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師德故事
1. 師德感人小故事
我的老師孫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語,平時不準父母殺雞剖魚,很有些良善,但對家裡的所有來客卻不瞅不睬,表情木然,顯得傲慢。開始我見他只逗著取樂,到後來便不敢放肆,認了他是老師。許多人都笑我認三歲半的小孩為師,是我瘋了,或耍矯情。我說這就是你們的錯誤了,誰規定老師只能是以小認大?孫涵泊!孫老師,他是該做我的老師的。
幼兒園的阿姨領了孩子們去郊遊,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給大家,輪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著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問:你不要?他說:「花疼不疼?」對於美好的東西,因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覺得了它的美好,不愛惜,不保衛,有時是覺出了它的美好,因為自己沒有,生嫉恨,多誹謗,甚至參與加害和摧殘。孫涵泊卻慈悲,視一切都有生命,都應尊重和和平相處,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晚上看電視,七點鍾中央電視台開始播放國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還是小孩,是驚訝還是嗤笑,目不旁視,雙手打起節拍。我是沒有這種大氣派的,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點事業,時時小心,事事怯場,挑了雞蛋挑子過鬧市,不敢擠人,唯恐人擠,應忍的忍了,不應忍的也忍了,最多隻寫「轉毀為緣,默雷止謗」自慰,結果失了許多志氣,誤了許多正事。孫涵泊卻無所畏懼,竟敢指揮國歌,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在他家書寫條幅,許多人圍著看,一片叫好,他也擠了過來,頭歪著,一手掏耳屎。他爹問:你來看什麼?他說:「看寫。」再問:寫的什麼?說:「字。」又問:什麼字?說:「黑字。」我的文章和書法本不高明,卻向來有人恭維,我也是恭維過別人的,比如聽別人說過某某的文章好,拿來看了,怎麼也看不出好在哪裡,但我要在文壇上混,又要證明我的鑒賞水平,或者某某是權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謙虛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加獲獎,我也就說:「好呀,當然是好呀,你瞧,他寫的這副聯,××××××××××春,多好!」孫涵泊不管形勢,不瞧臉色,不慎句酌字,拐彎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街上兩人爭執,先是對罵,再是拳腳,一個臉上就流下血來,遂抓起了旁邊肉店案上的砍刀,圍觀的人轟然走散,他爹牽他正好經過,便跑過去立於兩人之間,大喊:「不許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許打仗!」現在的人很煩,似乎吃了炸葯,雞毛蒜皮的事也要鬧出個流血事件,但街頭上的斗毆發生了,卻沒有幾個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護了弱者挨強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強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來了脫離不了干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一走了之,事後連個證明也不肯做。孫涵泊安危度外,大義凜然,有徐洪剛的英勇精神,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春節里,朋友帶了他去一個同事家拜年,牆上新掛了印有西方諸神油畫的年歷,神是裸著或半裸著,來客沒人時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臉色嚴肅。那同事也覺得年歷不好,用紅紙剪了小襖兒貼在那裸體上,大家才嗤嗤發笑起來,故意指著裸著的胸脯問他:這是什麼?他玩變形金剛,玩得正起勁,看了一下,說:「媽媽的奶!」說罷又忙他的操作。男人們看待女人,要麼視為神,要麼視神是裸肉,身上會癢的,卻絕口不當眾說破,不說破而再不會忘記,獨處里作了非非之想。我看這年歷是這樣的感覺,去廟里拜菩薩也覺得菩薩美麗,有過單相思,也有過那個——我還是不敢說——不敢說,只想可以是完人,是君子聖人,說了就是低級趣味,是流氓,千刀萬剮。孫涵泊沒有世俗,他不認作是神就敬畏,燒香磕頭,他也不認作是裸體就產生邪念,他看了就看作是人的某一部位,是媽媽的某一部位,他說了也就完了,不虛偽不究竟,不自欺不欺人,平平常常,坦坦然然,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的老師話少,對我沒有懸河般的教導,
2. 高中作文『我的身邊師德』2000字寫身人,寫身情,抒身情
沒有驚天動地,沒有氣吞山河,只是那麼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瑣碎。這就是我們教師的生活寫照。就在這平淡、瑣碎中,在我的身邊,涌現出感人的師德故事。
校園之中,學生是緊張的,比學生更緊張的是老師。你看,那很早就到學校的韋清老師已經在教室里開始了個別輔導,這是集體輔導的前奏,當第一節課的鈴聲響起,教室里就會響起韋老師那抑揚頓挫、飽含激情的講課聲,課間你又會看到他在和學生傾心交流,他們不時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韋老師今年五十多歲,已有近四十年教齡,但是教學上卻依然是認認真真、一絲不苟,認真備課,認真總結,把他幾十年的經驗悉心傳授給學生。和韋老師形影相隨的是李雪老師,李老師也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工作一絲不苟的人。她沒有一句多餘的話,總是那麼平和安靜的伏案工作,學生的一張張小篇子也在劉老師手下圈點勾畫。從這些勾畫中,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我時常看著她給學生輔導功課,那麼耐心細致,那麼不厭其煩。他們每天都有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一日一練,真正讓學生人人有事做,堂堂有收獲,把細微處做到了極致。當下班的鈴聲響起時,我們常常看到的是老師們依然在辦公室給學生進行單個輔導。他們就這樣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工作,沒有絲毫怨言,那充滿朝氣的進取精神,那毫不懈怠的敬業精神,正是我校教師敬業進取精神的縮影。
在我的學校每個人都在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時又齊心協力、互助合作,正是如此,使各班班風積極向上,學習穩中有進,活動有聲有色,師生們以昂揚的精神度過一天又一天。
曾經以為,高尚的師德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像黃繼光堵槍眼一樣壯烈,向瞿秋白就義一樣凜然。現在我想說高尚是樸素的,它不僅沒有閃閃的金光,而且素的不著痕跡,就像春天的小雨,無聲無息的飄落下來,滋潤著學生的心,浸潤著同事的心。現在我就工作在這些朴實、高尚的人們身邊,他們的高尚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營造出溫暖和諧的氛圍。他們用平凡書寫偉大,用普通孕育崇高。小而言之,他們是身邊的師德榜樣;大而言之,他們是農村教育的脊樑。這就是我身邊的師德故事。
3. 請撰寫500字的學習感言,分享你身邊的師德故事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讀後感。
《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一書描述了30位優秀教師的案例,我斷斷續續地閱讀了一番。這本書記錄的是30位教師藉助網路成長、進步的真實故事,是真愛的堆砌。從書中你看不到任何的矯揉造作,一絲假大空的理論,有的都是每位老師成功、失敗的真實再現,有的都是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學習、交流、進步。30位優秀教師,除了少數幾位不太熟悉之外,其餘的早就在網路上風聞其大名,讀過其文字。
這本書中我讀到三個關鍵詞。草根。網路。勤奮。30位教師,大多來自一線。有的甚至來自最艱苦的鄉村。他們中的大多數,通過網路喚醒專業意識,然後,又自覺地去實現專業化追求。他們無一不是通過勤奮,實現了自己的專業化成長,長成為一方優秀教師。我每天晚上睡覺前看這本書,每次閱讀一個或兩個老師的成長故事,然後用心去感悟,體會,很有收獲! 讀這本書讓我有種到處在放火的感覺。而這火苗一旦進入心裡,是會情不自禁地熊熊燃燒的。
其中三位優秀教師的成長案例,給我的觸動最大。
魏智淵。觸動我的,不是為了不讓自己偷懶,我堅持洗冷水澡,堅持寫日記,甚至在日記本上的每一頁都寫上今天你做到了嗎幾個字,如果沒有做到,就自己打自己一個耳光,而是他不斷追問生活的意識和勇氣。驚回首,我發現曾幾何時,自己多了幾分浮躁,少了幾分沉靜。上網,讀書,寫作,發表。。。。。。這是否就是生活的意義?我知道如果沿著這條路往下走,我也會慢慢成為所謂的專家,在一大堆垃圾文章中沾沾自喜,顧影自憐。讀到此處,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現在論壇上,很多大蝦漸漸沒了身影。遠離網路的喧鬧,生命更加充實而寧靜。喧鬧是有局限的,喧鬧蘊涵著結束和失落,而寧靜無邊無際 。寧靜,才能致遠。已經撈到幾桶金的大蝦開始追尋一種純凈的生活。我等小蝦也在網路行走多年,是不是在喧鬧中迷失了自己?
· 朱國紅。一個通過網路一炮打紅的典型。沒有羨慕她的一炮打紅。打動我的,是她的這番話:自己十幾年如一日地工作著,多年沒有開公開課的機會,沒有外出學習的機會,一次次被領導安排所謂的滾刀肉班,我都泰然地走過了,從不敢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我在寂寞中走進了蘇霍姆林斯基,認識了陶行知,了解了朱永新,讀懂了李鎮西,讀後感《《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讀後感》。。。。。。如果沒有網路,如果沒有一個機緣成全,恐怕今天,我不會知道有個朱國紅。但是,我敢肯定地說,朱國紅一定會在那裡,她安身立命之地,繼續默默耕耘。平平常常的鋪墊,也許和成長無關,但沒有平時的鋪墊,成長又將在哪裡?對每一個渴望成長的人,不是一種很好的啟示嗎?
讀過清澈小舟的《沒有孩子是差生》,被小舟博大的愛心、非凡的智慧所感染。可正是這么一位優秀的老師,曾經差點被家長轟下台。然而,她並沒有屈服,不輕言放棄,用自己的追求書寫了現在的輝煌。
小曼,在我教育在線和我很早就認識的朋友。在第一部分的8個案例中,小曼的案例我反復看了5遍,這幾遍的閱讀之中,確實帶給我的感受是不同層面、不同層次的。真正的一線教師;還比自己小幾歲;網齡也差不多,可是看看人家的精神層次,看看人家的工作生活狀態,這些都讓我發自內心敬佩。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師要懂得積累得失,小曼的10分鍾+10分鍾+10分鍾>30分鍾理論讓我印象比較深刻,如果在平時我們能利用這10分鍾把上課的閃光點記錄下來,哪怕只有幾行字,日積月累一定是一筆不小的收獲。有計劃、有步驟點滴時間都利用起來,利用點滴時間!這是我看過後最大的體會。似乎總沒有時間讓我們能與自己的心靈對話,能夠審視自我,其實是我們自己浮躁,不能靜下心來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實實在在去記錄、積累些什麼。教育現狀我們無法改變,我們可以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工作起來更得心應手,心情愉悅。
·書中的衣奎偉老師每天都認真總結自己教育教學的得與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麼做的,有什麼體會;今天發生了什麼矛盾,是怎麼解決的;今天遇到了什麼挫折,有什麼感受;今天讀了什麼書,有什麼感悟。具體到課堂教學,課的成功之處,課的精彩之處,課的不足,學生的進步,等等,都原封不動的記錄下來。和他們相比,自己在這方面以前做得太少了,以後也要努力改變,
· 朱一花是個有心的年輕教師,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於毛遂自薦做張萬祥老師的學生。
· 陳曉華老師說,當洗干凈腿上的泥巴,穿上母親給我做的新鞋,換上母親縫制的解放裝,怯生生而又喜滋滋地走進大學校園的時候,我暗下決心:一定要不虛此行。陳老師在追求中沉澱,不斷地挑戰中,不斷地戰勝自我,無論是就讀大學時的相聲表演,還是實習時的示範課,抑或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為學生撈輪船航模……字里行間,讀到了陳老師作為一位優秀教師所具有的愛心和勤奮。
·陳惠芳的享受孩子,永清學會了朱老師的不管做什麼事都一溜小跑,我問自己,你能做到嗎?
· 常作印格言:計劃每一天!新鮮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收獲每一天!快樂每一天!他提到自己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業余時間在網上和網下思考,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
讓人欽佩!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業余時間這是何等的境界!思考每一天!收獲每一天!談何容易啊!渾渾噩噩中,我蹉跎了多少日子,抱怨郁悶中,多少日子又白白流失。跟常老師相比,我欠缺的太多。
讀過彭榮輝的初為人師,讀到他初上崗時的磨難。感慨世道的炎涼和醜陋,他寫道:飯,還是得自己吃;路,還是得自己走;淚,還是得自己控制住,別流下來。於是,從那一刻起,我便立誓要做到最好。一個立誓,到底讓榮輝付出過多少的心血和汗水,那不得而知。
4. 關於師德的例子
文化巨人——孔子的師德故事
自「而立」之年即以《詩》、《書》、《禮》、《樂》為教,更以他至偉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而示範為教。是他開了我國歷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將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移植到民間。他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不分貧賤富貴,均可以在他那裡受教。在弟子中,貧如顏回,富如子貢,貴如孟懿子,然絕大多數是平民子弟,有來自衛、齊、陳、吳……等國的,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其教學目的,是傳他的人道學說。即克己復禮為仁,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梁之材。並採用「因材施教」和啟發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風范。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參之魯,子張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體而任傳道之責,成為宗聖。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語言:宰我、子貢。政事:冉求、子路。文學: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故能將浩瀚的傳統文化推廣和流傳下來。
由於孔子在講學中,所下的功夫已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師嘔心瀝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發自內心的崇敬。他們追隨、侍奉、保衛他,他們隨他一起奔波行道,周遊列國,備受艱辛與飢餓而毫無怨言。當有人詆毀孔子時,則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當遇到危難時,則捨身護衛。夫子逝世,弟子們如喪考妣,皆在墳周服喪三年。子貢獨守六年。其尊師重道精神,至今仍傳為佳話。後人尊孔子為「至聖先師」是當之無愧的。他的許多教育理論和方法,是當今廣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我們都知道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藝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當時好像沒有學籍管理制度,這三千弟子各自姓什名誰早不可考,至於配享了孔廟的這七十二個高徒,然而這些先生們都是上古人物,我們隔著幾千年歷史遙遙望去,只彷彿仙靄里頭看神仙,影影綽綽只能看個大概,沒法子畢見其纖毫。而我們上古的出版業又實在落後得驚人,一切文獻,全靠用刀來刻,諸般辛苦之中,難免出現錯別,以至以訛傳訛;更有班愛牽強附會的所謂高人,將錯就錯,胡亂解釋一通,竟就解釋出無窮深意來,甚至被當作了不可改易之經典。於是三豕己亥,荒唐可笑。倘若不幸,有兩個甚或多個高人,各自拿有一個不同的版本,則事情就更大了,非要彼此爭個頭破血流不可。所以上古的東西,明明是同一事物,我們卻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稱謂和說法。比如這孔門七十二聖人的尊姓大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權威資料,可是竟也出入頗大,比如子聲在《史記》上叫樂咳,在《家語》上卻叫樂欣;子徒在《史記》中叫鄭國,在《家語》中卻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舉,將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子容,在《論語》叫南宮適,在《史記》叫南宮括,在《家語》里,又叫南宮韜了。等等等等,參差處極多。這些一人多名現象,差不多都是拜傳刻錯誤所賜。而且《史記》與《家語》所開列的,都並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記列了七十七個,還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開頭。誰知道孔子到底說沒說過這句話。《家語》更是荒唐,題目明明寫著《七十二弟子解》,里頭開列的,卻足足七十六人,最後還又總結說:「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睜著大眼說瞎話,難道連個數都不會數?司馬遷說「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孔子」,可這孔門弟子花名冊,卻不知該折中於誰。今較其兩者,以《史記》去孔丘時代相對較近,且以實史聞名;而《孔子家語》雖以「孔子家語」名書,卻歷來被視為偽書,當作三國時王肅因襲前人書簡加以修補編定,相對之下,似不如《史記》足憑。兩者相權,取其最接近於真實者。所以,俺決定以《史記》為基礎,與《家語》相雜較。
望採納,謝謝!
5. 談談如何撰寫感人的師德師風故事
摘要 其一以人格的魅力感染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她自己必先做到,身邊的平凡老師感人的師德故事,這其中有兩年我都接的是新孩子,孩子幸福得像花一樣健康成長,星期一去東營參加海河幼兒園的半日開放活動下午回。
6. 師德小故事尋求緊急
教師的愛
---------師德小故事
我很平凡,平凡得就像那大海中的一滴水,沒有光輝的歷程,沒有顯赫的業績,但就是在這些平凡的日子裡,我的心卻實實在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與充實。如果說非要找出什麼原因的話,我想,那便是因為心中有愛。
記得那是去年,我擔任了五(1)班的英語教學以及副班主任工作。開學初,我對這個班級的情況不太了解,為了初步了解學生的情況,在第一節英語課上,我讓每個學生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大部分學生都很積極,可是,當輪到第三組最後一位女生時,她站起來一聲不吭,這時同學們都看著她在笑,當時我真搞不明白,後來我才知道她是班級里英語最差的學生叫王丹紅,每次英語考試總是不及格,而且同學們都歧視她,她的性格變的很孤僻,對於學習提不起精神。知道這些情況後,我就利用課間經常與她談心、交流,使得她慢慢地能夠接受我,願意與我交流一些事情,在每節的英語課上,我總是抽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每當她回答正確時,我總是對她豎起大拇指表揚她,不斷的給她信心,久而久之,她開始喜歡上英語課,而且每節英語課上總能看到她積極舉手發言,每次的中午作業她總是很及時的給我批改,每篇課文她總是很認真積極地背給我聽,之後,她的學習成績進步很快,從以前的不及格到期中考試的66分,老師表揚她,學校的廣播里表揚她,同學們對她刮目相看,課間同學們都在議論她說王丹紅進步真的很快。她的媽媽知道以後,來到學校握著我的手說:「沈老師,我的女兒英語能夠及格了,真是太謝謝你了。」從那以後,她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更強了,從期中的66分到期末考試的78分,甚至在這次的畢業考試中出人意料地取得了81.5分的好成績,這對於她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呀,在這個過程中我也付出了很多很多,雖然在對她的輔導過程中有許多的勞累和煩惱,但當我每次看到她進步時,都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我不僅在學習上無微不至的教導她,而且在生活上也不時的幫助她。有一次她的爸爸和媽媽要去海南島旅遊,家裡無人照看她,當她的媽媽似乎有點無奈地跟我商量時,我就一口答應了。我把她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既耐心細致的輔導作業,又想方設法燒一些她喜歡吃的菜,這一切的一切家長和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感激之情時常溢於言表,我卻總是淡然的笑著說:「這是應該的」。
這只是發生在我身邊的極其普通而又簡單的一件小事,可以說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這樣的小故事實在是不勝枚舉。有人說:「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教育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只知道教書而不知道育人,那麼,只能稱其為「教書匠」,所謂「人類靈魂工程師」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來,「德」是賦予人類靈魂的基石,道德的培養和提高,不管是對教師自身還是對學生都是尤為重要的。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去關心他們的成長,才能去教書育人,才能尊重學生人格、引導學生成才。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
「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感情,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創造出我們光輝和偉大的事業。
或看(http://www.sflxx.net/Teacher/ArticleShow.asp?ArticleID=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