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這樣做教師更幸福

這樣做教師更幸福

發布時間: 2025-03-28 02:50:42

❶ 怎樣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人活著不是為了痛苦,而是把追求幸福作為人類永恆的目標,作為教書育人的教師自然也不例外。在工作中,在影響教師的人生幸福指數的諸多因素中,所教學生集體的學業是否成功,學習生活是否幸福,教師本身的工作是否愉悅,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從教三十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教師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能夠持續不斷地培養出在今天能夠享受幸福的學習生活,在明天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學生。沒有人能將自己所沒有的奉獻給別人。教師要給學生以幸福,自己應先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一個懂得如何創造幸福的人。那麼,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幸福的教師呢?一、 善待自己——做一個身心和諧、健康的人在教育遠未普及、教育從業人員不多的年代裡,教師作為少數擁有知識的社會人員時,往往被人們視為「先知」而備受尊崇,一度被抬到與「天地君親」並列的高度。對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甚至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而今科技發達、教育普及,知識不僅再由教師等少數人所獨享,而且教師中的大多數——中小學教師還處於知識分子的基礎階層。往日視同父子的師生關系早已失去存在的理由,取而代之的是民主的師生關系,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夥伴式的師生關系。因此,在教師的社會角色定位上,我們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調整心態:1、 放下因巨大的歷史文化慣性而留在我們心中的「師道尊嚴」的架子,學會以平等、平和、公正的方式與人相處,與人交流。事實上,一些最終釀成悲劇的教師與學生及其家長的人際沖突,很多都是因為我們的教師沒有放下高高在上的威嚴,不敢承認自己的過錯,自視高人一等,盛氣凌人,不給學生、家長解釋的機會,用「語言暴力」傷害學生、家長。高高在上的態度儼然變成了進攻性的武器。2、 如果准備以教師為終生職業的話,那麼我們就應該放棄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善於從自己的職業優勢中尋找人生的樂趣。不與經商者比財富——你「財源茂盛達三江」,我「桃李繽紛滿天下」;不與從政者比地位——居廟堂之高,「高處不勝寒」,的苦惱,我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有寒暑假);不與他人花天酒地,任憑「你黃洋街上炮聲隆,我自然不動」,做自己該做的工作。我們要適時調整好心態,使心理在迅速變化的社會中保持平衡,這是我們維護身心健康的基礎,掌握了心理「平衡術」,就相當於掌握了開啟健康與幸福之門的金鑰匙。作為教師,要獲得生活的幸福,還應在以下兩方面調整個人的工作生活方式:1、自覺執行「兩規」。即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工作任務,不要輕易地透支生命去做於己不利,於人未必有力的所謂「奉獻」。2、積極適度休閑。要善於利用雙休日,寒暑假和每天緊張工作之餘的閑暇時間進行自我保健、游戲、娛樂、健身等活動,以調整身心、保持精神與身體的健康狀態。沒有健康的身體,去談幸福是不可能的,脫離生存環境談師德問題是沒有意義的,脫離事業發展進行師德修養是不起作用的。保持心理的平衡和身體的健康只是善待自己最基本的要素,在專業知識上不斷獲得發展,在教學技能上不斷取得進步,在道德層次上不斷求得升華,使自己真正做到「與時俱進」,永不落伍,才是真正善待自己。當我們從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教學生涯中感受到越來越多的樂趣的時候,當我們的內心的幸福溢於言表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用自己美好的心境,去創設學生的美好心境,用自己的幸福去營造學生的幸福。 二、 善待學生——做一個慈母般的教師教師的生命是與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成長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一批批學生的成長中,我們由稚嫩走向成熟,從成熟走向衰老。在我們的學生中的長者、賢者成為社會棟梁時,我們便會自然地從三尺講台上悄然消失,成為人生夕照景觀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身為教師,要獲得人生的幸福,必須首先成為一個成功的教師,這是不言而喻的,而善待學生正是教師事業成功的前提。沒有學生的合作,教師的工作絕對不會有成效。可以這樣說:教師工作的成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調度學生與自己合作的興趣與能力。善待學生就是善待自己。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長幸福的教師是最幸福的教師。那麼,怎樣善待學生,如何用愛心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從而開啟教育成功之門呢?教師出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先生在《今天我們怎樣做教師》一文中,對這個問題曾做過精彩的闡述,我讀了以後有醒灌頂之感,照錄如下,以為參考答案:首先,愛學生就要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境界。對一個好教師而言,只有了解了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學,是對人類靈魂的引導與塑造。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不了解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其次,愛學生就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把所有學生視為自己的子弟。據有關教師人格特徵的調查,在學生眼中,「公正客觀」被視為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之一。他們最希望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他們最不滿意教師憑個人好惡偏愛、偏袒某些學生或冷落、歧視某些學生。公平,這是孩子信賴教師的基礎。第三,愛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不盛氣凌人,用信任和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與學互為關聯,互為依存,所謂「教學相長」「弟子不必不如師」。一名好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所有學生,視他們為自己的好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好夥伴。三、 善待同仁——開辟一方適宜生存發展的樂土教師間公共的人際關系無外乎合作與競爭,正確處理這兩種關系,使之有利於事業發展,有利於身心健康,是一個合格的教師必備的能力。合作多於競賽,就更能搞好教育工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人合作取長補短,使自己以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大的收獲,何樂而不為呢?是同行必有比較,有比較必有高低。在高低差別顯現之後如何對待朝夕相處的同事,還涉及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問題,高尚情操問題。善待同仁可以多一些情誼,少一些糾紛;多一些合作,少一些競爭;多一些贊賞,少一些埋怨;多一些關懷,少一些冷漠。人與人相處多了,又是一種天然的競爭關系,矛盾在所難免。處理矛盾時,應該少些沖動,多些理智。思考問題時嚴謹些,盡量使自己的言論與要求合法、合理、合情,不要傷害對方;採取行動時要慎重些,力爭做到有理、有利、有節。當同事遇到困難時,給與盡大能力的幫助;當同事取得成績時,給與衷心的祝賀和鼓勵;當同事有誤解時,當面給與解釋清楚。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時刻意識到,學校追求的是綜合的育人效果,要求教師具有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而且只有在與同事有效的合作中,才能體現出我們的職業價值;也只有在教師這團隊中,我們才能感覺到工作的快樂,也只有團隊的合作,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教育成果,這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吧!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吸取營養,在工作中我們堅持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給予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等古訓在人際交往中加以運用;堅持把「和而不同,為而不爭,群而不黨」作為我們為人處事的准則。我們將會發現,我們不僅具有改造自己心境的能力,而且還具有在一定范圍內影響人際生態環境的能力。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會有,教師的群體也是一樣。因為人有七情六慾,教師也是人,而不是神,有時也會鬧情緒,也會悲傷,會愉悅。善待同仁,不僅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態度,而且還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我們在平時工作中,要了解經歷各異的同事的人生軌跡、性格特徵、處事習慣、學問專長、家庭情況等,在同事中尋找良師益友,在同事中找合作夥伴,在同事的經歷中吸取經驗教訓,虛心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無論是對自己、對他人還是對學校這個大集體,都是一件高價值的事情。快樂本為感覺,幸福取決於心情,教師工作性質更是如此。只要我們盡心盡力,追求心中完善的境界,無愧於「人民教師」這個關榮的稱呼,縱然我們不刻意追求幸福,真正的幸福將會常駐我們的心中。

❷ 如何做一名有幸福感的陽光教師

教師的幸福感來自何方,我想,應該是來自對教育這份職業的傾注,追求與愛。一個有幸福感的陽光教師,必定是一個有理想主義情懷的教師; 面對著日復一日的上課,批改,引導教育學生,考試,如果沒有一點理想主義情懷,那我們就會失去許多做教師的快樂,那我們的許多工作也會流於形式。任何教師要想有高的成就,首先必須要有高的水準,高的理想。作為教師,必須為自己設置一個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一個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而成長。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大教育家魏書生,初中畢業,但成就了教育的大業。當有人問他早先在農村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有今天的成就和輝煌。他很認真的回答說,應該是想到的。當有人問他為什麼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他更認真的回答,可能是比別人多讀了一些書,早讀了一些書,比別人多付出一些。而比別人多付出,這體現的就是一個教師的教育理想。做一名教師的辛勞,瑣碎自不必言說,但怎樣讓平平常常的日子過的不平常,讓每一個平淡的日子,不平淡,這就是一種教育理想。如果能讓一個不愛學習的學生愛學習了,如果能讓一個不懂事情的孩子懂事了,能讓一個成績差的學生變好了,我想這些也就是構成了教師的理想和幸福。只有有了教育理想的教師,才能不斷的挑戰自我,才能勤於學習,不斷的充實自我。才能向更高的人生目標奮進。 一個有幸福感的陽光教師,必定是一個有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的教師; 我們經常會說,性格決定著人的命運。,但是我想說,決定著一個教師發展的是一個人的心態。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國際化與信息化的時代,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時代。隨著我們教師社會地位的逐步提高,社會對我們教師的職業素質和道德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想有幸福感,得有良好的心態,有一個平衡的自得其樂的心態。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對教師的要求都很高,期望值也很高。但我們首先得讓自己明白,我們是千千萬萬普通人中的一員,學會調節自己的心裡狀態,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就顯得特別重要了。要調節自己的人生預期目標,要正確面對我們遇到的各種壓力和挑戰,要積極投身教改,在新鮮的空氣里自由呼吸,不斷的提升自我,要和孩子們快樂的相處,形同己出,要每天都給自己快樂和幸福的理由。。。。。。一種樂在其中,不覺得苦的感覺,這才是我們為人師的真正的幸福感。有這樣一句話:「快樂是一種能力,能夠把快樂帶給別人的人,她就有一種能力,叫感染。」相信快樂的東西是會感染的。也許,我們沒有太多的物質享受,也會失去青春靚麗的容顏,但我們不能沒有美好生活的憧憬,不能沒有年輕的心態,只有這樣,才會在緊張工作中調節自己的生活節奏,永保從容的心態和優雅的風度。只有陽光的生活,才能保護持續的工作激情,才能把我們的激情傳染給學生,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一個有幸福感的陽光教師,必定是一個有教學個性的教師; 前幾天看到一個關於鄭州大學一個教授的報道:周文順,鄭州大學教授,瘦高,平頭,面容清瘦,端著一杯茶水,沒有課本,沒有講義。但是他的課,每堂課都爆滿。學生對他的評價是:「順」哥太牛了。看到這個報道,我真的好生羨慕。用個性化的教學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應該是每個教師追求的課堂的最高境界。賀拉斯·曼曾經說:「一個沒有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的教師,就像一個使勁敲著生鐵的鐵匠。」而另一句西方諺語則說:「你可以牽馬到河邊,但不能摁下馬的頭讓馬喝水。對於組織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而言,沒有激發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一如一個使勁敲著生鐵的鐵匠。因此,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在自覺組織學生活動中,體現新課程理念,體現對對三維目標的不懈追求。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教給學生知識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課,能讓學生對你的課感興趣,能讓學生愛學你的課。如果能讓我們的課在課前讓學生期盼,在課堂上讓學生喜歡,在課後讓學生回味,那我想,這樣的課堂就是美麗的課堂,這樣的老師就是讓學生最留戀的老師。所以,講課以核心展開,流暢自如,語言幽默,形式活潑,能吸引學生,不僅讓學生樂意聽,還能聽懂,記住的老師,就是好老師。我們的老師也只有這樣才能活的精精彩彩,洋洋灑灑。魯迅說:我不是振臂一揮的英雄。可是我多希望我在學生面前就是振臂一揮的英雄。就為了這樣一個想法,三年前,我就為自己設計了教學目標,那就是:讓學生愛上我的課,讓學生渴望上我的課,讓我的課堂充滿知識和智慧,讓學生的英語知識多起來,讓學生的交際能力強起來,讓學生的學業分數高起來。現在,我每天都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一個有幸福感的陽光教師,必定是從細節中體味快樂的教師。 教育工作是由一個個細節組成的,教育的快樂就蘊涵在每一個細節當中。如果能在我們日復一日看似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斷發現新奇,新鮮,新意,能體會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學生身上得以驗證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如果能夠看見自己的心血沒有白費,在學生身上萌芽『生長,開花,結果,就會感到快樂,幸福。如果能進入這種境界的話,那他的一生都是快樂的,幸福的。其實這種快樂和幸福每一位教師都遇到過,遺憾的是大部分老師都沒有用心體味,去感受,去體味,使得工作成了一種簡單的,機械的的運動。如果我們能關注到教育的每一個細節,及時捕捉到教育的每一個細節,就能感受到教育的快樂和幸福。 前幾天,學校利用課間時間放了周老師的報告,講的是如何尊敬老師,如何尊敬父母,如何自立自強的故事。在講到一個老師,為了山區孩子放棄了很多的時候,我的眼淚也忍不住的流出來。只所以流淚,是這十幾年的教育生涯的酸甜苦辣一並湧入腦海。怕被同學看見,我悄悄的溜到走廊外。當我來到班級上課的時候,大家一起喊:老師,您辛苦了,我們愛您。同學的這一舉動很出乎我的意料。我笑著幸福著而且還略帶調侃的對大家說:我說,我想鄭重其事的和大家說一件事情,大家不要對我這么好,我就怕別人對我好,因為別人對我一點點好,我就會付出百倍的好對別人。這樣我會很累呀。沒有關系,該氣我就氣我,我很扛氣的。還沒有等到我說完,大家就一起喊,不行,不行,不可以氣老師的。。。。。。。。 魏書生說:教師要有一顆平常心,要享受工作的每一天。所以我希望,我們所有的老師,在付出與回報中,在生活的喜怒哀樂中,在和學生相處的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感受著幸福,成為一名有幸福感的陽光教師。 信息社會的到來,作為教師增強憂患意識尤為重要,豐富的知識儲備是我們適應當今教育的前提,所以,學習、學習、再學習,獲取新知識,提高能力,我們的教學思維的源泉才不會枯竭,才能永保青春活力。進入信息時代,僅以技術熟練作為教師職業標准已過時,教師作為一種符和時代要求的成熟的職業,具有從服務道德到理論、實踐和經驗等方面的專業特徵,而這些專業特徵的確立都有賴於教師創造能力的發揮。 參加本次國培計劃培訓,是學習,是洗腦,是充電,給予我的,是更多的理性的思考,行動上的收獲,帶給我的是快樂,更是一種鞭策。這次學習,除了知識收益外,也使我意識到了教學學無止境,教育任重道遠的現實。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努力,不斷摸索、不斷努力、不斷創新。爭取做一個讓學校和家長信賴,學生滿意的教師。

❸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題記:作為一線的普通教師,如何才能成為一位幸福的教師呢?讀了朱永新的《致教師》,相信在書中你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當你打開《致教師》這本書時,你這會被前言中的詩歌給深深地打動,它並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真實質朴;它沒有將教師這個職業誇大,它只是真誠地告訴你,教師也是普通人,教師不是神仙;它告訴你,教師不必將自己化為灰燼,才能將孩子教好……不信,你聽:

教師,不是蠟燭

教師不能以化為灰燼做代價

以此去照亮學生

教師,不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沒有誰的靈魂是機器

能用某種工藝任意修理完成

教師就是教師

與學生是互相依賴的生命

教師就是教師

每天都在神聖與平凡中穿行

……

我太喜歡朱永新教授的這段文字了。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還未踏上三寸講台前,我就知道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還知道教師如同春蠶一樣「到死絲方盡」全心全意地付出。是啊,這就是人們眼中教師的樣子。

所以,當我看到朱教授的《我是教師》時,我不禁感嘆,這才是一個有血有肉、真實的教師。

整本書分為四輯,分別為:

給我一個做教師的理由,借我一雙好教師的慧眼,願我書寫一部教師的生命傳奇,讓我們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這四輯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以回信的方式,朱教授在信中回復一線的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的各種困惑。

讀完整本書,感覺受益良多,現選取其中的幾點,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教師應做一個懂孩子的父母

「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兒童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照顧,他們長大成人後會報復社會。無知地對待兒童,比無知地對待成人的後果要可怕得多。這會在嬰兒的心中產生巨大的障礙,進而形成一種阻礙世界發展的個性。」蒙台梭利的這句話指出了假如父母無知地對待兒童,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朱教授指出,「之所以可怕,原因是兒童是軟弱的,被動接受的,聽天由命的,無法抵抗的,而成人是有意識的,有選擇能力的,可以抵禦的。」

當前,從各大新聞中,頻頻可以看到無知的父母因為工作不順等原因,將氣撒在可憐的孩子身上,更有甚者,居然把虐待孩子,無知的父母,經人勸阻,公然聲稱,「孩子是我的,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面對,這樣的父母,真為孩子感到痛心,真不敢想像孩子的童年將會是怎樣的。

昨晚,我和孩子在六中操場散步,看見到一個大約3歲左右的孩子身穿白色的裙子,很是可愛。突然,小女孩走到奶奶身邊,嚷著要尿尿。

奶奶一臉的憤然,指著孩子破口大罵,「早就跟你說不要穿絲襪,你非要穿,好了,現在要尿尿,怎麼辦?」小女孩在一旁哇哇大哭,奶奶上前撩起她的裙子,粗魯地脫下她的絲襪,指著單杠旁,「就在那裡拉。」

不一會兒,小女孩拉完了,奶奶一邊幫孩子穿襪褲,一邊不滿地吼道:「你真是煩死了!」

看到這一幕,感覺到心裡一陣難受。奶奶竟如此對待自己的孫女,不知小女孩幼小的心靈會受到怎麼的傷害。長此以往,小女孩的性格肯定受其奶奶的影響。

對待孩子要有耐心,有認真傾聽他們的語言,不要急躁,更不要表達你內心的憤怒,因為孩子的童年就一次,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的每一刻,與孩子一起成長,不要生了他,卻又不教育他,把他拋給自己的父母帶。

「影響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與他一起成長,為他做一個榜樣。你要求他做到的,你自己首先應該做到。你要求他有理想,你自己就要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你要求他閱讀,你自己首先要成為手不釋卷的人;你要求他寫日記,你自己首先要成為一個每天記錄自己生活的人;你要求他整潔干凈,你自己就不能夠邋裡邋遢。」

我想不僅僅是對待自己的孩子,對待自己班級的學生,也應該如此。

二、善於利用學生父母的力量

「當學生父母成為教師的教學助手,教師就會像有了三頭六臂一樣,能夠在教育教學中從容發揮出更大的力量。」一語道出了學生父母在教師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我想到被稱為「颶風大姐」的郭明曉,她堅持每周都給學生父母寫信,將孩子們一周內的表現告訴學生父母,讓他們積極參與進來,一起教育孩子。

在這一方面,我做得不夠好。我是一個較內向的人,不擅長與家長們溝通,雖然執教以來一直當著班主任的工作,但是幾次跟德育主任申請,我不是適合的人選,由於身邊沒有人自薦,所以就一直當著這份工作。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學期端午節,我們年段要統一舉辦「親子包粽子」活動,由於我事先沒有與家長溝通好,也沒充分調動家長委員會的力量,所以在一天,活動一開始,就呈現出一派亂哄哄的畫面,再看隔壁班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我的內心難受極了,那一次,我永遠忘不了。

從那一次的活動中,我深深地明白了充分利用家長的力量,善於與家長們進行溝通顯得多麼重要。

三、師生共讀,開啟美好的閱讀旅程

「生活在不同的語言環境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共讀一本書,就是創造並擁有共同的語言和密碼。共讀,就是和讀同一本書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如果沒有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教師與學生、父母與孩子、學生與學生,就是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

由此可見,老師、學生父母、孩子三者共讀一本讀的意義所在了。

回顧上個學生,我在班級開展了「共讀共書」的活動。我帶著孩子們參加了「百班千人共讀活動」,一個學期開來,我們共讀了《一百條裙子》《綠蹦蹦》《貓哈拉商店》《海龜老師》四本書,每天我會利用午讀的時間,和孩子們共同讀書。

有時候,我會請孩子們開火車讀;有時候,我會大聲地讀給孩子們聽;有時候,我抽書中的一個問題,進行班級討論。

還記得,我們在共讀《一百條裙子》的時候,孩子們就喜歡書中的哪個角色時,孩子們一個個踴躍發言,有的因為不同意對方的意見,爭的面紅耳赤的時候,我知道孩子們一個個都沉浸在討論之中。

我們在最後的創意寫作時,我請孩子們一起完成他們心中的「一百條裙子」,在他們筆下,那一條條裙子是那麼的有創意。

我們的作品,還被特級教師郭老師收錄在《小學創意寫作》一年級上冊《瘋狂的橘子》中。

還記得,在共讀安房直子《綠蹦蹦》中裡面有關於咖啡的介紹,我在班級開展了「親子製作美食DIY」活動,有的孩子生將和父母一起做的美食帶到了班級和同學們一起分享,那樣的畫面真是令人陶醉。

還記得,我們在共讀的幾期活動中,我們的孩子參與全國創意寫作的活動,楊晨和劉誠兩位小朋友獲得全國第三名。在高手如雲的比賽中,孩子們能主動參加,我感到很欣慰。

在共讀活動中,父母的參與也不可少,在這一方面,有些家長卻找各種借口,或是真的有理由,自己很忙,脫不開身,沒什麼進行共讀,但是只要父母願意,那是可以抽出時間陪孩子進行共讀的。

朱教授說得很對,「無論是哪一種共讀的生活,都會鮮明地影響共讀雙方的精神世界,為形成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密碼、共同的價值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健康是教師的第一財富

「健康是1,其他都是0。只有健康,後面的0才有意義。」 這句話,對於剛踏入教師崗位的我來說,並沒有什麼深體的切會。

那時候,自己還年輕,認真自己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所以當學生缺老師,領導安排我教兩個班級的語文兼一個班主任時,我也曾猶豫,但還是覺得自己能夠勝任。

不記得多少個夜晚,自己都在埋頭批改作業;不記得有多少次,學生下課了,自己還幫孩子輔導;不記得有多少次為了不遲到,甚至連下課到辦公室喝水,都成了一種奢望。

那時候的我,從個人角度來說,是對自己極其不負責任。也就是在那幾年,自己的身體已經在提前透支了,所以才有了後來整晚因腰痛,而根本無法入眠。

那晚的夜晚,特別的漫長 ,躺在床上,猶如千萬根針在扎一樣;無論哪種睡姿都一樣的難受。那種痛,只有自己經歷了,才會知道真的是痛;那樣的感受,如果不經歷,自己永遠不知道,自己這樣的做法是對自己極其不好的表現。

就如朱教授所言,「透支生命做事,並不值得提倡,當然也不是榜樣。」

所以,健康是教師是第一財富。

只有擁有了健康,我們才能談工作,談家庭,才能孩子好自己的孩子,才能更好地與班級中的孩子父母溝通,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每日的工作之中,才能成為一名幸福的教師。

五、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家的幸福與教室的幸福兼而有之的幸福,才是完整的幸福。新教育的榜樣教師,不應該是犧牲健康犧牲家庭而堅守在教室里的那些老師,而應該是身心健康,熱愛生活,既能做稱職的父親、母親、愛人、兒子、女兒,又是個好老師的人。」

在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要累很多,一直以來,我很想把孩子帶在身邊。

可是由於工作強度,由於家庭的原因,這個想法只能才為我的夢想,可是這個想法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每當我在班級之中,看到下面坐著的孩子們,我就會想到我的孩子他學習是什麼樣的。

為了班級的孩子,而忽略自己的孩子,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有的教師為了給班級的孩子過節日 ,自己的孩子只能可憐巴巴地在門口等待;有的教師,因為臨時有事,卻無法兌現自己陪伴的承諾;有的教師,自己的孩子生病了,可是卻是上課時間,他卻無法抽身帶孩子去就醫而錯過了最佳時間……

新教育所提倡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正是給我們這些一線的老師帶來了職業的尊嚴與幸福感嗎?

每一個教育人,當我們更加熱愛生命,更加會生活,更能給工作注入思考與活力,這樣的人生,不就是我們追求的幸福人生嗎?

如果真能這樣,我們即使辛苦一點,那又能算什麼呢?

努力吧,為了我們心中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吧!

借用新教育的口號,來結束今日的分享:

「行動,就有收獲,堅持,才有奇跡。」

❹ 怎樣提高教師職業道德實現教師幸福

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業,教師作為這一特殊的職業,直接負擔著培養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歷史重任,因此,師德比其他職業道德,有著更加強烈的典範性,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教師形象是每個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先決條件,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師不斷進取,贏得成功的力量所在。

一、愛崗敬業是師德的基石愛崗敬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是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石。對於教師來說,最基本的道德准則就是忠誠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社會與人民對教師寄予重望,因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學生本人和家長對教師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我們不能設想一個沒有敬業精神的教師能夠為培養人才的教育工作盡心盡力,所以只有教師具備了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才會在教育實踐中,全身心投入,潛心鑽研業務,努力掌握現代科學理論知識,廣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同時有了對事業熱愛之心,就會甘於平凡,為人民的教育事業默默奉獻,在平凡的三尺講台上奉獻自己的才智和畢生的精力。

二、熱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一個人最崇高的愛是愛別人,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是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也是對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重要標志。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所以教師要真正實意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教師只有內心充滿對學生的愛和尊重,才會事事從學生的利益出發,處處為學生著想,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取得點滴成績時投去贊許的眼光,同時教師的愛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是增強師生關系的潤滑劑。作為一名教師,我堅持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平時注意全面了解學生動態,經常找他們談心,交流思想,增進感情,如果有人因病缺課,我盡力爭取時間給予補課,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對後進生,更是對他們循循善誘,做耐心、細致的教育工作,用真誠去感化他們,因此得到了學生的信賴,他們把我當成知心朋友,有什麼心事都跟我談。

記得有一次,我收到一位學生給我的一封信,信中訴說了他因學習成績差經常被媽媽打罵的苦惱,要求老師給予幫助,我及時找該生談話,對症下葯,指出他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同時發掘他的閃光點,並通過家訪,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使該生慢慢克服了學習上的困難,經過努力,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家長面前找加了自信。

熱點內容
開通英語 發布:2025-03-31 09:31:45 瀏覽:174
帶數學公式的情侶頭像 發布:2025-03-31 08:03:09 瀏覽:608
人教六年級上冊語文書 發布:2025-03-31 06:52:12 瀏覽:973
教學娃娃音 發布:2025-03-31 06:26:18 瀏覽:608
高中生物必修一ppt 發布:2025-03-31 05:47:08 瀏覽:385
高平教育網 發布:2025-03-31 03:46:04 瀏覽:398
員數學名詞 發布:2025-03-31 01:14:48 瀏覽:286
班主任考評方案 發布:2025-03-31 00:55:33 瀏覽:386
裝修後放什麼植物 發布:2025-03-31 00:24:14 瀏覽:113
大家訪條幅 發布:2025-03-31 00:16:05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