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樹立良好師德

樹立良好師德

發布時間: 2021-10-09 17:34:12

⑴ 青年教師如何培養良好的師德師風

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才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1、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必須知道愛生是立業之本,讀書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師都要愛讀書、讀好書,我們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讓學生終身受益,而不是喪失學習興趣。我們只有從內心愛上這份職業,才不會叫苦叫累,學習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甘為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2 、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並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辟新教法。努力使課堂教學實現朴實、高效、生動、獨特。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有效地備課,體現教師教學的智慧,常規教學做到扎實有效。 3、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於律己。教師要知道教育是一朵雲吹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心靈感動另一個心靈。我們要學會喜歡學生,喜歡和他們在一起,這樣才可以發現他們的優點,我覺得「身臨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4、刻苦鑽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蓮山課~件 ]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准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至於誤人子弟。 5、加強學習、提升教師魅力。 在培養人的道德素質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有一種奉獻的精神,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受到他人的稱贊和社會的褒獎,就是他具有能夠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他人和社會作出貢獻的品質。報告中的有些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受人景仰。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對工作埋頭苦幹、精益求精的態度;對生活艱苦奮斗、樂觀向上的作風;對教育事業作出巨大的貢獻;對待教書育人工作的神聖態度,真心實意,踏踏實實,自覺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模範老師們的成功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修品練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是學生矚目的焦點和榜樣,必須努力學習,提高自我修養,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師要重視修品練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學術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學生,起良好的示範作用。教師要進德修業,為人師表,獲得學生的愛戴敬重,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模範老師們對教學的改革告訴我們:教師除了要修品,還要練功。要勇於改革和實踐,探索和創新。 以上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學習體會。我將堅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能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能夠把自己所學奉獻給學生,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

⑵ 幼兒教師怎樣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

你好,一點通網校回答你的問題 這個是學術問題,可以寫書了。

⑶ 教師如何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

新課程《品德與社會》與現在開設的「思想品德」課和「社會」課相比較,有一些突出的特點:

一是以育人為本,重在兒童文明行為習慣、 良好道德品質和健康的社會性發展的培養,目的是把兒童培養成為熱 愛生活、樂於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性發展的好學生;

二 是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密切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組織、 安排教學內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傾向;三是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通過學生的體驗、參與和實踐,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培養道德 情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避免簡單說教;四是突出綜合性, 強調活動性。

在該課程的具體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了「三活」。

師生關系平等鮮活,教育內容貼近生活,教學途徑多樣靈活。

一、師生關系平等鮮活教育事業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是師生關系。學生稱老師為「恩師」,把對自己幫助最大的老師譽為「良師益友」。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學生的人格,是處理師生關系的基本 原則,而師生關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義,同時它也是教育活動得以良好實施的前提和保證。 「熱愛學生」的要求是:「關心愛護全體學生, 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平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 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這些規范充分體現了新型的師生關系----角色差異與人格平等:一方面,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 過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教師教書育人,嚴格管理。學生認真學習,掌握知識,二者必須完成不同的職責;

(1)平時多與學生接近, 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如下課後,到學生當中去和他們一起談天說地,和他們一塊玩一些有益義的游戲活動等。

(2)以身作則,以理服人。

(3)遇事有耐心,對學生要多一點關愛。

(4)課堂上多些微笑。教師臉上的表情是課堂教學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師臉上表情呈現出嚴肅,那麼學生會有一種畏懼心理,他怕上課教師提問自己答不出而受到教師的批評,從而使課堂氣氛很難活躍起來,教師上課感到吃力, 學生學習也感到吃力,這樣一來,教師既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又不能調節師生關系的和諧。反之,如果課堂上多帶些微笑,上課時對學生多幾句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課堂上讓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見解或主張。那麼,課堂上必然會出現積極舉手發言,爭搶回答的局面;那麼,課堂氣氛就會非常活躍,學生的積極性 就會調動起來;那麼,課堂上就會形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氛圍; 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不僅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個人的長處 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學生的膽量也會逐漸變大。而且進一步促進了師生關系健康和諧的發展,最終達到建立平等鮮活的師生關系的目的。具體到新課程《品德與社會》教學,在師生關繫上的一個重要理念表現為民主參與。

更多教師評論

民主、平等而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師生合作、共同進步的先決條件。師生之間雖然角色不同,但人格和地位是平等的。教師應改變師道等平的傳統觀念,把學生看做是 學習的主體,與他們進行平等的交往。現就如何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應注意感情投資,用愛心感化學生。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名學生。所以面對學生要具有博大的胸懷和真摯的愛心,發自真心地喜歡它們、包容他們、體貼他們。
二,加強自身的修養,提高道德素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教師,無論是什麼專業課的教師,都要不斷加強師德修養,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給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師表形象。
三,樹立相互尊重與理解的觀念。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放下高高在上的主宰地位,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從另一個角度說就是我們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朋友,與學生保持良師益友型的朋友關系。

四,真心的愛你的孩子們,用心的關心你的孩子們

五,師生之間雖然角色不同,但人格和地位是平等的。教師應改變師道等平的傳統觀念,把學生看做是 學習的主體,與他們進行平等的交往。

⑷ 良好的師德師風表現

一、做一個學習型教師

教師的從教之日,正是重新學習之時。本人能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用心投身於教科研工作,大膽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教改嘗試。在每上完一篇課文後,我都會寫下自我的反思,以不斷督促自我進步。工作之餘,我盡量每一天擠一點時光閱讀專業類的書籍,不斷給自我充電,努力豐富自我的文學內涵。

二、做一個富有愛心的教師

愛學生,就務必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務必把學生當作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學生,要以尊重和依靠為前提,要做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章、嚴中有信、嚴中有度。我經常從小處著手,從學生關心的事尋求最佳教育時機,給學生春風沐浴般的教育。作為班主任,我主動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找一些不一樣層次的學生談心,努力進入每個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其次,我和家長也用心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或上門家訪或主動打電話給家長,使家長的教育更具理性。

三、做一個理念新的教師

目前,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已經全面推開,在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結合自我所教的學科,用心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英語課上,我把英語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學習情境,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發現,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提高學習潛力。使學生的知識來源不只是老師,更多的是來自對書本的理解和與同伴的交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

⑸ 教師怎樣提高自身師德師風

身為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自身的師德師風,教學質量重要,但是師德師風更為重要。如何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呢?以下是我的建議:

一、做一個有責任感、敢於擔當的教師。

教育是一項社會事業,大到國家,小到千萬家庭以及學生個人,人們都把未來寄託在孩子身上。而孩子的成長與教師的責任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個有責任感、敢於擔當的教師是非常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學生在評價一個教師時,一般都以「負不負責任」為標准。而家長們更放心把孩子託付給負責任的教師。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應該學習老教師們的責任感:在思想上,要注意學生是積極還是消極,經常與他們進行心靈交流;在生活上,要關心學生是否很好地適應了學習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在教學中,備課時要精細地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布置什麼作業等;在課堂上,落實到每個細節,為每一個學生能聽懂本節課負責;在課後做到為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深入理解精心布置作業,並認真落實檢查。當我們全面地為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時候,學生不僅會尊重愛戴我們,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對學習的興趣。

二、尊重、理解學生

我們常在說要關愛學生,而真正的愛在於理解和尊重,但如何理解學生成為了我們共同的難題。我們通常認為作為語文老師是能很好和學生交流的,因為每周的周記就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其他科教師特別是理科教師就沒有這樣的一個平台。其實不然,任何科目的老師都有很多平台和學生交流,關鍵是要做一個有心人。從第一次課開始,可以和學生說明我們作業本上的內容不僅是每天布置的題目,同學們還應該在交作業時把自己課堂上沒聽懂的內容、生活中的煩惱、對老師的意見等等寫上,在批改作業本時可以知道同學們的難題和煩惱,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
另外,在期中期末考完用一節課發卷子,發完後請他們安靜地反思這段時間的學習,寫一段話總結一下他們的進步和倒退。學生拿到成績時,心裡活動一般是很復雜的,這時的言語往往是內心的真實流露。這時,可以叫同學順便寫一下對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很多同學都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寫出來。這樣從作業中,還有平時的談話中就大體可以掌握他們需要什麼樣的課堂,甚至是什麼樣的老師,從而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理解問題,進而尊重他們。

三、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教師這一職業有很強的示範性。一位校長在做崗前培訓時講過一個故事:他們下到一個山村學校去考察,發現有一個班的學生都是把褲腳挽起上課的,後來發現,原來這個班的班主任經常把褲腳挽起。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效益的模範,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示範作用在塑造學生心靈過程中是其他任何影響都不可比擬的。我們的衣著、言行舉止等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凡事以身作則,對學生最具有說服力。

四、團結合作,教學相長

學生的身心發展,不是一位教師的個體勞動所能獨立完成的,它是各個科任教師、學生群體、學校、家庭及社會所共同影響的結果。教師之間要相互合作,共同補台、團結協作才能帶好整個班級。
在團結合作的同時,也要學會相互學習。學校的教研組制給我們搭建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學習平台,積小流以成江海;而課堂教學又給我們創造的另一個學習環境:教學相長。《學記》中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中從學生身上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增長自己見識。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最重要的是要從學生身上學會如何去教他們,如果能掌握學生理解問題的方式,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引導他們學習,效果會非常好。

⑹ 如何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發言稿

一、做一個有責任感、敢於擔當的教師。

教育是一項社會事業,大到國家,小到千萬家庭以及學生個人,人們都把未來寄託在孩子身上。而孩子的成長與教師的責任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個有責任感、敢於擔當的教師是非常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學生在評價一個教師時,一般都以「負不負責任」為標准。而家長們更放心把孩子託付給負責任的教師。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應該學習老教師們的責任感:在思想上,要注意學生是積極還是消極,經常與他們進行心靈交流;在生活上,要關心學生是否很好地適應了學習環境等方面的問題;在教學中,備課時要精細地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布置什麼作業等;在課堂上,落實到每個細節,為每一個學生能聽懂本節課負責;在課後做到為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深入理解精心布置作業,並認真落實檢查。當我們全面地為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時候,學生不僅會尊重愛戴我們,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對學習的興趣。

二、尊重、理解學生

我們常在說要關愛學生,而真正的愛在於理解和尊重,但如何理解學生成為了我們共同的難題。我們通常認為作為語文老師是能很好和學生交流的,因為每周的周記就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其他科教師特別是理科教師就沒有這樣的一個平台。其實不然,任何科目的老師都有很多平台和學生交流,關鍵是要做一個有心人。從第一次課開始,可以和學生說明我們作業本上的內容不僅是每天布置的題目,同學們還應該在交作業時把自己課堂上沒聽懂的內容、生活中的煩惱、對老師的意見等等寫上,在批改作業本時可以知道同學們的難題和煩惱,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
另外,在期中期末考完用一節課發卷子,發完後請他們安靜地反思這段時間的學習,寫一段話總結一下他們的進步和倒退。學生拿到成績時,心裡活動一般是很復雜的,這時的言語往往是內心的真實流露。這時,可以叫同學順便寫一下對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很多同學都會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寫出來。這樣從作業中,還有平時的談話中就大體可以掌握他們需要什麼樣的課堂,甚至是什麼樣的老師,從而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理解問題,進而尊重他們。

三、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教師這一職業有很強的示範性。一位校長在做崗前培訓時講過一個故事:他們下到一個山村學校去考察,發現有一個班的學生都是把褲腳挽起上課的,後來發現,原來這個班的班主任經常把褲腳挽起。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效益的模範,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示範作用在塑造學生心靈過程中是其他任何影響都不可比擬的。我們的衣著、言行舉止等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凡事以身作則,對學生最具有說服力。

熱點內容
閨蜜家訪 發布:2025-04-27 01:43:17 瀏覽:160
數學故事高斯 發布:2025-04-27 01:41:44 瀏覽:891
學習雅思哪裡 發布:2025-04-27 01:30:50 瀏覽:273
儀隴教育網 發布:2025-04-26 23:36:34 瀏覽:762
櫻花有哪些 發布:2025-04-26 23:06:38 瀏覽:58
在職研究生有哪些專業 發布:2025-04-26 22:53:52 瀏覽:204
美術活動教案大班 發布:2025-04-26 22:28:57 瀏覽:40
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時練答案 發布:2025-04-26 21:59:26 瀏覽:235
一汽大眾有哪些品牌 發布:2025-04-26 21:56:09 瀏覽:91
五年級的數學題及答案 發布:2025-04-26 21:47:06 瀏覽: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