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老師索禮

老師索禮

發布時間: 2025-04-24 14:32:02

1. 老師在班上說要同學送禮是什麼行為

老師是孩子的楷模,要樹立美好的形象。這種公開索取受賄的行為要堅決反對與制止aqui te amo。

2. 如何堅守教師從教的職業道德底線師德討論稿

視課堂如生命的敬業精神,敢於自我檢討,勇於承認錯誤的擔當精神,明白要做一個什麼樣的老師,怎麼做才是一個敬業愛崗,盡職奉獻,守紀惜譽,知榮明恥的優秀教師;然後從「敬畏事業講師德,嚴守教師底線;敬畏法紀懂規矩,嚴守公民紅線;敬畏職業守紀律,嚴守執業邊線」三個方面深入淺出地剖析了教師有償補課、體罰和變相體罰、酒後駕車、公然索禮等損害教師形象的案例,闡明師德師風的底線、紅線、邊線是所有教師不可逾越的「禁區」。

「講師德、懂規矩、守紀律」巡講報告會是對優良師德師風的弘揚與洗禮,精彩的報告讓該校教職工清醒地認識到工作生活中出現「自律意識不強、從教行為不廉、施教行為不端、個人形象不佳、愛崗敬業精神不強」會有損教師形象,甚至會給我們的個人事業和整個教體事業帶來嚴重影響,告誡教職工要常懷敬畏之心,在思想上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動上向優秀教師看齊,堅守道德底線,不觸碰紀律紅線,提師能、修師德、嚴紀律,做一名黨和人民群眾滿意的好教師,為我們上虞職教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3. 家長到底應不應該給老師送禮

不應該,應該讓孩子經歷他該經歷的,別剝奪孩子感受學習生活的權利

4. 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全面」

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全面」

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有哪些?下面我為大家介紹!

一、熱愛黨,熱愛幼兒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建成保教並重,嚴格履行崗位職責。

二、熱愛幼兒、尊重了解幼兒面向全體幼兒,支持正面教育,嚴禁體罰、變相體罰,對幼兒一視同仁。

三、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以規程綱要為指南,全心全意為幼兒服務,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

四、嚴於律己、尊重家長,及時向家長匯報幼兒身心狀況。

五、在幼兒面前行為規范,語不俗,話不高,有正確坐立行姿態,處處為幼兒做表率。

六、儀表端莊,著裝整齊,梳妝打扮符合職業要求,談吐文雅,舉止文明,熱情和藹,為人師表

七、嚴格遵守園內各種規章制度,遵守社會公德,家庭和諧,關心集體,維護團結,尊老愛幼,不損害集體利益。

八、廉潔奉公,不吃喝、不收禮,不將公物歸為己有,不私佔有他人財物,不求家長為個人辦事。

九、刻苦專研業務,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勇於創新,勤於總結,努力探索工作規律,為發展幼兒教育作出貢獻。

十、愛護公物,講究衛生注意安全防火防盜,守法,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如何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

一、明確職責,認識自我

作為一名教師,從選擇這一行業的那天起,就意味著這一生必定是奉獻多於索取,許多付出都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許多細致、繁雜的工作都是不為人知的。但是,當我們的學生學業有成,思想進步時,當我們的勞動得到社會、家長、學生的認可時,我們所付出的一切都顯行得那麼值得。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是非常重要的,少說廢話、空話、假話,多做好事、實事、真事,形成和諧的人際環境,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只有這樣,才會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修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就是把“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做到最好。

二、承載責任,甘於平凡

一個教師只有對其工作傾注了無限的熱愛和執著的追求,做到了刻苦努力、鑽研、精益求精,才能從中獲得人生價值的升華和別人無法體會到的精神享受。教師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肩負了社會進步的使命,卻又永遠是幕後英雄,試想哪行哪業的人不需要教師的啟蒙、引導和教育,哪一個成功的人不是從懵懂無知的孩童經過教師心血的澆灌而培養成才的,教師就是通過自己平凡的勞動成就他人夢想的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忠誠於這份事業是無怨無悔的。

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是通過對學生的愛來體現的。同時,教師也只有熱愛學生,才會有工作的內動力,才會主動地、創造性地做好教育工作。上好每節課,帶好每個班,教好每個學生,聯系好每個家長,組織好每次活動,這些都是師愛之具體表現。

三、善於學習,專業成長

學習是教師成長不竭的動力,教師要靠在工作中不斷反思、提煉、訓練、多發現、多總結,才能成為一個積累個人化知識的教師,才會成為一個有個人魅力的教師。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復雜的創造性的勞動,教師要成功的完成教學任務,首先,要精通所教學科知識和所教學科的全部內容。其次,作為教師還需要有廣博的知識,因為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有待於進一步塑造的人,一名教師只有在他能不斷滿足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多方面發展需要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家長和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善於學習,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對教師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當前師德建設中存在哪些問題?有哪些對策

一、缺乏事業心和敬業精神

誇美紐斯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但如果僅僅把教書當成一種謀生的手段,不思進取,得過且過,那就體現不出教師職業的特殊性。

葉瀾教授在《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一書中,把教師分為三個層次:一是 “生存型”,主要是從生計出發,站在功利的角度,以被動和消極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職業,他們從事這一職業更多是出於無奈,因而感到困惑和痛苦;二是“享受型”,主要是從興趣出發,站在非功利的角度,以對教育事業和學生的熱愛來對待自己的職業,他們從事這一職業是因為自己喜歡,因而感到快樂和幸福;三是“發展型”,是教師職業生活的理想境界,是正在創造和享受職業幸福的教師。很顯然,第三個層次應是廣大幼兒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是怎樣的呢?顧明遠、檀傳寶主編的《2004:中國教育發展報告----變革中的教師與教師教育》提到,目前我國有63.4%的學校和46.8%的教師認為:教師職業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事業心、進取意識薄弱,缺乏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表現為:懶於看書學習,工作得過且過,不認真遵守勞動紀律等。這自然也包括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問題。

二、職業倦怠使幼兒教師缺乏愛心

應該承認,任何職業都會有壓力,但當前的中國教師,其壓力狀況令人憂慮。在 2005年全國各地進行的有關教師職業倦怠的調查中,有34.6%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非常大,有47.6%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比較大,兩者加起來佔到了被調查教師的82.2%。幼兒教師也是如此。從一天的工作情況看,按國家規定,幼兒教師每天工作8小時。但實際上,他們在8小時工作之外還得用1~2小時准備第二天的工作。再加上幼兒園開辦的各種“興趣班”、“特色班”,幼兒教師的工作時間遠遠高於國家規定。有的幼兒教師甚至有時不得不早上7:30到園,晚上6:30離園。另外,由於國家對幼兒教師學歷資格的要求,他們還必須利用業余時間參加高一層次的學歷進修,星期六、星期天有時也沒法休息。因而,半數以上業道德素養,真正做到以德育人、為人師表。 教師感到每天都身心疲憊、焦躁不安。當壓力超出個人所能承受的極限時,職業倦怠就出現了。北京師范大學一項專門調查顯示:北京市有明顯職業倦怠傾向的幼兒教師佔全部幼兒教師的59.5%。職業倦怠的出現,必然會影響到幼兒教師正常的工作,使幼兒教師缺乏愛心。

師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蘇霍姆林斯基就將教師熱愛學生視為 “教育的奧秘”。幼兒由於年齡小、情緒性強,他們對來自老師的關注極為敏感。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句表揚可以讓幼兒一整天興奮不已;反之,一聲呵斥可能讓幼兒變得膽怯、畏縮。我們搞了一個隨機調查,隨便問問一個幼兒為什麼喜歡某某老師,答案並非我們想像的業務精專、博學多才等堂而皇之的理由,而是簡簡單單的 “對我們好”、“獎勵我小五星”、“幫我梳辮子”等。我們可以看出,幼兒喜歡有愛心的老師,幼兒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可是,由於職業倦怠,不少幼兒教師把工作中的壓力轉移到幼兒身上,面對幼兒的一丁點兒過錯,態度粗暴、生硬,不能以平常心、寬容心對待,給幼兒身心發展造成傷害。

三、部分幼兒教師道德失范

我們在宣傳教師時,雖然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味強調教師“不計報酬、無私奉獻”,而是開始注重滿足教師的物質利益,把教師“神性”的色彩恢復到 “人性”的位置,但這並不表明教師可因經濟回報低而不專心教學,搞有償家教,給家長攤派任務。有關人士在2000年底作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中小學及幼兒教師,題目是“列舉教師五種不違法但違背良心、應受到譴責的行為”和“列舉五種不一定不道德,但屬作為教師不宜有的行為”,均按其嚴重程度(從重到輕)排序。結果是,“收禮索禮,按人次統計占第二位,按排序分統計占第一位”。至於其他,像有償家教、發資料拿回扣、讓家長為自己做私事等,更是名目繁多。

“失德”的幼兒教師在整個幼兒教師隊伍中盡管所佔比例較小,可對於心地純潔的幼兒來說,他們的“失德”行為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隱性課程” 的教材,會動搖和模糊幼兒的是非觀念。所以,為了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長,請幼兒教師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真正做到以德育人、為人師表。

;

5. 老師行賄受賄的文章

又到教師節,為讓孩子不吃虧,不少家長免不了「人情世故」一番。不少老師們在收與不收間,左右為難。相信,絕少數教師都是非常清廉的,為人師表,界限分明,收不收禮從來不是問題。但不否認,大多數教師則把教師節當成了一次賺外快的機會。在此,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教師收禮,存在犯罪風險。國家「兩高」關於商業賄賂的司法解釋明確表明,教師可以成為「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主體,即使不在商業賄賂領域,只要教師行為符合了該罪行為要件,「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就可能構成受賄罪。索取財物自不用說,就算是被動收禮,也很容易被認定為「為他人謀取利益」。因此,刑法對此認定較為寬泛,既包括正當利益,也包括不正當、非法利益;既可以是已經實際謀取,也可以是開始謀取但未成功的;甚至只是採取明示或暗示方式作出了承諾但尚未實行。比如,收禮教師為送禮家長的子女在學習、生活上提供了便利,即是在「為他人謀取利益」。也許教師每次收取的財物並不多,但是刑法對犯罪數額的認定是累計的,只要累計達到五千元,就將視為「數額較大」,或面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累計達到十萬元以上的,則將視為「數額巨大」,面臨五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即便刑罰上對此類行為要表現出一定謙抑性,也應對尚不夠罪的收禮行為做出處罰,使其承擔其他責任,如對收禮者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記過、降低或撤銷教師資格證等。與此同時,家長既要有法律意識,不要跟風式地給教師送禮,還須拋卻顧慮,勇於舉報教師索禮行為。而教育局紀檢部門要高度重視民眾提供的線索,不要因為受賄數額少就不管。因為教師受賄影響極壞,師德敗壞,加重社會負擔,所以職能部門理應做到凡貪必查、涉腐必糾,嚴懲不怠!

6. 幼兒教師師德缺失現象主要表現為

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教育的專任教師,是幼兒教育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和具體執行人,他們素質的高低對於幼兒個體的終身發展和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幼兒教師的素質主要包括職業道德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心理素質,其中,職業道德素質居首位。美國著名教育專家琳蓮 .凱茨認為:「對於幼兒教師來說,必須重視建立道德規范的原因在於,幼教工作人員的權力、地位相對於服務對象更大。幼兒教師服務的對象是一群稚嫩的幼兒。幼兒幾乎無力改變或修正教師的行為,除非教師覺察並修正自身的不良行為。」這種工作的特殊性,決定幼兒教師的權力比其他任何教育階段老師的權力都大,其職業道德素質也自然而然地比其他老師顯得更為關鍵。然而,當前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卻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缺乏事業心和敬業精神
誇美紐斯說: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但如果僅僅把教書當成一種謀生的手段,不思進取,得過且過,那就體現不出教師職業的特殊性。
葉瀾教授在《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一書中,把教師分為三個層次:一是 「生存型」,主要是從生計出發,站在功利的角度,以被動和消極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職業,他們從事這一職業更多是出於無奈,因而感到困惑和痛苦;二是「享受型」,主要是從興趣出發,站在非功利的角度,以對教育事業和學生的熱愛來對待自己的職業,他們從事這一職業是因為自己喜歡,因而感到快樂和幸福;三是「發展型」,是教師職業生活的理想境界,是正在創造和享受職業幸福的教師。很顯然,第三個層次應是廣大幼兒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是怎樣的呢?顧明遠、檀傳寶主編的《2004:中國教育發展報告----變革中的教師與教師教育》提到,目前我國有63.4%的學校和46.8%的教師認為:教師職業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事業心、進取意識薄弱,缺乏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表現為,懶於看書學習,工作得過且過,不認真遵守勞動紀律等。這自然也包括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問題。
職業倦怠使幼兒教師缺乏愛心
應該承認,任何職業都會有壓力,但當前的中國教師,其壓力狀況令人憂慮。在 2005年全國各地進行的有關教師職業倦怠的調查中,有34.6%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非常大,有47.6%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比較大,兩者加起來佔到了被調查教師的82.2%。幼兒教師也是如此。從一天的工作情況看,按國家規定,幼兒教師每天工作8小時。但實際上,他們在8小時工作之外還得用1~2小時准備第二天的工作。再加上幼兒園開辦的各種「興趣班」、「特色班」,幼兒教師的工作時間遠遠高於國家規定。有的幼兒教師甚至有時不得不早上7:30到園,晚上6:30離園。另外,由於國家對幼兒教師學歷資格的要求,他們還必須利用業余時間參加高一層次的學歷進修,星期六、星期天有時也沒法休息,因而,半數以上教師感到每天都身心疲憊、焦躁不安。當壓力超出個人所能承受的極限時,職業倦怠就出現了。北京師范大學一項專門調查顯示:北京市有明顯職業倦怠傾向的幼兒教師佔全部幼兒教師的59.5%。職業倦怠的出現,必然會影響到幼兒教師正常的工作,使幼兒教師缺乏愛心。
師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蘇霍姆林斯基就將教師熱愛學生視為 「教育的奧秘」。幼兒由於年齡小、情緒性強,他們對來自老師的關注極為敏感。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句表揚可以讓幼兒一整天興奮不已;反之,一聲呵斥可能讓幼兒變得膽怯、畏縮。我們搞了一個隨機調查,隨便問問一個幼兒為什麼喜歡某某老師,答案並非我們想像的業務精專、博學多才等堂而皇之的理由,而是簡簡單單的「對我們好」、「獎勵我小五星」、「幫我梳辮子」等。我們可以看出,幼兒喜歡有愛心的老師,幼兒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可是,由於職業倦怠,不少幼兒教師把工作中的壓力轉移到幼兒身上,面對幼兒的一丁點兒過錯,態度粗暴、生硬,不能以平常心、寬容心對待,給幼兒身心發展造成傷害。
部分幼兒教師道德失范
由於受市場經濟和拜金主義的影響,部分幼兒教師在物慾面前喪失了自我,把對名利的追求當成生活的目標。 2001年3月,《文匯報》以醒目的標題刊登了《老師,請莫「伸手」》一文,給教師的職業道德問題敲了一次警鍾。
我們在宣傳教師時,雖然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味強調教師 「不計報酬、無私奉獻」,而是開始注重滿足教師的物質利益,把教師「神性」的色彩恢復到「人性」的位置,但這並不表明教師可因經濟回報低而不專心教學,搞有償家教,給家長攤派任務。有關人士在2000年底作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中小學及幼兒教師,題目是「列舉教師五種不違法但違背良心、應受到譴責的行為」和「列舉五種不一定不道德,但屬作為教師不宜有的行為」,均按其嚴重程度(從重到輕)排序。結果是,「收禮索禮,按人次統計占第二位,按排序分統計占第一位」。至於其他,像有償家教、發資料拿回扣、讓家長為自己做私事等,更是名目繁多。
「失德」的幼兒教師在整個幼兒教師隊伍中盡管所佔比例較小,可對於心地純潔的幼兒來說,他們的「失德」行為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隱性課程」的教材,會動搖和模糊幼兒的是非觀念。所以,為了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長,請幼兒教師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真正做到以德育人、為人師表。

7. 先送禮後舉報,深圳一小學老師被家長「挖坑」,為此你怎麼看

先送禮後舉報,深圳一小學老師被家長「挖坑」這件事我認為只要身正就不怕挖坑。如果這位老師想收禮,就算是給他挖坑,他也不會陷到坑裡面去。還有一個感受就是現在的老師真的不好當,做什麼都容易被舉報。可能很多人會反駁我收禮不舉報,那舉報啥。關鍵是這位老師收禮是因為和這位送禮的家長一直以閨蜜相稱。這位家長的行為,也真正的讓我了解了,什麼叫做」塑料姐妹「。如果有一天,我的閨蜜做出這樣的事,我可能會非常傷心。

我也希望家長們也應該理解老師,可能你家的孩子在你眼裡是個寶,但在老師的眼裡有那麼多孩子,難免會出現疏漏的情況。這時可以和老師提意見,不要採取這樣的手法。如果有的老師真的做了違規的事,是提議家長舉報的。

熱點內容
人教版數學選修21 發布:2025-04-24 17:01:51 瀏覽:102
英語冀教版 發布:2025-04-24 16:17:02 瀏覽:839
欺負女老師 發布:2025-04-24 15:53:51 瀏覽:610
蒙文歌老師 發布:2025-04-24 15:48:17 瀏覽:545
對孩子老師說的話 發布:2025-04-24 15:18:22 瀏覽:82
數學二年級培訓 發布:2025-04-24 15:14:33 瀏覽:530
幼兒雙語教師 發布:2025-04-24 15:12:56 瀏覽:701
2017師德自查自糾報告 發布:2025-04-24 15:00:14 瀏覽:156
南郵師德 發布:2025-04-24 14:58:02 瀏覽:751
班主任控輟保學措施 發布:2025-04-24 14:46:35 瀏覽:816