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樊海燕老師

樊海燕老師

發布時間: 2024-05-27 13:10:10

『壹』 樊海燕: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批判性思維

批判思維指那種能抓住要領,善於質疑辨析,基於嚴格推斷,富於機智靈氣,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維。養成批判性思維能力和精神氣質,對於學生應付復雜多變的世界,提升現代社會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那麼要在在語文教學中體現批判性思維,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學生早已經習慣了信任老師和課本,很少有批判的意識。針對這種情況,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努力嘗試,大膽實踐,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後,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反思。終於在課題組老師的點撥下,我經過苦苦思索有了一點靈感,那就是突破以往的教學習慣,在六步三查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大膽嘗試以質疑為主的新教學思路,因為提出疑惑是培養批判思維的第一步,只有積極思考、敢於提出問題的學生才敢於質疑,敢於批判。以下是我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思維的幾點做法。
一、在自主學習中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是培養質疑能力和批判思維的前提,一個不會獨立思考的孩子,沒有思想主見的孩子,根本就談不上質疑、分析和批判了。所以在平時教學中,我很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課堂上給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默讀課文,獨立思考,去探究自己沒學懂的問題。比如《用冰取火》這課中,有這樣一道問題:「當大家一籌莫展,陷於絕望時,為什麼只有這名年輕隊員想出了用冰取火的方法?」學生會馬上邊閱讀課文邊獨立思考,不會時他會反復閱讀課文尋找答案,最後經過獨立思索探究,提煉出自己認為最佳的答案解決了這個問題:因為這名年輕隊員具有善於思考、永不放棄的精神。可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通過靜心讀文、深入思考,既提高了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又養成了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二、在深入挖掘中敢於質疑
古人雲:「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就是一種批判精神。因而在第二課時的語文教學中,我一般會讓學生深入讀課文,去挖掘自己學不懂的問題,上大膽質疑,每人提出一個最有價值的問題。然後我就給予鼓勵和表揚,並記錄在黑板上。對於簡單的問題當場解答,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留下一起探究學習。比如在學習《遲到》一課時,孩子們仔細讀文,深入思考,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文中為什麼要把被打後的我比喻成狼狽的小狗?爸爸既然那麼愛她為什麼要狠狠打她呢?爸爸後來又去送夾襖是不是後悔打女兒了?爸爸送夾襖和銅板後我的感受是什麼?學《成吉思汗和鷹》一課時,孩子提出:文中為什麼要細致刻畫鷹慘叫一聲、死在主人腳下?為什麼鷹四次打飯水杯用的詞語不一樣?這樣寫有什麼好處?我發現孩子提的問題越來越能緊扣課文中心,越來越能突出本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越來越提的有價值,有探究意義。看得出孩子們已經做到了深入思考,會提問、善提問、樂提問了。同時他們對課文的學習會更加深入、更加透徹!質疑能力有了很大的飛躍,為培養批判性思維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三、在大膽展示中能言善辯
能言善辯是批判思維的又一個展現,發現了問題,就要去質疑、去分析、去辯論、去完善,那麼這一切就要靠表達能力、靠能言善辯。因此在平時的展示環節中,我就很注意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從一年級開始,我就要求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落落大方,爭取讓每個人都能聽見,這樣的發言才有效。再加上六步三查教學模式的討論交流、合作學習、大膽展示,都是由孩子自己組織進行、自己上課,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井然有序的組織和大膽展示中,孩子們有清楚流利的講解;有積極深入的探究;有各執一詞的辯論;有獨到精彩的見解;有恰當誠懇的建議;有正確全面的補充;有具體明確的評價,語言表達力在課堂中得到了充分的磨練和展現。例如,在學習《馬拉松》一節課時,有同學說馬拉松之戰是一場侵略的戰爭,有人說是一場正義之戰,有人說是一場以弱勝強的戰爭,也有人說馬拉松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爭等等,各組爭執不下,於是我讓各小組討論,然後全班進行辯論。該問題引發了學生們的興趣,學生們各抒己見,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在充分的交流中,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在激烈的辯論中,學生探究出了最佳答案,體會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同時訓練了孩子出色的表達能力。在學習、交流、展示、糾錯、補充中,孩子們就會敢於表達,樂於表達,善於表達,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語言組織能力越來越強,表達力也越來越流暢、准確,逐步具有了能言善辯的能力,也為進一步培養批判性思維做好了鋪墊。
四、在合作交流中勇於探究
質疑之後,學生就要圍繞提出的難點問題進行學習探究,在讀文、思考、討論、反駁、辯論、完善中獲得最佳答案,正確透徹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小合作的方式,進行充分的合作學習,解決疑難問題。合作中,差生虛心請教優生,優生耐心指導和幫助差生,優生和優生之間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學習效率非常高,學生的探究精神得到了最大的發揮。例如:在討論《成吉思汗和鷹》一課中,「為什麼鷹四次打飯水杯用的詞語不一樣?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時,小組成員之間各抒己見,有反駁的、有贊成的、有查資料的,在分析、推理、糾錯、補充中探索出了最准確的理解。此時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很高,熱烈的情緒感染了整個課堂,全體學生都在這種合作交流的情境下不知不覺的進入角色,真真切切的經歷了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活動過程。使學生真正充當了課堂的主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了質疑批判能力。
五、在超越課本中自我創新
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教師還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學完學懂每篇課文後,我會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進行讀寫訓練,比如:學完馬的課文後自己寫一篇有關馬的藝術品的作文,孩子們有的寫馬的雕塑,有的寫馬的畫,有的寫馬的刺綉,可以說是精彩紛呈,這就是對課文的超越;學了《一個蘋果》後,我讓孩子寫「此刻,放炮動里戰士們會怎麼樣想?」孩子們結合課文充分發揮想像力,寫出了詳細的心理活動和真切的感受,體現的不僅僅是戰士間的關愛,更是對戰爭必勝的決心和信心這就是對課文的創新;在學《成吉思汗和鷹》後,我啟發孩子:沉痛的教訓對你有什麼告誡?寫一寫。孩子寫出了比書中教訓更全面、更深刻、更耐人尋味的對待錯誤的觀點。這樣,學生在透徹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高出了課本內容,超越了課文的思想,寫出了自己獨特的觀點和看法,在課本的基礎上有了自我創新!這時,學生的知識才會學的更加靈活自如!學生的個性才會充分張揚,學生的人格才會更加完善!學生也才會更有創造力!我認為這才是批判思維最高的目標吧!
自主獨立思考是質疑前提,質疑問難是開啟學生思維的金鑰匙,勇於探究是解決問題的途徑,能言善辯是批判思維的最好展現,超越創新是批判思維的最高境界。要把小學語文課堂變成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主陣地,培養學生出色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大膽創新。

熱點內容
教育學大題 發布:2025-02-25 10:54:59 瀏覽:627
英語試卷初中 發布:2025-02-25 09:35:37 瀏覽:942
胸罩的歷史 發布:2025-02-25 09:29:02 瀏覽:349
一年級語文老師家長會 發布:2025-02-25 09:27:39 瀏覽:17
英語例題 發布:2025-02-25 09:20:59 瀏覽:248
高一必修一數學書 發布:2025-02-25 09:20:13 瀏覽:686
夫妻之間如何相處 發布:2025-02-25 08:43:37 瀏覽:970
校園女生圖 發布:2025-02-25 08:37:55 瀏覽:94
小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發布:2025-02-25 07:39:31 瀏覽:903
2017高考數學新課標2卷 發布:2025-02-25 07:37:25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