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師圖
1、孔子是中國教師的先祖,估計大家都認識他,並對他的事跡比較了解。他開創了古代的第一所學校,學生大概有三千多人。除了教授理論知識,孔子還注重實踐操作,他帶著弟子到各國游歷,增長見識,並四處散播他的思想。
2、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是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的代表人物,被稱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受人推崇,主張無為而治。老子的傳世之作是《道德經》,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孔子也曾受教於他,而他本人也被尊稱為「道教始祖」。
3、墨子生前擔任宋國的大夫,負責教育宋國的皇室子弟,是個不折不扣的教育者。同時他還是百家爭鳴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墨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創立了墨家學派。
他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了先進的觀點,例如他根據幾何、物理、光學,創造出一套理論,並教給學生。在墨子去世後,他的學生把他的事跡和言語編寫成《墨子》,流傳至今。
4、董仲舒是西漢時期一個偉大的教師,他在當時的朝代,主要講授《公羊春秋》,給學子傳播思想和知識。他提出了「天人感應」等主張,被當時急需用一種思想統一中國的武帝所採納,他的主張,把儒家思想推上了思想巔峰,延續了幾千年,影響深遠,直至現代。
5、朱熹(1130年—1200年),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
朱熹的成就在於,他總結了以往的思想,建立了非常龐大的理學體系,諸如「格物致知論」、「人性二元論」、都非常鮮明的代表了其典型的唯物主義思想。
Ⅱ 古代十個著名老師
留下光輝教育思想的十大名師:
孔丘、孟軻、荀況、老聃、墨翟、
董仲舒、程顥、程頤、朱熹、王守仁
教育出著名學生的十大名師:
孔丘(學生:顏回、曾參)
鬼穀子王詡(學生:孫臏、龐涓、蘇秦、張儀)
荀況(學生:韓非、李斯)
呂不韋(學生:嬴政)
黃石公(學生:張良)
董仲舒(學生:劉徹)
趙普(學生:趙匡胤)
周同(學生:岳飛)
朱升(學生:朱元璋)
翁同龢(學生:愛新覺羅·載湉)
Ⅲ 古代老師的稱呼
古代老師的稱呼分別是夫子、先生、師傅、師父、山長、教諭、講郎、學博、助教、教授回、宗師、師保答、西席、師長等。最常見稱呼是夫子、師父和先生。
職業要求
以愛崗敬業為榮,以敷衍塞責為恥。
以開拓創新為榮,以因循守舊為恥。
以勤勉博學為榮,以懶惰膚淺為恥。
以關愛學生為榮,以漠視學生為恥。
以廉潔從教為榮,以崗位謀私為恥。
以因材施教為榮,以千篇一律為恥。
以團結協作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儀表端莊為榮,以不修邊幅為恥。
以尊重學生為榮,以辱罵學生為恥。
Ⅳ 古代老師和現代老師各有什麼特點
主要有靈活度、知識專與廣泛的區別。
古代老師一般被稱為孔夫子,主要特點是行為上比現在老師呆板,在平日行動性格上缺少靈活;知識上,古代老師多以文科知識為主,廣泛的哲學、社會倫理、治國等知識。
現代老師知識是一專多能,專業上更專,綜合知識能力強,多以理科、體育藝術、文理兼容等知識層面表現。平常生活、活動靈活多變,社會適應力強。
現代人和古代人本質上是沒有太大區別的,我們如果非要分出一個天一個地,一個進步一個落後,我覺得不盡合理,也毫無意義可言。
首先,按照他們的看法,古人總體上而言無論是科技還是思維,都是落後於今人的,這一點我並不否認,但是這樣縱向的比較竊以為有失偏頗。
如果說橫向的進行比較,這些看似樣樣落後的古代人在他們各自的時代都引領了時代的潮流。唐詩宋詞,漢賦元曲,各領風騷數百年,這些和我們現代人的流行歌曲,歌劇,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很多現代人不會承認這一點,不認為自己是繼承了古人的衣缽,相反他們認為自己和古人那是雲泥之別,天壤之別。事實是如此嗎?我並不否認區別的存在,但這種區別並不及本質,還不足以割裂我們和古人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
現代人是最喜歡過高的估計自己的,其特點之一就是深信古代人與自己有很大的區別。
但愚見以為,今人自詡先進文明的憑借依仗不過只是表面的物質外殼。看上去我們現代人貌似掌握著強大的技術,創造了精美的藝術,制定出更規范的律法,但古代人在他們所生活的年代也對等的掌握著和我們一樣的東西。
古代人不懂技術嗎?恰恰相反,現代人高超的技術正是源於對古代人技術的研究與進一步發展。
古代人不懂藝術嗎?且不論西方文明,僅就我們古老的東方,藝術之璀璨恐怕我們現代也難以望其項背。
古代人沒有律法嗎?那漢謨拉比法典,羅馬法,秦律難道可以視而不見嗎?或許這些法律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野蠻,不成體統,可饒是現在法學家制定出來看似規范的法律,實際上又起了多大的約束作用呢?
實際上我們和古代人所披的物質外殼,立足於各自的時代而言都是差不多的,不能夠用以區別我們與古人。
那有些人可能又要說了,剝開物質外殼,現代人的精神層次也高於古代人呀!那我不禁想反問:「高在何處呢?」
細想一下,古代人與現代人的精神層次是不能簡簡單單一較高下的。他們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文化環境,我們是不能體會到的。
古人忠於君主,崇尚儒教,重男輕女,那是因為他們生活在那樣一個環境之中,君主對他們而言就是神明一樣的存在,他們自幼接受的是儒家的教育,戰爭的頻繁,勞作的辛苦使他們不得不把男性當成寶貝。
今人忠於國家,忠於自己,而並非另外的某個人,信仰自由,學術自由,男女平等,那是由於我們從小就受現代文化思想的熏陶,並不是我們現代人從小就比古人多一塊材料,比他們更懂,更開明。
腦容量比他們大不代表你一生下來就知道的多,你的現代人思維是後天教育的成果,若你出生伊始就接受古人的那套教育,你也就只長了一個現代人的模子。
當生活的年代不平行的時候,一切的比較都顯得蒼白無力且毫無意義,不對等的較量即便是贏家也說明不了什麼。
因此以後再有人問古代人和現代人有什麼區別時,我會說:「沒什麼區別,都是倆肩膀架一個腦袋,都是人,本質上能有什麼區別?」
如果非要問,那就回答他:「你腦袋確實比古代人大!」
Ⅳ 課堂上,老師在上課,講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詩,突然ppt上就出現了一幅古代女子圖,全班女生都喊漂
他正面回答了這個問題,以否定句的形式給對方一個疑問這個女子是漂亮的還是丑的。說話技巧不錯。這個回答不是幽默回答,因為它並不意味深長。
Ⅵ 古代稱老師叫什麼
席:即「老師」。
古人除了尊稱老師為「夫子」、「先生」、「恩師」外,何以還經常尊稱為「西席」呢?這與漢明帝劉庄有關。據《稱謂錄》卷八記載:「漢明帝尊桓榮以師禮,上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幾。故師曰西席。」
此事史料可查:漢明帝是光武帝劉秀的繼承人,他當太子時就拜桓榮為老師,登上皇位後,對桓榮仍十分尊敬。他常常到桓榮住的太常府內,請桓榮坐向東的位子,並替桓榮擺好桌案和手杖,親自手拿經書聽桓榮講解經文。
他為何讓老師「向東」坐呢?原來,漢代室內的座次是以靠西而坐——即面向東方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東」的座次,明帝這樣安排是表示對老師的尊敬。由於皇帝安排老師坐西席,於是人們就把家庭教師,甚至所有老師尊稱為西席了。
Ⅶ 中國古代最早十大老師排名
1、黃石公
黃石公是秦朝末年的隱士,非常有本事。他傳給張良兵書,使得張良成為著名謀略家和軍事家。有個典故叫「圯橋進履」,說的就是張良和黃石公的故事。那時張良是年輕的公子哥兒,黃石公為了
考驗張良,故意把鞋子甩到橋下,然後讓張良去撿,撿來後又要讓張良把鞋給他穿上,看到張良能忍辱,就與張良約定五日後在此橋見面。
連著兩次張良遲到,受到黃石公斥責,第三次張良乾脆不睡覺,半夜就在橋上等著,黃石公來了後,很滿意,就傳給張良一部兵書《黃石公兵法》。
2、老子
春秋老子,著《道德經》,洞大智慧,其思想為中國道家文化之始之源,實是中華文化之本,魯迅先生曾講:(大意)中國的文化之根,全在道家。兩千年封建統治,都是外示儒術,內用黃老。且老子之影響已至於全世界。
3、孔子
儒家文化之開創者。影響整個中國亞洲乃至世界。孔子成為中國統治文化的精神教父。歷代謚封,加之大成至聖文宣王。現影響整個世界,美國評一百位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名人,孔子以第四列前茅。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4、鬼穀子
鬼穀子是戰國時期的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長於持身養性,精於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有著作《鬼穀子》傳世,為縱橫家的鼻祖。
鬼穀子有四套學問。一是占卜學: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十分精確;二是軍事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軍,鬼神莫測;三是縱橫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四是出世學,修身養性,祛病延壽,學究精深。
他的弟子有軍事家孫臏、龐涓,縱橫家張儀、蘇秦。後世占卜師也奉鬼穀子為祖師爺。
5、墨子
墨子,名翟。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他的思想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
墨子一生的活動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廣收弟子,積極宣傳自己的學說;二是不遺餘力的反對兼並戰爭。
為宣傳自己的主張,墨子廣收門徒,一般的親信弟子達到數百人之多,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墨家學派。墨家是一個有嚴密組織紀律的團體,穿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以吃苦為高尚。如果誰違背了這些原則,輕則開除,重則處死。
墨家的最高領袖稱為「矩子」(巨子),墨家的成員都稱為「墨者」,代代下傳,所有墨者都服從巨子的指揮必須服從「巨子」的指導,甚至可以「赴湯蹈火,死不旋踵」。
6、荀子
荀子,名況,字卿 。他是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他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
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他曾經傳道授業,戰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李斯,漢初政治家、科學家張蒼均為其門下高足。
荀子對各家都有所批評,唯獨推崇孔子的思想,認為是最好的治國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特別著重的繼承了孔子的「外王學」。
他又從知識論的立場上批判的總結和吸收了諸子百家的理論主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於天人之分」的自然觀、「化性起偽」的道德觀、「禮儀之治」的社會歷史觀。
7、朱熹
朱熹,字元晦,世稱朱文公。他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作為一位博學多識的大學問家,朱熹有很多方面值得後人學習。
他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博覽經史,治學嚴謹,著作宏富。他在訓詁、考證、注釋古籍,整理文獻資料等方面都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另外,他對天文、地理、律歷等許多自然科學,也都進行過廣泛的研究。
他作為封建社會的一位官員,他在努力維護那個制度的同時,也能體察民情,反對橫征暴斂與為富不仁者,敢於同貪官污吏和地方豪紳的不法行為作斗爭。
在地方官的任期內,朱熹也做了一些如賑濟災荒、鼓勵生產等安定民生的有益工作,在封建社會的官員中,不失為一位正直有為的人。最後還應指出,朱熹還是中國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之一。
8、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他是明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
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郭沫若評論他說:王陽明對於教育方面也有他獨到的主張,而他的主張與近代進步的教育學說每多一致。他在中國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大的影響。
9、王夫之
王夫之,字而農。他與顧炎武、黃宗羲並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
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於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嶽遺民,學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王夫之為了事業和理想,從來不為利祿所誘,就是歷盡千辛萬苦,也矢志不渝。
明朝滅亡後,在家鄉衡陽抗擊清兵,失敗後,隱居石船山,從事思想方面的著述。晚年身體不好,生活又貧困,寫作時連紙筆都要靠朋友周濟。
每日著述,以至腕不勝硯,指不勝筆。在71歲時,清廷官員來拜訪這位大學者,想贈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雖在病中,但認為自己是明朝遺臣,拒不接見清廷官員,也不接受禮物,並寫了一副對聯,以表自己的情操: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
10、嚴復
清朝著名教育家。在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水師學堂任教期間,嚴復培養了中國近代第一批海軍人才,並翻譯了《天演論》,系統地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宣傳維新變法思想,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
嚴復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Ⅷ 古代老師有哪些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老師應該是孔子,所以孔子在中國的教育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他是私學的創造者,另外,像朱熹他們事實上應該也就是南宋時期學院的一個代表,從這一方面來看,也能夠看得出來古代教育的一個情況,古代教育的一個發展。
Ⅸ 古代世界著名的老師
1、孔子
是中國教師的先祖,估計大家都認識他,並對他的事跡比較了解。他開創了古代的第一所學校,學生大概有三千多人。除了教授理論知識,孔子還注重實踐操作,他帶著弟子到各國游歷,增長見識,並四處散播他的思想。
2、老子
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是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的代表人物,被稱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受人推崇,主張無為而治。老子的傳世之作是《道德經》,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孔子也曾受教於他,而他本人也被尊稱為「道教始祖」。
3、蘇格拉底
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
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並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身為雅典的公民,據記載蘇格拉底最後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進新神論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處死刑。盡管蘇格拉底曾獲得逃亡的機會,但他仍選擇飲下毒堇汁而死,因為他認為逃亡只會進一步破壞雅典法律的權威。
4、柏拉圖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學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並稱為希臘三賢。另有其創造或發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圖思想、柏拉圖主義、柏拉圖式愛情等。柏拉圖的主要作品為對話錄,其中絕大部分對話都有蘇格拉底出場。但學術界普遍認為,其中的蘇格拉底形象並不完全是歷史上的蘇格拉底。
除了荷馬之外,柏拉圖也受到許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響,包括了畢達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諧」概念,以及阿那克薩戈拉教導蘇格拉底應該將心靈或理性作為判斷任何事情的根據;巴門尼德提出的連結所有事物的理論也可能影響了柏拉圖對於靈魂的概念。
5、昆體良
是古代羅馬著名的教育家。他是教育史上大大發展完善教育方法和思想的先驅。他主張對兒童的教育應是鼓勵的,能激發他們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