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肥楊老師
① 楊麗萍活成「老佛爺」,吃喝拉撒全靠男助理伺候,她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楊麗萍是我們熟知的舞蹈家,她在《雀之靈》中,將孔雀的那種神韻演繹出來,成為孔雀舞的代表。她在生活中,需要男助理照顧,這是為什麼?
楊麗萍為了藝術,付出了太多太多,她將自己的生活納入到藝術中,成為不一樣的舞者。有人質疑,她接受,因為她能感受到人與人的不同。但是,她沒覺得自己錯了,包括僱傭男助理。
楊麗萍的生活,小彩旗和小白兔未必能承受得住,要是可以,那麼,她們將是下一個楊麗萍嗎?你認為楊麗萍的飲食,可取嗎?
② 跟著劉畊宏運動一般幾天有效果
要看你對效果的定義是什麼。
第一天的效果:運動時出汗,會讓心情變好,胃口變好。
第二天的效果:變得更自律,起居變得規律起來。
第三天的效果:心情變好,感覺一天更充實,學習工作的動力更足,信心更高,感覺一天的時間變得更多了。
註:不僅是跟著劉畊宏規律運動會這樣,只要堅持運動,堅持體育鍛煉,都會有這樣的效果。如果讓小朋友在課余時間多參加體育鍛煉,好處多多,提高身體發育水平,舒緩學習壓力,身體免疫力提高,胃口更好等好處。
③ 「妖孽」楊麗萍為跳舞拆兩根肋骨,為了美麗不生孩子,你贊同嗎
1986年的總政歌舞團放映廳,屏幕中一位女子坐在地上雙臂張開規律抖動,遠遠看去就像一隻閑逛的孔雀;台下的評委老師目瞪口呆,雞皮疙瘩掉了一地。
當時的楊麗萍還住在倉庫里,《中國青年報》的記者鄭明先生拍了一張楊麗萍練功的照片,題為「孔雀和她的窩。」從那時起,楊麗萍就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孔雀精靈,」「孔雀和她的窩」也成為了楊麗萍老師的人生標簽。
覺醒的「愛」
楊麗萍曾自述嚮往「覺醒的愛,」這愛不光限於愛情,還有親情以及對於舞蹈的熱情。
楊麗萍曾經有兩段愛情,第一段是在西雙版納歌舞團,對方是一位舞蹈演員,但最終兩人因為不合適而分開了。最刻骨銘心的是第二段感情,第二位是一名台灣商人,雙方因為演出而相識,經過四年的戀愛後,兩人於1995年在拉斯維加斯舉行婚禮,之後又回到台灣補辦了很大的婚宴。
2002年兩人一起回台灣過春節,男方家人催促趕緊生子,但那時的楊麗萍為了跳舞不吃米飯,檢查後身體脂肪過低,難以受孕;於是在增肥要孩子和跳舞之間,楊麗萍選擇了跳舞,兩人也因此結束了這段感情。之後楊麗萍在采訪中說道:「這只是寄託的對象不同,我寄託的對象是舞蹈,這樣也挺好的。」
不光在愛情上,親情上的楊麗萍也嚮往「覺醒的愛。」有一次楊麗萍參加《魯豫有約》,多年不見的母親見到楊麗萍也是留下了眼淚,但是沒想到楊麗萍還沒開口說話,母親就一巴掌扇了過來,旁邊的魯豫見狀還以為她的母親生氣,剛想上去拉住,可楊麗萍似乎非常習慣,身體很自然地往後就躲掉了這一掌。
之後楊麗萍也是面對鏡頭解釋到這是家人的一種相處模式。
「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楊麗萍雖然不是男兒身,但她為事業可真是拼盡了全力。
為了更好的扮演動物的身姿,她經常喝豆漿、普洱茶。如果沒有演出,她就會減少自己的進食,並且為了保持身材她從不吃米飯,一如既往,常年堅持。為了表演更加生動,她常年不剪指甲,以至於到現在都有5厘米之長。
扮演動物最講究的就是動物特有的柔軟度,年輕的時候還好,可以通過保持身材和練功來解決,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柔軟度下降,她又不惜拆掉自己的幾根肋骨,以此來展現更好的視覺效果。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楊麗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追求的舞蹈藝術,她懷念兒時大自然的味道,大自然和人民也一直是楊麗萍老師創作的源泉。
一直以來,人們將這位從深山裡走出來的神秘舞蹈家稱為「巫女」,一位善於用肢體說話的人。
至今膝下無兒女的她舞出的是最純真舞蹈,是最特殊的藝術形象,也是這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存在。
在人們心中,她是真正的藝術家、創作者、實踐者,真正至情至性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