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素養
(1)教育思想素養。良好的教育思想素養,是教師職業素養的核心內容。
(2)職業道德素養。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中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准則。它是教師道德結構中的主體部分,它在調節教師全部道德品質中起重要作用。
(3)知識素養。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展。因此,具有比較淵博合理的知識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一個重要條件。
(4)能力素養。一定的能力素養是進行和完成某種工作所需具備的,教師的能力素養是進行教育活動,完成教育任務的重要保證。
(5)身心素養。教師勞動是一種充滿高度創造性的繁重的腦力勞動,又是一種兼有一定強度的體力勞動,所以教師必須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做保證。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質是教師職業素養建立的基礎,其在教師的職業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高昂振奮的精神和輕松愉快的心境,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教育質量。
(1)教師素養擴展閱讀:
教師素質,又稱教師專業素質,是指能順利從事教育活動的基本品質或基礎條件。是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業工作關系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或行為准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
師德---教師素質的核心。師德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
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但是教師的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范、准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范、准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准則。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因此,可以說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教師素質是職業素質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有了教師職業勞動之後,由一些教育家、思想家總結概括而成,並在他們的著作中表達出來的。
教師職業素質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是調節教師與他人、教師與集體及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
B. 教師應該具備什麼核心素養
教師該具備哪些核心素養
專家認為,未來教師要具備三點核心素養:懂大數據分析,有成長性思維,並善於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提出:教育應該以人文主義為基礎,尊重生命和人類尊嚴。報道中所提出的未來教師的三點核心素養——懂大數據分析,有成長性思維,並善於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契合了這一教育理念,符合教育發展的趨勢。但作為教師,更應認識到,核心素養是適應未來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未來教師的核心素養涉及到多方面,絕非報道中的三點能概括。
原中央教科所所長朱小蔓曾說:「只會統一化、標准化教學的老師,不遠的未來可能會被互取網取代而『下崗』,只有有獨特魅力的老師才符合未來教師的標准。」並提出「未來教師是什麼樣子」的議題。現在的授課,不只是站在講台上,而是在教室里遊走,表情、眼神、身姿、手勢等細節都有很大的影響。互聯網+時代,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推動著教育的變革,也對教師專業素養提出更高要求。
未來教師的核心素養,即朱小蔓教授所說「獨有的魅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信念素養。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說:「教育必須有信仰,沒有信仰就不成其為教育,而只是教學的技術而已。教育的目的在於讓自己清楚當下的教育本質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無論是陶行知,還是教育奇跡締造者雷夫,都憑借其獨特的教育信仰贏得了學生的喜愛,最終走向教育成功。核心素養的提出,標志著教師要從「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科教學轉向以「核心素養為核心的學科育人」。教師有教育信仰,才能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統一,浙江外國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長吳衛東教授所提出的「關注教師發展的核心素養有一個根本點,就是把教師從學科人轉變為教育人」正契合了這一理念。
二是信息素養。信息素養是一種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涉及信息的意識、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應用。北京師范大學顧明遠教授曾說:「在當今這個時代,教師已經不是知識的唯一載體,學生可以從電視、網路及各種媒體上獲取知識。教師的作用由過去單向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轉變為指導學生自主獲取知識,指導學生之間的討論,開展師生之間的互動。」在信息化背景下,傳統標准化教學被學生個性化網路學習所取代,學生的學習主要通過網路學習來完成,課堂成為師生討論問題的場所。對於教師而言,融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為一體的信息素養顯得尤為重要。沒有信息素養,必然會被時代所淘汰。只有適應時代發展,具備信息素養尤其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能力,才會成為具有獨特魅力的教師。報道中所說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就是未來教師信息素養的重要體現,而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分類教學和因材施教更是信息化時代教師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
三是創新素養。未來教師的創新素養表現為:①創新意識——要有強烈的廣泛的興趣,敢於挑戰權威、文本和自我,又能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發現和創造。②創新思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方法靈活,多向思維;獨辟蹊徑,與眾不同。③創新能力——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能用獨到的思維方式和教育機智,化解教育教學中的矛盾和問題,提高育人效益。④創新人格——具有執著的教育情懷和勇於擔當的教育責任與使命,以愛育愛,以生命點燃生命,育人無聲。如報道中所說,「西方把教師分成兩種類型的人,一類是具有成長性思維的人,一類是固定性思維的人。具有成長性思維的教師,思維能力比較高,相關研究表明,他們所教出來的學生成就要遠遠高於固定性思維能力的人」。具有成長性思維是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體現,是教師創新素養的重要內容。
未來教師的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即教書育人的教育信仰,融合創新的信息素養以及獨具一格的創新素養。
作者許興亮
C. 教師的素養包括那三個方面
教師素養包括專業性知識、專業能力、專業精神三個方面。
1、專業性知識:
(1)通識性知識:教師擁有的有利於開展有效教學的普通文化知識;
(2)本體性知識:教師任教學科的專業知識;
(3)條件性知識:幫助教師有效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知識;
(4)實踐性知識:指基於教師個人經驗的積累,在對待和處理教育問題時表現的個人特徵。
2、專業能力:
(1)教學組織能力
(2)言語表達能力。
(3)教學設計能力。
(4)教學媒體能力。
(5)教學監控能力。
3、專業精神
(1)專業理念:對專業自身的認識(對教師職業的認識);
(2)專業態度:對教師職業所持有的基本態度,包括專業理想、專業情操、專業性向和專業自我;
(3)專業道德:又稱師德,指教師在職業活動中處理人際關系時必須遵守的道德准則和職業操守。
(3)教師素養擴展閱讀:
教師素質是職業素質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有了教師職業勞動之後,由一些教育家、思想家總結概括而成,並在他們的著作中表達出來的。
教師素質主要由教師職業理想、教師職業責任、教師職業態度、教師職業紀律、教師職業技能、教師職業良心、教師職業作風和教師職業榮譽八個因素構成,這些因素從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師職業素質的特定本質和規律,同時又互相配合,構成一個嚴謹的教師職業素質結構模式。
D. 教師應具備哪些能力素養
教師應具備的能力素養:
(1)對學生的發展進行分析、預測和指導的能力;
(2)駕馭教材和組織教學的能力;
(3)精湛的語言表達能力;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5)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6)較高的教育機智;
(7)教育科研能力。
(4)教師素養擴展閱讀: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國人民教師的根本職責是「教書育人」,把全體學生都培養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的職責主要有三個主面:
1、搞好教學
教學是教師的主要任務。教師要明確教育目的和學校的培養目標,遵循教育與教學規律,在認真鑽研教材,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組織好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文化科學知識,形成相應的技能技巧,發展學生的智力、能力,並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是教師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目的,主要通過學習教材逐步掌握文化科學知識與技能,發展智能,增強體質,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健全個性的教育活動。
2、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師的經常性工作之一。教師應通過教學活動、課外活動、班主任工作等多種途徑教?學生,培養學生具有明確的社會主義政治方向、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尤其應在學科教學中注意挖掘教材內容的思想因素,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政治立場與觀點、科學世界觀的教育,使教學內容中包含的豐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充分發揮功效。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師的重要職責之一。這一職責首先是教育目的的要求。無論在什麼社會制度下,都不可能有無目的的教育;無論是哪一個階級的教育,都不可能有不包括思想品德在內的教育目的。中國當代的學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源地,是培養青少年學生具有高尚情操的搖籃。
因此,教師就必須重視教育目的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次,這一職責也是青少年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規律的體現,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矛盾性、特殊性對教師工作提出的特殊要求。
青少年時期既是長身體、長才乾的關鍵時期,也是理想萌發、世界觀形成、人生探索的困難期。一方面他們精力旺盛,思想活躍,樂於求知,成才心切;另一方面思想方法較片面,評價能力較薄弱,意志力不太穩定,遇事容易激動、敢作敢為卻很少顧及後果。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啟發引導,認真細致地做好心靈培植工作,尤其需要教師根據他們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針對他們不同的個性,進行精心的培育。教師之有「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贊譽,其道理正在於此。
3、關心學生的健康
這一職責要求教師保護學生的健康,發展學生的體力,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和文體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這一職責首先也是全面發展教育目的的要求。教育目的要求培養的人既必須有良好的智能素質、思想素質,也必須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德、智的發展都要大受影響。
其次,這一職責也是青少年學生身體發展特點的要求。青少年時期是身體發育與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體質的狀況,往往決定一個人能否正常發育、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關心學生的健康。
教師的職業特點,既帶有歷史遺傳的色彩,又反映時代變遷的影響。綜合二者,當代中國教師的職業特教師點主要有:
其一,職業形象的准公共性。教師雖然不像政治家、演藝人員那樣是完全的公共性人物。但也相當多的時候暴露於學生、家長、社區的注視之下,因此必須善於塑造並維護自己的積極形象。
其二,職業環境的相對封閉性。
其三,工作績效的模糊性。
其四,職業待遇的福利性。教師的勞動成果不能以經濟指標衡量,教師的勞動待遇也帶有相當的福利性,所謂福利性。一指教師的待遇相對不高,一指教師的待遇相對穩定。
其五,師生關系的隱蔽不平等性。雖然從法律角度來講,師生是平等的權利義務主體;從教育的理想追求來看,師生也應該成為平等的對話者。然而在實際中,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尤其是教師在體力、智力、學識、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優勢,師生關系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這種不平等性可能是許多人所不敢承認、不願承認的,但它又是極其隱蔽而頑固地存在著的。
E. 教師的素養包括哪三個方面
教師復素養包括專業性制知識、專業能力、專業精神三個方面。
1、專業性知識:
(1)通識性知識:教師擁有的有利於開展有效教學的普通文化知識;
(2)本體性知識:教師任教學科的專業知識;
(3)條件性知識:幫助教師有效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知識;
(4)實踐性知識:指基於教師個人經驗的積累,在對待和處理教育問題時表現的個人特徵。
2、專業能力:
(1)教學組織能力
(2)言語表達能力。
(3)教學設計能力。
(4)教學媒體能力。
(5)教學監控能力。
3、專業精神
(1)專業理念:對專業自身的認識(對教師職業的認識);
(2)專業態度:對教師職業所持有的基本態度,包括專業理想、專業情操、專業性向和專業自我;
(3)專業道德:又稱師德,指教師在職業活動中處理人際關系時必須遵守的道德准則和職業操守。
F. 教師要具備哪些核心素養
摘 要:核心素養對教師在課程、教學、教育評價方面的素養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教學方面,教師應鍛煉課堂調節力,革新命題設計,依據核心素養構建教學內容,進而觸發教育反應,支持學習方式轉變;在教育評價方面,要體現差異與共性兼顧、學業與素養並重,引導學生自評互評,從素養角度構建學生的行為及學習計劃的有效評估。此外,通過評價改革促進教師素養不斷完善。教師需具有新型課程參與及建構能力,在綜合性調配課程與教學的基礎上,做到構與教的有機融合;應增強課程建設上共性與個性的協調力,能夠指導個體與情境互動解決創生性問題,並以問題解決為基提煉核心理念。
關鍵詞:核心素養;教師;能力及素養
作者簡介:宋曉亮,山東省高密市第二中學教師。(山東 高密 261500)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04-0023-04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下簡稱「核心素養」)公布已有時日,落實核心素養首先得具備能有效實施核心素養的教師。因此,調整教師培育發展思路,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師素養拓展與完善以適應核心素養時代的要求已成必需之勢。
核心素養要求「最終形成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完整育人體系」。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就要有全面發展的老師,只有不斷
G. 教師專業素養包括哪些內容
(一)幼兒為本
尊重幼兒權益,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保教活動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
(二)師德為先
熱愛學前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為重
把學前教育理論與保教實踐相結合,突出保教實踐能力;研究幼兒,遵循幼兒成長規律,提升保教工作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四)終身學習
學習先進學前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
(7)教師素養擴展閱讀
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二) 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教師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H. 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專業素養
教師應該具備的專業素養有:
1.先進科學的教育理念。
2.教師的知識素養。
3.教師的能力素養。
4.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
5.教師的身心素養。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因此,需要具備以上幾點專業素養。
(8)教師素養擴展閱讀
對於教師專業素養,可以用冰山來做比喻。一名教師的專業素養就像一座冰山,表露出來的部分專業素養往往只有10%左右,而大量隱藏著的專業素養則佔90%左右。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只是專業素養的極小部分,如冰山一角,可稱之為顯性素養;而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所應具備的專業理念與師德,如冰山下面隱藏的大部分,可稱之為隱性素養。
就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而言,教師應當具有教育知識、學科知識、學科教學知識、通識性知識。沒有扎實豐厚的專業知識,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就會捉襟見肘,底氣不足,難以做到運用知識時旁徵博引,揮灑自如,令學生信服。
就教師的專業能力素養而言,教師應當具有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班級管理與教育活動、教育教學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等方面的能力。沒有極強的專業能力,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就會力不從心,應付敷衍,難以做到得心應手,令學生敬佩。
就教師的專業理念素養而言,教師應當對教育本質有著深刻的理解,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把握教育發展的方向,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以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教師應當不斷總結教育新經驗,學習教育新理論,探索教育新模式,培養社會和未來需要的新人。
沒有正確先進的專業理念,教師往往憑經驗、憑感覺去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就難以正確把握教書育人的方向,難以正確運用專業知識和正常發揮專業能力,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培養出社會和未來所需要的人才。
就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而言,教師應當具有敬業樂業精神,對工作有著發自內心的崇敬,以教書育人為樂,因學生進步和發展而歡欣鼓舞;具有認真負責精神,對學生富有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有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對學生和教育教學具有良好的態度與行為;
具有自我提升精神,注重個人良好形象和行為的修養,心理健康、心態平和、有親和力、言談舉止文明。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師往往把教育教學工作當成一種謀生的手段,缺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內在動力,難以激發教育教學智慧,難以激發教書育人的責任感、自豪感和幸福感,難以盡心盡責地創造性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只是教師專業素養中的「冰山一角」,是顯性的;而教師的專業理念、職業道德才是教師專業素養中的「冰山海平面下的主體」,是隱性的。
顯性素養是可以通過教師自主學習和專業培訓而提高的,在教師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也可以明顯看出效果,但不能完全代表教師的專業素養。
而隱性素養卻直接影響著教師專業知識的運用和專業能力的發揮,成為教師專業素養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根本性的支撐因素。
在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新歷史時期,教師專業理念和職業道德素養的提升,顯得尤其突出和重要,更需要通過加強教師培訓和教師自我學習、實踐反思、自我領悟而得以提高。
I. 教師的素養包括什麼
教師的基本素養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職業心理健康四
大部分。
一、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是從教師對待事業、對待學生、對待集體和對待自己的態度
上來體現的。具體包括: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團結協作、為人師表。
二、教師的知識素養包括:政治理論修養、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文化知
識、
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
其中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是
「本體性知識」
,
主要解決教師教什麼的問題;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是「條件性知識」,主要解決教師如何將
知識傳授給學生,即怎麼教的問題。
三、教師的能力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教育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
調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
較高的教育機智
)
。此外,教師還應該具備教育科研能力、學習能力、
觀察學生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四、職業心理健康是指一個優秀教師所應有的心理素質,也就是教師對內、外環境及
人際關系有著良好適應所需要的條件,主要包括:
高尚的師德、愉悅的情感、良好的人際關
系和健康的人格。其中,教師的人格素養對學生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是素質教育的基礎。
它主要表現為:
積極樂觀的情緒、豁達開朗的心胸;堅忍不拔的毅力;
廣泛的興趣和積極的
創新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