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廣西師生戀

廣西師生戀

發布時間: 2023-05-25 17:11:19

㈠ 男子隱居海拔千米深山8年,與女弟子結婚生娃,後來怎樣

「春棲山林夏隱石,秋冬只願伴山老。」

雖然現今是互聯網、新興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但依然有人願意紮根深山,尋求靈魂深處的寧靜。

當代不乏和陶淵明一樣的隱士,吳一琴子就是其中的一個,他不愛車水馬龍的城市喧囂,偏偏選擇隱居在海拔近千米的深山,一呆就是8年,還和女弟子喜結良緣,結婚生娃。

一、來回鬼門關 看破紅塵路

吳一琴子的家庭背景並不好,他出生在廣西梧州的一個小山村,因為家裡有很多兄弟姐妹,父母的壓力很大,只能維持孩子們基本的溫飽。

最後,他很淡定從容,不計較外界的輿論。不管是好的評論還是負面的評價,似乎都影響不到他。自從他走紅網路以後,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如果是得失心很重,過於在意外界評價的人可就不好受了。

幸好他的性格豁達,說他別有居心、作秀娶女弟子又怎麼樣,嘴巴長在他人身上,並不能控制他人的言語。只有生活是自己的,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最實在的。

㈡ 說說歷史上有名的師生戀。

1、徐悲鴻與孫多慈

一百年前的「五四運動」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新思潮的傳播也促使著中國女性的進一步覺醒。當時的有識之士認為,女性要達到真正解放的目的,就必須接受高等教育。1920年,民國大學校園首開「男女同校」,隨之而來的是在自由解放的大旗之下,師生間戀愛之事時有發生。

1930年秋天,徐悲鴻為得意弟子孫多慈畫了一幅素描。畫稿上的孫多慈齊耳短發,面如圓月,表情淡然,畫作中的她有屬於那個時代女學生特有的青澀稚嫩。徐悲鴻在畫作的右下角題字:「慈學畫三月,智慧絕倫,敏妙之才,吾所罕見。願畢生勇猛精進,發揚真藝….」

2、沈從文和張兆和

沈從文與其他師生夫妻有些不同,他完全是靠死纏軟磨得到學生張兆和的,如果他像魯迅先生那樣玩文字游戲,他永遠不可能成功――因為追求張兆和的男生有一個排。

他也有自知之明,在女學生的眼裡,他只是一隻「癩」,因為他與那些留洋歸來的教授相比,他一點資本也沒有,只是來自湖南湘西的只讀過小學的窮文人。要不是胡適先生愛才心切,破例讓他到上海教書,他永遠不可能遇到「白天鵝」張兆和。

張兆和出身於江南名門世家,父親腰纏萬貫,這樣的小姐又怎能把土老帽沈從文放在眼裡呢?然而,沈從文一開始就迷上了張兆和,瘋狂地寫起了情書,並以自殺相脅。最後還是胡適校長出面,張兆和才勉強答應。

1933年,31歲的沈從文娶了小自己8歲的張兆和為妻,相伴終生。

3、余秋雨和馬蘭

馬蘭雖然沒有在課堂上聆聽過余秋雨先生的課,但也應視作是他的學生。馬蘭從安徽省藝術學校畢業後,分配到了省黃梅戲劇院。而余秋雨先生是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應該是說一條線上的人。

當馬蘭憑《嚴鳳英》的演出而一舉成名後,一位藝術界的前輩送給她一本書,囑咐她從事戲劇工作必須得讀讀這本書。

這本書就是余秋雨先生的《藝術創造工程》,就是這本書,使馬蘭得以結識大他十六歲的余秋雨先生,他們就是從探討這本書開始了他們的戀情。

(2)廣西師生戀擴展閱讀:

婚姻家庭

1930年7月張兆和沈從文在胡適的辦公室第一次見面,剛見面時,胡校長大誇沈從文是天才,是中國小說家中最有希望的。張兆和卻不以為然,沈從文對張兆和的愛戀來得默然,卻是一發不可收拾,寫給她的情書一封接一封,延綿不絕地表達著心中的傾慕。

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以做張兆和的奴隸為己任。他說,多數人願意仆伏在君王的腳下做奴隸,但他只願做張兆和的奴隸。最終打動了張兆和,於1933年9月9日在北京中央公園成婚。

新婚不久,因母親病危,沈從文回故鄉鳳凰探望。他在船艙里給遠在北平的張兆和寫信說:「我離開北平時還計劃每天用半個日子寫信,用半個日子寫文章,誰知到了這小船上卻只想為你寫信,別的事全不能做」。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歷次政治運動打擊著沈從文,使他陷入了迷狂狀態,他不斷念叨著「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張兆和無言地面對此情此景,眼淚禁不住滾滾而下。後來,在妻子悉心的照料和葯物治療下,沈從文漸漸恢復了健康,他和妻子堅強地度過了艱辛清貧的歲月。

個人生活

徐悲鴻17歲時父母為他娶親,但他不滿這門婚事離家出走,後被父親抓回來結婚。18歲生子取名為劫生,意即「遭劫而生」,但家人為他改名為吉生,後早夭。徐悲鴻不願被家室拖累,到上海學畫。

認識老師兼同鄉蔣梅笙教授,同時認識他二女兒蔣碧薇(棠珍),蔣碧薇原已安排好許配給蘇州查家,在徐悲鴻到法國前與他私奔。後來生了兒子徐伯陽,女兒徐靜斐。

28年後分手做了張道藩的情人。廖靜文是徐悲鴻的學生,徐悲鴻身體不好的時候照顧他,1946年嫁給比自己大28歲的老師,生子徐慶平、女徐芳芳,一直陪伴徐悲鴻直到他去世,結婚共7年。

個人生活

妻子馬蘭,一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是迄今國內囊括舞台劇、電視劇全部最高獎項的唯一人;榮獲美國林肯藝術中心、紐約市文化局、美華協會聯合頒發的「亞洲最佳藝術家終身成就獎」。馬蘭主要的舞台劇演出,大多由余秋雨親自編劇。夫妻倆目前主要居住在上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沈從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悲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余秋雨

㈢ 民國夫妻意外懷上龍鳳胎,生下一女家喻戶曉,此女是誰

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這世界上的許多事情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例如米其林的初衷是為了讓人們多出去跑跑好磨下汽車輪胎,沒想到,最後這份美食指南竟然成了另一個行業的標准。


這位名叫陳喆的女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瓊瑤。對她寫作影響最深的姨媽,就是《新兒女英雄傳》的作者袁靜。袁行恕夫婦倆大概也沒想到,自己當初無意留下的孩子,日後竟然出落得如此優秀,有女如此,夫婦倆應該很欣慰吧。

㈣ 孫多慈的慈悲之戀

徐悲鴻和孫多慈是徹頭徹尾的師生戀。1930年9月,孫多慈在宗白華的介紹下,成了藝術專修科的旁聽生。時值著名畫家徐悲鴻出任美術系主任,常親自授課,孫多慈遂成為徐悲鴻的學生。孫多慈初見徐悲鴻,是在徐的畫室,徐悲鴻很快發現了孫多慈與眾不同的才華和悟性,認為如此出眾的女學生實不多見,就格外用心地培養她,這時,她做夢也不會想到她會成為徐悲鴻畫筆下的模特,並和他發生驚世駭俗的戀情。 時常在課余約她來畫室觀摩,並為她個型含人畫像,誰知日子一長,一場艱難而痛苦的「師生戀」就拉開了序幕。孫多慈的繪畫悟性和潛力讓徐悲鴻驚訝,孫多慈成為徐悲鴻油畫《台城月夜》的畫中人,難怪蔣碧薇要坐立不安了。《孫多慈與徐悲鴻愛情畫傳》里,蔣碧薇到中央大學的女生宿舍找孫多慈,給她顏色看,與其說是一個警告,不如說是一個女人捍衛愛情和婚姻的本能。很多人都把《孫多慈與徐悲鴻愛情畫傳》和蔣碧薇的《我和悲鴻》對照著看,無所謂誰對誰錯,只有愛與不愛。
徐悲鴻那時的太太蔣碧薇聞訊後大發雷霆,一方面在家裡向徐悲鴻發難,另一方面指使人對孫多慈進行人身攻擊。不是把她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加上不堪入目的穢語加以詆毀,就是用刀把孫的畫作捅破,並恫嚇她:「我將像對付這張畫一樣對付你!」
在那個年代,文壇藝苑師生戀是特色。暫且不說魯迅和許廣平、沈從文和張兆和,那是修得正果的,沒有結局的是徐悲鴻和孫多慈。他們的愛情碰上了對手,蔣碧薇,一個懂得徐悲薯虛鴻心思、知道他弱點的人。徐與蔣,當年他們也曾有過私奔去日本留學的浪漫,而如今婚姻出現了危機。徐悲鴻移情別戀,顯然有蔣碧薇的性格原因,她雖說是個女子,但一點也不柔弱,遇到事情,冷靜,主動,甚至富有心計,從蔣碧薇千方百計阻止孫多慈出國留學就可以看出來。而徐悲鴻終究是個藝術家,性格沖動,意氣用事。徐悲鴻的心是慈悲的,奈何他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始亂終棄的爭議。1931年7月,孫多慈在中央大學美術系。在以後的4年裡,雖然徐悲鴻很少在南京逗留,但蔣碧薇並沒有放鬆對她的攻擊,孫多慈只能百般地忍耐。然而蔣碧薇越是鬧得凶,徐悲鴻越是對她不感興趣,感情的天平越向孫多慈傾斜。他曾畫了一幅「台城夜月」圖,把他和孫多慈都畫入其中了,兩個人一個席地而坐,一個侍立一旁,潔白的紗巾隨風飄動,天邊正高懸著一輪皓月。可惜這幅畫被蔣碧薇發現了,被她撕成了碎片。在孫多慈完成大學學業時,徐悲鴻原打算帶領全班同學赴蘇聯參觀學習,然後趁機送孫一人赴法國深造的,但這一計劃最後被破壞無遺。
孫多慈與徐悲鴻的愛情畫傳後來徐、孫二人不得不各奔東西,中間全靠徐的好朋友舒新城來為他們傳遞信件。他們在信中互訴離別之苦。徐曾繪《燕燕於飛圖》贈孫,畫面為一古裝仕女,滿面愁容,仰望著天上飛翔的小燕子出神,上題:「乙亥冬,寫燕燕於飛,以遣胸懷。」表示了對孫依然是一往情深。孫則寄一粒紅豆給徐,不著一字。徐見紅豆觸景生情,即以「紅豆三首」為答,其詩中曰:「燦爛朝霞血染紅,關山間隔此心同;千言萬語從何說,付與靈犀一點通。」「耿耿星河月在天,光芒北斗自高懸;幾回凝望相思地,風送凄涼到客邊。」「急雨狂風避不禁,放舟棄棹匿亭陰;剝蓮認識中心苦,獨自沉沉味苦心。」
抗戰爆發後,孫多慈一家輾轉流徙到了長沙,徐悲鴻終於得以抽身出來到長沙與孫見面,並將孫的全家接到桂林,而且為孫在廣西省政府謀到一職,這段時間也許是他們在一起最愉快的日子,他們常常一起去灕江寫生,兩人均創作了不少作品。幾個月後,徐悲鴻在《廣西日報》上刊出了一則與蔣碧薇脫離同居關系的啟事,他們的朋友沈宜申拿著這張報紙去見孫的父親,想極力促成徐、孫的婚事,誰知孫老先生竟堅決反對,而且帶著全家離開了桂林,轉往浙江麗水。一向軟弱又內向的孫多慈在此關鍵時刻屈服於父親,在麗水的一所中學任教。後來,徐悲鴻應邀去印度講學,一去四五年不歸,直到1942年春才回國,而這時的孫多慈,已迫於父命,嫁給當時浙江省教育廳廳長許紹棣。許40來歲,正喪偶待續。徐悲鴻於次年認識了廖靜文,後來娶廖靜文為妻。 孫多慈最終嫁給了許紹棣——一個國民黨的超級「黨棍」。許紹棣在浙江省教育廳長任上,呈請國民黨中央要求通緝「墮落文人」魯迅;他還是郁達夫、王映霞婚變的「第三者」。孫多慈嫁給死了老婆、有三個女兒的數租燃許紹棣,是王映霞當的「紅娘」。結婚前,孫多慈以為身為教育廳長的許紹棣很有學問,婚後方知其不僅十分無知,還是個好色之徒。1939年8月,孫多慈還在給徐悲鴻的一封信中表達了後悔之心以及對徐悲鴻的思念之情。 事實上,徐悲鴻和孫多慈已是勞燕分飛各西東。1945年,徐悲鴻和蔣碧薇終結了28年的婚姻,賠償給蔣碧薇一大筆畫。隨後,徐悲鴻和廖靜文結婚。1949年,孫多慈舉家去了台灣。
徐悲鴻的婚戀,是民國文化名流的一個典型,也可以說是民國社會的一個縮影。不知多少現實版的「慈悲」之戀在今天上演,只是沒有了藝術的底蘊,僅剩下慾望的狂歡了。 孫多慈在藝術上有自己的追求,三十年代後期已揚名天下了,1936年中華書局為其出版了第一本素描集。第二年在安徽舉辦了個人畫展,1949年在上海慈淑大樓又舉辦了個人畫展。解放前隨丈夫到了台灣,任台灣師范大學藝術系主任,五十年代赴美國和法國進修,在台灣又舉辦了個人畫展,受到了極高的評價。 1953年9月,徐悲鴻在北京病逝,噩耗傳到台灣時,蔣碧薇正去中山堂看畫展。在展廳門口當她剛簽好名字一抬頭,正好孫多慈站在了她面前,這對幾十年前的情敵,一時雙方都愣住了。後來還是蔣碧薇先開了口,略事寒暄後就把徐悲鴻逝世的消息告訴了孫,孫聞之即刻臉色大變,眼淚奪眶而出。她怎麼也不會料到,這是蔣碧薇惟一的一次與她對話,竟是告訴她徐悲鴻的死訊!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孫多慈患了乳腺癌,曾三次飛往美國手術,仍無效,於1975年2月,病逝於她的好友吳健雄博士的家中,享年63歲。

㈤ 怎麼發展師生戀

要是你們老師有男朋友了,LZ直接沒戲,蓋被子睡覺吧!要是沒的話,LZ平時可以多問她問題,多和她談心,沒事要關心關心她。教師節單獨送送小禮物什麼的,她要不肯收,LZ一定要語言真摯的說:「老師,其實我一直沒把你當老師看,我就當你是我的知心朋友,你是我見過唯一一個可以當朋友看的老師,所以你毀嘩薯就.....(自由發揮)。」LZ千萬不能操之過急,慢慢來,你們老師的心會被你俘虜滴,等關系比較曖昧的時候,可以約她出來玩纖者吃飯什麼的。告白的事還得緩緩,不然老師會被嚇到。一定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行。但是比較的累,LZ還是找個年紀相蘆轎仿的小女生談談戀愛比較的好啊!

㈥ 師生門的相關鏈接

(一)
2004年,遼寧省沈陽市一高中女教師與學生在家偷歡,被丈夫捉姦在床,並由此引發命案。
2003年3月,因為被丈夫冷落,沈陽一名28歲的高中女教師與在該校就讀的男生——名帥氣的籃球隊員謝飛發生了戀情。隨著兩人關系的日益緊密,引起了女老師丈夫的懷疑。
2004年1月18日,兩人在女老師家中約會時,被突然回家的丈夫捉姦在床。丈夫一怒之下,將用切熟食的單刃尖刀刺向謝飛。
事後,重傷的謝飛被緊急送往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在搶救過程中,醫生發現死者的傷口為他殺所致,立即報警。警方隨後趕到,將該男子帶走。
(二)
2006年,網友雪小愛在新浪論壇發帖《24歲女教師和15歲男學生的愛情,需要等多久》,敘述了自己師生戀的經歷。
雪小愛24歲,是一個年輕的補習學校的女教師。而跟她陷入情網的小狼,只是一個初三的學生。兩人的關系遭到了學校的反對,她最後辭掉原來的工作。
她在博客上宣稱:自己只是想做男友身邊一個普通的女生,「我會等你,不管這個世界給我多少壓力。」
事件一出,引發巨大爭議。有人建議男孩家長立即報警;還有人懷疑此事動機,認為這起事件不過是雪小愛「自編自導的戲」,意在自我炒作。
(三)
2007年9月27日,貴州省貴陽市六中高三文科(15)班何小厲(化名)在出租屋內被刺身亡。事發後,經公安機關調查,一起並不復雜的情殺案件浮出水面:
案件女主角王永麗1963年出生,畢業於貴州師大中文系,擔任班主任15年,「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先後被評為校級先進個人、校優秀黨員和市級優秀班主任。
兩名涉案男子分別是孟超和何小厲。2006年3月,兩人共同就讀於王永麗任教的文科(15)班,並先後戀上了語文老師王永麗。
2007年9月27日,孟超用刀刺向情敵何小厲,致其死亡。
2008年11月7日,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孟超作出了死刑的終審裁定,孟超正在等待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復核。而王永麗被學校「雙開」後迅速消失在公眾視野中。
校方認為:在這起極端個案中,兩條年輕的生命、三個崩潰的家庭、學校名譽遭受的巨大傷害以及貴州教育界蒙受的恥辱,深深叩問著所有人的良知。
不久,貴州大學法學院社會服務中心向全國人大常委會遞交提案,希望明令禁止「師生戀」。
(四)
2007年11月,哈爾濱市一名初中女生自殺未遂。原因,依然是師生畸戀。
2001年9月,孟雲(化名)升入哈市某初中。新學期,情竇初開的她遇到了風度翩翩,幽默健談化學老師崔揚。一來二去,兩人墜入愛河。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孟雲都將兩人相戀的點點滴滴寫入自己的青春日記,足足寫滿了厚厚的兩本日記。
兩人戀情不斷升溫的同時,孟雲的成績卻一落千丈。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女兒成績一落千丈呢?孟雲的父母開始將希望寄託在女兒的日記本上,結果發現:女兒談戀愛了,戀人竟然是她的化學老師。
認為人格受到侮辱的孟雲,用尖刀割向自己的左臂,「父母養育我15年,我按歲數還他們15刀,是他們讓我沒有尊嚴再活下去!」
(五)
2007年12月15日,女大學生張寧(化名)死在了高中老師劉峰(化名)的家中,而劉峰的妻子袁天(化名)則因刀傷住進了醫院。
據媒體報道:2006年,張寧到衡水武邑中學復讀。期間,她與數學老師劉峰發生關系,還多次流產。
後來,張寧考到雲南上大學,劉峰尾隨而去。當時,張寧所在的大學里出現了侮辱、誹謗張寧的傳單,還有人揚言要殺死張寧。而這一切皆是劉峰妻子所為。校方為防止意外發生,勸張寧退學。
2007年12月14日,張寧受邀到張家口與劉峰見面,商量「分手」事宜。次日晚6點,張寧離開家趕去武邑中學校園內教師公寓劉峰家中。4個小時後,警方接報後趕到現場,此時張寧已經死亡;而劉峰的妻子袁天則身中數刀。
(六)
2008年10月28日晚,在中國政法大學昌平校區,正准備上課的副教授程春明被一名大四男生砍成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事發之後,學生對此事議論紛紛,嫌疑人付某的照片也被掛在網頁上。一時間,有關「情殺」的傳聞遍布網路。
對此,校方新聞發言人劉長敏看來,這是「建校50多年來從未有過的暴力事件」 。在校方「暴力事件」的定性後,事件的走向卻超出校方的控制。至於傳聞中提到的死者與兇手女友關系曖昧」,劉長敏予以駁斥,稱學校從未自警方獲悉這種說法,希望外界「不要捕風捉影」。
(七)
2009年7月12日晚,廣西鳳台縣發生一起師生命案。
36歲的女老師李莉在當地一所中學教高三英語,她與陳虎除了是師生關系外,還有一段師生戀。
2009年高考結束後,李莉想和陳虎斷絕關系。隨即,陳虎提出:要求李莉賠償青春損失費4萬元。否則,將對李莉的孩子下毒手。
李莉情急之下,將此事告訴丈夫季海。季海非常惱怒,要妻子約陳虎出來會會。
7月12日晚,李莉、陳虎在約定地點碰頭。當時,守候在百米之外的季海突然沖向陳虎,用隨身攜帶的折疊刀連刺對方數刀。陳虎因搶救無效身亡。

㈦ 求文章,以真實案件為基礎的感情犯罪事件!

貴州女老師跟學生的三角戀

張麗兒子比孟超小2歲,在貴陽六中小河分校寄宿。孟超告訴律師,每周六上午下課後,張麗會駕車帶著他去接兒子回家,周日下午又一起送兒子上學,晚上兩人去張麗父母家吃飯,「他們家人覺得我挺懂事,都相當喜歡我,我與張老師感情越來越深。」

孟超頻繁出入張麗家,「在生活上、思想上、細節上我都盡我全力照顧她,對她好,逗她開心。」孟超說,他把父親給的零花錢買了很多小玩具、發卡、手鏈等送給張麗,而張麗也送給他一枚情侶戒指和一條情侶鑰匙串,還在家中衣櫃里放有一張他的大照片。「我和張老師有太多的(愛情故事)細節,(去)豪客來吃飯,喝咖啡,聽情歌,聽音樂,(我們)會哭,會流淚。」

可能是相似的家庭不幸,讓這對年齡懸殊的師生走在了一起。2005至2006年讀高一時,孟超還曾與一名大他5歲的女大學生韓菲(化名)相戀。韓菲在一家語音聊天室「家庭與教育」欄目兼職時,與孟超相識。孟超講述他家庭的離異,對媽媽有排斥感,特別喜歡他爺爺。2007年5月,他給韓菲打電話,「講他和張老師發生了性關系,我感覺張老師也是喜歡他的。」

從孟超的一篇日記來看,張麗對他有過「比永遠多一天」的承諾,而在律師的會見記錄里,他還說到張麗對他的款款深情:「她說雖然長這么大,才嘗到了愛情的滋味,其他男人都很假,只有在我身上才體驗到真正的愛情。她叫我超兒,經常說,超兒,謝謝你,我好愛你,為什麼蒼天要把我早生幾十年。她還說:我愛你,但你會變心的,總有一天我會一人獨守。」

不倫之戀帶給孟超的,更多是銘心苦痛。在2007年4月10日的日記里他寫道:「社會、倫理、道德在逼我揮手……我拼了命也不願意,我遭到那些人的毒打,頭骨被打碎了,牙齒被打掉了,眼睛也被活生生地挖走了……你甚至可以不看我、不想我、不關心我,你想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但總是會有一具百孔千瘡的行屍跟著你。」

但最大的苦痛卻來自於,他沒有辦法阻止張麗與同班另一個男生的糾葛。

女教師張麗與男生何小厲

2007年9月27日,張麗向警方表示,她和何小厲是師生戀

孟超與張麗的親近,開始讓何小厲痛苦

「我轉到15班時,第一個跟我說話的同學就是何小厲(化名),我們是好兄弟、好朋友,都喜歡模型,本來我們可以一起考大學的。」孟超對律師說。

從進入新班起,孟超就聽同學們說起何小厲與張麗「關系不正常」,比如經常去張麗辦公室,下課後一起從學校後門離開,常一起在外吃飯。與何小厲要好的一名女生告訴警方,張麗非常喜歡何小厲,有點像母親愛自己的孩子,何小厲也非常喜歡張麗,但是這喜歡就是把對方當成「愛人」一樣。一次在辦公室,她聽到張麗對何小厲說:「不聽我的話,我又聽他話的,世界上只有你一個。」

何小厲與孟超同年,擔任班上團支部書記,父親是一家國有企業的老總,2005年秋他入讀貴陽六中時,家人特意在六中後門附近租住下來,以方便他上學,有一段時期他常去張麗家裡補課。在家人眼裡,何小厲很聽話,從不在外惹事,性格內向,就連同學也不帶回家來玩,家裡人也知道兒子「與張麗關系很好」。一名學生說,張麗總說何小厲非常優秀,但每次考試他的排名其實都不太靠前。

孟超說,張麗曾告訴他,何小厲父母似乎感情不和。張麗的兒子對警方說:「何小厲說他爸媽都不管他,只有我媽對他好,所以他什麼事都對我媽說。」

曾與何小厲同桌的一名男生對警方說,何小厲在2007年曾與學校一名女教師去廣西灕江玩,對方有男朋友,他還想追學校另一名女教師,

曾是陽光少年―――殺人者孟超16歲時的藝術照。

45歲女教師與2名男生三角戀

張麗發給孟超的簡訊「好想你」。這是孟超手機中留下來的不多的兩人間的簡訊,他有立即刪除簡訊的習慣。

中年女教師與班上兩名男生保持戀情,最終,一名男生殺死了另一名男生。與瑞典電影《教室別戀》刻畫少年艱澀成長相比,貴陽少年殺人事件更如台灣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呈現的是青春的絕望、沉淪。

孟超從手提袋裡抽出一把刀,30厘米長,它一直被他帶在身邊用來防身,但在2007年9月27日下午,他用這把刀殺死了貴陽六中高三同班學生何小厲(化名)。

他們曾是好朋友。

這天,是孟超18歲生日的第二天。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情人———45歲的女班主任張麗(化名)。貴陽市公共安全專家局雲岩分局指控,因何小厲阻撓孟超與張麗的戀情,造成孟超故意殺人。

這似乎是一件非常簡單的刑事案,貴陽市檢察院起訴書只有兩頁紙,但隨著今年2月22日貴陽中院對此案的開庭審理,更多的內幕、更復雜的多角戀關系以及更多層面引人深思的問題正在浮出水面。

女教師張麗與男生孟超

干媽變成了「心兒」,不倫之戀帶給孟超的,似乎更多是銘心苦痛

在警方第4次詢問中,張麗承認「與孟超是師生戀」

2006年秋,17歲的男生孟超從貴陽六中高二(14)班轉到文科15班。班主任張麗曾離異多年,教語文,面對警方詢問時,一些學生說她「開朗、和善,心態特別年輕」,「有問題找她開導,有矛盾她會幫助和解」,兩名同事評價她「熱情、樂於助人」。貴陽六中貼吧里,則有人把她列入「最開放」的老師。

根據張麗的博客介紹,她1963年出生,畢業於貴州師大中文系,擔任班主任15年,「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先後被評為校級先進個人、校優秀party員和市級優秀班主任。貴陽六中是當地一所著名高中,緊鄰省go-vern-ment,很多幹部子女在這里就讀。

孟超3歲時父母離異,隨父親長大。父親孟日光是一名公務員,他說:「孩子從小體質過敏,每逢春天就哮喘,帶他很辛苦,直到12歲後身體好轉,漸漸長成一個陽光少年,身高有1.73米。」他想等到孩子18歲後再婚。

一次,因違反課堂紀律,孟超在電話里向張麗道歉,自此,「我們聊天的次數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長,領域越來越廣,雙方都對彼此產生了好感,我們互相安慰、鼓勵、支持,張老師成了我最信任的知己,對她精神上的依賴越來越大,寒假裡我就認她做了干媽,這樣我們的關系就更進了一步,」孟超說,「我從小沒有得到母愛,張老師就是母愛。」

2007年3月底,學校組織到外工訓。孟超說,他對張老師產生了強烈的感情,便給她發簡訊說想她,她回簡訊說「130」,是網路語言,意思是「也想你」,當時覺得情感爆發到極點,腦子一片空白。第二天晚上,在工訓基地小道上,「月亮很大,很美」,孟超主動吻了張麗的臉。

「工訓結束回到家裡,我接到張老師電話,她邊哭邊說,只是想問我到家沒有,大包小包的好不好拿。我很心痛,打的去她家,她還是哭得很厲害,對我說,孟超,我喜歡上你了,但是我知道不能、不行、不可以。我抱住她,她在我懷里仍然大哭不止。」

根據孟超的說法,此後一周,他們開始有肌膚之親,都是在張麗家裡。每周三和周五,他以補課名義去張麗家。孟日光說,他知道孩子認了張麗做干媽,但他已經在補英語和數學,所以不太同意再補語文,而孟超堅持要去,還說因為是干媽,補課免費。

工訓回校後,孟超同班女友在他一個黑色本子上看到他「獻給心兒」的一篇文章。不久,孟超向她提出分手,結束7個月的戀情。女孩對警方說,三四個月後,在孟超本子上她發現了秘密:「心兒」就是張麗。

在警方第4次詢問中,張麗承認「與孟超是師生戀」,「但孟超喜歡我,我不是很喜歡他。」更多時候,她只承認是「朋友關系,經常會聊天、談心,家裡有事他也來幫一下忙」,「他曾經說他愛我,但我回答說:不行。我和孟超在一起時,基本我兒子都在場。」她說讓兒子把孟超當哥哥看。、

但沒有機會。他在手機日歷的備忘錄里記有「戀愛一周年紀念日」,正是張麗的手機號碼。

每天早上6點多,何小厲就會離家上學,但據孟超說,他去的是張麗家,中午也會在張麗家呆一段時間,如果曠課去她家,張麗會給他打病假,還給他改過考試成績。何小厲有張麗家的鑰匙。

2007年9月27日,張麗向警方表示,她和何小厲是師生戀,「我承認他是我男朋友,他也承認我是他女朋友,但我倆從不對外宣揚。這份戀情從2006年3月高一下學期一直保持到現在。」

張麗說,剛開始時他們會一起吃飯、鍛煉身體,相處兩個月後,何小厲會曠一些他不喜歡的課來到她家,在床上親熱。「這種關系只保持了兩三個月,因為我擔心他曠課多了影響成績。」

但從法庭上辯方提供的張麗發給何小厲的簡訊來看,這種親熱關系至少在2007年5月7日還保持著:「豬兒阿厲我這里滿床都是你的氣息好想你噢……好想抱著你疼愛著你再看你入眠想你想你想你。」
簡訊顯示,張麗和何小厲之間,也有與孟超之間「比永遠多一天」一樣的美麗承諾———張麗:「無論你需不需要願不願意相不相信在不在乎我不會放棄我的承諾我愛你一輩子比永遠多一天。」何小厲:「晚安阿麗,睡個好覺。我愛你一輩子比永遠多一天!親愛的等待明天的到來吧,因為明天我會比今天更愛你。」

也有面對社會倫理的壓力與抗爭———張麗:「真愛無敵啊我就不信心心相印的一份真情會讓世俗雜念吞噬相信我們自己永遠不會放棄豬兒我能做到的你也會的是嗎別再疼了我會心碎的。」何小厲:「請等我六年,到那時只有我們倆,我會同你共度美好與幸福,我知道你不相信,我會用行動證明我的誓言,我愛你,等我……」

但從簡訊看,進入6月後,兩人感情出現波折。孟超與張麗的親近,開始讓何小厲痛苦。一天,張麗與孟超在街上走,被何小厲看到,他打電話問張麗在哪,張麗說在家。事後,何小厲很憤怒地對一名女同學說:「張麗騙我!」8月的一天,何小厲因為考試成績沒有孟超好,便在張麗家發脾氣,拿起菜刀亂舞亂砍,揚言要自殺。張麗兒子幾次發現,其他男生與張麗在一起,何小厲也要生氣,「他還說要自殺,因為我媽不張(理會)他。」

何小厲給張麗簡訊:「你不知道,每當我看見你和他們在一起親密又無法解釋時,我是多麼的心碎,那是死(撕)心裂肺的疼啊!我害怕別人將你從我身邊奪走,因為沒有你的日子我根本沒法活!」「我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別人向我撒謊時我會非常的惱火,而且也包括善意的謊言,因為我會有一種被玩弄或是被人耍了一把的感覺……我真的是害怕你騙我。」

張麗:「每次面對你的放肆和不尊重我都會痛得流淚狠抽自己的耳光……我愛你可是我好怕現在的你啊。」「當不滿與仇恨擋住眼睛時一路走來的千般情萬般好多少的艱辛不是都隨恨盪然無存了嗎……從深愛到仇恨的距離竟然會短如瞬間可悲可嘆可惜!」

何小厲把這些簡訊存在手機的一個文件夾里,名字叫「天堂口」。

兩個少年的改變

到後來,孟超才發現,他對何小厲的嫉恨,幾乎全都來自張麗的講述。

這兩個變得孤僻的男生,卻都與張麗熱切聯系

3種關系的糾纏

張麗27歲結婚,32歲離婚,前夫稱會經常與她聯系,每次見面都談復婚的事,但張麗後來與她的初中同學趙猛(化名)同居,對方也是離異,女兒也在15班讀書。

據張麗對警方說,她和趙猛已經好了5年,已登記結婚,趙猛在一家建築公司工作,長期出差,每個月只回來5天,住在張麗的教師宿舍里。趙猛女兒則住在奶奶家,她對父親何時再婚表示「不太清楚」。

孟超告訴律師,張麗只向他介紹說趙猛是他的男友,她說她不喜歡他,每次見面都會吵架,心情很差,睡覺時中間都會隔著被子。每次張麗都讓孟超扮作侄子軍軍,坐在旁邊陪她備課,說這樣對方就不會亂來。直到晚上11時孟超才離開。

趙猛卻發現了何小厲的異常,因為他經常在晚上給張麗打電話。張麗告訴趙猛,何小厲還是個孩子,感情發生錯位,愛上她了,但她不能傷害他,希望能有時間來處理。後來,她告誡何小厲,不要在趙猛回到貴陽時打電話和發簡訊給她,因此,趙猛並不知曉張麗與何小厲的戀情。

孟超轉述張麗的說法是,每次趙猛回來前和離開後,何小厲都會對張麗大發脾氣,破口大罵。而根據孟日光轉述趙猛的說法,何小厲有時會給趙猛打電話和發簡訊進行辱罵,這讓他感到非常生氣。

從友誼到敵意

2007年的一天早上,在張麗家,孟超與何小厲狹路相逢。

盡管後來孟超與張麗對這段故事的講述細節不太一樣,但基本相同的是:孟超先進屋,張麗穿著睡衣,何小厲突然用鑰匙開門進來,看到他們倆,就說:「對不起,我來錯了,打擾你們了!」張麗上前拉他,他甩手走了。

張麗說,第三天何小厲把鑰匙還給她,說再也不想去她家,免得看到煩,他還經常拿孟超說事:「找你的男朋友孟超去吧!」或者是:「我當然不如你男朋友孟超。」

一條沒有時間顯示的簡訊證明了兩人的情感危機———何小厲對張麗說:「我現在知道我在你家住的那天你為什麼不肯和我做了,還讓我早點走,而且為什麼孟超會早上來遲到一節課,因為你覺得在床上孟超比我更能滿足你那無止境的慾望……因為你總是騙我,所以我只能這么猜了。」

雖然張麗同時與兩個男生密切往來,但上述這個早上,僅是兩男生僅有的一次「撞車」。

孟超說,很多次在電話里張麗叫他不要去她家,因為何小厲在她那,等何小厲走後會再打電話給他。孟超不放心,會站在張麗家附近,遠遠地看著何小厲進去再出來。然後,他就會接到張麗電話,叫他上去,似乎知道他就在附近。

孟超不放心的原因是,張麗多次向他哭訴,何小厲怎樣纏她、煩她,逼她遠離其他男人,包括孟超,只能和自己在一起,甚至不惜以自殺威脅,一次還掐了張麗的脖子,指甲把皮膚劃傷了。

孟超說,張麗對此解釋是:何小厲一直在追求她,但她沒有同意,他是一個心態很不正常的人,對她佔有欲很強,並且辱罵她下賤、婊 子,說她和孟超上床,是姦夫淫婦,還說要砍孟超。張麗每次哭訴後,孟超都覺得自己人格尊嚴受到極大侮辱,同時對張麗非常心痛,「後腦像針扎一樣痛,又不知怎麼幫她」。

「之後,張麗又對我說,她是真心喜歡我的,很想和我在一起,主要是因為何小厲,我們不能走得太近,至少在一起時要避開他,甚至有時說,等何小厲離開她後,我們可以以任何關系在一起,不論是朋友、知己、干媽,還是戀人。最後她都會用一種怪怪的語調和表情對我說,不要動何小厲,有時還重復。」

但讓孟超感到奇怪的是,張麗雖說不斷受到何小厲糾纏,卻仍然對他特別好,有時接到何小厲責罵的電話,她也是極為溫柔地回應。在孟超面前,她多次否認與何小厲有情侶關系,只是何小厲之前對她很好,她也曾經很喜歡這個孩子,但這種喜歡不是對孟超的這種喜歡。

與孟超上述說法截然不同的是,張麗在警方詢問中表示,她把與何小厲相戀之事告訴了孟超,希望藉此阻止孟超對她的示愛,「孟超對此表現得還比較大氣。」

孟超多次提出,要和何小厲當面談話,但都被張麗堅決制止,「她說何小厲是個瘋子,還不允許我和他說話。」

孟超還是偷偷找何小厲談了一次,只有三四分鍾,雖然對方不給他好臉色,但也沒有張麗說的那樣。

到後來,孟超才發現,他對何小厲的嫉恨,幾乎全都來自張麗的講述,「一點一點積累起來」。

而在何小厲面前,張麗也否認了她和孟超的戀情,說孟超喜歡她,但她沒有理會。這一點得到了與何小厲要好的一名同學的印證,他說這是何小厲告訴他的。

為了與張麗的親近,曾經要好的這對朋友開始漸生罅隙,彼此充滿敵意。「他們曾經是好朋友,但後來不好了。」孟超的同班前女友證實說。何小厲平日喜歡穿西裝、皮鞋,而孟超多穿運動服,一次他對一名同學說,看穿著就知道一個人的品味,他嘲笑何小厲很土,很憨。

但除了這些,兩人沒有發生過正面沖突。

那個陽光男孩消失了

孟日光開始注意到兒子的異常:他會躲在自己房間里抽煙喝酒,不準父親進入,連上廁所、洗澡也把要房門反鎖,並經常刪除固定電話的來電、去電顯示,有時深夜還在打電話,煩躁地在房間里進進出出。一次,孟日光進門打掃衛生,把張麗送給他的玩具狗熊從枕邊挪開,孟超大聲叫嚷以示不滿。

由於孟超爺爺長期住院,孟日光經常要去醫院守夜,白天要上班,他忽視了兒子的變化。一天,他聯系張麗想見面了解孟超近況,孟超很快得知,語氣激動地制止父親去,「否則就要撞汽車。」「他說那個瘋子已經夠煩張老師的了,你就不要再去煩了。」

在父親面前,孟超幾次無意中說到「瘋子」糾纏張麗,孟日光就問:瘋子怎麼沒人管?發現父親在注意這個問題,孟超又會把話題岔開。

在8個月沒見面後,當2007年8月19日孟超出現在前女友韓菲面前時,那個陽光男孩消失了。

「他很瘦,眼睛裡布滿血絲,憔悴,皮膚黑了,眼神也變了,情緒失控,他告訴我他泡吧,喝酒,抽煙。」孟超與韓菲重新聯繫上後,經常講他「頭痛惱火」,只要頭痛就會給韓菲打電話,有時嚎啕大哭,「半夜三更睡不著覺,頭痛時恨不得撞牆。」他還問她:「可不可以叫你心兒?」

那個在同學們面前,「開朗、豪爽,經常和我們打籃球,一起吃東西搶著付錢」的孟超也不見了。一名同學說,高二下學期後,孟超性格變得有點古怪,喜歡一個人坐在那裡發呆,很孤僻,同學找他,他做出一副很兇的樣子,同學們就逐漸與他少有往來。

孟超還喜歡上課時寫一些神秘東西,不給別人看,行蹤神秘,獨來獨往,脾氣變得暴躁,易沖動,有時生氣會砸桌子。韓菲則說他有狂想症,十次電話九次抱怨。

何小厲的變化,竟也與孟超一樣驚人相似。一名女生說,高一入校時他還挺開朗健談,後來他變得內向,很少和人講話。多名同學證實,很多次,他去張麗辦公室後,或者接到電話和簡訊後,人就暴躁起來,「很KB,會砸桌子,踢凳子,冷笑,撕書,撕卷子。」

但是,這兩個變得孤僻的男生,卻都與張麗熱切聯系,至少在電話清單上可以看出。孟超一天最多一次給張麗發了36條簡訊,兩人還經常深夜通話,最晚至凌晨3點多。

孟超說,在深夜電話里,張麗經常說今天何小厲又如何纏他了,他為此經常失眠,壓力越來越大,加上張麗多次以何小厲糾纏為由,提出與孟超疏遠甚至分手,「一會好一會壞,一會冷一會熱,」讓他非常痛苦,難以適從。

在一篇日記里孟超寫道:「早上心兒的笑,心兒的一條簡訊『傻乖乖』讓超兒一直開心得合不了嘴……可中午一道突然而來的大雷把我完全打蒙了。之前如此美麗的簡訊、如此幸福的保證一下子不見了……我跪在家門口,無法動彈,心痛得就像刀割似的,從來都沒有這么心痛過!在地上一坐就是10個小時,我放開聲音,撕心裂肺地哭著……一個又一個電話打去,可心兒就是不接。」

但當孟超平靜下來,張麗又會打來電話或者發來簡訊,「她說,她心裡很矛盾,一方面她很喜歡我,另一方面她又受不了何小厲的折磨。」

2007年9月,孟超突然向父親提出轉學,但因種種原因沒有轉成。「我想與何小厲、張麗分開,多個月里,我到了崩潰的極限。」孟超說。

18歲的刀子

「半年多來積累下的怨恨被這個電話點燃了」

「我看見張麗和一些pol.ice在一起,她走過來摸了一下我的臉,對我說,沒事的」

生日

9月26日,孟超18歲生日。

中午,二十多名同學為孟超慶祝生日。喝酒中,孟超說:「有人說我喜歡張老師,那怎麼可能?她比我媽還要大。」

飯後,他對一個他自認為是兄弟的同學悄悄說:「我最近煩,一是因為家庭原因,二是因為何小厲在外面到處謠傳我和班主任有關系,我都一直忍著他。他不要太逼我了,逼我的話我哪天會搞他的。」

下午上課時他們回到教室,何小厲剛進門,孟超突然從座位上沖上去掐他脖子,被同學拉開。何剛把書包放下,孟超又沖了上去,再被拉開。有人對何說:「孟超喝醉了,你別在意。」何說:「沒事。」

晚上,孟超來到張麗家,張麗送他一件無袖T恤和一條銀色掛鏈作為生日禮物。「那晚她對我特別好,說跟我在一起很幸福,她真的好愛我,」孟超說,「後來,她又訴苦說何小厲發瘋般纏著她,不過她的心是屬於我的,等何小厲離開後,我們可以以任何形式在一起。」

孟超說,那晚回到家後,他遲遲無法入睡。

殺人

第二天中午,張麗與何小厲一起吃午飯。飯後,孟超在家中接到張麗電話,「她說何小厲逼她把鑰匙給他,想看我們偷情的樣子,還罵張老師和我是姦夫淫婦,說要砍我,半年多來積累下的怨恨被這個電話點燃了,心想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我對她說:放心吧,我再也不會讓何小厲傷害你了!但她沒有作出反應。」

孟超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下殺害何小厲的計劃,比如「引開狗」,「帶手套……進入一刀腹部,做成自殺樣」等,筆跡潦草難辨。

韓菲說,這天中午孟超打電話給她,說「貨來了我要去取貨,很重要」,叫她冒充二姑幫他請假,韓菲沒有同意。後來他又打來電話,說不用了,他已經請到。

下午,孟超上了三節課,「心中稍有平靜,打消了行凶念頭,想再與何小厲再談談。」

大約17點,他從學校後門出來,吃了一頓德克仕,在一間服裝店買了一件T恤,仍然在猶豫。後來他上了一部的士,想去爺爺家,但後來還是叫的士停在了何小厲家樓下。

孟超進入何家大約在17點半,家裡只有何小厲一人。這時,張麗在給同事家送月餅,正聊著天。17點,她接到何小厲電話,說他已經到家。

孟超與何小厲發生爭吵,「他罵我姦夫,說張麗這樣的女人你也要,要把我與張麗的事情捅到電視台、報社和學校領導,讓我們無法在六中立足,還威脅要砍我和我家人。」

孟超向警方交代,他叫何小厲幫他倒水,何轉身時,孟超從手提袋裡抽出一把30厘米長刀(這刀是幾個月前他從超市買來用來防搶劫的),沖上前去,左手抓住何的肩膀,右手持刀刺進何的背部。何喊孟超的名字,轉身抓住孟超的手臂,似要搶刀。孟超再在他胸腹部刺了3刀,何倒地一動不動。孟超愣了三四秒鍾,右手戴上手套,把房間翻亂逃離。

17點58分,孟超接到張麗電話:「我在老師這里玩,一會就回家,你就放心吧。」
半個小時後,張麗接到何小厲母親電話,才知何小厲出事。她第一個電話打給孟超。孟超後來說,張麗在電話里問他:「是不是你動了何小厲?」孟超說:「沒有啊,怎麼了?」

有同學說,那幾天,孟超特別喜歡逮住一群女生討論何小厲出事的事情,給別人分析案情,看人的眼神特別怪異,有時帶有一種怒視,上課時經常出去接電話,愛睡覺。

而張麗因為何小厲的被殺顯得非常痛心。孟超說,她每日大哭不止,在班上對著何小厲的桌子發呆,說自己「又心痛又害怕」,下課後大多數時間,他都會去陪她,安慰她,有時,她會突然對他說:「何小厲原來也像你這樣坐在我身邊的。」

被捕

9月29日下午,張麗在殯儀館,叫孟超也去,孟超看到何小厲屍體,「很恐懼。」

這個夜晚,孟超在張麗家度過。「我蹲在她床邊,想哄她睡覺,她說她很害怕,風把窗子吹動了一下,她就嚇得坐起來,好像特別害怕何小厲的鬼魂。我心裡特別難受,就說何小厲是我殺的,想明天早上去自首。她並不吃驚,而是抱住我流著淚說,你是我唯一的精神支柱,我不能沒有你,你不要這么憨,這個案子破不了的,你真的捨得讓我一個人留下嗎?」

後來,孟超躺在張麗兒子的卧室里,「一直在想該不該去自首。」

但張麗對警方說,孟超沒有跟她提過自首的事。

根據孟超的說法,9月30日早上,張麗牽著他的手下樓,一起去學校,邊走邊把班上的鑰匙給他,叫他以後負責開門,這把鑰匙原來由何小厲負責保管。在學校食堂,張麗多買了一碗粉,放在桌子上,說是給何小厲的。

上午最後一節課,孟超被同學帶出去,「我看見張麗和一些pol.ice在一起,她走過來摸了一下我的臉,對我說,沒事的,你去吧,不用擔心。」

當天,孟超被刑事拘留,2007年11月1日被逮捕。2008年2月22日,貴陽中院開庭審理,孟超被控故意殺人罪。

疑惑的「刀子」

孟超在看守所呆了近5個月後,把矛頭直指張麗

「張麗是個什麼樣的人?」甚至,他說自己都不明白,他為什麼要殺人

「我成了一把刀子,借刀殺人的刀子!」孟超向法庭這樣表示。

他在看守所呆了近5個月後,把矛頭直指張麗:「她曾不止一次把何小厲比做燙手山芋,結果,借我把他除掉了。她的計劃有步驟有條理,一步一步完成。我和何小厲都是受害者。」

孟超的辯護律師滕魯黔指出,從孟超的手機通話和簡訊清單看,所有張麗主叫和發送的記錄,全部被刪,「誰刪的?想掩飾什麼?有什麼隱情?」他認為,張麗對孟超有暗示、教唆行為,她不應只是孟超案的證人,而應被追究刑事責任。

目前,張麗已被校方停職,教育主管部門的處理意見至今尚未出台,她的手機長期關機,記者兩次登門均無人應答。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佟麗華,在貴陽了解到這個案情後表示「震驚」,近期擬組織刑法專家對此案進行討論。

㈧ 搜集關於武俠的文字

武俠小說之所以有新、舊兩大派的說法,大抵是由新、舊文學之分而來。故范
煙橋著《民國舊派小說史略》特加點明:「舊派」主要是指章回體小說。然而此一
界定對於武俠小說而言,並無太大意義;因為凡是長篇武俠小說必分章回,無論其
為對偶、孤句或是長短不一的回目,皆不例外。

那麼所謂「新派」武俠小說究竟何所指?筆者認為理應以作品的內容所表達的神陪州
新思想、新觀念游蔽及新文學技巧而定,且缺一不可。就此來看五十年代以後號稱「新
派武俠小說創始人」的梁羽生作品,實在「新」得有限而不能成「派」。其所以獲
此不虞之譽,蓋因當時香港傳播界竭力宣傳鼓吹,以有別於大陸全面禁止的「舊派
」武俠小說或香港本地泛濫成災的「廣派」武俠小說而言。

惟不可否認,自梁羽生、金庸先後崛起香江,武俠小說即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有
所發展。香港方面,除梁、金二子外,另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
、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而台灣方面則聲勢浩大,計有郎紅浣、成
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
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古龍、陸魚、上
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
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秦紅、獨孤紅、溫瑞安等等(以上大略按其出道先後
排序);雲蒸霞蔚,極一時之盛。但其中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武俠作家並不多,
今擇要評介於次:

「名士派」武俠先驅——梁羽生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一九二五年生,廣西蒙山人。嶺南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
《新晚報》副刊編輯,文史造詣頗深。一九五四年陳氏以「梁羽生」為筆名,初於
《新晚報》發表中篇武俠連載小說《龍虎鬥京華》;其所用楔子、回目、筆法無一
不「舊」,甚至部分故事情節、人物亦明顯套自白羽《十二金錢鏢》。繼寫《草莽
龍蛇傳》,亦復如是。然與當時流行的「廣派」武俠小說相較,卻令人有一新耳目
之感——這大概是標榜「新派」唯一能成立的理由。

梁羽生對此並不諱言,自承:「白羽的小說寫民初各階層人物,因為作者本人
入世極深,寫來細膩,最合懂得人情世故的人看。可是我受生活經歷的限制,氣質
又完全不同;要走『正統』道路嗎?肯定不成功。於是只好自己摸索,走一條浪漫
主義的路了。」因有《七劍下天山》之作。

《七劍下天山》據說是梁羽生取材於英國女作家伏尼契《牛虻》中的部分情節
,而寫天山派凌未風、易蘭珠等男女弟子闖盪江湖、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全書共
三十回,都四十餘萬言;由於其楔子所提到的少俠楊雲驄出場便死,疑雲重重,乃
另作《塞外奇俠傳》交代,是為前傳;而書中又提及武當大俠卓一航與玉羅剎之間
的情孽糾纏,曲折離奇,不遑細述,遂再作《白發魔女傳》以補述前情。於焉這三
部小說形成系列作品,而《七劍下天山》(一九五五年)則邁開了梁羽生亂嫌《浪漫武
俠》的第一步。

嚴格說來,《七劍下天山》受到「北派五大家」的影響很深,無論是演武、寫
情或江湖切口、獨門暗器,在在有脈絡可尋,甚至還生吞活剝地大段抄襲白羽《十
二金錢鏢》。但梁羽生隨機生發、借力打力,亦有不同前人之處;並由此建立其小
說創作基型,兼具三大特色:

一、開名士派武俠新風——從其處女作《龍虎鬥京華》起,每書卷首例置一闕
詞以寄慨;至《七劍下天山》則進而以名士派、才子(女)型人物為書中主角。從
此梁羽生小說即專寫文武全才的英雄兒女,無不愛好詩詞歌賦(有時未免浮濫);
卒使書劍交融成一片,成為其作品最大特色。

二、結合歷史與武俠而發思古之幽情——梁羽生首先掌握小說的基本時代背景
,再配合故事情節發展而將歷史上確實存在的人物一一穿插其間,或予以伐毛洗髓
、脫胎換骨。如《七劍下天山》寫順治、康熙、多鐸、納蘭容若、傅青主、冒浣蓮
(偽托冒辟疆之女)等等。其事雖非「歷史之真」,但經過文學處理後,卻得「藝
術之真」。從此梁羽生小說即與「歷史武俠」結下了不解之緣;上起隋唐,下迄明
清,形成其作品第二特色。

三、一貫以「天山派」武學為主流——過去還珠樓主曾撰有《天山飛俠》一書
,但高處不勝寒,未曾創立「天山派」。而自梁羽生《七劍下天山》起,如《塞外
奇俠傳》、《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
、《冰河洗劍錄》等系列作品,無不以「天山派」武學為正宗、主流而貫穿全書。
這種獨沽一味的寫法,實為武俠小說所僅見,由是形成其作品第三特色。

雖然如此,但《七劍下天山》仍不足以稱「新派」,只能說是開創了「名士派
」或「詩情畫意派」武俠小說;因為作者所用的文字、筆法、章回、素材以及思想
、觀念——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傳統式」的;與舊中國「北派五大家」血脈相通,
沒有太大區別。相形之下,《塞外奇俠傳》取材於蒙古民歌中女英雄飛紅巾的傳說
,以作者自製的哈薩克民歌開場;仿朱貞木文白夾雜、不規則之小說回目,運用新
文藝筆調寫楊雲驄、飛紅巾、納蘭明慧的三角戀愛故事,反而不落俗套,清新可喜


梁羽生一共創作了三十六部武俠小說,自認《萍蹤俠影錄》、《女帝奇英傳》
及《雲海玉弓緣》三書是平生代表作。

‧《萍蹤俠影錄》以明朝「土木堡之變」為時代背景,寫忠臣於謙孤軍抵抗蒙
古的悲劇;並穿插張士誠後裔張丹楓與宦門俠女雲蕾之間的愛恨沖突。全書氣勢浩
瀚,布局奇巧;特別是成功地塑造了名士派大俠張丹楓這個角色,「藉由張丹楓個
人俠士性格的自然發展,而徹底扭轉了一家一姓爭奪帝位的觀念」。作者將張丹楓
這種面臨民族大義與累世深仇「非此即彼」的心理掙扎,刻劃得淋漓盡致;終而使
其生命情操升華、凈化,完善了「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典型。

‧《女帝奇英傳》以唐代武後(則天)臨朝為時代背景,寫宗室李逸為興復唐
室,落拓江湖,廣交天下豪傑,而與才女上官婉兒、英雌武玄霜所交織的愛怨情仇
故事。作者曲曲描述上官婉兒對武後由恨生敬、內掌詔命的過程;大膽為歷史翻案
,肯定武則天的施政「有益於國家百姓」,在傳統觀念上又是一項突破!而寫李逸
置身宮廷斗爭、異族入侵的交相凌逼中,何去何從?亦超越了前人的格局與成就。
此書以輕快的比劍對白開場,而以李逸功成身死收場,益發動人心魂。

‧《雲海玉弓緣》以放盪不羈、亦正亦邪的金世遺為主角,描寫他周旋在俠女
谷之華與「魔女」厲勝男之間的愛情大悲劇。本書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惟最
成功之處卻是作者運用近代心理學的手法,來刻劃金世遺那種憤世嫉俗的特殊精神
狀態,因此在金世遺身上有約翰‧克里斯朵夫的影子;而厲勝男不顧一切地追求愛
情自由,亦活脫是卡門的化身。金世遺一心痴想名門正派出身的谷之華,卻在「魔
女」厲勝男臨死前的一剎那才覺悟:原來自己真正深愛的人是厲而不是谷。正是: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之極限!無疑具有高度文學價值。

總之,梁羽生不論是寫張丹楓、李逸、金世遺或其他小說主要人物,都充分體
現出中宵看劍樓主所題名句:「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洵可稱之為
「名士派武俠先驅」而無愧。雖然他「向西天取經」較白羽晚了十七年,但卻能自
出機杼,更上層樓;以「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的歷史背景與人物帶動武俠小說的
巨輪前進,在劍氣簫心中洋溢著一片歷史感,而將「歷史武俠小說」推向另一個高
峰。

惟其後梁羽生化名「佟碩之」,撰文自詡對於「新派」武俠小說確有「開山劈
石之功」,這未免言過其實。因為武俠小說原本是中國通俗文學流裔之一,從形式
到內容都無法離開傳統而獨立。雖然我們承認梁羽生是後出轉精,進一步發展並提
高了武俠小說的文學價值,但畢竟其作品中的「傳統」仍遠多於「創新」;而真正
的「新派」則出現在梁羽生寫《七劍下天山》十年之後的台灣——於「反傳統」、
「現代化」中形成——殆非梁羽生始料所及!

集「綜藝」武俠之大成者——金庸

金庸本名查良鏞,一九二四年生,浙江海寧人。早年曾先後於中央政校、東吳
大學研讀法律;歷任《東南日報》記者、《大公報》編譯、《新晚報》編輯以及長
城電影公司編劇、導演。一九五九年查氏在香港創辦《明報》,獲得讀者廣大歡迎
,卻是與他寫武俠小說馳譽中外分不開的。

一九五五年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繼梁羽生之後,在《新晚報》發表武俠
連載小說《書劍恩仇錄》。他巧妙地運用民間流傳清帝乾隆疑係海寧陳世倌(曾任
文淵閣大學士)後人的說法,又杜撰出「紅花會」(反清復明組織)總舵主陳家洛
,作為乾隆的同胞兄弟。於是小說即在這樣兩極沖突、滿漢對立的野史布局下展開
;再穿插了陳家洛與霍青桐、香香公主之間的悲歡離合,極盡波譎雲詭之能事。

《書劍恩仇錄》(新版改名《書劍江山》),共二十回,都六十萬言;雖然僅
只是金庸的武俠處女作,但文采斐然、對白傳神;處理群戲場面,繁而不亂。啼聲
初試,即一鳴驚人!與梁羽生同時創作的《七劍下天山》比較,二人均善於結合歷
史傳說而虛構人物故事;而金庸運筆不測,尤饒奇趣!其小說聲口之佳,直逼白羽
,且駸駸然有後來居上之勢。

如果說《書劍》是金庸邁向成功的一小步,則越過虛實相映成悲、反諷農民起
義的《碧血劍》(一九五六年),挾著史詩般大格局、大氣魄的《射鵰英雄傳》(
一九五七年)即一躍而登武俠小說的頂峰,不作第二人想!

《射鵰》是南宋末年天下大亂為歷史背景,描寫長春子丘處機為保全忠良義士
遺孤郭靖、楊康(暗嵌「靖康之恥」),而與江南七怪打賭傳藝所引發的一連串可
歌可泣的故事。作者布局絕妙,以種種陰錯陽差,安排郭靖自幼即隨母遠居大漠,
刻苦自勵,始終不忘家恨國仇;而楊康則隨母進入金國趙王府,認賊作父,安享榮
華富貴——這分明是脫胎自元代紀君祥《趙氏孤兒大報仇》的戲劇架構,卻更有出
奇的變化與發展。而就丘處機與江南七怪的所作所為來看,其一諾千金、不顧死生
的精神,恰好構成一幅俠氣崢嶸的《八義圖》;便知作者寓意所在,用心良苦!

誠然,以通俗文學所要求的可讀性與趣味性而言,《射鵰》除若干情節未能自
圓其說外,無疑具備了一切成功的條件——其故事之曲折離奇、人物之多種多樣、
武功之出神入化乃至寫情之真摯自然,均為同輩作家所不及;即或偶有敗筆,亦瑕
不掩瑜。在這部罕見的鉅著中,金庸將歷史、武俠、冒險、傳奇、兵法、戰陣與中
國固有忠孝節義觀念共冶於一爐;信筆揮灑,已至隨心所欲的地步。全書浩然正氣
,躍然紙上!民族大義融貫了每一章節。

是故,金庸乃以《射鵰》一書而成不世之名,建立了他在當代武俠小說界的權
威地位。雖然他自己並不滿意這部「開宗立派」之作——七十年代初曾大事修改,
增刪為今傳之四十回新版本,都百餘萬言,頗失原味——但持平而論,此後他力求
自我突破、創新的武俠名著,盡管各有聲華驚海宇,然以通俗文學所要表達的生命
意義、價值及其整體規模、氣象來看,均不逮《射鵰》之博大精深。

——《神鵰俠侶》寫至情至性的「師生戀」與大俠由偏入正的成長過程;

——《連城訣》(原名《素心劍》)寫盡人性之丑惡與貪婪之害;

——《倚天屠龍記》寫名實之辨與正邪錯亂;

——《天龍八部》寫芸芸眾生「無人不冤,有情皆孽」與民族仇恨所造成的悲
劇;

——《笑傲江湖》寫權力令人腐化與政治斗爭之殘酷無情,等等。

這些作品縱或在某一方面超越了《射鵰》的文學成就,但因刻意描寫人性「極
限情境」的種種變態行逕,遂不自覺地失去了《射鵰》那種「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的親和力;而太多「情理之外」的特例,亦難免流於為變而變,令人匪夷所思;
以致顯得不真實、不自然。直到《鹿鼎記》(一九六九年)問世,以一個僅識武功
皮毛而不學有術的「小雜種」,竟將天下英雄、歷史人物玩弄於股掌之上;乃開中
國武俠小說前所未有「無劍勝有劍」的新境界。

金庸《鹿鼎記》之「反武俠」與塞萬提斯《魔俠傳》之「反騎士」最大的不同
,在於兩者創作動機:塞萬提斯因痛憤當時西班牙人沉迷於騎士文學的浪漫故事,
遂用反諷現實的手法寫「小人物狂想曲」,教吉訶德到處碰壁,夢幻成空!而金庸
卻是出於「向自我挑戰」心理,乃一反武俠傳統,打破世俗觀念,徹底解放人性;
教韋小寶「鬥智不鬥力」,為了爭取生存機會,無所不用其極!其實這正合孫子兵
法所謂「上兵伐謀」之道,因而武功在此盡成虛妄;韋小寶機詐百出,到處招搖撞
騙,竟無往而不利!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武俠無用論」的明證,實則不然!正由於《鹿鼎記》寫韋
小寶運氣太好、際遇太奇,萬事繞不過一個「巧」字;加以又充滿笑料,逸趣橫生
,遂自然而然淡化了反諷現實或反諷武俠的冷雋意味。它所表現的是浪漫文學之極
致,「無」為「有」之用,在這部書里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迄至一九七二年九月《鹿鼎記》在《明報》上連載完畢,金庸宣告「封筆」(
實則展開另一波全面修改舊作大工程)為止,他一共創作了十五種長、短篇武俠小
說;但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仍無過於《射鵰英雄傳》。該書博採還珠、白羽
、王度廬、朱貞木各家之長,取精用宏,推陳出新,乃造就了金庸「一代武俠宗師
」地位。其影響於當世者,大致有以下數端:

(一)《射鵰》融合歷史、俠情、武功、文藝、趣味於一書,建立了新一代武
俠小說的「綜藝」風格與典型。

(二)《射鵰》統一用四字文句分章回;促使六十年代以後台灣武俠作家群起
效尤,蔚為風氣。

(三)《射鵰》虛構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等奇特人物及提
法,悉為台、港武俠作家所宗,後更衍演成歌訣式「江湖順口溜」。

(四)《射鵰》在各地版本之多與偽續書之亂,亦令人嘆為觀止。

總而言之,金庸所建構的「入世武俠」神完氣足,剛柔並濟;與早年還珠幻設
的「出世武俠」前後輝映,亦同臻雄奇壯美之境。特別是金庸靈活運用還珠小說中
的奇妙素材,含英咀華,所過皆化;再採取西洋文學技巧及電影手法予以捏合,乃
使武俠小說脫胎換骨,煥發新姿,普遍獲得世人肯定與重視。凡此絕異成就,當然
是跟金庸本身兼具深厚的文史素養與卓犖才華息息相關。正因如此,其同輩及後起
武俠作家或以主觀條件不足,便難乎為繼;泰半隻能遵循既往「幫會技擊派」的路
數,在江湖仇殺中討生活了。

「清宮派」武俠名家——蹄風及其他

蹄風本名周叔華,上海人,生卒年不詳;原為「廣派」武俠老作家之一,但地
域色彩並不甚濃,曾寫過《血戰古兜山》、《勇闖十三關》及《海南俠隱記》等短
篇武俠小說。在所謂「新派」武俠崛起之際,蹄風亦別走偏鋒,以邊疆民族傳說為
題材而撰《猿女孟麗絲》、《天山猿女傳》等書,由是聲名漸著。

嗣後,從一九五六年起,蹄風陸續推出《游俠英雄傳》(即台版《四海英雄傳
》)、《游俠英雄新傳》、《龍虎恩仇記》、《清宮劍影錄》及《武林十三劍》等
系列作品,緊緊扣住「反清復明」的故事主題;演敘青龍會聯合天下劍客、奇人,
與江南八俠共同對付「魔王」雍正之始末,以及清宮諸皇子為奪帝位、爾虞我詐之
內斗,長達百餘萬言。由於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武打緊張熱鬧,乃轟動一時。蹄風
挾此「清宮派武俠」和金庸、梁羽生早期作品互爭雄長,幾有鼎足而立之勢。

《游俠英雄傳》顯然深受鄭證因「幫會技擊派」小說影響,故一開場就大談中
國武術源流,兼論內外家功夫之長短;書中對於清初秘密幫會活動情形,縷述甚詳
。此一系列小說旁參野史、傳說,原本格局甚大;惜因作者缺乏新文學技巧,從頭
到尾都以舊氏說書人的口吻「說書」;故個別情節雖波瀾起伏,引人入勝;然整體
看來,不無枝蔓雜生之感。其未能獲得較高評價,症結在此。

此外,又有金鋒、張夢還、牟松庭、高峰等以武俠小說鳴世,亦值得一提。

‧金鋒本名張本仁,一九二七年生,原籍廣東。初以「毛聊生」為筆名,雜抄
「北派五大家」作品撰廣派武俠小說,成書不計其數,但俱無可觀。後改筆名為「
金鋒」,自出機杼,寫下「虎俠擒龍」等十五種長、短篇武俠小說,多半具有歷史
背景;其中尤以《西域飛龍傳》、《天山雷電劍》、《冰原碧血錄》、《子母離魂
劍》四部曲為代表作。然此一系列穿插清宮秘辛與香妃故事,乃至描寫邊疆風情等
等,或多或少都曾受到金庸、梁羽生及蹄風同類作品之影響,殆無可疑。而作者以
「抄書」成名,實為異事。

‧張夢還本名張擴強,一九二九年生,原籍四川;系中央軍校二十二期炮科畢
業,因故留港而以寫作為生,曾任《明報》編輯。一九五七年張氏在《武俠小說周
報》發表《沉劍飛龍記》,以明初學士方孝儒後人方龍竹復仇故事為經,武林門戶
之爭為緯;文情跌宕有致,狀聲狀物均極見精神。此書分為二十三回,都四十萬言
,堪稱傑作;可惜結尾「還珠化」,令人突兀,未免美中不足。

在香港眾多武俠作家中,張夢還的文字功力直追金庸,而與梁羽生在伯仲之間
。同時他也是最迷還珠(夢還),並善於提煉《蜀山》奇妙素材之佼佼者。惟其所
受影響太深,故繼作《青靈八女俠》、《十二女金剛》等書,便明顯有《蜀山》峨
眉派諸女的影子在內,此亦無可諱言。張氏迄今已結集成書的武俠小說共有十二部
,水平殊不一致;然以爭奪武學秘笈而導致各大門派對立的寫法,則別開生面,領
先潮流,當與金庸首創爭奪「天下第一」的寫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此後這種
「花招」被人一用再用,已流於公式化之濫套矣。

‧牟松庭生平不詳,文筆古茂洗練,博聞廣識,彷佛平江不肖生。一九五七年
左右,寫下《關西刀客傳》、《紅花亭豪俠傳》、《張文祥刺馬》等書。其中尤以
《紅花亭豪俠傳》(台版改名為《洪門英烈傳》)之演武敘事、重情尚義、行軍布
陣、反諷世態,無不精彩紛呈!作者兼有《水滸》與《三國》筆法之長,行文不測
,豪氣迫人!惜其作品不多,否則成就當在梁羽生之上,而可與金庸比肩。

‧高峰(非高小峰)生平亦不詳。觀其《高原奇俠傳》、《蟠龍劍客傳》、《
五嶽豪俠傳》諸作,文情不俗,略似蹄風「清宮派」小說。至於香港其他武俠作家
如專寫女俠傳奇的江一明,以及風雨樓主、避秦樓主、石沖等,俱乏善可陳。而所
謂「新派」竟出現將古人詩賦意譯為白話文者,則其荒唐程度不言而喻,也就無須
深論了。

㈨ 什麼是早戀啊,有沒有一個定義!

早戀是最常見的社會現象之一。早戀的種種弊端也令老師、家長驚心動魄,百般煩惱。

師生戀是最為麻煩的早戀行為之一。如果老師檢點,那還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處理不當也會造成嚴重後果。

青春期「躁動」與早戀

在我看來,早戀並不是真正的戀愛。
僅僅是青春期的萌動。其感覺大多不切實際。
早戀往往以失敗告終。很少出現早戀能夠終身廝守的。

戀愛何為早晚,一直是爭議性較大的問題。
二十年的調查表明,在中學階段沒有發生過感情的人竟是少數。
大多數都是暗戀、單戀。只有那種有相互好感,再點破窗戶紙的才發展成為早戀戀人。

把握好分寸,不輕易越界,這對自控能力還欠缺的青少年還是較高要求,不容易做到。所以對早戀的孩子做出適當的限制還是應該的。
早戀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特別是在校的中小學生,在性生理和性心理發育和發展都不成熟的情況下,過早地談情說愛,建立戀愛關系。
早戀並沒有一個嚴格統一的年齡界限。各個國家的情況更是不一樣。不過一般習慣於將11~17歲男女之間的依戀之情,稱之為早戀。
西方社會,十幾歲的孩子談戀愛,親吻、擁抱,甚至發生性行為或導致少女懷孕,對此他們往往不以為然,受不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在我國舊社會,大都是父母包辦婚姻,雖然有大量的小女婿、少夫妻,也只能稱為早婚、早育,談不到早戀。我認為,早戀的說法是和法律規定及社會道德贊許的結婚年齡相比較而確立的。與結婚年齡相比過早戀愛,才是早戀。
早戀是青少年在性生理發育基礎上性心理發展的顯著暴露,是性心理轉化為性行為的實踐,隨之帶來的問題是比較多的,嚴重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學業成績,特別是對以後發展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對少女更為明顯突出。由於早戀得不到社會、學校和家庭的認可,壓力、阻力、和自身道德沖突都非常大,使人注意力分散,過多糾纏於煩惱、痛苦,會在青春發育期這一高速生長發育的時期改變發展方向,影響一個人的性情、性格、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

參考資料:
中學生早戀令人堪憂北京橋墩上寫滿「愛」的表白http://www.sina.com.cn2001/06/1410:16北京日報
昨天,記者路過鍾樓北橋下面護城河的一座橋下,大吃一驚,十來個橋墩上寫滿了「愛」的自白。有的指名道姓連寫三遍「我愛你」,更有大段大段山盟海誓的。如此直白,如此公開,讓人感覺寫作者的情感像護城河中的水一瀉百里,痛快淋漓地傾訴了心裡話。過路的一位大媽說:「好幾個都是穿7�鬧醒��吹模�銥吹攪恕!痹謖庾�胖芪В�肥滌興奈逅�嶄吆橢案摺?
前天晚上9時半,一對搞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年夫婦走下燈光暗淡的西單地下通道。在牆根兒看見一對對中學生模樣的少男少女摟摟抱抱,沉浸在「愛」河裡。他們打電話給記者,道出了擔憂:這些孩子呆的時間過晚,碰到壞人怎麼辦;呆得時間過長,萬一剋制不住出了事兒怎麼辦。
還有電影院里一對對的中學生,地鐵里的一對對中學生,公園里的一對對中學生,或是隱蔽,或是公開,其兩「情」綿綿的情景,京城市民越來越不陌生,而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擔憂也與日俱增。在大量的采訪中,記者發現,這種擔憂不是封建傳統觀念支配下的看不慣,而是實實在在的社會責任感使然。
曾經擔任郝老師青少年心理咨詢熱線主管的范麗華老師作過一項調查,今年全國十二三歲女孩懷孕生下孩子的已有多例。本市某重點中學3個男生與班裡一個女生連續發生多次性關系,結果3個男生都染上了疥瘡。本市某婦產醫院統計,近三四年來,到醫院做人工流產和早孕葯物流產的,未婚女青年佔45%,其中13歲至18歲的少女佔了六分之一。少管所里的女少年犯中,賣淫、性犯罪的佔45%。根據熱線的了解,女生因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上當受騙並遭到性傷害的人數逐年遞增。
許多教育專家指出,中學生早戀問題無論有多少爭議,管保擱在哪個父母身上哪個父母都不願意,擱在哪個學校身上哪個學校都感到不光彩。未成年的孩子過早沉溺於自己也分不清的戀情或友情中,導致學習成績下降,身心疲憊,前程耽擱,是一生的不幸。社會各界對中學生早戀問題,應旗幟鮮明地反對並正面加以引導。(本報記者戚海燕)
早戀易得精神疾患
http://living.sina.com.cn2001年06月13日10:19生活時報 俗語說「危險的17歲」,但實際上青少年的危險年齡比我們想像的更早。美國科研人員的研究顯示,在17歲前便談情說愛的少年人,由於無法應付初戀帶來的情緒困擾,將為日後患上精神疾患埋下伏線。
由美國康奈爾大學及北卡羅萊納大學一些社會學者聯合進行的研究指出,不論這些少年人真的有特定戀愛對象,還是自我陶醉地迷戀偶像明星,都有可能因為不懂得處理這段感情而導致日後出現憂鬱症及酗酒型的精神病。
這項歷時4年的研究發現,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容易被男女的感情關系所傷。研究顯示,感情糾葛使女孩子發展成憂鬱症的機會增加了三分之一。這一研究結果可以解釋為何在美國和英國,年輕女子患上憂鬱症的機會是年輕男子的兩倍,而患相思病的男孩子則比女孩子有更多轉向犯罪及酗酒的機會。
研究同時指出,女孩子容易受感情傷害並不是因為女孩子對男女之事較感興趣,事實上,女孩子對男女感情的興趣比男孩子少。
專家發現,一個有感情煩惱的青少年,注意力會不集中,學習成績及跟家人的關系也會變差。(劉儀)

父母老師「圍堵」早戀女生http://www.sina.com.cn2001年04月24日15:09生活日報
專家:應積極疏導本報青島4月23日訊某校一名初一女生喜歡上鄰班的男生,便給他寫了封情書。這件事被學校老師和家長知道了,兩方都要她交出情書,禁止和這名男生來往。
女生說:「我知道現在談戀愛有些早,可是我覺得自己也不是小孩子了,對待感情我自己會處理的,可老師和父母極力地反對,並且要求我交出情書,我認為這是干涉我的自由,侵犯我的隱私。我很矛盾。」
而父母對孩子早戀表現出強烈反對意見。他們說,現在的孩子那麼小就懂這個,真不是好事,如果家長不管,只會害了她。在對待孩子自尊心、隱私問題上,父母認為,孩子還小,看不清楚一些事,需要家長管。
專家認為,初中女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和異性交往是正常的心理需求,對待早戀,家長和老師應疏導而不是堵,越堵越容易引發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逆反心理。作為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性教育,不要粗暴地指責和干涉。(廖衛華)
少戴「早戀」帽http://www.sina.com.cn2001年02月27日15:36新民晚報
對於青春期孩子的異性吸引,父母謂之「早戀」,對此憂心忡忡,擔心孩子花費精力影響學習;把握不住自己,偷吃禁果,誤入歧途……緊張焦慮的心情不難理解,但重要的是必須把握孩子的心理特點,因勢利導。
孩子步入青春期,由於體內性激素的分泌和刺激,性意識在朦朧中產生,性開始趨於成熟,對異性逐步感興趣,不時產生一股與異性親近的渴望和需求;並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把日記藏得嚴嚴的,偷偷看起愛情小說,有的甚至給異性同學遞字條寫「情書」「約會」。這些都是正常的異性吸引,根本不是事實上的愛情。這種愛的特點是朦朧的,但可以理解;是稚嫩的,但經不起打擊;是一時的盲目沖動,但值得提醒和引導,否則會因年幼無知而做出錯事或蠢事。對於「早戀」這個高度敏感、復雜的問題,作為父母應採取哪些態度和方法呢?這里提幾條建議供家長參考。
1、轉變觀念。不要把這種純潔異性友情視為「早戀」,要設身處地去體驗他們的內心世界,體貼他們的需要,適時適度給他們介紹一些性知識,使其由朦朧產生的神秘感、好奇感逐漸消退。
2、尊重理解。允許和鼓勵孩子與異性的正常交往。尊重他們的隱私,不要私拆他們的信件及偷看日記。要加強溝通,經常與他們交心,做孩子值得信賴的朋友。
3、科學指導。對孩子的盲目沖動心理,要給予指出。有針對性地傳授科學知識,指導其正常交往。幫助他們理智地超越情感,培育高尚情操。
4、豐富生活。以豐富多彩的生活充實家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在家中得到足夠的情感滿足,感到溫馨。
5、平靜對待。一旦孩子真正嘗試「早戀」,也應控制感情,切不要指責和辱罵。關鍵是不可激怒孩子,使其逆反。處於人格形成過程中的孩子格外需要正向情感,父母應該和風細雨,幫助調整心態,輕松愉快地度過青春期。(上海市青少年發展咨詢中心心理顧問楊麗華)

少女早戀夜宿男家母親急煞上門討人http://www.sina.com.cn2001年02月19日13:12南方網
本報訊(記者關春瑜)日前,一位家住廣州市天河區的母親劉氏,向記者傾訴:她14歲大正在讀初中的女兒小晴今年1月20日離家出走,至今未歸。少女早戀棄學同居男方父母縱容兒子
據了解,小晴在小學畢業的那個暑假和18歲的中專生張某談上了戀愛,從此學習成績一路下降,父母、老師怎麼勸也不聽。到去年,小晴經常到張家過夜,父母說她幾句,她就離家出走,念了兩年初中,便離家出走了四五回。劉氏曾到男方家裡去過,想勸張家的父母不要留她女兒小晴在他們家裡過夜,但張家父母不答應,說:「我們家的孩子雖然中專畢業至今還沒找到工作,但其他方面還是很不錯的,你女兒跟著他沒錯。我們家能培養出個中專生,教育水平不會差,你女兒在這里過不是更好嗎?」無奈的劉氏向派出所求助,在派出所的干預下,張某寫下了今後不再讓小晴在家中過夜的保證書。但劉氏沒想到,1月20日女兒又突然離家出走了。
劉氏在女兒出走後第二天曾致電張家,發現女兒單獨留宿在張家,可是劉氏找派出所協助前來尋找時,小晴已不知躲到哪裡去了。現在小晴離家已經一個多月了,還是毫無音訊。
沒有朋友孤獨寂寞小晴難耐離家出走
劉氏掏出她女兒放在家中的書信,記者看到小晴在信中表現得非常壓抑,她一方面感到學習的壓力太重,怕考不上高中,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很寂寞,沒有朋友、沒有自由、沒有快樂。小晴說,她在中學曾經有一個較好的朋友叫亭亭,但老師們、家長們都說她是個壞女孩,不許她與亭亭玩,但是當小晴和一些好同學玩時,老師又叫那些好同學不要和小晴玩,小晴覺得很難受。小晴覺得亭亭並不是壞人,完全有可能做一個好同學,但是她還是聽長輩的話與亭亭分手了,從此就非常寂寞。
在學校沒有朋友,在家裡又天天惹父母生氣,這是小晴出走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小晴寫給張某的情人卡上,有著這么一行字:「老公:不管有多困難,我永遠愛著你,一生相伴,不離不棄……」
出走事件時常發生家庭社會如何面對
其實,像小晴這樣的事情,在大家的身邊都時有所聞。婦聯有關人士表示,母女兩代人在不同時代成長起來,觀念會有較大差別。如今四五十歲的一代人受艱苦樸素等觀念教育多,在兩性關系的觀念上,是在沉重的道德輿論束縛中成長起來的,可是現在,同居、包二奶等情況比比皆是,再加上色情文化的影響,青少年的發展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出現同居等超乎其年齡段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更應該加強對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的指導。(南方都市報)
評論:鼓勵競爭固然好,但又何必把早戀扯進去http://e.sina.com.cn2001/01/1109:53中國青年報
據北京的媒體報道,在一些「新潮」家長中出現了一種「新型」育兒觀念。上中學的兒子握住人家女生的手不肯放開,老師向家長反映,家長卻說:「這事我們早就知道,不是大事。如今的社會處處講競爭,工作、戀愛……孩子現在不鍛煉,將來要落後的。」還有的家長說:「現在流行的就是能掙會花,講實力、競爭意識,教孩子『孔融讓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其實,就舊而又舊的育兒觀念而言,能教孩子孔融讓梨的家長,也是少數。更常見的,是家長教育子女在外面學得厲害一些,「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常聽家長這樣「啟發」孩子:「他打你,你就不能打他?」「你沒長手?」這樣的教育,使孩子從小就對「手」的功能有了深刻認識。這就像《動物世界》里的獵豹教給幼豹防衛和捕食的能力,以免孩子被傷害和餓肚子,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並無不妥。但人畢竟是社會的動物,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養成了打人的習慣,到了社會上,就有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或者因不守社會的規范和法度而早早地進了班房,或者因天怒人怨而招致無謂的傷害,因而這種方法也從來為善於教育子女的家長所不取。
鼓勵子女早戀,固然不同於鼓勵孩子打人。但為什麼要把早戀扯到競爭上去,莫非戀愛的問題,也要從娃娃抓起,長大了就來不及了?抑或人的戀愛過程,也像《動物世界》里的雄性動物那樣,須經過一番激烈的爭斗,才能取得與雌性動物交配的權利,從而繁衍出優良的後代?食色性也,戀愛本來是一種源於人性的需要,作為一種能力,和說外語不一樣,不一定要從小鍛煉,及早開發。「戀愛」之於動物是一種本能,而人生在世則不能完全憑本能行事。也許在「新潮」家長看來,這便是社會對人性的「扭曲」,為了把這「扭曲」的東西再扭曲過來,「回歸」所謂「人性」,就有必要鼓勵孩子早戀。看來「新潮」家長在這上面的教育還是很見成效的,所以,孩子便不顧學校的規矩以及老師和同學們的態度,也不管充任其女朋友的同學是否「漲紅著臉,神態不自然」,而緊緊地拉著人家的手不放。在不守社會規范方面,鼓勵孩子早戀和鼓勵孩子打人是相通的。在這個意義上,所謂「新潮」家長,所謂「新型」育兒觀念,其實都是古已有之。高衙內在戀愛方面大約是很有點「競爭」意識的,如果有人研究一下高俅的育兒觀念,說不定還可供今天的「新潮」家長們借鑒呢。
當今時代的確不能沒有競爭意識。競爭,當然是為了獲勝,但並不是只要什麼都去「爭」,就能在競爭中勝出的。競爭要有本領,即競爭能力,其中有智商還有情商。智,就包括知進知退,知爭知讓,只知進不知退,只知爭不知讓,都不可謂之智。情商還包括自製力,缺乏自製力就不能說情商多高。在《動物世界》里,連禿鷲都知道獅子吃完了它再吃,這就需要剋制自己,只不過這種克制是一種本能。當今社會誘惑那麼多,如果一說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就讓孩子一味去「爭」,在工作上爭,在戀愛上爭,而把培養孩子的自製力忘得一干二凈,那麼,缺乏自製力的孩子,在毒品面前,在艾滋病面前,同樣會缺乏自製力。況且,競爭的勝負不是一廂情願,能在競爭中獲勝固然好,不能獲勝怎麼辦,難道就不活了?這肯定不是「新潮」家長的初衷。(韓湖)
17歲少年早戀受阻為報復父母竟勒死13歲親兄弟http://www.sina.com.cn2001年02月22日08:14天府早報
本報訊實習記者建兵記者在樂至縣法院獲悉:英俊的17歲少年劉力情竇初開,開始早戀,遭到父母的堅決反對,為報復父母,他竟用電線將自己13歲的親弟弟勒死,近日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少年被殺
審理查明:2000年8月12日下午,樂至縣公安局接報:民勝村13歲的劉亮被人勒死於自家柴堆中。幹警火速趕到現場:只見劉亮平躺於柴堆上,脖子上還掛著書包,臉色鐵青,嘴唇青紫。法醫鑒定:劉亮系生前遭受他人勒系頸部窒息而亡。
有群眾反映:8月12日中午,劉亮是和他哥哥劉力一同回家的,但案發後已不見了蹤影。
早戀生禍
經多方查找,終於在樂至縣城找到了劉力,他的陳述令人瞠目結舌。劉力的父親是個體司機,母親在城裡經商,劉力一輟學就隨父親學開車。兄弟劉亮是小學五年級學生。
去年6月的一天下午,劉力在運貨中邂逅了少女小雯,二人一見鍾情,墜入情網。6月底,在小雯的邀請下劉力在小雯家玩了一天,誰知被父母知道後大發雷霆,堅決反對二人來往。一是因為兒子太年輕,二是因為小雯家經濟差,負擔太重。但劉力對父母的反對置之不理,仍與小雯往來。7月11日劉力因此還挨了父親幾耳光,可他依舊與小雯來往。
7月23日,小雯找到劉力說:「劉力,我從心裡愛你,但你父母卻堅決反對,我們還是分手吧�」劉力激動地說:「沒有誰能阻止我們來往,因為我們是真心的�」小雯雖十分感動,但想到劉力為了自己遭受父母的打罵,便執意要去成都打工。劉力知道小雯是故意逃避自己,為了表明真心,趁小雯不備深深地將自己的手腕割了一刀,鮮血流出來。小雯大驚失色。二人抱頭痛哭。
7月28日,劉力的父母發現他還在與小雯來往,又打了他一頓,並稱:若不及時與小雯斷絕來往,這個家就是弟弟劉亮一人的,沒劉力的份。父母的話深深地刺痛了劉力,逆反和報復心理滋生出來的仇恨,他暗下決心殺死弟弟,報復無情的父母,讓他們也嘗嘗失去心愛人的滋味。
罪惡行徑
8月12日,弟弟劉亮在縣城玩了一天,父母叫劉力將劉亮送回家中去。回家後,劉力偷偷准備好了一根銅芯線,趁著弟弟劉亮彎腰拆被子之時,將他死死勒住,見弟弟斷了氣,才將屍體移至柴堆上,將書包掛在其脖子上。事後離家而去。
作案後,劉力想把此事告訴小雯,但又怕嚇著她,他找到小雯,將脖子上的玉佩解下來送給了小雯,然後一言不發轉身而去……
近日,樂至縣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劉力有期徒刑15年,法官向記者介紹說:這是因為劉力尚不夠18歲的法定成人年齡緣故,不然將給予更嚴厲的懲罰。劉力的父母為自己的不良教育方法追悔莫及。�文中未成年人為化名。

新潮家長支持子女早戀高消費讓人擔憂http://www.sina.com.cn2001年01月15日17:48羊城晚報
本報訊同意孩子早戀、支持孩子高消費……對於廣州不斷出現的新潮家長的教育觀念,眾多資深中學教師表示擔憂。老師們指出:現在很多孩子吃苦耐勞性差、不懂得節儉和謙讓、沒有責任心,這與一些家長的「新潮」觀念有很大關系。
位於廣州五山的某中學老師告訴記者:在一次課外勞動中,他看見一個男生緊緊握住一個女生的手,女生漲紅著臉,神態不自然。在老師的詢問下,該男生神態自若地辯解:「幹嘛大驚小怪,又不是大事。」老師立即打電話給雙方家長,出人意料的是男孩母親告訴老師:「這事我們早就知道,不是大事,如今的社會處處講競爭。工作、戀愛……孩子現在不鍛煉,將來要落後的。」
無獨有偶,天河一中學不久前發生了失竊案,學生上報丟失的財物之多讓老師們大吃一驚:有學生丟了500元的現金,有的學生丟失了價值幾百元的消費卡,而這些都是父母給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有檔次」的消費,免得落後潮流。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早日接觸現代化通訊,乾脆給讀中學的孩子配備了手機、尋呼機。一些家長直言不諱地告訴老師:「現在是講實力、講競爭意識的時代,弱肉強食,教孩子『孔融讓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華南師大教育系的輔導員認為,謙讓、節儉、責任心、吃苦耐勞是我國傳統的美德,就是在美國現代家庭中,孩子也要靠自己打工掙零花錢。在對孩子個人修養和美德教育中,國內某些「新型」家長是否該反思缺了點兒什麼?文/郭佩霖

走近「獨身」--早戀的悲劇http://www.sina.com.cn2000年11月24日10:49沈陽晚報
年齡過了30歲,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青春將離她而去,多情的上蒼會從此對她變得冷酷無情,她不再享受以往獲得的種種厚愛,紅顏玉肌逐漸褪色減澤,惡毒的皺紋也將趁火打劫般地爬上她的眼角額頭……那麼,對年齡過了30歲還沒有交上男朋友的女子來說,情況就更加不妙了。她們被迫走入大女行列,在婚戀問題上從此失去主動,就像被處理的商品一樣,讓人挑來揀去。
可是,亞男對此卻很木然。雖然她今年已過了30歲,卻仍就是形單影孤,獨來獨往。她是一家公司的檔案管理員。論工作條件不錯,論長相就更沒什麼說的了。她剛參加工作那會兒,小夥子們都圍前圍後地向她獻殷勤。可憐那些熱血男兒,對於他們的種種殷勤與暗示,亞男竟無動於衷。不久,他們便知趣地退下陣來,重復著狐狸那段吃不著葡萄反說葡萄酸的故事。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對她的婚姻問題感到著急,外人對她的閑言碎語也與日俱增。但不管父母如何著急,也不管別人怎樣說三道四,亞男始終是一副我自巋然不動的姿態。
原來,亞男遭受過初戀的打擊。那時她還很小,不足16歲。我們還是來靜靜地聽她的回憶———一個因早戀而受傷的靈魂的哭訴吧!
她生長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喜歡讀詩讀文,常常將自己沉湎於漫無邊際的幻想中。15歲那年,隨著她形體發生了凸凹變化,性意識也開始從朦朧中被喚醒,書中詩化了的男女之愛故事,時時激起她對異性的渴望。
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她被一個流氣男孩截住。那男孩糾纏著,非要跟她交朋友,並威脅她:「如果不答應,讓你沒好!」亞男被嚇得失魂落魄。就在這時,一位「俠士」彷彿從天而降,趕跑了那個流氣男孩。此時,亞男從驚嚇中清醒過來,被身邊的俠士感動得差點流出淚來。「都是同學,互相幫助是應該的。」俠士一臉真誠地說。同學?亞男仔細瞅瞅對方,認出他是比自己高一年級的同學。
當天晚上,她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著。白天發生的那一幕情景,翻來覆去地在眼前映現,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情感充溢胸中。於是,她從床上爬起來,將這一情感全部傾注在寫給俠士的信中。
第二天,亞男早早來到校門口等俠士。當他的身影出現後,她情不自禁地跑過去,用顫抖的手將信塞到他的手裡,然後頭也不回地跑進了教室。這一天,她的心緒很亂,課堂上老師講些啥她不知道,整個大腦完全被期待、焦慮的思緒所控制。可是一直等到放學,她也未接到對方的反應。她懷著憂傷、失落的心情往家獨行。走到昨天「出事」地方時,她的眼睛忽然一亮。原來,俠士早已站在那裡了。他們對視了一下,誰也沒有說話。亞男默默地跟在俠士的後面走著。他們來到公園僻靜處停住了。俠士用火辣辣的目光直視著亞男:「我愛你!」說著拉過她的手。此刻,似乎有股電流經手臂傳遞到心田,她感動地熱淚迸流,順勢撲到他的懷里……從此,他們幾乎每天都要重復、加劇一次這種感覺,很快便偷食了禁果。
可嘆的是,亞男對俠士除了那次表現出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氣概外,幾乎對他一無所知。有一天,她去俠士家,看見那次在路上糾纏她的那個男孩呆在那兒,她感覺到自己受到了欺騙和侮辱,像逃避瘟疫一樣,哭著離開了。愛情是什麼?從此,她的心靈深處似乎埋下了特別敏感的條件反射物,以致於一提到它就會有一種厭惡和恐懼的反應。
從記者采訪所得的資料分析來看,在絕大多數中學生的心裡,「愛情」實際上是一個不清晰、不穩定的幻影。他們往往是在青春期的沖動,或一些文藝作品影響下談「情」說「愛」的,既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又缺乏責任感。因此,早戀在他們的心目中投下的往往是陰影。
烏魯木齊四成中學生認可早戀http://www.sina.com.cn2000年11月06日21:04中新社網站
新疆新聞網烏魯木齊11月6日消息:日前,烏魯木齊市團委對中學生生活態度做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頗耐人尋味。
對於中學生談戀愛這一敏感問題,都市報報道稱,有41%的學生認為應該或無所謂,這表明中學生談戀愛已經被近一半的學生認可。
還有相當一部分中學生對校園治安狀況評價不高,認為校園中存在著不良幫派。
有關人士據此建議社會、教育機構和家庭,應結合有關知識從多方面加以引導,調整好中學生的心態,使他們對戀愛有個正確的認識,這樣也許更有利於廣大中學生的健康成長。

十四歲少女早戀自吞苦果(附圖)http://www.sina.com.cn2000年08月22日19:04北京晚報

左二為少女阿雲
14歲正是少女無憂無慮的年紀,可是眼前這位少女怎麼也難讓人想到如詩如畫的好年華。14歲的阿雲臉色蠟黃、目光呆滯,白色鏤花的衣服上沾著敷傷口的葯汁,十分顯眼。她拉起衣服,露出胸腹部的幾處刀傷,黑蜈蚣一樣的傷疤最長的有十幾厘米,其中一處還包著紗布,滲出黃色的膿汁。誰能想到這一切都是「愛情」所賜的呢?
「愛情」對他們太沉重
阿雲原籍廣西大花縣,自幼失去父母,失學在家。四年前,她隨養父母來到恩平市清灣鎮,養父母在清灣茶場做工。閑暇的時候,阿雲經常去鄰居阿金家看錄像,認識了阿金的弟弟阿發。
阿發也是廣西人,隨父母住在清灣茶場附近的另一個茶場,靠捕鳥為生,沒有固定的工作,經常到哥哥家玩。他比阿雲大3歲,因為和阿雲是老鄉,所以倆人成了形影不離的夥伴。
自從阿雲認識阿發後,村人時常看見兩人在一起。十二三歲的阿雲生得又瘦又小,還完全是一個小女孩的樣子,村裡人對她和阿發的親密並不留意:這么小的孩子會懂得什麼愛情呢!有時候,村裡人在上沖河裡洗衣服,阿雲和阿發就在河裡洗澡游泳,在外人看來,兩個小孩子還真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阿發不時送些小東西給阿雲,這些不起眼的禮物,在初諳世事的小女孩阿雲的心中,卻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
隨著時間的推移,阿雲已經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了,當她還是和阿發一起到河裡洗澡游泳的時候,村裡人開始有些議論。這些議論令阿發感到十分不安,遂想用訂婚的辦法把阿雲留在自己身邊。
「訂婚」拴不住少女心
去年的一天,阿發把阿雲帶到自己家裡,並讓哥哥阿金到阿雲養父母家提親。阿金曾到過阿雲家三次,前兩次都被阿雲的養父母罵了出來,第三次阿金按家鄉風俗帶了400元禮金和其他禮品,並找了見證人來到阿雲家,阿雲的養父以阿雲年紀尚小,達不到法定結婚年齡為由拒絕,並說女兒婚事需要經過其伯父同意,而阿雲的伯父在廣

㈩ 安妮寶貝的《蓮花》讀後感提綱 答的好加分!

1.隨著門口的盜版書攤也賣起了蓮花,我猜想這本書已經開始紅的鋪天蓋地。於是乎我用一根冰糕的代價從我旁邊的女同學那兒搶了過來。
書的封面設計的實在不錯。白白的,多純潔。如果上面弄一蓮花的話我就以為是佛經,如果放N多蓮花我會以為是植物介紹。
在此之前我並沒有怎麼看過安妮寶貝的書。但是那個時候就給我留下了一個小資的印象。我的腦海中,那些人寫的都是那麼個樣子。以至於我看了郭敬明的東西之後惡心的要死。
有人說安妮沒有郭寫的好。
這話實實在在的說錯了。
這種人寫書,販賣的不是文字而是那種萎靡的思想。
所以我從來不說他們是作家,頂多叫他們寫手。更多的時候叫他們商人。

我所謂的一本好書,那必定要擁有值得品味的文字。那麼一本可以看兩遍而不覺得厭煩的話,或許可以算的上一本好書。而安妮的書不會。
這種書,註定了的,我只會讀一次。
安妮不是一個賣弄文字的好手,但是,她絕對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不溫不火,恰到好處。
人總是要成長的。好像蓮花是她沉寂了三年的一本書吧。
她開始把喜歡穿白棉襯衣的男子和女子寂寞的遊走在都市裡相遇做愛分別受傷自殺換了,換成了喜歡穿白棉襯衣的男子和女子行走在生命的邊緣了。
依舊是白棉的衣服,依舊是從美好的青春到絕望的中年,依舊是時下最流行的前沿。
這樣的東西,焉能不紅?
這樣的東西,太具有誘惑力了。

蓮花的故事很簡單。
安妮寶貝說她不喜歡寫那些復雜的故事。
這句話可以反映兩個意思。
要命就是她真的不喜歡寫負責的故事要命就是她把握不了那些負責的故事宏大的場面。
如果仔細思考一下的話,象安妮這種人內心是要充滿重重的矛盾的。
所以。
用陰暗的文字和簡單的故事足以表達她想說明的東西。
她想說明的:
人很孤獨。很孤獨很孤獨。
人很需要愛,而得不到。

西藏是很多人魂牽夢縈的地方。
安妮在賦予了西藏更多了嗎?
沒有。
她用西藏來表達她。
這很正常。
除了那些虔誠的藏民,誰都沒有資格改變西藏。
但是現代化的進程,已經讓西藏漸漸迷失。
這是令人委實難過的東西。
令人委實難過的還有。
看蓮花的時候可以想到我深愛的女子。那是擁有一個與安妮一樣靈魂的女子。

人的靈魂總是在黑夜裡才會自由。
無論是漫天的繁星還是陰霾的烏雲。
只有黑夜才會讓我們的靈魂自由的飛翔。

2.一口氣看完了蓮花,感覺靈魂被雨水沖洗了一遍,謝謝那個送書給我的人。
故事仍然簡單平淡,但卻直抵人心,一直喜歡安妮寶貝是因為她從未放棄對生活本質的執著追探,真正讀懂她的人是不會認為安妮是矯揉的,她的確是在用心寫作。
每本書都是類似的故事,甚至類似的情節,但從不覺得乏味,只覺得喜歡,因為那些句子,那些段落都是有靈魂的,,就象你愛著的人,你從來不會因為他反復出現你面前而厭煩,反而每一次都驚喜。
這次說的是善生和內河,他們從來未以情侶的身分出現,卻是彼此一生中最重要得人。
界限一開始就存在。從少年時代起他們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善生冷漠、理性、剋制,人生有明確的目標,只想為了守寡的母親出人投地,除此以外心無旁騖。讀書、考大學、進入大企業、娶老闆女兒、成為商界精英,每一步都平穩、堅決、充滿野心。
內河古怪、感性、不羈,從來不計劃自己的人生,只追尋自己的內心,師生戀,未婚先孕,退學,流浪,辭職,,她的人生彷彿在跳一曲癲狂的倫巴,永遠不知道她下一秒步點會踩在哪裡。
然而,他們卻是彼此一生唯一的知己。只有內河能看到善生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痛楚,也只有善生能觸及內河敏感和脆弱的內在。內河是善生的一部分,是他自由、狂野、爛漫、天真卻不得見天日的另一半靈魂。
對於善生,內河既是天堂也是地獄。
於是他們壓抑了感情,各自走各自的人生路,然而終於他們在墨脫交會。盡管此時內河已經死去。
拋棄了人世一切浮華的內河在西藏墨脫做了小學老師,在這個不通公路與世隔絕的地方一呆就是幾年,不化妝、不保養、沒有任何奢侈品,只是和孩子一起,直到一次泥石流後失去蹤跡。
內河失蹤兩年以後,善生終於去了墨脫。
之前,他便已厭倦一切,與妻子離婚,退出商界,回故鄉隱居。昔日的繁華彷彿黃粱一夢。在他體內屬於內河的那一半終於佔了上風
但內河已不見。
究竟誰的人生更為正確?究竟誰活得更貼近生命的本質?內河活得真實,她勇敢的撕去一切偽裝,卸去一切安穩與保護,在人世間顛沛流離,追求著生命的真相,寧願被真實的火焰灼傷,焚毀也一往無前。善生活得虛假,地位、身份、權利、金錢、家庭,他用層層的殼把自己保護起來,卻因負重無法前行,因重重包裹而看不見沿途得風景,直到一天他清醒。善生活得精緻、富足、安穩卻迷失了自己,內河似乎永遠處於粗礪、艱辛、未知的環境。眼神卻從不猶疑。
我們都是善生。
但願有一天我能如內河,不化任何妝,山茶花插於發辮,穿粗布衣服,眼神閃亮,笑容自在,游盪於廣闊天地。

3.為了公平起見,我用了一個小時讀完了《收獲》雜志2006年春夏卷上安妮寶貝的新作《蓮花》。畢竟,在沒有了解一個東西之前去做評價顯得太過傲慢。這樣做的好處是節省時間,比如說《無極》和《霍元甲》我都沒去看。《霍元甲》我連宣傳資料都沒看,搜集了一下關於製作周期、導演、編劇的資料以後,就悍然放棄了。現在看起來,這個判斷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安妮寶貝是大陸最早的一批網路作家,李尋歡去當CEO了,寧財神和俞白眉去寫電視劇了,邢育森不知所蹤,聽說失陷在了北京。而安妮寶貝還在寫,由一年一本變成了兩年一本。對於網人,我還有起碼的尊重,所以我讀了一遍。

《蓮花》的故事並不復雜,主要人物如下:

紀善生:男,成功中年金領,離異兩次。出生在江南小鎮,幼時喪父,多年忍受貧困和單親生活。有輕微自閉症狀,不善於和人溝通交流,知識面狹窄,優秀的學生。從13歲起,唯一的朋友就是蘇內河,但是彼此性格完全相反。

慶昭:作者分裂體之一。女,自由職業者。由於身體狀況不佳,獨自外出旅行,在拉薩徘徊。旅店裡偶遇紀善生,遂結伴步行前往西藏墨脫。旅程完成後,定居雲南大理。

蘇內河:作者分裂體之二。女,出生在海邊,和舅舅長大,不知道父親是誰,母親去了英國。性格叛逆強悍,熱愛變動不安的生活,紀善生是她最好的朋友。少年時由於情變引發嚴重精神疾病,治癒後出國,最終選擇墨脫支教,死於泥石流爆發。

人物確定以後,情節也就明晰了起來。主線是紀善生和慶昭拉薩邂逅,結伴前往異常艱險的墨脫。對於慶昭而言,這是一次用行走替代思考的精神之旅。對於紀善生而言,這是去赴一個死約會,要見的人早在兩年前死去。一路上他在回憶和蘇內河過去的種種,墨脫之行是他的心靈之旅。之後,他在世間再無任何留戀,作者暗示了他的自殺。

副線是蘇內河,她對紀善生的影響至為深重。在兩人的整個少年和青年時代,她以極為強悍的姿態出現在紀善生的面前,代表了後者內心世界深處最狂野的夢想,並且真的付諸實際。她的存在,是紀善生和這個世界唯一的紐帶。蘇內河也是紀善生唯一的愛情,除她而外,紀善生不愛任何人,甚至包括他自己。

這真是件累人的活,如果這本書已經上市,那麼這些無關緊要的內容簡介就不用麻煩我的指頭了。現在,談談作品本身。

首先要說的是結構,主線進行的過程中,不斷閃回復線的內容。這樣的結構本來很好,因為復線不斷在豐富主線,把回憶和現實不斷交織起來。《英國病人》就是這么做的,在強大的副線基礎上,女護士和英國病人的關系,女護士和錫克教拆彈兵的愛情,就那麼奇異而自然地盛開了。但是在《蓮花》里,這個結構由於副線過於強大,幾乎導致整個故事的崩潰。大量篇幅都在寫蘇內河,就造成了慶昭的面目模糊。我不知道《收獲》省略掉了5萬字是什麼,希望全是關於慶昭的內容。否則,這個人完全可以去掉。她的存在對於這本小說沒有本質的影響,一個可有可無的旅伴而已,唯一的存在目的就是見證整個事件。如果是這樣,這個故事可以寫成一個孤獨的男人的死約會,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在結尾部分,作者不得不再增加一個記敘者。這個「我」去大理見慶昭,通過「我」補充了很多關於慶昭的細節。在我看來,這是一種艱難的補救,在手法上顯得相當笨拙。關於慶昭的塑造,其實在主線部分就應該全部完成的。若是一定要加進來個第四者,那麼這個結尾還應該遠遠未完。慶昭和這個來訪者應該發生點什麼,或者乾脆就是這兩個人的見面是主線,墨脫之旅是副線,再把蘇內河的故事埋得更深一層。這樣在結構上可能更為精妙一些,作者在三個層面之間來往,滿足了現代小說「輕盈」的要求。我不知道他們都是怎麼想的,好像在小說結尾安排一個局外人,一個忠實的記錄者,是一種流行病?馮唐的《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也是如此,不過好在首尾呼應。

然後是人物的塑造問題。慶昭這種游離到連臉都看不清楚已經讓人非常困惑了,而主要人物紀善生則是完全按照言情小說創造的人物,沒有任何可信度。我個人覺得,言情小說和嚴肅小說在人物塑造上最大區別在於:

言情小說的人物是平面的,嚴肅小說的人物是立體的。
言情小說的人物是靜止的,嚴肅小說的人物是變動的。

言情小說的人物一出來,就已經名校畢業,性格一流,開寶馬用古龍。而且從頭到尾,都保持這種造型,然後通篇忙於戀愛。而嚴肅小說里的人物是會隨著情節進展而變化的,感覺是個活人,性格會發展,會有缺陷。《蓮花》里紀善生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他非常平板,而且個人發展歷程根本不合乎情理。

在作者筆下,紀善生對俗世的一切不感興趣,簡直是個空降道士或者和尚轉世。他孤傲、離群、聰明,對財富名位沒一點興趣。作者的解釋是:紀善生很小就沒有了父親,和母親過著貧窮的生活。這種單親貧家的孩子會沿什麼一條道路發展呢?為什麼他會沒有多少物慾?我只見過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有這種淡定,因為打小他見得多了。家裡從來不缺物質財富,往來的人非富即貴,所以成年以後他把鵝肝和腐乳一樣地吃,名人和民工一樣地對待。

然後在職業設定上,紀善生居然是一個商業機構的上海公司總經理???一個小鎮上出來的男孩,念的是名校,孤傲而不合群,那怎麼去做一個商業機構的管理層?他怎麼達成的人際關系?他怎麼和人做生意?靠他的氣質?靠他在商業酒會上的孤傲?作者的解釋是一個富家女愛上了他,老丈人讓他做了直升飛機幹部。這是完全可能的,他可以去任職,但是他怎麼獲得的成功?我不否則現實生活里的確有這種人,但是這種人必然是兩張臉過活。只有一張臉,這個人就立不住,就是言情小說里的人物。所有爆發、疏離、悲傷都無法成立,因為它們之是為了愛來愛去而存在。

最後,是語言和意象。昨天的BLOG里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不再贅述。慶幸的是,她沒有把這本書寫成衛慧《我的禪》那種故弄虛玄但是又狗屁不通的東西,沒有在宗教救贖上過多花時間。《蓮花》應該比較受小資和文學女青年歡迎,就是這樣。

4.「蓮花代表一種誕生,清除塵垢,在黑暗中趨向光。一個超脫幻象的新世界的誕生」這是《蓮花》書中所寫。

幾天前朋友送我一本《蓮花》是一個叫安妮寶貝的女作家所寫,安妮寶貝,作家,已出版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攝影圖片集,作品有《告別薇安》《八也未央》、《彼岸花》、《薔薇島嶼》、《二三事》、《清醒記》、《蓮花》七部作品。其作品均持續進入全國暢銷書排行榜,在眾多讀者中深具影響力,現居北京,從事寫作,旅行,編劇等------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這段《聖經-啟示錄》上的話正好詮釋我對《蓮花》這本書讀後的欣喜。以前我讀的書多半都很沉悶,都是古代的文言文,不看現代的小說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有時候是無法理解作者的意圖,有時候是因為語言的生澀難以解讀,總之,在近代作家面前我的認知能力顯得是那麼的淺薄、那麼蠢笨。

《蓮花》的故事情節是這樣展開的:

在拉薩的一個小旅館里,一個常年病懨懨的叫慶昭的女子遇到一個叫紀善生的儒雅堅毅的男子,善生正欲尋找一同前往墨脫的旅伴,可告示貼出了幾天都沒有找到,這時,慶昭說願意陪他前往,他們經歷了千辛萬苦最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期間作者以倒敘的寫作手法道出了二人的身世,原來,慶昭是個業余作家,因患有疾病做完手術後,是去拉薩療養的,已經住在那裡很長時間了,善生年幼喪父,是在教師母親的嚴厲督導下從小學到高中再考上清華這樣的歷程走過來的,是個循規蹈矩成績優異的同時也是個性十足令眾多女生迷醉的好學生,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大公司工作,為了獲得更大的體現自己價值的地位,與自己不愛但愛自己的董市長的女兒荷年結婚,菏年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商業管理專業畢業的優等生,畢業後回國內父親的公司任職,逐愛上了同公司的善生並與之結婚並育有一對雙胞胎兒子,生活似乎是美滿的,但善生一直難忘的還是從初中直到高中時的同學蘇內河,內河是個單親家庭,母親生下她後在她上初中的時候即離她而去遠嫁異國他鄉,內河就在舅舅家生活,從小失去父母之愛的內河,任性,叛逆,但和性格內向的善生感情甚篤,內河的大膽總是讓善生感到害怕但同時又深深的吸引著他,他們在善生母親強烈反對的情況下經常偷偷的在一起玩耍,有時候內河困了累了就在善生的床上睡到快天亮的時候再回去,兩個少年就這樣駐守在純潔的友誼一直到上高中,內河沒有考上重點高中,去了離善生讀書的重點中學相反方向的城市的另一端,然而,兩個少年還是會找機會經常在一起做些出格的事情,如一起去森林而徹夜不歸讓老師和家長焦急萬分,而兩人卻跟沒事人一樣,這樣的事情很多,就這樣他們在平淡的學習生活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天地,而這些都是在內河的帶動下,善生一直都是在內河的鼓動甚或說鼓惑下做些讓他嚴厲的媽媽和老師不能容忍的事,善生的朋友只有內河,內河的朋友也只有善生。後來的一件事情改變了內河的一生,她所在的學校的一個繪畫老師是個不得志的有點才華的中年男老師,在輔導內河繪畫的時候愛上了這個活潑本不該愛的自己的學生,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及一雙兒女,後雙雙隱居在廣西某地,內河愛上男老師完全是因為自小缺失的父愛情節,因男老師也受不住良心的煎熬社會的壓力道德的譴責,在同居三個月後還是離內河而去,不辭而別。此後內河精神受到極大的打擊,住過精神病院,康復後過了長久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後來在墨脫找到了自己心靈的歸屬地,在那裡教書,把自己的知識帶進了閉塞的山村,讓那裡的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可在一次護送孩子回家的途中突遇泥石流而亡,當善生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第二次結婚了,在和荷年離婚後,善生感到無比的疲累,帶著剩下的資產回到了老家,並在老家開了家木器店,專做仿古傢具銷往海外,期間和現任妻子結婚,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又離婚,這次婚姻的失敗使善生終於明白了自己內心的孤單是用婚姻所無法彌補的,當收到內河失蹤的噩耗後毅然決定履行曾答應內河去看望她的諾言,在和慶昭從墨脫走出 雅魯藏布江峽谷後善生回到了家鄉,自此杳無音信,慶昭病癒結婚生子過平淡閑適的生活。。。。。

掩卷沉思,恍如隔世,從小說的故事情節中抽身出來也並非易事------

可以說這本書的故事情節並不十分的離奇,但這本書中所揭示的現代人的內心感受、心路歷程卻值得仔細玩味,現代都市生活中的人們似乎正缺失一種原本樸素純潔的內心情感,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環境下,人作為有思維有追求的個體該如何去走過自己平凡但又不可悲、在自己支配下良善的一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何去生活,生活的本質又是什麼?這些問題是值得深思的-------

「死亡是真相,突破虛假繁榮。它終究會讓你明白,別人怎麼看你,或者你自己如何探測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須要用一種真實的方式,度過在手指縫之間如雨水一樣無法停止下落的時間。你要知道自己將會如何生活--------」

5.拉薩、西藏、雅魯藏布江及其大峽谷,這幾個單詞用來敘述的是關於中國最隱秘地區的地域語境。一片地球上最後的秘境。「深藏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地之中。這個地名,藏語的意思是『花朵』。至今與世隔絕,不通音訊。在古時候它被稱為『白瑪崗』,意思是隱秘的蓮花聖地。大藏經《甘珠爾》稱為『佛之凈土白瑪崗,殊勝之中最殊勝』,它是被嚮往地神秘聖潔之地。」----《蓮花》安妮寶貝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很久以前地事了,自己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是在一個寒假裡路過一家圖書館時看到地它地封皮很吸引人,因為在之前曾在網上看到過關於墨脫的報道,一個中國唯一沒有通公路的地方。在我看來那裡是潔凈的地方沒有受到現代文化地沖擊,一切的一切都是原始地摸樣。亦如我所嚮往地真是與純粹。「如果不經歷艱辛的路途,如何能夠抵達美好的地方。神秘的象徵。它所發生的意義,是一種指引」。有人說眾生如同池塘中的蓮花:有的蓮花在超脫中盛開,其他蓮花則被水深深淹沒沉淪於黑暗淤泥。有些蓮花已接近於開放,它們需要更多的光明。在這本小說里,寫到不同種類生命的形態。就如同寫到不同種類的死亡,苦痛,和溫暖。他們的所向和所求,以及獲得的道路。如果任何路途必須獲得終局,那麼它應該被認作是一種順乎其道的安排。大片的花草,各種變幻植被,仰望的蒼穹,腐腥的青苔,潔凈的梔子花,霓虹般的芍葯,嫣紅的杜鵑,清新的薔薇,雪淋淋的瀑布,巍峨的高山,罪惡的天氣,神化身的天地間,無休止的嚎哭,婚姻的離異,陰森的森林,童年的垢結,坦然的心胸,割捨不了的宿命,充斥著這本書的每一個角落,那是一種精神的超脫,寥寥數字,無法概括過多的修飾,只好作罷,意境,寓意,歷程這些東西虛無縹緲,恐怕也追趕不及,還是過往的平常生活,才會同等真實。
女主人公,年輕的慶昭身患疾病,滯留在西藏,靜靜地等待死亡。她消瘦略顯駝背,肌肉僵硬,面部表情僵硬,看上去精神不振,有些衰老。但唯有一雙手有力而靈活。男主人公善生剛剛結束了在現代城市之中地追名逐利的生活,身在上流社會但思想長期被現實生活所壓抑,忙碌工作,希望能在西藏找到新的生活。他們在拉薩的一家毫不起眼地小旅館相遇了,女主人公慶昭知道了男主人公善生打算去墨脫尋訪他幼年的同學也是他至今為止唯一的朋友蘇內河。一生不斷索求愛,用以填補內心巨大的空洞,卻又不斷被愛傷害,被愛踐踏的女子。卻從不說自己痛,只是將所有的災難默默地收藏起來。一個轉身,繼續飛行。當她振動任性的翅膀撲閃經過我的面前,沒心沒肺地咧嘴大笑,彷彿一隻幼獸的笑臉,深深地刺痛著我的心。她就是蘇內河。她有著一頭烏黑亮麗的發絲,紮成長長的麻花辮子,閃電中飄盪過白色的裙子,光著腳丫,踩著破碎的浪花……
她突然轉過伸,清澈的眼睛,黝黑的皮膚,微笑著,說:善生。來。跟著我來。
生命是殘缺不全的。心靈千蒼百孔。她是母親的私生女,母親產下她後又遠走他鄉。她渴望愛,卻又不知道如何去索求愛,如何去奉獻愛。奮不顧身,如飛蛾撲火,不在乎是否會焚燒了自己。她對唯一的朋友紀善生說:以後會怎樣,我不想有計劃。我只知道,我需要行動。所有的幻覺像美麗的肥皂泡一樣破滅之後,你發現自己坐在一個黑暗的牢籠里。但是一切就是如此。人生是痛苦的。我們不需要言語。行動起來。
沒有什麼事情能夠絆倒一個追求理想的腳步。只用不斷的行走摸索,才能找到自己的天堂。
蘇內河是被這個世界遺忘的女子,她一直讓思想聽命於個性,命途多舛,母親在她出生時就消失了蹤影,了無音訊。五年之後來消息,她去了國外和一個英國男子結婚組建了家庭,同樣也結束了他顛沛流離的生活生活富足,她寄來撫養她地外匯,讓舅舅帶她去接受教育。在學校經常遭遇責備和驅逐,於是蘇內河開始了她旅遊顛簸的生活,從東亞到南亞到歐洲,又回到中國的西藏,一路的風塵僕僕,開闊了她的眼界,也豁朗了她的心膛。雖然她仍舊是動盪的,但是她始終是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最終找了一個讓自己停留的地方——墨脫,一處蓮花盛開的隱秘地方,一處脫離於塵世的蓮花之地。在那裡,她為山裡的孩子奉獻了自己的愛,也得到了村民的愛。奉獻與獲取,回歸到最自然最朴實的方式。也就是因為受到這樣行動理念的影響,慶昭不再是一個等待死亡的病人,她與紀善生一起進入墨脫,長途的跋涉,雖然艱辛卻也點燃了命運的生機。這趟旅程後,慶昭變成一個妻子,一個母親,找到了幸福的天堂。但是蘇內河在一次坍塌中消失了,可是她已經從苦難中超脫,從當初的毛毛蟲超脫成一隻蝴蝶,撲閃著美麗的翅膀飛翔在一處聖土的上空。生命,是一個過程。
亦是一場蝶變。
「 如果任何一段旅途,都是一條主動選擇或被動帶領的道路,那麼它應該還承擔著其他的寓意。是時間流轉的路途。是生命起伏的路途。是穿越人間俗世的路途。也是一條堅韌靜默而隱忍的精神實踐的路途」。 這是一條常人無法駕馭地道路,穿越它需要一種沉默堅韌,需要能夠忍受長時間在茫茫山川中行走地孤獨。
這讓我想到了獨立,想到了自己,一個從未離開過父母溫暖懷抱地孩子。在這里舉目無親,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隱忍。沒錯我是一個孩子,一個還沒有學會游泳,就被父母推向遙遠而沒有邊界的大海。我無法游動海水一次又一次地漫過我地腦袋,咸苦地海水從鼻腔灌入讓我痛苦不已。這是我又看到了《蓮花》,我想到了主人公們地堅強。「拉薩,八一鎮,派鄉,多雄拉,拉格,汗密,背崩,雅讓,墨脫,108K,80K,波密。從波密回到拉薩。總共行程兩百多公里。每天大概平均走35-40公里。……持續的大雨造成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將使峽谷中那些唯一的徒步小路因這些變動而消失。」難以行走就連唯一地小徑也有可能被泥石流吞沒,還有螞蝗區、能堵住喉嚨的劇烈的大風、寒風刺骨,陣陣狂風夾帶著雨雪,以及迷路,等等意想不到的困難。但為了那個約定他們毅然前行。
冰山雪水,陰濕綿雨,羊齒形狀的植物,一時的四季顛簸,佛畫的銘刻,夢和寓意的洗禮之後,有種莫明宿命的味道,加上聖經,知道手上的這種書,無可非議會讓自己鬱郁許久。文字始終逃脫不了精神的束縛,安妮寶貝做到的一點就是將文字和精神拉遠,但中間仍連一絲,像她書中的鋼索,在懸崖兩邊盪漾,搖搖欲墜,人走在上面,不敢下望,萬丈深淵,假如走過,便覺得沒什麼,文字就是如此,只是依託,過程重於結果。 三個人的滄桑,灰暗的經歷,都圍繞蓮花這個極少出現的詞伸展開來,安妮寶貝筆下的這些人物性格,獨特鮮明,有著大自然的純真,就像墨脫里的孩子,爍亮的眼睛空無一物,他們都淪落於社會俗氣之外,獨善其身,僻靜,百無聊賴,像是安妮寶貝寫的,一個巨大的傷口,誰都接近不了。病,生,路途,跋涉,追逐,毫無意義,除了文字就是文字,剩下點卑微。

給了你幾篇,看你喜歡哪篇啊,自己選啦。希望可以幫到你啊。

熱點內容
機器人教育怎麼樣 發布:2024-12-28 11:12:44 瀏覽:29
常州名思教育 發布:2024-12-28 11:09:58 瀏覽:597
委員英語 發布:2024-12-28 10:07:13 瀏覽:625
我眼中的教育 發布:2024-12-28 10:05:55 瀏覽:335
喀什教師 發布:2024-12-28 08:41:08 瀏覽:191
繩束縛教學 發布:2024-12-28 08:38:42 瀏覽:692
寶坻教師考試 發布:2024-12-28 07:59:31 瀏覽:329
江油職中教師 發布:2024-12-28 06:57:36 瀏覽:831
滑梯家庭教師 發布:2024-12-28 02:12:51 瀏覽:612
優化設計語文答案八上 發布:2024-12-28 02:12:51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