請家長是班主任處理學生問題常用的一種方法。有些班主任動輒就讓學生回家請家長,殊不知這種方法如果應用過當,不僅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且還會讓學生厭惡,家長反感,教育效果可想而知。與家訪相比,請家長明顯存在以下弊端:(1)成巨大壓力。班主任對家長的數落不僅讓學生自尊受損,而且也讓家長臉面無存,給家長、學生帶來無形壓力,對問題的解決無益。(2)會真假難辯。個別極端「問題生」為了逃避家長的責罵與體罰,便故意花錢僱人冒充家長,這樣的事件已屢見報端。(3)易誘發事端。一些班主任有時會讓學生自己回家請家長,殊不知這樣做很危險。由此導致的交通事故、離家出走乃至輕生自殺也並不鮮見。 四、把「發電子郵件」當家訪。隨著網路的迅速發展,家庭上網已不少見。許多學校為共享信息資源,網路教育進入校園。這為班主任利用網路開展班級工作,加強學生管理,溝通家庭教育提供了便利。一些班主任便利用電子郵件來與家長進行聯系,以期達到家訪的目的。可現實情況是:(1)范圍狹窄。上網家庭在城市並非普遍,在農村則更為少見,交流人數顯而有限。(2)真假難辨。家庭上網的學生容易篡改老師、父母的電子郵件,讓老師、父母真假難辨。(3)交流困難。雙方由於工作原因致使閱讀信件時間受限,再加上信箱中有來自各方面的電子郵件,也給班主任和家長交流帶來不便。由此可見,班主任的家訪也決不就是發發電子郵件。當然,班主任用打電話、叫家長、開家長會和發電子郵件等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家訪也決不是可有可無的。班主任只有充分認識到家訪的重要意義,克服家訪中存在的誤區,把現代的理念和傳統的方法結合起來,才能為提高班級管理水平插上騰飛的翅膀,讓家訪這一傳統的方法煥發出現代的青春和活力。 為了使我們的家訪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效果,使家長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工作,我們在家訪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對家長要平等互信。家訪過程中要做到心平氣和、真誠懇切,要給家長一種可親可敬可信之感,贏得家長的尊重、理解和信賴,以增強家長主動合作意識。2、對學生要多鼓勵少批評。用發展的眼光看每一個學生的問題,進行有效的鼓勵和適當的批評,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3、看問題要全面。談話內容要一分為二,抓住問題關鍵,做到曉之一理,取得學生信賴。綜上所述,我們所做的一切,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通過家訪,使老師、學生、家長之間營造一種和諧氛圍,使家長與我們走的更近,使我們的關系更加密切。讓家訪真正成為了解學生,溝通家庭和學校、老師的橋梁,使家訪工作取得實效。 城關中學 周雅麗
⑷ 你真的了解網路教育嗎談談你的看法
因為疫情的發生,各地各級教育部門都在積極籌備網課。線上教學的權威機構都有推出免費的課程。權威出版機構也有資源共享。對在職教師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基層教育局花費人力物力錄播課程,同事之間可以互相展示切磋。最好是計劃和學情相結合,強調老師的在線輔導、答疑,實現資源共享的最大化。實際生活中,有的孩子在課堂上都無法集中精力認真聽講,網課恐怕會更加地吃力。另外,近段時間比較時髦的打卡環節,也會令低齡孩子的家長朋友們感到負擔加重。
⑸ 中小學老師家訪將納入考核,這個行為真的合適嗎
家訪不管是直接家訪還是間接家訪,對孩子的教育都是用積極作用的。但把家訪納入考核,我作為老師只能是:呵呵……呵呵
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學生居住地分散,學生家離學校都比較遠,在這種狀況下直接家訪更是難上加難。
對於家訪,朋友,您如何看呢?來聊一聊吧!
⑹ 老師家訪一般問什麼
1、問學習興趣,不問學習程度
老師可以有意識地了解一下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這樣做,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在今後的教育中對其予以特別的關注。
老師不宜直接詢問孩子的學習程度或類似於「學習情況怎麼樣」等話題,以免對孩子產生「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者讓那些原來學習不那麼優秀的孩子產生失落感。
2、問優點,不問不足
老師可以多詢問孩子有哪些優點,這樣可以讓自己對孩子的認識更全面、更立體、更生動,也會讓孩子更加喜愛你,因為孩子明白——老師知道我有哪些優點。
老師不宜直接詢問孩子有哪些不足或缺點。這樣的問題容易引發家長和孩子的緊張情緒,甚至懷疑老師是不是會對自己或孩子產生偏見。孩子有沒有缺點,有什麼缺點,應該留待老師在今後的工作中仔細觀察了解,慢慢幫助孩子改正。
3、問家庭概況,不問個人隱私
老師可以問問孩子的家庭情況,比如家裡有哪些成員,家長從事何種工作,平時孩子更聽誰的話等。這樣做可以真實全面地了解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思考今後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幫助。
老師不要去窺探孩子家庭的隱私問題,比如家長的職務、社交圈等。這樣很容易引起家長反感,認為老師帶有其他目的。
4、問平時接送,不問作業監管
老師可以問問孩子平常上下學一般由誰負責接送,特別是對小學低段的孩子,可以記錄一下負責接送家長的聯系方式。對於自己上下學的孩子,老師要了解其出行方式,並做好安全提醒。這樣做能夠加深家校之間的了解,也可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
老師不太合適詢問孩子回家後作業由誰監管,因為會讓一些家長誤會老師是在推卸或轉移責任。現在網路上類似的報道比較多,難免會讓有些家長「想岔了」,反而影響了家校關系。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應該是老師、家長、孩子共同努力的結果。
5、問愛看的書,不問報的興趣班
家訪時問一問孩子「喜歡看什麼書」,不僅可以了解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還可以明確給孩子以及家長傳遞這樣的信息:老師非常關注孩子的閱讀。
如果有能力的話,還可以對家長指導孩子閱讀提一些好的建議,給親子共讀布置一些「任務」,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但是,像「報了什麼興趣班」這樣的問題,老師就不適宜去問。可能會讓家長或孩子產生這樣的感覺——老師鼓勵、支持學生參加課外補習,這顯然有違科學的教育觀。
⑺ 家訪有哪些方法
1、走訪家庭;
2、電話家訪;
3、家訪聯系卡;
4、預約家長來校;
5、建立微信群等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