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尊重老師的事例
⑴ 古今中外尊重老師的事例
尊師重教亘古不變
來源:北京日報 日期:2005-09-25
知識為人類開辟了認識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師則帶領我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教師的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的場面,只是在一方小小的講台上默默無聞地耕耘、澆灌,平凡而艱辛,卻蘊含著偉大,創造著神奇。人的成長成才離不開教師。一個沒有教師、沒有知識的社會,不過是一片貧瘠的荒漠。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歷史上,凡見有作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無不重視教育,尊重教師。古人雲:「三教聖人,莫不有師;千古帝王,莫不有師。」「不敬三師,是為忘恩,何能成道?」回顧從古到今先哲賢聖對尊師重教的精闢論述,應對我們有深刻啟示。
《禮記·學記》中指出:「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之敬學。」意為:教師受到社會普遍尊敬之後,教育才能得到重視,教育得到重視後人們才懂得努力學習。三者的關系互為前提。教師受到尊重意味著人們重視教育,人們接受教育就會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會重視學習,尊敬老師。如此良性循環,古人對其認識是相當深刻的。
《呂氏春秋·勸學》中講道:「疾學在於尊師。」戊戌四君子譚嗣同在《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中也曾告誡世人:「為學莫貴於尊師。」《荀子·大略》中說:「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深刻地闡明了國家興衰與重視知識、尊敬教師的關系。
《禮記·學記》中還指出:「凡學之道,嚴師為難。」意為:在所有做學問的道理中,尊敬老師可謂難事。尊敬老師是學生的本分,然而尊師難以持之以恆。初學尊師並不難,但是學生逐漸學有所成,甚至超過老師時,尊師就很勉強了。這也是有些人終不能成大氣候的根本原因。古今中外,無數事例告訴我們應該尊敬老師。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來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才能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學風,有力地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鮑日新
尊重教師重在行動
尊重教師的勞動。教師的辛勤勞動體現在教學上,學生虛心學習,認真聽好老師的每堂課,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這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
尊重教師的人格。古人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教師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作為學生應從心裡敬重老師,尊重老師的人格。學生和老師談話時,應主動請老師坐,若老師不坐,學生應該和老師一起站著說話。同老師談話,要集中精神,姿勢端正,雙目凝視老師,有不同看法時,可及時向老師請教、探討。要虛心接受老師批評,不可當場頂撞老師。
禮儀行事。見到老師應問好、行少先隊禮或鞠躬行禮;上下課要起立迎送;進老師辦公室時要輕輕敲門或喊報告,然後開門進去,行禮後說明來意;在老師辦公室、寢室不能亂翻動老師的物品;休息時間最好不打擾老師;到辦公室或老師家不宜逗留過久,辦完事應盡快離開等等。張文菲
程門立雪
尊師重教是我國傳統的禮儀美德。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尊師的動人故事。北宋時,河南洛陽的程顥、程頤倆兄弟既是著名的理學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們是宋明理學的奠基人,長期在洛陽講學傳道,開創了宋代四大學派之一的洛學。
當時,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楊時又被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
一天,楊時同一起學習的同窗向程頤請教學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為了不驚醒老師,兩個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上飄起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同窗卻還立在雪中。
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眾望,終於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之後,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後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贊揚那些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
⑵ 不尊重老師的要怎麼寫
呵呵,小傻瓜,和老師說明情況,並道歉就沒事了!!!
我也是如此,特靈!!!
⑶ 中學生不尊重老師的現象~~誰能給我列舉一些
不尊重老師的表現
1
、上課時埋頭只顧自己的事,沒有聽課或者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
2
、上課時在下面當著老師的面玩弄,回頭跟後面的同學講話。
3
、上課時故意喧鬧,故意引起老師、同學的注意。
4
、上課時嘻嘻哈哈,該嚴肅時不嚴肅。
5
、上課時伏桌子睡覺,老師提醒後仍不悔改。
6
、故意跟老師頂撞。
7
、表現渺視老師的神態。
8
、不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對老師的批評耿耿於懷。
9
、因為老師的一次小失誤,而糾著不放,並且還嘲笑、嘲諷老師。
10
、把老師當笑柄,提醒同學們老師不是孔乙已。
11
、不按時完成作業,故意不交作業;故意在作業本上東塗西畫;故意把名字寫得很潦草;
故意把老師剛發的練習、試卷弄丟,然後謊稱找不見。
12
、給老師安花名、綽號,在背後議論老師的不是,說老師的壞話。
13
、上課時當著老師的面扯同學的頭發。或者對同學發火、耍小脾氣。
14
、上課時當著老師的面,在課堂上吃東西。
15
、對老師的教育不入耳,沒有回答老師的問話。
16
、路上見面時不打招呼,或者打招呼時故意大聲喊。
17
、上課時,老師沒有宣布下課就站起來,或隨便東喊西叫。
18
、上課前,當老師已經站在講台上時,還在下面東弄西弄,沒把老師放在眼裡。
19
、當老師提問別的同學時,故意插嘴。
20
、上課時閑扯一些跟上課內容沒有關聯的話題。
21
、教室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是神聖的場所,一些同學隨地講臟話、壞話。
22
、課堂上當著老師的面罵同學。
23
、課堂上當著老師的面扔東西、拍桌子。如摔書本、敲筆。
⑷ 有沒有學生不尊重老師的例子
1辱師耳釘男遭網友圍堵
本報記者 張碩攝影報道 在「京罵」和嘲笑中,年近七十的老師仍在持續講課,一個戴著耳釘的男學生(以下簡稱「耳釘男」)走上講台,伸手打算摘下老師的帽子。前天凌晨,這段視頻出現在了貓撲等諸多網站中,半天之內,U-UME、YOUTUBE等視頻網站均進行了轉載。留言者寫明,該段視頻轉自一名就讀於海淀藝術職業學校學生的QQ空間。
侮辱老師4分多鍾
在4分多鍾的視頻里,坐在教室一側第一個的戴著耳釘的男孩先對著鏡頭,「這就是地理課」,畫面中的一個聲音說。隨後「耳釘男」走上講台,伸手要摘掉老師的帽子。老師像有所防備,迅速將帽子放在了衣兜里,「耳釘男」則回到了座位上。此過程中,老師講課的話語沒有停止。學生們不停地尖叫和罵著臟話。另一名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的學生拾起一個塑料瓶向老師擲去。
視頻中除了老師勸阻的聲音外,還有學生們的笑罵聲,在視頻中,教室里約有30個左右的學生。
網友兩天回帖1700多
在貓撲網站上,不到兩天時間回帖數已達到了1700多個。「即使你不尊重知識,不尊重老師,至少也要尊重你自己。」貓撲的很多發帖者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冷靜的網友更多地表現了對當今職高教育的擔憂,「很多職高的學習氣氛很不好。這樣下去社會如何接納這個人群?」
另一些網友則表示,施教的一方對此也有責任。「這個老師的師德也有問題啊,『教不嚴,師之惰』。」「我記得我有一個老師說過,我不能把你們的思維吸引到我的課裡面,就是我的無能。」
網友校門口圍堵「耳釘男」
昨天中午12點,記者來到了海淀藝術職業學校的校門前,此時校門口已經圍攏了約20人,除了聞訊而來的記者,還有約10名網友。學校鐵門緊閉,傳達室一位自稱姓袁(音)的看門人表示,學校領導授意大門不開。
在等待中,幾位網友走到了校門口,「有本事你們進來啊。」罵聲則從校門內東側的教學樓傳來。幾位網友當即對著教學樓大喊,希望罵人者露面,但教學樓窗口始終沒有人露出頭來。
學生們拒絕采訪
「我不知道這件事情。」下午3點半左右,學校門口走出了幾個學生,但學生們的回答如出一轍,均表示自己不知情或沒有聽說。一個男孩表示,該事情確實發生在這里,視頻中不遵守紀律的學生正在接受處理。
金杯帶走「耳釘男」
下午4點15分左右,一輛貼著深色玻璃膜的金杯車開出了校門。十多名網友和記者圍了過去,透過車的玻璃,記者看到了「耳釘男」坐在車後排的窗旁,另幾位學生則捂住了臉。
「你給我下來。」一位網友看著「耳釘男」邊大喊,邊用力拍著玻璃。約6名網友迅速跑到了車前,用手推住了車。幾秒鍾後學校的兩名工作人員跑到了車前,將幾名網友拉開,金杯車迅速離開。
校長電話無人接聽
采訪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師表示,學校正在對視頻中的學生進行處理,但是自己並不知道具體情況,而校長則在校外開會。截至昨天晚上8點,校長辦公室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記者對話被辱老師孫辛卯
我能原諒他們
下午4點左右,在視頻中被辱的老師走出了學校。他手拿黑色帽子,頭發不足寸長,已經花白。上身穿著一件白色的確良襯衫,胸前掛著一根月票繩。
記者:您怎麼看待學生們的行為?
孫老師:學生有點過火,但不能說學生太壞。
記者:您在這所學校以前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
孫老師:這種情況沒有過,就是這一節課的情況。
記者:您的教齡有多長?
孫老師:我已經快70了,教了40多年書。2003年我來這個學校,帶著歷史、地理、政治三個科目。
記者:學校曾經表示過不願意您向外透露這件事情嗎?
孫老師:學校從沒有給我壓力。我作為老師,我沒有把學生教育好。
記者:您當時聽見學生的罵聲了嗎?
孫老師:我沒聽見學生罵我。
記者:您當時生氣嗎?
孫老師:憤慨,我只是讓他們坐那上課。他們認為我腦袋上有疤,所以用瓶蓋彈我。
記者:學生在事後給您道歉了嗎?
孫老師:學校已經處理了這兩個學生。學生下課後就跟我道歉。
記者:他們怎麼說的?
孫老師:老師,我們這樣做不對。
記者:您覺得他們態度誠懇嗎?
孫老師:還是誠懇的,學生畢竟是學生。
記者:您能原諒他們嗎?
孫老師:能原諒他們。追究什麼啊。學生就是學生,咱們子女犯了錯誤還不能饒恕嗎?
記者:您覺得他們的錯誤很嚴重嗎?
孫老師:他們還沒到那麼嚴重的一步,還沒有觸犯法律。
記者:在拍攝前,您知道他們要干什麼嗎?
孫老師:我事先不知道。
記者們尾隨著老師走出約500米遠。采訪結束時,一個記者大喊「您是個值得尊敬的老師。」
專家說法
教師應掌握當前青少年心理特點
針對近期出現的幾起師生矛盾激化事件,北京市青少年法律與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專家於華認為,造成目前師生關系相對緊張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還是無法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
老師應該放棄「陳詞」
「現在的老師也總是愛對學生說『笨鳥先飛』。」於華舉例表示,如果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則首先要承認自己是「笨鳥」。他認為,青少年學生的成長應是伴隨著信任和鼓勵的。而如果老師一如既往地以挖苦、諷刺的話語「激勵」學生,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反效果。
因此,他認為在師生關系中教師更應該先掌握當代青少年心理特點和變化的新情況。
社會對學生要求越來越高
於華認為,和之前生活在相對單純社會的學生相比,現在的學生要面臨的誘惑在增加,而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也在增加。
「網路的發展是必然的,但也給學生帶來很大誘惑,例如網路游戲。」於華表示,目前社會只是一味提高對學生拒絕誘惑能力的要求,但並沒有更好的辦法告訴他們,如何拒絕這種誘惑。
因此,專家表示造成一系列師生暴力事件的背後,是社會和教育對學生的過高、過多要求和不適合的教學方式造成的。
如何緩解教學矛盾
於華表示,每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性格和愛好,而教學應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個性潛能。但我國現行的教育制度依然是大眾化和同質化的,不能實現因材施教。目前學校對學生的個性要求比較死板,應試化的教學也使學生間只能有分數一個評價標准。專家表示,雖然目前正在倡導素質教育和綜合評價標准,但在最終考試制度和用工制度上,分數和學歷依然是評價指標。只有從根本上改變現行教育理念和社會對學歷的看法,才能有效緩解教學矛盾。
2轟動一時的北京海淀區藝術職業學校「視頻辱師事件」剛剛平息,前日,重慶市涪陵區職業教育中心發生類似辱師事件:39歲的女語文教師何小容在課堂上制止幾名男生打牌時,遭一名男生惡毒辱罵。何氣憤難當,在結束兩節任課後,疑突發心肌梗塞猝死在學校。
屍體停放兩天沒下葬
在涪陵區急救中心,記者發現何老師的遺體還停放在狹窄的太平間,遺體旁豎立著一幅遺像,遺像上的女子齊肩長發容貌端莊,年紀不過30多歲。
親屬們介紹,何老師今年39歲,何10多年前調入職業教育中心,教授語文,還差兩個月,她從教就有20年。平時,何為人非常友善,教學認真負責,身體一直很好,從未有重大疾病。而聽說何在6月9日上午突然去世的消息,親戚們全部無人相信。目前,屍體已停放兩天,等待法醫解剖後下葬。
親屬們異常憤慨地表示,何去世有兩天,沒有一名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前來悼念。據說是學校的規定,只能打電話慰問,目的是防止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亂說。
記者來到事發地———位於該校教學樓底樓的2009級數控3班教室。因為是周末,裡面只有一男一女兩名學生坐在一起看電視,課桌上還有一支香煙。男生告訴記者,與何老師發生爭吵的是同學F某,但因為事發時他在睡覺,沒有看到過程。
知情人透露事件經過
經多方周折,記者找到一名該校知情老師。該老師講述了大致事發經過:6月9日上午8:15,何老師給該校高二年級上語文課。上課中途,何發現後面幾排有兩名男生在打牌,何當即予以制止,結果其中一名18歲男生不聽勸,反而當場大聲辱罵何老師,語言不堪入耳。
下課後,何將辱罵自己的男生帶到學校德育處,要求學校處理。德育處老師表示無法處罰學生,但學生願意道歉,何深感失望並拒絕接受道歉。正說著,何老師突然就臉色發紫,身體向地上軟去。老師們立即喊來校醫,並讓校門旁順江社區醫生也參與急救,同時撥打120,但人依舊沒有搶救過來。
參與搶救的順江社區衛生服務站職業醫師李忠榮說,根據自己18年的從醫經驗,何老師可能死於急性心肌梗塞。
相關部門秘密處理
昨天下午,記者在急救中心遇見職業教育中心校長周紹林。周稱,目前區教委等部門已介入,下午會召集各方開會協商解決。
涪陵區職業教育中心一名不願具名的教師稱,一些學生膽子很大,不尊重老師,該校多次發生學生毆打老師事件,她呼籲應保障老師的合法權利。
綜合《重慶晚報》《重慶晨報》消息
⑸ 不尊重老師的表現有哪些
1和班長對立
2故意拉班級平均分
3和班主任撒謊
4不服從管理
5上課睡覺
6上課時語言犀利
7背後說壞話
8策劃重組班委
9給老師評價值非常低10寫匿名信給校長
⑹ 關於尊重老師的小故事
1.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
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2.1903年,居里夫人發現了一種新的物質——鐳。這一發現,震驚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從而,她享有盛譽,博得了人們的敬仰。可她對她過去的老師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語老師最大的願望是重遊她的出生地——法國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蘭到法國的一大筆旅費,回鄉的希望總是那麼渺茫。居里夫人當時正好住在法國,她非常理解老師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師的全部旅費,還邀請老師到家裡做客。居里夫人的熱情接待使老師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裡一樣。
1932年5月,華沙鐳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落成典禮。許多著名人物都簇擁在她的周圍。典禮將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忽然從主席台上跑下來,穿過捧著鮮花的人群,來到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面前,深情地親吻了她的雙頰,親自推著她走上了主席台。這位老年婦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時候的老師。在場的人都被這動人的情景所感動,熱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熱淚。
居里夫人就是這樣,當她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之後,仍舊沒有忘記曾經傳授給她知識的老師。
3.華羅庚成名不忘師恩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成名之後不止一次說過:「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師栽培。1949年,華羅庚從國外回來,馬上趕回故鄉江蘇金壇縣,看望發現他數學才能的第一個」伯樂「,王維克老師。他在金壇作數學報告時,特地把王老師請上主席台就座,進會場時讓老師走在前面,就座時只肯坐在老師的下首。
4.魯迅對啟蒙老師壽鏡吾一直很尊敬。他18歲到南京讀書,每當放假回紹興時,總要抽空看望壽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東渡日本留學的8年間,他經常寫信向壽老師匯報自己在異國的學習情況。一次,他奉母命從日本回紹興辦婚事,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時間專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壽先生。魯迅在日本還拜章太炎先生為師學文字學。章太炎先生逝世後,他連續撰文兩篇紀念。
5.張樂平尊師
一個春雨霏霏的日子,漫畫「三毛」的作者張樂平一手撐雨傘,一手提蛋糕,去看望50餘年沒有見過面的小學啟蒙老師陸寅生。陸寅生曾經給張樂平出了個題目,指導他畫政治諷刺畫,這是張樂平學漫畫的開始。此事雖已過去50多年,但張樂平記憶猶新。
80多歲的陸老師把張樂平打量了一下,問:「你是誰?找誰?」張樂平說:「我是張平啊,現在叫張樂平。」陸老師興奮異常:「幾十年來難得你還想著我,真不容易啊!」張樂平說:「我的第一幅漫畫是您教我畫的,我一直沒有忘記您!」
⑺ 不尊重老師的故事3個50字左右,急用!!!!!
小明上課的時候
偷偷拿紙屑
丟老師
老師很生氣
⑻ 不尊重老師的事例
韓非子。但我記得不太清楚是不是他,可能有誤。
韓非與李斯同學與儒學大師荀子,然而韓非與荀子思想主張大為不同,愛好刑名法術。韓非母死,荀子令其奔喪,但是韓非准備去秦國游說,不願意回去守孝。儒家講究孝道,這可觸犯了老師的原則立場,所以荀子把他開除了。。
⑼ 學生不尊重老師的行為有哪些
- 上課不聽課,講話
- 不交作業,上課遲到早退,翹課
- 背地裡說老師壞話
- 跟老師頂嘴
⑽ 不尊敬老師的例子及後果
1.2 了解青春期閉鎖心理現象及危害,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
二1.4 了解教師的工作特點,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與批評,增進與教師感情。
二1.5 知道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巧,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二1.6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能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的合作與競爭,養成團結合作、樂於助人的品質。
二2.2 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實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誠實的人。
二2.3 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
二2.5 體會和諧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寬容和相互幫助,懂得愛護公共環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
二3.2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二3.4 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二3.5 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能夠自覺的尊重別人的隱私。
◆ 教育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初步樹立正確的友誼觀,學會和同學、朋友建立發展真正的友誼;友愛同學,增進與同學之間的友情。
2.進一步樹立尊師觀念、民主平等觀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尊敬老師,激發對老師的熱愛之情。
【能 力】
1.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學會與同學、朋友正確的交往與溝通,建立真正的友誼。
2. 積極與老師進行交流溝通,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增進師生感情;學會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增強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