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簽名牆
❶ 易班投票簽名牆怎麼簽名
參加答辯,就可以直接簽名。
是在答辯的房間旁邊一個小空房間,它最初是為學生參與答辯休息的地方,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一個剛剛完成答辯的學生將離開的時候他們會簽名在牆上,很長一段時間,這所房子的牆已經成為一個獨特的景觀。
可以在簽名找到荷蘭女王,王子簽名很好當學生可以看到南非前總統被聘為教授的簽名大,許多國際名人去過這里要求簽名,但被禮貌地拒絕,因為牆上不是由於權利和地位,它屬於每一個萊大學子的殊榮。
(1)師生簽名牆擴展閱讀:
易班上海師范大學的獨立開發的教育和醫療的市委和市教育委員會的基礎上的網路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城市教育體系,是一個關鍵的網路文化建設項目由市教育委員會推動高校,綽號「易班」。易班集成了論壇、SNS、博客、微博、手機應用等互聯網新應用。
它包含新聞、通訊錄、校園應用、博客、微博、相冊、互動社區、論壇、電子郵件、網盤、掌上輕松課堂。通過這個網站,高校輔導員、師生可以在網上進行互動和交流,交換各種信息和資源,上傳照片和寫博客等。
❷ 一人承包娛樂圈神仙友誼,楊紫和他們為何全都認識
大家都知道,在一生中如果能遇到一個好的朋友,不僅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而且在必要的時候朋友還能為你兩肋插刀,在娛樂圈中也不例外,而且楊紫在娛樂圈中的朋友就不在少數,堪稱一人承包娛樂圈的神仙友誼,那麼她在圈內有哪些好友呢?
楊紫和張一山楊紫與翟天臨,早在2012年兩人便合作出演了《心術》,劇中翟天臨飾演的鄭艾平與楊紫飾演的張曉蕾是一對情侶,兩人在劇中一路甜蜜發糖,不過之後因為種種誤會、立場觀點的不同,導致張曉蕾放棄護士的職位,二人分道揚鑣,讓不少劇迷惋惜。
除了飾演情侶,生活中翟天臨是北電的博士,剛好帶過楊紫那一屆的表演本科班,兩人還是師生關系,楊紫的性格真的很不錯,和合作過的演員關系很好,而且幾乎所有合作過的明星都說她是自己朋友圈裡最活躍的人,不少網友也表示楊紫的性格真的很可愛,想在現實生活中跟她當朋友的那種可愛。
其實不管是圈內還是圈外,只要用心交朋友就一定有著別人都無可取代的友情,雖然朋友都是神仙顏值的藝人確實很令人羨慕。
❸ 課堂師生互動游戲
課堂互動本質上是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就要找到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課堂抽答是許多老師都會選擇的,但是多數情況下學生的積極性不足。如果老師主觀點名,又會造成多數情況下都是那幾個學生來回答問題。因此,需要用軟體系統來解決這個抽答的問題。
其次是某個問題的重點,如果知道某個知識點出現問題的地方呢?最好的法子就是投票,根據不容答案的佔比,就可以很容易發現知識點的難點在哪裡。
第三是趣味性,目前的課堂還是太古板,如果同學們可以自由發言,並且都能被大家看到,那麼無疑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所以上牆的功能有非常的好。
積分。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給學生打分。
這樣的一款軟體才是學生需要的,講課寶課堂互動教學系統www.jkoor.com擁有以上所述的所有功能, 已經在多所高校應用,是極為難得課堂互動軟體,值得選擇。
❹ 萊頓大學的發展歷史
在1575年,威廉王子管理著歐洲少數沒有大學的地區之一。此時文藝復興已開始凸顯學術研究的重要性;為了獎勵萊頓市民在1574年抵抗西班牙軍隊的英勇表現,威廉王子遂在此設立大學。
傳說威廉王子當時給萊頓市民兩個選擇,一者是免稅,一者是大學;市民認為免稅令可被撤銷,大學卻能延續百年,是故選擇了後者。
萊頓大學內設有荷蘭最早的植物園——萊頓植物園。
萊頓大學仍執許多研究領域之牛耳,包括自然科學、醫學、社會與行為科學、法學、藝術及文學等等,並與四十餘個國立研究機構合作。荷蘭的最高學術榮譽──斯賓諾莎獎的28位得主中,有7位在萊頓執教。Academiegebouw里懸掛著創校以來的著名教授畫像。
獲得獨立後的荷蘭隨著經濟和政治迅速崛起,也為大學教育的發展創造了必備的條件,但是當時的萊頓大學要想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就必須不惜重金,招聘到第一流的學者來校任教。
在創辦初期,萊頓大學就從歐洲各國招聘到各個學科的著名學者,並且為他們提供最優厚的待遇。正是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大師們來校任教,才為剛剛創辦的萊頓大學搭建起了包括語言學、醫學、天文學、自然科學在內的一系列學科框架。
許多外國人慕名來到這里求學。學校統一使用拉丁文授課,所以來自德國、法國、蘇格蘭、奧地利等國大學生都可以在這里聽課。
萊頓大學是荷蘭天文學和考古學研究的發源地。1927年,沃爾特教授提供了充分的證據,表明太陽系的所有星球都圍繞銀河系的中心旋轉。
1、萊頓城與大學的融合
萊頓約有10餘萬人口,萊頓大學的許多建築也是萊頓非常重要和具有現代特色的建築。萊頓城與萊頓大學已融合在一起,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學城。
萊頓大學的130多座建築設施,分布在萊頓市的各個角落。萊頓大學建築的主要部分在這座歷史名城的中心或中心附近,大學辦公樓和信息中心大樓位於萊頓中心火車站東側,大學圖書館「杜倫」建築群(文科)位於市中心南側風景秀麗的護城河畔,豪萊斯實驗室(化學和醫學)、惠更斯實驗室(生物物理、天文和天文物理)、計算中心研究所、數學研究所、醫學院及附屬醫院,各種生物化學實驗室,分布在西城區,以荷蘭著名物理學家、現代超導研究奠基人命名的海克·卡末林·昂納斯實驗室坐落在市中心。 這些建築設施為萊頓市容增添光彩,使萊頓贏得「大學城」的美名。因為萊頓大學與萊頓市融為一體,大批在這座歷史名城中居住和學習的學生深深地影響了萊頓的生活。
在萊頓還有眾多的博物館,如國家古代風俗博物館和人類文化學博物館等。萊頓大學植物園是歐洲最古老的植物園之一。
2、萊頓大學植物園
還有一件事情可以證明當年萊頓人辦大學的雄心,那就是這座於1592年由植物學家科魯西斯親自為學校建立起來的荷蘭王國第一座植物園。當時人們通過研究生物界的多樣化來建立生物科學體系。園中收集的植物在當時就達到1700多種,後來又發展到3000多種,在16世紀末,還只有義大利和德國的五所院校擁有這樣的用於教學的植物園。
今天人們到這里來主要是觀賞和休閑,園中幾千種依然茂盛的植物不僅為人們展示著自然之美,也展示著幾個世紀以前的學術景象。
3、人類第一次屍體解剖課
實驗生理學傳統開始於17世紀,它把生物體看成一台機器,通過了解其生理結構來解釋其生命功能。屍體解剖就是一個重要突破。
1589年,保夫在萊頓大學進行了第一次公開解剖,同時進行講解。這在當時不僅是科學研究上的偉大嘗試,同時在觀念上無疑是對神權的挑戰。
三年後,根據保夫的設計,學校為解剖學專門建成了一個類似羅馬競技場的圓形階梯教室,這種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在場的每個學生都能清楚地觀看人體解剖的全過程。當時歐洲其它的老牌大學還沒有這樣的設施。
最初上解剖課時,學生們自己不能動手。由於條件的限制,這一學術活動也僅限於冬天進行。人們把解剖屍體視為一次重大事件,每進行一次解剖,學校所有課程都要停止。
萊頓大學的醫學研究更多地向自然科學靠攏是從布爾哈芬開始的,他本人既是一個醫學家,也從事數學、力學和靜力學研究。各國學生都湧向萊頓,拜他為師。布爾哈芬編寫的醫學教材和化學課本都被歐洲各國大學所採用,他因而享有「歐洲教育大師」的美譽。
4、第一台心電圖儀的誕生
今天的萊頓大學醫學中心從建築風格上已經看不出17、18世紀臨床大講堂的痕跡,它既是世界一流的醫學研究中心,也是荷蘭最大的醫療機構,這里的研究人員一般都身兼兩職,一邊從事研究,一邊服務病人。他們在免疫學、器官移植、基因和傳染病研究領域一直處於國際領先的水平。
一百年多前,萊頓大學的醫學教授恩特霍芬花了整整30年時間,終於完成了心電圖原理的研究,並研製出人類第一台心電圖儀,這一發明使心臟疾病的診斷有了精確的依據。直到今天,心電圖仍然是診斷心臟病最常見和最可靠的手段。恩特霍芬因為他對人類健康所做出的偉大貢獻而獲得1924年諾貝爾醫學獎。
5、現代物理學奠基之地
19世紀末20世紀初,近代科學的發展開始出現轉折,傳統的機械論受到置疑,人們的世界觀和科學觀註定要面臨再次的震盪。在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沉寂之後,萊頓大學也迎來了自己第二個黃金時代,先後有四名教授獲得諾貝爾獎,其中包括在190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洛倫茲。
洛倫茲在物理學上的突出貢獻是創立經典電子論,人們將運動電荷在磁場中所受的力稱作洛倫茲力,把磁共振光譜線稱作洛倫茲譜線,在狹義相對論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公式也叫洛倫茲變換,這些理論都為現代物理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愛因斯坦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談到他聽洛倫茲講座的感受:這些演講是洛倫茲在退休後為青年研究者定期做的一件事。從這位卓越人物口中講述出來的科學理論,竟象是優等的藝術作品一樣明晰和美麗,而且表現得那麼流暢和平易。那是我從別的任何人那裡都從未感受過的。
1878年,25歲的洛倫茲被荷蘭皇家學會破格任命為理論物理學教授。之後,洛倫茲在萊大執教45年之久。
另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卡麥林·昂納斯在低溫和超導方面的貢獻也同樣是革命性的。
昂納斯為萊頓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低溫物理實驗室,他去世後,這座實驗室以他的名字命名,至今仍然是世界低溫物理研究中心。「從實驗中獲得知識」,這是昂納斯生前的名言,今天它仍然高懸在實驗室的大門上。在這里,昂納斯生前的事業從未停止過。
每隔兩周的星期三,萊頓大學物理系都會舉辦學術報告會,這樣的傳統已經堅持了一百多年時間,從未間斷。
一個多世紀以來,幾乎所有著名物理學家都會到萊頓大學演講。在萊頓大學有一面簽名牆,在這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所有著名物理學家的簽名,其中就包括華人們耳熟能詳的楊振寧。
在這里,著名學者演講完後,不是冷冰冰地離開講堂,而是和老師同學一起聊天、進餐,暢談夢想。對於一代代萊頓大學的師生們來說,可以親眼目睹這些科學巨匠的風采,親耳聆聽他們的教誨,是不可多得到寶貴財富。
6、全歐洲的漢學研究中心
萊頓大學發展東方語言研究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對外貿易和政治的實際需要。荷蘭同越來越多的東方國家建立了貿易往來關系, 19世紀下半葉,蘇伊士運河的通航,促進了荷蘭同遠東各國的交往,同時也促進了萊頓大學的傳統學科東方學的繁榮。從1851年開始,大學就設立了中文和日文專業。
這里珍藏的中文籍對於西方學者來說,是一個寶藏,正是藉助這些原文書籍,萊頓大學的漢學研究始終保持著原汁原味。
萊頓大學漢學院的圖書館是荷蘭唯一的一所中文圖書館,集中收藏了各地的中文圖書,因而也使其藏書量居歐洲各國中文圖書館中的第一位。這個中文圖書館使萊頓大學成為歐洲名副其實的漢學中心。歐洲各國學者都慕名前來查閱典籍。萊頓大學漢學院同時也是整個歐洲的漢學研究中心。
7、戰爭中意外的禮物
萊頓市的形象首先是在戰爭中造就的。16世紀初,荷蘭正處在西班牙王國的統治下,為了爭取獨立,荷蘭人展開了反抗西班牙人的「八十年戰爭」。1574年,萊頓城受到西班牙軍的圍困,居民拒不投降,一直堅持到10月3日,荷蘭抵抗部隊才趕來援助,給飢餓的市民運來了麵包和鯡魚。10月3日因此成為萊頓市的解放日,每年的這一天,全市都要舉行慶祝活動,由市政府給每位市民贈送一份麵包和鯡魚,這種儀式一直延續到今天。
1574年12月,當時獨立戰爭的領袖威廉·馮·歐朗葉親王向政府提出創辦一所大學的建議,為了表彰萊頓市民在捍衛民族獨立的斗爭中所表現出的英勇頑強的精神,政府將這一殊榮首先給了萊頓市。1575年2月8日荷蘭王國有史以來第一所高等學府終於在這座小城誕生,盡管當時戰爭還在其他地區繼續,但是這一天對於萊頓市的市民來說卻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
萊頓大學誕生的年代也是科學革命的年代,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伽利略開創科學實驗傳統,新大陸相繼被發現,這些偉大成就都使人們的思維從封閉的世界,走向無限的宇宙。
8、優厚的待遇吸引知名學者
獲得獨立後的荷蘭隨著經濟和政治迅速崛起,也為大學教育的發展創造了必備的條件,但是當時的萊頓大學要想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就必須不惜重金,招聘到第一流的學者來校任教。
在創辦初期,萊頓大學就從歐洲各國招聘到各個學科的著名學者,並且為他們提供最優厚的待遇。正是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大師們來校任教,才為剛剛創辦的萊頓大學搭建起了包括語言學、醫學、天文學、自然科學在內的一系列學科框架。
許多外國人慕名來到這里求學。學校統一使用拉丁文授課,所以來自德國、法國、蘇格蘭、奧地利等國大學生都可以毫無困難地在這里聽課。
1578年,歐洲一位重要的人文主義者利普西斯(JustusLipsius),辭掉了比利時魯汶大學的職務,到萊頓大學任教。利普西斯的到來,使萊頓大學日益聞名於歐洲知識界。一年以後,法國的法學家多耐呂斯(HugoDonellius)從德國的海德堡來到萊頓大學。1582年,《草葯書》的作者多多納斯(R.Dodonaeus)離開維也納宮庭前來萊頓大學醫學院授課,為萊頓大學醫學院帶來了聲譽,擴大了影響。萊頓大學的學監們十分重視知名學者的作用,盡管如此,由於宗教的影響,1591年利普西斯重返天主教會,回魯汶大學執教。為再聘請一位象利普西斯一樣威望很高的人文主義者和語言大師,學監們盡心竭力,甚至連當時的荷蘭總督毛利茨親王也親自過問此事。他們選中了著名的語言學家、法國的史卡里格,以優厚的待遇邀請他到萊頓大學任教,為保證史卡里格的安全抵達,荷蘭特派艦隊前往義大利迎接。
在歷史上,萊頓大學的科研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績。萊頓大學是荷蘭天文學和考古學研究的發源地。1927年,沃爾特教授提供了充分的證據,表明太陽系的所有星球都圍繞銀河系的中心旋轉。
萊頓大學的低溫實驗室創造了只比絕對零度高千分之一度的低溫,因而可以稱之為「世界上最冷的地方」。該實驗室還第一次實現了氦的液化,及發現了金屬中的超導現象。
據不完全統計,有至少十六位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萊頓大學求學、科研、執教或者講學。
1920年-1946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萊頓大學執教長達26年之久。愛因斯坦論玻色子的統計分布(即後來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手稿於2005年在萊頓大學圖書館里被發現。
❺ 校慶怎麼搞才顯出有意思
:學校30周年校慶,活動的場面很壯觀,小作者向我們介紹快樂學校的校慶活動,在這里整形祝福學校生日快樂,越辦越好。我們就會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這種校慶,畢竟時光匆匆流走。但我們當年的那份真摯情感還會存在。
「叮叮」小鬧鍾響了,終於盼到這一天了,今天是我們學校30周年校慶呀!為了讓校慶看上去更盛大一些,學校布置了簽名牆、綵球等等,並且雷校長讓我們班做迎賓活動。
我們先到大廳去排隊迎賓。一開始,領導沒來,大家都嬉戲打鬧。突然,一陣輕快悅耳的音樂響起。我們立刻挺直了腰板,正在玩耍的男孩子們也不玩了。大廳立刻變得鴉雀無聲,從一輛車上走下來一位老奶奶,程老師連忙叫我和凌欣銘去迎接這個老奶奶(她是學校第一任校長——董校長)。我一開始緊張的心砰砰直跳,不過董老師和藹可親的摸了摸我和凌欣銘的頭,還直誇我們漂亮,都有些害羞了。我和凌欣銘爭先恐後的介紹著,都想贏得董老師的贊美。我們還迎了章縣長、方副縣長等等重要的人物。
我們來看看精彩的學校方陣吧!每個年級都有各自的特色,各種各樣。一年級的道具是金燦燦的菊花;二年級是五顏六色的的拉拉球;三年級是紅、黃兩色的愛心;我們年級是千變萬化的翻花;五年級是嗄嗄叫的快板;六年級是可愛的玩具狗。大家的衣服都五彩繽紛、美不勝收。我們年級的道具更是華麗、整齊,如果一個人弄錯了,就不好看了,這大概就是「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意思吧!
下午,學校舉辦了梅郎小鎮的活動,裡面的游戲有:英語秀、同舟共濟、創意美術、色彩美術等。我們有了星星就可以換特色美食,讓我們吃到肚皮撐撐的, 我們在這里度過愉快的一天。
在這里,我真心祝願:武義縣實驗小學生日快樂,明天更精彩!
❻ 簽名牆的意義何在
簽名牆的意義肯定是有的,至於活動結束後簽名牆是被當垃圾處理了,還是當做紀念品被收藏了,就不是簽名牆能做主的事情了,這要問活動的策劃者:你是想留呢?還是不想留呢?
今天晚了,明天在文末給大家更新些簽名牆的形式哈,今天先說說簽名牆存在的意義:
1、「榜上有名」的儀式感
每一位參加活動嘉賓都希望自己是活動中最終的一位,簽名牆帶來的儀式感是其它形式不能給予的。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榜上有名」是十分榮耀的事情,簽名牆的存在滿足了人們對「榮耀的渴望」。
所以簽名牆給參會嘉賓帶來的滿足感是不可替代的。
2、名正言順的傳播
「傳播」是簽名牆比較實惠的作用。
你的活動中肯定有一些C位的重要人物吧,如果你想單獨把他們拉到你的活動LOGO前拍張照片,想必不太容易吧,即便人家跟你過來了,你能做到反復一直拍嗎?
但是如果有簽名牆,就可以。
作為活動的一個環節,一般情況都不會有嘉賓拒絕簽名,也不會有嘉賓在簽名牆前拒絕拍照,所以你的LOGO穩穩的成為背景,C位嘉賓也會順理成章的配合攝影師拍照。
不止C位嘉賓,其他嘉賓會跟樂於在簽名牆前合影留念,並且主動對外發布,因為這是身份的體現,於是又一波自助宣傳開始了。
3、歷史的見證
簽名牆有很多種,那種噴布的通常都被處理掉了很正常,但這不是簽名牆的問題,而是策劃者的問題,也許從一開始,就沒准備留下。如果需要留存的話,我相信策劃者會有一萬種方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