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李敖家訪

李敖家訪

發布時間: 2021-10-15 22:54:54

❶ 有沒有王皓的具體介紹啊他有沒有女朋友啊

【姓名】王皓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83年 12月1日
【出生地】吉林長春
【身高】176厘米
【體重】65公斤
【血型】A
【身份】運動員
【個人愛好】聽音樂、看書
【注冊單位】解放軍
【運動項目】乒乓球
【世界排名】暫列第一

轉會經歷
1992年開始從事專業訓練,教練是薛瑞昆;1996年進入八一隊,教練是荊雨德;98年底入選國家二隊,99年初升入一隊。

主要成績
1998年 全國少年錦標賽男單第六 ;
1999年 世界俱樂部賽團體冠軍 ;
1999年 亞洲少年錦標賽團體冠軍、男雙亞軍、男單亞軍 ;
2000年 男子世界俱樂部賽團體亞軍;
2001年 九運會男團冠軍 ;
2002年 荷蘭公開賽、埃及公開賽男單冠軍、男雙第三 ;
2003年 第5屆城運會男單第三;
2003年 克羅埃西亞公開賽男單冠軍;
2003年 亞錦賽男團冠軍、男單冠軍;
2003年 中國公開賽男單亞軍、男雙亞軍(與孔令輝);
2003年 全國錦標賽男單冠軍、男雙冠軍(與孔令輝);
2003年 第47屆世乒賽男雙亞軍;
2003年 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總決賽男單冠軍;
2004年 希臘公開賽男單冠軍;
2004年 第47屆團體世乒賽男團冠軍;
2004年 奧運會男單亞軍,世界盃第三名;
2005年 亞洲杯男單冠軍,亞錦賽男團冠軍,卡達公開賽男雙冠軍,中國公開賽(哈爾濱站)男雙亞軍,深圳站男單亞軍,48屆世乒賽男雙冠軍(和孔令輝),世界盃男單亞軍;
2006年 國際乒聯巡迴賽斯洛維尼亞站男單冠軍,克羅埃西亞站、卡達站男雙冠軍,第48屆不來梅世乒賽男子團體冠軍;
2006年 多哈亞運會乒乓球男子單打,男子團體冠軍;
2006年 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總決賽男單冠軍;
2007年 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第三名,雙打和王勵勤合作獲得亞軍;
2007年 中國公開賽冠軍(連勝王勵勤馬琳);
2007年 世界盃男子單打冠軍。
2008年 排名世界第一位
2008年 第49屆(廣州)世乒賽男團冠軍主力成員,最佳男運動員

王皓右手直握球拍,底板:紅雙喜——狂飆皓 正手套膠:DHS 天極3 反手套膠:蝴蝶套膠。作為直板選手,他的反手直拍橫打技術已經日臻完善、運用嫻熟,有很強的殺傷力。
王皓的個人網站是全乒乓的皓月當空,網址是www.wanghao.cn有興趣就去看看吧!

生活中的王皓
2004年卡達,王皓的發揮超出所有人的想像,從團體賽的第5號直接打上了3號,更重要的是他為自己拼出了機會,將奧運夢想提前了四年;2006年不來梅,他在半決賽、決賽中的穩定發揮,讓所有人看到一個成熟了的王皓,更重要的是他離2008年北京奧運會更近了一些。

人的成長總要經歷一些陣痛,誰不是一邊流淚,一邊變得堅強?這幾年,從出道到成名,再到飽受挫折,王皓經歷了,也成熟了。

就差一點
在雅典,憑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王皓一路闖進決賽,本來只是充當「清道夫」的他一轉眼成了中國隊最後的希望,他曾經距離冠軍那麼近。決賽前,王皓知道對手一定會搏殺,並且會拼得很兇,可球場上柳承敏的「血性」遠遠超出他的想像,他輸在了一口「氣」上。

2004年團體賽,當時還面臨奧運會的競爭,自己心態調整得非常好。雖然非常希望能夠打奧運會,但感覺就算競爭不上,我還年輕還有機會,所以也沒想太多。團體賽上,自己幾乎是超水平發揮,也超出了自己的想像。到了奧運會,前面我一直打得非常好,當時自己非常難打的兩個對手——庄智淵和王勵勤,我都贏了下來。真正到了決賽,想過對手會去搏殺,拼得很兇,但現在想來還是對困難准備得不夠。在場上我也始終感覺沒啥問題,但對手的發揮的確超出了我的想像。

如果說2004年的王皓經歷了人生最迅速而難忘的一次成長,2005年上海世乒賽被梅茲的高球放出八強,則讓他徹徹底底嘗到了失敗的滋味。盡管雙打奪冠,讓王皓擁有了第一個單項世界冠軍,喜悅暫時沖淡了那份苦澀,可心中的傷口卻在隱隱作痛。

十運會男團亞軍、男單亞軍、世界盃男單亞軍……這一年,究竟拿了多少個亞軍,連王皓自己也說不清,可他的雙眸中分明多了一些難掩的滄桑和憂郁。邱吉爾有句名言:永遠,永遠,永遠不要放棄!因為很多勝利往往都在於堅持的最後一點點。而「就差一點」的經歷,恐怕誰也沒有王皓體會深。總能進決賽,可就是拿不了冠軍,太渴望勝利,可越想贏就越贏不了,王皓步入了這樣一個怪圈,難以突破。是運氣不好還是實力不夠?他時常這么問自己,也假想過,如果當時在場上某個環節自己處理得再好一點,某個時刻再堅定一點,想法再少那麼一點,也許結果就會不一樣。可殘酷的競技體育從來就不相信什麼如果。

2005年年底,本刊計劃製作一本球星台歷,想給每位球星配上他們的座右銘。記者發簡訊問王皓的座右銘,他的回答倒更像是決心書:「我相信下次我還能進決賽,爭取打冠軍。」恐怕這也是那段日子裡他對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因為那是他最迫切的願望。最後,王皓把「不求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提供了出來。雖然他也搞不懂為什麼每次都打第二,可努力的過程他卻很清楚,每一次「第二」都能讓他看見自己的進步。因此,王皓從不相信什麼宿命的說法,不相信自己永遠會是「老二」,倔強地堅持著。

最近一段時間,王皓在看台灣作家李敖的那本《就差一點》,老差一口「氣」的他希望能從別人身上借鑒一些東西。雖然,書里寫的都是其他領域的人和事,但很多東西是相通的。王皓相信,這會對他打球有幫助。「人在很多時候都需要堅持,有時真的就只差那麼一點,如果再堅持一下,可能就做到了。」這是他從讀書中獲得的感悟,轉化到訓練中就是,平時訓練多摳一分球,比賽中可能就是兩、三分,可如果放棄一分,到比賽時可能就是一局沒了。

自從雅典奧運會後,自己想輸贏想得比較多,無形中給自己一種壓力。在比賽中,特別希望自己能打好,包括2005年世乒賽單項,自己也非常想證明給大家看,可事實有時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樣。全運會、世界盃,我都打進了決賽,可最後向冠軍沖擊時都失敗了,交的學費也比較高。在決賽中輸球很難受,對人的打擊也比較大。自己始終憋著一口氣,可到了決賽離冠軍近了,心裡又難免犯嘀咕,就怕又打個第二,心裡還是有點陰影。

今年年初,在「直通不來梅」的隊內選拔中,王皓率先拿到了入場券,這無疑給了他很強的信心。隨後的幾個小型比賽,教練組特意沒有派其他主力,而是讓他和陳(王+己)去打。斯洛維尼亞公開賽和亞洲杯,王皓都打了冠軍,一點點找回了自信。

亞洲杯決賽是對陳玘,我對左手一直不太好打,而且又是隊友,他往往會拼著自己打。當時在場上我一直很被動,1比3落後,第5局開局又是0:4落後。就在那一刻,我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我進決賽的次數比他多,經驗應該比他豐富。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間我就變得特別自信,然後越打越順,最後拿下了比賽。
思維方式的轉變是最大的進步
「直通不來梅」第二次隊內選拔賽,王皓0比3輸給了郝帥。在近兩年兩人隊內隊外的交鋒中,王皓幾乎沒怎麼輸過。盡管輸球讓他有點不太相信,可並沒放在心上。備戰團體賽在廈門封閉時,教練特別安排兩人又打了一次,在場上,王皓始終沒法完全投入,感覺郝帥一直在拼著自己打,結果還是輸了。轉天上午接著再打,又是0比3,劉國梁跟王皓急了。訓練結束前全隊總結時,狠狠地把王皓克了一頓,並且不讓他參加下午的訓練。王皓自己很不服氣,挨了罵又覺得有點冤。回房間後,吳指導陪著他一起反復看下午輸給郝帥的那場比賽錄像。晚上,劉國梁和吳敬平把王皓找去,先問他如果跟郝帥再比一場,他有沒有信心能贏。如果有,就打,如果覺得贏不了,就等他哪天覺得狀態好了再打。王皓本來心裡就憋著一股氣,想著自己無論如何要打這場比賽,而且一定要贏。因為他知道,奧運會的每一場球不可能都是在你狀態最好的時候打,王皓把對郝帥的這場比賽當作是對自己的一個考驗,人只有戰勝自己,才意味著真正的突破。晚上跟郝帥的比賽依然打得很艱苦,大比分1比1平,第三局8:4領先結果輸了,第四局5:10落後,王皓被逼到了絕境上。置於死地而後生,此時在王皓的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勝利。帶著這樣的信念,王皓變得越來越堅定,反倒把郝帥給打軟了。最後3比2贏下了這場球,對於王皓而言,更大的收獲是他突破了自己。

不來梅團體賽前的封閉訓練是我練得最好的一次,整個人的技術狀態和精神狀態都非常好。教練特意安排我和陳(王+己)住一個屋,我們在房間里放了一台錄像機,不訓練的時候,我倆就一盤盤地看所有世界比賽決賽的錄像,找找大賽氣氛。到了不來梅之後我心態也保持得很好,半決賽第三場和決賽第一場,這兩場球都非常關鍵。上場前,感覺自己已經把所有困難都准備到了,如果最後還是沒贏,就是能力不夠,結果水平全都發揮出來了。

打團體賽,始終感覺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後盾支持著你,即使輸一場,還有同伴呢。但劉指導和吳指導都跟我講,應該把團體賽中的每一個對手當作奧運會單打的一輪來過,因為想拿到單打冠軍,就必須一輪一輪地過。無論打團體還是單項,最重要的就是自信。比賽前一定要有自信,可隨著比賽打起來,心理上肯定會起一些變化,有時候也容易對自己產生懷疑。我想每個人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不可能任何時候都非常自信,尤其打到緊張的時候,出手的一瞬間就有可能不自信。但有句話,不是說有信心不一定會贏,但沒有信心一定會輸嘛,就是這個道理。

不來梅團體賽後,劉國梁這樣評價王皓:「這幾年王皓度過了運動員生涯中最困難的一個階段,這次比賽,他又重新找回了自信和靈感,贏得了信任,證明了自己。」經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所以這兩年王皓所經歷的坎坷在爸爸看來都會化作他成長道路上有益的經驗。「從小打比賽,在同年齡組里甚至跟比他大兩三歲的孩子打,王皓總是第一。13歲就進了八一隊,很短的時間又上到國家隊,一路上都非常順。這兩年他遇到了一些挫折,我想是要把這一課補上。就像2004年奧運會那會兒,總感覺他的實力還沒到那份兒,卻被擺在那個位置上,經歷了這么多,現在他的實力才跟他所處的位置相當。」王爸爸說。

這兩年經歷的多了,隨著年齡增長,思想也慢慢成熟,看待事情的思維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以前,一想起奧運會失利,就經常會想如果那麼打也許我就贏了,總是很後悔。而現在更多的是想過程,通過比賽來發現問題。可能正是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從今年開始,我的訓練也比以往踏實了,更能集中精力,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比以前長,更投入一些,這點對於比賽肯定會有幫助。以前打比賽,總想著上場以後,一點點找感覺,可現在訓練踏實了,一上場就能把所有困難和比賽節奏控制好。我想,思維方式的轉變是這兩年中自己最大的進步。

經常被教練罵醒
2000年乒乓球開始在隊內搞積分,只要積分排在前面就有機會參加國際公開賽。當時王皓剛從二隊上來沒多久,在同年齡里屬中等水平,他卻特興奮地跟當時還是隊員的劉國梁說:「我的機會來了!」而機會只有把握住了,才能稱之為真正的機會。那一年,王皓從隊內競爭中脫穎而出,所以以後每每打隊內比賽,他總會有一種無形的心理優勢。2006年年初「直通不來梅」第一次隊內選拔賽,當時打6分球,這卻讓王皓心裡沒了譜。那會兒,他媽媽正巧在北京,跟王皓開玩笑說:「即使比賽選不上,也肯定會讓你去的。」「那多磕磣,名額就要靠自己打出來。」王皓說得特堅決。私底下,他卻悄悄地問吳指導:「要是選不上咋整啊?」「你想那麼多干什麼?」吳指導反問他。結果前面幾場打得一塌糊塗,根本不贏球,劉國梁和吳敬平氣得把他好一頓數落,挨罵後的王皓開始越戰越勇,上演了大逆轉——連贏8場球,從倒數第二一下子躍升為正數第三。

王皓說自己屬於「激勵」型選手,經常被教練罵醒。去年世界盃小組賽對柳承敏,一上來0比2落後,如果輸掉這場球,王皓極有可能連小組都出不了。第二局結束,做場外的劉國梁跟王皓什麼技術都沒講,就是一通罵,說照你這么打,一點戲也沒有,乾脆別打了。再上場後的王皓彷彿變了個人,不僅3比2翻盤,小組出線,還一路打進了決賽。

在主管教練吳敬平的眼中,王皓的優點是聽話,而缺點是太聽話。可在媽媽的記憶中,兒時的王皓很淘氣,凡事都要拔尖,喜歡跟自己較勁。長大了,那股爭強好勝的勁沒變,可性格卻變得內向了。「王皓小時候,我喜歡把他打扮成女孩樣,走到哪兒,大家都特喜歡他,讓他表演個節目什麼的,他從來不會害羞,都是大大方方的。小時候打比賽,也總是又喊又叫,氣勢特足,像只小老虎。」

其實,我很清楚,但凡在比賽中我喊得很兇,氣勢很足的時候,比賽都打得非常好,整個人也顯得霸氣十足。相反如果比賽中自己有點發蔫,很浮躁的話,就不行了。現在平時訓練,我也有意識在培養自己的霸氣,盡量讓自己在場上興奮起來。

一次王皓回長春,跟小時候的夥伴聚在一起,很感慨地說:「你們真幸福,可以在父母身邊,可我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必須自己扛,不能讓他們太擔心。」當媽媽從別人嘴裡聽說了兒子的這番話,心裡一陣酸楚。從小打球,懂事的兒子沒有讓父母操一點心,13歲便離開家,進了八一隊,媽媽一直對兒子懷有歉疚。而對於一路上帶過王皓的教練,媽媽始終懷有一份感激。「樂樂(王皓的小名)跟教練的感情有時甚至超過了跟我們。有時候吳指導不帶他出去比賽,比賽完了他給我們打電話,不用我們問,第一句話肯定是我剛給吳指導打過電話。」

想當聯賽最佳
2006賽季,王皓離開了一直效力的八一隊,身披魯能隊戰袍征戰超級聯賽。在中國乒乓球職業化程度最高,運作最規范的俱樂部打球,王皓說自己就是沖著「壓力」而去,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陽光、朴實、正直是魯能俱樂部教練谷青成眼中的王皓,「到底是受過部隊熏陶的人,有很強的自律性。一般俱樂部安排的活動,王皓都會不折不扣地完成。王皓還非常懂事,像現在打超級聯賽,有時我們隊在北京訓練,他自己開車,我們教練住得比較遠,他就會主動地去接教練。對隊里的小隊員也很關心,比賽中他經常會給小隊員講一些技戰術,在我們這個隊中起到了領軍人物的作用。其實,從八一轉會到魯能,王皓自己壓力也挺大,所以前面幾場球他打得比較拘謹,尤其第二輪跟遼寧那場球,他輸了兩分。輸球跟他的海綿有一定的關系,可在場上碰到困難,他沒能及時調整。輸球後,王皓自己特難受,當天晚上連飯都沒吃。」

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中打球,肯定會有壓力。魯能又是一家非常規范、相對職業化程度比較高的俱樂部,有點歐洲俱樂部的意思。整個俱樂部的後勤保障工作做得非常細致,有時候打不好,真感覺對不起這些為我們服務的人,那種壓力是無形的。像第二輪,我輸了兩場球,自己非常懊悔,反正跟以前在八一隊的感覺不太一樣。聯賽的確也挺折騰人的,而我就不太經得起折騰。主要還是太容易原諒自己,在訓練中對自己的要求差了一點,尤其跟王勵勤、馬林他們比,應該對自己要求更嚴一些,對自己狠一點。男人嘛,就要對自己狠一點。

短期的目標是打好聯賽,今年全隊的目標是保三爭一。爭冠軍有難度,但必須先有這個目標。有壓力是肯定的,但同時也是一種動力。我當然希望能當好這個隊的領軍人物,好幾年聯賽的「最佳運動員」都是馬林,希望今年自己也能有機會當一把最佳。打完聯賽,接下來還有世界盃、亞運會,每個比賽都要盡全力爭取好成績。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2008年這個最大的目標。

小貼士
我想做「偶像+實力派」
相比正式的采訪,王皓似乎更願意回答網友那種五花八門的問題。今年年初,准備副刊里的「明星茶座」的時候,正趕上他們一天三節課訓練,采訪時間改了又改。一天,好不容易在上午訓練結束後「逮住」了王皓,他是一臉的不情願。可隨著提問進行,他倒愈發來勁,還沖著門口等他的王振大叫道:「王振,你快來看看啊,這些問題挺有意思的。」直到所有的問題問完了,他還有點意猶未盡。此番拋出幾個臨時想出的問題,只想讓大家了解一下離開國家隊,打超聯的王皓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

最近看過的一部電影?
現在不是正演《達•芬奇密碼》呢嗎,找時間看看吧,聽說是講跟教會有關的事情吧。

最近常吃什麼菜?
清淡一點的。

最近在聽誰的歌?
胡彥斌、林俊傑。最近張學友也沒出什麼新歌,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看成他的《雪狼湖》。當時我拿的還是貴賓席的票,結果有事沒去成。

為什麼喜歡張學友?
他是實力派,希望我也能成實力派。

可大家都覺得你是偶像派,你願意別人這么說你嗎?
實力派,偶像派都行吧,最好兩點都占著吧。

世界盃即將開戰,希望哪支球隊奪冠?
想對你的球迷說點什麼?

那天上網看到一個球迷給我寫了9999個「加油」,我真想給他回9999個「謝謝」!(告訴王皓,有個球迷現在每天在給他疊幸運星,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將疊2008個,以期待王皓奪冠的那一刻。「她疊星星,那我就疊月亮吧。」王皓笑著說。好一個皓月當空,眾星捧月啊。)

記者手記
好脾氣的王皓
6月1日下午,在後海藍蓮花酒吧內,王皓時而陽光、時而扮酷,全為第7期雜志封面。俊朗的外表,乖巧的性格,讓剛一出道的王皓就被劃在了偶像的行列,不僅個人網站「皓月當空」人氣飆升,還擁有了不少韓國「粉絲」,真可謂偶像無國界。去年上海世乒賽時,幾位韓國「皓迷」特意從國內趕來看王皓的比賽,如今的偶像也更懂得經營與球迷的那份情感。作為偶像,當然要注重形象,難免也就愛「臭美」。約王皓拍封面照片時,他答應得爽快,(估計心裡已經盼了很久了)讓他一定要多帶衣服,他卻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穿一套帶一套足夠了。」拍照當天,中午再次發簡訊提醒他,這次搬出了攝影師,告他攝影師魏徵嚴重強調一定要多帶衣服。到了後海,記者臨時充當起劇務,看著後備箱里滿滿一皮箱的衣服和一盒子鞋,第一反應就是:真夠聽話的。問他是不是把整個衣櫥都搬來了,王皓一臉壞笑地說:「差得遠呢,這只是一小部分。」終於明白陳玘為什麼愛到他那兒挑衣服了。打開箱子,衣服雖多,可集中在黑白兩色,問他有沒有亮麗一點的顏色。王皓很無奈地表示:「我從來不買什麼紅啊綠啊的。」潛台詞似乎是:難道你們不知道,黑白是永遠的時尚嗎?
這是雜志拍封面照片有史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歷時三個半小時。期間王皓不斷被要求擺出各種各樣的POSE,好脾氣的他一直表現得很耐心,拍完照連攝影師都感嘆:「王皓真夠配合的。」如果問王皓馳騁乒壇的拿手絕活是什麼?球迷們都會脫口而出,「直拍橫打」。如果繼續要問王皓的直拍橫打起初師從於誰?王皓走過了怎樣的一段兒時學球的道路?恐怕連超級皓迷也未必回答得出來。
讓我們把目光從現在的王皓身上暫時移開,去看看王皓兒時的訓練生活,去看看兩個與王皓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教練:薛瑞坤和張均林。

薛瑞坤:虎頭虎腦,很有靈性
1985年,薛瑞坤從大學畢業,分配在長春市少年宮擔任教練工作。他第一次看到王皓,就被王皓吸引,「王皓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虎頭虎腦,生龍活虎,身體素質比一般的小孩好,也壯實很多。看起來挺靦腆,膽子卻很大。在我第一次讓他與同批的小孩輪流依次跳擋板時,其他小孩看到擋板畏首畏尾,嚇得目瞪口呆,而王皓卻縱身一躍而過。」

薛瑞坤教練在接受采訪時,一直對王皓的打球靈性贊不絕口。「記得我給和王皓同批的小孩第一次做考核時,讓他們用球拍顛乒乓球,從來沒有拿過球拍的小王皓一次能夠顛五、六個球,而其他小孩甚至連球拍都拿不穩呢。更讓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我再次讓他們顛球時,王皓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居然一次能顛三、四十個球。於是我就暗暗想,這真是個練球的好苗子,自從第一測試後,王皓每天都在家裡對著牆壁托球,嘴裡還一直念念有詞:『1比0、2比0、3比0……』」。

為了調動王皓練直拍橫打的積極性,薛教練採取了「以一抵二」的策略,也就是說在比賽的過程中,王皓用直拍橫打每得一分就算兩分,對於一個小孩來說這確實有很大的吸引力。往後在與教練和其他小隊員的對練中,王皓直拍橫打的使用頻率就慢慢地提高了,以至於直拍橫打已經成為了一種條件反射的動作,收發自如,得心應手。

到後來,王皓的水平在隊里算是個高手了,有很多小隊員喜歡找王皓練球。薛瑞坤教練回憶說:「王皓沒有高手隊員的架子,與一些比自己水平低的小孩練球十分認真,別看他小小年紀卻很有點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思維。狀態好時練技術,狀態差時練手感。那時隊里有個小女孩訓練也十分地刻苦,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叫苦叫累的,可是,在向王皓請教球藝之後著實讓她不滿了一回。因為王皓的直拍橫打,能夠左右開攻,彈擊、拉球樣樣在行,再加上王皓有意識地練習手腕的靈活度,故意把角度打得很開,調得小女孩到處跑。最後她索性就坐在地上不起來了,直喊:不行了!不行了!我受不了了!受不了了!」

談到小王皓在他手上獲得的獎項,薛教練如數家珍:1991年3月長春市「新芽杯」少兒乒乓球賽學前組第一名;1991年6月「六一杯」少兒乒乓球賽第一名;1992年1月長春市「新芽杯」少兒乒乓球賽冠軍……

張均林:從來就不耍小脾氣
在采訪張均林教練的過程中,記者感受到了張教練的心態的平和,處世的淡泊與豁達。其實,他是不大願意受媒體采訪的,在這之前王皓的父母勸他也在媒體上露露面。在盛情難卻的情況下,張教練第一次在媒體上談到了王皓少年練球時的點點滴滴。

1993年王皓以業余球員的身份師從吉林省乒乓球隊張均林教練的門下。「當時王皓還在鐵路二小上小學四年級。每天都是他的父親用自行車載著他到訓練場地,通常要走上一個小時的路。到了冬天,道路積雪很厚,路很難走,長春市又是丘陵地形,上下坡很多,遇到上坡,父親就推著車子上,王皓就下來跟在後面跑步。」張教練對當時的情形還記憶猶新,感慨良多。

王皓當時由於年齡太小還不能進省隊,也為了不耽誤小王皓的學習。張均林教練特意每天晚上6點到8點為王皓免費單獨指導,乒乓球館里發出的乒乒乓乓的聲音在黑夜裡穿梭游弋。「王皓從來就不耍小脾氣,訓練刻苦認真,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當時他的家庭環境不是很好,我從來都沒有看到過王皓在訓練的空閑吃零食或者喝喝礦泉水什麼的,這對於一個小孩來說真是十分不容易」。

張教練說,王皓從小就很內向,不愛吱聲。所以小王皓練球時,作為教練,他除了提出動作指導外,一般不說其它的話。王皓當時還不是專業運動員,有些動作不是很規范,張教練對動作要求非常嚴格,從簡單動作到復雜動作都要不能有半點含糊,他說,少年運動員動作一定要規范,如果不注意就容易走彎路。在王皓的眼裡張均林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嚴師。

雛鷹總期待著高飛的那一天,狹小的天空再也難以讓王皓馳騁飛翔。作為張教練關門弟子的生活在1995年結束了,隨後王皓進入了八一隊。

「現在王皓每次回長春都要到我家去看看,作為一個教練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呢?」張教練用這個似問實答的方式表達了對愛徒的滿意度。

采訪到最後,張教練向記者透露,以往王皓打球時,他總是擔心他的霸氣出不來,有一種悶著的感覺。在看了不來梅世乒賽團體賽後,張教練高興地感受到王皓的一點點在轉變,開始有「霸道」的感覺了。

「就這樣下去王皓肯定會有更好的成績!」張教練言辭的背後潛藏著一位恩師的殷切期待。

我堅信王皓會登上他心中的巔峰。王皓出生在北國春城——長春,春節期間,本刊記者對他進行了一次「家訪」。想「淘」出些王皓成長經歷中的小故事。在這之前,記者已經「領教」過王皓的內向,所以,去王皓家之前,心裡直打鼓:萬一王皓的內向是從父母那裡「遺傳」來的,那這采訪任務還怎麼完成?
大年初三,記者如約來到王皓家,在他家樓門前,正遇上了身著國家隊隊服的王皓與他的父母,他們剛從吉林省體工大隊訓練房回來。初五,王皓就要飛往廈門參加國家一隊集訓,一開始男隊就要打大循環。春節一放假就是五六天,不練練,真怕手生了。

❷ 評價一下孫燕姿這個人

以前看過燕姿的訪談 她說最討厭的是人家做作,喜歡她已經好久了,從她的『這一刻』到完美的一天,在到逆光,我可以說,燕姿在歌壇不是以前的小天後了,現在的她是天後,她單薄卻堅強,自然而不做作,她的成功,是完美的,她的魅力也正是吸引我們的地方,那就是她的親和力,看過她的 演唱會的人都知道,尤其是逆光,看到她落淚時,我也哭了,謝謝她,給我們的感動!這樣的燕姿豈能不愛? 這就是我們的燕姿 ,永遠的燕姿!

熱點內容
泡泡堂v教學 發布:2025-04-26 00:01:09 瀏覽:868
教師資格證大題 發布:2025-04-25 22:57:11 瀏覽:135
this用英語怎麼讀音 發布:2025-04-25 22:09:39 瀏覽:281
污漫畫之校園老師 發布:2025-04-25 21:55:54 瀏覽:798
數學如何學好 發布:2025-04-25 21:54:21 瀏覽:252
用於英語 發布:2025-04-25 21:49:19 瀏覽:806
厘米等於多少毫米 發布:2025-04-25 21:15:03 瀏覽:536
12堂魔力數學課 發布:2025-04-25 21:14:39 瀏覽:567
空調多少錢一台 發布:2025-04-25 20:33:34 瀏覽:108
一年級下語文書 發布:2025-04-25 20:02:34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