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德老師
㈠ 反對五大聯賽轉播傾銷
我不看歐洲聯賽很多年——也說「反對五大聯賽轉播傾銷」
2015-01-31 15:09:47來源: 華奧星空網站(北京)
分享到:
0
世上很多事情都像是「珍珠翡翠白玉湯」。慈禧被八國聯軍趕出北京,慌不擇路、飢不擇食之下,一頓爛白菜幫子湯被當成天鮮美味。而當她再天天被滿漢全席、一頓幾百道菜伺候著,卻再也找不回「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感覺了。
這太像一些老球迷看歐洲五大聯賽的經歷了。
曾經的中國電視里,什麼足球都沒有,無論國內、國際,世人更不知「五大聯賽」為何物。不僅如此,更早些時連電視連續劇都沒有,一部如今根本沒人會看的巴西電視連續劇《女奴》竟萬人空巷。稍晚國人自己「粗製濫造」、情節「幼稚可笑」的《渴望》,亦億萬人民齊收看。然後是80年代中期央視錄播的意甲、北京台「假直播」的英足總杯,球迷看至如痴如醉,連解說嘉賓張路、張慧德老師都「母憑子貴」而路人皆知。
錄播的意甲、足總杯?在今天幾乎可看到一切想看比賽的球迷眼裡,不就是「爛菜葉子湯」嗎?英超、西甲、德甲,尤其是皇馬對拜仁、巴薩對切爾西、曼聯對競技馬德里……的歐冠經典大戰,更如滿漢全席般都「吃」不過來,錄播之意甲被稱為「小世界盃」、球員如數家珍般被「珍藏」之盛況只剩下「風中的記憶」。誰知道時下意甲、足總杯在中國收視率幾何?早已「馬尾提豆腐——提不得」了。
我亦不看意甲很多年。
近些年我連北京時間23點開播英超都很少看,更甭說凌晨3、4點開打的西甲了。非只因我老了,而是看的已足夠多、再多就「撐著了」。雖是終身體育迷、看球又屬「本職工作」,但再是良辰美景、美味佳餚,太多也膩、有損健康,你當有所選擇,你必須挑剔。
把我現在體育「收視食譜」「報個菜名」:中超重要場次,所有中超隊的亞冠,部分CBA、NBA(陪兒子看),每周日中午拳王爭霸賽,美網、澳網,很少的男女排聯賽……除以上北京時間「黃金時間」外,凌晨的歐冠淘汰賽,實況或錄播的世界田徑大獎賽……及四年一次的世界盃、歐洲杯、奧運會、亞洲杯、亞運會,兩年一次的田徑世錦賽,有中國隊參賽的三大球亞洲比賽……多乎哉,夠多也。
很早就聽過歐洲人大都只看自己國家的聯賽,我一度也想過「中國球迷最幸福」,但看過有姚明的NBA、有孫繼海的英超,及中國隊小組賽3場全勝的亞洲杯後,也深深理解了這種「看」法:有參與感、與之息息相關,與沒半毛錢關系、完全置身度外,猶如天壤之別。中國隊遭「袋鼠」淘汰,剩下的亞洲杯就可有可無了。「兒子再差也是自己的好,兒子好別人兒子可視而不見」,若中超水平再高些、亞冠每戰必克,還會有多少人半夜爬起來看沒拜仁的德甲、沒巴薩和皇馬的西甲,用馮鞏的天津話說就是「你Y有病吧!」
所以子江兄(新華社駐英記者)大可不必擔心國人看太多五大聯賽會影響中超發展,或類似於某些發達國家將電子垃圾偷偷運到中國,讓中國球迷共同承擔廣告費,甚至是赤裸裸的「文化侵略」……其實某些「無孔不入」者也曾把法甲、巴(西)甲、J聯賽短暫運作到中國電視上,但一個人一晚上最多能看幾場比賽?所謂「五大聯賽」,最多隻有兩個可「苟活」下來,其它皆他們自己先互相淘汰了。
尤其在一個全球化、全開放時代,屏蔽、強制收費、捂眼、壘牆都未必是好方法,也不會管用。盡管放馬讓他們進來,越放開,就越挑剔,只有最好的最後能留下來。反過來也是一樣,英國人可以不轉中國人的乒超、羽超、圍(棋)超,可以和孔子學院停止合作,但卻無法阻止人民幣的堅挺和更多人學漢語,有多少英國人在看「非誠勿擾」學漢語,英國外交大臣不是還專門為孟非授過獎嗎?
是時候中國球迷考慮下怎麼做「上帝」了,不是說「顧客就是上帝」嗎?像我一樣挑剔、半夜不爬起來伺候英超、西甲,一邊是萬達、合力萬盛等中國企業收購西甲、荷甲俱樂部,一邊是其收視率在中國下降,看看英超、西甲誰更多啟用「北京時間」,最後再看究竟是誰著急?(中國體育報 周繼明)
本文來源:華奧星空
㈡ 請問張慧德老師的義大利語在哪裡學的
曾經的義大利聯賽專家啊
估計在學校
㈢ 中國兩代解說員聲音傳播的特點及原因
就像中國球迷一樣,中國足球解說員也是中國足球歷史重要的組成部分。數十年來,一茬茬的足球解說員陪伴我們度過了一個個難忘的夜晚,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他們中有的還在堅守崗位,有的因年齡關系離開了,還有的改行做其他工作去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跟著筆者的筆觸,重溫一下這些足球解說員的風采。
Top10:韓喬生(解說指數:6)
一聽這名字偶就來氣。韓喬生不就是「韓巧勝」嘛,怪不得國腳老是「逢韓必敗」。韓老師解說足球的一大特點是張冠李戴,錯誤百出,極具搞笑,有「韓大嘴」之美譽。經典解說段子想來網友早已經耳熟能詳,這里就不贅述了。總之,好端端一場比賽,經過他一解說慘不忍睹。「韓大嘴」不光在足球解說上大名鼎鼎,就是解說其他比賽時也是威名遠播。
北京奧運,又可以聽到了韓老師久違了的聲音,又可以聽韓老師那「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的解說,這么一塊說足球的好料,央視居然派韓老師去說沒幾個人看的拳王爭霸賽,浪費啊。期待韓喬生再放異彩,為廣大體育迷奉獻更多老少皆宜、膾炙人口的經典語錄。
Top9:宋世雄(解說指數:6.5)
解說排球一向是宋老師的專利。解說抑揚頓挫,富有磁性,速度之快像機關槍掃射一樣,尤其是那句「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各位觀眾,各位聽眾,港澳同胞們,台灣同胞們,海外僑胞們,現在我們通過太平洋上空的衛星向大家轉播」最有名氣,彷彿成了老宋的注冊商標。但解說足球宋老師卻是外行了,除了不厭其煩反復介紹雙方球員的名字和背景外,更多的時間是冷場。有時冷不丁突然冒出句「球進了,噢,沒進,但從我們這個角度看球好像進了」這樣的無俚頭話來,讓我們大跌眼鏡。
今夏的北京,已退休多年的宋老師將重新出山,不知道能否再現當年的風采?我們拭目以待。
Top8:孫正平(解說指數:7)
孫老師眼鏡一副,文質彬彬,在我的印象中還不錯。孫老師解說足球的一個最大特點是,解說時,嘴巴幾乎不動,聲音彷彿是從鼻孔中出來,絕了。但他的缺點也很明顯,他的解說風格簡直就是宋老師的翻版。印象中,孫老師足球說的並不多,他的拿手解說是籃球。有段時間他還解說過跳水,印象最深的要數亞特蘭大奧運會,孫老師翻來覆去地向全國觀眾解釋,哪個動作是面向池水往後跳,哪個動作是背朝池水向里翻,搞得觀眾無所適從,一旁的解說嘉賓好不尷尬。
以孫老師領銜的奧運報道組最近天天在央視奧運頻道說:我們已經准備好了?我們要問一句:你們真的准備好了嗎?
Top7:李惟淼 於大川(解說指數:7.5)
德甲直播的問世要晚於意甲直播,所以德甲直播組合就是意甲的翻版。與意甲直播的「兩張」相比,「李於」組合明顯要遜色得多了。就拿惟淼老師來說吧,雖說是前國腳,但解說比賽像蜻蜓點水,不痛不癢,沒有說到點子上,水平與北京隊守門員出身的張路老師相比,簡直不在同一級別。再說大川老師吧,雖說是個「德國通」,對德甲的情況相當了解,但你不要介紹起來沒個完啊,比賽已經開始了,你還在那裡「沒完沒了」,喋喋不休,看看老張老師,同樣的年紀,人家可鎮定多嘍。
如今,已很多年沒有「李於」組合的消息了。
Top6:張 路 張慧德(解說指數:8 )
一開始,兩張作為意甲比賽解說顧問出現的,他們只是「混個臉熟」,不料一「混」,張路居然「混」了10多年,照韓喬生的說法,就是「像不倒翁一樣不倒」。在意甲直播室,小張老師負責解說比賽,老張老師介紹意甲內幕,兩人一搭一檔,相得益彰。小張老師眼睛一眨一眨,把對陣雙方的技戰術、攻防特點說得頭頭是道;老張老師氣閑神定,說起意甲內幕來如數家珍,彷彿義大利是他丈母娘家,巴喬是他的小舅子。筆者愚見,兩張是到目前為止最好的足球解說組合。
如今,張慧德估計在頤養天年,而喜歡眨眼睛的張路依然活躍在央視轉播室。
Top5:唐 蒙(解說指數:8.5 )
假若投票評選全國十大體育「名嘴」,我絕對投唐蒙一票。作家分京派和海派,主持人若這樣劃分,唐老師無疑是海派的「領頭羊」。如今任何事都講和國際接軌,如果說主持人中最早和國際接軌的非唐蒙莫屬。聽過唐老師解說足球的人都清楚,他的說話頻率相當快,幾乎喋喋不休,且善用排比、誇張、假設、比喻等修辭手法。譬如,唐老師慣用「如果說……那麼……」、「要是……或許……」等句式,尤其是那句「當夜幕來臨的時候,幸運女神又一次降臨虹口體育場上空」最為傳神。
Top4:張 斌(解說指數:9)
說到體育節目主持人,不能不說說張斌。魁梧的身材,胖胖的臉蛋,睿智的目光,俏皮的訪談,逼人的提問,張老師在《足球之夜》一出場,就證明了他不僅是一個優秀稱職的製片人,而且是一個出色的節目主持人。張斌和建宏聯袂主持的那段日子,是《足球之夜》最成功、最輝煌、最精彩的時候,至今叫球迷津津樂道。十強賽、二流論、隋波事件,尤其他與「語言大師」陳亦明那場針尖對麥芒的舌戰驚心動魄,令人難忘。後來隨著張斌的淡出,《足球之夜》逐漸淪為「雞肋」。
前段時間因個人生活出現波折,張斌消失一段時間後又回到了央視。確實,奧運大賽在即,在走了黃健翔後,如果張斌再離開央視,後果難於想像。
Top3:劉建宏(解說指數:9)
《足球之夜》的當家小生,每周和球迷見面,出鏡率之高,在央視體育節目主持人中首屈一指。每次亮相,建宏總是眉頭緊鎖,聲音低沉,一副「足球救世主」的模樣。其實,足球是踢著玩的,建宏如此憂國憂民累不累值不值?建宏也有他的拿手好戲,比如提問題的精確度就好像貝帥哥的任意球,既刁又准,令對手猝不及防,曾經把足協領導問得結結巴巴就是他最成功的戰例,但他一說足球就一臉「階級斗爭」,球迷怎麼也樂不起來。不知道《足球之夜》的收視率下降,是不是跟這個有關?
北京奧運會足球比賽的解說少不了建宏,如果建宏在解說中依然「假如」、「如果」下去,球迷絕對不會買你的帳:寧可關了聲音看畫面。
Top2:段 暄(解說指數:9.5)
說起段暄,這個足球記者出身的主持人絕對是央視體育節目主持人中的另類,凌亂的頭發、不得體的服裝以及主持節目時的憨憨的神態,整個一個時尚的青年的形象,給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下足球》推出後,他抑揚頓挫的語調和純真直率的笑臉給足球主持帶來一股新風。有人評介他「有張斌三分之二的智慧,黃健翔四分之三的專業素養,劉建宏五分之四的『詩情』」,一點也不為過。
但經歷了「露腿門」事件的段暄,要達到黃健翔的高度,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Top1:黃健翔(解說指數:10)
盡管他不做央視足球解說大哥二三年,但我依然要把黃健翔列為Top1。我不敢說黃健翔的足球解說最完美,最經典,最傳神,但要從國內現有的足球解說員中找出一位超過健翔的人來,確實有點困難。當我們聽慣了宋世雄、韓喬生們乏味的解說後,當我們對傳統的足球解說產生習慣性審美疲勞的時候,黃健翔的出現,就猶如一道清風吹來,帶給球迷一個無比的驚喜:原來足球是可以這樣解說的。
其實,體育比賽許多項目是相通的,黃健翔不光解說足球成了這個「行業的標准」,其他項目的比賽他也有拿手絕活。少了黃健翔,今年這個夏天不完美;沒有黃健翔,奧運解說怎麼看都是一大遺憾。
㈣ CCTV5轉播德甲的顧問除了李維淼和陶偉之外還曾有過誰
於大川 以前和李維淼,黃健翔一起解說德甲的
㈤ 張慧德現在再做什麼
現在在sina.com.cn做了個專欄
㈥ 實力名言警句
實力的名言名句
1.、怒宜實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 《格言聯璧》
2、為了辦好北京2008年奧運會,我們不僅要把精力放在軟硬體設施建設上,還應當十分注意藉助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提高中國的軟實力。 —— 鄧亞萍
3、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三個因素,眼光、胸懷和實力。 —— 馬雲
4、凡是一種理想寄託的,無論什麼組織,它的偉大,就是在於它的宗教狂熱,和那不能容忍的固執精神,他們攻擊其他的組織,並且堅信著人家都是不對的,只有自己才是對的。如果理想的本身合理,再加上這種武器,那麼,這種理想,奮斗於世界之上,必定是所向無敵的。凡把壓力加在這種組織上,那是為促使其內部的實力提高。 —— 希特勒
5、「托里徹利因傷不能上場,國際米蘭防守實力大減。」(此時韓旁邊的張慧德老師指出,托里徹利正在場上。) (絕對沒說過!) —— 韓喬生
6、那時我知道,演員的命運是掌握在別人手中的,從考學我就知道,是他們選擇你,你沒有選擇。你可以選擇,但他不一定使用。要干好這個職業,需要有絕對的實力,沒有相對的,是絕對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就知道我該怎麼面對它。 —— 王志文
7、我才不怕別人諷刺,只要臉型漂亮,加上我唱歌的實力。我會成功的! —— 紀敏佳
8、上海金融在改革、創新和開放中穩定發展,金融業整體實力明顯增強,金融體系抵禦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是上海積極培育了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 韓正
9、我注意到,盡管中榜者落榜者情緒反差極大,但不管上還是沒上,申報者在總結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時,除了注意對學科實力強弱的分析,還會特別回顧分析申報的過程。如何准備材料,如何打探評委名單,如何探測評審走向,如何到各評委處拜訪。拜訪評委,這一環節尤為重要。 —— 劉川鄂
10、暢銷小說與長銷小說二者之間的區別,當然不僅僅體現在銷售量的差異上。問題的關鍵應當是,是什麼決定了小說暢銷或長銷的可能;暢銷和長銷間的不同,又在多大程度上是必然的。這些問題設若不予以釐清,小說的實質性價值便很難得到保證。而此刻的事實情況是,無論讀者還是作者,對於這樣兩種小說始終存在著根深蒂固的偏見。在他們看來,暢銷小說就應該是一種短命的小說,而且它的商業效果註定限制了其在文學史中的地位。似乎,惟有長銷小說才屬於實力的范疇,並真正體現了文學的尊嚴。姑且不論此種看法的合理性究竟何在,僅就暢銷小說與長銷小說的概念劃分而言,我以為其中潛藏的裂隙便是隨處可見的。首先,以銷售量這種商業指標來決定小說的品位,其依據本身就是令人懷疑的。其次,「暢銷」和「長銷」的分野,也並非如人們想像的那般絕對。 —— 路文彬
11、說實話我不太喜歡人家評價我「帥」,那樣會讓我更自卑,演了這么多年戲,如果別人還只注意我的外表,會讓我覺得自己還是走不出花瓶的影子。其實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實力派,只是這張臉太偶像了。 —— 陳坤
㈦ 資深球迷才能答上來
我最喜歡的足球顧問就是張慧德。雖然這個老爺子的普通話講並不好,語速也很慢。但他對意甲的了解程度並不少於張路。而且他的義大利語說的也很不錯。我記得當年網路不發達的時候,他是在轉播的過程中,用電話問義大利賽場的即時比分,而且最後還用義大利語向在中國的義大利球球播報其他場次比分。
後來因為身體的原因,他離開了C5的意甲轉播。現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義大利方面節目的編輯。他當年和張路配合的意甲評論很是不錯,讓球迷們聽了很是過癮。
於大川和當時另一個德甲顧問李維眇退休了。沒聽說現在在哪任職。他們當年也是C5剛開始轉德甲時的顧問。我覺得比現在的陶偉說的好。
㈧ 誰知道張慧德先生的近況
張老師早已經到義大利定居了。
是去年吧,天下足球的豪門周,AC米蘭那期,來了,和巴雷西一起。
㈨ 張路病故是否屬實今天著名足球解說員,北京足球俱樂部董事長突發重病不治身亡。
中國意甲啟蒙人因病去世 曾與宋世雄張路組鐵3角
在進入2015年的第一天,廣大意甲球迷收到一條噩耗。據央視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義大利語翻譯和記者、曾長期在央視擔任解說顧問的張慧德因病去世,享年76歲。
張慧德生於1938年,北京市人。大學畢業之後,按照當時「服從國家需要」的政策,張慧德被分配到了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任義大利語翻譯和記者,成為了我國對外宣傳戰線第一名義大利語記者。雖然所學非所用,但張慧德一干就是38年。
1982年到義大利進修的張慧德第一次感受到了足球的魅力,因為正是那一次,張慧德在電視中看到了世界盃的轉播,從未踢過足球的張慧德一下子被深深地吸引。改革開放後,張慧德先生把全部業余時間轉向對義大利足球的研究並利用外語的優勢,翻譯、編譯和撰寫了大量旨在全面介紹義大利足球的文章和作品。
1991年起,張慧德被中央電視台和成都電視台聘為義大利足球甲級聯賽現場直播顧問。在央視意甲轉播中,主持人換了一撥又一撥,從宋世雄、孫正平、韓喬生、黃健翔、劉建宏等等,唯一不變的嘉賓張慧德,與他共同擔任嘉賓的還有張路。
看過上世紀90年代意甲轉播的球迷都會記得,張慧德在轉播過程中經常會談及義大利的歷史背景、風俗文化、城市特色、人文理念、經營管理等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向觀眾展示義大利足球的底蘊成因。在球賽結束後,張慧德還用流利的義大利語播報其他場次的比分。
張慧德親身經歷了意甲的興與衰,在意甲成為「小世界盃」的日子裡,張慧德在直播間陪伴中國千萬「意甲迷」度過了一個個難忘的瞬間。祝張慧德老師一路走好,中國的意甲迷不會忘記您在足球事業上做出的卓越貢獻。
㈩ 央視轉播意甲是怎樣的歷史
拋磚引玉,只是根據我的看球經歷回憶,或許有不準的地方。
我第一次看意甲是9091賽季,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央視轉播意甲的開始。9091,9192兩個賽季,央視在每周日下午兩三點鍾吧,好像是中央2台,會播出一個意甲節目,回顧上一周的意甲賽況。內容包括一場焦點比賽的精華,大概四五十分鍾,其他8場比賽的集錦。雖然是錄播,但在當時獲取賽果消息不暢通的情況,我跟直播一樣看的津津有味。
9293賽季,不知為何央視沒有轉播意甲,而是在相同的時間段轉播德甲。
9394賽季開始,央視頭一次在周日晚直播意甲。直播的第一場比賽是那不勒斯主場對陣桑普多利亞,最終桑普憑借古利特和普拉特的進球2-1贏了。
實話實說我覺得央視最開始那幾年直播意甲真的很用心,主持人就不用說了,嘉賓方面有張路的專業點評,有義大利專家張慧德老師。特別是張慧德老師,賽前會介紹義大利媒體最新的報道,比賽中看到球迷打個橫幅標語也會給大家解釋這是什麼意思,賽後跟義大利通電話第一時間告訴球迷當輪其他8場比賽的比分,這些都是球迷最希望知道的消息。還有那位後來代表中國球迷擁抱巴喬的哈國英老師,每場賽後嘉賓點評結束後,她就已經把這場比賽的集錦剪出來。
還有一點印象深刻的,當時在直播的中場休息時,會播放央視自製的足球MTV,《我終於失去了你》,配的畫面是馬拉多納。《你知道我在等你嗎》,配的畫面是巴斯滕。
馬拉多納後來還有復出,巴斯滕是真的再沒回到綠茵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