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關愛學生
『壹』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關愛學生的兩項原則是什麼
關愛學生 身體與心理 兩項原則實施本規范。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專共產黨領屬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倡導「關愛學生」就是要求教師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情感和愛心。親其師,信其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調節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
『貳』 為什麼關愛學生是師德靈魂
關愛學生是師德靈魂,如果一個老師不關愛孩子,對孩子沒有愛心。他就不配當一個好老師。
『叄』 教師職業道德高頻考點——關愛學生
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師職業道德是重要的考點之一,有些地區把教師職業道德放在了教育相關法律法規的考察內容,因此這部分知識的備考一方面要與法規相關內容區別開來,同時也要與法規相關知識點結合起來,能夠做到融會貫通。中公講師將在此幫您梳理這部分的考情,首先幫大家明確教師職業道德高頻考點之一關愛學生,為您的備考提供幫助。
一、關愛學生內涵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有兩個版本,1997年修訂版本和2008年修訂版本。關愛學生這一職業道德是08年版本的說法,97年版本稱為是熱愛學生。關愛學生和熱愛學生內涵是一樣的,因此,下面的介紹統一使用08年修訂版關愛學生。
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從內涵上就要明確關愛學生包含的四層含義:(1)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就要求老師要明確教育公平,對待班級學生要公正平等,不能區別對待。(2)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對待學生一方面要嚴格要求,另一方面要尊重,理解,即是師者也是朋友。(3)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這一點著重強調學生的身體健康,保障學生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學生是責權的主體,教師要保障學生的基本權利,如受教育權、人身權、財產權等。(4)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這一點要求教師要關心和保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權。
二、關愛學生考題
1、師德的靈魂( )
A.愛崗敬業 B.教書育人 C.關愛學生 D.為人師表
答案:C。
『肆』 「教師應如何關愛學生」
談校本培訓的心得體會 教書育人,這就是教師的職責。我終於悟出了這個最簡單的真理所蘊涵的意義。要教好書,教師不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學術知識,還要掌握現代教育理論以及心理學知識。要育好人,教師必須具有人格魅力和崇高的師愛。 教育素養是由什麼構成的呢?這首先是指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要有深刻的知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我加入讀書會的初衷是:多學習一些教育理論,多看一些書,我希望能有充分的知識把每一堂課上好。作為一名新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存在很多的問題:專業知識素養的缺乏、教學實踐能力的欠缺、課堂調空能力的不足等等。所以,讀書就顯得尤為迫切。尤其是現在正處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新課改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對教師的挑戰。因為傳統的教學是要求教師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重在結果。而新課標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就是課程,教師該如何通過自己的教學行為、通過學生的內部活動把課程中的理想轉化為現實,把一堂課真正上到學生心中,這個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本身對教師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教師必須專業化,教師不僅要有專業的學術知識,還要掌握現代教育理論以及心理學知識,這樣才能自如地在課堂上與教材對話,與學生對話。有一位歷史老師,他開了一節公開課非常成功,於是別人問他:你花了多少時間備這節課?那位歷史老師回答道:對這節課我准備了一輩子。而且總得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這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也給了我很多啟示。作為新教師,年輕是我們的優勢。 我們必須讀書,必須每天讀書,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才不至於把教書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在這次的讀書會活動中,朱子善老師的精彩發言確實也留給了我們很多的思考。我們必須不斷地讀書,讀書,再讀書。 我們這些新教師要樹立高度的服務意識,真正地用心去關愛每一位學生。記得在樂清舉行全國語文教學研討會上,許多的特級教師都上了一堂堂精彩的課。然而,讓我震撼的不是他們精妙的教學構思,而是他們在課堂對學生所傾注的關懷和熱情。他們基本都已年過五旬,卻依然用高尚的師德和人格感染著在座的每一位教師,包括我在內。我想,不管是在教學中還是在生活上,我們都應該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比如,我覺得大部分的教師(包括我在內)在備課過程中把重點放在講授內容和邏輯上,而忽略了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感受。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方面也談到了這一點,就是有關備課。他認為在備課過程中應把自己置身於學生的地位,用學生的眼光來看教材。誠然,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應把重點放在講授內容和邏輯上,而應把備課的重點放在學法引導上,即如何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課堂教育過程中來。在課堂上,教師關注的對象不應是課本內容,而是學生在思維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這也是新課改的一個要求。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這就需要教師能做到真心地關懷自己的學生。 我們讀書、研究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學生,學校建設發展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教育學生。教師的素養直接決定了學校建設的成敗與否,也關系千千萬萬學生的教育問題。以淵博的知識教育學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使學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這也將成為我終身的追求與信念。
『伍』 教師關愛學生的名言
2.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但卻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滾落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心靈,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師的倍加呵護。——蘇霍姆林斯基
3.教學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4.教育,這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擊年輕的心靈,在這里誰有細致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蘇霍姆林斯基
5.什麼是我們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說,就是熱愛兒童。——蘇霍姆林斯基
6.不要對孩子過早作出好的或壞的評價。——盧梭
7.教育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愛默生
8.教師要准備好一百頂高帽,讓學生天天帶著榮耀回家。——高林生
9.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
10.孩子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赫而巴特
11.教育者的關注和愛護在學生的心靈上會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蘇霍姆林斯基
12.教師決不可當著孩子的面,毫無顧忌地評論某些學生和教師。——蘇霍姆林斯基
13.只有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學生優點的地方,學生才能產生上進心。——蘇霍姆林斯基
14.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勝過責任感。——愛因斯坦
15.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盧梭
16.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巴特爾
17.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蘇霍姆林斯基
18.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蘇霍姆林斯基
19.精神空虛,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無知等,絕不會煥發和孕育出真正的愛。——蘇霍姆林斯基
『陸』 如何理解關愛學生是師德師風的靈魂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技巧的全部奧秘,應在於如何愛學生!」親其回師,信其道,沒有答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必須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學生,尤其是班上的後進生。現在因為教師的評價體系和績效工資都與每年的教學成績掛鉤,使得很多教師眼裡只注重優等生、中等生,不能兼顧後進生的學習。這不但挫傷了後進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嚴重影響了教師在學生、家長面前的形象。由於教師的偏見,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使家長認為自已的孩子的確不可造就,從而讓他們放棄了讀書的念頭。所以作為我們教師要真正做到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