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關系變遷

師生關系變遷

發布時間: 2023-08-14 16:53:48

『壹』 進入初中後師生之間關系發生了哪些變化

(1)①老師由權威者變成了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學生由接受者變成了探索者內、合作者、參與者容,師生關系由不平等的關系變成了平等的關系。 ②原因有老師教育思想的轉變、平等交流的成長氛圍、學生獲取知識渠道的多元化、不斷深化的教育改革等。
(2)老師和學生都應轉變觀念,適應新型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拓寬師生交往的空間。

『貳』 新時代的師生關系是怎麼樣的八年級政冶

一、問題的提出
在教育的問題上,古往今來對師生關系有很多的探究,在西方,法國資產階級思想家、教育家盧梭等人提出了「民主」「平等」「個性自由」「個性解放」的口號。這在反對教育上壓制兒童天性和無視兒童人格的封建師生關繫上具有進步意義。德國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學生對教師必須保持一種被動狀態」的「教師中心論」,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主張「教育要把兒童當作太陽」的「兒童中心論」。
中國古代儼如家人的師生關系與西方相比,中國向來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師承關系往往維持一輩子,其中,孔子和其弟子堪稱良好師生關系的典範。孔子熱愛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學生對他既尊重敬仰,又親密無間。韓愈在《師說》中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當然,古代師生關系也受到等級制度的影響,強調師道尊嚴,教師的權威地位得以建立。所以,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學生對教師必須絕對服從,只能聽而不問,信而不疑。
隨著知識時代的到來,信息渠道的豐富多彩,教師不再是學生知識來源的唯一渠道。而且隨著學生自我意識的覺醒,維權意識的加強,個性張揚的學生,對於管理不再盲從。因此,教師的角色不再能定位為灌輸知識和道理,而是被要求幫助學生去發現、組織、管理知識和人生,引導學生而非塑造學生。在這樣的時代變遷中,為了順應變化,教師要和學生建立一種新的關系。既要效法古人優秀傳統,又要效法西方的先進理念。唯有如此,教書育人才能其樂融融。
二、師生關系的重新定位:平等、民主、和諧從古今師生關系的演變和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師生角色的傳統定位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教師是主體,具有絕對的權威,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缺乏合理批判社會現實的能力,思維易受限制,缺乏創新思維。因此,我們需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應該是平等相處、對話交流的關系,而不是誰主誰從的關系,這種關系的建立有賴於師生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應放下權威,做學生的同伴和朋友。平等、民主的作風,
不僅不會降低教師的威信,反而會使學生感到教師更親切、
可愛和可敬。
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要發生相應的變化。教學相長,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學習。教師的職責不僅在於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更在於怎樣促使學生的學習;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合作者、研究者。教師的引導是學生發展的外部支持,學生要以此作為自身發展的跳板。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唯師命是從。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始終堅持自我的發展,通過自我激勵、自覺設置學習目標、獨立進行研究,逐步成為一名真正獨立自主的思考者和學習者。平等交往中的師生之間的氣氛和諧融洽,極容易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形成一個交流溝通、資源信息共享、優勢互補的良好環境,這能極大地促進學生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更加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創造新型的師生關系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第二,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第三,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得有內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教師情感關系的重要保證。為此,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擴展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三、結語總之,建立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新型師生情感關系,使教師與學生真正達到平等、民主、和諧,並非易事。為此,需要教師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學活動和完善個性兩個方面共同努力。而這種轉變對我們的學生成長、教學質量的改善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要能夠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讓素質教育變得更加真實!
段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藝術療法,如繪畫、舞台劇、合唱等;二是運動療法,如游泳、騎馬、靜坐、按摩、蒸汽浴等;三是自然療法,如種花、種菜、自己動手洗衣做飯等,接觸大自然,以幫助孩子們遠離「舊環境」,引導他們改變自己的生活。
將互聯網和青少年的生活、人生發展任務聯系起來考慮,
中學德育以什麼樣的途徑來保證教育的實效性,是擺在我們眼前的挑戰

『叄』 師生關系在教學思維上有什麼新變化簡答題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老師只是引導者,不能包講,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肆』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角色有哪些變化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學教師觀——教師角色的轉變: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2、從猛源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3、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學教師觀——教師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作為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尊嚴和價值,不能體罰、變相體罰學生以及侮辱學生的人格,同時教師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材料中,出現老師尊重、贊賞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對待後進生依然做到不拋棄、不放棄就體現這一點。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在教學過程中,作為教悶知襪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不斷引導學生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螞激。因此在材料中,老師不斷啟發學生自覺,引導學生學習就體現這一點。

3、教師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將教學反思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材料中如果出現老師認識到自身或者是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及時向他人請教等就體現這一點。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其他教育者主要包括其他科任老師、家長、社會等各個方面,作為教師要有合作意識,促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學生成長。材料中出現教師加強與同事、家長等人之間的合作就體現這一點。

『伍』 教師和學生關系的變化

21世紀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構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系。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成為適應21世紀需要的創新人才。
傳統的教學,往往是教師認真地講,學生專注地聽,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淡薄,對教師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與掌握,冷落並忽視了學生發現與探究的過程,從而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學生僅僅是接受書本知識,學生的學習成了純粹被動接受的記憶過程。
而新型的師生關系強調教師與學生的平等與合作,特別是在新課程的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合作更為重要,因為沒有合作的教學是難以實施新課程的,或者說是無法體驗新課程理念的。教師作為學生的合作夥伴,前提是尊重學生,這就是要求教師要從講台上走下來,不僅是身體走下來,心靈更要走下來,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間去。
教師的賞識是學生走向成功的階梯。作為人師,應該學會賞識學生,做學生的賞識者。心理學認為:教師的期望會通過學生個體的認識活動,影響和改變學生的自我觀念,從而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是一種信任,一種鼓勵和一種愛,日積月累,學生就會產生力量和信心,就能自覺地實現教師所期望的目標。當然,教師的期望要適時適度。
教師幫助學生建立起適宜的期望目標,猶如在學生心頭點燃了知識大廈階梯上的一盞盞閃亮的明燈,促使他們不斷前進,不斷攀登。
教師要盡量為每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要不失時機地抓住學生的長處,予以及時的肯定表揚。在課堂上,學生精彩地回答老師的提問,或在思考基礎上提出的疑難等等,教師都要及時予以肯定。「你真行!」「這辦法妙!」等激勵性的語言,不僅樹立了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
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的自主性,重在啟發,貴在引導,妙在點 撥,巧在如何幫助學生設計正確的學習路線,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不重在教,重在引,引導學生怎麼樣去學。」當學生迷路的時候,教師不是輕易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怎樣去辨別方向;當學生登山畏懼了的時候,教師不是拖著他走,而是喚起他內在的精神動力,鼓勵他不斷向上攀登。
教學的本質在於引導,教師的發展在於反思。
大家應該認識到,教師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事業,是一份在平凡中見偉大、在奉獻中顯精神的工作。希望每位新教師以崇尚師德、培育愛心、服務教育、不斷進取為已任,在實踐中努力做到這樣五點:
一是塑造「以德治教」的師德風范。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之本,重在立德。我們培養什麼樣的人才,人才的質量如何,歸根到底在於教師,在於師德。
教師只有言行一致、誠實守信,時時、事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言談舉止皆做學生的楷模,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才能真正實現以德育人的目標,構建起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學關系。
我們每位新教師都必須著重於服務育人,在新課程改革實驗教學中,樹立現代課堂教學的全新理念,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向學生提供咨詢的服務者,服務於「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課程改革實驗大潮。
掌握較高的教學基本功素質,在平時教學實踐中熟練運用;要不斷提高組織教學內容與教育活動的能力,不斷提高文字表達能力、演講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提高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各種能力。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有著「教學者」與「學習者」的雙重身份。教師與學生融為一體,來完善自身的素質,調整自己的觀念和行為。虛心向學生學習,能夠使你原本枯竭的「精神生命」重新煥發青春。同時教師要從全面研究學生入手,關心學生所想的、了解學生所需要的、指導學生所要掌握的,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用自己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誘導學生學習的情感,把教學要求轉變為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學習中全方位提高自己。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陸』 同古代相比,現代的師生關系有什麼變化

⑴認為傳統教育是一個西教育史上的一個特定的概念 美國教育家杜威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把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為代表的教育理論稱為「傳統教育」,把自己提出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稱為「現代教育」或「進步教育」。1899年,杜威在《學校與社會》一書中,第一次使用同「現代教育」相對的傳統教育的概念。他揭露傳統教育只是單純傳授知識,在課堂上很少或根本沒有兒童的活動。 ⑵認為傳統教育的概念不能與社會歷史階段的劃分相脫離。認為與古代社會(以手工工具為主要勞動工具的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與現代社會(發機器生產為基礎的社會,它從資本主義社會開始)相對應就有古代教育和現代教育。現代教育之前的教育就傳統教育。 ⑶認為凡是適應過去的經濟政治制度、生產方式、文化體系所形成的教育觀念、方式、制度、體系,都可稱為傳統教育。傳統教育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與現代教育相對的應的概念。一般來說,對傳統教育不應給以一個固定不變的時間界說。柏拉圖的教育理論在他當時的時代,就不能稱為傳統教育理論,但與誇美紐斯的教育理論相比,柏拉圖的教育理論則是傳統教育理論。同樣,誇美紐斯的教育理論與杜威的教育理論相比,則又是傳統教育理論。資產階級教育家把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教育稱之為傳統教育。資產階級教育家杜威,又把資產階級教育家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叫做傳統教育理論。但是也不能認為凡是過去的教育,以往的教育、甚至昨天的教育,都視作是傳統教育。如果是這樣的理解,則把傳統教育變成了每天、每時、每刻都在變動、永遠不能相對確定的概念。 傳統教育並不是過時的、陳腐的教育,對傳統教育不能一概否定。傳統教育中有好的、優秀的一面,為歷史所繼承;也有過時的陳腐的一面,需要加以揚棄和改造。這是因為,現代社會是從過去的社會不斷演變發展而來的,過去的許多東西對現代來說,仍是有用的、可行的。我們需要改革的是那些不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傳統教育;對那些仍然適用、甚至是優秀的東西,則需要吸收、繼承和發揚。 傳統教育中好的方面有: ①注重傳授系統的科學知識; ②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 ③教育適應學生的年齡特徵; ④提倡班級授課制。 ⑤注意觀察、實驗,等等。 從我國當前的實際來看,傳統教育弊端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在培養目標上,只重視傳授知識,不注重發展能力,按一個模式培養學生,培養的學生唯唯諾諾,缺乏獨立思考、創造性和進取精神; ②在教學內容上,陳舊凝固,只重視縱向的知識體系,忽視知識的橫向聯系和綜合運用。 ④在教學形式上,只是課堂一個渠道,單一化、模式化,忽視因材施教和課堂外渠道; ⑤在師生關繫上,重教師作用,忽視學生的主動性,等等。 在方法論上,傳統教育是保守的、封閉的。在這種傳統教育指導下形成的思維方式,同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⑴認為現代教育是一個特定的概念,專指杜威的教育理論。現代教育提倡以兒童興趣為中心,以兒童的經驗為中心,以社會生活為中心。 ⑵認為現代教育的概念是和社會歷史階段的劃分相一致的。認為與古代社會(以手工工具為主要勞動工具的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與現代社會(發機器生產為基礎的社會,它從資本主義社會開始)相對應就有古代教育和現代教育。認為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徵是由現代生產決定的。 ⑶認為現代教育是與傳統教育相對應的概念。

熱點內容
現代女尊師生1v1男生子 發布:2025-01-14 04:25:16 瀏覽:395
初中班主任怎麼 發布:2025-01-14 02:48:17 瀏覽:246
小學數學答案大全 發布:2025-01-14 02:03:07 瀏覽:40
小嶋老師蛋糕 發布:2025-01-14 01:29:31 瀏覽:10
四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 發布:2025-01-14 01:19:01 瀏覽:412
金酒多少 發布:2025-01-14 01:08:59 瀏覽:863
英語中考滿分作文 發布:2025-01-14 00:48:34 瀏覽:838
初二數學分式視頻 發布:2025-01-14 00:43:19 瀏覽:934
無線列印機如何連接 發布:2025-01-14 00:38:50 瀏覽:261
黃渤班主任 發布:2025-01-14 00:37:59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