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教育課程標准

教師教育課程標准

發布時間: 2024-05-15 05:47:03

教師怎樣使用課程標准指導教學實施

一、指導確立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是確定教學內容與策略、選擇教學類型與組織形式、進行教學評價與實施的依據,對教學過程具有導向、操作、調控、中介和刻度的功能。

1.目標體系是:

培養目標——課程目標(學科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教學目標(課堂教學設計目標)

2.目標表述方式

結果性目標方式:表述的是學生學習的結果,採用的行為動詞要求明確,可以進行測量和評價,主要應用於「知識技能」目標。

體驗性目標方式:描述學生的內心感受、體驗或明確安排學生 表現機會,所採用的行為動詞是體驗性、過程性,是難以結果化或不需要結果化的目標,主要應用於「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領域目標。

3.表述目標注意事項

抓住四個基本要素,即:主體——是誰——學生

行為動詞:

——表現不同層次的學習效果,可操作、可測量。

行為進行條件:

——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限制和范圍。

行為達到程度:

——除用行為動詞外,用其他方式表達程度。

例:在自主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生能概括文章的主要觀點。

進行條件 主體 行為動詞 達到程度

二、指導教師鑽研課程內容——創造性使用與開發

教材是依據課程標准編寫的,立足課程標准去鑽研教材才能達到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高度。

鑽研數材包括理解教材、分折教材、創造性使用教材三個層這。需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索:

1.全面把握課程的設計

教師要把本節內容放在本學科的整體中進行系統考察。教一門課,首先要深入了解本門課程縱向的課程發展要求,深入了解明確課程是怎樣發展的,具體到每一個學段、年級的具體要求都要瞭然於心。其次要把握學科內容的橫向結構「三維目標」領域的分層具體要求。還要掌握教材編寫是如何在教材中體現課程標準的,即「課程設計的基本思路」。

2.對教學內容進行創造性加工和轉化

教師備課過程是教師將自己的綜合素質轉化為現實教學能力的過程。

(1)把教師個人的經驗、學生的經驗與學科知識進行有機融合,對教學內容進行再加工,轉變成一種新經驗。

(2)把教學目標轉化成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活動的共同心理追求。

(3)把教材特點、學生學習的准備程度和教師教學的設計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預設的,可行的教學方案。

對教學內容的創造性加工和轉化包括對教學內容的經驗化加工,教學內容的價值追求加工,教學內容的教學法加工。

3.支持教師進行課程開發和建設

新課程標准積極支持教師進行課程開發和建設,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程的開發。教師對課程的開發有兩個方面:一是根據課程標准提供的條件和空間,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改編、增刪、創新性處理,使其符合學生的教學實際,二是開發校本課程,追求學校間的多樣性、靈活性和特色性建設。

三、了解學生實際是教學的前提

教育心理學用一句話來概括:「了解學生已知道什麼,並據此進行教學」。新課程標准具有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的特點,為學生在一定階段的學習發展確定了一個「最低標准」,有利於在此基礎上讓不同的學生提高與發展,為此需要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以確定更好的教學。

1.充分了解學生准備度

學生良好的學習准備狀態是進行教學的前提。教師充分地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學習動機、學習習慣等方面的情況,特別是在了解學生群體水平的基礎上,盡量地了解個別學生的差異性,以便掌握其個性、心理特點,因材施教。

2.把教學定位在「最近發展區」

學生應該達到的「預定目標」與學生現實的「現有狀態」之間就是「最近發展區」。教師要把教學定位在這個「區域」,支持學生目標的達成。

3.「架橋」、「鋪路」促進學生達成目標

這是一種從「目標」開始,運用分析法,尋找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什麼支持和鋪墊,一步一步推向「已知」,尋找到完成學習任務的智慧支持系統,構築一條從現有發展區逐步逼近「最近發展區」的「走廊」。

四、精心運籌課程實施

依據課程標准進行教學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環節,課程標准對教學全過程:「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評價」都作了原則性、指導性的建議。

1.充分「預設」是教學成功的基礎

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在了解學生、鑽研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要運用系統的方法,對各種課程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對教學過程中相互聯系的各部分做出整體構想。對學什麼、教什麼、怎樣學、怎樣指導學、怎樣評價、這樣評價會產生什麼效果等方面作出詳盡的「預設」。教學設計要引導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首先要努力實現教學方式、教材呈現方式、師生互動方式的轉變。「為學生發展設計教學」是進行教學設計的基點。

2.智慧的「生成」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的中心,任何教育改革,不「進入」到課堂就沒有實現實質性的突破。

「預設」畢竟只是一種教學構想,而課堂要比預設豐富得多。課堂教學中的變化是難以預料的,隨機應變的教育機智就顯得尤其重要。教師要善於發現課堂中的「不同聲音」,及時調整「預設」,在師生交往互動中不斷生成新問題,新認識。

思想觀念性的轉變只有達到變革,改變教學方法,改進教學實踐的層次才有價值。隨著新課程的深層推進,由理念的轉變逐漸深化到課堂操作實踐層面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發展的必然。

3.建立多元評價體系,以評價促發展

各科課程標准在「評價建議」中都強調重視發揮評價在促進學生發展中的作用,使評價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需要,挖掘學生潛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鼓勵學生創新和舒展張揚個性等方面發揮作用。

積極倡導評價標准多元,主體多元,評價方式多元的評價體系。把目標參照評價、常模參照評價和發展中個體差異評價結合起來,把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把量化性評價和質性、描述性評價結合起來,建立評價促發展的新體系。

㈡ 鍥藉惰劇▼鏍囧噯鍖呮嫭鍝浜涘唴瀹癸紵

鍥藉惰劇▼鏍囧噯鐨勪富瑕佸唴瀹瑰備笅錛

1銆佽劇▼鐩鏍囧拰瑕佹眰錛氬浗瀹惰劇▼鏍囧噯浼氬畾涔夋瘡涓瀛︾戞垨棰嗗煙鐨勮劇▼鐩鏍囧拰瑕佹眰錛屾槑紜瀛︾敓鍦ㄤ笉鍚岄樁孌甸渶瑕佽揪鍒扮殑鐭ヨ瘑銆佹妧鑳藉拰鑳藉姏銆傝繖浜涚洰鏍囧拰瑕佹眰鏃ㄥ湪鎸囧兼暀甯堝拰瀛︽牎鍒跺畾鐩稿簲鐨勬暀瀛﹁″垝鍜岃瘎浼版柟娉曘

6銆佹暀鑲蹭環鍊艱備笌紺句細璐d換錛氫竴浜涘浗瀹惰劇▼鏍囧噯榪樹細浣撶幇鏁欒偛鐨勪環鍊艱傚拰紺句細璐d換錛屽備漢鏉冦佸叕姘戞剰璇嗐佺幆澧冩剰璇嗙瓑銆傝繖鏈夊姪浜庡煿鍏誨︾敓鐨勯亾寰峰搧璐ㄥ拰紺句細璐d換鎰熴

鍥藉惰劇▼鏍囧噯鐨勪綔鐢

1銆佺粺涓鍜岃勮寖鏁欒偛鏁欏︼細鍥藉惰劇▼鏍囧噯涓烘暀鑲茬郴緇熸彁渚涗簡緇熶竴鐨勬寚瀵煎拰瑙勮寖錛岀『淇濅笉鍚屽︽牎鍜屽湴鍖虹殑鏁欒偛鏁欏﹀叿鏈変竴鑷存у拰鍙姣旀с傞氳繃鏄庣『鐨勮劇▼鐩鏍囥佸唴瀹瑰拰璇勪環鏍囧噯錛屽彲浠ユ彁楂樻暀甯堢殑鏁欏﹁川閲忓拰瀛︾敓鐨勫︿範鏁堟灉錛屼績榪涙暀鑲茶祫婧愮殑鍚堢悊閰嶇疆鍜屼紭鍖栥

2銆佷繚闅滃︾敓鍩烘湰鏉冪泭錛氬浗瀹惰劇▼鏍囧噯紜淇濅簡瀛︾敓鎺ュ彈鍒板熀鏈鐨勬暀鑲插唴瀹瑰拰瀛︾戠煡璇嗭紝灝ゅ叾鏄閽堝逛箟鍔℃暀鑲查樁孌電殑瀛︾敓銆傚畠紜淇濅簡瀛︾敓鍦ㄥ悇涓瀛︾戦嗗煙閮借兘澶熻幏寰楀繀瑕佺殑瀛︿範璧勬簮鍜屾満浼氾紝鍏騫沖湴鎺ュ彈鏁欒偛錛屽厖鍒嗗彂灞曚釜浜烘綔鑳姐

3銆佷績榪涙暀鑲插彂灞曚笌鍒涙柊錛氬浗瀹惰劇▼鏍囧噯涓嶄粎娑電洊浜嗗熀紜瀛︾戠煡璇嗭紝榪樺弽鏄犱簡褰撳墠鏃朵唬鐨勭ぞ浼氶渶奼傚拰鍙戝睍瓚嬪娍銆傞氳繃寮曞叆鏂扮殑鏁欏︽柟娉曘佹妧鏈鍜岃法瀛︾戠殑鍐呭癸紝鍙浠ヤ績榪涙暀鑲茬殑鍒涙柊涓庡彂灞曪紝鍩瑰吇瀛︾敓鍏峰囬傚簲鏈鏉ョぞ浼氳佹眰鐨勮兘鍔涖

㈢ 《中小學教師專業標准》和《教師教育課程標准》的區別

《中來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自體現了國家對小學和中學合格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教師實施教育教學行為的基本規范,是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准則,是教師培養、准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部關於教師教育課程的國家標准,是國家對教師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是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的依據,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指南。

中學教師是履行中學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 終身學習。

㈣ 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的介紹

《教師教育課程標准(試行)》由教育部於2011年10月8日以教師[2011]6號文發布實施,體現國家對教師教育機構設置教師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

㈤ 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書教師,如何做好課程標准這個方面的工作

理解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現場資源的重要意義,學會設計和組織適宜的活動等。

小學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要引導未來教師理解小學生成長的特點與差異,學會創設富有支持性和挑戰性的學習環境,滿足他們的表現欲和求知慾;理解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現場資源的重要意義,學會設計和組織適宜的活動,指導和幫助他們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理解交往對小學生發展的價值和獨特性,學會組織各種集體和夥伴活動,讓他們在有意義的學校生活中快樂成長。了解小學教育的培養目標,熟悉至少兩門學科的課程標准,學會依據課程標准制定教學目標或活動目標。熟悉至少兩門學科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學會聯系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組織教學活動,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對小學生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育人為本

教師是幼兒、中小學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在研究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實現專業發展。教師教育課程應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吸收研究新成果,體現社會進步對幼兒、中小學學生發展的新要求。

教師教育課程應引導未來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學生觀、教師觀與教育觀,掌握必備的教育知識與能力,參與教育實踐,豐富專業體驗;引導未來教師因材施教,關心和幫助每個幼兒、中小學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熱點內容
3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 發布:2025-02-25 15:21:53 瀏覽:613
什麼是毒龍 發布:2025-02-25 15:16:49 瀏覽:990
高漸離教學 發布:2025-02-25 14:25:53 瀏覽:3
2017高考語文答案b卷 發布:2025-02-25 14:21:48 瀏覽:512
數學符號arg 發布:2025-02-25 14:17:21 瀏覽:967
調查英語 發布:2025-02-25 14:16:47 瀏覽:354
化學選修五PPT 發布:2025-02-25 14:04:45 瀏覽:878
暑期習訓 發布:2025-02-25 14:03:39 瀏覽:941
初二數學作業本答案 發布:2025-02-25 13:54:44 瀏覽:136
2017順義二模物理初三 發布:2025-02-25 13:49:28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