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雲老師
❶ 吳雲青現在真身在哪裡
在河南安陽善應鎮萬佛溝靈泉寺 是需要買門票才可以進萬佛溝的哦!
❷ 吳青雲墓碑對聯
青山千古秀,
雲彩萬年輝。
吳門英才
❸ 吳雲青真實年齡 吳雲青到底活了多少歲
記錄是一百零二歲 這個年齡根據 來源 就不清楚了 需要自己實地尋找現實根據 這個網上 沒法找根據 因為他早年不怎麼出名 也沒有什麼官方記錄 倒是一百零二歲 也不怎麼誇張
❹ 吳雲青是誰啊
生於1951年的蘇華仁,16歲時父母雙亡,從此他時常為家人的世代壽短而傷心,並留意尋求長壽之道。1980年9月,他看到《人民日報》上有關吳雲青的報道後,非常激動,便拿出當月30多元的工資赴延安找吳雲青。到延安的第六天,他便被吳雲青收為入門弟子。從此,蘇華仁便堅持修身養性,並不斷往返於延安與安陽之間,與吳雲青結下了深厚的師徒之誼。1998年7月28日,蘇華仁前往延安探望師傅,吳雲青老人說要去河南安陽住一段時間。
師命不可違,蘇華仁便把吳雲青接到安陽市北郊住進了"佛爺廟"。 安陽乃殷墟故地,甲骨之鄉,自古人傑地靈。"佛爺廟"雖然不大,倒很是清靜。吳雲青在那裡過了一個月的悠閑生活。8月底,老人忽然對飯菜不加理睬了,只喝一點水,整日盤腿打坐。蘇華仁看到師傅開始"辟穀",即不再食飯,便知道師傅將不久於人世了。吳雲青"辟穀"到第七天中午,忽然睜開眼對蘇華仁說:"離安陽不遠的西方有一座古剎,那個地方好呀。" 蘇華仁趕忙四處打探,終於查明師傅所說的古剎便是住於安陽縣天喜鎮西南五公里寶山上的靈泉寺。蘇華仁知道,師傅找到了歸宿。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泉寺,始建於1400年前的東魏王朝,隋唐時期已是我國著名的佛教聖地,有"河逆第一古剎"之稱,這里至今還保留著隋唐以來70餘座高僧的墓塔。在靈泉寺周圍,遺留著二百餘處自北齊以來各朝各代的佛雕和摩崖石刻,安陽人稱這里是"萬佛溝"。蘇華仁知道靈泉寺不是誰說坐化就能坐化進去的,他找到靈泉寺負責人郭藝田,說明了師傅的身世及願望。郭說他做不了主,要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同意。9月3日,郭藝田和主管領導安陽縣文化局局長鄧葉君到"佛爺廟"看望吳雲青。當看
到吳雲青瘦削的臉上仍然紅光滿面,雙目炯然有神時,鄧局長不禁贊嘆:"真乃奇跡,這么大年齡的老人見不到一點病態。"遂表示同意他的要求,不過又說吳老不能坐化在靈泉寺內,因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能更變原貌,只能坐化在寺外。吳雲青含笑致謝,表示理解。
兩天後的午夜,熟睡中的蘇華仁突然被師傅喚醒,說要到廟外走走。這天正是農歷七月十五。走出小廟,但見月明星稀,萬籟俱寂,郊區的曠野恬然而靜謐。吳雲青興致很濃,談道說佛,口若懸河,一口氣談了幾個小時。 不知不覺月已西斜,遙遠的東方微微泛起了魚肚白。吳雲青慢慢地摘下地里一片嫩玉米葉,彈了彈上面的露珠,細細咀嚼後,平靜而淡淡地對蘇華仁說:"當夜裡沒有月亮的時候,我就要走了。"並且再三交待,等他坐化後,把他放入一個缸內,3年以後打開,如果自己的養生之道行之有效的話,應該是肉身不腐的。
回到廟內,吳雲青依舊靜修,不食五穀,偶爾飲上一點水。蘇華仁擔心師傅有病,便請來醫生,診斷結果身體正常。山西和陝西的弟子聞訊趕到安陽探望師傅,問及歸宿地,無論陝北,還是太原,吳雲青連連搖頭,說哪裡也不去,就住安陽,靈泉寺。
吳雲青天一天比一天枯瘦,臨辭世前幾天,12小時打坐,12小時卧床,如此輪換,連水也不喝了。蘇華仁告訴筆者,在最後的日子裡,師傅躺下12小時後臉色就發白,呼吸也不那麼暢快,便示意扶他起來參禪打坐。 9月18日,蘇華仁同幾個師兄弟到靈泉寺為師傅選塔址,他們走遍了靈泉寺周圍的山山崗崗,最終選中了位於東魏道憑法師焚身塔以西的一個小山下。那裡居高臨下,四周翠柏環繞,山草野花盡收眼底,真是一個好去
處。
9月18日夜11時,吳雲青將弟子召集到身旁,依次看了幾眼後,便閉目打坐,不再睜眼。1998年9月22日凌晨2時15分,一個沒有月亮的深夜,正參禪打坐的吳雲青,忽然連笑三聲,停止了呼吸。
不腐肉身
吳雲青仙逝後,蘇華仁和師兄弟們決定為師傅守靈3日以寄哀思。 當時,天氣正熱。吳雲青逝世三天後的肉體依然富有彈性,四肢柔軟,栩栩如生。
9月24日上午10時,運載吳雲青遺體的靈車緩緩駛向靈泉寺。老人被安放在汽車後排座位上,周身以白布包裹,保持打坐姿勢,弟子們守護左右。由於出家人的喪事不許哭泣,車內寂靜異常,只能看到一張張悲凄的面孔。老人雖然擁有海內外眾多的弟子,但為了防止不必要的紛亂,只有十餘位弟子為他送行。由於負責建造墓塔的工匠們透露了風聲,靈車趕到靈泉寺時,附近一帶已聚集了數千人。
11時,在輕柔舒緩的佛教音樂和佛經聲中,眾弟子將師傅抬起來,向已修好的墓塔走去。說來令人稱奇,隨著眾弟子的走動,老人的頭一顫一顫的。人們看到了,有小孩子喊:"還活著呢!頭還動呢!"
弟子們保持著吳雲青的坐姿,將其面東南背西北放入一口高約100厘米,直徑約80厘米的瓷製缸中,並將一隻高約50厘米,直徑約80厘米的瓷盆口對口地扣在上面。之後將瓷盆開了一個小口,從開口處裝上一隻通上電線的燈泡,蓋上玻璃封牢,於次日封塔。墓塔高約180厘米,分6層,
以青石砌成。裝上燈泡的目的是為了3年之後通上電源以瞻仰吳雲青的肉身。蘇華仁說?quot;得道高人,死後可能肉身不朽。究竟化與不化,3年後開缸一看便知。"
然而,距離吳雲青老人坐化3周年尚有272天的2000年12月24日,專家們為什麼要提前打開老人坐化的缸呢?
原來,自有關記者尋訪吳雲青老人及老人160歲年齡的系列報道被評為1999年度十大假新聞之一後,安陽縣文化局領導對老人3年後肉身不腐的遺言開始懷疑。他們想到如果在3周年時開缸,2001年9月24日正是家歷八月,天氣熱,萬一肉身腐爛,氣味難聞,不好處理。於是,他們於2000年11月26日,前去曾經發現不腐肉身的九華山請教防腐專家。專家們認為,吳雲青坐化已近800天,可以開缸。不腐肉身成就成了,不成再等到3周年時開缸仍不會成。而且現在正好是冬天,氣味不會太刺激。 2000年12?3日,九華由防腐專家來到安陽靈泉寺。12月24日下午5時,靈泉寺周圍實行交通管制,只許遊人下山,不許再上山。
晚9時50分,寺院內只剩下安陽縣文化局局長鄧葉君、副局長趙金爐、靈泉寺負責人郭藝田和從九華山請來的蔡英東、馮萬忠等3位防腐專家及3名石匠共9人。眾人來到吳雲青老人的石塔前,做開缸前的准備工作。 晚9時59分,專家令石匠破塔。
6層青石塔的青石一塊塊依次被挪開後,露出一個倒扣的瓷盆。專家們不再讓石匠動手,親自把糊在瓷盆邊沿的水泥一點點刮掉,移開瓷盆。頓時,一股淡淡的甜味從缸內飄了出來。
蔡英東趴到缸口,拉亮缸內事先裝好的電燈,把手伸到缸內,隔著道袍摸
了一下吳雲青的背部,禁不信大叫一聲。從人大驚,急問怎麼了,蔡說吳老身上的道袍沒有腐爛,背部肌肉仍富有彈性。
從人一齊動手抓住老人打坐的棉墊四角,扶住老人的背部,把他請出,放在一張木板上。日光燈下,只見老人皮膚色澤紅潤,生前飄逸的滿頭白發和胡須,仍是那樣灑脫。
九華山防腐專家馮萬忠掀開吳雲青的道袍,用手按其臀部,形成一個小坑,但是馬上就平復了。馮驚奇地說:一般人死後十幾個小時就全身僵硬,100天就肉骨分離開始腐爛了。但是,老人坐化823天後從缸內請出來,身體還這般柔軟,真乃罕見。
剪去老人身上裹的白布和道袍,老人坐化時的姿勢仍沒有改變,全身的皮膚完整無缺,因常年赤腳行走,腳上磨出的老繭仍清晰可見,左臂粗細均勻,右臂上的肱二頭肌鼓出一大塊,據說這是常年用右手勞動的結果。唯一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安陽縣文化教育局及老人的弟子沒有經驗,當時不知道在老人打坐的棉墊下放上生石灰,並用木炭把缸周圍的空隙填滿,這樣既能保證老人打坐時的姿勢,還可以吸收裡面的水分。由於老人周圍什麼也沒有填,上身重力前傾造成胸骨下陷,專家們不得不用兩塊鋼板支撐起來。
2001年2月16日,筆者采訪時,見到吳雲青老人的不腐肉身端坐在靈泉寺內的一間屋子裡,頭臉蒙了塊黃布(以示敬重),待軀體尚存的5%的水分全部揮發後,再刷上金粉,塑成金身,永久地存放在靈泉寺內。
❺ 你真知道吳道道的故事
話說吳道道 是個和尚還是 啥得。。收了幾個徒弟,,但只有3個半徒弟通過吳道道考驗後成功畢業, 考驗過程是 當時幾個徒弟做一張座子,手上拿著酒杯,桌下放了個鐵炮,鐵炮一響,沒通過考驗都把杯子捏壞了,通過的3個徒弟沒有把杯子捏壞。還有1個徒弟,只算一半通過了,是吳道道勉強讓他通過考驗什麼的,其中一個徒弟叫吳青雲。當時吳道道是成都一霸。時間大概是70年前。
網上看來,真實情況不知。
❻ 吳雲青的人物經歷
清末,36歲的吳雲青在濟源王屋山學習道教九轉內丹功法。1900年左右到陝西延安青化砭村青化寺既學佛法,又煉內丹。
百餘歲金剛身成為奇觀,引起轟動,《安陽日報》、《大河報》先後報道,國內多家報刊及東南亞、南亞報紙爭相轉載,瞻者如雲。後為吳雲青建地宮,供人瞻仰。
1998年夏初,吳雲青隨弟子蘇華仁到安陽北郊;1998年9月22日凌晨,吳雲青仙逝於北效佛祖寺。
98年9月24日上午,吳雲青被安放於此地的瓷缸內,缸上扣瓷盆,缸外建石塔封閉。 2000年12月24夜,打開石塔,掀去瓷盆,吳雲青膚色深褐中透紅,周身完好,肌肉仍有彈性,銀色須發如初。
吳雲青金剛體是道家修身文化的結晶,值得研究。自98年以來,吳雲青金剛體完好如初,使靈泉寺增加了長盛不衰的吸引力。
〔佛教在線2007年1月18日消息〕據《東方今報》報道: 17日,在河南省安陽縣靈泉寺,吳雲青老人的肉身,被請入一尊造價50萬元的水晶棺中。
靈泉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中央有座1米多高的石塔,被人稱為「墓塔」,在它西南側五六米遠,是一處地宮。
「他至今肉身通體透明,可見骨骼。」安陽縣文化局靈泉寺文管所所長孟憲偉說,吳雲青老家在河南滎陽,佛道雙修,是一位得道高人。
文管資料顯示,吳雲青生於1838年。他15歲出家,於1998年9月24日坐化於靈泉寺,活了160歲。
當時,安陽縣文化局的領導及吳雲青的弟子,將呈坐姿的吳雲青老人安放於一個瓷缸中,用石頭和泥漿封缸,並於次日封塔。隨後他的肉身被放在墓塔內兩年多。
2000年12月24日,安陽縣文化局的相關領導,以及佛教名山九華山的專家,將瓷缸打開。「當時我驚呆了,『吳老』銀髯飄拂,肉身非常柔軟,用手一摸,肌肉還富有彈性。」文管所副所長楊計法說,當時九華山的幾位專家也連連稱奇,他們稱目前國內只有九華山保存有3尊不朽肉身(轉者註:廣東韶關南華寺也保存有3尊不朽肉身)。
「吳老」被請出來後,被安放在了地宮的一尊玻璃櫃中。因為地宮比較潮濕,設備簡陋。2006年8月,安陽縣政府專門撥款20萬元,向江蘇省東海縣一家企業訂購了一尊水晶棺。
「今天是『吳老』被請出墓塔6周年的日子,我們專門將『吳老』請到水晶棺里。」孟憲偉說。
17日下午3時10分,10餘人協力將用酒精擦拭過的水晶棺直立了起來。眾人將吳老的肉身,順利放在了水晶棺中。之後,棺內會被抽成真空,以利於更好地保護「吳老」的肉身。)
有鄭淑珍、徐穎曇、吳萬玲、周育紅等。
南昌市洪都小學坐落於江西省南昌市青雲譜區洪都地段,這里是新中國第一架戰斗機、第一枚海防導彈的誕生之地。
洪都小學現有教職員工239人,在校學生5332人,佔地3297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15814平方米,綠化面積面積12000平方米,綠地率36%,被南昌市人民政府評為「園林化單位」。
學校被評為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新課程師資培訓策略與有效模式研究與實驗」課題先進單位。
學校建有塑膠跑道、六幢教學樓、一幢行政樓,校園環境優美、景色宜人,教學設施先進、設備精良。建有多媒體教室、微機室、語音室、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舞蹈房、多功能大禮堂、圖書閱覽室等各類專用教室。學校教學設備、教學手段、管理手段日趨科學化、現代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洪都小學
❽ 吳雲青160歲現在真身在哪裡
1998年9月24日上午,老壽星吳雲青眾信徒在安陽縣文化局長鄧葉君、付局長趙金爐、安陽縣文物管理所長郭藝田支持和協助下,遵照吳老生前遺願,將吳老肉身安放在被史學家考證為「中國河朔第一古剎」的安陽靈泉寺文物保護區之外,特地為吳老新建的八卦形石塔之中。
❾ 吳雲青的人物生活
吳雲青 於1896年陽歷6月5日出生於中國河南中部黃河南岸古城滎陽一個世代崇道信佛的農家。他一生最高理想是做一個像中華民族神聖祖先黃帝、老子和道佛雙修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那樣的真人。故他18歲出家雲游天下學道,先後學習和修練黃帝、老子秘傳中國傳統道家養生長壽內丹術於中國道家名山華山、嵩山、王屋山和武當山;同時為探求佛法禪功真諦,曾游學於中國河南洛陽白馬寺、登封少林寺、開封救苦觀音廟、北京豹子街育嬰堂等中華大地諸多庵觀寺廟,道壇佛堂和名山大川與深山老林。以後,老壽星吳雲青因諸緣潛居於中國陝北青化寺道佛雙修:修練道家內丹嚴守佛法多年,因其功高德昭,被青化寺眾修行公推為長老。
根據山西五台山公安處敵偽檔案,吳雲青曾於建國前參加過瑤池道組織,該組織解放後被確認為反革命組織,而從檔案中確定,吳雲青為1838年生人,年齡至1998年為160歲。
《中國消費者報》一位叫「蹇鳴」的聘用記者被證實於日前離開該報社。99年歲末,這位記者采寫的消息《中國發現160歲壽星》曾轟動一時,引起的連鎖反應便是北京各家報紙紛紛轉載。
他並沒有見過160歲老人本人。《中國消費者報》一位姓蔣的編輯這樣說。1999年3月23日,這位編輯與中國婦女報記者作了如下對話:
「這篇稿子是蹇鳴寫的,他是聘用人員,已離開報社了。」
「貴報是否對老人年齡做過考證?」
「很難說,該清楚的都在報紙上寫著呢。」
「能否告知一下老人地址?」
「老人過著隱居的生活,蹇鳴曾鄭重承諾不透露他的地址。他也未見過老人本人。」
事實上,蹇鳴並不是惟一熱衷於報道160歲壽星的記者。1999年3月,當讀者對這一消息感到有些冷卻與淡忘之時,署名「包延懷、趙琳」的相關長篇紀實報道相繼出現在南陽晚報、遼沈晚報、揚子晚報等大江南北的晚報上。
從南到北,遙相呼應,妙筆生花,活靈活現的記者見聞使160歲老人吳雲青儼然成了1999年初一個炙手可熱的新聞人物,一個長壽神話變成了頗為離奇的新聞故事。
人海茫茫,青山不老。從哪裡去揭開一個創造了中華民族長壽奇跡並成為「世界長壽第一人」的吳雲青的謎底呢?
這時,21年前第一個報道老壽星吳雲青事跡的名叫「呂德明」的人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呂現今是延安寶塔區商貿局黨委書記。
呂回憶說:「我十幾歲時就認識吳雲青,又與他接觸了20多年。1978年,我在青化砭公社任文書,吳老常去那裡的糧站買糧,糧站主任問吳老年齡,吳老不說,糧站就不給細糧,吳老無奈才說是道光最後一年生的。」
呂德明根據推算,寫出了報道《童顏鶴發一老人》刊登於1978年9月11日的《陝西日報》四版,當時披露吳雲青為82歲。
呂介紹,人民日報1980年9月10日刊發報道。報道說「陝西省延安市青化砭村84歲的老人吳雲青……」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八方輿論聚焦陝北。好多國家與中國聯系,北京人口學會聯系延安地委考察吳的長壽經驗。當時的延安地委召開了常委會,地委書記馮懷亮派當時的副專員高興海帶領醫務人員專門考察,得出長壽經驗有三:一不吃葷;二經常參加勞動;三不結婚。
呂表示:「吳雲青是一個比較老實、憨厚的老漢,不會故意說謊。」
據多人證實,吳雲青從來不把自己的年齡示人,大多是以一笑對待別人對他年齡的追問(所謂道不言壽,因仙道貴生,修道之人講年齡是一個忌諱)。而一些人根據需要不斷地演繹著他的年齡。
❿ 吳青雲道長最後一位徒弟是誰
道長的徒弟是蘇華仁
吳雲青,河南省鄭州市滎陽人,信奉佛家,因被宣傳其長壽而為人們熟知。
2007年據相關媒體報道,吳雲青是滎陽市高山鎮余頂村人。生於1896年(清光緒18年),15歲時父母雙亡,之後他離家出走,在陝西延安青化寺出家,1998年去世,享年10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