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教師
數學
方澤泉、鄒勇、鄧偉民、伍舉平 、肖啟松 、畢鳳友、 王樹春
語文
林莉、王甦 、劉高成、唐清華、 唐奇志、 吳玉蘭 、 張倩、李廷爰
歷史
龍強、劉鑫、沈國斌、 周萬發、 王羽
英語
黃柏榮、陳光倫、尹其紅、伍榮、徐檳、馬光華、李晶、文強
生物
吳玲、廖勇、向萬林、賀思揚、揚洲萍、華成榮、李涌、劉冬維、凌敏、溫廷茂
物理
李彬彬、陳家維、王春華、青惠、蔣恆濤、胡江華、周明
化學
張楠 蔡華金 於自立 王貴華 陳先明
地理
董文洲 鮮雲福 劉守超
政治
羅欣 肖坤會 吳大友 袁丁
2. 四川省什邡中學的名師團隊
鄧偉民,男,1966年生,四川省南充人。西華師范大學數學本科畢業,四川大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四川省什邡中學數學教研組組長。榮獲了德陽市宣傳系統縣級「拔尖人才,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王春華,男,著名物理教師。
3. 在汶川地震時為保護學生而犧牲的老師都有誰
向倩
向倩的遺體被發現時,她已被壓斷為3截。幾乎碎成一團的上半身,張開的雙臂下,緊緊摟著三個也已死去的學生。
救援人員怎麼也無法扳開她的雙手,現場的武警官兵為之落淚,紛紛行起軍禮。
當時在現場的當地媒體《今日什邡》編輯部主任唐世華回憶,由於向倩的身體嚴重變形,救援人員最初無法確認其身份。在將其屍骸抬往室內時,救援人員發現其身旁有半截跟涼鞋的鞋跟,從而判斷其為學校老師,並最終確認為年僅21歲的向倩。
袁文婷
一提到袁文婷的名字,吳佳輝便嚎啕大哭,嚷著:「袁老師還被埋在裡面,她沒有死,我看見她倒下的,她手裡還牽著同學。」
吳佳輝是袁文婷最後救出來的學生,在他的腦海里,一直都回放著地震發生時的瞬間,袁老師的身影。
吳佳輝抽泣著向《德陽日報》記者汪巧回憶了地震來時的那一幕:「當時我們在教室里復習功課,袁老師正在給我們檢查作業,我們只感覺地開始晃動,根本就沒意識到地震發生了,只聽見袁老師大聲吼叫,地震了,大家快跑……」
「我們當時也嚇傻了,站在那兒不知道該往哪兒跑,只見袁老師快速地奔跑過來抱起學生就往外跑,一個、兩個、三個……十多個同學被送出了教室,正當袁老師把我放在教室門口又轉身回去救其他同學時,我只聽見『嘭』的一聲,樓板就掉了下來。」
5月12日晚上10點多,搜救人員終於發現了袁文婷———一塊厚厚的水泥板,壓在她的身上。
當水泥板被抬走時,眼前的一幕讓大家潸然淚下:袁老師的身下,還藏著她的學生,而此刻袁老師卻因為傷重永遠閉上了眼睛。她的母親在11點多趕到學校後,剛看了女兒一眼就昏了過去。
譚千秋
「那四個娃兒真的都活了嗎?昨天晚上就聽說有個老師救了4個娃兒,我哪知道就是你……」張關蓉撲到丈夫的遺體上放聲慟哭。
深夜的德陽市漢旺鎮,冷雨凄厲,悲聲四處,呼嘯而過的救護車最能給人帶來一絲慰藉,那意味著又有一個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時50分,救護車的鳴笛聲響徹漢旺鎮——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員在德陽市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連續救出了4個學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學生,要不是有他們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對記者說。
「那個老師呢?」
「唉……他可是個大好人,大英雄噢!」說著,劉紅麗舅舅的眼圈紅了。他告訴記者,那是一位男老師,快50歲了。
13日一早,設在學校操場上的臨時停屍場上,記者從工作人員手中的遺體登記冊里查到了這位英雄教師的名字——譚千秋。他的遺體是13日22時12分從廢墟中扒出來的。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向記者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苟曉超12日,通江縣洪口鎮永安壩村小學300餘名師生在教室里午休,新婚後第一天上班的苟曉超在跟班巡查。14時28分,正准備走出教室的苟曉超突然感到地板在震動,門窗玻璃噼哩啪啦作響,整棟教學樓劇烈搖晃,地震!
「快疏散孩子!」苟曉超向正在一二樓跟班的老師大聲呼喊,同時下意識拽著幾個前排的孩子沖出教室,10餘名孩子緊跟在他身後。
哭喊聲、驚叫聲響成一團。「不要擁擠!」苟曉超大喊,扯起兩個跌倒的學生向樓下跑去。第一批學生被安全送到樓下,他又迅即轉身,從人群中奔向三樓。一轉眼,他又出現在三樓巷道上,十幾個孩子也跟著他向樓下跑。這時,牆磚伴著混凝土簌簌落下,玻璃不斷碎落。其他幾位老師緊急疏散、安置轉移一二樓的學生。
教學樓牆壁上的裂痕越來越大,隨時可能坍塌。三樓教室里還有嚇呆了而死死抱住課桌的10多名學生呀!苟曉超第三次扎進搖搖欲墜的教學樓,聲嘶力竭地吼到:「快跑!快跑!」逐一拍打學生的頭,然後雙手夾著兩個孩子飛奔而下。
剛跑到一樓最後一級樓梯,「轟!」教學樓正面兩根直徑1米的圓柱倒塌,磚塊和混凝土狠狠砸向飛奔中的苟曉超的右腿。就在撲倒瞬間,他使出全身力氣,將懷中的王佳紅和莘躍順勢推了出去。
兩個孩子得救了。磚頭和混凝土塊雨點般砸向他的另一條腿和頭部、背部。
「快,快去!不要管我……」在場老師和聞訊趕來的村民、過路司機、鄉鎮幹部搭上木梯,用雙手、鐵鏟、鋼釺刨開水泥塊,用繩子將被困的43個孩子救了出來。
16時20分,苟曉超在轉往縣人民醫院的途中,因傷勢過重,停止了呼吸,走完了僅23年的人生旅程。
瞿萬容
汶川地震發生後,四川綿竹市遵道鎮歡歡幼兒園發生整體垮塌,而此時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園長在外出差,5名教師都在園內。此次地震共造成該園50多名小孩和3名教師死亡,目前仍有兩名教師在醫院搶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發生後,孩子家長很快就聚集在幼兒園廢墟周圍,不停地呼喊著孩子的名字,開始孩子們還能在廢墟中發出微弱的回應,但隨著時間一秒一秒地逝去,回應聲越來越弱。家長們也只能無奈地坐在廢墟邊上,焦急地等待著救援隊伍到來。
幼兒園園長李娟回憶起瞿萬容老師被救援隊發現的情形,泣不成聲。「當時瞿老師撲在地上,用後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里還緊緊抱著一名小孩。小孩獲救了,但瞿老師卻永遠離開了我們。」
他叫張米亞,29歲,是汶川縣映秀中心小學數學老師,地震發生時他雙手死死護住兩名學生,自己卻不幸遇難,救援人員不得不鋸掉他僵硬的手臂以救出孩子。
摧毀映秀中心小學只用了短短12秒,而在12秒後,倖存者靠著原始的工具,在被夷為平地的校園里救出了許多被埋學生。而當大家搬開垮塌的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數學老師張米亞跪撲在廢墟中,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有生命體征,而「雄鷹」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張老師的手臂鋸掉才把孩子救出。
「救—媽媽!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張大嘴巴不停地號哭,雙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鄰居的肩膀。淚水,鼻涕,全部流了出來。
她只有一歲半,說話還不清晰。地震之後,四天里,她再也沒有聽到過爸爸媽媽的聲音,哪怕一個字。
沒有人告訴她,媽媽在救下了13個學生後,再也不會回來;而爸爸,依然音訊全無。
7時30分·現場
廢墟下,奶奶懷抱孫女
小雯欣是5月15日,震後第四天被救出來的。她的家,位於震中映秀鎮。
15日一早,一位村民跑到武警駐地求救,說一個孩子和一個老人還壓在交警大隊的樓下面,還在喊救命。武警立即前往施救。
阿壩州交警支隊直屬大隊大樓,是受災最嚴重的單位之一。兼做辦公和宿舍的五層樓,塌陷到只有三層高。殘留的半邊樓,隨時有坍塌下來的危險。
全隊17個交警,震後只出來9人,還有8個被埋。其中,大隊長遇難。「他們都去了,我還留名字干什麼。」一名交警不肯說出自己的名字。
早上7點30分,15個武警戰士和4個醫生開始設法營救。
很快,小女孩雯欣被救了出來,但奶奶還在裡面。
從武警戰士那得知,發現小雯欣時,她奶奶正雙手抱著她。因倒塌的樓板和牆體形成了一個三角空間,小雯欣絲毫沒有受傷,只是被壓得有點緊。
為了順利救出雯欣,武警決定解下她的衣服,把她慢慢挪出來。
半小時後,雯欣被救,當時還光著屁股。鄰居很快給她找來衣服,是一件紅色毛衣和一件棉襖。
不過,她的奶奶還壓在裡面,身上的血還流。
9時左右·奶奶
「我有點疼,我會堅持的」
沒有大型工程機械,戰士和醫生徒手刨開斷磚殘渣。兩個戰士趴在地上,俯身鑽進樓板,用手小心抽出磚塊。然後遞給外面的戰士,接力到樓前的空地上。一個多小時,樓板下的空間大了,老人的大部分身體得以看見。
從現場勘查回來的戰士告訴記者,老人上半身沒有受傷,有救,她還能說話。不過,她下半身被一塊巨大的木板壓住了,已流有不少血。
得知這一情況,一位40歲的女醫生上去了。
「您要堅持住,一定。外面你的孫女還等著你!」女醫生趴下身子對老人說。
「我會堅持下來的。下面有點疼。」老人不斷的喘氣,臉開始發紫。
「一定要堅持下來,不然,您的孫女就要成為孤兒了。」
老人的臉,慘白,她微笑一下。
救援仍在繼續。老人的救命聲也在不時傳出來。
受交通影響,急救葯品一直未能到達映秀鎮。很多醫生說,沒有辦法給病人止血止痛,只能眼睜睜望著他們喊救命。
10時30分·奶奶
「我不行了,真的不行了」
搶救還在繼續。
三個武警官兵跑了出去。一眨眼工夫,搬來手斧和手工鏟,他們要鑿開老人身下的水泥地板,給老人騰出生的空間。
上午10點30分,一家廣播電台正在現場直播。
電台記者把話筒遞給了女醫生。
女醫生對著話筒說,樓下還壓著一個老奶奶,我們在施救,不過,太困難了。老人很勇敢,地震四天了她還能說話。和她一起被壓的孫女獲救了。
她兒媳更了不起,為了救學生,她犧牲了。
雯欣的媽媽嚴蓉,是映秀小學四年級語文老師。
「嚴老師被壓在裡面了。」說完這句話,李燕哭了,她是嚴蓉的學生。
李燕說,為了盡快疏散學生,嚴老師留在最後,等第13個孩子剛跑出教室,教學樓全部塌了下來。
主持人,你知不知道,如果我們再不把老人盡快救出來,小雯欣可能就成了孤兒啊?她父親現在在哪裡,還沒有消息啊!
雯欣的爸爸都鵬祥,原來是交警直屬大隊的民警,後因工作調動去了九黃機場公安分局。所以,她一直由奶奶帶著,住在直屬大隊的宿舍。
在場的村民、交警、武警和醫生,人人淚流。
我不行了。老人對女醫生說,我真的不行了。
女醫生還是那句話,一定堅持啊,不然你孫女真的就是孤兒了啊。
10時33分·現場
老人慢慢低下了頭
上午10點33分,老人慢慢低了頭,再也沒有抬起來。
女醫生雙眼淚流,哭著走了下來。
老人走了。
她孫女可能真的成了孤兒。
兩位武警攙扶著女醫生,慢慢走到院子外。
小雯欣哭得更厲害,淚不停地往下流。
我來抱抱。女醫生一把緊緊抱住了小雯欣,臉靠著臉。
媽媽!救-媽媽!
救-爸爸!
小雯欣哭得前俯後仰,聲音越來越大。女醫生和她的臉,貼得越來越緊。一旁,電台記者走了上來,什麼話也沒有說,往小雯欣口袋塞了兩張鈔票。
「在救媽媽!也在救爸爸!」鄰居也扶著小雯欣,臉也靠上了她的頭,「他們都在搶救。」
不管周邊的人怎麼說,小雯欣還是不住的哭喊,救媽媽,救爸爸!
如果她的爸爸也沒有消息,她真的就是孤兒了。
杜正香
「挖出來了!挖出來了!杜老師找到了!」震後一直守候在南壩小學校門口的老師和家長們圍攏上來。
5月14日10時,震後第三天,當解放軍官兵掀開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綿陽市平武縣南壩小學的一根鋼筋水泥橫梁時,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一位死去多時的女老師趴在瓦礫里,頭朝著門的方向,雙手緊緊地各拉著一個年幼的孩子,胸前還護著三個幼小的生命。
人們口中說的杜老師叫杜正香,是南壩小學學前班中班的代課老師,不過孩子們更喜歡搖著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實杜老師今年才48歲。
「看得出她是要把這些孩子們帶出即將倒塌的教學樓,她用自己的肩背為孩子們擋住了墜落的橫梁。」參與搜救的解放軍戰士說,杜老師以生命守護的五個孩子最終沒能生還,這可能是她唯一的遺憾。
「小心挖,注意保護杜老師的遺體。」這句話在搜救人員中互相傳遞。
「杜老師要不是為了救學生,自己一個人肯定能跑出來。」她的同事語文老師楊樹蘭說,「可我知道,她肯定不會扔下自己的學生們。」
5月12日地震發生時,楊樹蘭正在學校的宿舍午休,當她連滾帶爬跑到操場上時,正好看見杜正香一把將送小孫子上學的嚴明君老太太祖孫倆推出了搖晃中的教學樓,轉身沖進一樓的教室,連抱帶拉救出幾個孩子,之後她又沖進了已是煙塵滾滾、不停擺動中的教學樓。這是楊樹蘭和其他人最後一次看到杜正香老師的身影……
位於平武縣腹地的南壩鎮是此次地震的重災區之一,由於橋梁坍塌和山體滑坡導致與外界的交通完全中斷,水電通訊也徹底癱瘓,成了與世隔絕的震後「孤島」。南壩全鎮大部分房屋倒塌,剩下的也都成了危房。
南壩小學是南壩鎮傷亡最為慘重的,兩座3層高的教學樓全部倒塌,全校870多名學生中142人死亡,170多人失蹤。
王全香老師說,同樣在一樓的學前班大班的三四十個孩子都自己跑出來了,可是杜正香班上的孩子都太小,肯定被劇烈的地震嚇呆了跑不動,要不然杜老師也不會跑進去那麼多次,她捨不得自己的孩子。
杜老師的丈夫嚴正明回憶起自己的妻子,哽咽里還有驕傲:「我知道她一定會那樣做,她一直對學生們很好。」
和四川其他邊遠山區村鎮一樣,南壩鎮絕大多數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家裡只剩下老老小小。爺爺奶奶們也都放心把自己的孫子孫女交給她照顧。孩子們都親熱地喊她「婆婆」,特別熟的就乾脆叫她「老杜」,她也不介意。
杜正香對孩子好是出了名的,她已經在南壩代課20多年。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還是附近落河蓋的社長,為人好是出了名的。
這次地震,杜老師班上的孩子獲救的並不多,可是家長們都沒有怨言,「都知道她對孩子好,怎麼能怪她」。
14日下午,全鎮倖存的村民自發為杜正香出殯,隊伍從山上拉到山下,他們都要來送送這位好老師。
在5月12日的大地震中,崇州懷遠中學教學樓發生垮塌,在突如其來的災害面前,該校700多名師生絕大多數順利脫險,但該校英語老師吳忠紅卻永遠離開了他愛的學生——地震襲來,學生從樓梯口蜂擁而下,這位老師引著孩子疏散時,聽到有學生掉隊,他義無返顧從三樓返回四樓,這時樓體突然垮塌,這位老師和幾名孩子被吞噬……
還有很多,我就不說了!!!!!!1
4. 在汶川大地震中,有很多教師為救學生獻出了生命,你知道是誰嗎
譚千秋:四川省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 生命最後的姿勢——雙臂護住4個學生
苟曉超:四川巴中市永安壩村小學教師 3次沖進教室,23年人生戛然而止
向倩:四川省什邡市龍居小學教師 教師張開雙臂保護學生 身體被壓成三截
袁文婷:四川什邡市民主中心小學教師 捨身救出十餘名學生 為了孩子將青春定格在了26歲
更多英雄教師:
瞿萬容:那一刻,她用身體為孩子擋住水泥板
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
嚴蓉:疏散學生後殉職,1歲半女兒或成孤兒
杜正香:臨死胸前護著三個幼小學生
吳忠紅:危急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
張蘭:未救10米外女兒 背出4名同學後遇難
.. .. ..
5. 來贊美在汶川地震中為救學生獻出生命的教師
奠慰師魂
—為祭汶川地震中為救學生而獻出生命的教師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人們常藉此來形容教師的奉獻與無私!
在西蜀大地上一座豐碑拔地而起,
紀刻著人民教師驚天地、泣鬼神的絢麗詩章.
五.一二是中國人黑色祭奠日,
地動西南、八級地震、歷史罕見,
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生命隕滅.
汶川、北川、都江堰……
瓦礫遍地、霎時……
美麗的家園變成一片廢墟,
在校舍挖掘搜救中,
一幕幕凝結時空的雕塑,
一處處撼人心魄的場景。
是老師用那看似單薄的脊背,
抵住了死神的肆虐;
是老師用那看似纖弱的臂膀,
為學生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
是老師用他的生命與熱血,
鑄就了當代師魂;
是老師用」生得偉大,死得光榮」,
譜寫了人類最壯麗的詩篇。
生死抉擇中,他們義無反顧;
保護學生時,他們毅然決然;
生存留給了莘莘學子,
死亡攬在了自己懷中。
去了,他們去了,
沒有痛苦,只有微笑;
去了,他們去了,
沒有恐懼,只有欣慰;
去了,他們去了,
沒有遺憾,只有慷慨;
去了,他們去了,
雖帶走了軀體,卻留下了精神。
汽笛長鳴,舉國哀悼……
沉痛的淚、思念的淚、追憶的淚、感激的淚……
這淚匯入江河,化作了洪流。
你們安息吧!
你們沒有死,
你們因匯入江河以永生;
你們還活著,
你們因鑄在了億萬人民心中而不朽。
你們在天國將看到:
學子們會因你們給的第二次生命而勃發!
老師們會因你們留下的精神而奮斗!
龍的傳人會用自己的堅韌與不屈去宣告:
中華民族定然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巨人
5月12日,在那天崩地裂的瞬間,他們用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人生壯歌。他們像護花使者,面對轟然倒塌的教室,面對死神,他們第一反應是疏散和保護眼前的這些花季少年。
三個年輕的生命逝去了,特大地震發生以來,學校活著的師生們一提到他們的名字,無不潸然淚下。
他們既是辛勤耕耘在什邡市鄉村的小學教師,又是勤奮好學的德陽廣播電視大學什邡市工作站的學員。三人中歲數最大的劉繼軍僅走過人生的30多個春秋,最年輕的向倩才剛滿21歲,正准備結婚的袁文婷也才26歲。就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演繹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和崇高。
她沒有死,她手裡還牽著同學
民主小學的語文教師袁文婷,一名正就讀於德陽廣播電視大學2006級漢語言文學本科班的學員,她正要當新娘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斷送了她的美好生活,奪去了她寶貴的生命。
「5.12」地震發生時,她正在上語文課,教室突然劇烈搖晃,她一下意識到,地震了!此時,袁老師來不及考慮個人安危,在遙遙欲墜的教室里一邊招呼學生,一邊把孩子們往外護送,在奮力救出10多名學生後,樓房轟然到下了,她被埋在了廢墟中。
她最後救出的一個學生叫吳佳輝,當師生們一提到袁老師的名字時,他就悲痛欲絕地哭喊著:「袁老師還在裡面,她沒有死,我看見她倒下的,手裡還牽著一個同學!」
這些天來,吳佳輝腦子里像放電影一樣,一直回放著當時袁老師救護同學的情景,他在夢里也經常重復地叫喊著「袁老師還在裡面,快救救我們的袁老師!」
在人們問到當時袁老師救學生的情景時,吳佳輝總是傷心地說:「那時我們在教室里復習語文課,袁老師正在給我們檢查作業,突然覺得教室搖晃起來,我們學生年幼,不知是什麼事發生了,但老師馬上意識到是地震了,只聽她大聲喊叫,同學們,地震了,快跑!」
吳佳輝向人們描述當時袁文婷救護學生的情況時說,「關鍵時候自己與另外幾個同學嚇傻了,站在那兒不知怎麼辦。這時,袁老師跑過來抱起同學就往教室外沖,一個、兩個、三個……十多名同學被她快速地送出了教室,正當袁老師把我放在教室門口轉身回去救其他同學時,只聽見轟地一聲,樓板掉了下來,這時我也被飲水機砸倒在地。我回過頭去看她時,在離我四五米遠的地方,袁老師的雙腳已被水泥板壓住了,她懷里還抱著同學。
地震的當天晚上10點過,搜救人員在厚重的水泥板下找到了袁文婷,但她已經永遠停止了呼吸,讓人們無比感動的是她臨死時,身軀下面還護著學生。
她用單薄的身軀為學生築起一道生命之牆
5月13日夜,搜救工作仍在繼續。
震耳的機器轟鳴聲,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悲傷氣氛籠罩著什邡龍居小學一片廢墟的校園。搜救在緊張地進行著,操場上臨時搭建的雨棚之下的老師們臉上寫滿了疲勞、憂傷,時不時有老師相互問道:「向倩老師『出來』了么?」
21歲的向倩是該校英語教師,德陽廣播電視大學什邡市工作站2006級英語本科班的優秀學員,地震時,她正在學校三樓給六年級三班的同學上英語課,那突如其來的災難奪走了她年輕的生命。
教室的講台離出口最近,在三樓上英語課的向老師,離逃生口最近,生存的機會最多,只需跨出教室門,再沖兩步就可躲過死亡大劫,躲開轟然坍塌的樓板,順利從樓道逃生,因為一牆之隔下樓梯的樓房至今都未倒塌。然而,在這緊要關頭,向老師卻忙於去疏散學生,去拉那些被嚇懵的落在後面的孩子,讓學生躲開那些致命的垮塌樓板……人生的最後一刻,這位平凡的老師將生的希望留給了更多的學生,用她那單薄的身軀為她的學生們築起了一道生命之牆!
5月13日,離地震爆發已經過去了一天多,深夜11時左右,龍居小學的清理現場一陣騷動。群眾,老師,醫護人員紛紛湧上前去。
「你們不要看了,慘不忍睹啊!」頓時,武警官兵們的手圍成了一道牆。「這是一位可敬的老師,我們應該以軍人的名義向這位偉大的老師致敬!」解放軍指戰員擲地有聲的話語讓現場人們有些不解,他們哪裡知道,已經再也無法看清的那張曾經清秀的面孔,留存下來的僅僅是頭皮牽連的一縷濕發,上半身幾乎壓成一團,其形狀根本無法辨認!「我們能看清的是她懷里緊緊摟抱著的三個孩子,腳上的高跟鞋,應該是老師!」武警解釋的語氣堅定,不容質疑!
救援人員將向老師的遺體抬進了數學辦公室。這里曾經是向倩生前的辦公室,這里曾經充滿著她的歡聲笑語!而此時,這個年輕的生命卻只能靜靜地躺在這里。雨水順著殘破的房頂,滴落到冰冷的地磚上,發出陣陣滴答聲,奏出了這位朴實的女老師那短暫一生的贊歌。
他用寬大的前胸和手臂護住了學生
一個並不龐大的身軀,支撐起兩塊沉重的水泥板,他的身下蹲著三個因驚嚇而顫抖瑟瑟的學生。學生生還了,而他卻因頭部、背部等多處受傷永遠閉上了眼睛,永遠離開了他的親人,離開了他的同事,離開了他所摯愛的教育事業。龍居小學教師、德陽廣播電視大學什邡市工作站學員劉繼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創寫了這一悲壯的鏡頭。
5月12日2點28分,昔日歡歌笑語的龍居小學,一時天昏地暗,地動山搖。僅僅幾秒鍾的時間,整個教學大樓全部倒塌。美麗寧靜的學校成了一片廢墟。有幸生還的師生個個抱頭痛哭,腦海中時刻浮現起剛才那驚心動魄的一幕。
餘震還在持續,大地還在搖晃……,聞訊趕來的龍居鎮的父老鄉親會同學校教師,顧不上餘震的危險,用手掏、用肩扛,努力尋找每一個生還者。學生的哭泣聲、父母的尋子聲、搶救人員的吶喊聲,匯成了一曲愛的苦難贊歌。那一刻,每一個在場的人淚如雨下。
就在救援無法加快的情況下,可敬的人民子弟兵趕來了……
一個個生還者被搶救出來,一具具屍體被抬了出來……驚喜和悲傷交織在一起。5位被埋的教師,劉繼軍的壯舉讓在場的搶救人員個個為之驚訝、哭泣!
據事後生還者講述,當時他正在給六年級一班的同學上科學課。大地突然震動起來。「快,快跑,地震了!」隨著劉老師的喊聲,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在他的引導下同學們紛紛向室外沖去……然而蒼天無眼,留給學生的時間太少太少了。大部分學生逃生後,樓板轟隆轟隆地掉了下來,教室垮塌了,跑在最後的劉老師立刻沖向三名尚未逃離的學生,用寬大的前胸和手臂護住他們,無情的地震讓他們一起從三樓掉到了二樓,上面塌下的樓板壓在了他們的身上。
他護住的三名學生得救了,而劉老師卻匆匆離開了人間。劉繼軍,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千萬共產黨中的普通一員,不斷奮進的一位普通電大學員,未滿九歲孩童心中的好爸爸,妻子眼中的好丈夫,父母眼中的好兒子,就這樣永遠地逝去了,他留給人們的是長久的悲傷和深深的思念!
無情的地震雖然奪走了這三個年輕的生命,但他們在天搖地動時的壯舉,在生死時刻保護學生的身影,他們的名字將永遠難以從人們的心中逝去。
在什邡市受災最嚴重的紅白鎮,紅白鎮中心學校物理老師張輝兵為救學生而獻出生命的故事廣為流傳。在什邡采訪的兩天時間里,向記者講述這位老師故事的人有將近10位,有他的同事、妻子、學生、同鄉、領導、父親,每個人講述的都是一個時刻,12日14點28分。時間彷彿停在了教室倒塌的那一瞬之間,這位普通的老師依然活在大家的心中。
地震瞬間頂住門框
「別慌,大家往門外跑!」
像往常一樣,29歲的張輝兵下午1點20分准時出現在初三1班的教室里。「他一般在這個時候提前來給我們加班輔導。」班上女生李岑說,當時參加輔導的20名學生都坐在學校二層的教室中。指導了幾個孩子的功課後,張輝兵看到座位上的男生唐章建還在趴在桌子上睡午覺。「我在睡午覺,有人把我推醒了,我剛看清楚是張老師,地震就來了。」唐章建回憶說。
唐章建還在睡眼朦朧中,就感到教室開始不停地晃動,張輝兵快步走到教室前門,拉開半掩著的門,用身體靠住門框。「我不太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聽到張老師喊,『都別慌,所有人快往外面跑。』我拚命往門口跑,在出門時回頭看了一下張老師,他站在那兒面朝大家,右臂平伸護住房門和門框。房子在劇烈地抖動,他努力維持著平衡。」唐章建哽咽著說,那是他最後看到那張平淡、寧靜的面孔。等到跑出幾步後再次回頭,那個健碩的身影就消失了。
離別之夜天降大雨
「媽媽,再給爸爸蓋件衣服」
張輝兵的愛人宣麗也在學校工作,當地震發生後跑出教工宿舍時,她看到了教室垮塌的一幕。「我只想找到丈夫,到處打聽張輝兵的下落。」宣麗茫然地撥開目光呆滯的人群,心碎地喊著:「人呢?人呢!」
「我看到了他的身體,穿著那件黃色的T恤衫。宣麗也同時看到了……」兩個多小時後,一個學校同事痛苦地說,張老師被兩根巨大的水泥橫梁壓倒,臉上神色坦然,右手還指著教室門外的方向。「他是離門最近的人,他是業余籃球運動員,他卻沒邁出一步。那條線是生死線啊!安全跑出來的4個學生都是過了那條線的。」一位張輝兵的同事沉默地說。
「我看到丈夫的時候就是武警把他抬出來的時候。」宣麗回憶起那個悲痛的夜晚,當時天下起了大雨,宣麗身邊還帶著他們四歲的女兒張鑫。「女兒問我:『爸爸為什麼雨中還要躺在地上睡覺?』我只能告訴他爸爸去天上的天堂去了,女兒又問我:『是誰叫他去的,他不喜歡我了嗎?』我就告訴他:『爸爸他很愛你,很愛我們。是天使叫他去的。』」宣麗傷心地說:「女兒又對我說:『天上還下著大雨,他身上都濕了。媽媽,你給爸爸再蓋上一件衣服吧,別讓他覺得冷。』那一刻,我已經忍不住痛哭起來。」而在那個夜晚,紅白鎮的鄉親們一同在操場上,在冰涼的雨夜中哭泣。
老父咬牙安慰兒媳
「別哭,他死得值!」
「不要哭,他死得很值。他盡到了職責!我很欣慰、很驕傲。」67歲的老父親站在兒子的身邊,給絕望的兒媳最後一點慰藉,但說了兩句就再也說不下去了。除了淚水,還有什麼能安慰這位堅強的老人?
一個白發老人的獨生子。一個幽默風趣、愛學生的老師。一個每月工資為1043元的山區教師。一個家裡存摺上僅剩下183元人民幣的丈夫。一個平靜、坦盪面對死亡,為自己選擇死亡的人!
誰能安慰孩子們對老師的那份刻骨銘心的眷戀、思念?躺在帳篷里的唐章建被壓壞了腳,從廢墟中被掏出來的他,還是知道了老師的死訊。「我沒有別的願望,如果可以的話,我願意做任何事情,只要他能復生!」
現在,在紅白鎮中心學校斜對面的山樑上,安眠著張輝兵,他和他班上10位地震中遇難的孩子一同長眠在一起,他的話語不會使孩子們感到寂寞。在那裡,還可以眺望自己的學校,眺望著山谷中正在日夜重建家園的父老鄉親。
老師雙臂:護住4個學生
深夜的德陽市漢旺鎮,冷雨凄厲,悲聲四處,呼嘯而過的救護車最能給人帶來一絲慰藉,那意味著又有一個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時50分,救護車的鳴笛聲響徹漢旺鎮——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員在德陽市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連續救出了4個學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學生,要不是有他們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對記者說。
「那個老師呢?」
「唉……他可是個大好人,大英雄噢!」說著,劉紅麗舅舅的眼圈紅了。他告訴記者,那是一位男老師,快50歲了。
13日一早,設在學校操場上的臨時停屍場上,記者從工作人員手中的遺體登記冊里查到了這位英雄教師的名字——譚千秋。他的遺體是13日22時12分從廢墟中扒出來的。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向記者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譚老師的妻子張關蓉正在仔細地擦拭著丈夫的遺體:臉上的每一粒沙塵都被輕輕拭去;細細梳理蓬亂的頭發,梳成他生前習慣的發型。譚老師的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
當張關蓉拉起譚千秋的手臂,要給他擦去血跡時,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觸痛了她脆弱的神經:「昨天抬過來的時候還是軟軟的,咋就變得這么硬啊!」張關蓉輕揉著丈夫的手臂,慟哭失聲……
就是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手臂上的傷痕清晰地記錄下了這一切!
「那天早上他還跟平常一樣,6點就起來了,給我們的小女兒洗漱穿戴好,帶著她出去散步,然後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了。這一走就再也沒回。女兒還在家裡喊著爸爸啊!」張關蓉泣不成聲。
「譚老師是我們學校的教導主任,兼著高二和高三年級的政治課。」陪著張關蓉守在譚老師遺體旁的同事夏開秀老師說,「在我們學校的老師里他是最心疼學生的一個,走在校園里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怕學生們玩耍的時候受傷。」
幼師捨身:為孩子擋垮塌的水泥板
汶川地震發生後,遵道鎮歡歡幼兒園發生整體垮塌,而此時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園長在出差,5名老師都在園內。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師死亡,目前仍有兩名老師在醫院搶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發生後,孩子家長很快就聚集在幼兒園廢墟周圍,不停地呼喊著孩子的名字,開始孩子們還能在廢墟中發出微弱的回應,但隨著時間一秒一秒地逝去,回應聲越來越弱。家長們也只能無奈地坐在廢墟邊上,焦急地等待著救援隊伍到來。
幼兒園園長李娟回憶起瞿萬容老師被救援隊發現的情形,泣不成聲。「當時瞿老師撲在地上,用後背牢牢地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懷里還緊緊抱著一名小孩。小孩獲救了,但瞿老師永遠離開了我們。」
在幼兒園廢墟里,記者看到孩子們使用的小枕頭、小蓋被,還有散落的一隻只小鞋。人們不願再去想像當時的慌亂與無助,但正因為有了像瞿老師一樣的平凡人,才讓更多孩子得救。
戰士跪哭: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
綿竹一所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當時正在上課,幾乎有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全是小學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隊員的戰士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屍體。
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因為餘震和機吊操作發生了移動,隨時有可能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救援十分的危險,幾乎等於送死,當時的 消防指揮下了死命令,讓鑽入廢墟的人馬上撤出來,要等到坍塌穩定後再進入,然而此時,幾個剛才廢墟出來的戰士大叫又發現了孩子。
幾個戰士聽見了就不管了,轉頭又要往裡鑽,這時坍塌就發生了,一塊巨大的混凝土塊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幾個往裡轉的戰士馬上給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兩幫人在 上面拉扯,最後廢墟上的戰士們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帶,一個剛從廢墟中帶出了一個孩子的戰士就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 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看到這個情形所有人都哭了,廢墟第二次坍塌。後來,那幾個小孩子還是給挖出來了,但是卻只有一個還活著,看著那些個年輕的戰士抱著那個倖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著跑向救援所在的帳篷的時候,在場的記者已經泣不成聲。
美麗女孩:廢墟里打手電筒讀書趕走恐懼
突如其來的災難,讓四川省什邡市鎣華鎮中學的教學樓一下垮塌,100 多名學生埋在了廢墟里生死不明;廢墟里,倖存學生們面對「死神」威脅時,他們之間通過「生死對話」上演了一個個生命奇跡………
「清清,那個美麗好學的女孩,你們看見沒有?」在救助現場,鎣華鎮中學初一一班班主任陳全紅一直關心著一個名叫鄧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這個貧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窮志不窮,常在回家路上打著手電筒看書。
在亂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學生的屍體被挖抬出來,陳全紅就會默默地流淚,「他們一天前還是活蹦亂跳的,咋一下子就變成了這樣呢?」後來,鄧清清被武警水電三中隊的搶險官兵救了出來,讓她與官兵們感動的是,這個堅持的女孩被救出時,還在廢墟裡面打著手電筒看書。
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她的純真如同她的堅強一樣,讓聽者無不流淚,陳全紅一下子哭了,「好孩子,只要你能活著出來,就比什麼都好。」
與鄧清清一樣,另一名叫羅瑤的女孩子在被壓在廢墟裏手腳受傷的情況下,仍靠著頑強的「鋼琴夢想」激勵自己不要入睡,要努力與死神抗爭活下去,結果她贏了。
太婆雙手:刨出67歲老伴
五冶醫院的空地,在短時間內搭起了3 個臨時帳篷,專門救治在地震中受傷的市民。前晚10 點35分,五冶醫院已收治了12 位來自彭州的地震傷者。其中2 位重傷,尚未脫離生命危險。
院長助理曾榮蓉介紹,當天下午3 點半以前,醫院以最快速度搭起了3 個帳篷,收治地震傷者。由於彭州、都江堰受災情況嚴重,醫院4 台救護車全部出發趕去搶救傷者。截止到晚上,已經來回三趟。昨晚9 時許,醫院總共收治了12 名彭州的傷者。
「你千萬不要有事啊。」在帳篷搭起的臨時病房,幾名地震中的傷者呻吟著。67 歲的李成貴顱骨受傷,滿面鮮血的他剛從昏迷中醒來,意識還有些迷糊,只不斷地喊疼。他的老伴楊蓉芬在一旁緊張地拉著李成貴的手。
楊蓉芬說,他們是彭州通濟人。當時,兩人正在屋裡,剛剛吃完飯,正在灶房收拾。突然,一陣激烈的晃動,瓦片、磚頭胡亂地從天而降。她喊了一句「糟了」,就 拉著李成貴往外跑。她前腳剛走出房門,房子就整個塌了。她回頭一看,老伴下半身被磚頭埋往了,手伸在外面無力地揮動。她的心當時就沉了,什麼也不顧,趕緊 用手刨著磚頭,想要把老伴拉出來。
「當時以為他快不行了。」所幸,鄰居聞訊趕來,和她一起,用木棒一塊一塊地撬起掩埋的磚頭。半個多小時後,李成貴平安獲救。
醫生護士:成為最後逃生的人
都江堰人民醫院醫生鄒建文回憶起5月12日下午那驚心動魄的一幕,依然心有餘悸。
當時,1名護士、1名麻醉師,包括鄒建文在內的5名醫護人員正在4樓手術室為患者楊某做闌尾切除手術,剛剛成功切除闌尾,地面突然強烈震動起來,「砰!」 一聲巨響,手術室的空調機應聲倒地,燈突然熄滅,手術室立刻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出於本能,醫生們伏在手術台上,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息,但沒有一 個人丟下病人獨自逃生。幾分鍾後,震感減輕,醫生們站起身來,在應急燈的照耀下,用了大約半小時時間,為病人完成了手術,並抬著病人走出大樓,成為這棟樓 中最後逃生的人。
「病人在,醫生在。這是我們的職責。」鄒建文說。地震發生後,成都市各家醫院都在最短時間迅速轉移出病人。12日15時20分,地震後僅32分鍾,成都市 第二人民醫院近900名住院病人全部安全轉移到院壩上的「臨時醫療點」,無一病人在地震中受傷。在川大華西醫院,近5000名病人被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
6. 北大畢業的優秀教師,卻在汶川地震時丟下學生獨自逃跑,他是誰
2008年5月12日,一場高達8級大地震發生在中國汶川,一時間,地動山搖,無數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但災難無情、人間有愛,在這場令世界動容的地震中也發生了許多令人感動的事。例如什邡市女教師袁文婷用生命為代價救出了13名學生;四川映秀小學教師張米亞用雙手護住自己緊抱住兩名孩子,而他自己卻不幸在瓦礫中喪生……
盡管如此,但在輿論壓力下,范美忠最終還是選擇了辭職。如今,范美忠仍然是一名教師,雖然學生家長對他有意見,表示不會把孩子交給一個「臨陣脫逃」的人,但有的人認為范美忠的行為並沒有錯,因此,學校給他做了一個選課流程,對於那些對他有意見的,可以不選他,而范美忠不喜歡的學生,他也可以選擇不教。
可以說,范美忠並沒有「死」在當初輿論的壓力下,如今事情已經過去那麼久了,我們也應該更加理智的對待范美忠當初逃跑的問題,你們怎麼認為呢?
7. 跪求關於老師的感人事件
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版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權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老師再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他把那個女孩背到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8. 什邡和彭州的老師哪個待遇好一些
什邡彭州最近招聘消息沒有查詢到,建議你到成都富士康去應聘,現在正在大量招工。在火車北站設的招聘點,你可以去試一下,或許會有收獲哦。
9. 什邡市紅白鎮老師湯紅
題干中的感人材料充分展示了老師對學生的偉大的愛,這是無私的愛,他們視學生的生命為最高,所以當學生的生命出現危險時,會毫不猶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選項ACD的觀點是正確的,但是題目考查的是認識不正確的,所以不能選;選項B的觀點明顯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B.
10. 汶川地震中為搶救學生而犧牲的老師的英雄事跡
在這個網站http://www.moc.gov.cn/zhuantizhuanlan/qita/kangzhenjiuzai/
應有盡有,無所不有
1.從重慶趕來北川的王川,原本來尋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卻驚喜得知妻子已經平安無事回到家中。但看到這番悲慘的場面後,王川想:「反正都來了,就幫忙做點事情。」於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一個及時伸出援手的人。他從已經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來千斤頂,一個人來到曲山小學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來自重慶的特警趕來的時候,王川還在被困學生李月身旁忙活著
抗震救災的感人事跡
一,地震瞬間老師拽出最後一個智障生 2008-05-16 16:42
昨天上午,31歲的都江堰新建小學謝老師在一片廢墟中,扒出了裝有學生聯絡方式的U盤。「5·12」地震使這個小學遭遇巨大不幸,數百名學生被埋在倒塌的樓下。不幸中的大幸是:小學里的17個智障學生、26個聾啞學生全部倖存。
家長不敢回憶倒塌場景
15日,都江堰市,晴。此時,距離災難發生已3天。
最初,找到位於市區中心的新建小學時,通往校舍的那條泥濘小路格外顯眼,黃色的濕土插著一幅油畫。畫里是潔白的小花。走進校舍,空氣中有股異味刺鼻。這是生命曾經存在,而又突然消失的味道。
走進原來的校舍,正對著大門的四層教學樓只殘留約四分之一,黑板裸露在外。
操場很大,還有籃球架。能夠想像,在災難驟然來臨前,這里曾經歡聲笑語,生龍活虎。如今,只有幾個家長還回到學校看看。他們不太敢詳細描述教學樓轟然倒塌的那一刻,更不敢回想,自己的娃兒身入險境的場面。
新建小學共有學生600多人。經現場初步清點,安全撤離到操場的學生有近400人。不過,地震發生時,學校的17個智障學生、26個聾啞學生全部倖存。
這是一個奇跡。
危險瞬間教師拽出智障生
15日的都江堰市區,通訊仍時斷時續。輾轉之間,終於找到了負責新建小學特殊教育班的老師謝罡。後者今年31歲,有個8歲的男娃。在他的教師生涯中,有15年給了這些智障生和聾啞學生。
「地震發生時,盲啞班正在教學樓旁邊一棟平房上課。」謝罡回憶,正是這樣增加了學生脫險的可能性。「我想,平房比樓房倒塌速度要慢一些。學生有時間逃生。」他說,當時自己一轉身,背後的教學樓就垮了,「很快!」
學校老師見狀,趕緊讓學生出來。其中智障生問題很大。謝罡還記得最後一個智障生小馬脫險的場面。劇烈搖晃的那一刻,小馬還坐在教室里。「那時有個老師大叫,小馬,趕緊出來。」
不過,小馬還是沒有反應。謝罡就沖進去,一把把小馬拽了出來。地震後,為了保護倖存的學生,老師們自發圍成了一個圓圈。
在一片廢墟中,「圓心」是學生,外圍是老師。情況一穩定,聾啞學生和智障生的家長被告知,帶孩子們回家吧。有幾個沒有家長接的,老師們護送他們去了各自的親戚家。
為方便重逢,廢墟里挖資料
接下來幾天,謝罡和其他老師們一直在新建小學的廢墟里尋找,日日夜夜。男老師24小時日夜待命,女老師則要求每天固定時間集合,應對突發事件。
昨天上午,謝罡又去了一趟學校。在一片廢墟中,他扒出了一個U盤。那裡存著他的一些個人資料,還包括所有特教學生的聯系方式。
謝罡說,雖說學生們被安全疏散了,在不大的都江堰市區里,找到他們也挺方便。可是如果有更多的聯系方式,那麼,今後新建小學重建後,師生彼此的「重逢」就會更加容易了。
「『新建』的每個老師都這么想。」謝罡說。
二,北川縣委辦樓坍塌3名幹部喝尿熬過75小時 2008-05-16 16:36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縣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北川縣縣長稱,該縣許多幹部在地震中遇難或失蹤。北川抗震救災總指揮、綿陽市委副書記易傑介紹,北川有1萬餘人在地震中喪生,向外轉移災民1萬多人,尚有數百人在廢墟中等待救援。目前,在北川縣城裡,有近4000人的救援隊正在展開救援。北川中學附近區域及縣城救援現場的移動通信信號已經恢復,大大方便了各級指揮和救援機構的通訊。
北川縣公安局折損2/3
北川縣6名副縣長中,3人遇難,3人失蹤。縣醫院的160名醫護人員,僅存4人。縣級機關幼兒園的孩子至今還壓在河邊那座垮塌的房屋裡。
北川縣縣長經大忠家中的6個親人,3人遇難,3人下落不明,他從廢墟中爬起來後,立即投入前線指揮中心。
事發當天,北川縣中隊看守所有42名戰士、35名服刑人員瞬間被埋在垮塌的房屋下。
幾名在哨位上倖存的戰士和武警北川縣中隊的司務長李遠志一起,將有生命危險的25名服刑人員迅速向外地輸送。沿途見到受傷的群眾,他們就伸手施救,一共救起60名群眾,這是北川地震中的第一批獲救者。
昨天,四川省公安廳公布,原本擁有144人的北川縣公安局,僅倖存47人,他們大多都失去了親人。
3幹部喝尿熬過75小時
昨天下午5時13分,北川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周凱被成功解救出來,與張周凱同時獲救的還有北川縣政法委副書記李貴川、北川縣綜治辦主任崔代全,此時距地震發生已近75小時。
地震發生後,5層高的北川縣委辦公大樓瞬間整體坍塌,張周凱和數十名同事被壓在了廢墟中。
昨天下午1時40分,救援人員在縣委辦公樓廢墟搜索的時候,聽見有人呼喊救援。武警官兵馬上通過細小的縫隙將一些水和食物塞進去,並確認了現場有3名倖存者。
經過4個小時的救援,17時13分,張周凱等3人被成功救出。現場的醫護人員檢查發現,3人均沒有重傷,身體狀況較好。
被解救上來的3人褲子幾乎全被撕裂,不過除了滿身塵土和一些輕微外傷之外,幾乎沒有什麼重傷, 思維非常清晰,都能正常說話。「我們一直在積極自救!」李貴川說,12日下午1時30分時,他和崔代全到張周凱4樓的辦公室商量事情,地震發生後,因為辦公室是整體傾斜,他們3人被一塊較大的預制板遮擋了一下。
被掩埋後,3人隨即開始自救。「我們一直在不斷扒土,3個人就到了一起,扒著扒著摸到了飲用水瓶,有水可以喝了。」昨午下午,李貴川說,在純凈水喝完之後,「我們就喝尿,還是繼續扒, 聽見有人走過就呼喊救命」。
三,抗震救災感人故事:總理摔倒手臂出血怎能不令我流淚
作者:挖範文 更新時間:2008-5-16 8:45:12
被壓在廢墟下的300多名學生很危險,在一次營救失敗後,溫總理冒雨攀上瓦礫堆,組織再次營救。10時20分,即時報道突然顯示,「啊!總理摔倒了!」,「老爺子的手臂受傷出血了,他把要給他包紮的醫務人員推開了。」(5月15日 《廣州日報》)
讀到這里,我不由得熱淚盈眶,深為溫總理的忘我精神所感動。
溫總理,抗震救災的一線總指揮,一位年屆六十多歲的老人,在餘震不斷的救災現場,以忘我的精神在瓦礫成堆的廢墟上奔波,甚至急得親自動手救人。摔倒了、爬起來,手臂受傷出血也不讓醫生包紮,而是讓醫生去搶救受傷災民。此情此景,怎能不讓我們為之感動。倘若是我們自己的父母,哪一個兒女不為之揪心?!
從災情發生的那一天起,溫總理便在第一時間抵達災區,在臨時搭起的帳篷中指揮抗震、救災、救人。在被掩埋的小學廢墟旁,總理用嘶啞、哽咽的話語,向廢墟中的孩子喊話。一位在現場的記者通過QQ發出即時報道稱:「年過花甲的總理已經哭得不成樣子了。」其實,不是溫總理不堅強,而是心繫人民的總理為眼前的災難而心痛,這是熱愛人民的好總理此時此刻的真情流露。
哪裡災民最多,哪裡險情最嚴重,溫總理就指揮到哪裡。我們看到在抗震救災最嚴峻的時刻,各路救援隊伍,克服千難萬險,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災區,震區已有6萬多人被救出。我們感受到了抗震救災的勇氣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國人民不會被這一重大災情所嚇倒,更不會被眼前出現的悲情所摧垮。我們堅信,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們的努力援助,抗震救災一定會取得勝利!
四,災區戰士「三過家門而不入」 2008-05-16 16:46
「媽,不要哭了!還有我嘛!」14日晚上,從重慶趕回家的大一學生宋輝站在自家房屋的瓦礫上和媽媽相擁在一起,泣不成聲。距離地震發生近3天後,宋輝第一次和失去聯系的母親見了面。
宋輝的家在四川省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完全改變了這里的模樣。宋輝的家變成了一片廢墟,「連一間房都沒有剩下。」宋輝父親工作的礦山所在地「兩座山峰撞在了一起」,他的父親至今生死不明。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大地震的宋輝,從學校趕回家尋找自己的父母。
綜合新華社、央視、人民網消息,劉海健、何濤、竇豐昌、吳波、陳鑫欣、陸勇報道
14日6時30分,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一學生宋輝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宋輝的家在四川省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災區之一。
震後3天無法聯系
7時50分,宋輝坐上了從重慶北開往成都的特快列車。和宋輝同行的還有另外兩名同學,他們的家也都在四川地震災區。
14日11時50分,宋輝到達了成都市火車站。火車站廣場上熱鬧非凡,不少成都市民都聚集在火車站的廣場上。宋輝沒有停留,連忙趕到了昭覺寺汽車站,買到了去四川省德陽市的大巴車票。這是宋輝回家必須要經過的一站,到了德陽市後,他才能再轉車去綿竹市。
在等車的時候,宋輝吃了一點東西。車站里了聚集了大量從各地趕回四川的人,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一定要回家看看親人是否安全,看看家變成了什麼樣子。
13時40分,宋輝趕到了德陽市長途汽車站,同樣這里也聚集了大批正准備趕回家的人。趕到德陽的宋輝得到了一個最新的消息,他的一些親人已經被接到德陽市的黃許鎮,他又准備趕往黃許。
傍晚時分,在黃許國家糧食儲備庫內的院子里,不少人正忙著搭帳篷,宋輝83歲的老奶奶剛剛被接到了這里。在這里,宋輝得到了家人進一步的消息,母親仍然守在已經變成了廢墟的家裡。
19時,宋輝決定要趕回家,奶奶叮囑了他一句,「記得要安慰好你的娘。」
從德陽市往綿竹市的道路上,地震所造成的災情不斷呈現在宋輝的面前。越靠家的地方,房屋倒塌得越嚴重。「我心情挺緊張的,不知道會是什麼情況。」
父親沒有任何消息
晚21時,宋輝終於到了自己的家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宋輝的家位於村裡的一個大院子里,院子里除了住有宋輝一家人外,宋輝父親的5兄弟也同住在院子里,這是一個家族的大家庭。
誰也想不到的是,此次宋輝離家上學僅3個月後,他再次回來時,家已經不存在了,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廢墟。宋輝踩著一片瓦礫進入家,整個宋家的大院全塌在了田地里,一間房都沒有剩下。
母親突然聽到了宋輝的喊聲,有些慌張地踩著磚塊跑了過來,母子倆頓時抱頭痛哭。在此次大地震發生後,一連三天宋輝和母親都沒有對方的消息,而此時還有一個更壞的消息傳來,由於地震,宋輝的父親宋彥忠工作的地點清平鄉的磷礦所在地「兩個山峰已經撞在了一起」,宋彥忠至今沒有任何消息。
在同住在院子里的幾個親戚看來,宋彥忠生還的希望已經不大了,「我們只是不敢當著她老婆的面說,怕她傷心。」
五,17歲男孩廢墟中挖掘30多小時自救成功
2008-05-16 16:39
人物檔案
馬志成,17歲
地點汶川
每一名能被送到醫院的患者都經歷了難以想像的艱辛。17歲的馬志成是不幸中的幸運兒。地震發生當天,家住彭州市銀廣溝的他跟隨家人到汶川走親戚,在親戚家中,災難發生了。
馬志成所在的房屋整個坍塌,坐在堂屋靠里的他在跑到房梁處時,被壓在了梁下。跑出房屋的親人發現,他被埋在了廢墟中。
親人們的呼喊很快引來了劫後餘生的人們,驚恐之中,人們迅速開始用手刨挖,據說天上當時下著暴雨,馬志成親戚家的房屋在山腳下,剛挖開一點,山上的泥沙就不斷被雨水沖刷下來。
人們在雨中挖了30多個小時,雨越下越大,隨時有發生泥石流的可能,救援者不得不強行將馬志成的親人拖離現場。
5個小時後,雨水漸弱,人們再次返回現場,卻驚訝地發現——馬志成已經自己爬出了廢墟,躺在了泥水中。據馬志成自己說,被掩埋後,房梁雖然壓住了他,但形成了一個小空間,他能夠活動手臂,也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在等待了幾個小時後,他開始一點點朝一個方向挖掘,一直不斷地用手挖,最後竟然爬了出來。在爬出來的那一刻,他感覺再也沒有了力氣,只有躺在地上等待救援。事後估算,馬志成在黑暗中自己用手至少挖掘了30多個小時。
馬志成出來時,武警官兵已經徒步翻山越嶺趕到了汶川。當地已經沒有條件對馬志成進行醫療救治,人們決定將他抬到就近有條件的地方治療。沿途53名官兵接力,經過兩天兩夜不間斷地奔跑,期間又經歷了數次餘震,馬志成終於被抬了出來,送到了最近的一個醫院,最後被送到了成都市龍泉驛區航天醫院。
看著馬志成,很多醫護人員都流淚了,面對每一個被送來的患者我們都不能不動容,必須全力以赴救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