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空降師德軍
Ⅰ 柏林 是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蘇軍攻佔法西斯德國首都柏林的戰略性戰役。1945年春,蘇軍已進入德境,A.希特勒為拖延戰爭,等待反法西斯同盟內部分裂 ,調集軍隊約100萬人死守柏林,集中力量對付蘇軍。蘇軍最高統帥部為徹底消滅德軍於其巢穴,結束歐洲戰爭,以3個方面軍250萬人的兵力進攻柏林。戰役於 1945年4月16日發起,先後突破奧得河、尼斯河防線。25日又對柏林形成包圍。蘇軍在對柏林的強攻中採取多路向中心突擊,經激烈巷戰,於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區,29日開始強攻國會大廈。30日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5月2日柏林衛戍司令H.魏德林將軍率部投降。8 日德軍統帥部代表W.凱特爾元帥在柏林簽署向蘇軍和盟國遠征軍無條件投降書。整個戰役,蘇軍共消滅德軍93個師,俘獲官兵約48萬人,繳獲火炮86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餘輛、飛機4500架。蘇軍損失30.4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輛、火炮 1220門和飛機527架。柏林戰役的結局,標志著法西斯德國的滅亡、蘇德戰爭和歐洲戰爭的終結。
1945年1月至4月中旬,德軍在東西兩線戰場都遭受到盟軍優勢兵力的沉重打擊。在東線戰場,蘇軍已在寬大正面上前出到奧德河和尼斯河,攻佔了維也納,從東、南兩麵包圍了柏林,距柏林最近距離僅有60公里。在西線戰場,美英盟軍進抵易北河,並向漢堡、萊比錫和布拉格方向發展攻勢,距柏林也只有100餘公里的距離。
雖然德國已完全失去了取勝的希望,但希特勒仍然決心把戰爭進行到底。德軍統帥部在柏林地域部署了「維斯瓦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兩個集團軍群的兵力,總計48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和6個裝甲師,共約100萬人,10400門火炮和迫擊炮,1500輛坦克,3300架作戰飛機,並將陸軍總部的8個預備師也用於柏林防禦,此外柏林市內還有守備隊20萬人。為了堅守柏林,德軍在柏林外圍的奧德河——尼斯河地區構築了縱深達20至40公里的三道防禦地帶。柏林市區防禦圍廓沿環城鐵路構築而成。市內設置了大量的街壘防禦陣地,甚至在臨街房屋的窗戶上都修築了堅固的射擊孔,使整個柏林城變成了一座巨型掩體和射擊陣地。希特勒聲稱:「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戰斗下去,正如菲德烈大帝所說,要一直打到那該死的敵人中有一個精疲力竭不能再戰為止」。
為了先於美英盟軍攻佔作為德國政治中心的柏林,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從1945年4月中旬對柏林發起總攻。為此,蘇軍調集了3個方面軍的強大兵力,共計162個步兵師和騎兵師,21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4個空軍集團軍,共約250萬人,42000門火炮和迫擊炮,625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7500架作戰飛機。蘇軍計劃以三路進擊柏林:以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作為最強大的集團和攻擊的先頭部隊突破奧德河東、西兩岸防線和附近若乾地段,從東面攻擊。 以科涅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前出到尼斯河東岸的南部直到蘇台德山麓,從南面攻擊。以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前進到奧德河下游,從北面攻擊。
進逼柏林
4月16日凌晨5時整,朱可夫下達了攻擊命令,蘇軍的炮彈呼嘯著傾泄到德軍的防禦陣地上,轟炸機轟鳴著向德軍頭頂投擲下大量炸彈,整個大地都在可怕的顫抖之中。20分鍾後,140多個探照燈一下子全部亮了起來,把德軍陣地照得通明,德軍士兵們目旋眼花,蘇軍乘機向對方陣地沖去。很快,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突破了德軍在柏林外圍的第一道防禦地帶。與此同時,南面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亦於4月16日晨在尼斯河畔發起進攻,迅速渡過了尼斯河。
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突破了德軍第一道防禦地帶後,當天中午即進抵到德軍第二道防禦地帶,但是,當蘇軍推進到該防禦地帶的樞紐澤洛夫高地時,卻遭到德軍的頑強抵抗,德軍憑借有利地形,頑強扼守每一條戰壕,每一個散兵坑,給予蘇軍很大的殺傷。朱可夫不斷增加突擊力量,並將兩個坦克集團軍投入戰斗,但幾次進攻都被德軍打退。4月17日晨,朱可夫集中了方面軍的幾乎所有炮火,在猛烈的炮火准備後,近千輛坦克排成一列縱隊向前推進,前面的一批坦克被擊中起火,後面的頂走它繼續前進。蘇軍士兵高喊著口號向前沖擊,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接著往上沖。此時防守在高地上的數師德軍已是傷痕累累,最終經受不住蘇軍狂潮般的沖擊,開始向柏林市區方向退卻,4月18日晨,蘇軍終於攻佔了澤洛夫高地,繼續向柏林城挺進。20日晨,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先頭部隊第3突擊集團軍在庫茲涅佐夫上將的率領下,抵達柏林近郊,使整個柏林城市區處於其榴彈炮和加農炮的射程之內。20日下午1時30分,蘇軍的地面炮兵群首次向柏林城內轟擊。
南面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強渡了尼斯河後,突破了德軍在尼斯河的防禦地帶,爾後強渡了斯普雷河,前進了30公里。當朱可夫的部隊在澤洛夫高地受阻時,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各坦克集團軍首先從南面向柏林突擊,至4月20日夜間,第3坦克集團軍突入了柏林市南郊,第4坦克集團軍也突進到柏林市西南郊。北面羅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於4月18日發起進攻,至19日強渡了東奧德河,牽制住了柏林以北地區的德軍「維斯瓦集團軍群」的兵力。
至此,德軍在奧德河——尼斯河的防禦體系被蘇軍突破,蘇軍3個方面軍晝夜不停地向前突進,開始對柏林實施合圍。至4月24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左翼部隊與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柏林東南會合,切斷了德軍第9集團軍與柏林的聯系,並合圍了該集團軍。4月25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從北面迂迴柏林的部隊與烏克蘭第1方面軍第4坦克集團軍在柏林以西會合,從而完成了對柏林的合圍。柏林以北地區的德軍集團,也遭到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部隊的夾擊,處境十分困難。同日,烏克蘭第1方面軍所屬近衛第5集團軍西進到易北河,在托爾高地與西線美軍第1集團軍會師。
市區激戰
鑒於蘇軍已兵臨柏林城下,希特勒決定德軍統帥部撤離柏林,他本人則留下「與柏林共存亡」。他下令軍事機關的所有參謀和文職人員都毫無例外地參加戰斗,並決定對按兵不動的指揮官要在5小時內處決,對退卻的官兵不僅要處死,還要在他們的屍體上掛起「逃兵」、「膽小鬼」、「他背叛了國家、玷污了德意志民族」的牌子示眾。
4月26日清晨,在柏林上空,蘇軍數千架飛機再一次投下了成千上萬噸的炸彈和汽油彈。在地上,平均每英里已部署到近千門的各種火炮集中射擊,柏林轉眼間成了一個昏暗的世界。轟炸和射擊結束後,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派出無數個突擊群和突擊分隊,從四面八方向市區突進。越是接近市中心,蘇軍前進越艱難。堅固的樓房、隱蔽的地下室、地下鐵道、排水溝壕等等,都為德軍提供了發揚火力的支撐點。因此,蘇軍不得不逐棟樓房爭奪,逐條街道攻取,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此時希特勒仍在做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對柏林守備司令魏德林說「局勢會好轉的,我們的第9集團軍即將到達柏林,同第12集團軍一起,對敵人實施反突擊,俄國人將在柏林遭到最慘重的失敗。」一向對希特勒「報喜不報憂」的德軍將領,使他們的元首不了解,部署在柏林東南的布施將軍指揮的第9集團軍已被蘇軍分割包圍了,無法向柏林運動。在柏林西南防守易北河的第12集團軍,由溫克將軍率領拚命向柏林靠近,但終因受到美軍的牽制和蘇軍的阻擊,在進至費爾希地域後就再也前進不了了。幾乎與世隔絕的希特勒,呆在總理府的地下暗堡里不清楚上述情況,仍不斷地發出由他簽署的無線電報,調兵譴將。實際上,一些將領已不再那麼堅決地執行他的命令了。
4月27日,蘇軍已攻入柏林市的第9區,凱特爾才給柏林打來一個道出實情的電報,電報承認第12集團軍不能繼續前進,第9集團軍也無法突出合圍。希特勒最後一線希望破滅了。柏林守備司令魏德林向希特勒提出了守軍從首都突圍的計劃,並保證「國家元首安全撤離柏林」,他還報告說,彈葯只夠2晝夜了,糧食和葯品幾乎告罄。陸軍總參謀長克萊勃斯將軍支持魏德林的突圍建議,認為從軍事的觀點看,這個計劃是有可能實現的。但是,希特勒意識到他已徹底輸掉了到這場由他發動的戰爭,他拒絕離開柏林,他要在這里堅持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4月28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所屬的第3突擊集團軍和近衛第8集團軍逼進了柏林的蒂爾花園區,這個花園區是柏林守軍最後一處支撐點,由於該陣地有政府辦公廳、國會大廈、最高統帥部等象徵第三帝國權力的最高首腦機關,所以,柏林守備司令部把黨衛軍最精銳的部隊部署在這里。崔可夫上將指揮的近衛第8集團軍首先向該陣地發起了進攻,當天下午跨過了蘭德維爾運河,佔領了德軍的通訊樞紐,掐斷了柏林與外界的主要通訊聯絡。深夜,第3突擊集團軍在庫茲涅佐夫上將的指揮下向國會大廈外圍的內務部大樓發起強攻,德軍進行著絕望卻又是最頑固的抵抗,戰斗一直持續到29日深夜,在守敵幾乎全部陣亡的情況下,這座大樓才被蘇軍攻佔。
29日凌晨1時,希特勒宣布與等了他12年的愛娃.布勞恩舉行婚禮。婚禮之後,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遺囑,指定海軍元帥鄧尼茨為他的接班人,他決定自殺並希望他們夫婦的遺體在總理府進行火化。30日下午3點30分,希特勒與結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寢室里雙雙服毒自殺,並且,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時,還舉槍對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扳機。接著,戈培爾等人將希特勒和愛娃的遺體抬到總理府花園的一個彈坑裡,澆上汽油進行火化。
Ⅱ 美軍是否參加柏林城防戰
有!但美軍做的比較隱避,因為柏林功陷後就是美蘇爭霸了!美軍早料到這點,也為更多的搶奪德軍資源所以有少部分美軍參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