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師德師風建設方案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⑵ 如何強化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一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是處理好「三個關系」
1.處理好與教師職業的關系,這意味著教師要有敬業精神。
2.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意味著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
3.要處理好與自身的心理和行為的關系,這意味著教師要為人師表,人格高尚,剋制私心。
二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優化教師隊伍。
1.加強教師隊伍的思想建設,提高群體素質。
2.加強對年輕老師,特別是年輕班主任的指導和培訓。
3.樹立典範,實現群體創優。
4.完善師德考評制度。
二、增強教師的創新意識
一教師的創新教育能力是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
二觀念保守是對創新最大的束縛。
1.創新教育研究的前瞻性不夠,短期應為行為的意識過強,忽視創新精神和創造力是一個周期性較長的培養行為。
2.時效性不夠,口號過多,理論過多,缺少教師進行創新的文化氛圍。
3.理解點不準,創新教育是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而非純學科活動。
4.切入點不足,創新教育貫穿青少年活動的全過程,而非局限在課堂教學之中。
5.模式化過強,忽視模式的創造,而強調教師從一種模式走向另一種模式,扼殺教師的創造力發揮。
三、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
1.角色反思,重新認識。
2.自定規劃,自主發展。
⑶ 如何加強學校師德師風建設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永恆的主題,在新形勢下,更有緊迫性。
當今激烈的國際競爭實質上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而綜合國力的競爭,科技是關鍵,教育是基礎,人才是核心。
由此可以說,教育與人才是增強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決定因素。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只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才能提升教育的形象,培養出數以千萬計的創新人才,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復興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因此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一方面盡可能按時代的要求,去認識,去豐富師德的內涵,提升師德的境界,使師德得以與時俱進,另一方面努力在各項實際工作中將師德的外延拓展,落到實處。
認為新時期的師德師風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一、倡導奉獻精神,是師德建設的重中之重。
長期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身作則、嚴於利己,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對教師職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不斷增強,良好的師德師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黨和人民的信任和全社會的尊重。
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和就業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受影響的因素多樣化、社會利益主體和價值取向多樣化,社會上出現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的現象。
市場經濟的發展,給學校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負面影響。
金錢拜物,實惠思想,不誠信,西方文化的價值取向等已經侵蝕學校肌體,侵蝕師生心靈。
眼前在重物質條件攀比,輕人文精神動力方面較為普遍,直接影響了學校的發展。
目前,教師對物質條件的攀比有明顯的傾向。
大力倡導奉獻精神,這是由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
因為教師工作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謀生手段,其工作量與工作時間很難准確估算;
而教師勞動的復雜性、長期性和繁重性又決定了教師從事工作的艱苦性,他們經常不得不突破空間和時間的界限進行工作,花費大量精力和心血,教師的勞動特點從根本上決定了教師的勞動和因這種勞動所取得的報酬是難以相等的。
因此要引導教師以苦為樂,不計個人得失,自覺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業、奉獻為自己的生活守則。
看看大教育家陶行知是怎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
陶行知認為最高尚的獻身精神就在身上,它神聖、珍貴、強烈、持久,是因為它不與金錢發生因果關系。
犧牲自己,造福於人,這種獻身精神豈是金錢能買來的。
若問獻身精神哪裡來。
答曰:信仰。
陶行知篤信教育興國。
堅定的信仰決定了強烈的事業心。
他發宏願:「要集合一百萬同志,要提倡一百萬所學校,去改造一百萬個鄉村,使個個鄉村都得到充分的新生命,合起來造成中國的偉大的新生命。
」他還說:「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首在師之自重。
教師要自敬自重,就是將對教育事業的堅定信仰化為自己雙肩上的職責。
」陶行知將錢用於大眾,一生兩袖清風,心地坦盪。
從陶行知的言行中是否讓人悟到並重視人的崇高精神的作用。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
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不能拿商品經濟等價交換規律去衡量的勞動。
在農村學校經常遇到學生交不起學費,老師墊學費,為了不讓學生失學從自己微薄的工資里拿出一些幫助學生的現象。
這是什麼。
這就是奉獻精神。
從這些平凡朴實的教師手裡塑造出了多少共和國的精英棟梁,這些平凡的人是「托著太陽升起」的巨人。
如何培養廣大教師的奉獻精神。
學校可以採取「一學二導三激勵」的方法。
所謂學,就是通過政治學習、時事形勢報告等途徑,讓教師深刻領會教育在新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地位,使教師明白自己的時代責任和自身素質提高的緊迫性。
所謂導就是引導教師學習教育整體改革的各項方針政策,把握教育教學改革的動態,增強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危機感。
所謂激勵,就是激勵教師樹立「國家至上」、「教育至上」、「學校至上」、「學生至上」的觀點,增強教師奉獻教育事業的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