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談體育老師當班主任被投訴網易
A. 退休的老師怎樣舉報
舉報退休教師可選擇市政府網站,將信件投遞到市長郵箱。如今政府非常關心民眾的問題,市民有訴求一定會去調查、辦理,特別是教育這一塊,國家很重視。等等相關政府部門下來調查,學校也不敢報私,這樣舉報才有效,而且官方網站是完全保護舉報人隱私、安全的,不會泄露給校方舉報人的信息。
可在網上匿名舉報。注冊新郵箱,可選擇 QQ郵箱、網易郵箱等,將舉報信息發送到教育局的電子信箱,如實說明教師違規情況。教育信箱:[email protected]。可以撥打12345市民熱線進行舉報。市民熱線辦理事項:對我市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城市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勞動保障、醫療、教育、安全等需要政府解決的問題。
建議您首先考慮此事的前因後果,到底是誰的錯,這個事件有多大的影響,一定要冷靜、冷靜思考。商議:私下和這位老師交涉,說出你認為自己錯了的地方,讓他道歉,一般有理智的老師都會接受。要有好的態度,否則會適得其反。收集證據:如果交涉失敗,這位老師仍然一如既往,甚至變本加厲,你可以收集證據,如錄音、拍照、記日記、找同學作證等等。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性幹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B. 江西南昌工學院怎麼樣
江西南昌工學院很好,師資力量比較雄厚,但學科建設相對較少,屬於一般院校,下面是南昌工學院的各方面介紹:
1、學校簡介:
南昌工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民族教育特點突出的全日制應用型本科院校。學校前身是中共七大代表、江西省委原書記等一批老同志創辦於1988年的民辦贛江大學。1998年,學校更名為贛江專修學院。
2003年,學校更名為江西贛江職業技術學院,同年被教育部選定為「全國高校民族預科教育基地」。2011年4月,經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江西贛江職業技術學院的基礎上設立南昌工學院,成為普通本科院校。2017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2、師資力量:
有教職員工15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100餘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368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82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教師6人,二級教授4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13人,省高校教學名師6人。
3、學科建設:
學校設有新能源車輛學院、商務貿易學院、財富管理學院、人工智慧學院、人居環境學院、傳媒設計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教育學院等10個二級學院,開設有55個本科專業和33個專科專業,涵蓋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和教育學等7個學科。
江西南昌工學院的科研成就:
江西南昌工學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7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91萬冊,電子圖書113萬種。共有江西省汽車零部件數字化製造工程實驗室、江西省智能樓宇網路重點實驗室、省級眾創空間、南昌市DME光電工程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等19個平台。
擁有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升本以來,完成省部級縱向項目(課題)300餘項,發表論文3000餘篇,獲得實用新型專利300餘項。
以上內容參考江西南昌工學院官網—學校簡介
C. 請問這個人是誰啊求大神幫助
范美忠 1.人物簡介 四川省隆昌人,1992年畢業於隆昌二中考入北京大學,1997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到自貢蜀光中學當教師,不久他因為課堂言論辭職,後輾轉深圳、廣州、重慶、北京、杭州、成都從事媒體、教師行業,曾在《中國經濟時報》、《南方體育》等媒體任編輯,發表過《追尋有意義的教育》、《〈過客〉:行走反抗虛無垃圾》、《〈風箏〉:靈魂的罪感與懺悔意識》、《用觀念打敗觀念——讀〈哈耶克傳〉》,在天涯BBS,第一線教育論壇等都可以搜索到范美忠的文章。 [編輯本段]2.「范跑跑」得名原因 2008年5.12地震發生的時候丟下了學生一個人跑出了教室,5月22日並在天涯上發帖《那一刻地動山搖——「5·12」汶川地 震親歷記》一文,文中細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時所做的一切以及過後的心路歷程。 據描述,范美忠當時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亞學校上語文課,課桌晃動了一下,但范根據對地震的一些經驗,認為是輕微地震,因此叫學生不要慌。但話還沒完,教學樓猛烈地震動起來。 「我瞬間反應過來——大地震!然後猛然向樓梯沖過去。」後來,范美忠發現自己是第一個到達足球場的人,等了好一會才見學生陸續來到操場,隨後他與學生有一段對話: 范:「你們怎麼不出來?」 學生:「我們一開始沒反應過來,只看你一溜煙就跑得沒影了,等反應過來我們都嚇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等劇烈地震平息的時候我們才出來!老師,你怎麼不把我們帶出來才走啊?」 范:「我從來不是一個勇於獻身的人,只關心自己的生命,你們不知道嗎?上次半夜火災的時候我也逃得很快!」 接著,范美忠對一位對他感到有些失望的學生說道:「我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卻不是先人後己勇於犧牲自我的人!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因為成年人我抱不動,間不容發之際逃出一個是一個,如果過於危險,我跟你們一起死亡沒有意義;如果沒有危險,我不管你們你們也沒有危險,何況你們是十七八歲的人了!」 范美忠寫道:「這或許是我的自我開脫,但我沒有絲毫的道德負疚感,我還告訴學生,『我也決不會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這些話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論壇上炸開了鍋。 因而得名——范跑跑 [編輯本段]3.范美忠大事記 2008年5月22日9:10,四川省都江堰市光亞中學教師范美忠在天涯論壇寫下了《那一刻地動山搖——「5�6�112」汶川地震親歷記》,文章提到:「我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卻不是先人後己勇於犧牲自我的人!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因為成年人我抱不動,間不容發之際逃出一個是一個,如果過於危險,我跟你們一起死亡沒有意義;如果沒有危險,我不管你們你們也沒有危險,何況你們是十七八歲的人了!」這番言論引起了網民的鋪天蓋地的批評與漫罵。同時,「五嶽散人」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文章《自由與道德——從「范跑跑」事件說起》,「范跑跑」一詞就這樣出現了,並成為了范美忠在網上的另一個稱呼。 2008年5月25日,范美忠在天涯論壇發表《我為什麼寫《那一刻地動山搖》》,對寫貼的原因以及網友的批判進行了回應,然而網上批判范的文章仍然層出不窮,《范跑跑挑戰國民容忍度,引發道德大批判》《「范跑跑」其實只是老師中的怪胎》《范跑跑無需道歉但須離職 》《還要請出「范跑跑」展示無恥嗎》《范跑跑」,不要「拿無恥當聰慧」!》《范跑跑」是豆腐渣教師 》《「范跑跑」,難道你就不怕下地獄嗎?》這些文章從各個方面對他進行了批評。 2008年5月26日,北岸在鳳凰博客上發表文章:《范美忠:給教師抹黑,讓北大丟臉》,文章指出:「范美忠可恥並不在於地震時他的臨陣脫逃,而是在於他逃生後還要對自己的懦夫行為大肆「宣揚」。」 2008年5月27日,奇虎論壇出現標題為《跑得比劉翔還快的范跑跑代言耐克》。帖中稱,耐克公司認為在災難中跑得最快、最熱愛生命的范美忠老師,符合公司的宗旨,因此不顧當前眾多中國網友對范美忠老師的質疑,果斷邀請這位跑得最快的被中國網友笑稱「范跑跑」的范老師作為耐克跑鞋形象代言人。不料,有網友隨即將該帖轉發至天涯、貓撲、網易、新浪等論壇,且將「B.T通訊社記者夏澈丹」等字隱去。由於原文以新聞形式展現,不少網友信以為真,紛紛痛斥耐克公司。更有網友以《是何居心?美國大公司請「范跑跑」代言耐克跑鞋》為題,將耐克與不久前遭遇抵制的家樂福相提並論,呼籲廣大網友聯合抵制耐克產品。呼籲很快獲得響應。抵制消息通過QQ群、同學錄等方式迅速傳播。在記者收到的QQ群消息中,還有網友呼籲到當地的耐克專賣店抗議,QQ群消息中還附帶有具體的抗議時間和方案。 2008年6月2日,張若漁在新華網發表評論:《一個普通老師眼裡的范美忠》,以一個懺悔者的身份自白:「我要有多少的勇氣、意志和祝福才能跟范美忠勒石為碑、涇渭分明?我清楚且痛苦地知道,我與范美忠的距離看似很遠,其實又是那麼的近,可能不過隔著一場地震。我捫心自問,如果我處在范美忠的位置上,我會怎麼辦?我是會像他一樣兀自跑掉,還是會和學生生死與共?這個問題在心中被問了無數次,但我始終不能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以至現在,我已經拒絕回想和回答這個問題。我的恐懼和勇氣一樣強大,也一樣渺小。」 2008年6月2日,人民網論壇發表評論《范美忠給國人出了個難題:我可以不做英雄嗎?》,文章認為:范美忠的誠實讓我們很為難,既要贊許其誠實的可貴,又要譴責其對「爭當英雄」傳統美德沖擊。這怎麼辦呢?難道為了維護傳統美德的尊嚴,而把范美忠的誠實一塊譴責?這也不行!因為誠實也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2008年6月6日,網路評論家郭松民發表博文《「范跑跑」應該成為中國精英的一面鏡子》,文章首先列舉了著名的「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事件。指出:「在這起事件中,船長、眾多的船員以及男性乘客,都和這條豪華郵輪一起沉入了大西洋底,冰海餘生的人,多數卻是最沒有逃生能力的婦孺。」文章指出:「對精英來說,最大悲劇不是死於一場地震或者沉船,而是被公眾所唾棄! 」「精英們其實應該認真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像「范跑跑」那樣,在每一個關鍵時刻,都考慮自己太多了,考慮大眾太少了?是不是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攫取了太多本屬於大眾的利益?」,此後,許多文章都開始以泰坦尼克號為例,批判范美忠的行為。 2008年6月6日,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海明接受了《中國青年報》專訪,認為:「在大地震中的其他教師都沒逃,說明這是基本的道德,而范美忠的行為已經越過了道德底線。」,「嚴格來講道德規范和法律是可以相互轉換的」,王教授還認為在這次大地震每個人都必須進行強制捐款:「很多人是把捐款當成善行,沒有理解成責任和義務。他們不知道在特殊情況下,在非常時刻,為國家做貢獻更是一種責任,而不僅僅是善行,不捐獻是不履行責任和義務。」「(范美忠)誠實而不知恥,那你就沒救了。」 2008年6月7日,鳳凰衛視中文頻道「一虎一席談」播出《范美忠不顧學生逃跑是不是失職?》專題節目。節目播出後,范美忠事件出現重大轉機。同時,在節目中反對范美忠的網路「評論家」郭松民對范大加指責與漫罵,被網民指責為「郭跳跳」「偽君子」,支持范美忠的人開始大幅上升。范所在的都江堰光亞中學校長電話表示:「范美忠愛職業愛學生,自己不會開除因言獲罪的人。」范美忠在節目中對校長與學生做了有限道歉,但表示,「這並不代表我向我的觀點道歉,我仍然堅持我的觀點。」 2008年6月7日,范美忠做客騰訊網,與知名社會學家周孝正教授同時進行對話與采訪,在節目中,范美忠再次解釋了自己發表相關言論的背後原因,並表示,今後不再接受相應的節目與采訪。 2008年6月9日,南方都市報發表《自由理念不容褻瀆——我看范美忠之跑》的評論,文章認為:范美忠宣稱「從利害權衡來看,跑出去一個是一個」是荒誕的,因為,第一,在那種情況下,作為教師的范美忠若能堅守崗位、組織學生有序撤退,或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第二,就算只有一個學生因范美忠堅守崗位而逃出生天,而範本人犧牲了,但由於學生比他年輕得多,僅僅從生命的長度來算,這個學生的存活所保有的幸福量就很可能遠高於范美忠的存活所保有的幸福量。同時,因為范美忠的行為會破壞人們傳統的道德觀,會讓後來的人不幸福,所以,范是「打著自由之理念,打著自由的旗號否定美德與高尚,不僅是對自由的嚴重誤識,更是對自由的褻瀆!」 2008年6月12日,網友肝膽劍發表《范美忠無愧於北大》,文章記錄了自己轉變對范美忠認識的的心路歷程,並指出:「我們社會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傳統的道德觀念,這種道德觀與其實施的方式表面上無懈可擊,合情合理,然而中間卻存在著極大的漏洞」。此文章在北大校內引起廣泛的爭議,有人指出:1、北大向來以追求真理為已任,而真理並不為所有的人清醒認識,而絕對不屈服於所謂的「社會輿論」與口水;2、北大向來以反思社會為已任,范美忠以自己的方式引起了社會對於道德問題的大反思。 2008年6月12日,鳳凰網發表評論《范美忠老師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指出:「我們一直在被譚千秋、瞿萬榮這樣的老師感動著,因為他們用行動告訴了我們「師德如山」。范先生痛恨現行的教育體制,希望能給基礎教育帶來一點新意這一點我們雙手歡迎,可我們不希望看到是災難面前您第一個逃跑的樣子。一個人的思想再活躍,再前衛,可如果連一點點起碼的師德都沒有,連一絲人情味都沒有了,那也只能是一個虛偽的思想家。」 2008年6月12日,著名反腐作家陸天明發表博客評論《此時此刻,必須把「范美忠」釘上歷史恥辱柱》,文章指出:「震區的救災工作還在關鍵時刻,許多條生命還埋在廢墟中,在這個時候,只能有一個聲音,就是:沖上去,救人!一切妨礙救人的言行,都必須視為「反人類」行為。如果在戰爭年代,可以被當場槍斃。最後,作者表示:在這一關鍵時刻,如此卑劣的「范美忠」必須被釘上歷史的恥辱柱,以正視聽!」 2008年6月14日,從曉波在新華網發表評論:《看「范跑跑」和媒體貼面熱舞》,文章認為:「「范跑跑」能在鳳凰衛視的演播廳正襟危坐、侃侃而談,這本身就會讓受眾分不清對錯善惡。如果只要反人性,不道德就會得到媒體青睞的話,不知道又會有多少人會步芙蓉姐姐和「范跑跑」的後塵。」 2008年6月14日,鳳凰網博友朱光兵晚對光亞學校的電話采訪記錄,采訪紀錄顯示:「教育部門已經正式通知我們,將范老師的教師資格取消,范老師無教師資格,就如司機沒有駕駛證,所以我們也不能再聘用他了」。學校的老師同時表示:「老師大部分認為他言論不當,不配作一個老師了;學生當中,也有說他好,也有說他不好的。但主要是學生家長反應強烈,表示不希望我們學校有這樣「連母親都不顧」的人來教他們的孩子。」范美忠則表示,他認為教育部的做法沒有道理:如果是說他沒有去救學生而自己先跑就不配當老師,那他覺得是違背了教師法,「有哪一條規定說教師要冒著生命危險,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救學生」?如果說因為他寫的《那一刻,地動山搖》中的第一段顯示他不愛國,所以不能當老師,他認為也是無稽之談。「不能因為我批判國家的問題,就說我不愛國;而且也不能以不愛國這個理由取消我的教師資格。」范美忠說,中國有太多的公民對行政部門的濫用權力不加以抵抗,但他不一樣,他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捍衛自己的權利和尊嚴。「重點並不在我能不能勝訴,即使是付出丟掉工作的代價,我也要捍衛我的權利和言論自由。」 2008年6月15日,「烏有之鄉」召開學者專家座談會,郭林民、張玲玲等參加,會上部分專家認為:「范美忠想以此挫敗整個主流道德!想撬翻整個人類道德!非常無恥!」;同時,「鳳凰衛視是「扒糞機,把本來不需要討論的話題大張旗鼓來討論,使本來非常清楚的價值觀搞混淆,更是非常可恥的!」,「那些支持范美忠的人,尤其無恥!」,「我們現在教育的成功是我們中華民族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英雄主義教育的結果!」,烏有之鄉還專門開辟批判范跑跑專欄,並將「范所代表的自由主義」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與批鬥。 2008年6月15日,新京報發表吳稼祥評論:《「范跑跑」褻瀆「自由」》,文章指出:「范老師和他的學生們並不是一條木船上的普通乘客,而是有權利責任關系的法律主體:范老師代表學校對學生行使監護權,同時也有監護責任;學生們被家長委託給學校享受被監護權。在發生有生命危險的災難性事件的緊急情況下,監護人有責任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去救助自己的被監護人。這種情況下的救助責任,和軍人在戰場上的責任沒有兩樣。」「自由是與責任對稱的。沒有責任的自由只能是獸(獵殺)的自由或鼠(逃跑)的自由,而絕不是人的自由。」 2008年6月16日,以反對「偽科學」著稱的評論人方舟子發表《范美忠如在美國鐵定會被學校開除》,指出:美國全國教育協會制定的《教育行業道德准則》規定:「必須盡合理的努力保護學生避免有害學習、健康、安全的情況」。這事如果發生在美國,范美忠鐵定會被學校開除,而且這輩子別想再當教師了。原因很簡單:他的所作所為非常不具有professionalism。 2008年6月16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解聘「先跑老師」范美忠是由他所在的學校自主決定的,而非教育部官方指令。王旭明聲明,教育部未發出任何要求取消范美忠任教資格的通知。但根據他目前了解的情況,范美忠所在的學校確實已對其發出解聘的正式書面通知。范美忠任教的都江堰光亞學校屬民辦學校,有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的相關規定解聘范美忠。當日,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何兵在接受《青年周末》采訪時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深究的案例,如果范美忠准備上訴,我們將提供法律援助。」 2008年6月17日,都江堰光亞中學卿光亞校長在接受新快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都江堰市教育局16日上午再次找到他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面談。「教育局領導向他表示,因為范美忠發表了不合適的語言,影響太大,現在口頭要求學校解聘范美忠。」而都江堰市教育局紀委書記周澤邦則表示:「私立學校,解聘、聘用教師是他們的學校行為。」當記者追問「教育局是否要求解聘范美忠」一事時,周澤邦說了一句「我們依據職能行使教育管理」。都江堰教育局局長張慶當日告訴記者,根據相關管理條例,如果是都江堰市教育局發證,就由該局依據《教師法》等相關法律進行處理。但據他們調查,范美忠並未向該局提出過辦證申請。該局已責成光亞學校提供范美忠的有關證明,但至今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2008年6月17日,揚子晚報發表評論《砸范美忠飯碗涉嫌權力的濫用》,文章認為:即便是范美忠的言行違背了「教師法」等相關法規,對他的處罰也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程序來執行,以一種違法的手段來制裁另一種違法的行為,是法治社會的悲哀,文章同時引用中國政法大學何冰教授在其博客中撰文 「取消資格屬於我國行政處罰法所規定的行政處罰之一種」,依據相關規定,「有關部門處理范美忠事件,至少要履行下列程序:一、進行事實調查,並形成證據。二、在進行處罰之前,實行聽證;三、作出正式的處罰文書,告知處罰的事實和法律依據,並送達相關人范美忠。四、處罰文書中要告知范美忠有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權利。」顯然,在程序上,有關部門是嚴重違法的。 2008年6月17日,中國青年報發表葉志軍評論《解聘范美忠就能以正視聽?》,文章認為:解聘一個范美忠就能廓清教風、以正視聽,卻有些近於虛榮的樂觀。身為一個曾經的北大高才生,如果真的滋生了為主流價值觀所不容的思想,這又豈是開除幾個教師所能解決的。 2008年6月18日,廣州日報發錶王文琦評論文章《社會寬容更有利於拯救范美忠》,認為:范美忠還是一個成長中的年輕人,他雖然已經年過而立,但尚沒有形成完整、健全的價值觀。他雖然博學多才,卻不知道知識和才能對於人的意義。他雖然叫囂自由,卻孤立地理解自由,不懂得自由的真正內涵,更思扯不清自由與責任、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如果說范美忠事件有其他超越其自身的價值,這種對社會寬容度的檢驗應該是其中之一。」 2008年6月18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黨委書記王春梅在接受《信息時報》采訪時表示,「我們以有這樣的學生為恥辱!對學校開除他,我們表示贊成!」,同時,王書記表示:「范美忠畢業離校之後,就曾經在網上將他所認識的北大的老師輪流罵了一遍。在學校時他不好好學習,對老師也十分不恭敬!」 2008年6月19日,東方日報發表曹林評論文章《可別輕視范美忠的價值》,文章認為:范美忠暴露了自己真實的想法,暴露了自己人性幽暗的一面,這是一個機會,是一個可以促使我們反省人性、反思道德、完善自身的機會。可就是這樣一個極好的反思資源,卻被偽道學和網路憤青們當作了一場樹貞節牌坊的道德批判運動」;同時,還發表了《有感於光亞校長希望罵那些修樓修垮的人》,提出房子倒塌時老師丟下學生獨自逃生,這可能並非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人在危險降臨時一種本能的求生反應——這種本能雖然不道德,但可以原諒,因為每個人身上也許都有這種本能,這種本能只是沒有盡自己的道德責任去救助別人,並沒有傷害到別人的利益。但建房子時偷工減料、用鐵絲代替鋼筋、水泥中摻沙土就不可原諒了,那不是求生本能,而是為了一己之私利而謀財害命,為了利益而置他人生命於險境之中。相比之下,最該痛罵的當然是那些修樓修垮的人。 2008年6月20日,魯國平發表評論文章:《解聘「先跑老師」范美忠無關乎法律程序和因言獲罪!》認為:「如今雖然講究依法治國,但並不表示制度和法制的漏洞就可以作為范美忠逃脫處罰的理由,在中國一般情況下都是碰到問題再尋求對策,即所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行政模式……」因此,「由於媒體爆炒和引發全民大辯論使范美忠成為標桿性的典型反面人物,適當處罰他對社會的影響卻是具備極其深遠的意義的!」 2008年6月20日,《中國青年報》編輯曹林發表評論文章《北大以范跑跑為恥喪失大學精神》,認為:北大在逃跑事件上可以表達自己的道德立場,可以批評自己的學生,但在「開除」問題上,應該堅守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價值立場,以母校的身份堅定地站在自己的學生一邊、以自由堡壘的身份堅定地站在自由一邊,為學生爭權利,為自由爭空間,拒絕行政權力干預教育自治,拒絕以言治罪。 2008年6月20日,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在鎮江發表演講時指出:「除他(范美忠)外,沒有第二個老師跑!」,錢教授最後指出:「跑」卻「不能辯解」,因為任何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羞恥感。「范跑跑」不僅跑了,而且面對那麼多的媒體還「辯解」了,最要命的是「還用從北大學到的知識來辯解!」 2008年6月21日,新京報發表林達的文章《該解聘范美忠嗎?》,文章以在美國911事件中的邱吉爾先生為例,指出:盡管其言論觸及了美國民眾的公憤,但所在的學校「仍然支持他應有的權利,因為必須堅持學術自由不受干預的原則」,文章提出:《教育法》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為教師資格的必要條件。作為法律條文,它的定義是不明確的,什麼是良好的思想?由誰來判斷和界定?這樣可能被隨意解釋的法律條文,才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2008年6月21日,中國青年報刊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馬少華文章《誰都沒有以命換命的義務》,文章指出:「我不認為教師有犧牲自己的生命挽救學生生命的義務。郭如果要求范做出這種犧牲,就是不應該的……」「《教師法》再修改,也不可能寫入讓老師犧牲自己生命來保護學生,只能更加明確強調老師保護學生的義務。」 2008年6月25日,廣州日報發表心理學家張結海的評論:《我們對「不當言論」太寬容了》,文章以美國「詹姆斯�6�1沃森」事件與「前哈佛大學校長拉里�6�1薩默斯」事件,指出美國也是一個因言治罪的國家,文章最後指出:「不治他的「罪」,這就客觀上等同於鼓勵全體老師向他學習。」 2008年6月25日,南方人物周刊發表《一個「異端」的道德試驗》,文章列舉出范事件以來出來的種種評論,認為范已經成為了一個靶子,文章引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展江的觀點,「范美忠檢驗了一下中國當下的道德觀,我們發現,其實還是『聖人化』。」 2008年6月25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對范美忠事件發表看法,認為:「我們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許無恥」,同日下午,范美忠對此表態:自己不崇高,也不想崇高,但他並不認為自己無恥。范美忠反而提醒教育部應該關注倒塌的校舍「建造這些校舍的官員和教育官員才最無恥」。 2008年6月26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徵求意見稿)》,「保護學生安全」這一條被首次加入其中,網上開始了對於教師法與道德條例實施細則的大討論。輿論普遍認為這是范的一次奉獻,然而,荊楚網則發表《保護學生安全教育部豈可推責?》,文章指出:與危房改造、學生安全意識等各個方面相比,教師保護學生安全處在這條鏈的最末端,所起的作用最有限,教育部此時更應該借著民意的威風,和相關部門一道,著手解決各類威脅師生安全的深層次問題,並且拿出具體的措施方針和時間表,將保護學生的鏈條做結實,做穩妥。 2008年6月29日,南方人物周刊采訪光亞中學校長卿光亞,他分析范老師在網上的「先跑言論」是震後的「病態反應」,接近「痴人說夢」。采訪中,他透露了范美忠如何進入光亞中學,以及在學校的種種表現。他同時強調:「學校距震中心也就15-20公里,當時房子像扇紙一樣迅速在扇。那一小段時間里,人的頭腦是空白的,我們許多老師的記憶里,半小時以後才想到自己的媽、孩子、老家。」,同時,他也認為:「范美忠說的也許是真話,但不善,不美」。 2008年12月30日,范美忠接受了天涯雜談的訪問,回答了眾多網友們關心的問題。 [1] [編輯本段]4.在北京重新上崗 在汶川大地震中扔下學生逃生的「范跑跑」范美忠目前受聘於北京開華教育公司,擔任該單位的潛能開發研究院人文素質講堂講師。據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局確認該校擁有辦學許可證。 在開華教育的網站的醒目位置有「開華教育人文講堂免費講座」的廣告,其中「如何提高文科成績,成功邁入北大清華」的主講人是范美忠,演講日期是本月28日。旁邊還有范美忠的簡介: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長期任職於基礎教育領域,對中學文科教育有獨到的見解和研究,號稱「中國第一文科教師」。 2008年12月23日,開華教育新聞發言人張文斌表示,消息傳出後外界反響很大,中央民族大學也正式通知開華教育,退訂了這場講座。 開華教育負責人冉東表示,通過多次接觸和過往事實證明,范美忠的教學水平是值得肯定的,其行為是個評價角度的問題。冉東認為,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要全面看人,相信范美忠完全能夠勝任該校潛能開發研究院人文素質講堂講師的工作,讓開華的學生獲得巨大收益。據悉,范美忠的聘期為兩年。 范美忠23日稱,他接受這份遠在北京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經濟上的原因,「我必須要接受一份工作,我也需要生活」。對於地震前後的問題,他表示不願再談,說沒有什麼新鮮的觀點了。對於再遠一些未來,范美忠希望能有條件開個書店或者文化沙龍,賣些自己喜歡的書。 范跑跑上崗"無限期推遲" 2008年12月28日上午,與范美忠簽訂聘任書的學校發表聲明,決定「無限期推遲」范美忠任教上崗時間。該校表示,雖聘用范美忠的決定沒有錯,但對「社會對范美忠存在廣泛爭議認識不足」。基於這種情況,學校決定「無限期推遲范美忠到校任教上崗」。
採納哦
D. 怎麼舉報老師
1.心平氣和地與老師交涉,說出他的不對之處,通常情況下,老師都會虛心接受。2.如果交涉失敗,可以收集證據,比如錄音,照片,日記,現場證人證詞等。3.拿著證據或者證詞向學校領導反映情況。如果學校的處理結果令你不滿意,可以拿證據到當地教育局舉報。
一、舉報老師需要什麼條件:
1、實名舉報。
2、有圖有真相。照片、視頻、錄音、書面材料等證據。
3、投訴理由正當。
二、舉報老師怎麼舉報:
舉報老師流程如下:
1、先掌握證據,之後再去起訴此行為屬於嚴重的違法行為;
2、寫舉報信,向學校高層反映;
3、詳細收集資料,如照片、錄音、錄象、書面等重要證據,直接發給教育局;
4、可以通過撥打全市教育系統公開舉報電話,登錄市教育局行風熱線網站反映問題,進入各省市教育局微信公眾號對老師不良行為進行投訴舉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第三十七條 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二) 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三) 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教師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E. 關於美國中學的問題 (寫得多的有加分!!!!!)
國教育體系可分為 Primary School 小學教育 (一年級到六年級)、Secondary School 中學教育 (七年級到十二年級)、Postsecondary School 中學後教育 (大專院校)。Secondary School 中學教育有細分為 Middle High School (六年級至八年級)、Junior High School (七年級到九年級)、Senior High School (九年級到十二年級,或十年級至十二年級)。
核心課程:
每所中學所安排的課程不盡相同,但是一般九年級到十二年級的核心課程如下:
英文 四年 (寫/作文、英國文學、美國文學等)
歷史 三年 (世界歷史、美國歷史、歐洲歷史)
第二外語 三年
數學 三年 (幾何學、代數 I、代數 II)
音樂/藝術 因校而異
科學 三年 (地球/環境科學、生物、化學)
學年:
‧ 依學校而異,學校可能八月中或八月底開學,也有學校九月中才開學。
‧ 五月中或六月底學年結束。
‧ 有些私立中學采學期制 (semester system):秋季九月至十二月、春季一月至六月,十二月、一月期間有三至四周的假期。
‧ 有些中學則采三學期制 (trimester system):秋季八月至九月、冬季十一月至三月、春季四月至六月,每學期間有一個禮拜的假期,但十二月、一月的假期較短,僅一至兩周的假期。
考試、成績、報告:
每所中學所舉辦的考試都不太一樣、且亦會因課程不同而有不同的方試。但一般而言,不同於亞洲和歐洲學校,美國中學老師打成績不會只依據一場考試或測驗,老師通常會依據學生整個學期的報告、作業、課堂表現、隨堂小測驗、期中期末考來打成績。在美國,學生的義務教育是到十六歲,通常學生必須pass 所有的必修課程才能畢業。學生會在每學期結束後得知每堂課的成績,老師給學生成績評量的方法如下:
A = Excellent (優)
B = Above Average (平均以上)
C = Average (普通)
D = Below Average (平均以下)
F = Failure (當掉:必修科目如果當掉,學生必須重修。)
中學畢業後,申請就讀美國大專院校:
雖然每所大專院校的入學條件不同,但一般大學院校都會看學生中學所修的課程、中學 GPA 成績、SAT 成績、寫作、或者安排與學生面談。學生中學 GPA 成績 (High school grade point average GPA) 代表學生的學年總成績平均表現,一般美國採用之計分法如下:
A = 4 點 90 - 100
B = 3 點 80 - 89
C = 2 點 70 - 79
D = 1 點 60 - 69
F = 0 點 0 - 59
全美統一的考試是大專院校入學考 SAT 考試,主要是測驗學生的英文程度、數學推理能力、在某一學科的專業知識,作為學生進入大學後成績的參考資料。公元 1970 年,有一半以上的美國中學生畢業後繼續升學念大學。現今,約有四分之三的美國中學畢業生選擇繼續升學。詳細的申請辦法,請參閱教育博覽會「申請准備文件」專題報導。
美國中學教學一瞥
--------------------------------------------------------------------------------
文/ 來源:素質教育大參考
一、教師常用的教學技巧
1.提問。提出問題主要集中在研究過程上而不是講授上。提問的第一個技巧不是問「為什麼」,而問「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易導致學生們消極、抵觸的應付;而「是什麼」的問題則會鼓勵學生在不必進行裁決的情況下細致地觀察,並樂於開放式討論。如「你看見什麼?」「你聽到什麼?」「你常這樣做嗎?」等等。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提高他們的認知技巧,而且可以幫他們恰當地、健康地分析處理各種行為模式。第二個提問技巧是把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生回答的異同點上。如:「還有人(不)是這樣認為的嗎?」之類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和他人,分享別人的情感和想法,創造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承認彼此的差異,增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
2.對話。在美國人眼裡,交流是一種目標。學生常常就一個建設性的問題在小組中進行積極的討論。對話經常圍繞出現在孩子們生活中一些事情展開,如生日、和朋友們發生的爭執或其它引起他們關心的新聞。討論不需要大人督促,老師只作為輔助者來啟發思路。在整個活動中,學生學會了真正地去傾聽別人的講話,並且會去思考如何以一種有益的方式來響應別人或問一個能夠加深討論度的問題,而不是僅僅去想輪到他們應該怎麼發言。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提供了一個讓學生變成某個人的機會。這個方法可以讓參與者從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思考處理問題的其它方法,並以此來發現結果。學生們先自己表演自己,然後再觀看其它同學怎樣去扮演自己,從而獲得對自我的了解。
4.社會實踐。實踐包括觀察現象、資料收集、報告結果和得出結論幾部分。例如,把同學們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發一組卡片,要求是「用這些卡片搭一個三層的房子,注意內部相互間的關系」。
5.模擬。模擬是一種娛樂方式,使學生們對某一問題產生經驗,從而展開討論。當學生來到學校,老師可能會說:「今天長著棕色眼睛的同學要受到特殊照顧,他們排在隊伍的最前面,首先選擇體育器械。而長著藍眼睛的同學則要最後選擇,並且,只有在學校的加餐足夠多的情況下才能得到加餐,在休息期間還要把房間打掃干凈。」然後在整整一天時間內,老師和同學都在進行這種模擬活動。自然,這立刻激發了同學們的強烈感受,他們急於要討論一下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從而展開了關於公正、偏見和歧視的話題。老師問:「你們在生活中什麼時候有這種經歷?如果你必須天天像這樣生活你會怎麼樣?其它還有什麼地方有這種事情發生?對於偏見和歧視我們能做些什麼?」
6.有意識地幻想。幻想是一個用腦子創造存在的或不存在的形象的過程。幻想是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性情、能力和潛力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和看法。
7.藝術表達。藝術是另一種交流方式。學生可以通過折紙、畫畫、雕像、音樂等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二、布置作業
都說美國學生的作業很少,都說美國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讓我們看看美國老師都布置給學生什麼樣的作業,再看看學生怎樣完成它們。
(一) 史學科作業
1.關於「公民權利」要求:在3到5頁紙之間,列印出來,要雙空行,至少用3種資料來源(如網上,書籍等),至少有5句引文。對比以下四人關於黑色美國(BLACK-AMERI-CA)的觀點:BOOKER T.WASHIGTON(布克·華盛頓),W.E.B.DUBOIS(杜伯依斯),MARTIN LUTHER KING,Jr(馬丁·路德·金),MALCOLM X(馬爾科姆·X)。在你的論文里,應該控制關於他們生命的故事,我不想讀傳記。但是需要把每個人介紹一點,在你的文中還必須加入貼切的材料。然後,討論他們關於黑色美國的觀點,要把你的想法寫進去。還要把你的引文或材料的來源列出來,比如某某網頁、某某書。
2.關於南北戰爭
(1)是否同意林肯總統關於美國不能存活除非它全部解放或全部役的聲明?解釋。
(2)解釋為什麼北方白人反對奴隸制,南方白人擁護奴隸制,但他們都感覺他們為自由而戰?
(3)自由對於黑人意味著什麼?
(4)林肯總統和格蘭特將軍表示在內戰後,南方不應被粗魯地對待。為什麼這是一個聰明的政策?解釋。
(5)在內戰期間,女人開始擔任很多以前男人做的工作。你能對由於內戰造成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沖突的問題做出怎樣的概括?
(6)構造一個爭論,運用歷史證據來支持或反對下面的觀點:美國內戰是地區差別不可避免的結果
下一頁
當代美國高中教育的得失與啟示
黃長虹
內容提要:當代美國高中教育的特點是不斷適應社展、核心課程與多元課程相結合、注重學生個性和多方面發展、強調診斷性評價;主要問題是學生學業水平仍然不夠理想.美國高中教育的得失對我國的高中教育發展具有啟發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美國高中教育;得失;啟示
高中教育在美國歷來受到高度重視,也往往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二戰以後,美國的高中教育因為社會背景的變化,曾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以不斷適應變化的世界,這也使得美國的高中教育在學校和社會關系問題、課程設置、學生發展以及學業評估等方面都呈現出許多鮮明的特點。這些特點形成了美國高中教育迥異於其它國家的優勢和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提供了教訓和經驗。
一、美國高中教育的特點
(一)不斷適應社會發展
面向實際,不斷滿足發展著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需要,是美國教育的一大特色。無論是20世紀50年代《國防教育法》的實施,還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高質量委員會文件《國家在危機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發表,表面上是對中小學教育質量的檢討,實際上都是美國對教育與社會發展關系的反省,要求教育不斷地適應社會的變化。
1987年,美國著名的教育專家歐內斯特博耶提出了現代美國高中教育的四大基本目標:(1)幫助全體學生發展批判性思維,藉助語言進行有效交際。(2)幫助全體學生認識自我、人類遺產和他們生活於其間的世界的相互依存關系。(3)幫助全體學生准備接受終身教育和勞動就業。(4)幫助全體學生履行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職責和公民義務。其中對交際能力的強調、對人與社會的相處能力和社會職責的提倡,對終身教育的關注,反映出教育面對社會變化的調整。
1988年,當時的教育部長貝內特在致里根總統的《關於美國教育改革的報告》中寫道:不管我們的中學畢業生今後從事什麼工作,我們都要他們成為既有知識又有技能、既有共同的道德價值觀又有文明素養的人。其中綜合性人才理念的滲透,仍然可以看出社會對教育的影響。
而在1997年以後,美國把教育對社會變化的適應放在全納教育的理念和終身教育的理念下,放在個人的幸福和社會、時代的一致上。如1997年美國聯邦教育部在《1998-2002年教育發展戰略》中明確指出,中學教育的目標就是「讓所有學生都達到富有一定挑戰性的學業標准,為他們將來成為有責任感的公民、繼續學習和富有產出性的就業作好准備。」2001年1月23日,美國總統布希發表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報告,要求每一階段的教育都要確保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因此,在2001年10月美國的「高中高年級學生年」里,伍德威爾遜全國聯誼基金會提出了響亮的口號:「放遠我們的目光,絕不讓一個高中生掉隊」,並在發表的題為《高中高年級學生年——國家的使命》中說:「中學後教育在農業文明時代,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是黃粱美夢;在工業文明時代,只是少數人的天賦特權,到了太空時代,對很多人都很平常;而在今天,對任何人都成為常識。」報告認為高中教育的目標是:1.培養學生善學、好學的品質,批判性思考的習慣和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樂此不疲的情懷,從而在知識、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為中學後教育作好充分的准備。2.要培養各方面潛力都得到充分挖掘而全面發展的人。3.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知識的能力,引導他們把今天的學習和明天的工作密切地聯系起來,為今後的獨立生活做准備。4.讓所有的學生都擁有歷史的知識(包括美國的和全世界的)以及豐富的文學、藝術鑒賞能力,成為一個生活有品位的現代的文明人。該報告指出,當前美國高中學校面臨三大任務,即完善學校聯盟、提高學業成就和提供多樣選擇。
(二)核心課程與多元課程相結合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最能充分體現教育目的和辦學宗旨。美國高中課程門類繁多是一個顯著特點,一個學校可以開設幾十甚至上百門課程。這種多元化的特點是由綜合中學的性質及其辦學宗旨所決定的。美國的綜合中學集升學准備、職業訓練、公民教育於一體,這樣自然開設了很多職業或技術方面的選修課,由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結構和能力模式,這樣自然創設了精英學術流、職業技術流以及普通學歷流的教育環境導向。在綜合中學內部一般分為3個方向:學術科,目標是為大學培養合格的新生;普通科,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必備的文明素養,做社會良好的公民;博雅科,目標是滿足既不升學也不就業的學生。
人生而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的民主思想在美國當今的高中教育中也得到了明確的體現。既然中學是「民主的熔爐」、「人民的學院」,那麼,中學課程的開設應該是多功能和多元的,它應該面向所有青少年,滿足他們的所有需要。既然要面向所有學生的所有需要,美國高中的課程設置就不能不繁多,除了一般基礎文化課程,如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外,美國中學還為有志升學的學生開設學術性課程,為不打算升學的學生開設各類職業訓練課程。此外,還為既不打算升學也不打算接受職業訓練的學生開設滿足他們興趣和需要的課程。美國高中實行學分制,學生在完成了所要求的學分後就可取得畢業文憑。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學生在完成了所要求的必修課課程後,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興趣和需要選修學術科、職業科和其它課程。所以美國高中學生在選課方面有相當大的自主性,從理論上講,每個學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確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因此每個學生的課程計劃都可能與他人不同。
美國中學的課程設置立足於滿足所有學生,體現了「滿足所有學生所有需要」的辦學宗旨。學分制、選修課以及分層次教學有利於個性化教育,使不同能力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發展;但是,其課程設置的弊病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課程名目繁多,土次不分,過分強調實用,使大量非學術性課程沖淡了基礎文化課程,被批評為「大雜燴」和「自助餐」課程。由於實行學分制且畢業要求降低,有些學生避難就易,盡量挑選服務性或娛樂性的課程,因此,降低了中學畢業生的標准。
在這種背景下,為了確保學生的競爭力和美國國家的優勢,防止教育質量和培養人才水平的下降,核心課程就被提上議事日程並加以實施,全國核心課程標准也得以形成。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里根總統提倡、老布希總統傳承、柯林頓總統堅持的新聯邦主義在美國興起,在其它方面都主張簡政放權,實行「小政府,大社會」,但在教育方面,這幾屆政府卻都在努力實現美國教育的國家化,加強國家對全國教育的影響作用,突出表現在對全國共同核心課程標準的認定及嚴格推行上。
1983年,以著名學者加德納為首的全國高質量教育委員會提出:每個中學生都要學習4年英語、3年數學、3年自然科學、3年社會科學和半年計算機科學。1987年,美國聯邦教育部確立了聯邦普通教育的標准,並指出「課程標准雖然只有一個,但教學方法卻應是多種多樣、因人而異的」,還補充了2年外語、2年體育和半年藝術為必修課。這樣,中學必修的核心課程增加到8門。1990年,擬定了2000年美國教育的六大目標,發表了《2000年美國——教育改革戰略》,提出了「新的世界標准」,1994年柯林頓政府的《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報告獲得通過。
(三)注重學生個性和多方面發展
美國現當代的高中教育明顯受到進步主義教育思潮的影響。進步主義對傳統教育的教師中心、教室中心、教材中心、脫離社會生活實際和兒童身心發展需要的弊端進行了深刻批判。提出「全兒童」的概念,反對唯智主義。可以說,強調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和自我表現,注重造就學生健康的人格以及多方面的發展是美國高中教育的又一特點。這一特點體現在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學校生活的組織、教學的方式以及對學生的評價等許多方面。美國學校較少教師權威,課堂教學多採用討論式,學生可以自由發言,課堂氣氛很寬松,除了課堂設置上考慮了學生的多方面需要外,美國中小學在教學的組織和方式上也很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不搞一刀切,提倡個性化教育,比如按程度編班,實行個別化教學和分層次教學,力圖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中小學生相比,美國學生的課業負擔輕得多,不僅上課日程短,而且每天在校時間短,因此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美國中小學生能夠有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發展自己的個性和才能,和進步主義的教育觀、人才觀密切相關。在美國,無論是家長、教師還是學生都並不過分看重分數,更不以分數作為評定學生的唯一標准,更普遍看中學生的實際才乾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同樣,用人單位聘用人員並不主要看重應聘者的學歷或在校成績,而更看重實際工作經驗。所有這些,都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多方面發展提供了良性發展的土壤。
(四)強調診斷評價和多元評價
在美國,雖然特定的歷史、文化和社會背景形成了美國基礎教育包括高中教育地方分權管理的特殊模式,但美國歷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視對教育的管理,以便對教育進行監控、診斷和調整。在美國,有全國統一的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和 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考試,美國每年的大學入學考試既是對學生素質的考核,也是對學校辦學質量的一次檢查;同時,在美國現有許多官方和非官方的團體與組織定期和不定期地對全國各地的中學教育進行綜合調查和評估。合格者可以繼續得到不同渠道的資金支持,幾次綜合評估不合格者將被定為「失敗學校」,不能再享有資助,甚至還會被關閉或重組。另外,各州和地區還每隔3年舉行一次檢查性的考試和評估,內容主要包括必修的核心課程所要求的基本內容,以及時把握高中各年級學生對共同的核心課程的掌握情況。
從這些評估中,可以看出美國教育評價的特點:診斷和多元。通過多方面、多渠道的診斷評價可以把握各學校學生的學業成就水平,可以把握一所學校學習環境建設的質量,也可以把握該學校辦學的社會與經濟效益,從而採取繼續扶持或限期改正甚至關閉重組的措施。
(五)學生學業水平不夠理想
學生學業水平不夠理想一直是長期以來困擾美國高中教育的一個問題,也使得美國高中教育屢屢受到批評和指責。無論是以冷戰為背景的50年代,還是以激烈國際競爭為背景的80年代,兩次大的辯論都是由於學生學業水平問題引發的。尤其是80年代的著名報告《國家在危機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把美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失利歸結為基礎教育,認為美國中小學生的學業表現遠遠落後於其它工業國家。這些批評主要表現在:在各種國際學業比賽中,美國學生幾乎總是最後幾名,功能性文盲大量增加,不少高中畢業生缺乏起碼的讀寫算能力,大學入學考試成績一年不如一年等等。
美國高中學生學業水平的低下與美國平時高中教育中的「四無」現象,即無統一課程標准、無教師權威、無作業、無考試密切相關。為了扭轉這一局面,美國採取了很多改革措施:一是普遍提高了高中學生的學業標准,有了明確的硬性的學分要求。在《高中高年級學生年——國家的使命》報告中要求每一位高中畢業生必須修滿32學分,而不是過去的24學分,同時還要求學生完成過一項高質量的項目,在定點的工作單位見習過,在社區服務和大學課程准備方面完成過一項研究計劃;二是確定了核心課程,除了傳統的英語、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計算機技術外,還增加了外國語、藝術作為核心課程;三是建立了全國性的課程標准和學業評估制度,並在《2000年的目標:美國教育法》中加以法律化,可見美國對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的關注和重視程度。
二、美國高中教育的啟示
如前所述,美國高中教育的得失為我國提供了許多可以借鑒的地方:1.中國的高中教育在知識的傳輸方面具有美國高中教育所不及的優勢,同時也有過分注重現成的知識,太多地面向過去的缺陷,這使得中國的高中教育往往不能夠迅速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和生活。如何使中國的高中教育迅速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培養出與時俱進的現代人才,是中國高中教育不能迴避的重大課題。2.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日益要求把核心技能的培養作為重建高中階段教育體系的基礎,用綜合技能代替單一職業技能。這是國際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的普遍趨勢,也在美國的高中教育中有了明顯的反映。所謂核心技能包括硬技能和軟技能,硬技能指閱讀能力、計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計算機應用的能力;軟技能指普遍的公民道德和敬業精神、團隊合作工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因此重視核心技能的培養應成為中國高中教育與國際高中接軌的重中之重。3.滲透職業教育是加強普通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銜接與溝通的主要途徑,主要形式是課程銜接,即在普通高中開設職業教育課程。在這方面美國綜合中學兼顧升學和就業的課程設置可以為我們提供有效的借鑒,但同樣值得借鑒的是普通高中教育滲透職業教育的目的在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核心技能的培養。4.強化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強化診斷評價和多元評價的理念,真正貫徹以學論教的理念。在這方面,美國高等學校選拔學生的多元標准,美國高中學生關於學生作業的理念,美國高中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舉措,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21世紀的競爭將首先是教育的競爭,教育的競爭又將首先是基礎教育的競爭。高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一環,它的成敗不僅對個人的發展極為重要,而且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吸收和借鑒別國高中教育的長處,就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外國中小學教育》2005年第8期
主題: 美國教育何以失敗?
Lvyuan 張貼於2000-09-20 18:46
美國教育何以失敗?(香港明報 2000-09-20)
究竟哪一種制度比較好?康奈爾大學的約翰·比索教授對美國學生的成績做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美國中學生的畢業率比很多國家低(只有3/4左右)。其次,在一些國際性認可的考試中,美國中學生的成績明顯比很多國家差,但美國經濟卻表現強勁,所以教育的"成敗"可能不足為懼。 但比索教授指出,我們要明白,美國,尤其在大學及研究院,吸引大量外國學生,亦吸收大量移民,因此,可彌補一部分經濟損失,美國的成功,主要依靠一些科研天才,不斷革新,保持在生產力上的國際領導地位。比索教授預測,到2010年,美國每年因教育而帶來的經濟損失,將超過2000億美元。
美國的教育何以失敗?原因之一是美國學生花在電視上的時間比很多先進國家多一倍以上,而美國父母對子女的滿意程度又偏偏較其它國家高。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很多學生在校內成績都不錯。美國大學錄取學生,除了一般性科目可以依賴SAT之外,很多都依賴學生的校內成績。於是,校長們便給老師壓力,要減低不及格率,增"甲等"比例。美國校內人人成績"優異",但在國際性大賽中,卻有很多人不及格。
比索教授還發現,由於學生將來入大學,頗受校內成績影響,刻苦讀書的人,將會被同學排擠。這種現象,是因為失去了公開考試,改用校內成績而產生的。
總括而言,美國因為取消"壓力巨大"的公開考試,而在教育和經濟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這個經驗,或者很值得我們借鑒。 另類書生
楊振寧博士在中國科協2000年學術年會的特邀報告現場記錄整理(摘自廣州網易)
不同的社會,不同的國家,將有自己不同的道路.美國教育出的學生在國際競賽中常居後列,但美國的經濟在最近,特別是新經濟發展很成功。以前覺得日本能在經濟上趕上美國,但經濟危機後,到現在日本還沒有恢復元氣。現在有個看法:美國經濟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培養的學生考試不及格。 這個看法有道理嗎??有,但不全是,有一定的道理。
今後三十年,面臨的新事物、新形勢,亞洲的教育哲學要從美國的教育哲學中吸取自己所缺少的長處,是中國人更具有進取心、更活躍、更自信,面對21世紀的挑戰。
小草
美國是一個以保障個人自由,尊重個人意志為立國宗旨憲法精神的國家。這種思想體現在教育體系之中就形成了一種基本上放任自流的傳統。美國的教育在物質環境,設施設備方面堪稱一流。然而在小學、中學階段對學生不施加半點壓力、不鞭策,不樹立榜樣,不提倡效仿先進的寬松式精神,其結果只能是貽誤大多數孩子的前程。
但是,美國的教育也有值得借鑒的地方,比如美國的中等教育比較重視學生的發展,能通過各種途徑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注意努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創造性、競爭性、適應性和積極參與的意識,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總體素質。相比之下,我國教育的弊端就暴露出來了。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上比較重視知識傳授,把學生當作裝知識的容器,而忽視了盡量多的激勵學生的思考。
lvyuan
不錯,中美兩國的教育各有長處,我們應當學習人家先進科學的方面,但同時要防止照抄,要吸取當年學老大哥的教訓。
全世界最艱辛的職業--目擊美國中小學.加利福尼亞某地法庭受理一項官司,學生家長控告學校校長老師。該名學生寫了一篇文章,裡面辱罵老師校長,並且恐嚇要採取某種極端行動,破壞學校。此文章被老師發現,告到校長辦公室。校長很生氣,處罰該名學生停課一日。學生自己無所謂,家長可不答應了,告上地方法庭。而且另外還有別的家長加入此名家長的控告,厲責老師校長反應過度,不該如此處罰學生。法庭辯論之後,法官把老師校長學生各打五十板了事。結果辱罵老師校長聲言
F. 開設電競專業的大學有哪些
當今電競行業發展迅速,開設電競專業的大學有哪些?
當今電競行業發展迅速,開設電競專業的大學有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天津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和上海體育學院。
總結:當今電競行業發展迅速,開設電競專業的大學有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天津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和上海體育學院等等,目前開設電競的大學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