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關於師德的名言
自己:在學校里和同學,老師相處融洽,積極幫助同學
老師:教育思想中充斥著「仁愛」回思想,在教學答過程中飽含著「仁愛」的教學實踐活動,在教育對象上,有「有教無類」的「仁愛」思想。盡心盡力的幫助每個學生,無論是成績好的還是差的,都一視同仁。
B. 師德的典故
孔子既注重禮貌,又很強調要有真情實感。他很富有同情心。本來孔子好唱歌,但是遇到人家辦喪事的時候,這一天他就不再唱歌了。在死了親屬的人旁邊吃飯,他不曾吃飽過。他看見盲人、穿孝服的人,即使對方年輕,也一定站起來;路上碰到的也趕快迎上前去。一天,有位盲人樂師來見孔子,孔子趕緊迎上去。樂師走到台階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台階」。當走到席子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席子」。等樂師坐下以後,孔子又向他一一介紹屋子裡的人,說:「某某坐在這里,某某坐在那裡」。送走樂師以後,學生子張便問道:「這樣不是太麻煩嗎?」孔子回答說:「接待盲人就應該 ..........
C. 中國古代關於師德方面的思想主要有哪些
最早的師德標准
古之學者必有師.上古時代,很早就出現了教師這一職業.但那時的教師是什麼樣,其風范若何,由於無文獻記載,後人已很難稽考.
傳說堯帝和舜帝在位的時候,曾經任命契這個人作「司徒」.「司徒」這個稱謂,後來演變為一種官職,推其本義,就是管理和教育學生的意思,也就是現在的教師.堯舜為什麼要任命一個「司徒」呢?因為當時「百姓不親,五品不遜」---社會風氣不正、天下大亂,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要找個人出來管一管,怎麼管?當時的說法是---「敬敷五教」.
「敬敷五教」在中國教育史和文化史上是一個很重要、很值得研討的命題.首先,這裡面提出了實施教育的目的,即「五教」.「五教」是針對五種主要的社會人際關系來實施教育.古人認為,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是構成社會最重要的五種人際關系,稱為「五倫」.「五倫」是自然而然的,既是人的天性,又是自然的規律.
順應著人的天性可以建構起社會倫理基礎,遵循著自然的規律可以建立起社會道德標准,這既是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是文明社會的開端、和諧社會的基礎.後來孟子又進一步將「五教」表述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之成為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亦成為數千年中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由此我們可以了解,中國教育的源頭活水是做人教育,而非知識傳授.古代聖賢相信,只有教育學生學會理解和處理好這五種社會人際關系,學會做人,才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個人人生幸福、家庭美滿、事業成功,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
其次,「敬」、「敷」兩字也值得回味.「敬」是對教育者職業態度的要求,「聖賢進德修業,不離一敬」.「敬」的反義詞是「肆」,就是隨意、放任、不負責任的意思,就是無法履行教書育人的責任.「敷」是傳播、流布的意思,教師要傳經佈道,不僅自己懂得做人的道理,還要有以天下為己任、兼愛他人和誨人不倦的精神.
按照這樣的標准,堯舜最終選用契作了司徒,承擔起育人的重任.契是商代的祖先,曾經協助大禹治水,表現出了很高的才能.但作為教師,僅有高人一籌的才能是不夠的.關於契,《列女傳》稱「契之性聰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可見契的成就主要不是因為他治理過水災,而在於他「能育其教」---在教育方面做出重大貢獻,因而為當時和後世的人們所紀念.契的秉性是「聰明而仁」,「聰明」是天賦,是見識;「仁」是愛心,是品格.二者兼具,故能擔負起育人的責任,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或者叫做「德才兼備」.只有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去做教師.契這個人,恐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為後世樹立起來的第一個師表風范,他身上體現出的「聰明而仁」的秉性,也可視為我國最早的教師職業道德標准.
春秋戰國時期,又是一個天下擾攘、充滿紛爭的年代,於是有百家諸子並起,為亂世開太平葯方.諸子其實都是職業教師,私人講學,坐而論道,各有一班學生相追隨.諸子雖然不是別人任命出來的教師,但也應是循循善誘、諳通育人之道的教育家,否則怎麼會有那麼多生徒前來追隨呢?是故在他們的著作中,也保存下來許多有關教育和教師的論述,雖吉光片羽,卻彌足珍貴,其中很多經典的詞語,被直接引用到後世制定的師德規范中.
孔子是被尊崇為「萬古師表」的古代傑出教育家.「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授業.」(《孔子世家》)孔子退居家中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他大概沒想過到處去張貼招生廣告,結果還是引來了四面八方的大批學子向他問學.對此,可用孔子自己的話作一解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是知行合一的,他的教育主張來源於他的教育實踐,「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如果教師不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則,又怎麼能去教育和影響學生呢?孔子教導學生要「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自己也是這么去做的.對此,孔子的學生子貢評價說:「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在他的學生眼中,「仁且智」是孔夫子身上體現出來的鮮明特點,也是孔子被後人看作聖人的主要原因,這與前面談到的契的「聰明而仁」是一脈相承的.我們可不可以說---「仁且智」,是古代中國對於教育者人格境界和師表風范的最高追求?
朱熹手訂《白鹿洞教條》
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剛剛出任南康軍(今江西九江星子縣)郡守不久的大教育家朱熹,決定在廬山東麓的白鹿洞創辦書院.在這里,他親手制訂了著名的《白鹿洞教條》: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立教之目.堯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學者學此而已,而其所以學之序,亦有五焉,具列如左:
博學之.審問之.謹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右為學之序.學、問、思、辨四者,所以窮理也.若夫篤行之事,則自修身以至處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
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慾.遷善改過.
右修身之要.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右處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右接物之要.
這是中國教育史上值得特別紀念的一件大事.由於朱熹的提倡和努力,白鹿洞書院不但在其後數百年間弦歌不輟,發展成為「天下書院之首」,「代表了中國近世七百年的宋學大趨勢」(胡適),並開啟了近千年來古代書院的教育傳統.朱熹手訂的這則《白鹿洞教條》,更是被歷代教育家作為師德信條而奉持不渝.例如明代大學者、教育家王陽明就曾說過:「夫為學之方,白鹿之規盡矣」.
「白鹿洞教條」既是學生求知問學的條規,也是教師從事教育的規范,兩者是統一的.對此,朱熹解釋說:「熹竊觀古昔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後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辭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也.」這就是說,在教育實踐中,教與學是統一的,古往今來教育的宗旨只有一個:就是要實行做人教育,而不是將教育視為追求個人功利的手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可見,古今歷史上真正的教育家都是反對功利主義教育的.
「白鹿洞教條」系統梳理了古代先賢,尤其是先秦儒家關於教育問題的經典論述:首先,明確孟子提出的「五教」主張即是教育的宗旨,「學者學此而已」.其次,將孔子《中庸》中提出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作為教書育人的門徑.並且強調說,前面四者,是為了窮理致知,屬於認識的范疇,後面的「篤行」
則是實踐.朱熹一向認為,《中庸》是孔子「傳授心法」之作,其中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教育命題,值得終身品味.此後,王陽明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致知力行」、「知行合一」的主張,這些見解和主張,對於我們糾正當前教育工作的偏失,也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其後列出的「修身之要」、「處事之要」、「接物之要」,都是「篤行之事」,皆屬實踐范疇.朱熹認為,人的認識不能脫離實踐,實踐能提升人的認識,「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這個循環反復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
對於教育者自身而言,更應以此作為「規矩禁防」,在此過程中不斷修身進德,「是以君子心廓然大公,其視天下無一物非吾心之當愛,無一事非吾職之所當為.雖勢在匹夫之賤,而所以堯舜其君、堯舜其民者,亦未嘗不在吾之分內也.」
這是我國古代關於師德規范最完整、最清晰的一次論述.
明清書院的師德規范
朱熹以後,他的門人程端蒙和程的友人董株根據《白鹿洞教條》制訂了一個既能為書院學生所應用又能對師長有所借鑒的《程董二先生學則》.這個學則和《白鹿洞教條》一樣,為明清兩代的書院和官學普遍採用.
順帶說一下,古代書院和學校的「學則」,其稱不一,又叫「教條」、「學則」、「軌范」、「揭示」、「規訓」、「戒勉」等,實際所指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其內容對包括教師和學生在內的學校全體成員都有約束作用.之所以對教師和學生不作分別的要求,依據的是《易經》上的一句話:「君子以朋友講習」.也就是說,在古代的學府里,師生之間應是朋友的關系,其主要教學(講習)形式,即所謂「朋友聚會一番,精神收斂一番,講論一番,道理開發一番」,這對於以做人教育為主的書院來說,更是如此.
相對於《白鹿洞教條》的微言大義,《程董二先生學則》則具體到了書院師生的日常起居和行為規范.如「居處必恭」、「步立必正」、「視聽必端」、「言語必謹」、「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飲食必節」、「出入必省」、「讀書必專」等,其好處是便於操作執行和監督,但未免瑣細,流於形式,容易使人捨本逐末.所以朱熹在審定時似乎對此不以為然,以為這是「古人小學之遺意」,用來約束一下孩童還差不多,如果用來規范成年人,就不免過於淺陋了.
明清兩代,沿襲宋代書院講學風氣,天下才俊依聚山林,勵志清修,「濂洛諸儒此集成,虛堂遙應四山鳴」,書院教育遂有了較大的發展,漸漸成為當時教育的主流.對於化育人才、砥礪氣節、涵泳風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明清書院普遍重視學子修身進德,因此,選聘師長,最看重的一條就是道德操守.清代學者戴震說:「講學砥節,相語以道德,相勖以恭行.自宋以來,書院之立,咸若是.」可見,如果不是德高望重的碩儒,是很難成為書院士子們的人生導師的.
清代豫南書院對於教師師德訂有四條規范:其一,敦德行以端本原也;其二,勤研討以踐實學也;其三,重師友以求夾持也;其四,謹交遊以遵禮法也.其中第三條,還特別要求教師能夠與學生「同堂共學,朝夕追隨,賞奇析疑,互征心得」,強調教師與學生要在一起互動交流,自由探究學問,教學相長,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亦名教中活潑潑地也」.
群玉書院中專門設有「親師齋」,其銘曰:
「主善為師德業所資,狎而敬之,畏而愛之,亦趨亦步,朝斯夕斯,熏陶既久,其益無涯.」
教師要抱一顆慈愛之心,使不聽話的孩子能夠敬重你,膽怯的孩子能夠喜歡你,一天到晚都願意追隨你、親近你.用你高尚的人格長時間地熏陶滋養著孩子們,將會使他們終生受到教益.這樣的師德標准,即使放到今天來看,也是令人嚮往不已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D. 孔子的師德觀有哪些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愛護學生,無私無私。講究教法,循循善誘。
孔子強調立志在道德修養中的重要作用。教師不僅要自身,還要教育學生確立崇高志向,樹立人生理想,作為個人努力的方向。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帶給我們啟示: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范,而不是勉強去做。
(4)孔子關於師德的名言擴展閱讀:
孔子認為教師要講究教學方法,善於啟發學生的心智。教師必須自己經常溫習故業,融會貫通,做到有新的領悟、新的體會、新的發現,才能勝任教學工作。教師不僅給學生以知識,還要使學生獨立求知,獨立思考,並能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這樣才算是好的教師。
在《論語》中,經常出現師生平等研討問題的場景,有時候,師生之間還相互爭論,甚至學生嚴厲地批評老師,而孔子也能接受學生的批評,這些都說明了孔子平等的師生觀。
E. 1、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體現師德規范() A 熱愛學生 B 嚴謹治學 C 為人師表 D 以法執教
正確答案為A
解析;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就認為教育不能沒有愛,猶如吸取教訓不能沒有水。陶行知先生倡導愛滿天下,由此可見愛對於教育的重要性。
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第三款中提到要熱愛學生,這是為人師表的教師的一個職業要求,也是為人做事的一個基本道德行為要求.作為一名教師只有讓一顆愛心長駐心間,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師者。
熱愛學生體現了道德情感,愛學生也是老師的天職。作為教師就應該對學生說:要我不愛不容易。教師這個職業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它的主要工作是育人,途徑包括信息傳遞,組織指導,示範感動,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是溝通學生和教師心靈之間的橋梁,是教書育人的基礎。有一個教師素質調查表明,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自己在對教師素質的重要性進行排位時,都將熱愛學生排在首位。歷來的教育家都是把熱愛學生作為為師之本。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就認為教育不能沒有愛,猶如吸取教訓不能沒有水。陶行知先生倡導愛滿天下,由此可見愛對於教育的重要性。
但老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職業情感,而不能是個人情感,因此師愛是泛愛而不是偏愛。老師要愛全體學生而不是一部分學生。老師無論教哪個班級,無論所教的學生是優級是劣級,都就是一視同仁,不能隨老師個人興趣來選擇,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師愛。其次老師對學生的愛,就是一種道德情感不是私人情感,應是出於教書育人的需要,這種愛應嚴慈相濟。就像人們比喻的哪樣,師愛既有母愛的純真慈祥,又有父愛的嚴格莊重。
教師對學生的愛對於學生的發展影響重大。當學生感到老師對他們 的信任時,他們便澤一種自豪感和喜悅,便會對老師產生更強烈的信任,從而促進 師生關系的和諧。在教育實踐中,對於品行端正學業上進的學生,或者對於那些鋌錯誤,成績不好的學生,老師都應給予他們以充分的信任。實踐證明,只有當一個老師對學生充滿愛時,他的教育效果就會特別突出。
F.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體現師德規范什麼是教師最神聖的權利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體現師德規范熱愛學生
教育教學權是教師最神聖的權利
G. 古代師德小故事
文化巨人——孔子的師德故事
自「而立」之年即以《詩》、《書》、《禮》、《樂》為教,更以他至偉人格中的一言一行,一動一靜而示範為教。是他開了我國歷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將以前學在官府,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移植到民間。他首先提出「有教無類」的方針,不分貧賤富貴,均可以在他那裡受教。在弟子中,貧如顏回,富如子貢,貴如孟懿子,然絕大多數是平民子弟,有來自衛、齊、陳、吳……等國的,真可謂桃李滿天下。其教學目的,是傳他的人道學說。即克己復禮為仁,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即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梁之材。並採用「因材施教」和啟發式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恥下問」……等風范。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莫不因其才而成就之。如子羔之愚,曾參之魯,子張之偏激,子路之粗鄙……均成大器。尤以曾子能得道之全體而任傳道之責,成為宗聖。更有佼佼者分德行: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語言:宰我、子貢。政事:冉求、子路。文學:子游、子夏四科共十人。孔子共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故能將浩瀚的傳統文化推廣和流傳下來。
由於孔子在講學中,所下的功夫已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使弟子感受到,老師嘔心瀝血的良苦用心。故弟子都發自內心的崇敬。他們追隨、侍奉、保衛他,他們隨他一起奔波行道,周遊列國,備受艱辛與飢餓而毫無怨言。當有人詆毀孔子時,則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當遇到危難時,則捨身護衛。夫子逝世,弟子們如喪考妣,皆在墳周服喪三年。子貢獨守六年。其尊師重道精神,至今仍傳為佳話。後人尊孔子為「至聖先師」是當之無愧的。他的許多教育理論和方法,是當今廣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我們都知道孔丘先生弟子三千,身通六藝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人。當時好像沒有學籍管理制度,這三千弟子各自姓什名誰早不可考,至於配享了孔廟的這七十二個高徒,然而這些先生們都是上古人物,我們隔著幾千年歷史遙遙望去,只彷彿仙靄里頭看神仙,影影綽綽只能看個大概,沒法子畢見其纖毫。而我們上古的出版業又實在落後得驚人,一切文獻,全靠用刀來刻,諸般辛苦之中,難免出現錯別,以至以訛傳訛;更有班愛牽強附會的所謂高人,將錯就錯,胡亂解釋一通,竟就解釋出無窮深意來,甚至被當作了不可改易之經典。於是三豕己亥,荒唐可笑。倘若不幸,有兩個甚或多個高人,各自拿有一個不同的版本,則事情就更大了,非要彼此爭個頭破血流不可。所以上古的東西,明明是同一事物,我們卻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稱謂和說法。比如這孔門七十二聖人的尊姓大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都算得上是權威資料,可是竟也出入頗大,比如子聲在《史記》上叫樂咳,在《家語》上卻叫樂欣;子徒在《史記》中叫鄭國,在《家語》中卻改叫薛邦了。再比如很受孔子抬舉,將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子容,在《論語》叫南宮適,在《史記》叫南宮括,在《家語》里,又叫南宮韜了。等等等等,參差處極多。這些一人多名現象,差不多都是拜傳刻錯誤所賜。而且《史記》與《家語》所開列的,都並不是不多不少七十二人整,史記列了七十七個,還煞有介事引用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做開頭。誰知道孔子到底說沒說過這句話。《家語》更是荒唐,題目明明寫著《七十二弟子解》,里頭開列的,卻足足七十六人,最後還又總結說:「以上夫子弟子七十二人,皆升堂入室者。」睜著大眼說瞎話,難道連個數都不會數?司馬遷說「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孔子」,可這孔門弟子花名冊,卻不知該折中於誰。今較其兩者,以《史記》去孔丘時代相對較近,且以實史聞名;而《孔子家語》雖以「孔子家語」名書,卻歷來被視為偽書,當作三國時王肅因襲前人書簡加以修補編定,相對之下,似不如《史記》足憑。兩者相權,取其最接近於真實者。所以,俺決定以《史記》為基礎,與《家語》相雜較。司馬遷所列這七十七人中,說不得有五個是編外人員,至於是哪五個,俺就不得而知了,在這里還請博物君子垂教。
H. 我國 歷代思想家,教育家有關師德修養的內容有哪些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孔子說:「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要求教育者要不斷地學習,吸取更多的知識營養,教育學生要孜孜不倦,把全部精力投身到教育事業。孔子又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時習之」;「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他自身不僅好學樂學,而且終生如此。後代學者、教師,大多好學不倦。孔子一生從事教育事業,四十年幾乎沒有間斷,表現出對學生的厚愛、對教育的執著。教育是高尚的事業,需要極大的責任心和熱情。教師對待學生,就應該諄諄教導、不厭其煩、循循善誘,幫助其成人、成才。
以身作則,反躬自省。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又言:「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強調身教重於言教,以身作則的教育原則。教師為人師表,以身作者,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影響學生最好的資源。因此,儒家經典大多強調力行,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義者。在教育上,教育學生既有言教,也有身教。言教在於說理,提高道德認識;身教在於示範,實際指導行為方法,這體現了儒家的一貫主張。孔子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凡事反求諸己,嚴於律己,時時反思,成為古代先賢修身養性的自覺行為。孔子的學生曾子深得老師的影響,他講:「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今天,教師在教學中提倡反思性教學,不就是反躬自省在當代的延伸嗎?
教學相長,相互尊重。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以友輔仁」;「德不孤,必有鄰」。《學記》中說:「相觀而善之謂摩」,指出教學中要相互觀摩、切磋,提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韓愈則明確認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種觀點,在以人為本,倡導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今天看來,更具有極其現實的意義。「己欲立而立仁,己欲達而達人」。學習與進修,都要做到相互尊重與體諒,這樣才能達到師生共同進步的境界。
立志樂道,甘於奉獻。 傳統師德強調積極人世,以「出世」 的精神,干一番「人世」的大事業,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原則。在老百姓心目中,教師是與天、地、君、親並舉者。這就決定了教師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所以,教師一般都具有淡泊名利、不計較個人進退、熱愛本職工作、專注投入的高尚品格。
嚴於律己,為人師表。傳統師德非常重視嚴於律己、身體力行、為人表率的模範作用。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董仲舒則主張教師「治我」要嚴, 待人要寬,「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論語·仁義法》)。這樣做,不僅體現了傳統師德之美,而且說明教師只有成為「人之模範」,才會贏得學生的尊敬。
樂教善教,講究教法。荀子提出為師的四個條件,實際就是教學道德。他說「師數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著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 (《荀子· 致士》)只有具備了上述四方面條件者方可為師。也就是說為師者不僅要樂教,還要善教,即強調實施教育要有科學合理的施教途徑和方法。傳統師德對教學之德的要求,具體說可分為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等方面。這些都是當今師德建設有益的不可多得的借鑒。
有教無類,教書育人。孔子極力倡導「有教無類」,主張不論其貴賤、貧富、長幼、華夷、智愚,均應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在他的學生中,有來自不同階層和地域的學生。從教育史上來說,「有教無類」是一次重大的革新,由此形成了「平等相待」、「一視同仁」、「教育公正」等一系列師德品質。古人把教師的職責歸結為「傳道」 、「授業」 、「解惑」三條, 歸根結底還是教書和育人兩個方面。這在任何時代都是對為師者的必然要求。教書育人,就是通過教書, 既向學生傳授知識, 又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禮記·文王世子》)這是教師的基本職責,同時也是由教師的社會責任決定的。
大教無痕,相反相成。-老子說:「大音稀聲,大象無形」,是說,真正的道理是不必大聲傳導的。「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言外之意就是,大愛無痕,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事。教師應該深明管理的藝術,這樣才能達到大教無痕,正如老子所說:「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在這里,「無為」、「好靜」、「無事」、「無欲」等,都是老師教化人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老子說:「反者,道之動」。這就是說,道自身包含著相反相成、終極復始的運動規律。教師應該明了這樣的道理,把學生皆看作可變化之人,可塑造之人。依老子的這種觀點來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從邏輯上來講就十分成立,也應該成為我們教師的一種憧憬、期待和追求。
躬行自明,身體力行。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矩,教職員躬親共守。」陶行知一生的教育生涯說明,為師躬行自明,身體力行,才能立教於天下。無產階級教育家徐特立也指出:「教師工作不僅是一個光榮重要的崗位,而且是一種崇高而愉快的事業。他要求教師不僅要當教師,教學問,而且要當人師,教學生怎樣做人。
I.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體現師德規范什麼是教師最神聖的權利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體現師德規范熱愛學生
教育教學權是教師最神聖的權利
J. 師德感人小故事
我的老師孫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語,平時不準父母殺雞剖魚,很有些良善,但對家裡的所有來客卻不瞅不睬,表情木然,顯得傲慢。開始我見他只逗著取樂,到後來便不敢放肆,認了他是老師。許多人都笑我認三歲半的小孩為師,是我瘋了,或耍矯情。我說這就是你們的錯誤了,誰規定老師只能是以小認大?孫涵泊!孫老師,他是該做我的老師的。
幼兒園的阿姨領了孩子們去郊遊,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給大家,輪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著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問:你不要?他說:「花疼不疼?」對於美好的東西,因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覺得了它的美好,不愛惜,不保衛,有時是覺出了它的美好,因為自己沒有,生嫉恨,多誹謗,甚至參與加害和摧殘。孫涵泊卻慈悲,視一切都有生命,都應尊重和和平相處,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晚上看電視,七點鍾中央電視台開始播放國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還是小孩,是驚訝還是嗤笑,目不旁視,雙手打起節拍。我是沒有這種大氣派的,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點事業,時時小心,事事怯場,挑了雞蛋挑子過鬧市,不敢擠人,唯恐人擠,應忍的忍了,不應忍的也忍了,最多隻寫「轉毀為緣,默雷止謗」自慰,結果失了許多志氣,誤了許多正事。孫涵泊卻無所畏懼,竟敢指揮國歌,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在他家書寫條幅,許多人圍著看,一片叫好,他也擠了過來,頭歪著,一手掏耳屎。他爹問:你來看什麼?他說:「看寫。」再問:寫的什麼?說:「字。」又問:什麼字?說:「黑字。」我的文章和書法本不高明,卻向來有人恭維,我也是恭維過別人的,比如聽別人說過某某的文章好,拿來看了,怎麼也看不出好在哪裡,但我要在文壇上混,又要證明我的鑒賞水平,或者某某是權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謙虛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加獲獎,我也就說:「好呀,當然是好呀,你瞧,他寫的這副聯,××××××××××春,多好!」孫涵泊不管形勢,不瞧臉色,不慎句酌字,拐彎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街上兩人爭執,先是對罵,再是拳腳,一個臉上就流下血來,遂抓起了旁邊肉店案上的砍刀,圍觀的人轟然走散,他爹牽他正好經過,便跑過去立於兩人之間,大喊:「不許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許打仗!」現在的人很煩,似乎吃了炸葯,雞毛蒜皮的事也要鬧出個流血事件,但街頭上的斗毆發生了,卻沒有幾個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護了弱者挨強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強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來了脫離不了干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一走了之,事後連個證明也不肯做。孫涵泊安危度外,大義凜然,有徐洪剛的英勇精神,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春節里,朋友帶了他去一個同事家拜年,牆上新掛了印有西方諸神油畫的年歷,神是裸著或半裸著,來客沒人時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臉色嚴肅。那同事也覺得年歷不好,用紅紙剪了小襖兒貼在那裸體上,大家才嗤嗤發笑起來,故意指著裸著的胸脯問他:這是什麼?他玩變形金剛,玩得正起勁,看了一下,說:「媽媽的奶!」說罷又忙他的操作。男人們看待女人,要麼視為神,要麼視神是裸肉,身上會癢的,卻絕口不當眾說破,不說破而再不會忘記,獨處里作了非非之想。我看這年歷是這樣的感覺,去廟里拜菩薩也覺得菩薩美麗,有過單相思,也有過那個——我還是不敢說——不敢說,只想可以是完人,是君子聖人,說了就是低級趣味,是流氓,千刀萬剮。孫涵泊沒有世俗,他不認作是神就敬畏,燒香磕頭,他也不認作是裸體就產生邪念,他看了就看作是人的某一部位,是媽媽的某一部位,他說了也就完了,不虛偽不究竟,不自欺不欺人,平平常常,坦坦然然,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的老師話少,對我沒有懸河般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