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tech暑期
1. 美國留學
難度比較大,不過也不是不可能。
首先,大三暑假前考完托福,要100+的分數,不要考得太早,一般托福有效期為2年。GRE也差不多時間考,分數當然是要接近滿分。要盡量多參加各種活動,比如各類計算機競賽並且拿到獎項,最好是國際性的,有機會的話爭取去IBM,HP,Intel,Microsoft等大公司做暑期實習。學校里要盡可能提高成績,GPA要3.8以上,教授的推薦信好好做。還要爭取上面說的各類活動和實習公司的推薦。做研究項目和論文也是有積極作用的。在正式申請前,先於目標學校的教授聯系,投其所好,進行「套磁」活動。
最後,還是不得不告訴你,即使是上面那樣,進Stanford,MIT,UCB,CMU,Caltech之類的學校還是很渺茫的。
建議你先讀一些州立大學,門檻低一些,獎學金也不少,再通過轉學或者讀博的方式去idea school。
Good luck!
2. 美國哪些大學地質學專業最強
1.亞利桑那大學
亞利桑那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坐落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是為了高等教育和研究而設立的贈地大學及太空輔助公立機構,是美國西南部最富盛名的大學之一。亞利桑那大學始創於1885年,由於地緣因素,該校的天文、地質、地理、土建等學科有著雄厚的科研實力,而人類學、社會學和哲學在美國也名列前茅,擁有全美頂尖、享譽全球的工程學院,以及全美頂尖商學院,被譽為「公立常青藤」大學之一,同時也是美國大學協會(AAU)成員。美國排名TOP前十的專業:分析化學,人類學, 天文學, 天體物理學, 生態和進化動力學,地質學,水文地質學,葯劑學 , 沉積學,地層學,地質結構學, 築造學,建築學;
2.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1817年建校,是美國最早的大學之一,在美國乃至世界范圍內享有盛名,是美國10佳綜合性大學之一,被譽為「公立常春藤院校」和「公立大學的典範」,是美國重要的學術聯盟美國大學聯合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的12個發起者之一。
3.賓州州立大學
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大學,它在賓州全境有24個校區,其中最大的是主校區帕克(University Park)。它是美國的頂尖公立大學,也是美國大型的高等學府之一:帕克校區的在校學生人數約44817人,而所有校區的在校學生人數總和為95833人。其學術科研能力走在世界前列,在工程、氣象、地球科學、地理、傳播科學、管理學、特殊教育、農學等方面堪稱世界頂尖,也是工業工程和英國文學在美國的發祥地。
賓州州立大學的地球與礦產科學學院在美國同類學院中排名第六(僅次於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密歇根大學、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該學院校友得到過諾貝爾獎提名。其中,該學院的地理專業長期排名全美第一,地質專業全美第三,算得上是世界頂尖,尤其是地理系下屬的GIS專業是學院的支柱,該專業進行的GeoVista研究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數字地球及數據可視化工程科研項目之一。地理專業經常組織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前往世界各地去考察學習,還能夠獲得為USGS、ESRI或NASA工作或實習的機會。地質系的學生不僅要在學術上優秀,也被要求要有良好的戶外技能。每年暑期地質系都會帶領學生去黃石公園等野外地區進行一個月的生存技能培訓。氣象學專業也很出色,其校友創建了著名的氣象預報公司AccuWeather,總部就設置在這里。此學院其餘專業如地球物理、地震研究、大氣科學、地球化學、材料工程、環境科學等皆在美國前15名。賓州州立大學的大眾傳媒專業排名全美第一。由於美國政府的政策,中東部各州的大學紛紛發展理論傳媒專業的研究,賓州州立大學是其中做得最好的之一。賓州州立大學的理論型大眾傳媒與哥倫比亞大學的應用性傳媒並駕齊驅。農學和食品科學作為學校起家的學科,自然也是賓州州立的招牌。
4.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簡稱UT Austin),成立於1883年,是德克薩斯州大學系統中的主校區,也是德克薩斯州境內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 建於1883年, 主校園離位於奧斯汀的德克薩斯州州政府總部不足一里。現有學生人數49,696(2005年秋季統計資料),為全美單一校園中學生人數中第五大的大學(2005年秋季統計資料)。除奧斯汀主校區外,Pickle研究校區(J.J. Pickle Research Campus)位於奧斯汀北部,而該校天文系亦負責位於得州西部戴維斯山區的麥當勞天文台。
地球科學研究領域:
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地球科學學院規模龐大,每年的科研經費預算高達5,400萬美元,研究領域主要包括:水文地質學與環境地質學(Hydrogeology/Environmental Geology)、古生物學(Paleontology)、岩石學與地球化學(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沉積學與地層學(Sedimentology and StratigrAphy)、構造地質學(Structural Geology and Tectonics)、氣候系統科學(Climate System Science)、海洋地質學與地球物理學(Marine Geology and Geophysics)、能源地球科學(Energy Geosciences)。
在最新2015 US News排名中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帕克分校在地球科學專業排名里位居第位居第8位。地質學專業排名第5位。
5.斯坦福大學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簡稱斯坦福,是美國的一所私立大學,其在2014年Usnews最新美國大學綜合排名第5名,2013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7名,201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學排名世界第4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傑出的大學之一。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始建於1885年,由利蘭·斯坦福建立,是一所四年制私立大學,其佔地35平方公里,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洛阿爾托市,臨近舊金山。斯坦福大學是世界上擁有資產最多的大學之一,學校圖書館藏有超過670萬本書籍及4萬多本期刊,校內另設有七千多部電腦供學生去使用。
3. 計算機科學專業最好的8所美國大學是哪八所
一般所說的長青藤大學並不是特指一間大學,而是指包括八所大學的一個大學聯盟。它們都位於美國的東部,北至新罕布舍爾州,南到賓夕法尼亞州。雖然這些大學都有古色古香的建築物,牆壁上爬滿了長青藤,但長青藤大學一名最早卻不是由這種植物來的。最早的長青藤學校實際上是四所大學結成的校際體育聯盟。這四所大學是麻薩諸塞州的哈佛大學、康涅狄克州的耶魯大學、紐約州的哥倫比亞大學和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大學。四的羅馬數字寫為IV,然後加上詞尾Y,就成了IVY,於是又稱為長青藤大學。由於校際進行體育競賽,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各校為爭搶體育學生高手,而忽視了學習成績和其它方面的入學要求,所以長青藤學校之間共同制定了招生原則,即不因體育才能而依家庭經濟情況而發放獎學金。後來這四所大學的聯盟又擴展到八所,加入了羅得島的布朗大學、紐約州的康奈爾大學、新罕布舍爾州的達特茅斯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州的賓州大學。這八所大學都是公認的一流大學,它們的歷史悠久,治學嚴謹,教授水平高,學生素質好,因此長青藤大學又時常作為頂尖名校的代名詞。美國八大常青藤盟校簡介以哈佛、耶魯為代表的「常青藤聯盟」是美國大學中的佼佼者,在美國的3000多所大學中,「常青藤聯盟」盡管只是其中的極少數,仍是許多美國學生夢想進入的高等學府。常青藤盟校(lvyLeague)是由美國的8所大學和一所學院組成的一個大學聯合會。它們是:馬薩諸塞州的哈佛大學,康涅狄克州的耶魯大學,紐約州的哥倫比亞大學,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大學,羅德島的布朗大學,紐約州的康奈爾大學,新罕布希爾州的達特茅斯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州的賓夕法尼亞大學。這8所大學都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大學,歷史悠久,治學嚴謹,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政界要人、商賈巨子都畢業於此。在美國,常青藤學院被作為頂尖名校的代名詞。常青藤盟校的說法來源於上世紀的50年代。上述學校早在19世紀末期就有社會及運動方面的競賽,盟校的構想醞釀於1956年,各校訂立運動競賽規則時進而訂立了常青藤盟校的規章,選出盟校校長、體育主任和一些行政主管,定期聚會討論各校間共同的有關入學、財務、援助及行政方面的問題。早期的常青藤學院只有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和普林斯頓4所大學。4的羅馬數字為「IV」,加上一個詞尾Y,就成了「IVY」,英文的意思就是常青藤,所以又稱為常青藤盟校,後來這4所大學的聯合會又擴展到8所,成為現在享有盛譽的常青藤盟校。這些名校都有嚴格的入學標准,能夠入校就讀的學生,自然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學校很早就去各個高中挑選合適的人選,許多得到全國優秀學生獎並有各種特長的學生都是他們網羅的對象。不過學習成績並不是學校錄取的惟一因素,學生是否具有獨立精神並且能否快速適應緊張而有壓力的大一新生生活也是他們考慮的重要因素。學生的能力和特長是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一關,高中老師的推薦信和評語對於學生的入學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學校財力雄厚,招生公室可以完全根據考生本人的情況錄取,而不必顧慮這個學生家庭支付學費的能力,許多家境貧困的優秀子弟因而受益。有錢人家的子女,即使家財萬貫,也不能因此被錄取。這也許就是常青藤學院歷經數百年而保持「常青」的原因。布朗大學(BrownUniversity)1754年由浸信會教友所創,現在是私立非教會大學,是全美第七個最古老大學。現有學生7000多人,其中研究生近1500人。該校治學嚴謹、學風純正,各科系的教學和科研素質都極好。學校有很多科研單位,如生物醫學中心,計算機中心、地理科學中心、化學研究中心、材料研究實驗室、WoodsHole海洋地理研究所海洋生物實驗室、Rhode1s1and反應堆中心等等。設立研究生課程較多的系有應用數學系、生物和醫學系、工程系等,其中數學系海外研究生占研究生名額一半以上。布朗大學的古書及1800年之前的美國文物收藏十分有名。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私立綜合性大學,位於紐約市。該校前身是創於1754年的King』sCollege,獨立戰爭期間一度關閉,1784年改名力哥倫比亞學院,1912年改用現名。哥大知名的研究生院包括商學院、新聞界名人約瑟夫・普利策1912年創的新聞學院以及教育學院等。哥倫比亞大學商科研究生院1977年全美排名第七,其MBA課程的最大特色就是靈活有彈性(flexibility),學生可以在1月、5月或9月開課的任一學期就讀。該院比較歡迎海外學生。在課程設置上它也銳意進取,特別是設立了國際化(Globalization)、全品質(Totalquality)、道德(Ethics)和人力資源管理4大主題,所以有「21世紀課程」的美譽。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學、應用心理學和心理健康學方面的綜合研究生院,1997年全美教育研究生院排名第一。它擁有眾多的研究中心,是美國上述學科最好的研究生院之一。該校本科學制4年,每年2個學期。學生入學條件較高,除要求學生在中學學習一定門類的學科外,還要求參加學術能力傾向考試。該校注重教學質量,聘用優秀教師,實行小班授課。並重視學生的外語學習,開設71種外語課,是美國教授外語語種最多的一所大學。學校培養了不少知名人士。在教師和畢業生中獲得諾貝爾獎金的有物理學家米利肯(1923),化學家蘭米爾(1932),生物學家摩爾根(1933)等9人。康奈爾大學(CornellUniversity)公私雙方資助的綜合性大學。1865年獲准校,1868年開學,為該校訂立學體制的外交家、學者安德魯・德・懷特出任第一任校長。校址在紐約州的伊薩卡。1997年美國私立大學排行榜上,它排名第六,僅次於哈佛、普林斯頓、耶魯、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大學。其農學院、人類生態、生命科學、獸醫、勞工關系學院等隸屬紐約州立大學系統,其他學院包括旅遊業管理學院等則屬私校系統。該校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專業人員在內共1.9萬人。研究生院有教職員1600人,其中不乏諾貝爾獎得主、普利策獎得主和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成員;研究生院有學生4500人,其中68%的學生在攻讀博士學位,大約40%的學生是女生。研究生院共設有91個專業課程,這些課程獨立於傳統的大學或系科,是從大學抽調出教授進行教學的。每個學生可選定二三名導師組成特別委員會對自己的課程進行指導。博士學位通常要讀6個學期,研究生學位要讀2個學期。在康奈爾大學,幾乎所有的博士生都有獎學金,大約76%的研究生享受各類獎(助)學金。研究生院每年提供的獎學金每份約為1.1萬美元。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col1ege)達特茅斯學院位於新罕布希爾州的漢諾威鎮,由英王喬冶三世創立於1769年。達特茅斯學院規模較小,但歷史悠久,是美國常青藤盟校成員之一,1997年私立大學排名居前10名之列。本科生約有4000人,研究生近1300人,其中1/3是文理學院的研究生。學院以學生素質好、教學嚴謹著稱。文理學院的Hopkin藝術表演中心是達特茅斯學院的文化中心。除此之外,理科類也十分出色,享有較好的聲譽。學院的碩士、博士課程以小班教學、課程選擇性強聞名,從而與傳統的PhD相比,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學校聘用的教授有豐富的教學科研經驗,每門課程都以科研為目的,因此博士項目中,科研成果累累亦是必然結果。該校的大部分博士研究生都能獲得獎(助)學金,學校提倡研究生要參加教學工作,加強學科間的學術交流。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建於1636年,是全美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也是全球知名的多種領域的研究及教學中心。1636年10月28日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決定籌建一所像英國劍橋大學那樣的高等學府。1638年在馬薩諸塞的劍橋正式開學,第一屆學生共4名。1639年3月13日,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把這所學校命名為哈佛學院。在建校的最初一個半世紀中,學校體制主要仿照歐洲大學。1780年擴建成哈佛大學。1966年以來,哈佛大學共設10個研究生院,即文理、商業管理、設計、牙科醫學、神學、教育、法學、醫學、公共衛生和肯尼迪政治學院;2個招收大學本科生的學院,即哈佛學院和拉德克利夫學院;並設繼續教育公室,專門負責暑期學校、附設課程和終身學習中心。牙科醫學、醫學、公共衛生等3個研究生院設立在波士頓,其餘各學院均集中於劍橋。各學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哈佛大學的學生來自美國各地以及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畢業的校友中有6人先後當選為美國總統,還有很多人成為傑出的文學家和科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ofPennsylvania)1740年由法蘭克・富蘭克林創立,是美國第一所指定為大學的學府。其沃頓商科研究生院(WhartonSchoo1)的MBA1994年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美第一名,多年來與西北大學、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齊名,是商科研究生申請者首推的申請入學學校。沃頓商科研究生院提供的全日制課程,除了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美首屈一指的兩年制MBA之外,還有工商管理與工程、法律、醫科科學、牙醫學、獸醫學、護理學或社會工作的合並雙學位碩士課程等。另外,還有十分出色的三年制全日制國際關系(InternationalRe1ations)MBA/MA課程以及PhD課程。全校還有12所研究生院,除沃頓外,還有教育研究生院、藝術研究生院、法學研究生院、文理研究生院、口腔研究生院、工程和應用科學研究生院、醫學研究生院等,其中工科類最為出色。該校學術氣氛濃厚,推崇百花齊放的自由方式,只要有5個學生簽名上書校方,要求開個新課程,大學當局一定會滿足學生的要求。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University)著名私立大學,在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中排名第四。其前身是英王喬治二世1746年特許創立的新澤西學院,1896年改名普林斯頓,其學術聲譽處於美國頂尖大學的前茅。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和哲學聞名遐爾,其餘著名學科包括英語、政治、物理、天體物理、歷史、古典文學、經濟、美術、音樂、德語和法語等;工程類的化學工程、機械工程、航天工程最佳。物理系教授中有3位是諾貝爾獎獲得者。W・威爾遜公共事務和國際事務學院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著培養政府官員的傳統。近年來該校電腦學科也茁壯成長,被選為美國「超級電腦大學」之一。導修是普林斯頓大學生活的主要內容,大多數普林斯頓的學生也都特別喜歡課堂以外的導修課,這些由助教或教授帶領的討論,給他們一個更大的空間去理解課堂內所學的理論。在普林斯頓讀書不算輕松。本科主除了要修讀30科以上才能畢業外,還要過第三年的寫作和第四年的論文關。普林斯頓的考試實行「誠信」制度,即考試是沒有老師監考的。研究生院包括建築研究生院、工程和應用科學研究生院、W・威爾遜(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名字)公共國際事務研究生院等。近年來,除通常的學術科目外,學校越來越重視環境研究、城市事務、創造性藝術和由學生自己組織的研討會。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生中,有J・麥迪遜總統和W・威爾遜總統以及大約80位美國參議員。耶魯大學(YaleUniversity)著名私立大學,在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中排行第三。1701年創立,於1861年授予全美第一個博士學位。學校初期的課程設置注重古典學科,堅持正統的宗教觀點。1828年,美國舉國上下提出大學課程設置應著重實用學科,而不是古典學科,耶魯大學校長J.戴就此發表《耶魯報告》,為傳統課程進行辯護,這個報告直到南北戰爭後仍有影響,減緩了美國各大學引進實用文理課程的進程。1908年,耶魯大學開始不再要求學生必修古希臘語。在當時校長A・哈德利的影響下,開始注重專業訓練。1969年以前,耶魯只招收男生,此後才男女同校。耶魯大學招生嚴格,其學術水準和社會聲望在全國高等學府中名列前茅。
4. 申請美國研究生要注意什麼
一、嚴守提交時間
美國研究生網申務必要重視提交時間。每個院校都會有自己的申請截止日期,申請者可以通過電話或是網站確定最後期限。在截止日期之後收到申請材料的事情很常見。
二、申請材料格式要標准
美國有一些院校要求申請人必須填「統一申請表格」,那申請人就一定要遵守這個規定,假如你沒有按照要求做,你的申請材料就會不合格,沒有人會花時間去看不合格的申請材料。
三、申請費別忘了
美國研究生網申需注意的問題還包括申請費。在以前的申請中,忘記繳納申請費用的例子也不少。但沒有院校會主動提醒你補交,因此自然就錯過了成功申請的機會。此外千萬不要在申請材料中夾現金,大學沒有人負責收現金。通常在提交申請材料時最好以匯款或是提供信用卡卡號的形式,及時繳納申請費用。
四、官方成績單要原始的
官方成績單指的是你的成績單最好有院校的公章加蓋,而且最好要是學生檔案中的原始中文格式的成績單。申請材料中一定還要附加一份英文格式的對照成績單,而且最好也加蓋上院校的公章。假如你只提供一種顯然是不夠的,也會不方便招生官員的工作。
五、自薦信自己親手寫
作為招生官員的角度來說,我們希望所有申請者能自己寫你的申請自薦信,而不希望你找專業機構或是別人代寫。因為自薦信是招生官員判斷你的英文能力的重要依據之一。並且在自薦信中,你一定要說明你為什麼要申請這個院校、你打算如何完成你的學業,你有哪些能力支持你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等等,你千萬不要提」我選擇是因為你們大學在美國排多少名」之類的話,但你一定要向招生官員表明,你選擇他們學校是因為你了解他們學校、他們院校以及某個專業適合你。
六、材料千萬不要寄錯
在以往的申請中,常常有人把給其他院校的申請材料寄給申請學校,這一點很不好,碰到這樣的事情,那招生官唯一的做法就是放棄你。
七、保持一定的聯系頻率
假如你的申請提交了很長時間,你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機會,那就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詢問申請院校,美國院校通常都歡迎學生咨詢,但你千萬不要一天一封電子郵件。不過,如果你給申請院校寫電子郵件讓院校從另外一個側面了解到你的英文水平,這就有助於你拿到錄取通知書。
5. 申請地球物理需要什麼經歷
背景
本科THU EE專業,GPA 90.x,後繼續只上了一年研究生,由於各方面原因,主動肄業。之後的08-09學年完成申請。期間(08.8-08.12)在石油大學物探實驗室跟一個老師做實習(其實就是打點雜編程序),算是僅有的一點專業相關的研究經歷。
英文考試成績 IBT 104(Speaking 22),GRE 600/800/5.0
我想我主要的優勢就是基礎課的成績不錯(數學/物理/科學計算等)和以前的計算機功底。
申請結果:
10個Geophysics Ph.D Program
Offer(in Chronological order):
Austin-JSG(2.18), CSM-CWP(2.27), OU-Prof Marfurt(3.10), Utah(Prof Jerry.Chuster(3.7)->Prof. Zhdanov), Stanford-SEP(Accepted)(3.13)
Rej:
TAMU(2.14), MIT(3.23), U Calgary(5.1)
Withdrawl:
U Houston(Withdraw after AD), UT Dallas
申請過程及各學校的印象
我的GT之前都已經搞定,T的口語稍有欠缺,不過自覺問題不大,英語考試方面算是省心。九月多開始做實習,一邊看程序一邊看書補理論(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強烈推薦Yilmaz的那本《地震信號分析》,內容全面,深入淺出,不愧是SEG的Best Seller),剩下的時間就泡在論壇上讀帖子,我的選校(與其說是「選校",不如說是"選老闆",因為圈子實在太小,有名氣的導師大家心裡基本都有數)主要依靠論壇上的信息。因為本身能申的program就不多,後來我回顧分析了一下,申請的個數大概6個就可以了;我當時心裡很沒底氣,一口氣申了10個(關於這些學校的介紹論壇上有很詳細的帖子,我就不畫蛇添足了)。
11月份開始整材料(PS,RL,etc)和填寫網申表格、送分,以應付SU的12.15的Deadline. 大部分的Deadline分布在1月初——2月底,當然如果你不要Financial Aid的話就可以很遲提交(不過研究生里幾乎沒有自費的)。網申完了之後馬上開始寄送材料(UPS,DHL)。陶瓷基本沒有,那時候自己也才剛算入門,套起來估計很吃力,而且弄材料也不是個輕松的事情,沒時間發信騷擾教授。
我覺得我開始的時間有點晚,最後稍顯倉促。像SU的申請材料就是幾乎踩著Deadline到的,而Austin有兩個Deadline,12.1的是Fellowship Consideration 的,我當時無法達成,只好趕第二個Deadline(1.1),這次就只有拿老師的RA的機會了。PS,RL這些東西如果提前一點准備,日程就會更從容一些。另外還要考慮像UPS等快遞的遞送時間(正常情況下3~4個工作日,但是也有不正常的,像我寄CSM的信封在海關被扣留,之後有碰上收件方過聖誕假期,第一次投遞失敗,最後送達已經是三個星期以後)。所以申請跟做工程設計一樣,多留出裕量肯定會有幫助。不管是寄材料還是送分,我建議大家不要貪圖節省這方面的費用,快100$的申請費都交了,也不在乎多交這一兩百塊錢。如果用信封平郵的話,需要2周到一月不等,而且要確認對方收信很不方便,加上郵政的服務質量確實不敢恭維。送分方面有很多學校的材料一開始是統一寄往研院的,收齊之後再發往各系送審。如果不提供正式的ETS出具的送分報告,材料很可能在研院被耽誤,出現這樣的情況就得不償失了。最後要提醒的是一定要確認對方收到了ETS的送分,發現問題馬上要求resend。ETS這廝收20$的錢居然用普通平信送分,掉信是相當有可能的,我的UT Dallas申請基本就因此而報廢。
至於CV/PS/RL,我覺得都沒什麼過人之處。寫出真情實感就好了;總言之這些材料別吹得太過,不然電話一聊露餡了就會非常嚴重,美國人很看重Credibility. RL的話我也沒能耐找牛推,兩個清華的本科時候老師和實習時的指導老師(副教授)。沒有院士的推薦問題不大。
寄完了已經是1月初了,還得繼續看書繼續自學。期間捱過一個難熬的春節,一個多月沒有updates.後來也試著發了幾封tc信,完全沒有效果;但是這裡面也有後來給我發offer的,所以tc沒被理不代表以後收拒信。
下面分學校描述一下申請經過:
TAMU:最早的回復就是從德州農機傳來的,日期我記得非常清楚--2月14號。早上剛打開Gmail就看到了它的郵件,裡面沒有哪怕一個客套的單詞,"xxx, your application was denied by the admission committee」。我的心情本來就很慘淡,禁不住哀怨了一句: Valentine Day你就不能給點兒好消息...。PS上我寫的是想去Dr. Ikle的Automatic Seismic Process方向,後來並沒有去了解據我的具體原因是什麼。不過從網上的信息看它今年是有招中國學生的。所以我個人估計可能他們並不喜歡外專業背景的。TAMU的石油工程很好(2nd)。
MIT:3月初大部分的學校都有信兒的時候,我問小米情況被告知依然在審,當時我就猜想被放wl上了。過了幾天我發信問了裡面的一個去年過去的科大學生。他非常nice的告訴了我當時的真實情況。ERL(Earth Resource Lab)的大部分錄取都發給了美國國內的本科生,給中國人的唯一一位是南大的研究生,如果他決定去了我的希望就很渺茫。果不其然23號收到了Email Rej。作為與諾森羅普公司一道為美國軍方研製全世界最先端戰略轟炸機B-2的機構,MIT不愧於"世界第一理工名校"的稱號。在本專業方面,它是SEP founder Jon Claerbout博士的母校;而且存在與1960年代的GAG培養出了第一代勘探地震學大師,當然關於MIT的傳奇遠不止這些。其平價般75$申請費絕對有理由令無數人為這一次人生完整的經歷前仆後繼。
U Calgary: U Calgary的CREWES很有名氣,不過原Director Robert已經轉去了U Houston。這個項目是非常不歡迎轉專業申請者的,加上最貴的申請費(130CAN = 106USD),從個人角度我覺得補申這所並不明智。在提交材料之後約2月10號,小米給我來信說由於我的學位是BE而非BS,根據規定我只能申請Faculty of Engineering。我看到這個理由的時候真有點不太習慣,原以為這種學究式的規定只在國內會遇到。。。於是發信去Argue了一下,重申我只對CREWES有興趣,並不有意於他們的工學院,暫時駁回了她的提議。孰料一星期後又發信給我說材料不全,收到了成績單但沒找到Diploma,於是我又發信過去打了幾個回合嘴仗,她終於最後回復說找到了。這之後兩個月什麼消息都沒有,直到國際勞動節那天,一封拒信靜靜地躺在我租的信箱里。CREWES的確是招中國學生的,不過應該是很不喜歡非科班的。據我所知加拿大還有UA的一個Semsic Group,不過並不了解。
U Houston: UH的總體聲譽一般。但其石油相關專業的聲譽是遠超過其綜合排名的。比如勘探地震學一書的作者Sheriff就是休大的教授,上面提到的CREWES的Director也被挖到了休大。我當時收到AD的時候因為已經確認了會有Austin的offer,所以沒有進一步爭取獎學金。
UT Dallas:
由於前面提到的送分延遲,一直到3月中才到系裡,後來小米還通知我再提交推薦人填寫的Recommendation Form,(因為它網站上沒提,所以我只送了老師的推薦信,大家如果要申請的話,記得提前找系裡的小米要這張表)。那時已經比較晚了,我就withdrawl了,所以沒有機會進一步確認錄取的機會。不過George MeMechan也是一個很牛的老闆。
UT Austin: 這是我收到的第一個offer,也是最後一個decline的。2.18號收到Dr. Sergey Fomel的來信,說我的背景不錯,希望我去他的Group(Computational Geophysics)做RA。Sergey是俄國人,當年也是從SEP畢業,能力很強,本人編程也很厲害,同CSM的Paul Sava一起算是學術界的兩位新星。而且我後來跟Austin的學生打聽,他自己已經tenure仍然很勤奮,不過對學生非常nice、並不push,而且funding充足。所在的Jackson School of Geoscience也可稱的上全美數一數二的地學院,不論是規模(那位叫Jackson的石油大亨去世之後一共捐獻了超過200Million的錢物給學院)、水平還是與石油工業界的聯系都是名列前茅。Austin的石工第一,地物稍弱第九(不過這是大地物的排名,在勘探領域則不止如此,另比如Caltech是排第二的天然地震牛校,可是沒有勘探方向),就像Sergey在信中跟我談及的一樣,在Austin,由於龐大的科系規模,學生有機會跳出自身研究的小方向,廣泛地涉獵石油領域的各個方面,加上其良好的業界聲譽和毗鄰能源中心休斯頓的地理優勢,學生以後的就業前景非常樂觀。而且導師們都普遍支持學生暑假去公司實習以幫助其吸收後備人才,因為很多研究項目都仰仗這些石油公司資助。
應該說Austin的offer正式收到之後,我就判定這次的申請已經成功了。這幫助我以一種非常輕松的心態等待最後Stanford的消息,最後的權衡也就是在這兩個offer之間。
CSM:CSM是科羅拉多礦業學院(Colorado School of Mines)的簡稱。同樣是綜合100左右的工科小學校,但在勘探工業界確實老牌強校,一般大家的認識是把MIT-CSM-Stanford排成第一梯隊,可見其水平之高。旗下的CWP(Center for Wave Phenomenon)匯集了六位非常強的Faculty,我個人認為單從研究力量來說,CSM其實更勝MIT/SU一籌。它的Deadline是1.15,我前面發了封陶瓷信沒有迴音。不過在2.17號的時候,CWP的Green Professor Dave Hale給我寫了封Email,說對我的背景很感興趣,要打電話聊一聊。接到這個面試心裡還是很激動的,Dave 也是SEP 的Jon早期的弟子,而且轉戰工業界十幾年做到了Landmark的首席科學家,後來CSM用Green Professor的頭銜(在能源領域Green Professorship是一個很有分量的聲譽,Jon在SU的頭銜亦是Green Prof)將他召回CWP,難得的是他雖然功成名就,卻依然非常活躍,很多Coding的工作仍會躬親示範。他早期為Seismic Unix和SEPLib等著名軟體包寫過很多代碼,後來回到Mines,由於偏好Java,自己又寫了一套Mines Java Toolkit,給CWP里很多學生提供軟體平台。無論是從指導學生還是以後個人人脈,Dave都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導師。很有效率地,早上收的EMail,當天晚上就通了電話。我想人家也知道我專業方面沒學多少,肯定不會問很多這方面的問題,並沒有特別的准備。如我所料,談話在非常友好和輕松的氣氛下進行,基本上都沒談多少跟Geophysics相關的,問了一些Behavior Question,印象很深的是"如果你今年沒有申到哪怕一個項目,你怎麼辦?",還有比如「怎麼想到要轉這一行的」。後來就更發散了,問我哪裡學的American Accent,我說我就是看《Friends》那個 Show,反反復復的看,就這么學會了,引得雙方都哈哈大笑。後來我試圖把話題引回專業相關的,就談到我後來用到的SU的一段地震波正演邊界吸收的代碼,那一段正是出自Dave Hale之手,是最初的旁軸近似方法的一個改進型。可我還沒展開pmp的功夫發表一通"滔滔江水",他老人家大手一揮,「我不給SU寫code好多年」,早不記得以前做的這個演算法了。他言語中所流露出那種Passion令人印象深刻,他談及自己寫的那些代碼說:「I love coding, and I want my work to be public--that's one of the reasons I returned to acadmia." 同其他Engineering領域類似,在石油方面讀研究生的絕大多數是國際學生,美國人可能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是但凡美國人願意讀Ph.D的話,最後都能取得很高的成就,我想這就是美國人的境界吧,他們做研究的動機要單純的多。
大概十天之後,收到了Email錄取,Dave還非常善意的提醒我先WP的中國學生多多了解情況。Dave自己本科是學物理的,是個狂熱的編程愛好者,而且現在做的已經與以前的成名作DMO之類的地震處理技術相距甚遠,主要是利用圖像處理/視覺/計算幾何等手段解決地物/石工領域的相關問題(由於他的經驗豐富,具體課題非常的多和發散)。我想這就是他為什麼喜歡招有EECS背景的學生的原因吧。後來我主要考慮到Colorado的乾燥氣候和比較高的海拔(1600m左右),(我這幾年在北京已經被它的氣候折磨得夠嗆了,實在很難接受Denver附近居然比北京還干...),以及研究方向(我其實是想跳出以前比較熟悉的視覺/圖形這個領域才要轉出來,結果卻因為這些經歷被老師選上,實在是有一點ironic的味道),兩周之後還是決定decline了。不過總的來說,CWP非常推薦申請。
OU: OU stands for Oklahoma University. Oklahoma是美國中西部的一個石油中心,它的ConocoPhillips School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還是很有影響力的(我記得版上的fenixchow同學當時(2008年底)跟我講說,他才碩士一年級,就已經拿到了好幾個暑期實習的offer,相當之爽啊)。Kurt Marfurt也是在工業界摸爬滾打快20年,尤其在地震屬性方面造詣頗深。很不錯。
Utah: Utah針對的就是Jerry執掌的UTAM,他三月多發信告訴我他今年要轉到KAUST(對,就是沙特那個非常非常有錢的國王科技大學,給研究生的待遇是管住管電腦,一年還給3萬刀的零花錢)問我有沒有興趣。第一眼看到這封郵件我真是心裡很矛盾,"身不能至,心嚮往之"。阿拉伯世界是可以取四個lp的啊,雖然我不認為以後自己有這樣的機會,但即便只是想一想這世上有這么個地方,也會覺得生活變得美好了一些不是。可惜如果沒有豬肉吃,我人生一半的樂趣就失去了--__--。也許回族的同學申請更加合適一些。
Stanford-SEP
Stanford最出名的自然是EECS專業,作為矽谷引擎,其學校自身也深受信息學科影響。很巧的是,Stanford的兩個實驗室SEP和SWP的Director都是EE出身的。SWP的Jerry Harris更是一口氣念到了Caltech的EE博士,對此Prof. Harris是如此解釋的:"我從前研究的是電磁波,現在則變成了地震波"。我在1月底的時候收到了SEP老闆的面試通知(用Skype Video conference)。於是通過裡面的中國學生大致了解了一下面試形式,他們很nice的告訴我Biondo主要考察的是申請人簡歷里寫的經歷,並特別提醒我注意英文表達的流暢。這種方式對我來說相當幸運,因為我的知識面很有限,如果面試是對方出題給我做的話,很容易就會引向我不知道的領域。所以我之前特別做了演練,准備了足足能連續不間斷講半個小時以上的腹稿,寄望於能在有限的面試時間內把話題主動權控制在自己這邊。2.18日早晨,對方一共3人(主要提問題的還是Biondo)同我進行了40分鍾的談話,事前的准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過程基本按照我所預想的進行。我只記得當時自己不停地說,對方都是插著我講話的間隙提問題,如此一來他們自然沒有太多自由提問的空間。最後談話在我一個自嘲的笑話中愉快結束,感覺還不錯。因為要等面試另外一位Candidate,我又等了快三個星期,3月十幾號的時候,系裡的Email就來了,計劃成功。當然通常來說,我並不認為面試者滔滔不絕能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這樣做只是我個人依據自身條件的限制選擇的策略。
最後關於選擇Offer,我後來就是在Austin和Stanford之間徘徊。導師的因素其實兩者差不多,都是SEP的Alumni;不過我了解到SEP的Ph.D很難念,這些年很少有小於6.5年能畢業的,這一點我有點信心不足。後來我征詢了很多人的意見,尤其是在那邊的中國學生和前輩;石大的老師也跟我講說,你以後如果要回國的話,毫無疑問Stanford的名頭會響亮很多。我一琢磨也確實是這個道理,虛名這個東西說有用也還挺有用,在國內那幫領導的認知里,估計除了牛劍和HYSPM,其他所有的學校都是"國外某大學"。最後我一咬牙還是決定去SEP,硬著頭皮奔著30歲的老博士就去了。
總結我面試的體會,我覺得不管對方問的問題偏重什麼,面試的一個核心目的是考察面試者的英文表達。准確、順暢的英文表達絕對是面試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條件,建議大家平時多多練習英文口語,口音當然以美式為主;面試時則積極准備,多做Rehearsal。Btw,我發現人大每周五的英語角氛圍很好,如果有平時沒有機會練或是張不開嘴的同學,去那裡練一練應該是很不錯的。
6. 暑期去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游學怎樣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Georgia Tech,1885年建校。是美國頂尖的理工學院,排名僅次於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目前在校學生共15,000名。喬治亞理工學院屬州立大學,學術水平高,被譽為美國東南部的「麻省理工學院」。一流的學院值得一去,游學可以找西柚記幫你哦!包你滿意哈哈!
7. 請求翻譯這一段英文!!!高分!急!!
王曉春博士是氣象學家和海洋學家,有二十多年工作經驗。他通過研究太平洋海水年代變化趨向動力學和ENSO(即海洋和大氣的相互作用現象)獲得氣象學博士學位。在他加入區域性地球系統科學與工程聯合研究所(由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大學以及噴氣推動力實驗室組成的共同機構)之前,他在Raytheon Technical Services 公司里擔任高級物理工程師。在過去的八年裡,他參加了一個噴氣推動力實驗室小組,研究潮汐解決方案、沿岸海洋實時數據分析及預測系統,並在區域性海洋模型系統里製造潮汐、利用就地測高觀察方法確認模型潮汐解決方案、研究潮汐和分層的相互作用以及模型輸出的概要分析等方面發揮領導作用。目前他的資金主要用於研究更為直接和更精確的加州海岸海水的上升指數。他在中國的天氣及氣候,氣候調研中的統計方法,太平洋海水年代變化趨向,海水表面鹽份濃度變化,以及使用區域性海洋模型系統模擬潮汐等方面都有大量的論文出版。在社會公眾服務方面,他擔任 J. of Climate, J.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Geophys. Res. Lett., NSF proposals and hosts summer students的評論員。
應該比較准確。希望加分。
8. 關於留學美國
對於來美國念大學的學生,要求是TOEFL成績,如果是申請MASTER的話,不同的專業考的內容不完全相同,有的考GMAT,有的需要GRE的成績,這兩樣是並行的,就是說根據你要申請不用的MASTER的專業,考其中的一項。如果你現在准備TRANSFER來美國的話,不是說你想申請什麼學校都可以的,他們會根據你的GPA考慮是不是接受你,GPA就是中國所說的績點。越是好的學校,在TRANSFER 的時候對GPA的要求也越高。一般說來,很多好的私立學校都要求是TOEFL的高分。如果你想在私立大學申請獎學金的話,估計在TRANSFER的時候就需要有GMAT或者是GRE的成績,這樣對你獎學金的申請會比較有利。
如果要找具體的學校,你可以去www.collegeboard.com去搜索學校,也可以去http://club.chinaren.com/bbs/index.jsp?boardid=11&hotmsgid=71230286這個地址看一下美國大學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