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之星
⑴ 張思明的當代人物
張思明,男,漢族。出生於1957年10月。籍貫:上海。曾在北大附小、上海虹口一中心小學、江西鯉魚洲「五七學校」學習、勞動。1974年高中畢業於北京大學附屬中學。1975年起工作於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數學組。他通過刻苦自學、頑強拼搏取得了自學考試的優異成績,是全國自學成材的先進典型之一(見中央電視台的專題片「自強鑄輝煌」)。
1981年起在職參加北京市高等教育數學專業自學考試。1985年獲得北京大學頒發的數學專業本科畢業證書和理學學士學位。1989年公派在日本崗山大學教育學部研修日語和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
1991年在職在首都師范大學數學系繼續攻讀學科教學論方向碩士研究生課程,1993年以全優成績畢業並獲碩士學位。
1992年被破格評為中學高級教師。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青年骨幹教師。1998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中學數學特級教師」稱號。
他熱愛教育工作,曾長期堅持擔任班主任。他熱愛學生,能從思想、學業、身體、心理等諸方面關心他們的全面成長。在教育上他講究教育的科學性、實效性和及身性,注重思想教育與科學知識的結合和無形教育環境的創設,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對集體、民族、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心和自身的進取精神。他3次參加義務獻血,多次利用假期去京郊、張北、內蒙、沂蒙、新疆等教育貧困地區支教,助教。在教學上形成了以「數學課題學習」為特色的教學風格和大量實踐成果。
1996年被評為「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和當選全市青年教師的「師德之星」。
1997年獲北京市「五四獎章」。
1999年獲北京市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和數學教育的最高獎「蘇步青數學教育獎」一等獎。評為北京市當時最年輕的數學特級教師。
2000年當選為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1年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2003年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2004年再獲北京市第二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 張思明同志熱愛教育工作,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75年參加工作以來,29年裡他虛心向老教師學習,長期堅持擔任班主任(20年)、年級主任(5年),模範履行教師職責。他有很強的事業心和使命感,熱愛學生,能從思想、學業、身體、心理等諸方面關心他們的全面成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學生,深受學生和家長們的好評。所帶畢業班的學生幾乎全部升入大學,多次被評為北京市級先進班集體。還培養發展學生黨員兩人,校學生會幹部10餘人,2003年理科狀元等優秀學生。他的上百名學生在全國、全市的創新大賽、數學應用等競賽中獲獎。
張思明同志刻苦自學、頑強拼搏取得了自學考試的優異成績,是全國自學成材的先進典型之一(見中央電視台的專題片「自強鑄輝煌」)。他戰勝家庭帶來的種種困難(父親因公犧牲,母親重病,岳母半身不遂),在當班主任和滿工作量的條件下,完成了24門課程的自學考試並以全優成績完成了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93年)。研究生畢業後,他毅然放棄大學的工作機會,回到基礎教育的第一線。
在教育上他講究教育的科學性、實效性和及身性,注重思想教育與科學知識的結合和無形教育環境的創設,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對集體、民族、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心和自身的進取精神。他特別關心有特殊困難(殘疾、單親、父母離異等)的學生,用對學生一輩子負責的精神對待學生,為他們傾注了心血和愛心。如1985年,他所帶的班「早戀」問題比較突出,他就選擇了「早戀」對學生的心理影響和教育引導對策為研究課題,通過觀察了解「早戀」學生的心理反應,通過大量個別工作,找到了「淡化、疏導和人生優選法」的教育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相應的論文在1988年獲「北方八省市思想教育優秀論文」二等獎,為多家教育期刊轉載。
他發現學生近年來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較多,就選擇了「焦慮的形成與調適」作為研究課題,通過調查了解學生的焦慮的起因、表現、利弊影響,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為學生介紹多種心理調適方法,並指導家長進行相應的措施配合,使學生形成較好的心理狀態,相應的論文發表於《班主任之友》1995年第5期的首篇。
針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用不同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結合學生出現的學習障礙和困難,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技術指導,是他班級管理的一大特色。1996年他有關學生學習指導的德育論文獲全國二等獎。1996年被評為「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和當選全市青年教師的「師德之星」。1997年獲北京市「五四獎章」。
在學校工作中,他講團結、講奉獻,服從分配,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克服困難,一直承擔大負荷的工作量,多次參加義務獻血,多次利用假期去京郊、張北、內蒙、沂蒙、新疆等教育貧困地區支教、助教,多年一直熱情資助山東農村的三位貧困學生上學。在日本進修學習期間他心繫祖國,用自己出色的學習成果和人品贏得了國外導師、他國留學生稱贊和所在地留學生黨組織的很高評價。回國時他為學校帶回了價值60餘萬日元的教學設備和外匯。他三次被評為區級「先進教師」、五次被授予市級先進稱號,一次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張思明同志在數學教學、學生學法指導、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方面有豐富經驗和一批成果。評優保兩次獲一等獎。已發表的文章和參與編寫的著作達 150萬字,從87年起他參加了我校和海淀區的數學競賽的輔導工作,長期擔任市、區數學學校(原奧校)的兼職教練員。先後輔導了宗風華、江小輝等10餘位學生在全國數學、計算機競賽中獲獎。1993年作為北京隊的主要教練之一和何老師一起帶隊參加了中國奧林匹克冬令營(山東大學),獲得團體第二名。
作為跨世紀接班人的青年教師,他認為不能僅滿足於學習借鑒前人的經驗,停留於「傳道授業解惑」的程度上。要有所發展、有所創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這是一個教師成熟的標志。他要求自己,一定要通過認真學習和鑽研現代教學理論和身邊老教師的成功經驗,結合自己的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點。
張思明同志從1993年起開始進行「導學探索、自主解決」教學模式和中學數學建模的教學探索和實踐。他在數學教學中突出表現了激發學生自主性、創造性的教學特色和風格。近幾年為全國、北京市、海淀區做了多場大型公開課,每次都有上百名教師參加觀摩,受到廣泛好評,產生較大影響。1999年獲北京市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999年9月獲全國數學教育的最高獎「蘇步青數學教育一等獎」。
2001年他在全國50多位教師中,以20餘位專家的全票當選,參加教育部「更新教育觀念報告團」做為第一報告人,在全國宣講他做數學創新教學的成果,報告13場,行程2000里,受到全國聽眾的一致好評和很大反響。媒體有不少報道。
張思明同志從1999年起參加了國家教委主持的《國家數學課程標准》的研製工作,現在是高中《國家數學課程標准》的研製核心組成員。是新課程開發和推廣工作中少見的一線教師代表。2004年作為副主編參與高中數學新教材(北師大版)的編寫。主持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研究課題(「跨世紀園丁工程」「特級教師計劃」專設課題)——「中學數學創新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的科研任務(2003年已結題,被評為20M年北京市第二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
在教學上,他通過數學課題學習等多種形式,特別注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他的學生中有6 人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1996,2002)中獲獎,3人在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中獲得一、二等獎。有130多人次在北京市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中獲獎。輔導的學生葛鑒橋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他撰寫的40餘篇文章、150餘萬字的著作中在全國和市級以上評比中獲獎的就有8項,1998年獲柏寧頓中國教育基金會第四屆「孺子牛金球獎」,1999年獲「蘇步青數學教育獎」一等獎和北京市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0年獲胡楚南優秀教學成果獎。2001年當選「全國優秀教師」。2002年被評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他多次代表北京的教師到香港、美國斯坦福大學等進行學術交流。今年,在教育部組織的新課程國家級培訓中,他作為數學高中新課程標準的研製者之一,在培訓中發揮了骨幹作用,他的專題報告,引起全國參與培訓教師的高度贊揚。
他在總結自己的工作時寫下了這樣的話:「我常聽到一些年輕的朋友抱怨命運不好,沒有機會,其實比起「老三屆」來我們要幸運得多。只有當自己真正有了「內動力」,才會發現機會,珍惜機會,抓住機會。機會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我覺得影響青年人成長的最大障礙,不是環境和他人的作用,而是自己的惰性、滿足、自我原諒、自我開脫,是不甘寂寞、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做這種輕浮的「瀟灑」。人生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不會都是「艷陽天」,總會遇到一些溝溝坎坎。我們既要想到不耕耘就不會有收獲,更要想到有十分的耕耘並不一定有十分的收獲。但是最重要的是先要去耕耘,因為人生的「季節」是不等人的」。作為教師保持「職業青春」常在的秘密只有一條,那就是終身學習、不斷進取」。
⑵ 教師職稱 師德之星 算什麼材料
如果表彰通報蓋的是「縣教育局」的章,只能算受縣級部門(教育局是縣級部門)表彰的優秀教師當然是縣級優秀教師,優秀是全方位的,而師德僅僅一個方面突出。如果表彰通報蓋的是「縣政府」的章,則此表彰是縣級表彰
⑶ 學生心中的師風師德 作文200~300字大神們幫幫忙
(一) 九月金秋,教師佳節,心潮翻湧,往事如梭。多少年風風雨雨,多少載日日月月,多少尋尋覓覓,多少回曲曲折折。總會想起力量之源泉,總會感念智慧之星火,總會吟唱禮贊教師之歌。 教師之業,神聖而悲壯。古人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古往今來,凡步入教師之行業,就意味著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之矢志求索!夏商周以降,多少塾庠序校之師,默默無聞,辛勤耕耘,培育億萬民族之脊樑,譜寫中華文明千古之頌歌。悠悠歷史,耿耿星河,凡出類拔萃、功勛卓著者必有良師,而其師者,或許為此無怨無悔付出畢生之心血。 教師之路,平凡而激情。春秋冬夏,三尺講台十數書桌;斗轉星移,校園教室簡陋寒舍。同樣之路返返復復,平凡之事歲月蹉跎。也有辛酸苦辣,也曾悲歡離合,也知世事冷暖,也食人間香火。面對童真,擦乾淚水,讓春風輕拂蓓蕾;登上講壇,激揚文字,讓智慧灑滿希望田野。平凡之路,平凡之生活,每每洋溢著崇高,讓人難以忘懷那激情之訴說。 教師之夢,美麗而淡泊。夢幻榮耀,夢幻超越,夢幻所依,方折射出心靈之高潔。教師之美麗夢幻,莫過於出於藍而青於藍,而後生賢達,恰是師者夢寐以求之寄託。或許師者,博古通今得以明志;或許師者,胸懷寬廣志向高雅;或許教師之美麗夢幻,源於美麗而無私之職業。 回首往事兮景幻多,感念我師兮夢婆娑。 佳節欣逢兮追前溯,燭光舊影兮賦新歌。 (二)仰慕園丁 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溫暖著每一個同學的心房,無數顆心被您牽引激盪,連您的背影也凝聚著滾燙的目光…… 您不是演員,卻吸引著我們飢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卻讓知識的清泉叮咚作響,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一批批青年人的靈魂……老師啊,我怎能把您遺忘!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頭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師,您的名字刻在我們心靈上,這才真正永存。 您的思想,您的話語,充溢著詩意,蘊含著哲理,又顯得那麼神奇呵,在我的腦海里,它們曾激起過多少美妙的漣漪! 您推崇真誠和廉潔,以此視作為人處世的准則。您是我們莘莘學子心目中的楷模。我崇拜偉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贊美獻給一位普通的人――我的老師您。 您對我們嚴格要求,並以自己的行動為榜樣。您的規勸、要求,甚至命令,一經提出,便要我們一定做到,然而又總使我們心悅誠服,自覺行動。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最嚴厲的父親,又是最慈祥的媽媽;您是無名英雄,又是教壇名師。您的音容笑貌,時時閃現在我的眼前;您是品行人格,永遠珍藏在我記憶的深處。 啊,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唯有這光輝的名字,才有著像大海一樣豐富、藍天一樣深湛的內涵! 老師,這個光彩奪目的名稱,將像一顆燦爛的明星,永遠高懸在我們的胸中。即使我兩鬢斑白,依然會由衷地呼喚您一聲老師!在這個神聖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遠是一個需要啟蒙的學生!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師,您就像高高的航標燈,屹立在遼闊的海面上,時時刻刻為我們指引著前進的航程!毫不吝惜地燃燒自己,發出全部的熱,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老師,您像紅燭,受人愛戴,令人敬仰! 有人說,師恩如山,因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還要說,師恩似海,因為大海浩瀚,無法估量。 您在學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種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幟」。 您是嚴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濃蔭灑湍流中的踏腳石,是霧海中的航標燈. 老師啊,您言傳身教,育人有方,甘為人梯,令人難忘! 老師,大家都說您培養著祖國的棟梁;我卻要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梁。正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樑! 您像一支紅燭,為後輩獻出了所有的熱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兩個字就是--燃燒!不停的燃燒! 啊,有了您,花園才這般艷麗,大地才充滿春意!老師,快推開窗子看吧,這滿園春色,這滿園桃李,都在向您敬禮! 如果沒有您思想的滋潤,怎麼會綻開那麼多美好的靈魂之花?啊,老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誰不在將您贊揚! 傳播知識,就是播種希望,播種幸福。老師,您就是這希望與幸福的播種人! 老師,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 您為花的盛開,果的成熟忙碌著,默默地垂著葉的綠蔭!啊,老師,您的精神,永記我心! 您多像那默默無聞的樹根,使小樹茁壯成長,又使樹枝上掛滿豐碩的果實,卻並不要求任何報酬。 您給了我們一桿生活的尺,讓我們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給了我們一面模範行為的鏡子,讓我們處處有學習的榜樣。 您是大橋,為我們連接被割斷的山巒,讓我們走向收獲的峰巔;您是青藤,堅韌而修長,指引我們采擷到崖頂的靈芝和人參。 當苗兒需要一杯水的時候,絕不送上一桶水;而當需要一桶水的時候,也絕不給予一杯水。適時,適量地給予,這是一個好園丁的技藝。我的老師,這也正是您的教育藝術。 不計辛勤一硯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殘,種花容易樹人難。幽谷飛香不一般,詩滿人間,畫滿人間,英才濟濟笑開顏。 老師,您用人類最崇高的感情--愛,播種春天,播 種理想,播種力量…… 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就是我們敬愛的老師崇高的勞動。 您工作在今朝,卻建設著祖國的明天;您教學在課堂,成就卻在祖國的四面八方。 老師,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學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愛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經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顆顆珍珠,光彩熠熠。 您的教師生涯,有無數驕傲和幸福的回憶,但您把它們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視著一待開拓的園地。 假如我是詩人,我將以滿腔的熱情寫下詩篇,贊美大海的遼闊和深遠。並把它獻給您--我的胸懷博大,知識精深的老師。 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級,承受著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您像一支蠟燭,雖然細弱,但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照亮了別人,耗盡了自己。這無私的奉獻,令人永誌不忘。 春蠶一生沒說過自詡的話,那吐出的銀絲就是丈量生命價值的尺子。敬愛的老師,您從未在別人面前炫耀過,但那盛開的桃李,就是對您最高的評價。 您的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您--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 螢火蟲的可貴,在於用那盞掛在後尾的燈,專照別人;您的可敬,則在於總是給別人提供方便。 是誰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誰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師,您是一位偉大的園丁!看這遍地怒放的鮮花,哪一朵上沒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沒有您的笑影!
⑷ 如何考察師范生的「師德」
我認為這種師德評選欠妥,因為「師德」不是知識層面的事,師范生並未從教,從何「考察」?建議改成一般的師德知識競賽或師德演講之類的活動,如什麼是師德,師德的范疇,新時期教師的職業道德標準是什麼,等等。
⑸ 星級學生獲獎感言和簡要事跡簡介,尚德之星!!
2007感動中國頒獎詞1、錢學森【頒獎詞】(民族脊樑)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閻肅,對錢學森老人這樣評價:大千宇宙 浩瀚長空,全納入赤子心胸。驚世兩彈 沖霄一星,盡凝鑄中華豪情,霜鬢不墜青雲志。壽至期頤 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在推薦錢學森老人的時候這樣寫:輾轉回國,錢學森展現了中國科學家的硬勁;力學、噴氣推進、航天技術,錢學森展現了一位科學家在研究上的牛勁;東方紅衛星、神舟飛船、嫦娥奔月,錢學森給中國航天事業打了足夠的底勁;今天,這位中國航天之父所開拓的事業正闊步向前,沖勁十足!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章良,在推薦錢學森老人的時候這樣寫:他不僅以自己嚴謹和勤奮的科學態度在航天領域為人類的進步做出卓越的貢獻,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態度詮釋了一個科學家的人格本質。錢學森 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浙江杭州人,1938年在美國獲博士學位,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歷經5年於1955年才回到祖國。1958年起,錢學森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1965年,錢學森正式向國家提出報告和規劃,建議把人造衛星的研究計劃並列入國家任務。在實施人造衛星研製計劃中錢學森在許多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上貢獻了智慧。錢學森對科學技術的重大貢獻是多方面的,他以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計算機、質量控制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2、李劍英【頒獎詞】(天地英雄)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小川,在推薦李劍英的時候這樣寫到:李劍英說過這樣的話:「老百姓對我們那麼好,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正是軍人的沛然正氣與感恩之心,塑造了一位真正的英雄。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任衛新,對李劍英這樣評價:生為國生,榮為國榮,碧空長劍,英雄不死。永恆的十六秒,他用軍人的生命譜寫了熱愛人民熾烈的壯歌。李劍英 英雄試飛員李劍英,河南鄭州人,空軍上校軍銜,歷任飛行員、飛行中隊長、領航主任等職。2006年11月14日,李劍英在完成訓練任務駕機返航途中,遭遇鴿群撞擊,發動機空中停車。此時,飛機高度194米,跳傘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從鴿群撞擊點到飛機墜毀點2300米跑道延長線的兩側680米范圍內,分布7個自然村,居住著3500口人。當時飛機上還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餘發航空炮彈,1發火箭彈,還有易燃的氧氣瓶等物品,如果跳傘後的飛機失去控制,墜入村莊,後果不堪設想。16秒的時間內,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財產,他先後三次放棄了跳傘逃生的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迫降。迫降過程中,飛機受到高出地面水渠護坡阻擋,爆炸解體,李劍英同志壯烈犧牲。在16秒時間里,他用生命寫出了人民軍隊愛人民的優美贊歌。李劍英曾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6年12月6日,空軍黨委為他追記一等功,並追授「空軍功勛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3、鍾期榮 胡鴻烈【頒獎詞】(樹仁立德)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一生奔波。為了學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淮,對鍾期榮、胡鴻烈兩位老人這樣評價:作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作好事,始終不渝的作好事,把一件好事做到終生!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王曉暉,在推薦兩位老人的時候這樣寫:他們的信仰觀照了許多社會無力的角落,當我們每個人都去彌補社會缺位的時候,其實也彌補了更多缺位的人心。他們為百年樹人,更樹仁義於百年。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王振耀,在推薦兩位老人的時候這樣寫:我想到了中國的武訓。胡鍾夫婦本為青年才俊,意氣風發,但感於貧困學子,即拋家舍業,投身教育,一座樹仁學院就是一座豐碑,永遠感動中國。鍾期榮 胡鴻烈香港教育界的傳奇夫妻兩位均已89歲高齡,香港樹仁大學創辦人。1987年胡鴻烈獲委任為第六屆的全國政協委員。1993年第八屆開始,他連續兩屆獲委任為全國政協常委。胡鴻烈及鍾期榮夫婦青年時代已經是民國司法外交界的青年才俊, 1953年兩人學成回香港後,一直是執業律師。因感於許多年輕人沒錢上大學,1971年他們自資創辦樹仁學院,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為香港社會培養數以萬計的人才。35年來,胡氏夫婦為學校拼盡心力,生活非常節儉。胡鴻烈更不惜以遲暮之年,回律師樓工作,出入法庭打官司,為學校大樓掙工程費。據估算,兩人創立樹仁學院,奉上畢生積蓄估計至少4至5億元。1979年,胡博士獲邀回大陸,出席中國國慶三十周年紀念,獲鄧小平接見,成為第一位踏足內地的立法局議員,並在1987年獲委任為第六屆的全國政協委員。4、孟祥斌【頒獎詞】(義無反顧)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彭長城,對孟祥斌這樣評價:我們常常無時無刻地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許意義不在於追問,而在於行動。而孟祥斌用縱身一躍放大了自己生命的價值。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紀寶成,在推薦孟祥斌的時候這樣寫到:真的仁者視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願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紀寶成)孟祥斌 為救落水者犧牲的年輕軍人男,28歲。第二炮兵某旅機要參謀。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帶著妻子葉慶華和女兒到市區購物。11時20分左右,在經過通濟橋時,一名輕生女青年從10餘米高的橋上跳下,孟祥斌一邊沖向橋邊,一邊脫掉身上的衣服,不顧江水寒冷,跳水救人。10分鍾後,前來救援的摩托艇漸漸靠近了他們,孟祥斌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將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員的手中,自己卻再次沉入水中。13時40分,被打撈起來的孟祥斌被送往醫院急救,但是卻沒能挽留住他年輕的生命。12月4日,在孟祥斌的葬禮上,浙江金華市近3萬名群眾自發從四面八方趕到金華市殯儀館,為捨己救人的英雄孟祥斌送行。孟祥斌1997年12月入伍,山東齊河人,愛學習、肯鑽研,曾當選第二炮兵工程學院第七次黨代會代表。5、方永剛【頒獎詞】(踐行信仰)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 ,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沖鋒的姿態。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對方永剛這樣評價:有人說,理論是灰色的。他作為一個理論工作者,以他的實踐和人生告訴人們,理論是彩色的,生命之樹常青。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小川,在推薦方永剛是這樣寫到:他從古今中外的歷史中,思考中國的今天和未來,他是偉大理論的真誠播火者,他所傳播的理論和他的道德人品一起,贏得了青年一代。方永剛 把忠誠獻給最壯麗的事業男,44歲,中共黨員,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研室教授。方永剛入伍20多年來,以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立足本職崗位,深入學習、積極傳播、模範踐行黨的創新理論,在黨的理論武裝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方永剛熱愛本職,兢兢業業,在軍校教員崗位上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他把業余時間全部用在了刻苦學習和研究黨的創新理論上,正是憑著這種水滴石穿的精神,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展觀,黨的創新理論每前進一步,他的學習研究就會跟進一步、深入一層,不斷推出研究成果。他先後出版16部政治理論專著,完成10項國家和軍隊重點科研項目,發表100多篇學術論文,榮獲全軍院校育才銀獎、全軍政治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方永剛作為遼寧省國防教育講師團成員、大連市委講師團成員、沈陽軍區聯勤部客座教授,先後為部隊和地方黨政機關、社區、企事業、干休所、學校等單位作輔導報告1000多場,從軍隊到地方、從城市到鄉村、從北國的漠河邊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他傳播創新理論的足跡,被官兵群眾譽為「平民教授」、「大眾學者」和「科普專家」。2006年11月,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的方永剛,仍然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他堅持從醫院回到學院,為學生上完最後兩節課,還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輔導任務。方永剛真學、真信、真情宣傳、真誠實踐黨的創新理論,用生命的激情詮釋了一名軍校教員的敬業奉獻精神和高尚師德師風。6、李麗【頒獎詞】(心靈強者)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五年時間,溫暖八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王振耀,對李麗這樣評價:我們從李麗的事跡中感到了愛的力量。李麗也證明這樣一點,一個人無論多麼平凡,無論多麼孱弱,只要孜孜不倦,奉獻愛心,就一定能夠促成社會的良好道德風尚的廣大。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於丹,在推薦李麗的時候這樣寫:孱弱的身體,強大的心靈,這個座標對太多健康的軀體是一個提示,讓我們更多自省,看到真誠與善良的心靈力量是無邊的。李麗 湖南張海迪女,45歲,衡陽人,1歲患小兒麻痹症,童年從未站起來過;40歲時再遭厄運,車禍讓她下半身完全癱瘓,從此與輪椅為伴。在多舛的命運里,她不僅沒有怨天尤人,還選擇了一條向社會傳播愛心之路。她創辦了「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網站「麗愛天空」,長期從事公益事業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先後義務深入省內外100多個學校、企業、社區、監獄開辦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聽眾達10萬餘人次;幫助近百名厭學孩子重返校園、數十名中學生戒除網癮,為近萬名學生樹立自信。4年多時間里,她的善行使得20多萬人獲得心靈的洗禮。她還成了很多服刑人員的「偶像」,被人們譽為「感恩天使」、「湖南的張海迪」、「中國的海倫·凱勒」。7、閔恩澤【頒獎詞】(人生如炬)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對閔恩澤這樣評價:歸國五十多年,奠基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以知識報效國家,一生成果難數,開發生物柴油推動綠色化工,憑貢獻樂享人生。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任衛新,在推薦閔恩澤的時候這樣寫:青春投學,愛國有志;耄耋赤子,報國有恆。成就卓著,貢獻卓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閔恩澤 2007年國家科學技術大獎獲得者男,84歲。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奠基人。200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他成為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兩位獲獎人之一。閔恩澤1955年在美國學成後沖破重重阻礙回國。60年代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為中國自主開發了微球硅鋁裂化催化劑,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滿足了國家的急需,為我國煉油催化劑製造技術奠定了基礎。70年代,在特殊的政治條件下,他沒有忘記科研工作,領導了多種催化劑等的研製和開發,也均投入生產和應用,使我國煉油催化劑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實現了我國煉油催化劑跨越式發展。1980年以後,他指導開展己內醯胺磁穩定床加氫研究,使我國裂化催化劑生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滿足了我國煉油工業的發展和油品升級換代的需要。閔恩澤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專家,為我國石油化工工業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團隊,近年來,他進入綠色化學的研究領域,把催化劑科學技術擴展到了應用於生物質資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導的生物柴油生產和應用的研究已經取得長足進展。從60年代,閔恩澤已經多種疾病纏身,並被發現有肺癌,切除兩片肺葉和一根肋骨。但是他沒有放棄中國的石油催化事業,一直堅持工作並不斷取得突破進展,至今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線。8、陳曉蘭【頒獎詞】(大醫醫心)雖千萬人,吾往矣!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醫生,治療疾病,也讓這個行業更純潔。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彭長城,對陳曉蘭這樣評價:她只是一個弱女子,卻挑起了維護醫療環境純潔的大任,屢遭報復,陷入困窘,依然堅持,無怨無悔,最終推動主管部門出台多個法規性文件。她所作的對得起作為一位醫生的良知。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於丹,在推薦陳曉蘭的時候這樣寫到:一個弱婦女子冒著生命危險揭露行業潛規則,她代表了這個社會核心價值的方向。陳曉蘭 堅守醫德無私無畏醫生陳曉蘭,女,55歲,原上海一家地段醫院的理療科醫生。近年來,陳曉蘭一直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種醫療器械達20多種,其中8種假劣醫療器械被查處,因此被央視評為2006年度「3.15質量先鋒」 。在她與假劣醫療器械10年的斗爭中,為了取得一手證據,她曾假扮病人,冒著危險 「以身試針」。在她的推動下,國家專門多次下發文件,取締和查處了七種一度使用很廣的偽劣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曾受到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的肯定和獎勵。目前,上海市食品葯品監管局已經正式聘請她為「食品葯品安全社會監督員」。9、謝延信【頒獎詞】(有信延信)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說一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峰頂。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對謝延信這樣評價:這個人對愛情忠貞,對老人孝順。謝延信,人如其名,信守一生。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淮,在推薦謝延信的時候這樣寫到:家庭是什麼,是人世間最可信賴的社會細胞。謝延信作到的不僅僅是孝,這是對家庭親人的忠誠,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的就是這種忠誠。謝延信 細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男,55歲,河南焦作煤業(集團)鑫珠春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機電科工人。1973年,劉延信與同村姑娘謝蘭娥喜結良緣,第二年7月,謝蘭娥去世前,囑咐丈夫要好好照顧自己的爹媽和智障兄弟。此後,劉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貞與孝心,成就了一個大孝至愛、感天動地的謝延信(劉延信後改姓為謝)。1979年岳父患重度腦中風,再也沒有站起來。一老,一癱,一傻,一幼,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謝延信的肩上。謝延信老了,病倒了,但他的意志沒有垮、孝心沒有變、責任沒有失、良心沒有丟。他隱藏起最沉重的哀愁,擔負起讓希望生生不息的重任。10、羅映珍【頒獎詞】(真愛無疆)把愛人從沉睡中喚醒,是生命的奇跡,還是心靈的力量?她用一個傳統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劉姝威,對羅映珍這樣評價:誰說久病床前無賢妻?羅映珍用行動告訴我們: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王曉暉,在推薦羅映珍的時候這樣寫:苦難磨勵愛情的堅強,愛情總因苦難而顯光芒。她不僅喚醒了丈夫,也喚醒了許多人在這紛雜時代中對內心情感最深處的拷問。羅映珍 700個日夜喚醒沉睡愛人女,27歲,中共黨員,從1998年9月起在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小勐統鎮計生服務所工作。羅映珍的丈夫羅金勇是雲南省永德縣公安局民警。作為一名警察的妻子,羅映珍模範遵守社會公德,積極弘揚家庭美德,不但熱心本職工作,而且熱愛公安事業、關心支持緝毒工作。多年來,她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當代女性的奉獻之歌、正氣之歌、愛心之歌。2005年10月1日,羅金勇與妻子羅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羅金勇臨危不懼與3名毒販進行了殊死搏鬥,因寡不敵眾身受重傷,成了"植物人"。從那以後,羅映珍肩負起了照顧丈夫的責任,不離不棄,精心呵護,無怨無悔。羅金勇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羅映珍在醫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儉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說話,並含淚寫下了600多篇愛的日記,用日記呼喚著丈夫意識深處的覺醒。現在,羅金勇已從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狀態中蘇醒過來,能眨眼,能開口講"你好"、"是"、"累了"等幾個簡單的字,並在特殊的體位下能喝水。見證了這個奇跡的人們都說,是羅映珍的堅持和愛,喚醒了沉睡的丈夫。2006年,她被評選為感動雲南十大人物。2007年,全國婦聯、雲南省婦聯分別授予羅映珍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臨滄市公安局還授予羅映珍二級警司警銜。羅金勇及其妻子羅映珍的先進事跡經全國各大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社會各界紛紛伸出關愛和援助之手,積極支持好警嫂羅映珍。11、「嫦娥」團隊年度評選特別獎「嫦娥」團隊。【頒獎詞】一個千古不變的奔月夢想,幾代中華兒女的不懈追求,「嫦娥」一號是中國航天科技創新的轉折點,更是中國航天人完成代季交接的里程碑,從此我們仰望星空,『嫦娥』不再寂寞,環顧宇宙,驕傲在中國人的心中盪漾。
⑹ 三明十中
三明十中地處福建省三明市十里鋼城的中心(三鋼青山二村42幢),創建於1972年3月12日。前身為「三明鋼鐵廠子弟學校 」,建制為中小學一貫制,1973年9月,中小學分離,掛牌「三明鋼鐵廠子弟中學」,1985年7月改稱「三明鋼鐵廠第一中學」(完中),1998年6月從三鋼分離劃歸梅列區政府管轄後,更名為「三明市第十中學」(初中建制)。學校校園現佔地10642 m 2,擁有教學大樓、實驗大樓、辦公大樓各一幢,體育活動場所佔地5417 m 2。學校現有18個教學班、852名學生。教職工76人,專任教師58人,高級教師25人,一級教師31人,共產黨員27人,具有本科學歷的36人,大專學歷的3人,省、市級骨幹教師25人,校、區級學科帶頭人9人。
辦學35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辦學宗旨,不斷更新辦學理念,逐步改善辦學條件;堅持以德治校、依法執教和科學管理的治校方針;堅持「辦『優質加特色』的學校,育『素質加特長』的人才」的辦學思路,打造「以學習提高人,以理論武裝人,以制度管理人,以情理感召人,以人格率領人」的治校方略;堅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符合每一位學生發展的教育模式和評價體系,讓學生在受教育的同時,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審美,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創造。在學校建設上,加大了對軟硬體的投入,經過多年努力,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了顯著提高,逐步實現了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管理目標,如今,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教室、兼具視聽功能的語音室、電子備課室等功能教室配套完善;校園閉路廣播電視系統、校園區域網、十中網站、互聯網覆蓋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體育活動場所設施先進、齊全,設有足球場、250米環形塑膠跑道、籃球場、排球場、氣排球場、羽毛球場等活動場所;圖書館藏書量大,藏書質量高,人均擁有量達38點多冊,師生閱覽室寬敞、明亮、位足。35年來,學校陸續培養出4000多名高中畢業生和萬名的初中畢業生,向清華、北大、科大、人大、復旦以及其他高等學府輸送了一千多名優秀畢業生;向三明二中、三明一中、三明九中等省級重點中學輸送了大批優秀初中畢業生。由於學校始終堅持堅定正確的辦學方向,學校的管理水平,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學生的整體素質逐年得到提高,受到了來自上級、社會、家長、學生的一致好評,在社會上享有良好的聲譽,多年來,學校曾多次獲得省、市、區及三鋼總廠授予「文明學校」、「教育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五無學校」、 「德育特色學校」、「優秀家長學校」、「先進職工之家」、「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省級初中示範校」「花園式學校」和「綠化先進校」等榮譽稱號 。教職工中涌現出一大批全國優秀教師、省優秀教師、市勞動模範、三鋼總廠標兵,市、區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班主任,市、區骨幹教師、十佳師德之星和教壇新秀等先進人物和先進典型。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35年的歷史雖然短暫,但對十中人來說,卻蘊含著幾代人用心血鑄就的希望和對人民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她向世人昭示,一個巨人正在崛起,三明十中的全體師生,將遵循「敬德,睿智,博才,思進」的精神,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打造三明十中更加燦爛、輝煌的美好明天。
⑺ 關瑞章的獲得榮譽
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被評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水產科技工作者、福建省先進工作者、福建省優秀農業推廣工作者、福建省「師德之星」、福建省教學名師、廈門市勞動模範。被聘為國家教育部水產學科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水產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議員,全國漁協鰻業工作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水產學報》等編委會委員,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特約專家,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科技專家顧問。
⑻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的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84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1人,碩士學位18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10人,留學歸國人員26人。兼職教師20人,其中雙聘院士3人,閩江學者2人,客座教授1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入選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入選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6人,福建省傑出科技人才1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廈門市拔尖人才1人;全國師德之星1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福建省青年「五四」獎章1人,廈門市「五一」勞動獎章1人。 教授 關瑞章: 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博士、碩導、兼職博導 張雅芝: 院長、碩士、碩導 陳昌生: 科研處處長、學士、碩導 王藝磊: 副院長、博士、碩導、兼職博導 黎中寶: 副院長、博士、碩導 紀榮興: 學士、碩導 顏素芬: 學士、碩導 常建波: 研究員、碩導 郭玉清: 博士、碩導 林利民: 學士、碩導 宋振榮: 博士、碩導 王志勇: 博士、碩導、兼職博導 鄢慶枇: 博士、碩導、兼職博導 嚴正凜: 學士、碩導 閻希柱: 博士、碩導 葉繼丹: 博士、碩導 周立紅: 博士、碩導 姚翠鸞: 博士、碩導、兼職博導 副教授 黃世玉: 學士、副院長 王淑紅: 博士、碩導 盧亞芳: 學士 馬英: 博士、碩導 林鵬: 博士、碩導 鄭江: 博士、碩導 翁朝紅: 碩士、碩導 姜永華: 碩士 蔡明夷: 博士、碩導 劉賢德: 博士、碩導 王國棟: 博士、碩導 謝仰傑: 博士、碩導 黃永春: 博士、碩導 鍾幼平: 學士 江興龍: 博士、碩導 謝潮添: 博士、碩導 陳學豪: 學士 王秋榮: 博士、碩導 黃滄海 博士 翟少偉: 博士、碩導 席峰: 博士 孫雲章: 博士、碩導 張春曉: 博士、碩導 宋凱: 博士、碩導 王雪虹: 學士 黃文樹: 博士 陳曉鳳: 學士 陳政強: 博士、碩導 郭松林: 博士、碩導 覃映雪: 博士、碩導 劉佳英: 碩士、碩導 謝欽銘: 博士、碩導 馮濤: 博士 李元躍: 博士、碩導 徐曉津: 博士、碩導 黃良敏: 碩士、碩導 陳強: 博士 陸志強: 博士、碩導 博士 蔡鴻嬌: 博士 陳錦民: 博士 陳融斌: 博士 陳芸: 博士 馮建軍: 博士 黃利強: 博士 李文靜: 博士 李忠琴: 博士 林茂: 博士 劉金海: 博士 石盛莉: 博士 曾祥波: 博士
⑼ 中國當代著名教師的張思明
張思明,北京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先後被評為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北京市青年教師「師德之星」、全國模範教師,榮獲北京市「五四獎章」,柏寧頓中國教育基金會第四屆「孺子牛金球獎」,胡楚南優秀教學成果獎,北京市第一、第二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和數學教育的最高獎「蘇步青數學教育獎」一等獎等。主持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研究課題「中學數學創新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在「導學探索、自主解決」教學模式和中學數學建模的教學研究和實踐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他一生奉行「努力做一個好老師」、「讓學生感受數學之美」、「讓學生感受數學鮮活、好玩」、「教學生課本背後的東西」、「教師的生命力源自學生」的原則。
⑽ 福州鼓一小好還是錢塘小好如何選擇
您好:
鼓一小好!鼓一小是省重點小學!!!
福州市鼓樓第一中心小學創辦於本世紀一十年代,前身為省女師會小,省第一高級中二部,鼓樓區第一中心國民學校,解放後為現名,1953年曾因學生林爾流抓國民黨特務一事及辦學效果顯著更名為模範小學,文革期間曾更名為前線小學。解放後歷任校長為黃江增、余貞干、鄭世琛、陳碧夏、邵亞楠、鄭開澤、鄭章秋、吳麗萍、林水財、鄭秀玉、藍幼青、林子清等等。
作為省重點小學之一的鼓一小佔地面積5676平方米,建築面積7454平方米,學校設有電腦室、語音室、電教室、科技室、自然實驗室、體育室、音樂室、美術室、階梯教室、閱覽室、圖書館、羽毛球館、藝術廳、游泳池等,並配套了多媒體電教設施、七頻道校內有線電視,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一應俱全。
作為省重點學校之一的鼓一小,努力按照「三個面向」的辦學方向,積極落實素質教育,向創辦現代化的一流學校邁進。
l、一流的教育設施。學校佔地面積5676平方米,集學園、樂園、花園為一體,電腦室、語言室、電教室、勞技室、體育室、藝術廳、圖書館、羽毛球館、游泳池、梯形教室、音樂室、美術室等與之配套的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設備一應俱全,以德的氛圍、智的啟迪、體的設施、美的情調的環境氛圍,使每個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2、一流的領導、教師隊伍。隊伍建設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實踐活動中,鑄造了師德師魂。思想素質優良、業務功底扎實的教師隊伍中,黨團員佔半數以上,他們有小中高教師、全國優秀教師、有省莊重獎校長、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優秀輔導員」、 「師德之星」、 「教壇新秀」、「先進班主任」、市「勞動模範」、 「十佳班主任」、 「先進標兵」、區「十佳青年」等一批先進人物。有全國思想課一等獎、全國音樂教師全能一等獎、省電教優質課一等獎的獲得者,還有在省、市、區脫穎而出的青年教師。
3、一流的教育工作。學校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結合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和兒童的認知水平,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這一系列德育活動,被省、市電視台、中國教育報、中國少年報、福建教育、福建日報、福州晚報等新聞媒體頻頻報道推廣。學校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工作,以「規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長」為辦學目標,以教科研為先導,進行「規范活動課程」、「環境教育」、「學科『優質減負』素質教育目標」「小學生素質報告單」等一系列素質教育改革實驗。其中《優化教育環境、規范活動課程、促進全面發展》、《寓公德培養於環境教育之中》兩項素質教育課題分別被中國教育研究會全國實驗研究會評為優秀成果獎。學校積極開展教改實驗,學校制定了特色學校遠景規劃。教育教學改革與實驗課題,形式活潑,《課內促主動,課外促自主》課題,已被國家教育研究會定為國家級課題。在學科素質教育研究探索中,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法教法結合,引導學生會學,重視培養自學能力、學習習慣和動手操作能力,改革考試考查的內容、形式、頻率,將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放在課堂教學改革上。
4、一流的學生。畢業生上合格率、優秀率均連年達到與超過省標要求,接收中學十分滿意。在校學生不但在學業上有長進,興趣特長有發展,還學會了下棋、游泳、跳動集體舞、打羽毛球,有的年級學生還會打電腦他們不但講禮儀懂禮貌,還會自編自導晨會節目,還會介入管理學校,進行值周活動。一批學有特長的學生在成長。
5、一流的集體。學校先後獲得者得主要榮譽有「全國雙有活動先進集體」、「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全國中小學生讓精神世界更美好讀書活動先進單位」、「全國教育實驗研究會課題研究一、二等獎」、「全國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委員會先進實驗先進學校」、「全國中小學生學歷史知國情知識競賽組織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先進家長學校」、「全國基礎教育中小學生美術書法大賽團體特等獎」、「第六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組織指導工作先進指導獎」、「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福建省雙文明單位」、「福州市雙文明先進單位」、「、「福建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福州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還被市政府授予「世界冠軍搖籃」稱號。
福州市鼓樓第一中心小學解放後歷任校長有:黃江增、余貞干、鄭世琛、陳碧夏、邵亞楠、鄭開澤、鄭章秋、吳麗萍、林水財、鄭秀玉、藍幼青、林子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