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教師德育科研課題

教師德育科研課題

發布時間: 2021-10-13 20:10:47

『壹』 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的成果形式有哪幾種怎樣提煉成果德育課題(少先隊中隊建設)方面的課題有什麼新要求

中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的成果形式有哪幾種?怎樣提煉成果?德育課題(少先隊中隊建設)方面的課題有什麼新要求,誰知道請幫我回答。

『貳』 德育課題預期成果指什麼

課題預期成果指你研究此課題可能產生、希望得到的創新和突破。如果是純內理論研究,則應在理論容上有所創新、突破;如果是應用研究,則應在某種理論指導下提出新方法及其效果。
德育課題,是在課題前加了限制詞。德育課題預期成果,專指德育領域的研究,可能產生、希望得到的創新和突破。

『叄』 小學德育個人課題如何選題

教師要想提出個人的德育研究的問題,必須要更新已有的思維方式,不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對一些習以為常的東西,或專家認同的東西,要持大膽質疑和批判的態度,其思維方式有:
1.對當前學校德育工作或實踐中一些問題的反思與批判中提出課題。如目前我國的學校教育已越來越重視人文教育,在學科中滲透了不少人文關懷的內容,但其效果事與願違,其實人文關懷僅僅靠重視人文知識的教育是不夠的,學校德育要確立人文關懷理念,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其切入點是情感教育。有的教師應提出了「文科教育中人文情感激發的策略研究」課題。此類課題還有「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中的強制手段的局限性與矯正研究」等。
2.這個問題是在德育工作實踐中常常遇到,並又感到棘手,實施中有障礙或效果往往不好的。教師就應該不迴避矛盾,提出解決問題的課題來。如:在社會實踐等校外活動中讓學生接觸社會現實,擴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促進精神成長問題,一直困擾著教師,一個重要原因是從校外的安全考慮,學校教師不能也不敢在生活中為學生提供過多的機會。於是有教師提出「學生社會實踐中的家長配合與責任承擔」課題。此類還有如「學生抄作業行為矯正方略研究」等
3.這個問題的解決已有了初步的結論,但能否再進一步深入,吸收好的,使理論、措施更完善。如:「抓兩頭,帶中間」一直是德育工作特別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常用的策略,但往往中間等級的學生成為被教師忽視的群體。在新課改的「關懷每一個學生」的理念下,有教師就提出了「對中等生群體的成長關懷研究」的課題。
4.這個問題經過長期的教育實踐,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甚至近乎常規,但我們還可以考慮它是否是最好的,是否可以有變式,是否可反常式而行之。如許多學校班級的主題班會的結構和內容,往往是事先既定的程序和演說詞,學生只是在鸚鵡學舌式地「表演」,如何將主題班會活動成為自主德育的平台,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滿足學生成長需求,使他們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有的老師就提出了「主題班會的自主性與創新性研究」課題。
作為教師個人選定德育課題應注意:一是要隨時隨刻體察德育活動、背景以及有關現象的種種變化,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不斷地及時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二是由於教師所處的位置和本職工作的特點,可利用的資源和條件都有限,所以不宜選取一些很大的題目進行研究,應該小題大作,小題深作,題目小,不一定價值小。三是要有平時的積累,它既包括德育理論及其相關知識的積累,也應包括德育工作實踐的經驗積累及觀點積累。
FJ Lst

『肆』 如何將德育教育滲透於各學科課題研究

1、教師要改變自己的德育觀和學生觀,將學生視為有生命的個體、有發版展潛能的個體,使學生走出抽權象的、空洞的說教王國,使之體驗生活和生命的樂趣。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要用平易近人、幽默風趣、品行端正、知識豐富來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境界。
2、在研究的同時,要及時做好教育的記錄,及時反思與總結,使研究在不斷的研究與改進中不斷提高教育的效果,及時的撰寫階段性總結,並最終達到使德育教育成為教學中的自然滲透,就達到的研究的目的。

『伍』 德育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學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為德育教育最基礎的內容——學生日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強調學校「要重視對學生進行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對少先隊員還要注意進行文明行為的養成教育」。抓好日常生活與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是落實素質教育精神的時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著重進行有關小學生在學習、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的研究與實踐,以使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學習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礎。

(1)創新方面。依據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遵循教育規律,努力構建創新養成教育途徑和模式,將養成教育貫穿到學生日常生活行為中,多層次、全方位的進行跟蹤教育,突出成長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論意義。立足於應用探索與實踐,在探索和實踐過程中總結寄宿制學校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規律,豐富素質教育理論和養成教育理論內涵

(3)應用價值。本課題著手與途徑和模式的實驗和探索,側重於應用實踐,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努力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具有健康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促進他們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途徑是:密切結合我校寄宿制辦學實際,通過個案研究以及一系列具體行為習慣養成的實驗研究,形成新的理論觀點和實踐方法。在操作層面上,提供相應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努力探索出寄宿制學校班級管理中少年兒童行為習慣養成的新觀點、新方法和新途徑

熱點內容
董卿怎麼了 發布:2025-04-26 14:29:23 瀏覽:321
高中語文作文萬能素材 發布:2025-04-26 14:24:28 瀏覽:988
小學數學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發布:2025-04-26 14:16:35 瀏覽:359
凹凸君老師你好 發布:2025-04-26 14:06:48 瀏覽:643
中學教師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4-26 14:04:48 瀏覽:251
做小學老師 發布:2025-04-26 13:59:10 瀏覽:813
學校師德師風活動總結 發布:2025-04-26 13:50:35 瀏覽:788
飛躍哪個好 發布:2025-04-26 11:25:34 瀏覽:439
金融物理 發布:2025-04-26 11:12:40 瀏覽:678
淮安優路教育 發布:2025-04-26 10:49:00 瀏覽: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