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經驗交流
一、用愛去觸動學生的心靈
愛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愛。教育不能沒有感情,因為沒有愛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不成其為池塘。所以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有位教育家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譏笑中有牛頓,你的冷眼中有愛迪生。」我們對待每一個孩子,只有用愛的暖流去開啟他們心靈的窗戶,才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心理世界,他們才會覺得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
我現在教的是四年級的學生,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讓學生把自己對老師、班級、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議用「寫寫心裡話」的方式寫出來,根據了解到的情況,我能更有針對性地改正和引導。一次,班裡有個叫宋遠艦的孩子,在他的「心裡話」里這樣寫道:「我很苦惱,平時上課我總會開小差,作業也不能及時完成。我也不想這樣,可我總管不住自己。因為這,媽媽也總為我操心。老師,你能不能幫助我戰勝自己,改掉這些缺點呢?」多可愛的孩子啊!我一定要盡力幫助他。於是,我提筆在他的「心裡話」後面寫道:「看到你能這樣的要求自己,我真為你高興。從你的『心裡話』和你平時的表現中,我還看到你一個優點,你特別愛你媽媽,特別體諒媽媽!你真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既然這樣,你是想讓媽媽再為你操心,還是想成為她的驕傲,讓她天天都高興呢?為了媽媽每天都能露出笑臉,就讓我們一起來努力,一點一點改掉缺點,逐漸戰勝自我吧。我會一直支持你的,相信懂事的你一定會讓媽媽欣慰的!」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又通過幫他設定一些戰勝自己的小目標,逐步幫他改掉缺點。雖然他有時會出現反復,不能堅持,但是只要有點滴進步我就給他以鼓勵,給他以信心。同時,我經常和他媽媽聯系,匯報他的進步。在這樣愛的力量的感染下,孩子的心靈被觸動了,他揚起了自信之帆,戰勝了自我,取得了喜人進步。
二、用心去碰撞學生的心靈
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與孩子溝通交流,達到教育的目的。但不管採用何種方式,都應該是師生間心與心的交流,用真誠交換真誠,用信任換得信任,讓學生感受到更多的人文關懷,從而更樂於接受。對於班內犯錯誤的孩子,盡量不採用那種直接批評的方式,更多的是用談心的方式加以勾通。在和學生的談心中,沒有厲聲的批評,大聲的呵斥,通過彼此真誠的交流,孩子感受到的是老師對自己的尊重和關愛,更能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同時,通過談心,教師也能了解到孩子們對自己工作中存在的意見,並採納合理化建議,積極有效地進行改進。
三、用微笑去叩開學生的心靈
俄國心理學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憎恨的教師是在任何時候也不能從他那裡得到表揚和承認什麼事情做得好的那些教師。」因此,我想對所有的老師說:「不要吝嗇你的微笑,把對學生的喜愛流露出來,把表揚和激勵送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舞台的主角,在熱情與希望中閃亮登場,茁壯成長。」
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孩子在心靈深處都渴望自己的見解、觀點能得到別人的認同,其中教師的贊揚更是具有無窮的魅力。贊揚是照進孩子心靈的陽光,一次表演鼓勵的效果勝過一百次甚至一千次的批評指責。恰當的鼓勵會使他們在相當一段時間里保持著樂觀和自信,甚至影響著孩子們的一生。
我班的馮春元是有名的調皮大王,平時愛惹事生非,作業拖拉,甚至完不成。雖然多次教育,卻總沒有明顯的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我就試著用表揚的方式來促其進步。於是,我就留心尋找他身上的「閃光點」,以便及時「發揚光大。」在一次大掃除中,我發現他特別積極。因此,我在全班同學面前對他大加贊賞。果然,在之後的幾天,他對自己嚴格要求了,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而我也就抓住機會,及時肯定他的點滴進步。在鼓勵與表揚中,他的缺點越來越少。現在,昔日的「調皮大王」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積極樂觀、活潑向上的馮春元。由此,我深深感到,根據孩子的心理及年齡特點去激勵表揚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四、用寬容去呵護學生的心靈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尤其是成長中的學生,正待培養造就,更不可能沒有過錯。對於犯了錯誤的學生,重要的不是找缺點,而是發現優點,期待其轉化。面對一叢玫瑰,你看到的是花下的刺,還是刺上的花?面對一個學生,你是戴著顯微鏡去找缺點,還是戴著放大鏡去發現優點?記得有位作家說過,一次偶然蹲下來與孩子看風景,意外發現在孩子的視野里,這世界是多麼不同。這個發現對作家的啟發很大,使之改變了與孩子相處的態度和方式。
學生犯了錯誤,教師給予批評是應該的,但教師的批評要有情有理,學生才易接受。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能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損壞的機器。」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面對一些突發性事件,面對學生的過失,切忌使用簡單、粗暴、沖動的「熱處理」,而應持克制、忍讓、寬容的態度,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
上學期我們學習武術操時,要求孩子們認真看老師的動作,認真聽老師的講解,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學會。可是我們班張仁雨因為學操時態度不認真,被體育老師叫到隊伍前面批評。出現了這種情況,我真的很生氣,但我並沒有粗暴的批評,而是慢慢靜下心來,思考怎樣和他們進行溝通。有了方法後,我找到了他們。他們低著頭,顯然是知道錯了,在等著我批評。我先請他坐下,並微笑著對他說:「老師知道你不是故意不認真做操的,只是一時沒留神,做了不該做的小動作,對嗎?」他疑惑地看了我一眼,可能他還沒有明白老師為什麼為他開脫,所以沒有言語。「可這個情況卻被體育老師看到了,把你們叫到了隊伍前面,你自己也覺得很丟臉,對嗎?」我接著問。「嗯。」這次他倒是說話了,卻也不敢暢所欲言。「作為班主任,我也覺得很沒面子,還不服氣,想把面子掙回來,作為男子漢,你一定也想把面子掙回來,對嗎?」「是!」聽到我的這句話,他有了肯定的回答。雖然聲音不大,但能聽出他的決心。「我想了一個好辦法,能讓你迅速掙回面子,不過就看你做不做了。」我故意賣了個關子,「做,做。」他連聲說。「真是上進的好孩子!」我發自內心地贊嘆。於是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請他做排頭,並告訴他:「你在排頭做操,體育老師容易看到你們,如果做得認真的話,那麼你就能很容易得到表揚,這可是你找回面子的好機會,也是給咱班爭榮譽的好機會,你在老師心中怎麼樣,四(2)班在全校同學眼裡怎麼樣,就看你的了。」他接受了我的建議,並一再向我表示:「老師,放心吧,我肯定會給咱班掙回面子的。」果不其然,他很珍惜這個機會,操做得好極了,幾次被體育老師當眾表揚,讓全體同學對他刮目相看。
由此我想到我們班主任如果能「蹲下來」與學生相處,真正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師生之間必然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共鳴。其實,愛一個好學生並不難,因為他本身就討人喜愛,愛一個「差」學生才是對我們的重大考驗,而這正是教師的天職。作為教師,只有敞開寬容的胸懷,能容下學生,才能教育學生。越是學習不好的學生,越是有缺點的學生,越是看起來不值得愛的時候,實際上越需要教師的關心和愛護,因為他們比學習好的學生有著更大的心理壓力,心理承受能力尤為脆弱。班主任應容下他們,用自己的愛心,耐心、細心地培養他們。
教育是充滿感情的,班級里發生的一件件事使我深深懂得了一個受孩子忠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愛學生,就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事情感世界,就必須首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只要教育者捧出一顆真誠的心,把自己的愛心和知識灑向每一位學生,善待每一位學生,就一定能打動學生的心,並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
㈡ 如何做好一個高中班主任
四川省宜賓縣二中 廖運康 身為老師,最深的體會,要做好學生的長者、朋友、知己、引領者,就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很多學生走出校門,回顧他(她)的老師,最先想到的總是他們的班主任或是印象很深的老師。因為,班主任是學生最熟悉、最貼近,也從一點一滴關心學生成長的人。 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實施者、引領者,肩負著幾十名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重任,大至管理教育教學工作,引導學生的人生發展,小至管理粉筆、地面上的瓜子殼、窗戶上的灰塵。其間有收獲、有遺憾,更多的是面臨教育情境的一些困惑。我親身經歷了班主任工作的繁雜、瑣碎,親身感受了班主任工作的艱辛與壓力,而且這個壓力越來越大。其中最大的壓力來自學生的德育工作。這個問題已經不是某一個人的個性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了,不僅僅是普通高中班主任有此感受,重點高中的班主任也有著同樣的感受、同樣的困惑。 當好高中班主任不容易。上了高中,由於身心的迅速發展,這些步入青年初期的學生的獨立心理、批判心理、逆反心理增強,他們處在情感上不成熟的過渡期,總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他們力求擺脫對成人的依賴,老師、家長在他們心目中的權威降低。他們不再以教師為中心,不再絕對服從教師的命令,你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樣對他們哄哄嚇嚇就可以了。他們中有的人情緒不穩定,多變化,不易控制,可以說是軟硬不吃;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向老師閉上心扉。這給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從年齡上來看,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於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在成熟與幼稚之間徘徊,他們好奇,辨別能力差,容易沖動。很多時候,在學校規章制度面前或師長教育時,他們會表現出明顯的反感傾向,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成熟了,已經懂事了,不希望大人還把他們當孩子一樣看待,也不想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各項規章的制約,這就給班主任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其實,他們這種希望得到社會認可、希望得到家長和老師尊重的心理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在尊重他們的意見的同時也應該看清楚他們的個性特徵的另一面,就是不成熟的一面。如果真的以為他們已經成熟了,對他們聽之任之、把事情完全交給他們去處理而不過問,肯定是通不過的,而在錯誤面前,他們又往往會希望我們把他們當孩子一樣來呵護和寵愛,不是當大人一樣去批評與苛求。在這時,你會看到他們很不成熟的一面,很多事情面前,甚至連基本的是非觀都還不成熟。這就是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所反映出來的特殊的生理特徵。而在這個階段與之接觸最多的班主任,則無疑是要面對他們這種叛逆性心理的直接對象。這也便成了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最為棘手的一個階段了。 教師要能自塑良好的形象,端莊大方,平易近人,有和藹可親的形象;熱愛本職工作,以身作則,教師真誠關心、熱愛學生,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使學生感到老師可親可敬,是自己學習的楷模。這樣,教師的「傳道授業」才能通過學生感情的「過濾」和「催化」,變成學生的需求和行動。當師生在感情產生共鳴形成遵師愛生的氛圍時,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了解和研究學生是掌握教育藝術的基本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須具備這樣的基本功。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學生,就有可能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教育。尤其是新班,如果班主任摸清了一個班幾十個學生的學習、思想、性格和家庭等情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作為一個班主任,如果在平凡的工作中,能在學生身上傾注滿腔慈母般的愛心、無微不至的細心、平等交往的誠心,傾聽溝通的耐心和給自己工作的信心,就為我們做好班主任工作儲備了較為充足的能量。我們就可以用我們的光照亮教室的每個角落,用我們的熱溫暖每一顆幼小的心靈,用我們的情點燃每個學生心中理想的火焰。 教育也好,教學也好,就是人與人互相溝通的事情,如果上完課走人,談完話結束,學生心中就會產生一種無形的距離感。因此,我們的老師都能隨時和學生溝通,甚至在課間遇上個事兒,一個扮「紅臉」,一個扮「白臉」,學生深切感受老師們從不會因為自己的課而忽略他們其他的課程。我們每一個任課老師也總是把手機號碼公布給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和老師交流,更加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高中班學生更願意在同學中表現自己,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體驗自己的能力,比在初中時更在意自己的學校和班級。基於這一點,我們應因勢利導,發揮學生的這種優勢,讓學生更多地參與班級的管理和建設,做班級的主人。班級有事班主任應多學生商量,多徵求學生的意見,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級性,也可解脫班主任一些無謂的瑣事,形成良好的班風。 還有就是作為班主任要有周全的工作計劃。計劃是指導行動的依據。有了計劃,做起事來井井有條,不會雜亂無章。因此,開學初我就制定了詳細的班主任整個工作計劃和周中心計劃,以便有計劃地安排指導班級開展工作。這樣,班主任工作就不會失去中心,無所適從,盲目工作。有了計劃之後,我們班主任就可以按計劃完善學生的目標管理。從紀律、學習、思想等都可進行必要的目標管理。實現科學化管理班級。 俗話說:「人生在世,孰能無過」,「數君十過,不如賞君一長」。從生理學和心理學方面來看,中學生正處於成熟與幼稚的邊緣,偶然犯錯誤,在所難免。班主任切勿以教育為由,橫鼻瞪眼,橫加批評指責,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一而再,再而三,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適得其反。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長處,班主任要善於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及時地予以鼓勵與表揚,「一俊遮百丑」,使犯錯誤的學生感受到班主任並未放棄他,從而感受到班主任的親和力,使之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認識並改正錯誤,鼓足信心,融入到班集體。 鼓勵和批評是促使學生前進的兩個「車輪」。批評學生,應當像人類征服沙漠那樣,在沙漠中種植樹木花草,藉此來綠化和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所謂「綠化式批評」,即教師在批評犯有過錯的學生時,像「春風化雨」那樣,用文明、智慧、含蓄的手段熏陶「綠化」他們的思想,凈化他們的靈魂;既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又要顧及他們的「臉面」,引導他們自覺步入正道,「曲徑通幽」,最終達到促使他們「學會做人」、「學會生活」的目的。 對於班級管理工作,高中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和頑強的毅力,始終保持「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態度,堅持、反復抓、抓反復,常抓不懈。從學習、紀律、課間操等各各方面,長期負責,耐心持續地做好學生工作。努力使他們的思想言行、學習態度、紀律觀念等穩步提高,一步一個腳印朝前趕。
㈢ 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班主任的幾點思考
班主任的工作交流,需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應對方式,這種情況才是正確的做法。
所以應該根據把你的狀況來做一個分析。再加以經驗交流。
㈣ 班主任經驗交流題目有哪些
班主任驗交流他的主題就是把自己管理班級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比如說可以寫。如何提高班級的凝聚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責任感等等。
㈤ 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怎樣處理同學間的關系
你如果是班主任,就應該對學生要張弛有度的進行管理,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引導學生,現在的孩子都討厭說教,卻喜歡你跟他說一些和他們生活相貼近的事情,時刻掌握學生的心態,對於學生喜歡的進行最大限度的支持,如果孩子們的想法過於偏激
,作為一名班主任,你應該用她們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多帶孩子們做些活動,增強他們的凝聚力,讓他們彼此之間活絡起來,注意是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哦,我覺得既然你擔任班主任就該努力和孩子們打好關系,能揉入他們的生活,同時又能樹立你作為老師的威信,這個尺度就需要你來掌握了,孩子們雖有時會叛逆,但也還是會喜歡那些真心對他們好的老師,所以,既為人師,就該盡自己的一份力,讓他們健康成長!!!祝您成為受人愛戴的好老師。管理學生也要分層次的,首先,要確定一個好的班長和班委成員。這里不是指學習好,而是要聰明,大膽,敢說敢為,加上你的指導和幫助,可以基本保證班級大體平穩。其二,永遠不要讓學生知道你下一步要干什麼。不要去做讓學生都滿意的班主任,有這一想法就錯了,而是要做自己心裡無愧的。其三,對問題學生沒必要要求太嚴格,要給他們一個緩沖的時間,商定一個底線。讓他們去堅持。不要太靜靜計較。適當寬容。其四,要讓有前途的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嚴格要求自己,而不去計較他人。
㈥ 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班主任經驗交流
班主任是班級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系班級與科任教師,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以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班主任工作崗位平凡,任務艱巨,是一門富有學問的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實踐、總結。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貴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習慣決定著一個人一生的成敗。由此,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是全社會關注的話題,班主任責無旁貸。中學時期是少年兒童養成習慣形成時期,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抓好中學生養成教育才能使小學生成為誠實守信、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人。才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促進學生終生的發展。那麼,作為班主任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具體有一下的做法:
養成良好的習慣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學生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如課前學具的准備、課桌上學具的擺放、衣著穿戴得整齊、校徽的佩戴?為什麼不少學生對學校的校規校紀倒背如流,卻隨地吐痰、隨手亂扔紙屑、上課時隨意喧嘩,等等。為什麼許多學生在校及社區學雷鋒做好事,回到家確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為什麼許多學生在校教師安排的任務完成得很好,一放假教師布置的任務就不能完成呢?是真的沒有時間?還是學生不會做?是學生的良好養成習慣沒有完全形成。因此,養成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需要的是教師、家長和社會三方面力量從學生點滴的養成教育抓起。教育學生不僅在校園內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公共場所、在家也要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不僅在校園內輕聲慢步的行走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在其它地方輕聲慢步的行走見到老師主動問好,見到長輩也要問好?這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百尺高台起於壘土,良好的道德素質是建立在種種良好的養成習慣之上。我們不僅教育學生要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更重要的是養成不亂扔亂丟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習慣要從關鍵做起。抓關鍵期對學生進行養成習慣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過了關鍵期在施以養成教育將是事倍功半,甚至終身難補。七年級學生剛入學,年齡小,如同一張最漂亮的白紙,可以畫成各式各樣的圖畫。但等畫完以後再想改變就是難上加難。如果中學生養成了不良的習慣再來改造將付出太多的代價。因此養成教育要抓住關鍵期,注意研究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採用因材施教嚴格要求,正確引導,強化訓練。班主任要在關鍵時期把養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細、抓緊、抓實。如七年級的孩子剛一入學的時候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一切都感到好奇。對學校的一切要求都要學,這是一個關鍵的時期。到了八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培養,學習的方式等等發生了極大地改變,這是一個關鍵時期。到了九年級學生課程增多,教學內容加大這是一個關鍵時期。每一個學期的開學初是關鍵期,因為每一個學生在開學初時都是有著美好的理想和期待,特別是對班主任充滿信任感,這是一個關鍵的時期。班主任要把握好每一個時期的特點,對症下葯。班主任要開展各種各樣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活動中去體驗,逐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總之,學生的良好習慣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在一次次活動中養成的。教師要立足現實,注重過程,既要抓住關鍵時期的強化培養,又要時時注重平時點點滴的小事。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習慣的重要性。如七年級剛開學我校組織學生進行拉鏈,讓學生進行意志的鍛煉,通過這次活動培養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和戰勝困難的勇氣。
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持之以恆。養成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師生都應作長遠打算。作為班主任應該允許學生習慣形成有個過程;學生,須一步一個腳印,不能圖快。師生須密切配合,班主任督促學生認真練、經常練,學生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這樣必有成效。如剛開學為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我要求學生不要亂扔垃圾,見到地面上的垃圾要主動撿起,老師首先做到,並能做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老師的影響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有制定約束。為了使學生盡快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級可以建立一整套評比制度,開展文明小組、愛學小組、衛生小組的評比活動,組織班幹部互相督促檢查,每月做好總評一次。那個小組做得最好,給予鼓勵或獎勵,一步一個腳印,扣緊每一階段,利用每一件事,用規范行為教育,每一位學生的言行舉止,衣著打扮也十分注意。對一些差生,班主任只能關懷鼓勵教育他們,不能疏遠打擊、冷淡他們,特別是後進生要注意從小事中發現學生的細微變化和剛冒出來的不良習慣,一旦發現就竭盡全力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中,不給學生重復不良行為習慣的機會。
養成良好的習慣還要有家長的配合。學校的教育還必須有社會、家庭的配合。如果學生回到家裡照舊睡懶覺、不吃正餐、多吃零食、亂扔垃圾、不自覺完成家庭作業,而父母不加以監督,那麼在學校做得再好,也將無濟於事。因此,可建立家校聯系卡,爭取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密切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聯系,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使學生們徹底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總之,學生的良好習慣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在一次次活動中養成的。教師要立足現實,注重過程,既要抓住關鍵時期的強化培養,又要時時注重平時點點滴的小事。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習慣的重要性。俗話說的好:「三歲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雲:「少年居性,習慣之為常。」而培根在《論人生》中便明確指出:「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見,年少養成習慣的好壞對人的一生有直接影響。
㈦ 如何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 優秀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十分感謝學校領導和級組給我提供了這樣的平台,讓我有機會把自己擔任班主任的一些工作心得體會與諸位優秀老師分享。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一顆責任心+兩種勤方法=優秀班主任。首先,我想談談責任心:
今年5月,「最美司機」吳斌被飛入車內的鐵片擊中,肝臟破裂、多根肋骨折斷,但他在生命的盡頭,依然忍痛緩緩靠邊停車,確保了全車乘客安全。想必大家都熟悉這個感人事跡,我想吳斌能夠做出這樣的舉動,這與他高度的責任心是分不開的。而班主任工作也是一份肩負肩負責任的工作,既要教會學生文化知識,還要教會他們為人處事。作為一名班主任的我,有一句話是深深印在自己的腦海中的,那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第一次做六年級的班主任,這幾個月來我遇到了許多麻煩,許多事情也是第一次碰上的,加上因為母親生病住院,還要照顧兩個小孩,壓力挺大的,有時候班裡遇上一些瑣事,真想隨便糊弄糊弄過去就算了。可是每次自己總是放心不下,有時班裡那個同學生病了,會擔心他好了沒有;有時看到某個學生低頭喪氣,會擔心他家裡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有時候某個學生考試考得不好,需不需要及時開導他。放心不下好多東西,因為我深知自己所肩負的責任。責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有了高度的責任心,才能真正做到:把別人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來教,關愛學生,關注學生的前途命運。這樣才能把教書育人的工作做扎實。只要有了高度的責任心,樹立「班興我榮,班落我恥,以班為家,榮恥與共」的意識,就會在工作中想方設法把班級管理好,從而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得到學生的擁護和愛戴。
其次,我想談談兩種勤方法。
我是農村長大的,從小父親就告訴我:種田如果你「糊弄」莊稼了,你也會被它所「糊弄」,最後就是顆粒無收。相反,如果你捨得下功夫,莊稼也會雙倍報答你。我想管理班集體也跟農民種田一樣,你勤管理了,才會有好成果回報你。管理中的「勤」,我認為要從兩方面做起:一是嘴巴勤,二是腿勤。
首先從「嘴巴勤」說起吧!「嘴巴勤」主要用在平時對學生的關心和思想教育上。比如,天氣涼了,你要多囑咐他們注意添衣服;感冒發燒了,你要提醒他們按時吃葯、多喝水;上下樓梯時,多提醒他們注意安全;放學送學生出校門時多提醒他們回家的路上注意安全等。這些雖然都是小事,都是我們隨口可以說,順手可以做的,然而很多時候都被我們忽略了。可是就是這些簡單而又不經意的舉動,卻是最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關愛。這也是讓他們信任你,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聽你的教誨的有效方法。當然,單單這些還遠遠不夠。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六年級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他們有時有逆反的心理,分不清是非,容易沖動犯錯誤,一不注意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我每個星期一都會專門利用半個小時的時間把自己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今日說法》、《懺悔錄》裡面的事例與他們分享並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知道許多犯罪分子都是因為一時沖動而造成大錯,結果懺悔一生的。講多了,現在班裡的男生都有一句這樣的口頭禪:沖動是魔鬼。說到這,我得說說我班的羅毅同學,他是五年級轉入我班的新生,之前曾有過拿菜刀去學校打架的不良行為。我了解他的性格後,先放幾期的《懺悔錄》給他看,同時每天中午都會花20分鍾給他補課,並經常找他談心,讓他就覺得老師在關心他。經過一個多月的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導,他改掉了許多不良習慣,學習態度也端正了,還能主動為班裡做好事。最令我感動的是有一次中午因開會耽擱了午飯時間,他主動到辦公室說:「周老師吃飯啦!」雖說是一句再平凡不過的話,但是我真的很感動,他懂事了,有禮貌了!我想,這就是「嘴勤」收獲的成效吧!另外,我們平時開展工作中要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就像陳校長經常說的:「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學生們出現的閃光點,我們嘴巴千萬不要吝嗇,要及時給予表揚,讓學生在班主的任信任中不斷重獲自信,改正缺點得到進步。」我曾經聽到學生在背後議論我們班主任像一隻老母雞天天「嘰嘰咕咕」說個還停。我想說如果沒有我們這些老母雞看護著你們,也許有些學生已經受傷或者偏離正常軌道了,還能這么好的健康成長嗎?
其次是腿勤。作為班主任,「勤」是基礎,時間的付出是保證。要勤跟班,常常到學生中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班級的基本情況,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動態,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對班級工作就會心中有數。同時,也能增強師生之間關系。所以我經常課前或課間到教室里轉一轉,有時的確能發現一些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採取必要的措施。
總之,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學生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學生的安全、品德、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都需要班主任逐一落實。只要你有一顆高度的責任心,工作中「勤」字當頭,你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當然,同樣的工作每個班主任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並且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年齡段的學生,我們的方式方法也不盡相同。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小小心得體會,我相信在座的老師有做得比我更好的地方,希望我們在這方面多交流,多溝通,讓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由於我的經驗不足,加上寫作水平不高,如果有說得不好或缺乏條理的地方,還請各位教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傾聽!最後祝願幸福和快樂伴隨著您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