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返程方案
A. 學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怎樣才能圍繞破除小勝即滿思想,牢固樹牢慎終如始意識
隨著國內疫情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的發生,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全校上下必須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級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時刻保持高度警惕,以更堅決的態度、更嚴格的措施,全力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工作如下:
1、要認清嚴峻形勢,綳緊思想之弦。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切實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緊抓實抓細。要時刻保持防範意識,堅決杜絕僥幸心理,毫不放鬆地嚴格落實各項防控工作。
2、嚴防輸入性和聚集性疫情發生,牢牢守住疫情防控底線,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要強化責任擔當,壓實各方責任。全校上下嚴格做好每個環節和細節的防控工作。嚴格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幹部要帶頭,不參加規模性聚會、聚餐及聚集性活動,未經批准不得離開校內。
3、 要堅持「人物同防」,做到應檢盡檢,對校區內外來人員進行密切關注和排查登記,並做好相應的健康管理措施。
4、要抓好重大活動、重點場所防控,公共場所一律佩戴口罩,嚴格落實測體溫、核驗安康碼等防控舉措。對於食堂、圖書館等人員密集場所,要重點關注、重點防控;對於學校公共場所要嚴加防範、全面消殺。
5、 堅持科學防控,加強督導檢查。認真制定並落實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細化舉措、強化部署,全面加大宣傳力度,及時普及科學知識,廣泛動員學生,加強聯防聯控,有效提高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工作效率,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教育部提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四點要求
一、全面恢復教育教學秩序
各地各校要充分認識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對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大意義,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聯合印發的各級各類學校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國衛辦疾控函〔2020〕668號)要求,結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和學校實際,積極穩妥制定開學工作方案。
學校黨組織書記和校長(園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要組織教職員工做好開學准備,落實對師生員工的健康監測要求,全面排查各類設施設備安全隱患,按照「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屬地統籌」等原則,周密安排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和相關工作,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二、科學精準做好校園疫情防控
要壓實學校防控主體責任,落實「防輸入、防反彈、防突發、防鬆懈」要求,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
開學前,要建立完善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根據當地醫療服務預案制定具體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做好防疫物資儲備和校園環境衛生整治,「一人一檔」制定返校學生信息台賬,確保學生返校全程可追溯。
開學後,要嚴格日常管理,嚴格把好校門,嚴格活動管控,強化教室、食堂、宿舍、實驗室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及安全管理,繼續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突出對「重點地區、重點人、重點節點、重點事」的防控。
針對國內境外疫情重點地區、無症狀感染者、有重點地區旅行史或病史人員、秋冬季傳染病高發時節等強化關鍵環節管理。要與衛生健康等部門密切配合,健全預警、預防機制,確保對突發疫情做到「四早」。
三、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各地各校要堅持底線思維,制定完善本地本校應急處置預案,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
要組建應對學校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應急工作隊伍,加強應急工作人員培訓。要與衛生健康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形成「點對點」的協作機制,協同開展應急預案全員、全過程、全要素演練,把做好應急演練作為開學、開園的必要條件。
要確保應急工作機制運轉順暢,一旦發現疫情,能夠快速啟動,第一時間隔離、第一時間報告,高效處置,將疫情處置控制在合理范圍。
四、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地各校主要負責同志要充分認識學生全面返校、學校滿負荷運行、應對「疫後綜合征」的壓力挑戰,強化組織領導。
確保人員到位、設備到位、設施到位、物資到位、制度落實到位,切實保障學校防疫物資儲備充足,深入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加大對條件薄弱學校改善衛生基礎設施和防疫物資配備支持力度,加強對學校防控工作的技術指導和督導檢查。
要強化轄區、教育部門、學校、家庭個人「四方責任」,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落實《教育系統應對「疫後綜合征」工作方案》,針對教育管理、教學改革、心理援助等重點問題,細化方案,做好應對。
及時排查師生心理狀況,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切實提高心理疏導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
B. 老師和學生實踐生活去了幾天了要返程了,醫保用什麼祝福語說好一點。
這個你可以去網路上找找看看,也可以說一些好的祝福語,所以去網路上看看吧。
C. 師生共32人住賓館,賓館有8人間和4人間,請你設計三種不同方案
全部住8人,全部住4人,一部分住8人,一部分住4人,不是很簡單的三種方案嗎。
D. 幼兒園師生分期分批返園方案
一、師生返園返校時間
全市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進行現場檢查驗收、審批同意後,自……起可分期、分批組織學生(幼兒)返園返校。
(一)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返園返校時間安排
具備開園條件的幼兒園可安排幼兒分期、分批返園,具體時間由各地視情況確定。家長根據自願原則,確定幼兒入園需求。
具備開學條件的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可返校復課,具體返校時間由各地視情況確定。
(二)教職工返崗安排
符合返園返校條件的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可在學生(幼兒)返校(園)前安排教職員工返校返崗,提前做好疫情防控、教育教學等准備工作。
二、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返園返校準備工作要求
(一)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和學校(幼兒園)主體責任。各地黨委、政府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整合資源、做好保障、加強協調,確保學生(幼兒)返園返校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各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幼兒)返園返校的具體時間、批次,由所在地的縣(市、區)組織督查驗收組對學校(幼兒園)進行現場督查驗收,填寫驗收意見,統一匯總後向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學生返校工作專班提出申請,經審核同意後在學生返校前3天向社會發布。
各地要積極對學校(幼兒園)開展「四不兩直」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整改。高度關注民辦幼兒園返園准備工作,為民辦幼兒園正式返園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確保民辦幼兒園如期安全開園。各縣(市、區)要堅持不懈抓好無證幼兒園的排查,杜絕無證幼兒園的出現。
(二)嚴格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各校要堅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面落實學生(幼兒)安全返校和校園疫情防控各項措施。
要按照「四精準」「六分」「一獨立」「三全」「五管」校園疫情防控有關文件精神,壓緊壓實防控責任,抓實抓細各項工作,切實築牢校園疫情防控安全網。
具體防疫工作參照國家衛健委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的《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要求執行;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現場驗收、審批工作參照《關於印發廣東省2020年春季學期學生返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粵教防組〔2020〕57號)要求執行。
(三)加強健康排查和管理。所有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返崗前,均需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且無發熱、乾咳、乏力等疑似症狀的方可返崗,要做到應檢盡檢,不漏一人。
教職工和學生在返園返校前2天,以學校(幼兒園)為單位組織全體教職工和學生進行健康碼和健康信息申報,符合條件的方能返校(園)。
特殊教育學校和幼兒園不得接受未按要求完成核酸檢測的教職工或未按要求完成健康信息申報的學生返校返園,擅自接受其返校返園及造成嚴重後果的,將依法問責追責。
(四)加強防疫指導和培訓。加強醫務人員定點指導,健全教育衛生、教育公安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學校(幼兒園)與醫療機構(定點醫院)一對一定點聯系機制,建立師生就診綠色通道機制。
為每一所幼兒園和特殊教育學校配備一名兼職衛生健康副校長、一名衛生健康聯絡員,科學精準指導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疫情防控。
對民辦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要組織專場培訓,確保全體教職工培訓到位。正式返校復課後,要落實晨午檢、因病缺課(勤)病因追蹤和登記報告、通風消毒等工作,科學合理安排校園場室和活動空間組織幼兒和殘疾學生一日生活,切實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五)精心組織返校返園後教育教學工作。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要制定分時段錯峰返校和應急處置方案,維護良好的返校復課秩序。
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在返校(返園)復課第一天組織健康專題教育,以班級為單位有計劃開展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結合一日生活各環節,幫助每個學生(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特殊教育學校對不能按時返校的學生及時做好家訪工作,確保不輟學。若需要送教上門,應予以安排落實,切實保障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幼兒園要加強「三浴」鍛煉,落實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戶外活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的要求,引導幼兒喜歡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六)合理安排春季學期教育教學計劃。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暑假放假時間參照中小學執行,原則上暑假開始時間不得晚於8月1日。
民辦幼兒園在徵得家長同意的情況下,暑假後可根據家長需要提供留園服務。秋季學期按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安排。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各年級法定節假日不調課。特殊教育學校除高三年級周末可以安排1天調課外,其他年級周末不得調課。
(七)幼兒園實行彈性返園制度。疫情防控期間,實行自願彈性返園制度。幼兒園應尊重在園兒童家長意願,採用全日制、半日制等形式安排兒童返園,對本學期暫不返園的兒童,幼兒園應保留學位,不得收取佔位費等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