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溝通的策略
A. 誰知道師生有效溝通策略方面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啊
師生溝通的藝術一抄直是國內外教育理論界關注的重點,也是世界性教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近十年來對師生溝通的藝術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促進了師生關系學術研究的繁榮,為進一步深化師生關系的認識,拓寬師生關系的研究領域提供了一定的前提。綜合來看,國內外學者對師生關系的研究內容和結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師生溝通的藝術的含義與本質研究。學者們對師生關系含義與本質的認識,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見解。2、師生溝通的藝術模式研究。為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培養人才的目標,研究者從師生關系信息傳遞的特點及教育功能發揮充分與否的角度,對師生溝通的藝術模式進行了探析。 3、師生溝通的藝術的現狀特點及其存在的問題研究。有學者從理論思辨或實證調查的角度探究了師生溝通的藝術的現狀特點,並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作了進一步的闡述。4、優化師生溝通的藝術的對策研究。對如何消除師生間的隔閡,協調師生交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者們濃墨重彩,獻智獻策,使得優化師生溝通藝術的對策研究成為師生關系問題研究的重點。
B. 師生有效溝通策略建議 建議:1, 2, 3,
師生進行溝通的途徑可以多種多樣,特別是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更是如此,不同的溝通途徑可以採取不同的方法。
(一)面對面談話式溝通。這是最直接、最傳統的溝通方式,師生直接面對,真誠而坦率地交談,溝通的效果可能立竿見影。在進行面對面談話式溝通時,有幾點需要注意:
1、空間位置需要注意。師生進行面對面關系談話式溝通時的空間位置有如下幾種:師坐生站、師站生坐、師生共站、師生共坐等。一般情況下,前兩種均不太好,因為我們在師生溝通時應盡量注意師生的平等,盡量多給學生一些尊重;在室外只能是師生共站,在室內最好是師生共同坐下溝通較好。
2、注重師生對話技巧――注重以「我」為主的表達方式
做學生工作,很多教師都有這種感覺,學生對老師的話像是有一種本能的抵禦和反抗,師生之間溝通難。對於這個問題,很多老師的經驗表明:與學生相處中,對大部分學生從關心出發,運用以「我」為主的表達方式,直抒「我」的感想,較之單純的批評和帶有指責的特點的以「你」開頭的話,更易於師生間的溝通。教育效果更好。這是因為以「我」為主的表達方式,主要談「我」的觀點和看法,表達「我」對此事的感想和對學生的關心,不存在指責因素,所以也就不易產生抵觸和對抗情緒,可以使犯錯誤的學生看清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不良後果,讓其認識到為了自己的完美,確有改正的必要。
3、注意溝通和疏導工作中的口語修辭
在與學生的溝通與疏導中,我們說話也不能太過隨便,要注意談話中的口語修辭,恰當的口語修辭可使口語表達更這生動、准確、優美和得體,更易被人接受。它有一定的分寸,一旦失去分寸,也會產生極大的消極作用。在教育中往往會引起學生情緒上的對立。
學生犯了錯誤,班主任在批評性談話中可以有多種表達方式:
①「你這樣做太好了。
②「你這樣做難道好嗎?」
③「你這樣做簡直太好了!」
④「你這樣做就不好了。」
第一句是肯定句,直接了當,但嵌了一個「太」字,語意隨肯定的語氣表達顯得重了些,學生聽了有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第二句是反問句,嚴厲的質問帶有明顯訓斥的味道,溢於言表的激憤很難叫學生心悅誠服;第三句是反語句,透出的譏諷和挖苦只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第四句用了否定句,態度明朗,卻又顯得委婉誠懇,在語出於口的一瞬間又加了一個不起眼的修飾詞「就」,學生聽了比較易於接受,同一事實,致使教育效果迥異,這就是口語修辭的微妙之處。
(二)書信交流溝通。
書信交流進行溝通也是較為傳統的一種師生溝通策略。但即使在現代高度發達的社會里這種溝通方法還會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某些環境下可能有某些事情師生之間不方便直接面對面溝通,那麼通過書信來進行溝通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法。這種溝通教師可能會了解到學生中平時不易掌握的情況,可能能直面學生的內心世界,而作為學生也會得到教師更為完備的幫助和指導。
(三)周記和作業溝通。
現在很多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都要求學生寫周記,通過周記來了解學生一周以來學習、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況,這是很好的一種辦法。這樣做關鍵是不能流於形式,因為別人這樣做了,我也就這樣做。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周記和學生進行溝通,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要有一定的敏感性,能透過學生周記中的字里行間及時捕捉信息,然後進行必要的溝通,如寫一段鼓勵性的語言,提出幾點具體的要求,講講教師心裡的一些感受等等,都可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對學生是一種極大的促進和幫助,也許周記就成為師生對話的工具和主渠道了。當然,老師在批改作業時也不應就滿足於對和錯,作業本也可以成為師生溝通的重要途徑,如教師可在作業本上寫道:「做得真不錯」、「希望你繼續努力」、「以後可不要再這樣粗心了」「努力啊,歲月不待人,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等等,也許會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電話及網上溝通。
隨著信息產業的不斷發達,通過電話進行溝通已經是很容易做到並且是很正常的了。一個電話,一聲問候,拉進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一個經常能通過電話與學生進行溝通的老師,一定是個在業務上認真,對學生負責的好老師,也更容易贏得學生的尊重,學生也更願意把自己的心裡話向這樣的老師傾訴,師生溝通將會起到良好的效果。
隨著當今互聯網的日益發展,上網也就成了學生業餘生活的一部分。其實我們也可以利用網路的優勢來與學生進行溝通,我們教師也取一個好聽一點的昵稱,根學生在網上進行自然而愉悅的溝通。我想在這樣的時候師生的溝通這個問題應該迎刃而解了吧。
總之,師生之間可以利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溝通,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徑進行溝通,相信師生有了良好的溝通,必將會很好地解決許多教學問題。當師生之間真正喊出「理解萬歲」時,師生溝通將不會成為難題,教學將更具有親和力,學校也將會成為學生和老師共同的天堂!
C. 寫師生有效溝通的策略的原由理論基礎內容安排和主要觀點。
如果不能全給我,就全都別給我。
D. 怎樣提高小學師生溝通的有效性
淺論提高小學師生溝通的有效性
論文導讀:戀感,而且很尊重老師,對老師充滿了信賴,他們在感情和行為上極大程度地依賴老師。到了五六年級,隨著身體發育逐漸成熟,批判意識和獨立性漸漸增強,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盲目隨從教師。老師不主動找他談事情,他不會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和指導。小學生特定的身心發展特點,使得他們不願意把老師作為傾訴的對象,也是影響小學
師生溝通在小學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有效的師生溝通,能夠對教學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分析了師生溝通不暢的主要原因,並從教育觀念、溝通技巧、教師修養等方面提出了如何進一步促進師生的有效溝通。
小學 師生溝通 問題根源 建議
《學記》中有句名言「親其師而信其道」。由此可見,融洽的師生關系對教育教學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是師生相互作用、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的交流生成過程,因此要求教師有和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術的頂峰——即師生間心靈交往的和諧境界。」由此可見,健康和諧的溝通在師生交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教師卻依然沒有意識到師生溝通的重要意義,不懂得怎樣通過師生溝通達到教學目標,溝通技巧上也很缺乏。回顧自身十幾年來的工作經歷,在與學生溝通方面有很多感觸,意識到有效的師生溝通對學生的影響是深刻又深遠的。
一、小學師生溝通問題的原因分析
1.「師道尊嚴」的教育觀念根深蒂固
教師是知識的佔有者與代言人,是社會要求的代表和道德規范的訓誡者,因而是教育權力的控制中心,富於權威。學生只能虛心求教,全盤接受,甚至唯命是從。無疑,師道尊嚴的傳統文化觀念加強了教師的權威意識,並且很容易使教師滑到權利主義的行為模式中。至今,部分教師仍不能從傳統的師道尊嚴的觀念中解脫出來,因而很難與學生平等溝通。
2.教師自身修養不高,缺乏溝通技巧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老師不肯花功夫深入了解學生,對學生各方面的特點知之甚少,因而教育教學工作無的放矢,與學生的溝通也過於膚淺,沒有目標和針對性。可想而知,溝通的效果也是微不足道的。
3.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殊性影響了師生溝通的效果
低年級的小學生對父母和老師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們對老師有一種明顯的依戀感,而且很尊重老師,對老師充滿了信賴,他們在感情和行為上極大程度地依賴老師。到了五六年級,隨著身體發育逐漸成熟,批判意識和獨立性漸漸增強,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盲目隨從教師。老師不主動找他談事情,他不會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和指導。小學生特定的身心發展特點,使得他們不願意把老師作為傾訴的對象,也是影響小學師生溝通問題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4.家長的理解不夠影響了師生溝通的效果
在強調「家校合作」的當今社會,人們已經意識到教育孩子是家長和學校共同的結果。但是目前,許多家長有這樣一種推卸責任的想法,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去,許多事情由老師去管就可以了,不用太操心。甚至有的家長從來沒去過學校,不知道孩子在哪個班級,更不要說能夠和老師經常溝通了。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少,勢必會影響老師和學生的溝通。
二、師生之間有效溝通的策略
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筆者嘗試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以期能夠供老師們在與學生溝通交流中有借鑒之用。
1.樹立正確的師生觀
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是教育者、領導者,又是服務者;學生是受教育者、被領導者,又是學習的主人。因此,要摒棄「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既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又不否認或貶低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主導作用。
2.關心愛護學生,平等對待學生
首先,教師應傾心竭力投入所熱愛的教育事業,用真情去關心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在愛的氛圍中,學生才能獲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才能盡可能地釋放出所有潛能,發揮其天賦和個性。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
其次,教師應平等對待全體學生,尊重他們的個別差異。每個學生由於基因遺傳、家庭背景、受教育方式和生活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個人性格氣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客觀差異。認識到這一點,貫徹個性化原則,我們的教育管理工作就會真正地面向全體學生,就會千方百計地發現和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想方設法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
3.掌握溝通技巧,加強師生交往
加強師生交往,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必須學習和掌握一些交往的技巧。
(1)淡化角色意識
教師要有角色意識,要符合角色要求。但是如果這個角色意識與行為「過分」的話,就可能造成教師的「強權」意識。因此,對於教師而言,要轉變「師道尊嚴」陳腐思想,樹立與學生平等溝通的意識。教師不裝腔作勢,不虛偽,真誠地表露自己的思想,給學生以親近感,才能實現師生之間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地溝通交流。
(2)掌握談話技巧
談話是教師的基本功,是師生溝通的常見方式。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內容和目的來設計談話的方法,尤其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在言語語言上下功夫。師生溝通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信息交流、情感交流的交往過程,而溝通的途徑則主要是通過語言。溫馨感人的話語能夠打開學生心靈的天窗,撫慰他們的創傷,直指學生的內心深處。
其次,要在體態語言上下功夫。眾所周知,體態語言不會像言語行為那樣為人的意識所掌控,很多情況下都是人的下意識行為。因此,老師有時候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表現出不利於與學生溝通的舉止,會對師生之間溝通和學生在以後社交活動上產生消極影響。
(3)積極聆聽
在師生溝通與理解中,聆聽是一種技巧,和任何其它技巧一樣,必須通過學習和實踐才能獲得。對老師而言,對待學生,尤其是出錯的學生,當他們感受到老師正認真地聆聽自己的心聲、老師能夠猜測到自己內心的想法時,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鼓勵的鞭策。教師要想做一個善於聆聽的人,就要在聆聽的過程中,通過集中注意力和同情的表情等體態語言表示對學生所述話題感興趣。積極聆聽的目標不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而是給學生提供一個「迴音壁」,給對方提供一個傾訴的對象和找到解決問題辦法的時間和空間。教師的積極聆聽和民主管理,定能夠增進師生關系的融洽和諧,促進教育教學的良性發展。
(4)善於抓住溝通時機
我們與學生的溝通,要善於抓時機,正像裴斯泰洛齊所說:「每一種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親般的眼睛時時刻刻准確無誤地從孩子的眼、嘴、額的動作來了解他內心情緒的每一種變化。」教師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學生恰當的心理疏導,及時地鼓勵和贊揚,不僅能夠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於教師的關注和肯定,還會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自我形象,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促進學生的積極發展。
4.加強學習,與時俱進,提高修養
在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形勢新社會背景下,教師要不斷自我更新,提高自身修養、素質和能力。教師應積極參加各種相關培訓,有意識地學習一些必要的溝通知識,並努力把所學運用到學生管理和教學中。教師只有加強自身的修養、素質和能力,才能輕松自如地開展師生溝通,確保師生溝通的有效進行,最終實現有效溝通,達到溝通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呂玉芳,楊勤學.班集體建設三部曲.班主任之友,2001,(10).
\[2\]\[蘇\]蘇霍姆林斯基著.諸惠芳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25.
E. 師生有效溝通的技巧都有啥
我想啊老師要把持愛學生,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就OK啦。基於這一點呢,所有事都不回出格了。因為,其實學生是懂對錯的,誰好是明白的啊。
一、老師不要發氣,學生犯了錯就象自己孩子反錯一樣啊。
二、任何時侯不要帶情緒面對學生。給學生一種快樂心情。
三、更多的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對家境不好的不要輕易幫助。
四、課余多與學生交流,最好能隨時知到最近學生流行玩什麼等等。
五、要常給予學生肯定,讓學生覺的你很欣賞他,就會自然而然的與你走得很近。
六、常找學生談心。
對於學生,要為自己創造盡可能多的表現自己的機會,讓老師發現你的優點而欣賞你,當然包括每一次考試羅。
有問題包括學習上的心理上的找老師幫助。多與老師交流讓老師知道你的最新動態和想法。
這樣可以嗎?
F. 師生溝通的三種方式中選擇哪種較好
一、學會共情,是溝通的基礎。
共情就是我們常講的「心理換位」,即教育者能設身處地地去體會當事人的內心感受,用別人的眼睛看世界。所以,教師面對孩子時要避免一上來就評價或講道理的習慣,要用自己的心去靠近去觸摸孩子的心,設身處地地去感受他們的世界。比如,一個孩子對你說:「這段時間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上課注意力也不能集中,我覺得學習要跟不上了……」如果你一味地對他講:「千萬不要灰心,要記住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等等客套話,孩子感覺你是在搪塞他,根本沒有理會他內心的感受,因此感到很失望。如果我們用孩子的心理去感受,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你的心情不好,並擔心因此會影響到學習,是這樣嗎?」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地與學生交談,並進一步分析原因了。因此,我們要學會共情,只有真正融進孩子的生活世界,才能知道他們的所思、所看、所說,才能真正和他們心靈相融。
二、懂得尊重,學會寬容,是溝通的平台。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自尊心是一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極為小心,要小心得像對待玫瑰花上顫動的欲墜的露珠。」因此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在平常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你真笨!」「朽木不可雕也」「全校再也找不到像你這樣的學生。」這樣的話不僅摧殘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失去了對老師的信任,也激起孩子對老師的極大反感,師生之間很難進行心理溝通。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教師要學會寬容,善於用愛心包容孩子的失誤。記得「六一」前一天,已被評為三好學生的李航同學,在中午時間,偷吃同學書包里的零食,被同學發現,我知道後本想立刻取消他的榮譽稱號,但轉念一想,這樣處理必然傷了他的自尊,對今後的情緒和心理有很大影響。於是我嚴肅地給他講了一個大學生因偷竊而淪落為一名無期徒刑的囚犯的故事。他聽後痛哭起來,並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那次,我並沒有取消他的榮譽稱號,這個孩子也因此改掉了壞毛病,在學習上、勞動上處處帶頭,走在隊伍的前面。正如徐特立所言:「對犯錯誤者…… 給他們愛和包容的環境,暗示他們有很好的前途,使他們用自信和自尊去克服他們的缺點,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三、學會真誠,是打開心靈之鎖的鑰匙。
教育學生不是演戲,貴在真誠。真誠是內心的自然流露,如果教師戴著一副面具與孩子交流,孩子感到老師和他們之間有一道無形的牆,很難達到心靈的溝通。如,上級領導來校檢查工作,你要求學生表現好一些。一個孩子對你說:「你是不是怕今天有人檢查才這樣要求我們。」如果你很真誠地袒露自己:「是的,我有些緊張,因為這次檢查對我們很重要,希望你們能表現好一些,幫幫這個忙。」一句簡單的話語,真情的流露,使孩子感到老師把他們當作真正的朋友,彼此之間無話不說。由此消除了師生之間的隔閡,有利於老師找出問題的原因,對症下葯,幫助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就事論事,是溝通的原則。
我們在表揚孩子時,可以順帶提起過去的優點,以激勵其更大的上進心。當批評孩子時,因為和他們朝夕相處,很容易受過去信息的影響,習慣於把過去的過失掛在嘴邊,來一個新帳舊帳一起算。如,有孩子犯錯誤時,說:「你今天的事絕不是偶然的,過去你曾犯過很多錯誤……」這樣使溝通的大門還未來得及打開就已經關閉了,由此孩子會認為,你是故意找他的茬來整他,一種反抗的情緒油 然而生,這樣不但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而且將結下怨恨的種子,這把心靈之鎖怕是很難打開了,並因此摧毀了他對未來人生的信心而讓孩子怨恨終生。因此,我們處理事情時,要針對眼前發生的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推心置腹地幫助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孩子才會永遠感激你,欽佩你。
為了孩子的一切,讓我們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善待孩子吧。對他們多一些微笑,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尊重,走進孩子的世界,他們的心靈之門才會向你敞開,才會有更多的悄悄話對你說。
G. 師生溝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
我認為師生之間溝通方式最好的或者是溝通起來,最流暢的肯定是面對面的進行溝通。
H. 師生有效溝通的原則
第一,學會共情。
共情是師生溝通的基礎,如果教師與學生交流時能夠做到共情,學生會更願意向教師敞開心扉,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表達中聽出潛在的信息和主要問題,獲得關鍵信息,進而提高溝通效果。
第二,注重語言藝術。
教師要多使用接納性和鼓勵性的語言,少使用批評、責備,或者學生難以接受的語言。如採用開放式的溝通語言,即"什麼""怎麼""你的意思是……"等,少用"為什麼"來詢問,慎提敏感問題。談的過程中,注意還要以"好""是""原來如此"等語言,以鼓勵學生繼續表達。
第三,發揮無聲語言的魅力。
在交談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無聲語言在情感教育中的特殊魅力。如聲音要熱情、平穩而堅定,音量大小要適中;要面帶微笑,表情開朗,下巴放鬆;要發揮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的作用,善於以目傳神,以目傳情,以目傳意等。此外,可以用點頭、身體前傾、皺眉等肢體動作來回應學生的表達。
考生可以把以上與學生溝通的技巧運用在考題中,以幫助自己提高答題的質量,在結構化面試中取得好的成績。例如,在回答"班裡有一個學生經常調皮,影響課堂紀律。作為班主任,你怎麼辦?"這道題目時,考生在回答的時候涉及到與學生溝通,在談如何溝通時,就可以借鑒上面的一些內容,豐富答題內容。
I. 如何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及案例
如何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及案例
(王亞紅)
時光流逝,不知不覺中我擔任班主任工件已滿兩年了多了,這里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遺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卻是充實,這一點可能是所有班主任的共同心聲。管理班級,是一項瑣碎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教師的愛心、耐心與細心,更需要教師的溝通技巧。下面,就如何走進學生心靈,如何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略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時刻是學生的教育者
處於16、17歲的高中生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也都有一個潛意識教師正確的教育是為他們好,也只有讓學生能夠認同教師的教育時,教育才能發揮其最大效力,那麼一定的教育要求是才能真正內化學生的行為規范,所以班主任就必須時刻增強一種使命感和責任心。每一個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都未成熟,也都是教育的對象,育人也就是教師的天職,引導每一個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完善自己是一切為了學生的體現,不能因為不良情緒、懶惰等任何借口而疏忽對學生的教育,也只有讓學生感到你對他的一切行為要求對他負責時,班主任才敲響了走進其心靈的大門。換句話說,也只有本著這種責任感,班主任才具有了拉近與學生心理距離的素質。這種深刻的教育關系是任何教育現象都不能違背的規律。不能因為學生的不良習慣,不良行為的反復或學生的逆反心理的外觀表現,就對學生失去信心,甚至起正面沖突,在愛心的教育下,「嚴」是前提,把握好這一點也就把握了師生之間溝通的尺度。我們班的梁橋同學,他是一人對誰都「不服」的人,逆反心理極強,外在的一些懶惰的毛病表現的比較明顯,剛開始我幾次對他進行教育,他都是無所謂的態度,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以及多次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談話。他終於明白:現在對他的教育是為了他自己好,對他今後的發展是有利的。從那開始我就感覺到他在接納我的教育了,各方面都在逐漸的改進。因此,作為班主任,在理順同學的情緒,增強服務意識的同時,必須站在教育的高度嚴格要求學生。
二、做學生的朋友
班主任應該始終把自己作為這個班集體中的一個成員,而不孤立在外的一個個體。一個成功的班主任必然也是學生最可信賴的朋友。班主任對學生教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班主任的感情。這種感情愈深厚,教育的效果就愈好,而在這種誠摯的情感還能派生出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集體的感情,創造出健康的班集氛圍。因此,班主任必須成為學生的朋友。這是拉近師生之間心理距離的關鍵。當然,這種朋友不是「虛」的,「漂「的,而是真摯的,即不居高臨下,又不敷衍塞責;既要尊重學生又要嚴格要求學生。那麼如何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使學生能夠真正和你成為朋友呢?
(1)要從多方面關注學生,包括他們的情緒、學習成績、健康情況等,及時地給他們以關懷和必要的幫助。
(2)在課外經常與學生聊天,了解他們的想法,也讓他們了解我的想法,從而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和信任。
當學生感覺到老師的關懷時,他們也會反過來關懷老師。比如,這學期剛開開學,無意間學生知道了我去掛吊瓶,他們自覺地超好地完成了日常工作,班長還想辦法消除了幾個男生上學期積下來的誤會,我們班的俞承軒一次在我辦公室里,發現其他老師開電扇,竟然馬上說:我們班主任感冒了,不能開電扇。我們班李姍姍主動來找我談她父母之間的矛盾以及她自己的確困惑。所以一切都讓我感覺到學生們對我的信任。
二、做學生的榜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師個人對青年心靈的影響所產生的教育力量,無論是什麼樣的教科書什麼樣的思潮,什麼樣的獎懲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因此,作為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要有正確的世界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與學生的溝通要把握好時機,選准題材。用正確的導向教育人,用真誠的情感激勵人。學生把班主任視為榜樣,教育的效果也就會事半功倍。
比如入冬以來,我班插褲袋的同學明顯多起來了,於是我在班上鄭重跟同學們說:我們是一所軍校,大家是不可以手插褲袋的,我決定不插褲袋,請同學們監督我。從那以後,手插褲袋的只有個別同學了。
三、平等地對待學生
熱愛學生,就要面向全體學生,平等民主地對待學生,不優等哪個學生,也不歧視哪個學生,對所有的學生要一視同仁,這樣,老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才能更好地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這學期的「貧困生助學金」報名的同學很多,而名額又有限,同學們之間出現了很多的意見,為此,我把這部分同學找來,問他們:老師平時有沒有偏袒哪個同學?他們都一致認可:沒有。於是我告訴他們在這件事上,我會經過調查,實事求是地按照最困難的學生排名上報,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了意見。
總之,我們要盡力改善不良的、有礙於學生發展的師生溝通方式,良好的師生溝通方式就像一條紐帶,把教師和學生緊緊地聯在一起,只要教師在思想和行動上真正去接近學生,真正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那麼教師與學生之間就會出現一條心與心搭出的美麗彩虹!
J. 如何掌握師生溝通技巧
一、掌握傾聽的技巧
傾聽是一個容易被許多教師忽視的技巧。盡管傾聽的技巧並不難學,可是用起來並不容易,大多數教師還沒有真正學會傾聽。一旦教師學會了傾聽的技巧並將其應用於學生的交流中,將會改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並且能夠培養學生的自尊心。
1.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專心傾聽的基礎就是教師必須有傾聽的意願,要有強烈聽的渴望。在交流中教師不能煩躁不安,不要背對學生,或是一邊忙著別的事情一邊聽。要讓學生知道你對他們的話感興趣,一定要讓你的面部表情,眼神以及身體的姿勢及聲調全部在與學生進行適當的感情和意義的交流。專心聽的目的是表達教師願意傾聽及接納對方,促使對方與自己建立信任感。專注技巧包括以下語言和非語言技巧:(1)維持良好的視線接觸,但不宜瞪眼直視,令對方感到敵意或受到驚嚇;(2)輕松自然的身體姿勢,表示願意傾聽並鼓勵對方談話;(3)雙方保持適當的距離;(4)上身稍微前傾,以表示對對方的專注和有興趣繼續傾聽;(5)用非語言信息傳遞接納的態度,如微笑、友善而放鬆的面部表情;(6)用適當而簡短的反應表達尊重、了解的態度。
2.簡述語意。語意就是語言的意義,是語言形式表達的內容。包含(1)理性意義(基本要素):對客觀世界的認識。(2)非理性意義:說話人的主觀情感、態度以及語體風格等方面的內容,它一般總是附著在特定的理性意義之上的。對於學生,要用簡潔扼要的語言,把對方的主要觀點和對他們的理解概括地復述出來。這樣可以讓雙方加深印象和了解,讓對方感覺到他是被接納的,從而增加彼此的信任。
3.在聽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在聽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說話時的體態、動作、語速及聲調的變化、面部表情、談話中的停頓和其他一切能傳遞重要信息的細節。有時候學生的一系列表情動作反應完全不同於他的語言所表述的意義。
因此,你要特別留心學生非語言的暗示和行為,盡量去領悟隱藏在學生話語背後的感受和意義。
4.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談話。在課堂上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開展討論辯論和進行爭論。強烈的表達欲不僅可以刺激學生為了更好地表現自己而努力學習,還可以消除因精神壓力而造成的緊張。不管學生的思想在教師看來是多麼的幼稚可笑,不管學生的話語在教師看來是如何的不合邏輯和不合現實,都應該讓他們將自己的「幼稚」和「錯誤」表達出來,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對其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更有效的教育。
二、提高運用教學幽默的本領
幽默是人際關系中不可缺的「潤滑劑」。教學幽默是教師教學藝術才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位教師想要提高自己這方面的素質一般說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其一,努力培養自己樂觀,開朗的性格。樂觀開朗的性格是創造教學幽默的基礎。其二,多看,多聽幽默語言,多搜集富有幽默感的格言、妙語、風趣的小故事、笑話等。這些常常是可供教學幽默運用的材料。其三,教師要注意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幽默往往是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能夠表現出幽默內涵的修辭方法有:借喻、影射、諷刺、雙關等。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情況,選擇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學方法,這樣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中掌握知識。
三、學會使用和識別體態語言
科學研究發現,人們接收到的外界信息70%~80%來自視覺信息。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師生溝通中的非語言交流有時比語言交流更重要。對教師來說,「有聲、有色」地教學和溝通,是一項必備的能力。教師應積極使用體態語言,並且不斷地有意識的學習和訓練自己。此外,還要善於觀察學生的體態語言,讀懂學生的體態語言。在教學中、在與學生的溝通中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溝通與交往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要建立這種平等對話的師生關系,就必須化解師生間森嚴的壁壘。熱愛學生,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愛學生,親近學生,學生才感到老師和他們是平等的。尊重學生,自尊心人皆有之,人人渴望得到尊重。尤其對待差學生,更要尊重、關懷、激勵和幫助。不歧視或偏愛學生,平等、民主、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給學生樹立榜樣,做學生的朋友、知己,關心、愛護、寬容、理解學生。
教師只要懂得如何去與學生溝通,懂得如何去滿足學生的需要,並引導學生懂得如何來滿足教師的需要,師生之間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納、理解的關系,那麼,任何教育活動都可以使學生產生興趣和接受性。反之,在師生關系中,如果讓學生覺得自己無能、自卑、覺得被同學奚落、覺得不被信任、不被理解,無論是他平時多麼喜歡的課程,他也不會產生學習的熱情,更不會對學校產生好感。因此,我們要盡力改善不良的,有礙於學生發展的溝通方式,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去親近學生,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那麼師生之間就會出現一條美麗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