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書平老師
Ⅰ 過河 女主唱叫啥名
閆書平
閆書平,女,1963年10月生,漢族,黑龍江省龍江縣人,大專畢業,現任吉林省民間藝術團一級演員,吉林省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吉林省二人轉藝術家協會理事,1987年8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吉林分會,任會員。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和「跨世紀優秀人才」稱號並光榮地當選為第八屆省政協委員。
閆書平於1979年考入黑龍江省龍江縣藝術團,擔任演員,1984年調入吉林省民間藝術團,1989年被評為省文化廳先進工作者;1993年又被評為「吉林省民主促進會先進工作者」;1997年被評為吉林省民間藝術團「五好職工」;2000年被文化廳評為「四大名旦」,2001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管專家」。
1983年,閆書平參加了黑龍江省二人轉調演,她的二人轉《叔嫂情》獲得了一等獎,1984年又以此劇目代表黑龍江省參加了東北三省二人轉匯演,獲得表演一等獎。1984年調入吉林省民間藝術團。
1986年4月,二人轉《豬八戒拱地》獲全省中青年匯演表演二人轉;
1986年4月,二人轉《三調芭蕉扇》獲全省二人轉匯演綜合二等獎;
1986年9月,二人轉《豬八戒醉酒》獲全國新曲(書)目比賽二等獎;
1986年12月,在東北三省藝術節上表演二人轉《三調芭蕉扇》獲表演一等獎;
1990年參加了電視劇《原野上的馬車》的演出,獲得了「飛天獎」優秀戲曲片獎;
1991年她也曾東渡日本,把二人轉帶到海外,表演單出頭《老漢背妻》、二人轉《夫妻串門》等劇目,得到日本友人的認可與歡迎;
1992年,在全省二人轉新劇目推廣會中她表演的二人轉《王婆擇婿》獲綜合演出一等獎;
1993年,二人轉《丈夫的心》獲全省二人轉匯演表演一等獎;
1994年5月,二人轉《西廂幽會》獲得了全省二人轉匯演表演一等獎;
同年11月,她帶著劇目單出頭《老漢背妻》參加了中國曲藝家協會舉辦的「九四曲藝薈萃大賽」,獲得「雅集新人獎」;
1995年1月二人轉《西廂幽會》在第二屆全國二人轉觀摩演出中獲得表演一等獎
1995年8月在第二屆全國曲藝大賽中單出頭《老漢背妻》獲得了曲藝界最高獎——「牡丹杯」獎。
1996年她在央視春節晚會中主演的《過河》獲得了當屆「春蘭杯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評選」小品類三等獎
1997年初她在吉林電視台拍攝的十二集電視連續劇《關東吉普賽》中擔任女主角;
1998年在全省十四屆二人轉匯演中單出頭《出城進城》獲得表演一等獎;
1999年吉林省第十五屆二人轉匯演比賽上,以一場二人轉《盤絲洞》,她被評為「四大名旦」之首
2000年獲得北京國際曲藝節最高獎——「牡丹獎」;
2002年1月被省政府授予「省管專家」;
2002年拍攝了戲曲片《完顏阿骨打》......
整理:張義
閆書平:藝術之路上演繹傳奇人生
1996年央視春節晚會,小品《過河》得到了眾口難調的觀眾們的認可,無論是老還是少,是幹部還是百姓,都喜歡上了這個曲調婉轉、節奏輕快的節目,劇中的人物也受到了好評,除了「濃縮的才是精品」高峰的扮演者潘長江之外,還有一個大姑娘那就是閆書平。8年過去了,觀眾對當年的這個大姑娘可能是記憶猶新,但是閆書平這個名字可能有很多人淡忘了......
這次見到閆書平筆者並沒有辨認出來,但是聽到她的聲音便能肯定的確認:這個人就是閆書平!因為當年《過河》里那清脆的「你來問,我來答」的聲音再讓人熟悉不過了!現在的閆書平已經是吉林省民間藝術團的骨幹,也可以說是頂樑柱,打扮起來還是非常年輕,也很有氣質,她還有一個特點:和《過河》里的她一樣,總是微笑,給人一種很容易相處的感覺!
●「糊里糊塗」與二人轉結緣
1979年閆書平憑借自己的實力考入了黑龍江省龍江縣藝術團,「當時我就是歌曲唱的好,對二人轉也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什麼是二人轉。考入團里以後,團里組織學習,對二人轉才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也從不知道什麼叫二人轉到愛上了二人轉,對二人轉情有獨鍾!」
由於閆書平突出的業務水平,她得到了團領導的重視, 1983年她參加了黑龍江省二人轉調演,參演劇目是二人轉《叔嫂情》,由於她的精彩表演獲得了表演一等獎,也就是這次的調演給予了閆書平一個展現自己的好機會,在全省乃至東北可以說是小有名氣。同時得到了吉林省民間藝術團老藝術家的青睞,沈陽曲藝團和吉林省民間藝術團先後要人。1984年,在她的考慮之後決定到吉林省民間藝術團繼續深造,「那裡是我學二人轉以來一直嚮往的沃土!」 閆書平微笑的說到。
● 「理所當然」成為大獎得主
當時的閆書平可以說是新人,但是她的功底深厚,經常參加重要演出,也在多次參賽中獲獎:1986年4月,也就是閆書平來到吉林團的第2年,她表演的《豬八戒拱地》獲得了全省中青年匯演表演二等獎;同年四月,二人轉《三調芭蕉扇》獲全省二人轉匯演綜合二等獎,同年十二月還是同樣的劇目,在東北三省藝術節上獲得表演一等獎;
1991年她也曾東渡日本,把二人轉帶到海外,表演單出頭《老漢背妻》等劇目,得到日本友人的認可與歡迎;1994年5月,二人轉《西廂幽會》獲得了全省二人轉匯演表演一等獎,此戲也於1995年1月在第二屆全國二人轉觀摩演出中獲得表演一等獎;1994年11月,她帶著劇目單出頭《老漢背妻》參加了中國曲藝家協會舉辦的「九四曲藝薈萃大賽」,獲得「雅集新人獎」,也是同樣的劇目,於1995年8月在第二屆全國曲藝大賽中獲得了曲藝界最高獎——「牡丹杯」獎。
讓東北觀眾更深一層了解閆書平的是在1999年吉林省第十五屆二人轉匯演比賽上,以一場二人轉《盤絲洞》的出色表演,她被評為「四大名旦」之首,與閻學晶、楊金華、周春燕齊名。
她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在多年的時間里可以說是碩果累累,但是她不驕不躁,一直進取努力著,她是個有心人,經常細心揣摩二人轉藝術的表演特點,苦練基本功。除了二人轉, 她表演過的小品也被觀眾朋友所喜愛:她曾與黃宏錄制了小品《歇後語大全》;在央視1993年春節晚會中與趙本山等共同合作,表演了小品《老拜年》,演唱了小帽《小拜年》,讓二人轉又一次的登上央視熒屏,讓全國人民又一次知道到了東北民間藝術——二人轉!
她也多次參加過多部電視劇的拍攝,1990年參加了電視劇《原野上的馬車》的演出,獲得了「飛天獎」優秀戲曲片獎;1997年初她在吉林電視台拍攝的十二集電視連續劇《關東吉普賽》中擔任女主角;2002年拍攝了戲曲片《完顏阿骨打》,在劇中扮演女主角......
●「真心實意」與電視觀眾約會
大家真正知道閆書平可以說是從1996年央視春節晚會中《過河》開始的,當時的閆書平在二人轉界可以說是很有名氣了,潘長江和作者崔凱一致認為閆書平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經過導演的多次敲定、經過一個月的精心綵排,《過河》終於上台。成功的表演證明了這個選擇的正確性,也證明了閆書平藝術造詣的高深。這個節目名為歌舞小品,但其實是二人轉的拓展,運用了二人轉里非常好聽的「羊調」等曲牌,得到男女老少的欣賞和喜歡。所以這個節目獲得了當屆「春蘭杯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評選」小品類三等獎。迄今為止這個藝術高峰尚未被人奪取,如今還是觀眾百看不厭的節目。
這次表演也算得上是閆書平真心實意地與全國觀眾在春節的一次「約會」,她有這個實力與全國觀眾見面、等待著全國觀眾的認可。這個節目則是她送給觀眾的「見面禮」。
●「無怨無悔」為農民送戲
到了吉林省民間藝術團,就要隨團下鄉演出,每年7、8、9月份都要堅持送戲下鄉,條件是相當的艱苦,閆書平說到:「我們到那裡都是住學校,睡教室。由於在農村,夏天傍晚下過雨,桌子上都是蛤蟆,嚇得我們直叫;有時候還水土不服,經常生病。很多都是年紀輕輕的大姑娘,都把青春奉獻給了二人轉!但是看到農民們渴望的神情我們每一個演員都無怨無悔!」
「這么艱苦的條件你流過淚嗎?」筆者問到。
「當然,比如生病的時候,掛點滴的時候,都在想,想為什麼要來到鄉下,為什麼要唱戲?!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很多機會不去選擇,偏偏選擇二人轉!連自己都不解。但是就是為了這門藝術,已經做了就要做到底,為自己負責,為喜歡我的廣大觀眾負責!」一番朴實的話說到了演員的心裡,總是微笑的閆書平現在略顯嚴肅起來。這就是演員的責任心所在吧。
●「心平氣和」演繹著精彩人生
閆書平性格平和,為人處事低調而且不張揚,她那心平氣和的優雅氣質顯得平易近人,這也可能是她從藝的「秘方」,正是這個「秘方」造就了一位難得的二人轉表演藝術家!多年來,閆書平一直活躍在二人轉舞台,而且在實踐中她十分注意向京劇、黃梅戲、民歌、舞蹈等藝術形式吸取營養,博採眾長,溶入二人轉的表演藝術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2000年她參加了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欄目的錄制,表演單出頭《老漢背妻》,錄制完成後導演汪文華當即從座位上跳了起來,拍手叫好,從此打破了二人轉不能登上《曲苑雜壇》的歷史!
俗話說:「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閆書平的藝術生涯足以體現這句話的深刻內涵,看過她作品的觀眾都有同感:「這位演員無論是演還是唱都非常出色!」 閆老師從當年「糊里糊塗」地結緣二人轉到今天藝術成就的碩果累累,從當年一個不知道什麼是二人轉的小小姑娘,到今天的國家一級演員,多年以來,閆書平創造了她人生中乃至二人轉界一個又一個的傳奇,相信她對事業和藝術永不言敗的執著精神會演繹出更輝煌的傳奇人生!
Ⅱ 鄭桂雲的主要成就
2008年,晉級為國家一級演員。
2002年3月8日,鄭桂雲老師及其愛人創建了「鄭桂雲二人轉藝術學校」,意在培養出更多二人轉表演人才,弘揚民族文化,使傳統的老腔老調得到繼承和發展。
建校至今,學校為社會輸送了大批二人轉表演人才。並吸引了吉林省的鄉村頻道的《農村俱樂部》欄目到訪。
著名二人轉曲作家那炳晨老師,著名二人轉表演藝術家鄭淑雲、韓子平、董瑋,《過河》中與潘長江搭檔的閆書平老師都曾來校蒞臨指導。其中,鄭淑雲老師常親自來訪,教授學生二人轉基本功。
著名演員王小利(《鄉村愛情》中劉能扮演者)也曾來校參觀訪問。
2005年春晚《明日之星》的演員魏三,也多次來校指導。
鄭桂雲老師秉承「德藝雙馨,藝無止境」的宗旨,不僅育才,更育人。
鄭桂雲二人轉藝術學校學制為兩年,首年為學習期,次年為深造期。主要教受說學逗唱等二人轉基本功。學校內自設舞台,每周表演,使學生們得到實踐,並在實踐中吸取經驗教訓。
鄭桂雲二人轉藝術學校常年招生。地址:吉林省梅河口市黑山頭鄉志強村 鄭桂雲二人轉藝術學校
Ⅲ 二人轉演員閆淑萍多大年齡
閆淑萍老師是個人最喜歡的二人轉女藝術家,她1963年生人,今年53歲了,她現在是長春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副院長。
Ⅳ 這是什麼二人轉不要土豆那個、要清楚地有字幕的
對不起朋友 這不是二人轉 我們東北二人轉沒有這打扮!!這些垃圾是披著二人轉的外衣 嘴裡卻不是唱二人轉 而是滿嘴的噴糞。如果朋友想聽真正的二人轉 請搜索:韓子平 董瑋 董孝芳 秦志平 閆書平 董振武 孫曉麗 尹為民。。。真正的二人轉南方人是不愛聽的 但是我們東北地方人很愛聽 就像山東的越劇 我們也不愛聽。某些人打著發展二人轉的名義去演出 有些根本不會唱的也來演出 節目名字是二人轉 可嘴裡說的是葷口 甚至粗口 很可恥!因為南方人沒聽過二人轉 所以當這些葷口二人轉傳到南方的時候 都以為東北二人轉是這樣?這么低俗?其實這根本就不是二人轉 想聽二人轉 按我上面的演員名字搜索 就可以聽到了。分辨真假二人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如果說口和雜耍一類的 超過了演唱的四分之一 那麼就肯定是假的二人轉。。。對不起 上面的董振武發錯了 應該是徐振武 是韓子平老師的徒弟
Ⅳ 東北三省二人轉有什麼差異遼寧,吉林,黑龍江的都有什麼不同
二人轉是紮根在東北人民的心裡的藝術形式,有「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 一說。大體有東西南北四派之分,
黑龍江二人轉,亦稱北派,沿襲民間鄉土氣息,老腔老調,韻味十足。以梁子戲為主,曲牌運用較多,規整,轉接富於變化,比如《西廂》就有多個版本。北派藝人多以「雲遮月」嗓音為主,發聲位置似乎靠後,高亢略帶滄桑,苦情戲感染力強。發祥地海倫縣。
代表人物:白玲 王文軒 ,張志霞 朱玉臣 ,石桂琴,孟麗君 王文臣等老師。趙曉波老師的二人轉可能由於聲線因素似乎不是純粹北派,但曲調仍為北派,唱腔很據個人魅力。
吉林二人轉亦稱東派,除了鄭桂雲等少數老師有老腔調味道以外,多以改良曲調的譜子戲為主,」吉劇式二人轉'』「民歌式二人轉」,唱腔華麗,男嗓溫潤,女嗓尖亮,發聲位置似乎靠前,很少唱苦情戲。發祥地梨樹縣。
代表人物:高茹 秦志平,鄭淑雲 韓子平等,其它還有徐振武,董寶貴,佟長江,孫忠洪,董瑋,閆書平,閆學晶等。
遼寧二人轉亦稱南派,純正、優美、字重、腔清、干板奪字是南派二人轉的精華所在,也很板正。重說口,三節板, 發祥地黑山縣。
代表人物:李秀媛,包玉梅 吳艷秋 孫小喜 張桂蘭 劉景文 李桂芬
西派,以講板頭為特點,其他不大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