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吳冠中的老師

吳冠中的老師

發布時間: 2025-04-13 04:19:22

1. 目前幾位名家的老師,誰知道是誰。 吳冠中,范增,黃永玉,何家英,他們的老師是誰呢…

吳冠中,跟林風眠、潘天壽、關良、常書鴻學過,主要影響是關良、常書鴻、潘天壽,他應該是算校派的,跟很多名家都學過!~

范曾,范曾有個綽號,叫范三,原因是他們師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師傅是李苦禪,還有比較影響他的是李可染、蔣兆和。他還先後和郭味蕖、李斛、劉凌滄、黃均等學習過!

黃永玉,人稱「鬼才」,擅長領域很多,除繪畫外,篆刻、版畫、文學等。沒有老師,多是亦師亦友如李可染,李苦禪。

何家英,校派,沒有具體的老師,也是和許多名家學習過,不過好像是和孫其峰學習過,學的什麼我也不太清楚!

2. 不負丹青.作者王恩山吳冠中為什麼被稱為是中國

不負丹青
--作者:李懷宇
2010年6月26日,著名畫家吳冠中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他是特立獨行的藝術家,一生用筆打破陳陳相因的傳統,努力融合中西之美,最終創造自己的風格。
我對吳冠中先生的文章向來佩服,對其畫作的觀感卻有變化。《我負丹青--吳冠中自傳》(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版)一書讀後,再看吳冠中畫作,別有會心,深信那是當代不可多得的妙品。從此時時留意吳氏作品,並萌生了訪問吳先生的念頭,可惜托朋友致意,得知吳先生當時身體並不太好。
吳冠中的藝術起點是杭州國立藝專。校長林風眠身後是大師,生前卻坎坷。記得黃永玉紀念林風眠的那篇文章結尾說,九十二歲的林風眠來到天堂門口,上帝問他:「干什麼的?身上多是鞭痕?」林風眠回答:「畫家!」而林風眠培養的學生,如今在法國的趙無極、朱德群早負盛名,留在國內的吳冠中、蘇天賜也自不凡。
2006年8月25日,我在南京,一清早就給蘇天賜先生家裡打電話。一位女士接電話,很有涵養地告訴我:蘇先生在醫院里做化療,希望等他身體好些,到家裡坐坐。後來朋友告訴我,當天下午蘇先生就去世了。從此我訪問吳冠中先生的願望更強烈了。
「詩人」吳冠中
2007年春節後,我打電話到吳冠中先生家,恰是吳先生接了電話,聽得出他中氣十足,欣然約定北京相見。一聽他家在方庄,我笑了:出版家范用、曾彥修、學者陳樂民和資中筠夫婦都住在那裡。2007年3月21日,我如約來到方庄吳家,見家中簡朴,與其他文化老人的住所並無大別。我卻心生感慨,畢竟見識過太多畫家的豪宅,而吳冠中的畫價可謂「當代第一」。
吳冠中先生給我第一印象是一位「詩人」,而非「畫家」。敘了幾句家常,吳先生便急切地問我前一天拜訪過的楊憲益先生身體如何。我們的共同話題是楊憲益先生的打油詩,吳先生隨口背出幾句楊先生的詩,又說:「有一個英國美術評論家叫蘇立文,跟楊憲益當年是同學。蘇立文去看楊憲益,楊憲益把我送他的一張畫給蘇立文,蘇立文一看,覺得這張畫價錢太貴,不肯要。」
吳先生又回憶起老師吳大羽晚年喜歡寫詩勝於畫畫。「美是心靈的靈感,像詩一樣。畫家就像詩人,但是社會不需要詩人,因為詩人沒有用的,詩人不會幹活,社會不培養詩人。詩人自己有才華,努力創造了詩,震憾了社會,社會才重視詩人。詩人就困難了,社會開始是不要他的。繪畫也是這種情況。我現在更重視的不是技術,我覺得技術容易學,三年四年五年就可以學了,但是那種靈性、靈感、境界,往往是不容易達到了。技法可以一步步往上面走,每一個階段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但是最終的目的是進入殿堂,這個殿堂是人文的殿堂,也可以說是詩的殿堂。」
敢罵徐悲鴻是「畫盲」
話題一旦深入,吳先生不失畫家本色。他說:「我這個人疾惡如仇,有一些討厭的人就是非常討厭,而且公開地罵。當然喜歡的人就非常喜歡。」我最感意外的是他「罵」徐悲鴻是「美盲」。那篇訪問稿公開發表後,馬上引起了一場大爭論。記得幾天後我恰巧赴一個畫家的飯局,話題焦點竟是吳冠中的談話。我順便約了同座的畫家楊之光接受我的訪問,楊之光是徐悲鴻的學生,他的談話算是對吳冠中的回應,這一來一往,畫壇不免熱鬧了一陣。
回想吳冠中批評徐悲鴻,自有淵源。1919年,吳冠中生於江蘇宜興。有意思的是,徐悲鴻1895年生於江蘇宜興,按中國傳統是「老鄉」,而且是相隔一輩的留法學生。然而,這兩位老鄉所受的藝術教育天各一方。
1935年夏天,吳冠中為浙江大學附設工業學校電機科學生,在全省大中學暑期軍訓中與杭州藝專學生朱德群相識,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有一個星期天,朱德群說:「我帶你去參觀我們學校。」吳冠中在中學時愛好文學,對美術興趣一般,到了杭州藝專一見,大吃一驚:「好像孩子誕生以後,一睜開眼睛,這個世界是那麼美麗!一見鍾情,很快就入迷了,後來念念不忘。」一年後,吳冠中違父命考入杭州藝專預科。校長林風眠是從法國留學歸來,當時師生們說:「我們是法國藝術學院的分校。」
吳冠中回憶:「林風眠在教學上重中西結合,在寬松的氣氛下才能培養這么多學生來。但是國立藝專當時唯一的一顆種子出來,很快就夭折掉了。」到了1949年以後,以徐悲鴻為代表的藝術思想占據了中國畫壇的主流,林風眠等人的思想受到批評,生活上也受到打壓。這便可以理解半個多世紀後吳冠中那樣批評徐悲鴻了。
「啞巴夫妻」的熏陶
我告訴吳先生:「如果當年沒有到法國留學,您的藝術會是另一番面貌。」吳先生笑著表示同意:「在法國看了幾年以後,我完全理解,歐洲的高級藝術跟我們古代的好東西道理是完全一樣的。所以我回國以後講,中國古代優秀的東西和西方優秀的東西是『啞巴夫妻』,雖然語言不通,愛情是甜蜜的。我到今天還是這樣看,中國今天的好東西跟西方的好東西太相近了,完全一樣。」
吳冠中1946年考取公費「中法交換留學」,1947年赴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留學。同行赴法留學的是熊秉明。熊秉明是著名數學家熊慶來的兒子,畢業於西南聯大哲學系。
初到巴黎,吳冠中在三天之內把主要的博物館看一遍。一年後,吳冠中轉入蘇弗爾皮教授門下,大受啟發。蘇弗爾皮告訴學生:「藝術有兩路,一路是小路藝術,使眼睛舒服,大路藝術是感動心靈,不僅好看,而且震撼心魂。」
在巴黎,吳冠中、熊秉明、趙無極、朱德群日後都卓然成家。還有後來被電影、電視一拍再拍的潘玉良。吳冠中卻回憶:「潘玉良是很好的人,但是畫賣不掉,我們在吹『世界名畫家』,像這樣的畫家在巴黎不知有多少。客觀地講,潘玉良的畫不算好,格調不高。賣不掉,就用宣紙畫裸體,也很庸俗,華人或是朋友買她的畫。她的生活很困難,住在一個貧民區的樓上,在五樓,自來水只到四樓,五樓是加的樓,沒有自來水,我星期天去玩,幫她提水。她人非常豪爽,好像男的一樣,心地很光明,畫稍為俗一點,但是人好像是大姐,很好的。」
1950年,吳冠中在或去或留的決定上反復思考,與熊秉明等人討論過無數次。此前,吳冠中曾給老師吳大羽寫信:「無論被驅在祖國的哪一個角落,我將愛惜那卑微的一份,步步真誠地做,不會再憧憬於巴黎的畫壇了。暑假後即使國內情況更糟,我仍願回來。火坑大家一齊跳。我似乎嘗到了當年魯迅先生拋棄醫學的學習,決心回國從事文藝工作的勇氣。」
「糞筐畫家」在苦難中開花
當吳冠中滿懷激情歸來,歡迎他的多是苦難。吳冠中在回憶文章中說:「回國後,我一直沒給秉明寫信,他等我總無音信,石沉大海,但聰明的他是讀得懂無字碑的。我終於給他寫了一短簡:我們此生已不可能再見,連紙上的長談也無可能,人生短,藝術長,由我們的作品日後相互傾訴吧!」
當年吳冠中的畫風和主流畫壇大異其趣。他說:「這些東西當時是該批判的,不能拿出來的,要藏起來,萬一抄家,他們不管什麼東西都要抄走毀掉。我是分散地藏起來,當時我想:我這東西將來是『出土文物』。將來會有人找得到,當時有這個自信!」
吳冠中的生活相當困難。他在農村勞改時,聽說周恩來請了一些國際上知名的華人回國參觀,其中便有他在法國留學的老同學趙無極。有一次,趙無極想到吳冠中家來拜訪,吳冠中告訴他:「你來可以,但是到我家裡不要喝水,我家裡沒有廁所,喝了水很麻煩。」趙無極到吳家後,喝了很多紹興黃酒,要上廁所,吳冠中只好帶他到街道上好一點的衛生間去。
吳冠中一度被禁止繪畫、寫作。在自己的藝術理念無法表達的年代,吳冠中感到痛苦,甚至想不搞美術,用法語來搞翻譯。吳冠中想翻譯梵高給他弟弟的信,卻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翻譯的另外一些文章也被退稿。吳冠中決心主攻風景畫。因為靠邊站,他不是重要的教員,反而有時間畫自己的畫。吳冠中在勞動間隙作畫,常背糞筐去寫生,被學生戲稱為「糞筐畫家」。他說:「恐怕講寫生的話,沒有第二個畫家有我寫生的多!」
1981年,吳冠中以中國美術家代表團團長身份赴西非訪問,途經巴黎時與老友朱德群、熊秉明、趙無極會晤。熊秉明曾問吳冠中:「如果你不回去,一定走在朱德群、趙無極的路上,你後悔不後悔?」吳冠中說:「我不後悔。我們走的路不一樣。我後來也免不了經歷各種各樣的苦難,但是到了最後看,我願意回來,還是今天的我。當時我走的時候,我和我的老伴感情好,山盟海誓,她說:『你回來的成就,實際上是我的成就。』因為回來跟她有關系,她已經懷孕,當然主要是藝術的道路。」
2002年,法蘭西學院藝術院投票吸收吳冠中為通訊院士。通訊院士只授予外國人,法國人則為院士,朱德群和趙無極均為院士,與吳冠中並稱「三劍客」。吳冠中這樣評價:「趙無極在生活上是一個花花公子,但是人聰明。朱德群也很努力,畫得也不錯。我覺得他們是中國畫家到了法國拿一點中國的味兒混在裡面。在法國的花園里,可以開一朵玫瑰花,品種可能帶一點中國的味兒。我完全不一樣,我是回到中國的苦難的土地來,在荒土裡面重新長出的花還是草,我與他們之間已經逐漸沒有比較性了。」
真性情
吳冠中晚年名聲日隆,畫價高漲,卻從不失真性情,每每有驚人之語。「筆墨等於零」、「一百個齊白石比不上一個魯迅」、「中國美術比非洲都要落後」、「取消畫院,取消美協」,句句打到別人的心裡,難免引來嘩聲一片。
不管同意也好,反對也免,藝術界總避不開吳氏觀點。我當面問起吳先生對這些爭論的看法,但見他一笑置之:「我心裡很坦然,我覺得我講得非常對,完全都是真話。當時引起爭論,我還覺得很奇怪。我覺得講得很平常,沒有什麼可爭論的,我講的都是普通規律,如果放到法國去講,是當然的,沒有什麼可爭論,但是在我們這里就引起爭論了。」
針對藝術界的現狀,吳冠中認為:「現在藝術家完全是泛濫了,有些根本不是畫畫的,專門騙人的!所以魯迅說,寧可找些小事情做做,千萬不可以當空頭的美術家、文學家。現在不是空頭美術家,是流氓美術家!這個社會有很多流氓美術家。」細究起來,吳氏觀點不免讓一些同行聽來有「砸飯碗」之感,因為許多人已經習慣被「養」起來了。吳冠中卻不主張畫家被「養」:「要讓生活來養他,讓社會來養他,讓苦難來養他。」而這正是他一生的寫照。
晚年吳冠中不再畫大畫,也不太關心市場:「畫主要是情,必須是真情。太關心畫價,一出來都是復制。我根本不知道我自己的畫價。現在市場的心電圖不準確,沒有經過時間的考驗,是不算數的。」他畫小畫,寫字,寫文章,更多的是思考一些新想法,希望用吶喊的方式告訴百姓:什麼是美!
縱觀百年畫壇,吳冠中是特立獨行的藝術家,一生用筆打破陳陳相因的傳統,努力融合中西之美,最終創造自己的風格。吳先生有言:「風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見。」如今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彷彿欣賞一幅雋永的畫。

3. 吳冠中的老師是

從李超士、常書鴻及潘天壽等學習中、西繪畫。

熱點內容
吳冠中的老師 發布:2025-04-13 04:19:22 瀏覽:866
新疆教師資格證考試 發布:2025-04-13 04:09:25 瀏覽:835
關於師德課目體會 發布:2025-04-13 03:23:40 瀏覽:578
中專專業教師 發布:2025-04-13 01:30:38 瀏覽:66
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內容 發布:2025-04-13 00:48:55 瀏覽:945
lpr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4-13 00:18:02 瀏覽:101
麗水古箏老師 發布:2025-04-12 23:55:53 瀏覽:683
老師給小學生的評語 發布:2025-04-12 23:47:46 瀏覽:253
一美元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5-04-12 23:29:56 瀏覽:394
生物動力肥 發布:2025-04-12 23:28:58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