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屠呦呦老師

屠呦呦老師

發布時間: 2024-10-27 21:11:55

⑴ 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什麼

1969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接受抗瘧葯研究任務,屠呦呦領導課題組從系統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本草、民間方葯入手,在收集2000餘方葯基礎上,編寫了640種葯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對其中的200多種中葯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利用現代醫學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改進提取方法,終於在1971年獲得青蒿抗瘧發掘成功

1972年,從該有效部分中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體,命名為青蒿素。青蒿素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優點的新結構類型抗瘧葯,對各型瘧疾特別是抗性瘧有特效。

1973年,為確證青蒿素結構中的羰基,合成了雙氫青蒿素。又經構效關系研究,明確在青蒿素結構中過氧是主要抗瘧活性基團,在保留過氧的前提下,羰基還原為羥基可以增效,為國內外開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開局面。

1986年,「青蒿素」獲得了一類新葯證書(86衛葯證字X-01號)。1992年,「雙氫青蒿素及其片劑」獲一類新葯證書(92衛葯證字X-66、67號)。

2003年,「雙氫青蒿素栓劑」、青蒿素製成口服片劑獲得《新葯證書》,分別為國葯證字H20030341和H20030144。在北醫有關部門支持下,已將雙氫青蒿素用於治療紅斑狼瘡和光敏性疾病。已獲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葯物臨床研究批件」(2004L02089)和中國發明專利(專利號:ZL 99103346.9)。經臨床100例療效初步觀察,總有效率94%,顯效率44%。

(1)屠呦呦老師擴展閱讀

屠呦呦的研究經歷:

1955年,屠呦呦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葯學系,分配在衛生部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葯研究所工作。

1956年,全國掀起防治血吸蟲病的高潮,她對有效葯物半邊蓮(Lobelia chinensis Lour.)進行了生葯學研究;後來,又完成了品種比較復雜的中葯銀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 L.var.lanceolata Bge.)的生葯學研究。這兩項成果被相繼收入《中葯志》。

1959-1962年,參加衛生部全國第三期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系統地學習了中醫葯知識,深入葯材公司,向老葯工學習中葯鑒別及炮製技術,並參加北京市的炮製經驗總結,從而對葯材的品種真偽和道地質量,以及炮製技術有了進一步的感性認識。

熱點內容
初級蛋白油怎麼弄 發布:2025-02-24 05:01:39 瀏覽:845
玉米排骨湯怎麼做 發布:2025-02-24 04:59:03 瀏覽:88
三亞落日教學反思 發布:2025-02-24 04:48:10 瀏覽:432
10月14日是什麼節日 發布:2025-02-24 04:22:13 瀏覽:197
南京市棲霞區教育局 發布:2025-02-24 03:28:28 瀏覽:648
華為智慧校園建設方案 發布:2025-02-24 03:14:02 瀏覽:37
價紹老師 發布:2025-02-24 03:09:52 瀏覽:371
運營英語 發布:2025-02-24 03:09:52 瀏覽:291
地理中國毒物追蹤 發布:2025-02-24 02:59:07 瀏覽:219
小學教師師德師風個人反思 發布:2025-02-24 02:39:09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