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矛盾
第一,探尋矛盾產生的根源,尋找積極因素,淡化沖突,弱化雙方的情緒,保持冷靜和理智
師生是共同教學活動中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矛盾的雙方是統一又對立的關系,但雙方的教育背景、資源、能力、地位相差巨大,所以當矛盾沖突時,老師要有較高姿態;學生不懂事可以諒解,教師沖動就太不理智了,教育賦予人的應該是理智。情緒的控制既是心理反應,又是修養的體現,一個缺乏修養的老師很難得到學生的尊重和理解。
第二,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營造師生關系和諧相處的氛圍
學生來到學校總希望作為教師應更像長輩,關注他、關心他、了解他、包容他。因為學生知識或常識的欠缺,教養的不足,不一定會用正當、正常的方式來表達這種渴求,但教師要利用一切機會接觸和了解學生,比如與家長溝通,參與學生活動,平等相處等,作有心人,處處對學生給與關注和關懷,不要漠視、輕視學生,無論是對哪個學生,教師都要有親仁的態度,教師的一半應該是天使,賦有救人靈魂的義務。
第三,要有容事容人的度量,還要把握與學生相處的分寸
當矛盾發生時,教師一定要保持冷靜的態度,能夠用理智駕馭情感,用良好的心態和情緒引導學生,學生的成長必然伴隨著錯誤,要用接受的心態待學生,給學生改錯的機會,不要動輒把學生交出去,找家長,過激的做法只會激化矛盾。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因此,教師在解決矛盾時,要體現出容人的度量,就事論事,不要和學生斤斤計較,過度批評只會引起學生更強的逆反,產生抵觸情緒。
第四,施教要目標明確,寬嚴適度,循序有恆,方式可張弛有道
讓學生充分理解老師的苦心,也要遵循教育規律,不要急於事功,更不能為了近期利益,失教無道,做一些有損教師人格形象之事,讓學生產生輕視。
第五,重視師德師表,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
教師職業的神聖性使得師德師表成為一種身份標志,師德我們在前面已涉及到很多,在此,主要談談師表。一個舉止粗俗、衣衫不整、不修邊幅的教師要求學生要有禮儀絕對是奢望,一個學問淺薄的老師要獲得學生尊敬決不可能,一個言語不當,神態輕佻、動輒就要與學生吵成一團的教師何談威儀。
所以,懂一些禮儀、倫理、美學方面的知識,重視師表對一個教師而言十分重要,學生即使無任何原因也不敢輕易去冒犯一個衣著得體、舉止文明、溫厚儒雅的老師,因為他的外表已經顯示了他在很多方面的教養和內在的精神力量。
以上是我自己對師生相處之道的一些粗淺的惑悟。從教21年,所歷學生很多,也曾在剛進入教師這個隊列時與學生有過強烈的沖突,打、罵學生有之,叫家長有之,以罷課示威有之,也曾把學生批評的離家出走。然而,渡過了教師生涯的最初三五年,在不斷反思與不斷總結、借鑒中,我漸漸悟出了師生相處是人世的一種緣,緣可結善緣,也可能會締結惡緣,全在一念間。我信緣,我從內心深處喜歡學生,與學生相處,使我獲得一次次心靈的沐浴,我收獲了很多平凡瑣碎的快樂,豐富了我的人生,豐盈了我的思想,使我享受了很多的小小樂趣與滿足。
B. 師生發生了矛盾沖突,怎麼辦
師生發生了矛盾沖突, 首先,要對沖突事件採取冷處理。 所謂的冷處理是指當學生和老師發生了矛盾沖突之後,作為班主任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首先給整個事件降溫,避免矛盾沖突的進一步升級或擴大。這 個時候,矛盾剛剛發生,當事人雙方都在氣頭上,無論班主任是站在學生的一邊還是站在老師的一邊去處理問題,都不會得到較好的效果。不要因為是學生的錯誤, 而對學生大聲呵斥、上綱上線: 你敢頂撞老師、不服管教,我要學校開除你!;也不要立即找學生家長告 狀或把學生交到政教處,因為大部分敢於和老師發生矛盾的學生決不會就這樣輕易臣服,即使當時迫於學校、家長的壓力而就範,由於沒有真正從思想上解決問 題,就會在師生之間埋下再次發生矛盾沖突的隱患。也不要因為是老師的言語、行為不當而在學生面前質疑老師,使老師的威信盪然無存。輕易地採取一些過激的方 式,幾乎沒有任何的教育效果,反而常會把事態無端擴大,不好收場。要給當事人一定的時間 ,先讓雙方的情緒穩定下來,自行反思。待雙方的情緒穩定後,再進行解決。 其次,要深入調查,找到症結,因勢利導,恰當處理。 冷 處理期間,要通過找班級其他學生談話、走訪班級任課教師等方式,深入了解整個事件發生的起因和經過,找到發生沖突的症結所在,然後對症下 葯,恰當處理。矛盾沖突的起因往往都是小事,但是沖突背後的原因卻通常較復雜,師生雙方可能都有一定的問題。和學生交談的時機應該是等他冷靜之後。盡 可能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以學生能接受的方式,給學生一個反思的機會、感悟的機會,並給學生一個認錯和改正的機會,讓學生真正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 誤。不論什麼事情,只要是自己能解決的,就沒有必要再擴大到學校,更不要去找家長。 最後,要當好任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聯絡員。 老師和學生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決定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是暫時的,是容易化解的。之所以產生矛盾沖突,主要是因為老師和學生之間溝通不夠,不能相互理 解。這時,班主任一定要當好任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聯絡員,可利用多種形式,如:書信、班級留言、小紙條等,及時向當事人雙方傳達對方的內心所想及 歉意,矛盾便可順利解決。 平時,班主任還要注意多創造一些任課老師和班級同學的接觸機會,如:在開班會或舉行班級活動時邀請各科任課教師參加等,加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和理解,降低老師和學生發生矛盾沖突的可能性。
C. 如何有效處理師生沖突
在師生的相處過程中,免不了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或沖突,問題處理得當,會加深師生情誼,促進後續工作有效開展,倘若處理不好,會進一步惡化師生關系,對後續教育產生嚴重影響。值得我們認真思考。1.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一個老師的學生觀,就是我們如何看待學生。學生是一個個處於人生發展成長期的,有思想、有觀念的鮮活個體。他們有著自己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了解、認識和看法,由於心智的不夠成熟和社會閱歷的不足,他們對周圍人、事、環境的看法和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 作為老師,我們要允許學生出現「成長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把它們看作是學生成長中的一個現象或者一個部分。只有我們接納了學生,我們才可能了解學生想法、看法和困惑,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從「抗爭」的狀態中走出來,以更加理性、積極和有效的方式應對自己遇到的問題。 (1)我們批評學生要留有餘地,不能把學生的錯誤與學生的人品人格混為一談;不能因為學生犯了幾次錯誤就據此對這個學生下結論、貼標簽;不能從人格人品上否定學生,把學生至於絕望境地。否則就免不了出現學生的「拚死抵抗」。 (2)改變對學生的認識和看法。正在成長的少年兒童也難免犯錯誤,所以老師要盡力善待學生的缺點和錯誤,並努力通過優點的發現去促進學生成長。 (3)允許學生犯錯誤,不等於縱容學生犯錯誤、干壞事。允許學生犯錯誤,是承認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誤是客觀存在的,有的甚至是難以避免的,但這樣不等於說老師可以等閑視之,任其發展。相反,應通過適當的方式激發學生內在的能量去認識和改變自己不適當的行為。 (4)老師不一定永遠正確。老師首先是一個普通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一個普通人,然後才是一個老師。所以,我們有時也會有些不合適或者錯誤言行,這是正常的。不因為我們是老師就沒有或者不允許別人提及,或者為了面子也要硬撐下去,致使沖突升級。作為老師,要努力減少不合適的言行,但如果出現了,一個知錯敢認、知錯能改的老師也同樣可以成為一個受學生尊敬和歡迎的人。2.接納學生,用肯定、認可和引導代替指責、訓斥。 與人交往和互動中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一個人接受我們、理解我們,我們就會願意跟他交往和相處,否則就不願意和他交往相處,甚至會有意地遠離或排斥。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觀念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他們希望能被周圍的人尤其是師長認可、肯定,加上正值青少年期的學生是情緒與行動極易沖動的時期,指責、訓斥或者一些過激的行為可能不僅達不到我們原有的目的,而且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導致沖突。 在發生師生沖突的時候,老師要願意花時間去聆聽學生的真實感受,衷心接納學生的意見與感受,並進一步樂於幫學生找出問題的症結、解決問題,而不是,急於表達自己的看法,急於告訴學生應該怎麼去做。這樣不僅有利於沖突的澄清和處理,也有利於師生關系的進一步優化。3.尊重學生,堅持讓學生把話說完。 在教育教學中,聽話的學生常常討老師的喜歡,愛「頂嘴」的學生卻往往遭到老師的訓斥。在出現問題尤其是發生沖突時,這些「經常被批評、訓斥」的學生往往會被有意無意地被剝奪了解釋的權利。其實,學生犯了錯誤試圖找出理由,是為了求得老師對自己的諒解,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師武斷地阻止學生申辯,學生會認為老師不相信自己。同時,對老師這種蠻橫的做法,學生雖不敢言,但內心不服,以後學生即使被誤解也不會再申辯了。從表面看,好像學生被征服了,老師的批評有了效果。其實,學生會由此形成一種敵對心理:表面上忍氣吞聲地對待老師的訓斥,實際上把訓斥當成耳邊風,甚至在內心深處生出了更多的怨恨。而且,一旦種下逆反的種子,沖突就在所難免了。4.當師生發生沖突時,作為老師一定要努力保持冷靜,切不可大發雷霆。 在發生師生沖突尤其是突發性事件時,一般老師習慣迅速處理。但此時可能我們和學生都處在生氣、壓抑、不滿等負性情緒之中,此時急於處理問題難免說出過激的話,做出過激的事。此時,面對師生沖突,作為老師首先要保持冷靜,切不可跟著感覺走,大發脾氣或者一走了之。而是要先試著處理自己內心冒出來的情緒,在短暫的停頓、深呼吸或借著板書的機會讓自己內心的情緒得以平靜。切忌用過激的言語和行為進一步激化矛盾,當然也不能用體罰的方式解決沖突,而應迅速考慮引起沖突的原因,採取適當的方式加以應對。 在處理與學生的沖突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正在極度恐懼、傷心的時候不要處理。現在的中學生獨生子女比較多,整體上講挫折承受力不強,在重大失誤面前會產生非常脆弱。有時會做出反常,甚至出格的事來。此時老師如果非要窮追不舍,有可能會產生意料不到的嚴重後果。 (2)上課之前的事不要急於處理。上課之前,時間緊張,處理問題可能會應學生上課的狀態和情緒,甚至因為老師處理而在急躁中出現簡單、粗暴。如果不是非立刻解決不可,一定要緩一緩。 (3)放學之前不要急於處理。5.多方攜手形成教育的合力,但努力靠自己解決問題。 有些老師在遇到學生的頂撞、不服從管理等不當行為時,習慣找領導給學生處分或者喊家長來教訓孩子。這種做法有時看來是「有效」的,好像學生「順服了」,但在學生心裡卻可能會認為老師無計可施。他反而會有「得勝」的感覺,瞧不起老師,使師生矛盾無法真正解決。所以,作為生活老師,如果可能,還是努力把問題化解在自己那裡,而不是直接交由班主任或教育處處理,那樣可能表面上解決了問題,省了心,實際上卻可能造成師生間的隔閡,或者引起學生的不滿,為以後的管理埋下禍根。 當然,對於一些重大矛盾需要學校、領導、家長配合也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學生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和班主任加強溝通,攜手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當然,這種合力的形成和作用的發揮更多地還是在日常教育過程中而不是在發生沖突或者學生出現問題之後。如果是一種後續的教育手段要注意試著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讓他意識到大家希望他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而不是聯合起來「整治」他。6.快刀斬亂麻,但不能一斬了之。 有時一些突發的事件或沖突需要立即加以控制和處理,否則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此時,就需要老師「快刀斬亂麻」,先通過提高聲音、大聲呵斥、強行控制等手段穩住局勢。此時控制住了局面,可能學生的一些行為舉止也停止了,但事情並沒有解決。作為老師,要在雙方平靜的狀態下,與學生深入的溝通和交談,讓學生明白問題出在了哪裡?該如何解決?老師又為何要採取那種方式?從而在交流和溝通中讓問題得以真正的化解。中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逆反心理很強,「硬」的批評後,還需「軟」的教育。讓學生通過老師持續的教育和自身的反省,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反思所處理問題的方法和分寸是否恰當,如不恰當,就要採取各種措施進行補救。7.講究學生教育的藝術。 (1)體面地退一步。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也適應於師生矛盾沖突的解決。特定情況下,老師理智地讓一步,不但不會損失老師的尊嚴,反而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因為當我們都處在情緒之中時,是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的,如果都帶著情緒去處理還會讓沖突升級,讓情況變得更糟。 師生矛盾沖突後,應該說沒有贏家,損失最大是老師,所以果斷地結束沖突是明智之舉。也就是說,在沖突進入初始階段,老師就該果斷地結束。不要與學生爭一時之高低。沖突時間越長,老師損失越大,即使是勝了,也是慘勝。 (2)適當運用肢體語言。 老師在與學生溝通時,是直接面對學生的,點頭和微笑可用來表示對學生的關切,有時用一些肢體語言,效果會更好。所以,微笑、點頭、輕輕拍拍學生的肩膀等都是一種溝通。但要注意的是,對於中學階段的孩子盡可能的不要摸他們的頭,尤其是男孩子,隨著學生成人感的增強,這個動作會讓他們感覺老師還是把他們當作小孩子,內心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 (3)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中學時期是自尊心很強的時期,同時因為閱歷、心智不夠成熟等原因不能正確的對待別人的看法和評價。作為生活老師,我們在管理中要對事不對人,學生出了問題之後具體地告訴學生問題出在哪裡了,為什麼出了問題,然後努力引導他去解決問題。切忌用諷刺、挖苦等方式去批評、指責學生,或者因為一件事或出了幾次問題就給學生下結論、貼標簽,什麼沒出息、沒臉沒皮等等的話不要說。 (4)要把帶有指責意味的「你」改成表述、說明的「我」。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想讓他明白事情和道理,而不是在指責他。 (5)肯定和認可會讓學生更充滿干勁。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們不能有意無意地要求不同的學生都能達到一個標准,對學生表現出來的一些好的行為要及時、公開的提出來,而批評一般不宜公開。 (6)說有效的不是應該的。 在教育教學中,要說有效的不是應該的。按照要求和常理而言,學生做的一些事情的確是不合適的,但我們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不合適(很多時候學生也已經明白),也不是批評、訓斥學生,而是讓學生能夠改正不適當的行為。所以,我們應當努力說有效的,就是能讓學生聽進去,觸動學生內心並願意努力去克服和改正。在管理和引導學生的過程中我們要多做正性的引導,少做負性的批評。 去喝酒的男人…… 你就不能學點好! 不要想紅色的蘋果;想綠色的葡萄。8.以正確的老師威信影響學生。 老師在處理沖突時,要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合理地處理沖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老師威信沒有強迫的意思,也沒有強制性的力量。它不只是權力,它是學生對老師的尊重,是學生對老師的報答,是學生對老師的評價。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為了樹立其威信,採用「高壓」的手段,動輒恐嚇、斥責、挖苦或體罰學生,結果適得其反。學生敢怒而不敢言,就會形成反感情緒,這種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心理危機或者爆發出來產生師生沖突。9.加強溝通,增進理解。 老師與學生溝通之間,需多花點時間去了解學生,可利用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機會與學生閑聊,詢問是否有學習或生活上的困難。老師真心樂意去幫助學生,必會讓學生感受到溫馨、親切,自然會想多親近老師。 溝通是構建和諧、理解型師生關系的基礎。只有通過交流,交談,交心,才能做到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融合。而溝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師生之間只有通過各種活動和交往,進行情感聯絡及信息交流,才能化解矛盾,增進理解,減少沖突的發生。 良好的關系是一筆財富,更是一種有效的教育資源。在孩子和父母之間是這樣,在師生之間也是這樣。而良好關系的建立是以彼此了解,並能逐步實現互相理解為基礎的。所以,作為教師,平時要注意和學生的溝通。10.與家長保持順暢的溝通。 在學生的成長中,教師和家長的責任雖然不同,但在學生管理和教育中的方向和目標是一致的,在管理中我們要在和家長的溝通中形成家校的合力。所以,作為教師要多跟家長進行溝通,互通信息,而不是等到學生出了問題或者出了自己處理不了的問題再去找家長。沒有哪個家長喜歡聽別人說自己孩子不好,等到出了問題再去找家長也會影響我們跟學生的關系和相處。 在與家長的溝通中,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如實地說明問題,說出自己的看法、分析和意見;此外,我們更要說明學生好的變化和和進步,讓家長了解學生的狀況、變化並對他們進行肯定和表揚。11.用幽默化解問題。 學生出現一些不符合要求和規定的行為總是難免的,但不同的處理方式帶來的效果卻可能有很大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如果我們因為一個學生的問題而多次或長時間糾正或者批評,不但被批評者會有情緒,其他的同學因為受影響而出現情緒,甚至對老師產生意見。如果我們用點幽默的話,有些問題可能就在無形中被化解了。 某班有個學生在上課時總是下意識地會用手敲擊桌面,聲音很響,影響了別的同學也影響了老師講課,盡管被多次批評,但他有時還是會下意識地去敲。一天,在新來的語文老師的課上,他又開始敲了。語文老師聽了之後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說:哦,我們的課上還有伴奏,同學們真是多才多藝!不過呢,現在暫時不需要伴奏,等需要的時候我會告訴大家的,好嗎?聽了老師的話,那個同學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12.真誠對待學生,真心關愛學生。 和其他老師一樣,作為生活老師我們也要真誠地對待和關愛學生,這樣我們才能和學生更好地相處。當我們真心對學生好的時候學生是可以感知到的,盡管有時他們還會和我們鬧情緒,但當學生感到老師的真心時他們不會和老師起大的沖突。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如果有可能我們在教育的同時也要給他們提出可行的方法和建議。13.人前表揚,人後批評 作為生活老師,在宿舍管理過程中批評學生是難免的,但要注意的是盡可能地做到人後批評。中學時期是自尊心和自我意識迅速增強的時期,他們很在乎別人尤其是同齡人的看法,都希望給別人留個好印象。所以,一般情況下不要在很多同學之前批評人。而對學生進步和好的表現的表揚則要當著大家的面進行,表揚應當是如實的、具體的,這樣會更容易出動學生的內心。盡管有人可能對批評或表揚好像沒有什麼反應,但其內心還是會出現不好的或者好的體驗和情緒,當體驗和情緒出現時,影響就已經發生了。14.就事論事,不要秋後算賬。 在宿舍管理中,學生出現問題之後我們批評教育學生是正當的,但要就事論事,說清楚事情和方法就行了,切忌就事論人,因為某件事或幾件事就對學生下結論、貼標簽。 另外遇到問題要採取適當方式及時處理,不要把學生的問題攢到一起處理,或者把某個學生的問題積累起來「秋後算賬」。這樣做一是不利於學生問題的解決,延誤教育的機會;二是容易導致發火、貼標簽等行為。15.抓好養成教育。 在教育教學中養成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項教育內容,就是從入校開始就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作息等習慣,當學生逐步適應之後,出現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少。可能最初的時候會有些費神費力,但當學生習慣養成之後就可以少花費精力了。 (來源: 平靜的海洋)
D. 大學生的師生矛盾都有哪些
職務競選不公平
考試成績不透明化,存在質疑
學術課題研究間的摩擦
E. 師生產生矛盾如何處理
處理矛盾的最好辦法是避免矛盾的發生。要避免矛盾的發生,我認為應從從以下方面進行做起。 1、加強自身修養,贏得學生的尊敬。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深刻而久遠的影響。所以,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嚴於律己,品德高尚,博學多才,積極進取,通過自己良好的思想、個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響學生,塑造學生。教師只有努力加強自身的修養,才會贏得學生的尊敬。 2、平時加強扎實細致的思想工作,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班主任開展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環是對學生的了解。在新接班時通過家訪、談心、觀察等方式去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及社會背景;了解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成績;了解學生的人際關系等。這樣就避免在教育學生時,因方法不得當引起矛盾。 班主任還應勤與學生交流。首先,勤交流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的思想動態。對不正常的心理狀態及時疏導,防患於未然。其次,勤交流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相了解,增進感情。 3、樹立良好的班風。有成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來比喻客觀環境對人的成長變化有很大的影響。師生間矛盾的發生與班級環境也有很大的關系。班主任應充分利用自身積極向上的個性品質、平等相待的工作作風、風趣幽默的言談舉止調動每個同學的積極性。使積極的個體行為,像刻苦學習、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愛勞動等,成為榜樣行為。從而構成健康、良好、和諧的班集體氛圍。 4、批評學生要講藝術,處罰學生要把握好尺度。師生間矛盾往往發生在遭到批評或受到處罰時。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自尊心強。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要講藝術。首先,批評對事不對人,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其次,不妨把批評的語言先「包裝」一下在使用。班主任可以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去批評學生,既使他容易接受,又達到了批評的效果。
F. 師生之間的矛盾
可能這個老師是想吃你一頓飯吧,帶上你的父母,或者帶上你的MONEY,請她吃頓飯就成.
還有別別太在意他的表情,你又不是為他學的,以後上了高中,老師更多,誰記得她.還拽.
G. 師生矛盾怎麼解決
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平時都是被家長和長輩寵著愛著。幾乎沒有聽過難聽話。而與學生發生矛盾的老師,年輕老師居多。而年輕老師因為缺少一定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經驗。在學生中缺少權威。而此時,如果老師缺少一定的溝通和管理技巧。勢必會引起這些個性張揚,藐視權威的孩子對抗情緒。這樣矛盾產生了。此為學生方面的原因。
H. 怎樣處理師生矛盾
古人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除此以外的時間老師因該以學生為朋友,可以暢所欲言,有任何矛盾都可以像朋友般的去和好。
並不是你以老師的身份來說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威所在,言行無誤的。老師僅僅比學生早出道,很多方面比學生知道的多一點,經歷的多一點。
可以從學生觀點和角度出發,了解矛盾所在。涉及私人問題的應當私下裡交談(現在孩子自尊心和個人主義都極強)。只有站在學生立場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了,才能更容易吧問題完美的解決,並贏得廣大學生的認同。
如果你是一個學生,不妨也罷老師當作好朋友和家長一樣去溝通,去交流,畢竟大多數老師還是為學生好的角度出發,去處理事情的。所以學生也因該理解老師的苦衷,在公共場合也因該配合老師開展教育工作,有委屈可以私下裡和老師溝通。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
I. 師生之間的矛盾具體是指什麼方面
主要還是語言上,經歷和經驗的不同,導致對事情認識的不同態度,老師和學生往往會在某件事上發生爭執,最終學生總是無條件的服從,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矛盾.
J. 師生矛盾怎麼處理
第一方面,言,即言語。首先,良好的溝通對於緩和矛盾有著重要的作用,當矛盾沖突不太激烈時,師生雙方均能夠保持心平氣和,這時候可以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和溝通的作用。第二方面,行,即行為。作為老師,無論與學生有著怎樣不可調和的矛盾,體罰學生都是最最不可取的,體罰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無能的表現。第三方面,思,即思考。首先是對矛盾本身的思考,認真地想一想,讓矛盾變得更加清晰,少一些盲目與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