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老師家訪聊啥

老師家訪聊啥

發布時間: 2021-10-14 01:08:44

1. 老師家訪都聊些什麼

一般1-2小時。如果沒什麼好談的,半小時就結束了。
其實並不是很可怕,
應該是先爭對你的表現,成績,各方面的講一講。
也會聊些家常話。
不要太擔心

2. 家訪和家長聊什麼

首先復對老師的工作表示感謝。制感謝老師對工作的負責,感謝老師對孩子的關心,感謝老師能夠主動來家訪,積極幫助孩子學習!!自孩子上學以來,在老師的認真教育下,有了很大的進步,自理能力也增強了很多,雖然學習成績很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是我相信,有這樣負責的老師,孩子一定會進步的。希望老師跟嚴格的要求孩子,幫助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謝謝老師的工作!!

3. 老師家訪一般說什麼

一般問孩子在家裡都昨些什麼?孩子的作息時間怎麼安排的,介紹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聊一聊孩子的喜好和性格上的好壞,談一談怎麼能提高學生的成績。

4. 老師要來家訪應該和老師說什麼

學正小學一位班主任劉老師,已經開始對全班37名學生進行家訪。每天下午,劉老師會去約好的家庭家訪,一天走三四戶,到晚上9點半結束。

「我去家訪時,這位媽媽也剛進家門。她對我說,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可以請爺爺奶奶帶,她一周回來看望一次;上小學了,就要自己多花些時間陪,多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思想,培養好的習慣。」李老師說。

家訪對於老師了解一個學生的情況是有好處的,但是卻不能改變一個學生的環境。

5. 老師家訪家長說些什麼

1、孩子的日常習慣

老師來家訪,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了解孩子,所以,不妨先和老師介紹一下哈子的日常習慣,比如說孩子是否愛惜自己的東西、拿了東西會不會放回原位、與家人說話是不是態度良好,體質上有什麼特別的禁忌等這些話題。老師只有對孩子了解了,才能更好的、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和培養。

2、孩子的興趣愛好

家長可以和老師在家訪中多聊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心得,甚至是孩子上過什麼興趣班、特長班等等,都可以和老師聊一聊,這樣可以幫助老師從側面了解孩子的性格,把握哈子的優點和特長,也方便日後老師因材施教。

3、孩子的學習習慣

大多數的孩子都有自己房間或是獨立的學習空間,如果老師來家訪,家長也可以帶著老師去看一看。看一看房間擺設、玩具、書本等,還可以和老師聊一聊孩子平時的學習習慣等,這樣可以讓老師更快的了解孩子。

老師家訪,家長要做的准備:

1、提前和老師溝通好時間,了解老師出發的時間、地點。講清交通路線,在約好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出門去迎接老師。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開車去接。

2、提前和孩子一起進行大掃除,帶孩子整理下自己的房間、書桌、玩具、課本等;准備茶水、點心和水果。

3、保持孩子和老師在放鬆的狀下交流,這樣的狀態下孩子可以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老師也能看到孩子最真實的狀態。

4、不要和孩子搶話,老師想和孩子多溝通時家長盡量不要打斷。如果自家孩子太內向,家長可在旁邊引導,但不要替孩子把話說完,要盡量讓孩子主動開口與老師交流。

6. 老師家訪一般問什麼

1、問學習興趣,不問學習程度

老師可以有意識地了解一下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這樣做,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在今後的教育中對其予以特別的關注。

老師不宜直接詢問孩子的學習程度或類似於「學習情況怎麼樣」等話題,以免對孩子產生「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者讓那些原來學習不那麼優秀的孩子產生失落感。

2、問優點,不問不足

老師可以多詢問孩子有哪些優點,這樣可以讓自己對孩子的認識更全面、更立體、更生動,也會讓孩子更加喜愛你,因為孩子明白——老師知道我有哪些優點。

老師不宜直接詢問孩子有哪些不足或缺點。這樣的問題容易引發家長和孩子的緊張情緒,甚至懷疑老師是不是會對自己或孩子產生偏見。孩子有沒有缺點,有什麼缺點,應該留待老師在今後的工作中仔細觀察了解,慢慢幫助孩子改正。

3、問家庭概況,不問個人隱私

老師可以問問孩子的家庭情況,比如家裡有哪些成員,家長從事何種工作,平時孩子更聽誰的話等。這樣做可以真實全面地了解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思考今後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幫助。

老師不要去窺探孩子家庭的隱私問題,比如家長的職務、社交圈等。這樣很容易引起家長反感,認為老師帶有其他目的。

4、問平時接送,不問作業監管

老師可以問問孩子平常上下學一般由誰負責接送,特別是對小學低段的孩子,可以記錄一下負責接送家長的聯系方式。對於自己上下學的孩子,老師要了解其出行方式,並做好安全提醒。這樣做能夠加深家校之間的了解,也可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

老師不太合適詢問孩子回家後作業由誰監管,因為會讓一些家長誤會老師是在推卸或轉移責任。現在網路上類似的報道比較多,難免會讓有些家長「想岔了」,反而影響了家校關系。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應該是老師、家長、孩子共同努力的結果。

5、問愛看的書,不問報的興趣班

家訪時問一問孩子「喜歡看什麼書」,不僅可以了解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還可以明確給孩子以及家長傳遞這樣的信息:老師非常關注孩子的閱讀。

如果有能力的話,還可以對家長指導孩子閱讀提一些好的建議,給親子共讀布置一些「任務」,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但是,像「報了什麼興趣班」這樣的問題,老師就不適宜去問。可能會讓家長或孩子產生這樣的感覺——老師鼓勵、支持學生參加課外補習,這顯然有違科學的教育觀。

7. 怎樣與家訪的老師聊天

1、說話有禮貌。

有些家長對老師說話不注重禮貌,喜歡說老師的不是,甚至有些家長為了老師對孩子的批評和老師大吵特吵,其實這樣會引起老師的反感,本來想對你的孩子好,也讓老師心不甘情不願的,這樣對我們的孩子實在無利。

2、用心聽老師教誨。

老師在說話的時候,用心地聆聽,讓老師覺得你是一個負責任的家長,從而願意用心地去教導你的孩子。

3、多說孩子的不是。

在老師面前多說說自己孩子的缺點,讓老師覺得你不是一個包庇孩子的家長,從而願意和你溝通。

4、多誇老師的好。

任何一個人都喜歡別人的誇獎,當然老師也不例外,如果你話頭話語里有對老師的贊揚,讓他心裡舒服的話,那麼他就會更用心地去教育你的孩子。

(7)老師家訪聊啥擴展閱讀

家長與教師,都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引導者,兩者之間是目的一致的同盟者。因此,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如果家長需要教師協助幫助孩子解決,則必須及時告知教師,及時進行交流。

家長與教師的交流,都要先對雙方進行正確定位:是朋友而非敵人;是協作者而非僱傭者;是責任共負而不是互相推諉。正確定位之後,心態自然就會趨向冷靜、理智;理智的交流,就不會因孩子在校遇到問題而憤然偏激。

而是會真誠地把孩子遇到的問題、以協作者的態度告知教師,並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問;接著,耐心地聽聽教師的解釋,全面了解教師的教育目的及教育風格。如果雙方的意見不一致,雙方可針對孩子的個性特點,選擇對孩子來說最適合的教育方式。

8. 老師來家訪我應該說些什麼啊

作為學生,首先你該感謝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說實話,還沒認識就能版家訪的老師不權失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師!然後你該為老師准備茶水吧,這也是基本的禮貌! 當然家裡你得打掃干凈,總不能讓老師沒地方坐吧,然後可能的話你也該去門口迎接一下,這是對老師的尊重!在和老師聊天時,不必太拘謹,盡量表現自然點。當然能這樣的老師相信他能引導你走進角色。 談話時記得不要插嘴,老師說完後想清楚後再回答接話,插嘴會顯得沒禮貌,對老師的不尊敬!實話實說,不必隱瞞與忌諱。 最後送老師,應主動開門,讓老師先出門,然後隨老師走一段,說些讓老師多來家,多給批評,教育嚴格之類的客套話。

熱點內容
觀看警示教育心得體會 發布:2025-04-26 15:30:10 瀏覽:333
董卿怎麼了 發布:2025-04-26 14:29:23 瀏覽:321
高中語文作文萬能素材 發布:2025-04-26 14:24:28 瀏覽:988
小學數學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 發布:2025-04-26 14:16:35 瀏覽:359
凹凸君老師你好 發布:2025-04-26 14:06:48 瀏覽:643
中學教師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4-26 14:04:48 瀏覽:251
做小學老師 發布:2025-04-26 13:59:10 瀏覽:813
學校師德師風活動總結 發布:2025-04-26 13:50:35 瀏覽:788
飛躍哪個好 發布:2025-04-26 11:25:34 瀏覽:439
金融物理 發布:2025-04-26 11:12:40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