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惡師德觀後感
教師職業具有主體性和示範性的特點,因而在師生交往中教師的道德力量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正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者的崇高道德品質是教育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然而,什麼樣的道德規范能夠對教師的職業精神產生良好而有效的引領作用,教師又需要怎樣的職業道德規范呢?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是職業的
道德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由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三部分構成。作為職業道德的教師道德規范,既不同於社會公德,也不同於家庭美德。誠然,社會公德作為人們共同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善惡標准和觀念,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價值來源;家庭美德也是教師在家庭環境中作為家庭成員應該努力踐行的道德規范。但教師職業道德的職業性特點是顯而易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更加突出諸如關愛學生、面向全體、尊重個性、平等民主、教育責任等內容,突出教師工作的環境特點、教師職業的勞動特點和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在強調教師與社會、家庭合作的同時,也應維護教師的職業地位和尊嚴。比如,196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書》對師德的建議就有這樣一句表述:教師要盡一切可能與家長密切合作,但也不能在教師專業職責等方面受到家長不公正和不應有的干涉。可以說,只有當教師的職業特點受到尊重和不被干涉時,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才可能被廣大教師真正認同和接受,才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應有的作用。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職業性應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彰顯教師職業的特點,使之既有別於社會公德,又區別於其他職業道德,富有教師職業特色;二是對教師職業特點的尊重,維護教師職業的權益和尊嚴。彰顯教師的職業性質,尊重教師的職業特點,應成為制訂(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一條重要原則。
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是道德的
職業道德規范不是法律,而是一種行業內部的職業要求和約定。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有著不同的內涵和效用。首先,法律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一般要求權利義務對等,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而道德一般只規定了義務,並不要求對等的權利。比如說,面對一個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義務,卻未賦予你向其索要報酬的權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報酬往往被視為不道德。其次,法律規范具有強制性,而道德規范更多的是通過大家的認同而得到遵守,違反法律規范要追究法律責任,而違反道德規范主要是通過輿論譴責和自我反省來解決問題。第三,從深度上看,如果沒有違法行為存在,法律並不懲罰主觀過錯本身,而道德不僅調整人們的外部行為,還調整人們的動機和內心活動,它要求人們根據高尚的意圖而行為,要求人們為了善而去追求善。因此我們說,法律是一個行業、社會正常運作和發展的最低要求,是公民行為的底線,而道德是我們追求和景仰的東西,是人性的制高點。
教師職業道德的道德屬性,決定了它對教師職業操守提出的要求不能像《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那樣,僅僅規范教育者最基本的行為,而應該對教師提出更高的思想要求和更具體的行為准則,使之成為引領教師職業精神發展的航標和燈塔,成為促進教師育人實踐和專業發展的行動指南。但同時,這些准則也應該是引導的而不是強制的,是廣大教師認同並願意積極踐行的,是每一位教師經過努力都能做得到的。否則,無論那道德多麼高尚和令人景仰,也無法轉化為大多數教師的現實行為,終究會失去其引領教師職業精神發展的功效,失去它應有的美好價值和意義。
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是人性的
道德終究是人的范疇的東西。沒有或不顧人性的道德,必將是神化的道德或獸化的道德。人性最基本的內涵當然是人的生存、尊嚴、自由、親情和名譽等需求傾向。正如法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所說:人性的首要法則,是要維護自身的生存。當然,人因珍愛自己的生命而珍愛他人的生命,因自己要生存而必須讓別人能生存。道德規范的人性化,是既要關照他人的生存、尊嚴和自由,也要關照自己的生存、尊嚴和自由。倘若僅僅要求關照他人的生存和尊嚴,而不顧規范對象自身的生存和尊嚴,那也許顯得十分無私和崇高,但也必將導致無效和僅僅是崇高。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操。事實上,教師固然不是一般的職業,應該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但同時教師本身就是人類的一員,而不是獨立於人類之外的神,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能把教師推向神壇。比較世界各國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給我們的啟示之一,就是應從高尚走向樸素,從只關注教師對他人的尊重,同時也關注教師本人的自由、尊嚴和權益,讓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更加符合人性,符合人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比如1952年日本教師聯合大會正式通過的《教師倫理綱領》就有這樣兩條內容:教師不容許自身的自由遭受侵犯,教師要維護生活權益。
我國新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徵求意見時,在網路上遇到了教師們較多的抵觸甚至反感。有網友曾經這樣說:教師應該付出很多,包括青春,汗水,甚至有時候是生命,但教師也是人,和凡人一樣的人,所以教師也需要理解,需要社會的關愛和尊重。必須承認,這種抵觸和反感是人性自然的正常的反應,他們的訴求也是對他們需要什麼樣的道德規范的理性的表達。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只有富有人性,才能得到認同,只有得到認同,才能變成廣大教師自覺的職業行為。
四、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是具體的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師德規范既要有理想性,又要有現實性,既要有引領性,又要有具體可操作性。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出台的師德評價標准等,就是試圖從操作層面尋找或擴大師德規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相比較而言,目前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還處在較為宏觀和缺乏層次性的階段,而西方國家早就開始注重區分師德規范的不同層次,對教師整體與個體提出了層次不同和較為具體的職業道德要求。比如,全美教育協會1975年修訂的《教育專業倫理規范》大體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師德理想,二是師德原則,三是師德規則,這是從高到低三個不同層次的道德要求。其中,師德理想提出:相信每一個人的價值和尊嚴,追求真理,力爭卓越,培養民主信念。這是對教師提出的最高要求,它指明了教師應當努力的方向。而在師德規則中,規范從對待學生和對待自己的專業兩個方面提出了十多條具體的要求,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
師德規范不應該僅僅有空洞的師德理想,而應該包括具體的行為規則,它可以直接制約教師個人的從教行為和教師群體的道德修養。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在強調人民教師崇高的職業理想和追求的同時,緊密結合教書育人的崗位工作實際,提出更為具體的、針對性更強的、多層次的要求,以充分發揮師德規范不同層次要求的不同功能作用,如理想發揮激勵作用,原則發揮指導作用,規則發揮約束作用等。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引領教師的道德發展和專業成長,才能更好地建設與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相適應的教師隊伍
2. 教師職業道德既是一種行為規范,又是一種文化現象嗎
教師職業具有主體性和示範性的特點,因而在師生交往中教師的道德力量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正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者的崇高道德品質是教育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然而,什麼樣的道德規范能夠對教師的職業精神產生良好而有效的引領作用,教師又需要怎樣的職業道德規范呢?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是職業的
道德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由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三部分構成。作為職業道德的教師道德規范,既不同於社會公德,也不同於家庭美德。誠然,社會公德作為人們共同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善惡標准和觀念,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價值來源;家庭美德也是教師在家庭環境中作為家庭成員應該努力踐行的道德規范。但教師職業道德的職業性特點是顯而易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更加突出諸如關愛學生、面向全體、尊重個性、平等民主、教育責任等內容,突出教師工作的環境特點、教師職業的勞動特點和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在強調教師與社會、家庭合作的同時,也應維護教師的職業地位和尊嚴。比如,196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書》對師德的建議就有這樣一句表述:教師要盡一切可能與家長密切合作,但也不能在教師專業職責等方面受到家長不公正和不應有的干涉。可以說,只有當教師的職業特點受到尊重和不被干涉時,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才可能被廣大教師真正認同和接受,才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應有的作用。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職業性應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彰顯教師職業的特點,使之既有別於社會公德,又區別於其他職業道德,富有教師職業特色;二是對教師職業特點的尊重,維護教師職業的權益和尊嚴。彰顯教師的職業性質,尊重教師的職業特點,應成為制訂(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一條重要原則。
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是道德的
職業道德規范不是法律,而是一種行業內部的職業要求和約定。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有著不同的內涵和效用。首先,法律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一般要求權利義務對等,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而道德一般只規定了義務,並不要求對等的權利。比如說,面對一個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義務,卻未賦予你向其索要報酬的權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報酬往往被視為不道德。其次,法律規范具有強制性,而道德規范更多的是通過大家的認同而得到遵守,違反法律規范要追究法律責任,而違反道德規范主要是通過輿論譴責和自我反省來解決問題。第三,從深度上看,如果沒有違法行為存在,法律並不懲罰主觀過錯本身,而道德不僅調整人們的外部行為,還調整人們的動機和內心活動,它要求人們根據高尚的意圖而行為,要求人們為了善而去追求善。因此我們說,法律是一個行業、社會正常運作和發展的最低要求,是公民行為的底線,而道德是我們追求和景仰的東西,是人性的制高點。
教師職業道德的道德屬性,決定了它對教師職業操守提出的要求不能像《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那樣,僅僅規范教育者最基本的行為,而應該對教師提出更高的思想要求和更具體的行為准則,使之成為引領教師職業精神發展的航標和燈塔,成為促進教師育人實踐和專業發展的行動指南。但同時,這些准則也應該是引導的而不是強制的,是廣大教師認同並願意積極踐行的,是每一位教師經過努力都能做得到的。否則,無論那道德多麼高尚和令人景仰,也無法轉化為大多數教師的現實行為,終究會失去其引領教師職業精神發展的,失去它應有的美好價值和意義。
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是人性的
道德終究是人的范疇的東西。沒有或不顧人性的道德,必將是神化的道德或獸化的道德。人性最基本的內涵當然是人的生存、尊嚴、自由、親情和名譽等需求傾向。正如法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所說:人性的首要法則,是要維護自身的生存。當然,人因珍愛自己的生命而珍愛他人的生命,因自己要生存而必須讓別人能生存。道德規范的人性化,是既要關照他人的生存、尊嚴和自由,也要關照自己的生存、尊嚴和自由。倘若僅僅要求關照他人的生存和尊嚴,而不顧規范對象自身的生存和尊嚴,那也許顯得十分無私和崇高,但也必將導致無效和僅僅是崇高。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操。事實上,教師固然不是一般的職業,應該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但同時教師本身就是人類的一員,而不是獨立於人類之外的神,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能把教師推向神壇。比較世界各國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給我們的啟示之一,就是應從高尚走向樸素,從只關注教師對他人的尊重,同時也關注教師本人的自由、尊嚴和權益,讓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更加符合人性,符合人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比如1952年日本教師聯合大會正式通過的《教師倫理綱領》就有這樣兩條內容:教師不容許自身的自由遭受侵犯,教師要維護生活權益。
我國新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徵求意見時,在網路上遇到了教師們較多的抵觸甚至反感。有網友曾經這樣說:教師應該付出很多,包括青春,汗水,甚至有時候是生命,但教師也是人,和凡人一樣的人,所以教師也需要理解,需要社會的關愛和尊重。必須承認,這種抵觸和反感是人性自然的正常的反應,他們的訴求也是對他們需要什麼樣的道德規范的理性的表達。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只有富有人性,才能得到認同,只有得到認同,才能變成廣大教師自覺的職業行為。
四、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是具體的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師德規范既要有理想性,又要有現實性,既要有引領性,又要有具體可操作性。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出台的師德評價標准等,就是試圖從操作層面尋找或擴大師德規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相比較而言,目前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還處在較為宏觀和缺乏層次性的階段,而西方國家早就開始注重區分師德規范的不同層次,對教師整體與個體提出了層次不同和較為具體的職業道德要求。比如,全美教育協會1975年修訂的《教育專業倫理規范》大體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師德理想,二是師德原則,三是師德規則,這是從高到低三個不同層次的道德要求。其中,師德理想提出:相信每一個人的價值和尊嚴,追求真理,力爭卓越,培養民主信念。這是對教師提出的最高要求,它指明了教師應當努力的方向。而在師德規則中,規范從對待學生和對待自己的專業兩個方面提出了十多條具體的要求,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
師德規范不應該僅僅有空洞的師德理想,而應該包括具體的行為規則,它可以直接制約教師個人的從教行為和教師群體的道德修養。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在強調人民教師崇高的職業理想和追求的同時,緊密結合教書育人的崗位工作實際,提出更為具體的、針對性更強的、多層次的要求,以充分發揮師德規范不同層次要求的不同功能作用,如理想發揮激勵作用,原則發揮指導作用,規則發揮約束作用等。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引領教師的道德發展和專業成長,才能更好地建設與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相適應的教師隊伍
3. 師德師風建設討論交流發言稿
師德師風建設討論交流發言稿(精選6篇)
在當下社會,能夠利用到發言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發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准備工作。那要怎麼寫好發言稿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師德師風建設討論交流發言稿(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師德師風建設討論交流發言稿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下午好。我叫盧建剛,來自羅溪中心小學。十分幸運能參加青年教師成長論壇活動。
十多年教育經歷,並不像書里說的那多偉大、那麼崇高,一切都是平淡無奇。所以,我的教育信條是:「在平淡而真實的環境中教學,在單純而快樂的氛圍里成長。」
作為人師,我用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在兒時的印象中,老師是完美的化身,是最值得信賴、最受尊敬的人;現在當了老師,我自然要學習上、生活上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實際行動無聲地教育學生:守時間、論公德、講文明、比誠信。
作為引路人,我以賞識教育激勵學生
人性中最根本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只有賞識學生,才能架起師生之間的情感橋梁,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
記得我還在村小工作的時候,班裡有一名學生叫侯強飛,人高馬大,可就是不想學習,大家也不愛搭理他。我利用慶祝「六一」文娛演出的機會,讓他在《讓座》節目中擔任最顯眼的角色——司機。嘿!你還別說,這司機,他當得有模有樣的,特別神氣,給所有的老師和同學一次震撼。我想,這次活動,可能是他小學生涯中感觸最深的一次。或許,在他的腦海中,永遠都不會忘記這激動的一幕,也或許,這會成為他走向成功的起點。
也正是在這樣的激勵下,吳菁同學被評為江蘇省「十佳百星好少年」,周佳的作文在市報刊上發表,佳玉佳麗兩姐妹在省市青少年繪畫比賽中屢屢獲獎,多位學生在市電腦製作比賽中榜上有名。
作為益友,我以點滴行動幫助學生
要當學生的良師益友,就要以心換心。幫助學生不是作秀,它源於點滴生活。歲月流逝,跟學生的一幕幕,我已漸漸淡忘了;然而,孩子們的心聲則常常在我耳邊響起:「老師,我犯錯後,你總是一次又一次地給我機會,因此同學們都說你偏心」、「老師,我爸爸走了,每天放學後,是你還在教室幫我補落下的課」、「老師,我開學初沒有好好做作業,被媽媽撕掉的課本,是你幫我重新裝訂好的」」這些雖然是只言片語,可在我心中,卻是不竭的動力!我很欣慰,孩子們都開始懂我了。
師德師風建設討論交流發言稿2
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系著學生素質的培養。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走上三尺講台,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台,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和文化品味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師的自我修養!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師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學生。我們教師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學習,加強修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呼喚,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高尚的師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書,對學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遠的。
首先,教師要為人師表,既要注重言教,又要注重身教,特別要注重身教。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和崇高的位置。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著熏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後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的起作用。所以,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
其次,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應該做到,凡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因此,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
最後,師德的核心問題就是「愛」。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師愛是消除師生之間情感障礙的保證;師愛是培養師生情,使之成為「知心朋友」的橋梁;師愛是轉變後進生,使他們良好發展的靈丹妙葯。冰心說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而我要說,有了愛才有教育的一切,愛是教育的靈魂,是生命的甘霖,是人性的基石,是道德的起點。那麼我們必須用愛澆灌,為愛盛放,奉獻自己的愛心,呵護學生的成長。離開感情層面,不能鑄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首先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愛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系,變成了「我們」的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愛生是衡量一個教師師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要多和他們談心,幫助他們查找「後進」的原因,真正做到對症下葯。在學習上和生活細節上關心他們。「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在教育的神聖殿堂耕耘多年,我逐漸懂得: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教育要從愛開始。要做好一名人民教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愛得專心致志,愛得大公無私,讓愛撒向每一個角落,讓每一朵花都淋浴陽光。
師德師風建設討論交流發言稿3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像春蠶般吐盡最後一線絲才肯歇息;他們像蠟燭一樣默默的燃燒自己,直到流盡最後一滴眼淚才肯熄滅。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偉績,也沒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他們清貧質朴,他們默默奉獻;他們真誠付出,他們不求回報。他們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他們是誰?他們就是咱們可敬可愛的老師!我很幸運自己也是這支無私奉獻隊伍中的一員!
從教以來,我一直用自己的熱情深深愛著我的事業,愛著我的學生,愛著我的學校!
我1996年畢業於襄樊師范,畢業時還是個不滿18歲是黃毛丫頭,這一晃已經是13個年頭了,回首這13年的教學生涯,心中不免感慨萬千。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天空中沒有鳥的痕跡,但你已經飛過。」我不是個喜歡張揚的人,更不是個好大喜功的人,但我自信作為一名教師,我無愧於這一光輝職業!
對待學生,我有親人般的關切。記得2000年做班主任的時候,班上有兩個特殊的學生。一個是何家坪的叫李小璐的女孩,家境貧寒,父親剛出獄不久,母親也早在她父親入獄後不久遠嫁他處,音訊全無。兄妹三人靠奶奶生活。她很想繼續學習,但是因為家庭目前的狀況,只能選擇退學。了解到這一情況,我發動全班同學給她捐錢,並且自己每月給她50塊的生活費,平時還及時給她買作業本,筆等,一直到沒有再給她代課。還有一位是大埠口的叫陳進的男孩子,被檢查出有腎炎。她母親告訴我說孩子不能吃豬油,不能吃咸東西,還得天天喝中葯,拜託我多照應點。我二話沒說,承擔起為他熬葯的責任,有時還專門上街為他買菜做點好吃的。她母親對我感激不已,直到現在,每年還來我家坐坐,說孩子能在中學堅持讀完初中,全靠我照顧的周到。其實,這些都算不了什麼,不是嗎?為了學生,老師付出再多也值得!
對待教學,我有火一樣的熱情。做老師,曾是我的夢想,做個優秀的語文教師,更是我的不懈追求。受小學、初中語文老師的影響,我對語文有著濃厚的興趣。說到這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初中語文老師郭老師,是他,激勵著我去探索語文的奧秘,讓我品嘗到語文帶給我的快樂。再次,我借這個機會,向郭老師真誠的說聲:「謝謝!沒有你的耐心教育和引導,就沒有今天的我!」我一直認為語文老師是最淵博,最偉大的,所以畢業後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做語文老師。我一直深愛著我的職業。2000年,我的腿由於不明原因做了手術,手術時,我還在帶班主任,我沒向學校請一天假,是選在十一長假做的,為的是不耽誤教學。這條腿直到現在如果站立時間過長,仍然不能忍受,有時候太難受,我就找個椅子坐一會再接著講。但是我從來向學校叫過困難,提過要求。學校只要需要我做什麼,從來都是義無反顧的去做,這些辛勞換來的是令人欣慰的成績,我所帶的班級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什麼支撐我這樣做?是我對教學火一樣的熱情啊!
對待業務,我有滴水穿石的執著。多年來,我一直不斷的學習,鑽研教學,虛心求教,歸納總結,不斷的完善自己。2000年參加普通話測試,我取得了89.5的好成績,而後,有多次在縣、市、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我的論文《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到什麼山唱什麼歌》、《愛是謊言澆灌的鮮花》等一系列文章在《初中生天地》上發表。還有課件《秋天》、《仿寫》等獲市教育局主辦的課件比賽一等獎。還有其他一些論文獲縣市的獎勵。正是這些不懈的努力和執著的追求,讓我的業務更加精湛,讓我的教學的生涯中越走越有信心!
其實,細細想起來,是生活改變了我,是職業磨礪了我,這十幾年的教學生涯,讓我從一個不諳世事的黃毛丫頭變成了一個理智、成熟,並不斷完善的優秀教師。我想說:「我無愧我的職業,我無愧於我的青春!」
師德師風建設討論交流發言稿4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大會安排我為代表作大會發言,感到萬分榮幸,我發言的題目是《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師德建設大討論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教育發展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本。教師是落實以德治國方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生力軍。歷史賦予我們教師神聖的職責。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教師的責任更加重大了,師德要求更加規范了,教書能人的標准更高了。加強師德建設,是改進教風帶動學風的迫切需要。教師的教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
我們從上班的第一天起,就已經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神聖使命,愛崗敬業,關心熱愛學生,教書育人。我們身邊的姜南老師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形象。他是我小學四年級的代理班主任,從我認識他那時候起,他的思想和言行就影響著我和我的同學們,在那個時候他就被我們向陽村的學生和家長所認可。直到現在,他還是一如既往,不管家裡發生什麼事,他都把學校的事放在首位,把他音樂班的學生們放在首位。正是他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被評為凌海市的師德標兵。雖說我們不具備金錢的富有,但我們精神上是充實的。我們是春天播撒種子的人,我們心中有著秋收的期盼;有誰能像我們一樣,天天面對的是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一雙雙晶瑩的眼睛,一顆顆透明的心,一個個青春的夢?!有誰能像我們一樣,一舉手,一投足,一絲美麗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切的話語,就能撥動一根根美妙的心弦,就能帶給他們無限的歡樂?!的確我們並不富有,但同時我們是充實的。
各位老師,只要我們能提高認識,積極參與到師徳大討論中來。就一定會在師德建設中結出豐碩成果。
師德師風建設討論交流發言稿5
各位評委:
上午好!
在師范求學時,老師告訴我,作為未來的一名老師需要終生銘記的一句話-——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我第一次接受師德的訓誡。懵懂中似乎明了老師應努力做到「身正」,應有高於一般人的品德修養和境界。
後來,走上了工作崗位,踏上了神聖的三尺講壇,開始了自己的執教生涯,周遭的人給了我更多的關於師德的詮釋和教誨,我便也從中獲得了更多的認識和理解:
領導告訴我,師德就是工作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同事告訴我,師德就是融洽和睦,互幫互助;
一屆一屆的親若朋友,宛若親人的學生用他們的一言一行,用他們的是是非非、評評論論,用他們在與你交往中的點點滴滴、一情一感中也在告訴我,師德就是真誠相待,公平視之,用愛心、細心、耐心拉近距離,指引方向,召喚迷途的羔羊,喚醒沉睡的幼芽。
古人雲: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
而現在,經歷了太多太多與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同事、與社會中諸般人的交往;閱讀了太多太多有關教育、有關教學、有關教師、有關師德的報刊雜志、論述著作;又思索了太多太多關於學科教學、學科教育、職業願景、動力、職責、操守等等。在這太多太多的經歷、太多太多的閱讀、太多太多的思索中,讓我對教師、對師德也有了更深入的、更進一層的體會和理解。
師德,她從苦苦構想執教思路,終有所得的欣喜中款款走來,帶著疲勞卻一襲芳香,醉人!
師德,她從課堂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灑脫中款款走來,痴迷於課堂的高效教學的追尋,快意!
師德,她從課下和學生促膝談心、釋疑解惑、坦誠相待、傾心相助之中款款走來,帶著點點滴滴情感的積淀,誘人!
師德,她融進了教育教學的點點滴滴之中,她體現於為師之人的方方面面。
師德,她宛若《詩經》中情感的追尋,體現的是一種純潔的神聖!
師德,她宛若《離騷》中屈原的一聲長嘆,指引的是一種理想的情懷!
師德,她宛若《史記》中司馬遷的堅守,告訴我拉的是一種擔當與承受!
其實,她更像標點中的省略號,需要我們用一腔熱情、一片丹心、一生的辛勞、永恆的執著、堅定的信念、不懈的追尋、實際的踐行來填充這座人生的、為師的豐碑;來演繹、詮釋這場自我的、為師的角逐!
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建設討論交流發言稿6
同志們:
今天召開這次專題會議,主要任務是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在3月31日召開的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市委、市政府印發了《保定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市領導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取得的成績,同時針對當前個別地方、個別教師在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要求。為貫徹好我市《教育規劃綱要》和市領導的講話精神,市教育局及時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並專題召開這次大規模的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各縣(市、區)教育局和學校也要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強師德、促師風,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為促進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奠定基礎。下面,我就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師德師風建設至關重要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建設教育強市,實現「兩基本、一進入」的宏偉目標,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社會各界的支持,但根本依靠是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近幾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教育系統始終將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務來抓,取得了一定成績。《中國教育報》曾以「一把尺子量師德」為題,對我市的師德建設進行了報道。全市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總結起來,做到了「兩加強、兩推進、一提高」。「兩加強」,即加強了教師培訓,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全面提高了教師業務素質。加強了師德考核,創新完善了師德評價體系和機制,規范教師師德檔案,將師德考核作為教師績效考核、聘任、評優的重要依據,教師履職盡責、愛崗愛生的意識普遍增強。「兩推進」,即推進民主評議中小學活動。形成了學生評教師、教師評班子、社會評學校的評議機制,教育行風、教風、學風明顯加強,社會認可度明顯提升;推進廉政文化進校園活動,將廉政文化建設融入到辦學理念、學校管理、課堂教學、學生活動等環節,校風、教風、學風有新改善。「一提高」,即提高了廣大教師創先爭優的意識。通過奪旗摘星活動,激發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形成了為人師表、甘於奉獻、開拓創新的師風,樹立了教育良好形象。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不足:一是個別教育幹部和教師還沒有全身心投入到學校管理和教學工作之中。個別校長,沾染了社會上的不良習氣,熱衷於跑關系、結圈子,拉拉扯扯、吃請收禮,工作簡單,民主意識差,說話辦事非常「牛氣」,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個別教師誘導學生送禮送卡,敗壞了教師形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認真研究教育教學方法,照本宣科,體罰侮辱學生,歧視落後生,面對當前新課改的要求,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屍位素餐。二是有償家教有所抬頭。有些教師受利益驅動,熱衷於搞有償家教,課上無精打采,課外精神十足;甚至個別教師課上故意講的少,課外再講全,吸引學生跟其補課,嚴重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有償家教現象總的看是市區比縣里多、城鎮比農村多,有些教師一門心思向城鎮和市區流動,和做家教謀利益有一定關系,對此,我們要引起高度重視,絕不能因有償家教破壞教師隊伍的良好形象。三是違規征訂教輔材料有所顯露。國家三令五申不允許組織學生統一購買教輔材料,但有些學校和任課教師,挖空心思在教輔材料上下工夫。不準統一購買,就採取指定書目和書商的辦法,引導學生購買教輔資料,與不法書商相勾結,收取回扣。四是個別學校、幼兒園違規辦班。通過辦「特色班」、「提高班」變相收費,加重了學生家長的負擔,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以上這些問題,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高低,事關黨的教育方針的落實,事關全面素質教育的推進,事關全市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成敗。今年是貫徹落實我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十二五」教育規劃的開啟之年,全市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任務非常繁重,我們要凝聚教育系統全部力量,聚精會神謀發展,一心一意幹事業;決不允許個別教育幹部、教師的不良行為影響全市教育發展的大好局面,我們要下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打造高素質的幹部、教師隊伍,為實現教育跨越發展築牢基礎。
二、突出重點,切實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工作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針對師德師風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堅持正面教育引導和查處違規行為「兩手抓」。總體要求是:突出「一個主題」,即做人民滿意的教師;加強「兩德、兩風」,即政德師德、行風師風;落實「兩規范一治理」,即規范教育幹部從政行為、規范教師執教行為、處理違規違紀行為。重點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夯實政德師德建設基礎
思想認識是一切行動的指南,行為上出現問題,根本是思想認識上出了問題。要始終不渝地抓教育幹部、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廣大幹部教師在思想認識上築牢抵禦不良風氣影響的防線,把思想認識、工作熱情統一到全市教育改革發展上來,統一到推進區域教育發展上來,統一到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水平上來。
1、強政德,促行風。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局長、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各級教育行政幹部負有指導、監管之責。廣大教育幹部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一定要加強黨性黨風黨紀學習教育,認真學習貫徹「十個嚴禁」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通過分析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等活動,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做教師的表率,用勤政廉政的實際行動,感染教師,帶領廣大教師投身到教育改革和教書育人的實踐中。積極營造「風清氣正、務實高效」的教育行風,用一流的班子、一流的事業、一流的業績回報社會、回報人民。
2、強師德,促師風。「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舉手之間,有善惡美醜;點滴之中,有是非榮辱;其一言一行,都將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要通過骨幹教師培訓、網路培訓、校本培訓等渠道,加大師德教育力度;要通過師德徵文、論壇、報告會等形式,豐富師德建設內容;探索師德建設的新途徑,不斷提高全市師德建設水平。廣大教師一定要做志存高遠之人、誠實守信之人、勇於負責之人、正直廉政之人、樂於奉獻之人。要忍得住寂寞,遠離庸俗、遠離浮躁、遠離奢侈,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要積極探索新課程體系下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向教改要成績、向課堂要效率,真正做為人師表、關愛學生、嚴謹篤學、自尊自勵、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二)規范教師職業行為,營造教育書人的良好環境
師德師風問題雖然發生在個別教師身上,但是其危害極大,不僅敗壞了教師本人的聲譽,也影響了周圍教師安心教學、努力工作的積極性,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全市廣大教師的形象,這如同「毒瘤」一樣,如不及時整治,直接影響到全市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一定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治理。
1、禁止公辦中小學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市教育局多次發文,對禁止有償家教工作進行布置,收到了明顯成效,但個別教師陽奉陰為,時停時續,抓得不緊,管得不嚴,就暗自進行有償家教活動。對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出重拳,用重典」,堅決扼制不良風氣,嚴格落實「六個嚴禁」:一是嚴禁任何學校或個人將學校場地、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租借給社會力量辦學機構從事中小學有償家教。二是嚴禁學校參與有償家教的宣傳、組織活動,公辦中小學校不得以和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合作的形式,組織學生利用節假日、雙休日進行收費補課。三是嚴禁在職在崗教師利用寒暑假、節日、雙休日及其它課余時間從事有償家教活動和利用職務之便,強迫、動員、暗示學生接受各種形式的有償家教,參加各種形式的補習班、培訓班。四是嚴禁公辦中小學教師參與社會力量辦學機構或其他個人組織的面向中小學生的有償補課。五是嚴禁公辦中小學教師利用補課的形式講新課及「課上不講課下講」的行為。六是嚴禁各級教研人員從事有償家教。
2、嚴禁有償家教,校長是校內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各位校長要切實負起責任,對教師要講明規定,要敢揭短、不護短。對本校教師從事有償家教查實的,初次由校長對其進行試勉談話,責令其寫出書面檢查,退回違規所得,校內通報批評、取消當年評先評模和職務晉升資格,並由學校對其年終師德考核定為不合格,記錄於本人師德考核檔案;二次由上級行政主管部門予以通報批評,降一級職務聘任並取消三年內職務晉升資格;三次予以全市教育系統內通報批評,調離原工作崗位。並根據以上情況,視情節輕重扣除當年績效工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直接調離原工作崗位,並給予嚴肅處理。
;4. 醫生素質怎麼提高教師職業道德如何規范
醫生怎麼提高素質?
恪 守 醫 德
「何謂醫德,我的體會是在青年外科醫師的成長過程中存在著如何正確處理一系列的關系和矛盾,如工作和學習,病人和醫生,個人與集體,誠實與虛假,上下級之間,同級之間等。概括來說就是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克服利己主義,正確處理業務和政治、公與私的關系問題」[2]。盡管時代在進步,但其內涵沒有變,尤其商業氣息濃郁之今天,更需強化。醫德所及范圍較廣,前提是技術過硬,才能使服務好落到實處。核心是「實行人道主義」,內涵是「想方設法治好病」,實質是「醫生的責任和義務」。某年輕醫生做一手術,術後切口哆開,和其談起要汲取教訓,回答令人吃驚:「我沒收病人的紅包」,不收紅包是理由嗎?足見德行的重要,技術精湛和醫風品德相輔相成。首先要深刻理解醫德原則、堅持職業操守,基本要求是品德端正、作風正派。從走出校門穿上白大衣那一刻,就要認清自己的職責:「我唯一的目的是為病家謀幸福」(西醫之父希波克拉底語)。而選擇了外科醫生這一職業,便註定要堅守這一永恆的信念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中國膽道外科奠基人黃志強院士在一次會議上介紹自己非常簡單:「我是一名外科醫生」,職業的神聖感溢於言表。從事著陽光下最神聖的職業,這需要高尚的情操和思想境界為保證,便意味著要默默耕耘,辛勤勞作,意味著終身學習,奮斗不息,更意味著要竭盡全力解除病痛,維護醫學的聖潔與榮譽。當今社會,時境變遷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物慾橫流,極少數人信仰迷惘,經濟浪潮沖擊到各個領域和層面。滌盪思想,凈化心靈應為欲成大醫者心性之使然。優秀的外科醫生一定要淡化商業意識,強化職業特需,畢竟這個職業意味要無償付出很多,沒有發自內心的熱愛和超強的毅力是難以為繼的,何況,找你看病,對你信任是最大的尊重。不能因為經濟利益的驅使而置醫療原則於不顧;必須能忍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堅守信念和理想,不圖索取,不求回報,不應有職業優越感,不能將職業做為謀生技術,更不能當做生財之道,它只能是我們為人民服務的手段。需知手術刀凝聚著多少人生的希望和渴盼,性命相托之中維系著多少家庭的悲歡與離合,乃至社會的穩定及發展。患者把最寶貴的生命託付給外科醫生,我們應意識到手術刀這沉甸甸的份量和治病救人這一職業的崇高神聖,要慎之又慎,誠如著名醫學家張孝騫所言「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謙虛謹慎也是良好醫德的表現,而醫德也是衡量醫生水平的標志之一。美國第72屆東南外科學會主席Copeland說:「我的人生哲學也代表我最初的職業選擇,當一個人的生命掌握在你的手中,是一件榮幸的事;而更榮幸的是,你能成為承擔此重任人員中的一個重要角色」[4]。作為醫學生和年輕的醫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根基立正,方可成參天大樹。腳踏實地,謙虛做人,務實做事,培養良好的從醫素質,因為素質無法引進,特別是綜合素質,否則不僅日後難成大器,還將影響醫療團隊中健康氛圍的形成、影響整體醫療質量以及學科學術水平的整體提高。
2.厚 重 的 人 文 修 養
長期以來,由於過分強調職業中的技術因素,而忽略了職業中的人文修養,人們不能不遺憾地看到,極少數醫生缺乏基本的素質、修養和基本禮儀,難以與患者有效溝通,導致醫患關系緊張,這是引發醫療糾紛重要的潛在因素;少數醫生盡管學歷職稱較高或技術精湛,卻門庭冷落,不能不說是一種寶貴資源的無形浪費。善意如何被接受,真誠如何被理解,技術如何得以有效地實施,真正服務好病人,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實質,這都要求醫生要有厚重的人文修養。病人一方面作為自然人,另一方面他又具有社會屬性,在一定的社會中生活,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習俗、對人生持有的態度等都將對其健康觀念和價值取向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由此決定了外科醫生縱向上不但必須掌握深厚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橫向上還要通曉更為廣泛的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及人文知識,包括道德、倫理、心理和社會學等。一個具備人文修養、人性豐滿的外科醫生會正確理解病人的身份,會正確對待自己的角色,懂得如何與病人溝通,懂得如何與同事相處,繼而形成一種融洽、愉快、健康的工作氛圍,真正充滿人性的人文關愛才會相伴在病人周圍,醫患矛盾、醫療糾紛隨之也會減少;醫患之間從陌生到相識相知,從不理解到相互信任與合作。除了業務外,還要掌握好服務的藝術性,講究溝通的技巧和語言的藝術,並兼顧服務對象對醫學的理解程度,平等而不是歧視,坦誠而不是虛假,同情而不是憐憫。從這個意義上講心與心的溝通是潤滑劑,可消除抵觸和摩擦;是靈丹妙葯,可包治身與心的頑痾。
與同事相處,既要體貼理解下級醫生的辛苦,又要給予正確的引導,這是上級醫生的責任;既要尊重並執行上級醫生的意見,又要客觀地予以提醒,這是下級醫生的義務。外科工作需要團隊協作精神,外科主刀醫生作為統領全局的角色,要善於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充分尊重每個人的勞動,少些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多些集體主義內涵,發揮團結的團隊精神,樹立集體主義形象。「你若影響他人,最佳的途徑是行動,而不是你去說教」,一言以蔽之,以身作則。
人文修養的根基是哲學。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楊振寧談及物理學與哲學的關系時,認為哲學對物理學有著關鍵性、長期性的影響,科學與哲學本來是無法分開的,這既可以是一種價值取向和世界觀,亦可體現在對客觀世界認知過程中的方法論。任何學科的頂尖人物在一定意義是科學或技術的大師,又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健全的哲學家。品德敗壞的人既達不到科學和技術的極致,更無法成為境界升華的哲學家。從這個意義上說,外科醫生應該努力成為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專業知識於一體的哲學家,達到技術上「微創」,服務上「無創」。
3.獨 特 的 人 格 魅 力
外科是以手術治療為主的學科,盡管其蘊含的技術因素占相當比重,但仍脫離不了服務行業的基本特點,與有血有肉的人打交道,醫生不僅是治病,還要治「有病」的人。傳統的外科手術截至目前仍然既原始(切除、破壞)又粗魯(切截、縫扎)(黃志強語)。機體在遭受疾病的情況下還要經受著手術創傷和流血,病人對手術多有不同程度的不安、焦慮、恐懼、擔憂等多種復雜心理狀態,同樣有時會對主刀醫師存在不同程度的疑慮。醫生的言談舉止、情緒變化等都可能對患者產生影響。由於職業的特質內涵要求,外科醫生需要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人文理念,並適時地予以升華。細致的觀察,敏銳的洞察,精確的判斷,冷靜的思考,沉著自信和果斷抉擇,這些構成了一個優秀外科醫生必備的基本素質;而溫文爾雅,儀表大方,談吐得體,奮發的精神風貌,飽滿的工作熱情是外科醫生形象的具體體現。行醫時要有足夠的耐心,認真傾聽患者的陳述和要求(後者實際上也是知情權),細致地進行周身體檢。曾有一例闌尾切除術後病人,因消瘦輾轉於多家醫院,初診醫生多懷疑結腸腫瘤,重點查胃鏡、腸鏡、鋇透無法確診,忽略了突眼,實際上系結節性甲狀腺腫繼發功能亢進,手術後得以治癒。充分體現對病人的生命與健康、病人的權利和需求、病人的人格和尊嚴的關心與關注,使患者不知不覺中受到某種精神力量的感染,心情豁朗,即而開始對醫生信任甚至仰慕,瞬間便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4.良 好 的 心 理 素 質
醫學盡管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但有時與患者和家屬的願望仍然難於統一甚至相去甚遠。由於疾病發展有不同階段,早期臨床表現的不顯著性,個體間存在不可預見的差異性,人體的特殊復雜性,輔助檢查部分假陰性結果的干擾,病情危急容不得過多檢查,有些罕見病例甚至一生才能遇到一次,加之目前對醫學認識的局限性,醫學依然有許多從深度和廣度上存在著未知領域,事物的雙重性等,均可導致醫療結果的不確定性、醫療實踐的高風險性。時至今日,對每一種疾病的治療尚無一成不變的模式,可以說醫學始終在探索中前行,醫學還處在一個不斷認識客觀規律的發展過程中,診斷治療有時是走一步,看一步,這是醫學的特殊性所決定的。還應認識到醫學至今沒有顛覆不破的理論也沒有盡善盡美的治療。手術是治療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但也難免會出現並發症和意外,這需要外科醫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即使理論允許出一些並發症,作為外科醫生也要有發自心底的內疚感,否則成就不了一個優秀外科醫生。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為醫(裘法祖)。沉著冷靜,審時度勢,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尋求最佳的解決途徑和辦法。耐心解釋,徵得患者家屬的理解同意,並及時妥當處理,淋漓盡致發揮,有時技術上未知領域可通過人文關懷予以彌補。對於危重患者,不要輕易喪失信心和希望,要竭盡全力。以往對於MOF,認為3個臟器功能衰竭,死亡率100%。最近南京軍區總院成功救治5個臟器衰竭者,即為實例。 世上沒有常勝的將軍,正如學步的孩子沒有不摔跤的一樣,面對誤診、漏診,有時難免,最重要的是從中學習,從中總結出那些成功的經歷中所得不到的東西。不能因噎廢食,畏縮不前;更不能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涉及到近期再手術是臨床中偶爾碰到的難題,往往令外科醫生尷尬,令患者家屬費解,必須分清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是醫源性的,哪些是不可預料的,深刻反思,認真總結,汲取經驗和教訓,不能因為「面子」或不願承擔風險而錯失手術時機。此種情況,必須認識到患者或因功能障礙或因軀體有疾就醫,要充分理解他們,面對患者或家屬言語偏激、行為不得體要表現出寬宏大度的風范,理解有時是需要時間的。
從醫就意味著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當實際付出和收入回報難於匹配,當新聞輿論不恰當的宣傳,當歷盡千辛萬苦僅換回一絲微笑時,更應發揚這種精神。從另一角度認識,每一次診療病人都是提高自己技術的機會,展示自己價值的存在,報效社會的最好答卷,以此來寬慰勞頓的軀體和緊綳的神經。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從醫就一定要有愛心、同情心和責任心,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真正的老師是病人,醫生的經驗和技能來自於病人的痛苦與康復,沒有「三心」成就不了一個優秀的外科醫生[5]。對病人有耐心,對專業安心,對追求有恆心,沒有「三心」無法成為合格的外科醫生。尤其是愛心可以說是醫學事業中最大的動力,沒有一顆愛心的人,他只能作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和開拓者;一個沒有愛心的醫生永遠不可能成為優秀的醫生,卻往往是事故的始作俑者。「一個醫生如果沒有愛心,那他的患者永遠不會康復,即使病好了,可在心靈上也會留下傷痛」(匡培根教授語)。臨床工作千頭萬緒,普通外科尤是,病情變化多端,常遇疑難復雜危重病人,治療方案隨時調整。見效快,醫療糾紛也多,工作難顯成績,瑣事又繁多,諸多特點要求外科醫生必須有正確認識,思想上要有充分准備。而較多的又是「重復」,但決不能把這種重復看成是簡單的機械的熟練工種,因為不同病人形態、功能乃至解剖不會完全相同,疾病狀態下也有差別,更應知曉「醫事無小事」。以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法為例,選擇結腸前結腸後,輸入輸出袢對胃大彎、胃小彎,袢的長短等都有理論參考值,那僅是共性,每一例病人都有特殊性,不能照本宣科。認真對待每一個病人,認真對待每一例手術,維持對職業的敬重、忠誠與盡心盡責,有一點不可少,那就是責任心,特別是,我們年輕醫生都是在黨的陽光雨露滋養下成長起來的,為人民服務將是我們永遠不變的宗旨。
5.正 確 的 臨 床 思 維
思維指導行動,沒有正確的臨床思維,無法作出正確的決策。臨床思維方法對診斷程序、治療措施、手術方式等選擇至關重要,用實踐的結果即療效來判斷診斷是否正確、治療是否得當、效果是否滿意是檢驗思維是否正確的唯一試金石,這也是21世紀循證醫學所倡導的金標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外科醫生要培養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需基於以下幾點:①詳細地詢問病史,認真全面的體格檢查,必要的輔助診斷;②辨證的分析方法[6];③ 合乎邏輯的推斷,並根據疾病的動態變化,不斷地調整診療方案。不要忽視「視、觸、叩、聽」這一基本診察手段,不要忘記基礎理論的重要性。既要重視專家老師同道的經驗,又要善於獨立思考和判斷,減少誤診誤治發生率。臨床誤診誤治的思維根源可歸結於思維倒轉、思維慣性、思維狹窄、思維偏執、思維形式單調和形而上學思維,尤其要避免兩種錯誤思維傾向:先入為主慣性思維和拘泥固定的框架思維。誤診總是有原因的,誤治總是有一點是什麼導致了誤治,是要反思的。筆者曾遇一例65歲男患,因進食哽噎,消化道鋇透和胃鏡檢查,病理學證實為食道鱗癌,胃鏡提示胃小彎有0.2х0.5潰瘍,消化科醫生從形態學看良性表現,未做鏡下活檢。經胸入路,探查胃小彎時在潰瘍相應位置,胃壁稍增厚,術中取活檢為胃腺癌,行全胃切除,食道腫瘤切除,實際是同時重復癌,此例啟示是輔助診斷應與臨床結合,思維要開闊,知識面要廣,診斷和治療要謹慎、要留有餘地。理論和實踐無法統一時,要弄清理論掌握得不夠還是實踐有誤。特別強調觀念和技術不能封鎖,某某思維模式無可挑剔,某某手術漂亮無比,也許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多聽聽他人的想法,多看看他人的手術操作,多讀讀相關文獻及進展,汲他家之長為己所用,會對外科醫生有所啟迪和幫助的。原因是:任何人都有其固有的片面性、局限性、歷史性和時代性,醫學發展之迅速,勢必不會有永遠的「第一」,不會有永遠的名醫。勤於讀書、善於思考、勇於實踐,在實踐中積累,在積累中總結,在總結中思考,完善知識,不斷創新,外科醫生才可能真正成長壯大,羽翼豐滿。錢鍾書先生強調「神讀」,如果停留於照搬照抄、囫圇吞棗的層次,抑或只以理解書中的觀點為目的,這般讀書充其量不過是扮演了照相機和儲存庫的角色而已,我想對外科醫生應有所裨益的,尤其是對前輩、先驅、大師們的見術、思想,要用心、用腦、用行動體會,認真領悟真諦和慎行。科室的水平有水漲船高被動的一面,年輕醫生還要善於主動學習。知識還要不斷更新,捕捉新技術手段不斷完善(包括國際語言、電腦技術的掌握),「與時俱進」才能真正與國際接軌,才有望步入世界前沿。特別是循證醫學是當今醫學研究的重要指導原則和科學的實施方法,它的確立和應用會帶來許多新的觀念或概念的轉變,核心是大樣本前瞻性多中心臨床試驗,以確定診斷技術和治療方法的優選組合和最佳價格效益比等,以進一步更合理、更有效指導臨床工作。尋求簡單的診查手段,恰當的治療方法,最佳的效果(即合適的效價比)應是醫生追求的永恆目標。傳統認為膽道術後2周T管周圍即可形成竇道,故拔T管以此為准,我院曾有一例造影膽道通暢,縫合技術規范,拔出後形成膽漏、膽汁性腹膜炎,盡管例數不多,足以說明要更新知識,因為T管材料有了變化,竇道形成不牢固。10多年前國外學者就已提出該觀點了[7]。盡管不可能在一天掌握所有的醫學知識,但正確的臨床思維會有助於提高效率,在遵循客觀發展規律基礎上,進而早日達到質的飛躍。外科醫生必須遵循經典、恪守常規,又要有選擇地正確使用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其底線是不能違背基本原則。21世紀傳統外科技術方式改變,某些概念轉變、觀念更新、認識變革,但其中最基本的外科原則仍然是無可替代的。是否手術,採取何種手術,永遠以病人為核心,有時決定不手術也是衡量外科醫師水平的標志,准確把握手術適應症,是需要格外慎重的。弄清價格與效益(Cost-Benefit)的關系,明晰是「病人需要還是醫生需要」。學術上的不同見解要落腳於以病人生命、健康、利益為中心,強調實質性會診的重要性,集思廣義,共同提高。蘇軾有詩雲:「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一旦證據確鑿,如彌漫性腹膜炎,就要當機立斷,果敢採取措施,紙上談兵,只會延誤病情。外科醫生還要樹立全局觀念,並適時更新觀念,正確認識手術是外科治療的重要手段,但非全部,不能有失偏頗。延長生命,改善生存質量,治癒疾病是最終目的。圍繞這一宗旨,客觀分析評估手術在診療中的角色、份量、作用有著重要意義。著名外科學家錢禮教授[8]說得好:「治療方案和術式選擇是戰略決策問題,而手術操作只是戰術問題,如果戰略有嚴重錯誤,戰術再高明也可能會徒勞無功」。特別注意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念武裝外科醫生的頭腦,才能在醫療實踐中立於不敗之地,用動態發展的觀點深入辨證地分析,透過表面現象抓住本質,注意區分原因與結果、主要與次要、共性與個性、一般與特殊,注意辨別原發與繼發、局限與彌漫、獨立與並存、單發與多發等關系,這些都是外科醫生成長初期容易忽視的,需要逐漸認識其重要性。不是強加的版本,自身的體會更重要[9]。筆者認為:大凡受過高等教育,品格得到良好熏陶,如果身心健康,又具有社會責任感,且人文知識和科技知識基礎雄厚又能融會貫通,那麼他的視野一定是寬廣的,思維一定是活躍的,創造能力一定是很強的,其綜合素質、修養也必然是很高的。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
教師職業具有主體性和示範性的特點,因而在師生交往中教師的道德力量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正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者的崇高道德品質是教育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然而,什麼樣的道德規范能夠對教師的職業精神產生良好而有效的引領作用,教師又需要怎樣的職業道德規范呢?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是職業的
道德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由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三部分構成。作為職業道德的教師道德規范,既不同於社會公德,也不同於家庭美德。誠然,社會公德作為人們共同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善惡標准和觀念,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價值來源;家庭美德也是教師在家庭環境中作為家庭成員應該努力踐行的道德規范。但教師職業道德的職業性特點是顯而易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更加突出諸如關愛學生、面向全體、尊重個性、平等民主、教育責任等內容,突出教師工作的環境特點、教師職業的勞動特點和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在強調教師與社會、家庭合作的同時,也應維護教師的職業地位和尊嚴。比如,196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關於教師地位的建議書》對師德的建議就有這樣一句表述:教師要盡一切可能與家長密切合作,但也不能在教師專業職責等方面受到家長不公正和不應有的干涉。可以說,只有當教師的職業特點受到尊重和不被干涉時,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才可能被廣大教師真正認同和接受,才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應有的作用。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職業性應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彰顯教師職業的特點,使之既有別於社會公德,又區別於其他職業道德,富有教師職業特色;二是對教師職業特點的尊重,維護教師職業的權益和尊嚴。彰顯教師的職業性質,尊重教師的職業特點,應成為制訂(修訂)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一條重要原則。
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是道德的
職業道德規范不是法律,而是一種行業內部的職業要求和約定。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有著不同的內涵和效用。首先,法律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一般要求權利義務對等,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而道德一般只規定了義務,並不要求對等的權利。比如說,面對一個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義務,卻未賦予你向其索要報酬的權利,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報酬往往被視為不道德。其次,法律規范具有強制性,而道德規范更多的是通過大家的認同而得到遵守,違反法律規范要追究法律責任,而違反道德規范主要是通過輿論譴責和自我反省來解決問題。第三,從深度上看,如果沒有違法行為存在,法律並不懲罰主觀過錯本身,而道德不僅調整人們的外部行為,還調整人們的動機和內心活動,它要求人們根據高尚的意圖而行為,要求人們為了善而去追求善。因此我們說,法律是一個行業、社會正常運作和發展的最低要求,是公民行為的底線,而道德是我們追求和景仰的東西,是人性的制高點。
教師職業道德的道德屬性,決定了它對教師職業操守提出的要求不能像《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那樣,僅僅規范教育者最基本的行為,而應該對教師提出更高的思想要求和更具體的行為准則,使之成為引領教師職業精神發展的航標和燈塔,成為促進教師育人實踐和專業發展的行動指南。但同時,這些准則也應該是引導的而不是強制的,是廣大教師認同並願意積極踐行的,是每一位教師經過努力都能做得到的。否則,無論那道德多麼高尚和令人景仰,也無法轉化為大多數教師的現實行為,終究會失去其引領教師職業精神發展的功效,失去它應有的美好價值和意義。
三、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是人性的
道德終究是人的范疇的東西。沒有或不顧人性的道德,必將是神化的道德或獸化的道德。人性最基本的內涵當然是人的生存、尊嚴、自由、親情和名譽等需求傾向。正如法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所說:人性的首要法則,是要維護自身的生存。當然,人因珍愛自己的生命而珍愛他人的生命,因自己要生存而必須讓別人能生存。道德規范的人性化,是既要關照他人的生存、尊嚴和自由,也要關照自己的生存、尊嚴和自由。倘若僅僅要求關照他人的生存和尊嚴,而不顧規范對象自身的生存和尊嚴,那也許顯得十分無私和崇高,但也必將導致無效和僅僅是崇高。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該具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操。事實上,教師固然不是一般的職業,應該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但同時教師本身就是人類的一員,而不是獨立於人類之外的神,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能把教師推向神壇。比較世界各國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給我們的啟示之一,就是應從高尚走向樸素,從只關注教師對他人的尊重,同時也關注教師本人的自由、尊嚴和權益,讓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更加符合人性,符合人和社會發展的實際。比如1952年日本教師聯合大會正式通過的《教師倫理綱領》就有這樣兩條內容:教師不容許自身的自由遭受侵犯,教師要維護生活權益。
我國新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徵求意見時,在網路上遇到了教師們較多的抵觸甚至反感。有網友曾經這樣說:教師應該付出很多,包括青春,汗水,甚至有時候是生命,但教師也是人,和凡人一樣的人,所以教師也需要理解,需要社會的關愛和尊重。必須承認,這種抵觸和反感是人性自然的正常的反應,他們的訴求也是對他們需要什麼樣的道德規范的理性的表達。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只有富有人性,才能得到認同,只有得到認同,才能變成廣大教師自覺的職業行為。
四、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是具體的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師德規范既要有理想性,又要有現實性,既要有引領性,又要有具體可操作性。近年來,我國一些地方出台的師德評價標准等,就是試圖從操作層面尋找或擴大師德規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相比較而言,目前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還處在較為宏觀和缺乏層次性的階段,而西方國家早就開始注重區分師德規范的不同層次,對教師整體與個體提出了層次不同和較為具體的職業道德要求。比如,全美教育協會1975年修訂的《教育專業倫理規范》大體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師德理想,二是師德原則,三是師德規則,這是從高到低三個不同層次的道德要求。其中,師德理想提出:相信每一個人的價值和尊嚴,追求真理,力爭卓越,培養民主信念。這是對教師提出的最高要求,它指明了教師應當努力的方向。而在師德規則中,規范從對待學生和對待自己的專業兩個方面提出了十多條具體的要求,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規范性和可操作性。
師德規范不應該僅僅有空洞的師德理想,而應該包括具體的行為規則,它可以直接制約教師個人的從教行為和教師群體的道德修養。我國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應該在強調人民教師崇高的職業理想和追求的同時,緊密結合教書育人的崗位工作實際,提出更為具體的、針對性更強的、多層次的要求,以充分發揮師德規范不同層次要求的不同功能作用,如理想發揮激勵作用,原則發揮指導作用,規則發揮約束作用等。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引領教師的道德發展和專業成長,才能更好地建設與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相適應的教師隊伍。
5. 電大為什麼說依法執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依法執教,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二,要熱愛每一個學生,關愛後進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評價每一個學生,批評學生的方法要科學,態度和藹,嚴禁諷刺、挖苦、侮辱、歧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三,要嚴謹治學,自覺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師德修養,不斷更新觀念,與時俱進,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四,要發揚奉獻精神,堅守高尚情操,廉潔從教。總之,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是優化教育教學活動,切實推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當前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它不僅關系學生的未來,在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