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百度雲
1. 師德師風建設 詩歌
1、《尋雍尊師隱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樹聽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譯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
撥開濃雲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塗塗的流泉。
溫暖的花叢中卧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
與雍尊師交談起來一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彌漫的寒山。
2、《酬問師》
唐·劉商
虛空無處所,彷彿似琉璃。
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譯文:
虛空的心是無所不在的,就像古時候的琉璃瓦是那樣的明凈。
誰能到達詩詞中那樣的心境狀態呢,只有禪心才能產生美妙的詩詞。
3、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像從枝頭上掉下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4、《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
綠野堂建成之後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5、《新竹》
清·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譯文:
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
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
2. 我字組詞有哪些
我字組詞:忘我、知我、我寶、我師、舊我、頗我、我相、自我、我家、我們、大我、故版我、小我
拼音:權wǒ
部首:戈
筆畫:7
五筆:TRNT
反義詞:人 、你 、爾 、敵
釋義:
〈代詞〉
1.(會意。從戈,從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義:兵器。基本義:第一人稱代詞)
2.自稱;自己
〈形容詞〉
1.自己的 。
2.表示親密的 。
筆順讀寫:撇、橫、豎鉤、提、斜鉤、撇、點
四角號碼:23550
(2)師德百度雲擴展閱讀
1.忘我[wàng wǒ]
為了國家、集體的利益而忘掉自己。形容公而忘私:~地勞動。
2.知我[zhī wǒ]
通俗的意思即了解我。
3.我寶[wǒ bǎo]
師德行高邁,博通顯密之學,座下學徒雲集。
4.我師[wǒ shī]
對道人、法師的親切稱呼。
5.舊我[jiù wǒ]
從前的我。引申指過去的思想、作為。
3. 求有關師德的典型案例與分析
師德典型分析與案例:
教育需要藝術,不講藝術的教育往往很難達到教育目的,甚至還可能造成相反的後果。教育藝術的創造產生於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以教師愛的科學為基礎的,是即懂得施愛的有效方法,又能因時、因地、因人制宜,講求靈活性,並能使自己的個性得到適度的張揚。在拋撒愛給所有不同學生時,能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像春風化雨,不覺不曉,沁人心脾,能「從心所欲又不逾矩」,達到「游刃有餘」的境界。它體現為愛的科學、愛的靈活,愛的有效,愛的有特色。
一 樹立激起情感波瀾的典型形象
教育藝術是教育者通過典型形象激起情感波瀾的一種藝術,教育藝術力量體現的是人的情感的力量。平日里,我們當教師的要求學生做到這些,又做到那些。可是教師自己做的怎麼樣呢?在學生中的形象如何呢?九月一天的下午,年級組織初一學生步行去區衛生站檢查身體。學生們從小學剛入學十幾天,身體嬌弱,心理稚嫩。可天有不測風雲,還沒等檢查完身體,就下起了大雨。雖然去的時候已經叮囑學生們帶上雨傘,可是雨傘數量少,合不上兩個人一把傘。天色已晚,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鍾了,雨嘩嘩啦啦的下個不停,還有步行四十多分鍾的路途,這是我當了十幾年班主任組織學生活動第一次遇到的極惡劣的環境。女生先檢查完身體了,我把她們的人數點清,分配兩人一組一把傘,剩下一組沒有傘,我就把我的傘給了她們。隨後男生也檢查完了,還是分配兩人一組一把傘,剩下四個男生沒有雨具,我就把小個的男生改為三個人一組一把傘。隊伍出發了,學生們在雨中艱難地走著。我冒著雨呵護著學生隊伍,一會跑到排頭指揮他們過紅綠燈,一會跑到隊尾讓掉隊的學生跟上,每次穿地下道時,我都要讓學生停住及時點名。鞋子灌進了雨水,衣服貼在了身上,頭上的雨水順著頭發不斷地向下流淌,眼鏡模糊了,……
學生們無一人受傷,安全地返回了學校。第二天也無一人生病,學生們的學習生活順利地進行著,我的心情異常地疏朗了起來。可是我幾年都沒有復發的氣管炎犯了,嗓子腫脹,整夜不停地咳嗽,胸悶氣喘,可我一天也沒有休息,堅強地認真工作著。 學生們以後再看我時,我感覺他們的眼睛發亮,精神百倍,變得更加懂事了。
二、向學生坦示真誠
教育藝術是教育者坦示真誠,堅持實事求是的一種藝術。教育藝術力量體現的是人的真誠的力量。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人與人之間有什麼比真誠更能打動人、激勵人呢?剛剛送走的初三(8)班是全年級最出色的一個班,但臨近中考時,表示出了浮躁、不安的情緒,其中還有幾個學生因科技特長生已被保送到本校,因此忽視復習,甚至放棄復習。面對這種狀況,我心裡很著急,一方面盡力壓縮復習內容,力求授課時精講精煉、新穎生動,一方面我向他們坦露我積攢在心裡多日想說的話:「你們是我在十幾年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的最好的一屆學生,你們是那樣的聰明智慧又謙卑恭敬、品德高尚,希望你們給我一個機會,在這次中考中創造奇跡,讓我在教師的生涯中永遠以你們為驕傲,以你們為自豪。」話音剛落,同學們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久久才散去。最後初三(8)班在中考中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三項指標位於全區第一,其中有一個同學得了120分(滿分),兩個同學得199分。他們的成績讓我驚嘆不已,也讓我暗嘆到教育學生真要講藝術呀!如果我當初,面對他們煩躁的情緒,加以粗暴的批評和指責,或下指標令,生硬地要求他們考多少多少分,或說考不了 分就考不上 重點高中,這樣不僅沒有給學生解除煩惱,還給他們造成更大的壓力,並會因此而討厭我的,中考怎麼還會有這么好的成績呢?
三、創造和諧的教育氣氛
教育藝術是教育者創造和諧氣氛,增進理解信任的一種藝術,教育藝術力量體現的是人的和諧的力量。一個班主任把一個班級治理得好壞,取決於他與學生關系融洽的程度。班主任與學生關系不融洽的原因多產生於看不到學生的優點,抓住學生的缺點不放,不相信學生會把事情做好,生硬地批評和斥責學生。我們常常聽到有人這樣的說:「我小時候不喜歡 課,因為任課的 老師惡狠狠地批評過我。」《羅蘭小語》中有這樣一段語錄:「——每個人都有他優良的內在,同時每一個人也有他反抗、敵對和故意自暴自棄的一面。你如果希望一個人拿出好的一面來,你要使他覺得你願意相信他的「好」,並且願意接納他的「好」,你如對一個人打擊,輕視,對他表示不信任,他就只好拿出他壞的一面來對你表示抗議了!」
(一)你行,你能行
九月底要開運動會,體育老師在體育課上,抓緊時間給學生們排隊,選旗手、護旗手,練習入場式。選重的兩個護旗手,很令我擔心,因為他們平時紀律散慢,行為舉止不夠端莊,東張西望,且一站三道彎。但兩個人個頭一樣,胖瘦相仿,具有對稱性。我忽地,念頭一轉,心想就是他倆了,不成我也要讓他們成,如果他們連這件事也做不好,還能做成什麼呢?我於是鼓勵他們說:「你們倆當護旗手太恰當了,很帥氣,頭腦靈敏,動作協調。」他倆大概也是第一次當護旗手,受寵若驚地挺起胸,昂起頭,信心百倍地踢著正步向前走,練了一遍又一遍,還真像那麼回事。在運動會開幕式那一天,他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使班集體受到了學校的表彰。激勵學生去做開創性的事情,使他們在努力中改變自己,體驗成功,這難道不是一件師生關系融洽,共同進步的美好事情嗎?
(二)隱藏式警告與批評
幾乎任何人都願意聽到別人的贊揚而不願意聽到批評,特別是老師具有「裁判」身份說出的話更讓學生刻骨銘心,話語稍有偏差就會傷了一個學生。 九月的月考結束了,班中有一位男生的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可我發現他有點驕傲了,在最近的參觀活動中,隨意說話,話中露出狂氣。我看在眼裡,暗自盤算著,一定要找個機會說說他。第二天,上數學課時,我讓他到黑板上做題,本來讓他求代數式a2+2ab+b2的值,他確沒有直接代入a、b的值,而是把a2+2ab+b2轉化成(a+b)2後再代入求值的,對剛入學一個月的學生來說,知識已經超前了,我高度地贊揚了他的做法,說他是一個有心計的學生,很注意知識的積累和應用,因為a2+2ab+b2=(a+b)2這個公式我們還沒有學過,只是小學在奧數班講過。我接著說在這次月考中成績名列前茅,希望同學們向他學習,同時也希望他把這份分數永遠保持到今後的每一次考試中去,因為一、兩次考試成績好,不難,難的是永遠成績好,我這樣說,實際上表揚中加雜著警告,既表揚了他,也提醒了他不要傲氣,要把好成績保持下去。 有了我對他說的一片話,他的處世態度平穩多了,從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誠懇」二字,浮傲之氣一掃而光。
教育藝術的創造路無止境,只要我們教師真心的愛學生,誠懇的對待學生,努力找到最佳、最精彩的教育學生的篇章,就會變成一曲演奏師德的感人頌歌。
4. 師德演講的背景音樂
Tears眼淚 - The Daydream
Carrying you(君をのせて) - 宮崎駿
kiss the rain - 雨的印記內 鋼琴版容 - 鋼琴版
Annie's Wonderland - Bandari
5. 如何增加師德
加強自身的學習,是教師師德修養的必要途徑。正確的理性認識,是自覺行動的前提,教師師德修養離不開科學的理論學習。古人雲: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其中的學、問、思、辨,講的就是通過學習與思考,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離開了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指導,教師師德必然會迷失方向。第一,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理論,不斷從中汲取精神營養,提高認識,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社會理想。只有透徹地認識人生價值,深刻地把握社會發展規律,真正解放思想、開拓開放,才能擺正個人和事業的位置,正確處理義與利、奉獻與索取的關系,才能明確自身發展的方向。第二,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教育科學是人類長期教育實踐的概括和總結。學習和掌握教育科學理論,有助於教師深刻的理解師德修養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從而提高履行師德修養的自覺性。第三,學習優秀教師的模範事跡,在心中確立崇高的師德榜樣,升華自己的師德境界。因為一切優秀教師的道德實踐,都是師德規范原理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具體化,具有鮮明、生動、形象的特點。教師要像古人說的那樣: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一定會有益於師德品質的養成。如:李振華、姜伯成、陳善和等模範教師,他們立足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服務,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會使人的靈魂受到洗禮,思想境界得到升華。2、勇於實踐,總結經驗。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也是道德修養的基礎。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只有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事實證明,教師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更好地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是非善惡,認識加強自身修養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一個教師的師德認識再深刻,師德情感再深厚,如不進行道德實踐,其師德意志就無從談起,更談不上能養成優良的道德習慣。教師在學習科學理論的同時,還必須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不斷錘煉,不斷進步,不斷升華。3、互動交流,共同提高。在同一個學校,教師之間要相互學習、互相借鑒,強化團隊合作意識,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不同學校,要求教師們通過互聯網,校際之間協作互動、資源共享,這對於教師更好地開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師德修養是大有裨益的。4、內外結合,形成合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除了提高教師自身的主觀積極性、自覺性外,還要加強外在的監督和激勵。對於忠於職守,職業道德高尚,教書育人效果好的教師要給予鼓勵。引導和鼓勵教師之間相互學習、探討、交流和借鑒,使教師好的工作經驗和做法得到肯定和推廣,促進教師向科研型、理論型的高層次邁進,逐步形成一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環境。
6. 老師,你好。求百度雲全集
你好,我是大魚兒吐泡泡1,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https://pan..com/s/1XQkrsFL5lOy5MKmTv3_nVQ 提取碼: n9p5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2的分享
7. 誰知道關於師德的文章
師德無價。學子對恩師的追隨,如同雲翔而影從。
再沒有什麼比師魂的陽光更有無窮的魅力的了。
再沒有什麼比師行的榜樣更有無比的功能的了。
我從小就喜歡教師這一職業。現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從教至今已經有幾個年頭,我深深地感到教師的物質生活相對清貧,但精神生活卻無比充實。每當看到那一雙雙渴求的目光,一張張專注的面容,不由得讓人身心激動,似乎融入到無比聖潔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贏得了壯麗的升華。我們的奉獻雖然不見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課堂內外淳淳的教誨,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師的道德品格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正如古詩所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是的,教師的職業是平凡而瑣碎的,教師的生活清貧而艱辛的。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老師們臉上卻永遠掛著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為老師們都願自己像一片綠葉,默默地去成就果實的輝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滿天…有一個曾做過教師的人說:教師這工作是少有的凈土,如果能在光榮感之餘再多點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幹下去的。
說起來,教師這職業到底給了我們許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態,一種相對安定的生活,一個三餐准時的習慣……所以,那些多年不見的朋友聽說我做了老師,往往都會問:你的薪水高嗎?你的待遇不錯吧?
可是,即使是再關心我的好友,也無人問及,你幸福嗎?
我幸福嗎?
幸福是什麼?也許我們記住了許多快樂的場面,可幸福卻是一種自己靈魂的問答。
當然,你完全可以選擇愛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獲得幸福。但當你身為一名教師,就有了一份以愛為主題的職業,那就去愛你身邊的孩子吧,像寬容你親人的小脾氣,和原諒你的孩子的惡作劇一樣,去接納他們的優點和缺點。記得有這樣一篇課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身受盲聾啞三重殘障,七歲以前一直生活在無聲無息、沒有光明的混沌里,直至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她的老師沙利文。沙利文老師用了畢生陪伴這可憐的孩子,將她由一個無知、粗魯、暴躁的動物,變成了一個勇敢、博愛、發現孩子們一個小小的進步時,無不歡欣雀躍,這樣巨大的幸福感難道還不夠嗎?
幾年的工作經歷,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不同於一般的愛,她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不是嗎?母愛容易出現溺愛,友愛需要回報,情愛是專一、自私的愛。而師愛是嚴與愛的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積極主動的愛。這種愛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一位哲人說過「教師的愛能使犯了錯誤的學生重新振作起來,教師的愛是用深情溶化學生心靈上久積而成的『堅冰』,教師的愛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愛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雖然有時也會因學生的調皮而埋怨,因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他們的違紀而失態,雖然有時也感到很累,很煩,但這時心中總會湧起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我是老師,我要給這些尋夢的孩子引路,在他們心裡寫一本最美的書。這強烈的意識不斷激勵我以真誠去擁抱每一個學生。與孩子朝夕相處,我始終想著兩句話,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使我對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責,多了一份尊重。 家長把天真爛漫、聰明伶俐的孩子交給我們培養,這是對我們的極大信任。我又怎麼能不全身心地去愛他們呢?我堅信,皮格馬利翁能用真情使石頭變成少女,我們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誠的愛心感動上帝,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我面對的全體學生。
「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但是,我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會無怨無悔,我不是沒有想過三尺之外的世界,然而,當清晨走進校園,面對一個個標準的隊禮,一聲聲清脆的「老師早」;當走進聖潔的課堂,看到一雙雙渴求甘霖的雙眸,一顆顆等待塑造的無邪的心靈;當課間跟孩子們泡在一起,看到一個個生龍活虎的身影,一張張天真爛漫的笑臉;我又是那麼激動,那麼滿足,終而丟不下九月的承諾,離不開那笑靨的花朵。
今天,網路時代和知識經濟的並駕齊驅為教育賦予了全新的內涵,「育人」已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傳授知識,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設者的素質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學工作。雖然我不可能把學生步入社會後幾十年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但我可以培養他們扎實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慾望、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創造的本領。雖然我不指望能培養出多少「牛頓」和「愛迪生」,但也絕不能讓「牛頓」和「愛迪生」在我的手中埋沒。正因如此,我願以一個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誠摯,投身於教育改革的風尖浪頭,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地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贏得世人的尊敬,社會的肯定,努力實現我真誠的育人理想。
8. 有關師德的教育文800字
古語雲:「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師愛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博大無私的愛,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對教師教學生涯的最好寫照。盡職盡責是教師基本的道德規范。教師職業是「人類幸福和自我完善」結合的職業。多少教師,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伴著三尺講台、一支粉筆,播撒著希望的種子,開啟著孩子的心智,書寫著人生的真理。我自豪,因為我就是這樣一名教師,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無悔,因為愛與責任堅定了我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
師愛,是教師之靈魂。 這種愛要求是一種崇高的愛,即「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俗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師就是那一個「愛別人孩子」的神。一個沒有愛心的教師,也就不能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但是,這種愛又不能完全等同於父母的愛:我們不能孩子抱在懷里,而是要把學生裝在心裡,對他們傾注著全部的心血,關注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生病時噓寒問暖,困惑時解疑答惑,頹喪時鼓舞激勵,迷茫時指點方向……
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心去喚醒學生,教會學生去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我們要用我們的言行感召學生,影響學生去愛學習,愛勞動,愛助人,愛創新。這樣,我們的價值就能得以盡可能大的體現,我們也就可以無悔自己的選擇了。
責任,是教師之本職。「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完成教育的使命,教師必須牢牢地樹立起責任意識。教師工作是平凡的,是由每天點點滴滴的「平凡」的事情組成。然而,「一個孩子的失敗,對一個教師來說,只是幾十分之一的失敗,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所以,教師應該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性感。
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的基本任務。站在講台上看著下面幾十雙渴望的眼睛時,教師要有把他們教育成才的責任感。為了傳授知識,我們有責任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經常閱讀專業書籍,積極參加研修活動,不斷改進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及時進行歸納總結,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以適應新課程教學的需要。如果沒有強烈的責任感,不僅會誤人子弟,而且也過不了自己良心這一關,這就是教師的責任。
作為教師,為人師表的特點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有崇高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要有負責任的意識。有了強烈的責任感與事業心,我們才會敬業、樂業,也才能一輩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9. 一篇300字的師德
「師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版、行為准則和情操品質。權教師的合格與否不僅僅在於淵博的學識,更在於其高尚的人格。作為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然而近年來,某些教師的師德卻出現了滑坡趨勢,不遵守職業道德,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謹言慎行,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准則。因此,教育部將「師德」作為考核教師的標准,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將「師德」細化成有較強操作性的行為規范?首先,必須明確師德的內涵是「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並將其細化成具體的行為准則,尤其應針對某些特定情況規定教師的必盡義務,作為教師從業的基本標准;其次,依照準則制定內容詳細、科學合理的師德考核辦法,比如體罰、變相體罰造成嚴重影響、以權謀私問題、出現亂收費現象等如何考核並進行怎樣的處罰。定期對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進行考察評估,並將考核結果作為職稱評定、薪資待遇的重要依據;最後,加強「師德」理念的教育宣傳,培養教師對本行業的神聖感與榮譽感,使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觀與價值觀,自覺牢固遵守「師德」,並將其作為教師工作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