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暑期工
Ⅰ 河南省林州市暑假哪兒手短期工 我十八了,想掙點兒零花錢
同求 咱一個學校的 我認識你
Ⅱ 暑期工的暑期工注意
受傷中暑,工傷保險條例無法保護
學生:第一次找暑期兼職,沒什麼經驗,能找哪些暑期工?
市人社局:一般學生兼職的經驗不足,可找些不需要很多技術含量且易上手的工作。例如產品促銷、派發傳單、裝扮人偶、電話調查、禮儀模特、家教、流水線暑期工等,這些是較為常見的兼職種類。不過所有的兼職要求的條件都大同小異,比如吃苦耐勞、積極主動、樂觀外向。
學生:看到心動的工作,如何進一步確保這份工的安全?
市人社局:關鍵是看到心儀的工作時可先打電話去確認是否收費,必要時可進一步確認是否需要類似於「培訓費」、「拍照費」、「保險費」、「抵押金」、「手工材料費」等變相收費項目。如果確定不需要收費後就確認對方的地址、聯系方式等,詢問身邊有兼職經歷的同學或社會閱歷較深的朋友,看看是否值得去。
還可以了解兼職單位是否正規,比如企業規模、求職者多否、企業執照是否齊全、工作崗位是否明確等,如果要去單位面試或想前去實地考察,最好拉上朋友陪同自己前去,還應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注意不要為了貪圖所謂「高薪」而誤入圈套。
另需提醒的是,兼職期間一旦發生傷害、中暑等,即便傷害與所從事工作有關,也無法得到工傷保險條例的保護,所以安全務工很重要。 最低工資標准管不了暑期工
學生:有些兼職要我填個人資料,還要我抵押證件,這個靠譜么?
市人社局:個人信息不可隨意泄露,證件更是不可抵押,甚至連身份證的復印件也不要輕易交出。如果在確定了兼職後需要身份證復印件時,可在復印件上寫清用途,以免被用於不正當的用途。一旦發現提交的證件復印件被用於其他用途,應立即報警。
學生:打工為了賺錢,做個兼職有最低工資標准嗎?
市人社局:因工作類型不同而不同。此外,不同地區對於同一種兼職的薪酬也會有差異,在部分地區,例如廣州的兼職工資有按小時計酬的,如洋快餐服務、配送員,每小時8至10元或者更高;也有按月結算的,一般還和實際勞動結果相掛鉤,勤勞的兼職學生,1個月下來的月收入應該能達到甚至超過1500元。不是職業勞動者的學生,並不能拿地方最低工資標准去要求老闆至少給你多少錢,因為這個標准管不到非職業勞動者。
同時,學生也不能強迫用人方與其訂立勞動合同、購買社保。《勞動法》保護不了暑期兼職行為,但事前與老闆訂立一份民事合同或進行關鍵性口頭約定,對於暑期工將來可能發生的糾紛處置還是有利的。 打工保留憑證有利維權
學生:暑期工沒有法律保障,那我們該怎麼保護自己,遭遇欠薪怎麼辦?
市人社局:由於學生暑期兼職不屬於勞動合同關系,沒有最低小時工資標准,報酬完全由雙方約定,這跟正兒八經地簽勞動合同正式上班的情況完全不同,所以大學生假期兼職不適用《勞動法》,而與兼職員工不簽訂勞務協議,彷彿成了國內眾多企業的慣例。但是這不意味著兼職就無法保障自己的權益。
在應聘上兼職崗位之後,可提出簽訂勞務協議的要求,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如果用人單位拒絕或推脫,你又希望繼續工作,可以在工作過程中,保留能夠證明你從事這份兼職的文字、語音、圖片和視頻記錄等,一旦合法權益受侵害,比如領不到酬勞時,可以作為維權的憑證。維權時,可找公安機關報案,到工商部門進行投訴,拿出自己收集的證據,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兼職多是苦差事
從記者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在紅火的短期工用工市場上,大學生兼職群體格外吃香,薪水也水漲船高,但實際情況是否如此?
記者多方了解到,家教、翻譯、推銷、做調查、賣報紙、派傳單、餐館服務員、看鋪面等工作是目前學生群體最熱門的暑期「工種」。記者從中挑選了部分「工種」走訪發現,暑期工崗位並不像看上去那樣輕松規范,在打工的過程中,學生暑期工權益的維護意識卻顯得相當淡薄。
場景1
服務員:時薪9.7元 工作重復單調
作為一名大三在讀生,由於放假期間「沒什麼事情可干」,家住在汕尾的小文(化名)決定,乾脆假期留在廣州通過打工兼職來學習實踐性的知識,體驗生活。碰過幾次壁之後,小文終於接到某大型跨國連鎖餐廳的面試通知電話。
面試只是詢問了幾個基本的問題:以前有沒有做過餐飲服務業,能否接受持續站立工作好幾個小時?小文沒想像到,那種長時間持續站立的疲憊與麻木自己難以承受。
「有一次我就是一直抖薯條、裝薯條,幹了5個小時。」小文就這樣重復無意義的動作,每天一上班他就將自己的時間安排上交給經理,經理根據員工的空閑時間進行排班。
「我的空閑時間多,經理就直接將我所有的空閑時間排滿了,之前我連續上了17天班,沒有休息過一天。」最後因為實在是太累,小文便向經理請了兩天假。「而且,從來不會准時下班。」原本當天安排的上班時長是8小時,就在快到下班時,經理就會過來說服小文加班,直到他同意為止。
在記者保證不透露公司名稱的前提下,小文才肯透露,自己的時薪是9.7元。在入職前會要求上交一些基本材料,如身份證復印件、發放工資的銀行卡、在讀證明、健康證明等。「但一開始我並沒有上交健康證,因為沒來得及弄,公司就說可以先上崗再補證。」
在餐飲服務行業工作,磕磕碰碰少不了。學生在工作過程中受傷,公司會給予一定的補貼嗎?小文說:「沒有的!像我之前燙傷是沒有補貼的,只能慶幸當時燙傷的程度不是很嚴重。」
「其實,我做得不是很開心。」小文有感而發,「沒能有一種輕松的心態去體驗,而是疲倦和麻木。」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或許是因為高密度的工作時間、機械式的工作,讓原本想通過暑期打工兼職學到一些實際知識的小文面露乏色。
場景 2
派傳單:烈日當空 一站6小時
每到暑假,廣州人流量較多的商圈、街頭可以發現,派發傳單的學生模樣群體特別多。
15日11點,烈日高懸,記者在五羊邨地鐵站入口處,看到一名瘦弱的小夥子正在向匆匆過往的行人派發傳單。男孩子叫小林(化名),剛剛初中畢業,這是他第一次出來打暑期工,他每天要在那裡站6個小時派傳單。
剛參加完高考的小馬也是派傳單大軍中的一員,這是她第二次打暑期工。第一次打工時,她本想在餐廳做服務生,可在飯店端了一天盤子後,發現自己的手臂特別酸疼,感覺整個手臂肌肉都在發抖。相比而言,她覺得「派傳單輕松多了」。
小馬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天氣好沒下雨,一般每天做足6小時,每小時10元,這樣一天下來就賺到60元,工資月結。這個暑假她打算工作40天,這樣在假期結束時她就可以拿到2000多元。
與記者交談的半個小時里,小馬派出去的傳單不足10份。不過,公司負責人對派發傳單份數沒有硬性要求,早上8點集合的時候領300份傳單,如果沒有派完,可以再拿回店裡。
像小林、小馬這樣在街頭派發傳單的學生不在少數,記者還采訪了一名曾派發過傳單的中山大學學生肖澤華。他告訴記者,當時他去打暑期工選擇派傳單,主要是想勤工儉學,但「家教太難找了」,當時剛好看到派傳單的招聘就去了,沒想到這份工作幾乎是無門檻,去了就上崗。肖澤華覺得自己在派傳單過程中還是學到很多東西,也體驗到了賺錢的艱辛。
廣州這么熱的天氣,在室外派發傳單可否拿到高溫津貼?對於記者的發問,肖澤華打趣地說:「你想太多了,(負責人)給買瓶水就不錯了。」他表示,萬一派傳單時太熱中暑了,那就只能「自己保重」了。
場景3
家教:中介貓膩多 心水工作不易找
長期以來,家教憑借其工資高、時間靈活、工作環境佳的優勢成為廣州大學生假期首選的工作之一。
學校的勤工助學管理中心是華南師范大學不少學生找兼職的首選中介。這個暑假,英語師范專業的李梓惠就在這里找到了一份心水的家教工作。她介紹,華師勤工助學管理中心家教部會對前來登記的學生進行培訓和考核,合格者獲得上崗證,然後才能接受家教工作。
此外,若家長和學生之間出現矛盾,家教部還會承擔起「調解者」的角色。記者以學生身份打電話詢問時,也得到了家教部工作人員肯定的回答。在正式家教開始前,中心還會出具一張注意事項,並特別建議學生第一次去做家教最好有同學陪同。盡管給出的工資不算高,這樣的安心服務還是吸引了不少同學到此處找家教。
官方中介有保證,私人中介的貓膩就比較多了。在同學的介紹下,暨南大學學生黃華平曾經在校外某家教中介機構找過家教工作。不同於校內勤工助學中心,這種中介的門檻比較低,不需培訓,沒有考核,但卻要學生先付出相當的費用。
此外,在介紹家教成功後,該機構還採取兩種方式收取費用。一種是按次數算,成功一次收一百中介費;另一種則是簽合同賺差價。黃華平和家長交流後發現,這之間的差價大約為每小時10到30元。
可說到合同,黃華平又顯示出不在意的態度:「就大概看一下,反正沒什麼差別。而且字好多,我看得好快。」問到是否想過合同會有漏洞,讓對方得以鑽空子,他卻調侃:「一般都是我們想怎麼鑽他空子,他們很少鑽得了我們的空子。」
相對私人中介的不靠譜,隨著各大名牌輔導機構的興起,進入名牌機構兼職也成為很多大學生的暑期選擇。
剛剛進入一家名牌補習社擔任助教的熊超同學為了能成功應聘,他前後經過了電話面試、現場面試、現場筆試以及現場試講等環節,還輾轉跑了好幾個校區,整個流程和應聘正式工作沒有很大差別。最後簽合同時,該機構還給了他15分鍾看合同,他也仔細地閱讀了相關條文,流程正規。
記者觀察
暑期工何時才能結束「自救」生涯
國家法規明確,暑期工期間的薪酬、福利、社保、安全生產、欠薪、最低工資標准等諸多與勞動有關的問題投訴,在法理上均無法得到勞動保障部門的保護。發生了糾紛,只適用於民法或刑法。勞動保障部門無法管轄暑期工這塊。
從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以往調解過的案子來看,暑期工的薪資待遇普遍較低,且沒有與用人單位簽訂任何協議,遇到問題不懂該如何維權。在林林總總的陷阱中,常見的有黑中介騙取介紹費,以「某某企業急招暑期打工者」的幌子引誘學生報名,收取中介費後再無音信;用人單位非法收取不同金額的押金或收取身份證、學生證作為抵押物;學生白忙一場拿不到勞務費等。
面對打暑期工陷阱,學生似乎只能靠「自救」,如掌握相關法律,熟悉工資和工作時間等許多保護勞動者權益的規定;懂得簽訂勞動合同,明確規定權利和義務;防人之心不可無,勇敢維護自我權益等等。
然而,學生稚嫩,要認清企業、中介的偽裝,他們還沒有這樣的「火眼金睛」,偏偏有關暑期工的法律條款,只是零星表述,許多呈模糊狀態。
顯然,為學生暑期工權益和尊嚴提供一把「尚方寶劍」很有必要。建議相關部門提前進行風險提示,深入勞務市場強化監管力度,開通綠色舉報平台。但當法律有所欠缺甚至空白,維權卻可能找不到對應的條款,無論是執法部門還是暑期工都有心無力,最需要的是從完善法規做起。
當然,並不是說專門為暑期工立法,關鍵是關於暑期工的使用、工資、工作時間、簽訂勞動合同等內容,能否有一個可以量化、細化的操作規范以及懲戒措施等。同時,執法部門一旦發現坑害學生權益的行為,也必須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有足夠的威懾力方能使人敬畏。
暑期工是還未走出象牙塔的學生對社會的「第一堂課」,希望這「第一堂課」不要讓他們「累覺不愛」了。
Ⅲ 暑期工干多久才算暑期工啊!
七月和八月上班的學生都叫暑期工,但是現在招收暑期工的比較少,一般最少都要能做滿三個月的!!
Ⅳ 林州零工市場在哪
哪裡有,在林州20年就沒有聽說過
Ⅳ 林州小時工大學生
現在都網上兼職了
Ⅵ 暑期打工
你很緊張,但回來又不會忘記想辦法解決,很好的一個高中畢業生,有點潛力,你的反思思維應該繼續保持下去.
暑期工沒必要上面你說的那麼麻煩,你直接和老闆說你就做2個月的短期促銷或導購,前提是你可以說工資不用太高,比你想要的多幾百就行(比如1000,1200).現在最底保障底薪都920元(廣東東莞)了.所以不用害怕.
Ⅶ 暑假哪裡有暑期工可以做
做臨時工,最主要的是要方便,如果離你住的地方近,可以去試試。
Ⅷ 我想打暑假工,可是我不敢去。。16歲從來沒打工一次暑假工過
那看你在哪裡了!一般都是要到發展比較好的城市去,那些城市人來人往很多,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可以讓人認識到人性的多面性。暑假工一般都是到工廠或服務行業去得多一點。
這只是我自己的一點經驗與看法。僅供參考!!!
Ⅸ 暑期工一般招收年齡是多少
參照勞動法的規定,年滿16周歲即可參加工作了。
一個方法,是上網找當地的兼職信息,但無法保證招聘企業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另外一種方法是花點錢,委託中介公司幫你找兼職,一定要找有正規資質的中介公司,不然也有被騙的可能。
兼職一定要能為今後的求職就業作打算,這個也是一種優勢,一種寶貴的工作經驗,我們現在關注的不是錢,而是這個崗位能讓自己學到多少東西,如果真的很鍛煉人的崗位,再苦再累自己倒貼錢去上班,也得去,為的是將來長遠的發展啊!
很多應屆生就是在兼職實習中,由於表現出色而被單位留用甚至於晉升到更高的崗位,可以看出兼職、實習也是種另類的求職有效渠道,總之,付出是會有回報的,多做多看多思考+少說少抱怨少計較,就能離成功越來越近了,大家都是從最最基層開始做的,加油吧!記住,一切以「發展」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