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人物訪談教師
⑴ 生涯人物訪談報告怎麼寫
生涯人物訪談報告如下:
為了更好的了解高校教師這個職業,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內容,我訪談了高校教師。
一、人物訪談簡介與過程
(一)訪談人物:覃維英。
(二)從事職業:高校教師。
(三)訪談日期:20zz年5月21日。
(四)訪談地點:廣西科技師范學院。
二、訪談內容:
1、請問您怎麼看待高校教師這份工作?
答:教師很崇高,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質對社會意義重大;能夠讓學生走入社會、融入社會,社會價值較大;教師是一種榮耀。
2、您能簡單介紹下您從大學到從事高校老師的經歷嗎?
答:我是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教師崗位上的,其實原來並沒有想做教師的想法。不過從事教師工作後,就把這種職業當做了一種追求,我很熱愛教師這份工作。
3、您在學生時代的有過職業目標嗎?若有,是什麼?您是什麼時候決定做一名高校老師的?
答:由於我的那個年代的影響,讀大學包分配,那時只想以後做一個有用的人,沒有很明確很具體的職業目標。
⑵ 生涯人物訪談內容怎麼寫
生涯人物訪談內容範文如下:
一、人物訪談簡介與過程
(一)、訪談人物:覃維英。
(二)、從事職業:高校教師。
(三)、訪談日期:20xx年5月21日。
(四)、訪談地點:廣西科技師范學院。
二、訪談內容:
1、請問您怎麼看待高校教師這份工作?
答:教師很崇高,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質對社會意義重大;能夠讓學生走入社會、融入社會,社會價值較大;教師是一種榮耀。
2、您能簡單介紹下您從大學到從事高校老師的經歷嗎?
答:我是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教師崗位上的,其實原來並沒有想做教師的想法。不過從事教師工作後,就把這種職業當做了一種追求,我很熱愛教師這份工作。
3、您在學生時代的有過職業目標嗎?若有,是什麼?您是什麼時候決定做一名高校老師的?
答:由於我的那個年代的影響,讀大學包分配,那時只想以後做一個有用的人,沒有很明確很具體的職業目標。
4、我的規劃路徑:2012—2020期間,順利完成學業,這是短期目標,2022—2023年,畢業後順利擔任重慶大學貿易及行政學院的講師,並爭取在兩年期間擔任副教授,這是中期目標。2023—2028年,完成副教授到教授的晉升,這是長期目標。您看是否可行?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嗎?
答:這個總體路徑是可行的,但是不夠具體,感覺很空,沒有預料到職業道路上的坎坷挫折,沒有提出具體的應對困難的措施。
三、訪談經驗與心得
通過與覃老師的交流,我了解到了從事高校教師所需要的基本素質,深化了對高校教師職業的認識,更加明確了自己今後的行動方向和軌跡。下面我從訪談經驗總結、對目標職業的分析、自身的認識變化、對自己就業和將來職業發展的幫助幾個方面來談談訪談體會。
1、訪談經驗總結
此次訪談十分順利,比較成功。源自於幾個方面:
(1)正確的選擇了對象。本人就讀於政法學院,劉老師曾經帶過我們的課,再加上通過學院活動等方式使得我和劉老師之間有相互的了解,這比選擇一個陌生的老師訪談要順利。加上劉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和她交流,我不感覺拘謹和緊張。
(2)時間安排合理。在訪談前,我就和劉老師預約了時間,因為大學老師一般都比較忙,一定要協商好時間,有利於訪談的連續性和操作性。
(3)事先准備到位。在去訪談劉老師之前,我設計好了訪談問題,並找上協助我攝影的同學,保證了訪談的連貫性。
(4)訪談方式選擇恰當。在訪談期間,我和劉老師更多的是一種生活式的閑聊,這樣既結合事先准備的訪談問題,又能在自然中延伸話題,比起那種形式的采訪更有利於交流。當然,在訪談中也存在些問題,如設計的問題太過於宏觀,訪談中對高校教師的具體工作內容挖掘不夠等。
2、對目標職業的分析
通過訪談,我了解到了現在很多有點名氣的高校對招聘的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單從學歷水平來看,起初是本科,後來是碩士,現在太原理工大學對外來的教師要求是博士文憑。加上其他著名高校對教師本科階段所讀的學校等要求,可見,從事高校教師越來越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高校老師的待遇和工作環境相對來說是比較好的。對於名校的有限崗位來講,教師是供大於求的,高校教師的崗位競爭日益激烈,這與國家重視教育的發展、提高教師的待遇是分不開的。
3、自身的認識變化
在和劉老師交流過後,我感到自己的一些認識有所深化。一是更加堅定了選擇高校教師作為未來自己的職業的信心。正如劉老師所講的那樣:高校教師是崇高的,是一種榮耀,實現了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的有機統一。二是高校教師並不是一份能夠帶來權力金錢的職業,從事高校教師的職業主要的收獲是擁有穩定的生活狀態、豐富的精神狀態和享受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人物訪談的目的
1、提供詳細的信息:人物訪談是獲取深入信息的重要途徑。被訪者通常會分享大量有關他們個人和工作領域的信息。這些信息對於研究、報道或記錄事件和人物的生平事跡非常有價值。
2、增進了解和洞察力:通過人物訪談,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被訪者的心理思維、觀點、態度和價值觀。這有助於我們對他們的行動和決策進行更全面、准確的分析和解讀。
3、傳播價值觀和情感共鳴:人物訪談往往能夠賦予故事以人性化、情感化的特性。通過講述個人的經歷和感受,人物訪談能夠引發讀者或觀眾的共鳴,使信息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在新聞報道中,人物訪談可以幫助傳遞價值觀和社會觀點,影響公眾對事件或問題的看法和態度。
⑶ 教師職業生涯人物訪談
教師職業生涯人物訪談
導語:教師,以教育為生的職業。這個職業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下面是整理的教師職業生涯人物訪談記錄,歡迎大家參考!
教師職業生涯人物訪談記錄1
一、訪談者的困惑
當前所學專業並非自己喜歡的專業,盡管雖然清楚自己畢業可能從事什麼行業,單並非自己喜歡的。簡單來說,是自己不滿足這個行業的層次,想學習更高水平的行業。
二、訪談對象
具有四年工作經驗的高中教師。
三、訪談內容:
1、每天的工作是什麼?
每天就是完成自己的教學活動的內容,批改學生的作業。此外因擔任班主任一職,因此還要作好每天的學生工作。
2、您是怎麼找到這個工作的?
畢業之後回家鄉找工作實習,而現在的工作單位在家鄉也可以說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最起碼工作穩定、工資及時,在實習一段時間後自己感覺還不錯。原打算工作之餘考研,但是後來種種條件的限制,就放棄了。
3、你喜歡現在的工作嗎?
怎麼說呢?喜歡還是不喜歡已經不重要了。一個男人,不可能做事只平自己的感覺。畢業的時候還在想以後一定要繼續讀書,不可能一輩子只在小城鎮發展下去,可是工作了之後就不會再考慮這些了,安定的生活就可以了。工作簡單、收入穩定也許就可以了。(老師在說的時候心情挺低落的)。
4、做一個高中老師難嗎?
你說呢?(笑)本科畢業就可以了,在我們這,學歷高的會留在我們這嗎?
5、您工作之後自己有變化嗎?
當然會有,現在可能就沒有那份激情了。時間長了,剛工作的時候那股沖勁已經被磨平了,也就還有那麼一點點的責任心吧。
6、工資高嗎?
一千六七在我們家鄉應該還不錯的吧。有假期、工資又及時,你說我還會有上進的激情嗎?
7、就你的工作而言,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喜歡和學生打交道啊,和他們上課討論總比在教室批改作業好啊。那時侯也覺得自己腦子里還有些東西,比如喜歡和領導打交道你也知道。可是沒辦法,人情世故對以後自己有利的還是要去做一些,不管自己喜不喜歡,學校和社會還是有區別的。
8、你喜歡做教師嗎?
喜歡吧,不喜歡自己也就不會選擇這個工作吧。不喜歡也做不長久啊,教師社會地位挺高的,最主要的是假期又多。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你忘了?呵呵。
9、做一個特殊教育行業的老師好嗎?
你現在學的不就是嗎?其實也還好,培養自己的愛心啊。我自己沒做過,不管怎樣,自己喜歡就去做好了,不管碰到什麼困難都要學會冷靜的分析。
10、我你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嗎?
還好,小城鎮的生活總歸是平淡了一些,不過這種狀態還不會讓人麻痹。我還會繼續的讀書,不能因為工作了就什麼都放棄了啊。
四、訪談者解決的問題
我本來想要采訪的人物是大學里從事學前教育專業的老師,但是沒辦法條件有所限制。我采訪高中的教師,所問的問題也是自己當場所能想的到的問題。
不過基本上還是得到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可以供來自己參考。
五、對職業發展的幫助
還怎麼說呢?這次訪談在我而言是屬於失敗的。訪談的人物,並不是之前自己所預想的,不過還是覺得自己有了一些改變,最起碼做事不再無計劃性、目的性了。
教師職業生涯人物訪談記錄2
老師這一職業是很多大學生以後就業的理想崗位,當然也包括我們讀英語專業的大學生。為能夠更好的了解教師這個職業,畢業後能謀得好的工作,我們小組精心設計了20道訪問題目,相信經過有關教師這一職業的一些訪問,對我們以後擇業就業有很大的幫助。藉此也要感謝受訪的三位老師,謝謝你們的合作!同時也要向所有尊尊教誨我們的老師致敬!
教師,是除了父母之外我們接觸最多的人,同時,也是世界上最關心我們的人,為了表達我們對老師的.敬意,我們將各種各樣的稱呼送給了他們。且看:最歷史悠久的稱呼是先生,最質朴無華的褒稱是園丁,最真情感人的愛稱是慈母,最溫馨動人的稱謂是蠟燭,最生動形象的默稱是春雨,最高評價的專稱是人梯,最具中國特色的喻稱是孺子牛,最富哲理的稱謂是人類靈魂工程師,由這些足見大眾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自然而然的有不少學生從小便希望稱謂一名老師。而且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下(生活節奏快速),教師的假期更是令很多其他領域的職場人物非常的羨慕。
我們可以說教師是精神上的極大富有者,但卻又是物質上的極度匱乏者。雖然中國於1955年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極大的提高了教師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政府對教育的投資也有所增加,但著其增加的幅度卻是微乎其微的。更何況現在某某省政府為了縮小貧富差距已經實行績效考核工資,嘗試著均衡小學和中學,還有各個不同的地方的工資差距。但是大家都能明白,高中的課程的難度遠大於初中的,而初中的課程難度又遠大於小學的難度,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可以勝任小學甚至初中的家教工作,但是我們卻很難保證普通一個大學生可以很好的做好高中生的家教工作,為什麼?不就因為高中的課程難度大么?更何況高中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階段,將來的走向也由高中決定了,所以高中的教師的精神壓力又遠遠大於初中,小學的教師,但現在在教師領域所施行的所謂的縮小貧富差對高中老師而言豈不是一種不公平的表現么?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小學的教師有更大的空間去做有償家教,但是中學的老師因為課的壓力和工作繁雜程度的關系,就不太有心力去做家教了
另外我們也可以說教師是這個社會上權利和義務最不對等群體之一。因為作為一名教師,除了上班時間要上課,批改試卷作業,設計試卷,還需要費大量的功夫去備課、籌劃班級管理事務、進行學生思想教育、執行學校事務、學習專業知識。
考慮上述現狀之後,我們還明白了是否選擇當一名教師絕對不能意氣用事,不能沖著教師表觀的社會地位,也不能沖著那令人眼紅的假期,為了我們以後生活得幸福指數能夠高些,我們必須清楚的便是我們內心的追求,究竟我們貪戀的是錦衣玉食的奢侈的生活,還是一種有口飯吃就心滿意足的持家型,抑或我們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的還是工作的開心我們有必要清楚自己內心對於教師的態度,不然盲目的選擇教師作為自己的職業絕對不會是正確的選擇。接下來便以已接受采訪的教師為例:
某某中學的某班主任就強烈建議我們長大後不要當老師,只因教師這個職業的工資並非很高,辛辛苦苦的一個月工作下來,能拿到的錢袋只能是薄薄的兩層皮,更何況現在的學生又因為種種因素變的更加有個性了,叛逆心理更加強,不再象以前那樣迷信老師,迷信權威(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利的),從而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增添了一定難度。於是當地也就有了這樣的一種說法:當你踏上了教師這條路,那就意味著你與香q半島(位於浙江溫州的一處豪宅,每一平方米價格達數萬元)無緣,甚至我們可以誇張點的說,你當教師當了一輩子你也賺不了香q半島的一個衛生間!!!從這個意義層面上來講,如果說我們追求是過上一種有錢人的奢侈生活,那麼當一名教師絕對不是一個理想選擇。可能自主創業,投資會更加的適合。但是另外某某中學(高中)的某班主任在請求以三個形容詞來形容教師這個職業時卻用上了幸福,奉獻,愛心這些聽來就讓人覺得舒服的詞兒。
在他看來,教師是幸福的,尤其是在他在付出了努力之後能夠有所收獲,學生們在收獲成績之後能對他心存愛戴感恩之情;教師同時也需要一種真誠的奉獻精神,唯有付出才能有桃李芬芳的回報;再者教師需要愛心,沒有了對學生的愛,那又拿來的教育。總而言之,在他看來當上一名教師是一件幸運而且幸福的事(他上大學的第一志願並非當一名教師,是服從調劑到教師這一個職業方向的,但是他感到幸運)),至於教師的付出和收入不成相應的比例這種說法,他則認為當一名教師,所收獲的不僅是金錢,還有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便是精神的回報,看著他的學生出人頭地,看著他的學生返校看他,都讓他自然而然的從心底湧上一種滿足的感覺。可能這是兩個極端,一個當教師當的很幸福,一個則是痛苦的,難以收獲快樂的,但社會上還有一類老師保持相對中立的態度。比如高三英語老師陳老師就說教師這個職業干久了就會單調,雖然有新課程等教育改革在調劑,但是總體上的變化的幅度不大,之前備課過的內容現在也可以借用,而且當老師很苦很累,特別是咱們的高中老師,他們的作息時間跟高中生差不多,說他們再怎麼辛苦也不過分。但他還不至於對教師這個職業太過於失望,教師作為一個職業,也是一種獲得物質利益的途徑,至少讓他可以很好的養家糊口了,日子過得也是相當的平穩的(這可能跟他的內向的性格也有一點關系,因此他放棄了學校里擔任某些職務的機會)。
有句話很中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那麼職業也是同理吧。教師這個職業缺乏變動,其他職業也是同理的,既然如此,為何不用一種淡定的心態去對待呢?!但是如果想要當一名幸福的教師,那麼就應該對教育事業有熱愛之心,從中尋找三尺講台對生命的價值。
如果已經執意當一名教師,那麼我們現在就應該了解我們所需要努力的方向了。
首先想要當一名好教師,就需要具備一些專業素質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情意三個方面。首當其沖的便是寬廣深厚的教師專業知識,它包括廣博的普通文化知識;足夠的所教學科知識;扎實的教育學科知識。但光這些死板的東西,教師還需擁有純熟的專業技能,即熟練的教學技巧(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控制課堂氣氛和學生的注意力,使教學活動順利完成的教師行為方式,包括導入技巧、講解技巧、提問技巧、變化技巧等等);良好的教學能力(包括教學設計的能力、教學實施的能力和學生學業檢查評價的能力)再者當一名優秀教師還需要有特有的專業情意。――專業理想;道德的情操。不然又如何能夠堅持下去,使得教師這個職業不再是純粹的職業?同時優秀的、創造力強的教師的人格特徵應該包括:有見識、有獻身精神、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有獨立性,在人際關繫上,耿直、坦率、不拘小節。我們必須明白的是好的教師首先是一個人,是一個具有獨特人格的人,是一個知道運用「自我」作為有效的工具進行教學的人。因為在學生的生活中,對他們影響最大的不是其他人正是教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或多或少的影響著學生對世界的態度和交際的原則上。所以現在的我們就應該鋼釩涉獵各種書籍,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人格和人文素養,為將來我們的學生做出一個好的榜樣!
在前往成為一名教師的途中,我們作為非師范專業需要獲得的首要證書就是教師資格證書,然後我們還需要計算機證書、普通話證書,要進行的書面考試則考察了學科專業知識(類似高考題)、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教學案例分析,另外還有現場考核,譬如上課或說課(而這也是最難過的一關)。
還有個很現實的問題便是薪水問題,教師的薪水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由國家分發的普通工資,另一部分就是學校分發的工資。這兩個部分合起來後,初級職稱的工資約有3500左右,中級職稱約有4000左右,高級職稱約有5000左右,當然還有某些老師做的更加出色的,工資就可能更加的高了。
薪水跟職稱是相關的,中學階段的職稱有中學一級,中學二級,高級教師,特級教師。職稱的獲得又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比如工作年限、班主任任職年限、年度考核是否合格、論文的數和量;定量考核是否過關甚至優秀,另外教學技能獲獎情況,教科研獲情況,學生輔導獲獎情況,先進榮譽獲得情況等又需要按照一定的標准打分。而最難過的一關就是現場考核,由考察組給出課題,教師需要根據給出的課題設計課堂流程和內容並將之呈現。對於沒有特殊背景的我們而言,職稱的晉升沒有捷徑,唯有一步一個腳印,為人真誠豁達才能到達我們想要到達的地方。
綜上所述,如果我們能夠以「師者三尺講台萬丈空,桃花源里自耕農,磨劍十年圖破壁,開懷一笑坐春風,桃李報我山河麗,我付桃李一片情,不為浮華遮望眼,願做春泥化落紅」為幸福,現在認真的掌握好各種相應的技能,那麼我們明天德爾職業生涯將是非常幸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